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748|回复: 11

量子风水学(转载)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9-2-21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根据中国易经、60甲子时间场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系统和中国风水学的观测、实践结果,本文作者李之彦独立提出了一个宇宙的5级星系结构模型假说。该假说揭示了该模型中的重力和时间的未知特性:用万有引力维持星系结构的核心-星系核,特别是星系中央的黑洞,其作用如同原子核一样,万有引力是该星核的基态能级,当星核呑食周边的星际物质时,将被激发到高级能级并辐射重力波,该重力波被绕其公转的子星系调制成时间波并被传播到子星系。重力波在超光速传播时为时间波,低于光速传播时为重力波。作者还给出部分在中国风水实践中所产生的结果。 1.1 量子引力假说(摘自李之彦著<<量子风水学—网络版>>第一章) 作者李之彦提出以下假说,这个假说体系由作者独立完成,包括5个定律和2个引理,该理论体系在风水实践中得到部分实验数据的支持。量子重力时空风水学依据这一假说体系创立, 本理论体系中的引力波是由重力波和时间波构成。 定律一: 万有引力是星系核引力的基态能级。 在星系中,当黑洞吸收周围的星际物质或恒星时,所吸收的质量将提高黑洞的引力能级,并以重力波形式向外辐射。当重力波以超光速传播时,重力波转化为无质量的时间波;当时间波以等于或低于光速传播时,时间波在特定的方向上还原为重力波。 定律二: 子星B绕母星A旋转时,在星体A、B之间产生时间场,该时间场将母星A中的重力波调制为时间波并通过时间场传播。 定律三: 在B星的介质中传播的重力波可以产生重力波聚焦。 当重力波聚焦后的强度等于或大于A星的重力波进入星体A、B的时间场前的强度时,重力波转化为时间波。 定律四:时间波传播时没有重力波的引力。 定律五:人的经络由时间波-重力波共同控制。 引理一: 太阳以上的星系结构为五级结构:太极、两仪、四象、银河、太阳,其中太阳绕银河旋转,银河绕四象旋转,四象绕两仪旋转,两仪绕太极旋转,太极是根星系。 引理二:自宇宙大爆炸后,两仪绕太极旋转了30°,四象绕两仪旋转了90°,银河绕四象旋转了一周以上,太阳绕银河旋转20周以上。 1.2 定律一的物理意义 定律一说明了重力波具有时间质量二重性。当重力波低于光速传播时,表现为质量的特性,重力波的作用力遵循现代科学的定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量子力学、电磁学等;当重力波以超光速传播时,重力波表现为时间特性,称为时间波。时间波具有现代科学尚未发现的特性:时间波的传播速度高于光速,为无质量、无引力的单向高度偏振波,其频率高于任何已知的光波或射线。这就是重力波特有的时质二重性。时间波遇到障碍物时,如遇到星体、山峰、水、空气时,就会减速。当减到光速以内时还原为重力波。 要进一步了解重力波及时间波的特性,先要了解光--特别是激光的特性。 1.2.1 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 自然科学已证实,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当一束光的频率固定为某个不变值时,称单色光。自然界的光一般为普通光。普通光的光源中有大量的分子或原子,所发出的光具有各种不同的频率,这样的光就不是单色光,而是复色光。所以单色光需要用专门方法产生。 光是一种波。两列波相遇时可能发生干涉。两列波干涉的条件是: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位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 波相干涉,就是波的能量可以相互叠加而增强,或相抵消而减弱。利用波干涉的特性,就可以用特定的装置将多个能量小的波聚集成能量大的波;或将一个能量大的波分解成多个能量小的波进行传播,再在接收端聚集成一个能量大的波。 因为波相干涉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波的频率相同。要产生频率相同的单色光,就在光源上要选择同一原子或分子。若光源都是由同一分子或同一原子产生的光组成,则所产生的光必然为单色光。当然,光源的分子或原子特性越好、纯度越高,所产生的光的单向性越好。 现代科学已应用了许多材料来产生单色光,如大家熟知的二氧化碳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等。 可想而知,若要产生频率远高于激光的单色波,其纯度就一定在单一原子之上。宇宙间存不存在这种材料呢?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把眼光投向宇宙中的特殊星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特别是宇宙中最特殊的星体黑洞! 1.2.2 黑洞是产生单色波最理想波源材料 图1.2.2-1是关于黑洞的照片。根据黑洞理论,黑洞是由大质量的恒星坍缩形成的。此时原来构成恒星的物质集中于一“点”,其密度趋向无限大,甚至可以使光线弯曲。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多种类型黑洞存在的证据。一种是恒星级的黑洞,它的质量大概有数十个太阳左右;另一种是位于多数星系中央的“超级黑洞”,其质量可能相当于数十亿个太阳;还有一种中量级黑洞,它们的质量介于前两者之间,如100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巨大质量的黑洞在宇宙大爆炸后10亿年就形成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在黑洞内其引力无穷大,黑洞内的所有物质都被压缩成为单一原子,所以,黑洞是最理想的超短单色波的波源材料,从黑洞产生的波必然是单色波。

1.2.2 黑洞的引力可以超光速
黑洞视界是指光不能逃出的黑洞空间,一般指以黑洞为中心的球面。当光子沿视界半径的方向向外运动时,在不考虑其它力的影响时,光子受到黑洞引力的作用,作用力方向沿黑洞视界半径向内;同时,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光子以光速沿视界半径的方向向外运动。这就构成了光速与引力的速度较量:若引力速度小于光速,则光速应逃出视界,从而可以观察到黑洞发出可见光。但从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观察到黑洞发出的可见光。所以黑洞的引力速度超过光速。

1.3 定律二的物理意义
定律二说明时间场由子星绕母星旋转时产生,这说明了重力波的传播介质和途径。也就是说,在宇宙大爆炸时,星系还没有旋转,这时候就没有时间场,或时间场强度为0。当星系旋转时,处于银河以上的星系很快在中心形成黑洞,并吞噬周围的物质及恒星并转化为重力波。同时,随着星系的旋转,时间场逐渐增强。所以,重力波是子星绕母星旋转时释放母星质量中的能量的结果,正如太阳发生核反应释放热能一样。子星、子子星旋转时,储存了祖星系释放的能量,正如地球内储存了地热一样,是人类的新能源。
地球--月球星系构成了月球绕地球旋转的系统;太阳和其九大行星构成九大行星绕太阳旋转的系统;银河和包括太阳在内的星系绕银河中心的黑洞旋转构成银河系统。外银河系也与我们所在的银河有相同的构造,如图1.3-1。

由图1.3-1可以观察出,黑洞是处于外银河系中心,其周围的恒星绕中心旋转。由于黑洞是外银河中心,中心处的恒星和星际物质密度高,黑洞有丰富的“食物”来制造重力波。科学家已初步计算出,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3*10的6次方倍,也属于大质量的黑洞,按大质量的黑洞是在宇宙大爆炸后10亿年左右形成的理论,银河系应在很早时就建立了时间场,银河系已储存了取之不尽的时间能量。
作者认为,大的风水场结构与图1.3-1是相似的:每个大风水场的穴后祖星必然有一个与黑洞的位置相当,处于自身左右砂的中心。这里所说的大的风水场,就相当于古代进士出身、四品以上官员20代以内的祠堂或祖坟的风水场。
维系恒星绕银河中心黑洞旋转的力是万有引力。但万有引力的其它功能、作用是什么仍是一个迷。作者认为,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功能是万有引力是星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基态能级,正如原子的基态能级一样。将星体缩小到一个原子,则基态轨道就是由万有引力确定的。黑洞在呑食物质时,所呑食物质的能量积累到一定值时就会使黑洞处于激发态而产生重力波。当子母星旋转时,重力波转换为时间波向子星传播,到达子星后还原为重力波。
如果人类能制造一种装置如飞船那样可以抗衡重力波的压力,人类将可以用这类飞船作为交通工具超光速运行,到时环球旅行只需数秒钟,到太阳系附近的星际旅行也只需数天。
1.4 定律三的物理意义
定律三描述了重力波的传播过程。与电磁波的电-磁交替传播一样,重力波也与时间波交替传播。当时间波遇到障碍物而减速到光速时,时间波就还原为重力波。当时间波还原为重力波时,将在障碍物的特定方向上产生巨大的引力场而产生引力自聚焦,当自聚焦处的重力场大于一个临界值时,重力波再次还原为时间波。这样,重力波就可在星系中传播。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定律,需要了解单色光的一些特性。
1.4.1 单色光的倍频和混频
当激光入射到非线性介质时,入射光通过介质后,其输出频率较入射频率有所变化,会出现倍频光、和频光与差频光。这就是说,激光可以通过非线性介质而转化为不同的频率。
水是典型的非线性介质,所以水能传播不同频率的重力波。
1.4.2 受激喇曼散射
当光束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如果介质的光学性质不均匀,就会出现部分光束偏离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这就叫光的散射。光的散射使原来光传播方向上的能量降低。
在重力波传播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别在过脉处,重力波的能量会沿水散射。
1.4.3 光束自聚焦效应
在强光作用下,介质的折射率将不再是常数,会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变大,这是一种多阶非线性效应。一般激光束在其截面上的强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呈高斯分布,轴线处光强最大,离轴线越远,光强越小;因此在光束的传播途径中会出现介质折射率的非均匀分布,轴线上的折射率高于边缘部分,这种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具有类似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光束不断向轴线收缩,直到与衍射引起的发散作用相平衡,最后形成一束直径只有几微米、能流密度极高的光丝。这就是光束自聚焦现象。
由以上假说,时间波是远高于激光的单模波,所以时间波的自聚焦现象应比激光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与实际观察的结果是否一致呢?让我们先分析一下风水学中的过脉现象。时间波在过脉处出现自聚焦现象:在过脉轴线处时间波强度最大,离轴线越远,时间波强度越小。因此在时间波的传播途径中动态创造了介质折射率的非均匀分布,轴线上的折射率高于边缘部分.这种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具有类似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时间波不断向轴线收缩,直到与衍射引起的发散作用相平衡,最后形成一束直径很小、能流密度极高的时间波。而重力波则相反,在过脉轴线处重力波强度最小,离轴线越远,重力波强度越大。因此在重力波的传播途径中动态创造了介质折射率的非均匀分布,轴线上的折射率低于边缘部分.这种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具有类似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重力波不断偏离轴线,甚至完全在轴线上消失。所以,在过脉处为通时间波、隔重力波的装置,这就是风水学中过脉的机理。
风水的过脉机理充分揭示了时间波是一高度偏振波,而且时间波能级越高,其过脉越细,这与现代激光理论是高度一致的。因此,量子风水学的时间波假说得到一种实际观察数据的支持。
同理,重力波在山脉中传播时,重力波也出现自聚焦现象:在山脉重力波传播轴线处重力波强度最大,离轴线越远,重力波强度越小。因此在重力波的传播途径中动态创造了介质折射率的非均匀分布,轴线上的折射率高于边缘部分.这种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具有类似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重力波不断向轴线收缩,直到与衍射引起的发散作用相平衡,最后在山脉的中心形成一条直径较小、能流密度高的重力波。由于重力波能级比时间波低,所以自聚焦现象没有时间波明显,这一现象也符合现代激光理论。
而时间波则相反,在山脉轴线处时间波强度最小,离轴线越远,时间波强度越大。因此在时间波的传播途径中动态创造了介质折射率的非均匀分布,轴线上的折射率低于边缘部分.这种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具有类似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时间波不断偏离轴线,甚至完全在轴线上消失。所以,在山脉处为通重力波、隔时间波的装置,这就是风水学中山脉行龙的机理。
在这两种结构中,水都起到重要作用:在过脉处,重力波散射到水中;在山脉行龙中,时间波波散射到水中。
所以,当外星系的重力-时间波到达地球后,在地壳上会形成自聚焦现象。这种自聚焦现象是由于重力-时间波是高度偏振波的特性所决定的。就是说,只要有这种高于光的偏振波存在,就必然形成自聚焦。从量子力学的理论可知,形成自聚焦的必要条件是高度偏振波。所以,当地表上形成有规律的山脉――过脉交替出现的山脉走向时,说明这段山脉出现了重力-时间波自聚焦,这是这段山脉中有外星系的能量的标志。这正是中国风水学总结的“龙脉”的最标志性特征。所以中国风水学的龙脉理论符合量子力学原理,是把握了量子力学中高度偏振波会自聚焦的核心特征――这是中国风水龙脉经验理论的千古之迷,中国风水学是具有重大科学成分的!中国江西形派风水学是用经验求解重力-时间波的量子方程,这之所以可行,也是由于重力-时间波的高度偏振性,过脉、砂水会聚是这种方程的关健特征参数。
在量子力学中,偏振波的能级是离散的,因此,描述偏振波传播方程的参数也是离散的。我们可以从一个计算机的概念来理解离散:在计算机的电平中,有0和1电平,其中0到0.8V为0电平,0.8V到5V为1电平。 从非量子概念而言,0V到0.8V有无限个电压点,同样0.8V到5V也有无限个点,这是连续的概念。但在计算机中,0V到0.8V只有一个点,就是0;而0.8V到5V也只有一个点,就是1,这就是离散概念。当将连续的0V到5V简化为0和1两个点后,运算方程就是二进制,就完全与八卦运算一致了,而所有模拟方程的求解方法不再适用。
量子重力-时间波方程适用离散方法求解,其特征参数是离散的,即其特征参数是有限的。这使得重力-时间波量子方程的特征参数简化为一组成为可能,正如计算机的电平可简化为0和1一样。计算机的0和1是万能的,同样,风水学中五行是万能的。
由此可见,风水学在量子领域中是科学的,但不适合于人们常识中的模拟领域。用量子理论解释和应用风水理论,才是风水的本质。如果我们用模拟理论来解释计算机的0和1,则完全是错误的。在计算发明以前,谁会相信0和1的组合就可以表示世界任何已知事物?谁会相信0和1会“统治”全世界?
但是,现在世界上没有0和1的地方是什么地方?我想一定是原始部落了。人类愿意回到这些地方否?
     传统风水学总结了风水的三要素:山,向,水。如乾山乾向水朝乾,卯山卯向卯水源,午山午向水来堂等,是风水中的极品。作者认为,传统风水学中的山就是重力波,向就是时间波,水就是重力波和时间波的发散波;重力波主武,时间波主文,水主财富。显然,水的频率是要低于时间波和重力波的,所以,古代三品以上官员(相当于现代正省部级),必定有一条或一条以上长达数里、由完整重力-时间波(即砂)构成的回路。
1.4.4        重力-时间波在过脉部分的传播机理
图1.4.4-1是一种常见的过脉过程。其物理过程是这样的:A点上方为重力波开帐,重力波在A的高处积聚,并由于山体的折射率是由高到低增强,此时重力波的分量大于时间波的分量,所以重力波向山脚聚焦,并不断使重力波的分量减小,时间波的分量不断增大,脉的形状也越来越细。当脉到达B处时,时间波的分量大于重力波,使得垂直方向的传播停止,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时间波大于重力波的脉,如图1.4.4-1中的虚线所示。在时间波为主的过脉传播过程中,脉开始上升,同时时间波的分量不断减小,重力波的分量不断增加,到达D点时,脉中重力波多于时间波,脉下降的力大于上升的力,脉也开始增大,但仍由惯性运动到E点,重新全部变为重力波。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2: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1.4.5 重力-时间波在山峰部分的传播机理

图1.4.5-1是一种常见的重力-时间波在山峰部分的传播机理。由于这种山峰构造的折射率是向垂直向下方向增大的,所以在山顶A线上的重力波由上向下聚焦,当聚焦到B线时,重力波的能级达到时间波,而在B线下面形成时间波,时间波产生向上的升力。由于时间波不利于在折射率高的C线传播,时间波在C线停止了。这样,由A线产生的重力波向下的力与由C线时间波产生向上的力就处于平衡状态,形成水平重力-时间波能量线B。在和B线相连的过脉,由于过脉处低于B线,所以,B线的能量流向过脉。

1.5 定律四的物理意义
定律四进一步描述重力-时间传播的特性:由于时间波对光以下波均为非干涉波,并不受周围的重力影响,所以,时间波是非常理想的重力隔离器。中国的风水学中“龙脉”就是时间波作为重力隔离器的一个实例。时间波使相邻的重力场隔离开来,这就是中国风水学中的“过脉”。风水学中的最好的“过脉”表现为:沉脉贯顶。就是脉要深沉,最好看不见,脉要细。当脉沉入地表后,重力波产生“自模”,即在重力波的传播线路的中心处由于重力波自聚焦而产生真空,并形成时间波。所以,深沉的龙脉受环境干扰少,核心重力波可以无损地传播。相反,高而露的脉容易受空气流动的影响而色散严重,重力波不能形成自模,从而断绝了核心重力波的传播。
在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中,当物质速度达到或超过光速时,方程的值是没有定义的,即质能关系式的定义域是速度=[0,c )。定律四扩充了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在超过光速的领域:当物质速度超过光速时,就转化为时间波,即质量的能量完全转化为动能, 从而使质能关系式的速度定义域=[0,¥)。中国的风水学为这一假设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定律四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时质回路,正如电路和磁路一样。

1.6  定律五的物理意义
定律一说明了重力波是一种偏振波,所以人体的遗传基因就是偏振波的波模选择器,这就是阴阳风水可以对特定的人群产生影响。当然,人类的大部分遗传基因是相同的,所以大的风水场影响的基因就多,如古代京都及帝王的陵墓就对当时整个国家的人群产生影响,帝王的重大决定必然影响大多数平民的生活;同样,科学家的风水场也影响人类,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影响全人类,这些是人类共享的风水场。
人体存在经络,这已被现代科学证实,但经络只存在于活体,人死亡后经络就不存在了。中医所记载的经络极为复杂,图1.6-1是中国古代医学所记载的经络之一的任脉经络图。所以,经络场是人的基因场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一家人建立了阴阳风水场后,该风水场就受其遗传基因的控制而选择特有的重力偏振波产生如激光一样的偏振而吸收星系的能量,该重力波能量被与具有相同偏振基因的人体经络场吸收,这是人体吸收能量的另一种途径。这是中国人“八字”的理论依据,中国人的八字就是经络的时间场。由于时间场与重力场可以相互作用,从而重力场影响人体的经络场。择吉日就基于这一原理,使环境的重力场有利于当事
人的经络场。
定律五也引出了一个医学分支:经络-时空医学。重力可以影响经络,而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基因。现代科学已识别人的基因,但人类还没有完整的方法去控制基因,而重力-时空场提供了一种控制基因的途径。当人类进一步认识重力波后,就可以人造重力波,从而实现重力波的可控性,如制造一种“重力刀”,将重力刀对准肿瘤,并使重力刀的能级与该肿瘤的重力能级一致,在重力刀上产生一种重力波,从而破坏肿瘤的复制信息,使肿瘤不能产生新的复制信号,即破坏疾病的信息系统而不是破坏其物理系统,这将彻底解决癌症等医学问题。
要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在风水场中建屋,或在风水场中埋祖先的尸骨,或在风水场中埋带有祖先DNA的遗物(如衣冠塚)等,可以对其后代的基因产生影响,需要了解激光的模式选择理论。

1.6.1 激光的谐振腔与风水来龙入首开帐
激光的单色光放大通常用光学共振腔实现。光学共振腔一般由
激光工作物质、激光管、布儒斯特窗或起偏器、一对反射镜等构成,并使其中的一个反射镜输出特定频率和强度的激光。
风水中龙的开帐过脉处的构造与激光共振腔的构造相似。图1.6.1-2 为一组来龙入首开帐的图片,相当于激光共振腔的一边。在龙开帐的后山相当于共振腔中的反射镜,开帐中心所形成的山脉相当于激光管,而另一半在重力回路的方向上。
图1.6.1-2( a) 为抗日英雄蔡庭锴将军的故居的入首空间结构。蔡将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抗击日军而闻名中外,为世界级将军。图1.6.1-2 (b) 为某著名祠堂的来龙入首图,历代均有地省级官员。图1.6.1-2 (c) 为另一著名祠堂的来龙入首图,现人口数万。若作者作为风水导游带团到大的风水场实地考察,旅客一定会在地球上深刻体会到来自外太空的美丽和来自外太空力量的壮观。

1.6.2 激光的模式选择与重力-时间波选择
激光共振腔通过激发过程产生激光。从量子理论可知,原子和分子通常处于基态,或称静息态。当某个分子吸收了能量,它的电子进入更高的能量状态,称为激发态。激态很不稳定,有自发地转向基态的趋势。激态回复到基态,通过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释放光子的波长是由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决定的。当激光共振腔中的工作物质不是很纯净时,或工作物质的分子、原子有多个能级时,就会产生多种激光频率,这种激光频谱就称激光的纵模。激光的纵模数与共振腔长成反比,激光的纵模数越少,单色性越好。
激光的纵模选择是由共振腔内的结构实现的,当改变共振腔内的结构时,激光器输出的频率就会改变。
与激光的选模相似,风水场的立穴定向也是一种选择模式的方式,它们与人类的基因物质共同选择风水场的重力-时间波输出频率。
在激光中还存在横模,就是光束横截面上光强的稳定分布。与激光横模相对应的风水学概念就是分房概念,即各个子女中所接收的能量大小、性质分布。
1.7 引理一的物理意义
重力波的五级星系结构来自中国的<<易经>>中所观察到的结果: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
无极生太极就是宇宙大爆炸,此时没有时间能;太极生两仪就是两仪是绕母星太极旋转的子星;同样,四象绕两仪旋转,八卦绕四象旋转,六十四卦绕八卦旋转。<<易经>>所说的六十四卦就是太阳系,八卦为银河系,而太极、两仪、四象为人类目前还没有发现的星系,它们都是比银河系更大、更高级的星系。所以,重力波的来源有5层星系:太极、两仪、四象、银河系、太阳系。
中国人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这五个星系,以火对应太极,土对应两仪,金对应四象,水对应银河系,木对应太阳系。
人类目前已认识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结构。其中地球是不发光的,她只吸收能量;太阳是气态星球,其元素成分丰富,若用她产生重力-时间波,其纵模必然多;银河中心已证实有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可以产生单模重力-时间波。人类还没有发现控制银河系的星系,但中国<<易经>>的观察结果是存在控制银河系的星系,就是<<易经>>中的四象;而控制四象的星系是两仪,控制两仪的星系是太极,太极是根星系。按照银河中心已有黑洞的推断,四象、两仪、太极的中心应存在黑洞,而且上一级大于下一级,以太极星系中心的黑洞为最大。
我们知道太阳的质量约为地球铁元素质量的10的6次方倍,银河中心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0的6次方倍,它们都存在10的6次方关系。10的6次方相当于2的20次方,这与太阳时间场每运为20年是有联系的,太阳的时间场是20进的。这也可以用机械理论的螺旋原理解释,地球每绕太阳运行20转,就可吸收高一级星系的重力波;或者说,地球上的风水场是二进制的。
同样可以假设,太极、两仪、四象、银河两相邻级的中心黑洞的质量差约为10的6次方。若这一假设成立,其时间场就应该是同构的。中国沿用数千年的干支记时法确实是同构的,在干支记时法中,年干控制月,日干控制时,年和日均为60甲子进制。中国的年月日时时间场间接披露了宇宙结构的秘密。
1.8 引理二的物理意义
定律二说明了星系只有旋转才能转化重力能。在这五级星系中,两仪、四象均未有旋转一周,在量子风水学中,用48山的空间场解码;八卦、六十四卦均旋转一周以上,在量子风水学中用时间场解码。由于银河中心有黑洞,可产生单模重力-时间波;太阳的氢元素占主流,地球中的铁元素也是地球上含量最高的元素,所以在48山之中仍要选择更精细的空间场,以进一步对银河、太阳、地球的空间场解码。
为了便于记忆,本书后续章节中对重力-时间波的概念引用了激光的概念,如“单模”重力-时间波称为“单色”重力-时间波,重力-时间波的散射称为“色散”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3: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风水与“灵魂出窍”趣谈

1 产生风水新技术革命的基础
量子风水学建立在5定律2引理之上,每条定律或引理,都是对风水实践的纲领性指导,量子风水学至少给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相应方法或措施与实践对应,定律、引理本身的内在特征可以引导使用者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的应用方法,而绝对不是为写定律而写定律。
从作者的实践看,这一理论体系应该是探索出风水的本质(至少也是找准了探索方向)。作者是1980年考上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这正是改革开放、真理标准大辩论的年代。“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论姓社姓资,发展就是硬道理!”,伟人邓小平先生勇于开拓、为民族和人类的幸福不计个人得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最深刻地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一代人,量子风水学的理论系统是真正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理论体系。
先说一些轻松的、娱乐性的话。
作者的故乡是在广东罗定市,相邻就是形派风水学创始人杨筠松大师出生和成长的信宜市,所以故乡是很有风水基础的,加上祖父是乡村的中医名家、医治点穴跌打及批八字高手,其八字断例在他去世后多年仍灵验。当所断的明确小概率事件出现在他去世后,这是绝对没有“狡辩”的物质基础的,因为去世的人不可能再出来对生前所说的事辩护。这种亲身体会使作者难以认同“算命先生都是狡辩和含糊的言语断事”,虽然绝大多数的算命先生都断命都不准。最近报导过黄山青蛙可以通过超声波交流,这也说明生物可以向某种特异功能进化。
祖父生前曾给我讲过关于“什么样的虫子蛀什么样的木”的例子:从前,乡里有一个书生,多次赴考都落榜。时间长了,他父亲就对这个书生说“你也该找些其它事来做”。这个书生就从山上的茶树中抓了几条虫子放入到鲜嫩的竹筒中。一连几天,这个书生都对他父亲说“怎么这些树虫子不蛀竹子呢?”。他父亲听得不耐烦了,就对这个书生说“傻子,一行虫蛀一行木!”。这个书生就对他父亲说“就是了,就是了!”。从此,他的父亲就继续让他攻读,终于金榜题名!
这就是说,特殊的行业是需要特殊的天赋与勤奋。如算命行业,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作者祖父的师范同班同学解放前曾经专门为祖父作八字的书写员,他风水术尚可,但算命就是怎么都学不会!所以,在算命术中,是属于两极分化的职业:要么懂得许多,要么就是“骗子”,也就是100个算命先生中,可能只有一两个是“入了门”的,其它都是“门外汉”。最近看了一下安博先生写的<<父亲的哀伤>>(http://www.staryi.com/viewarticle.php?id=2351)中的夏老师,感觉上是真正的算命先生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了,正如武术界评价李小龙的表演是“真功夫!”。
至于作者在广东省关于风水的趣闻就更多了。广东人是最相信风水存在的群体之一,无论是生活在改革开放(文革中禁止风水)年代中的广东人,还是生活在香港的或海外的华人华侨,相信风水是非常坦诚的,建造婚嫁红白事务按风水传统办是广东人习以为常的事。走南闯北,甚至生活在海外的广东人上万上亿,作者好象极少看到关于广东人在风水习俗上影响他人的投诉,改革开放也近30年了,广东从来没有出现过社会的混乱。所以,作者看不到风水传统对社会和他人有重大的负面影响。只要不影响他人、不对环境造成损害,广东的政府部门也尊重民间的文化传统,不会随便禁止风水活动。这是一种轻松的社会环境,在广东话中,“民”与“文”同音,所以广东是不分“文(民)科”和“理科”的,也不讲“反伪”和“反胃”,只要脚踏实地从事客观事实和现象的探索和研究就是“好科”!
风水术是一门千年古学,在广东,风水师称为“地理先生”,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极高尚的职业,平民百姓需要地理先生,达官贵人不会得罪地理先生。民间传说那种“白屋出公卿”的事故,就是一个世代平民百姓的家族的人,通过读书选拔而成为国家栋梁,而这种传说一般都附带一种风水的神秘色彩。
中国人数千年以来就极重视教育,几乎有百人以上的村落都有懂读书写字的人。官方以史记及地方志的形式真实记录社会事件,而民间则用族谱记录发生在乡村的事件。在作者所看到一百多本族谱中,还没有发现没有风水记录的族谱,祖先埋在什么地方,坐向是什么,这些都是风水中最基本的内容。
有一次作者去某地旅游,有一个景点说是“未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偏远,当作者乘坐的小船经过一个小溪的转弯,就看到有座立有碑的古坟。我就对导游说,“这个景点怎么有汉人的古坟?”,她只好说凡事不应那么认真,你来旅游也是为娱乐的。因为在解放前,风水是不能“捞过界”的,少数民族地区是不会容许汉人的墓地埋在他们的地盘里,这个景点必定是现在的人造景点。这真是“风水是中国人心中的秘密!”,不论在繁华都市,还是在边远山区,风水都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
由近期网易、中华英才网等多个主流媒体对中国网民关于对风水的看法,认为风水是中华文化精粹的占三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一就有4亿多人的群体,而且“学历超高”信风水的比例越大,这与以往报道在美国信风水的人中也是高学历的群体为主是一致的。风水的“复兴”是有好的“人脉”基础。
由以上分析,以及作者所知,可以以负责任的态度说,“风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虽然这种自然现象的背后是什么,由什么规律支配仍在探索中,但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会探索出风水背后的规律的。

2 风水、中医不应归类为“农业文明”,而应归类为未知的技术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现在是电气信息时代。在农耕时代,是人类知识的原始积累时代。这个时代主要以产生历法、认识生物、产生宗教和创造文字为主的时代。这种年代的周期至少有数千年,以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四种文明为主体,农业文明有足够的食物来供养一部分人从事科学研究,文字、造纸、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知识可以一代代承传,这种能使知识高效率地积累和传播的造纸、印刷术是产生工业革命的关健。在农业文明的进程中,人类产生了一个“另类”群体—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与其它民族的显著不同是中华民族不但研究农业文明,而且研究人体自身,以及人与天文的关系。研究人体自身,以及人与天文的因果关系,并在人体上做试验,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研究人体自身,最终成果以中医和武术表现;研究人与天、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以<<易经>>为最大成果,并发展出风水、算命、占卜等主要分支,其中以风水这一分支影响最大,分布最广。
以中医为例,中国在汉代时应有近亿人口,以古代平均寿命为50岁算,汉代至现在有2000多年,2000/50=40,就是参加过中医人体试验的中国人有40亿,历时2千年以上,实践已证明了中医的效果。在国际奥运会上,中国近两届的金牌均居前三甲,在身材上处于劣势的中国人有这样的成绩不能不说是人类的奇迹。中国武术在世界上从未遇敌手,如点穴武功,只要轻击一下对方就可将对方置于死地。有些网友评击中医时,说西医一种药需试验十年才允许上市,中医凭处方就可开药,没有经过药性试验! 上面说过,中医至少有40亿人直接进行过2000多年的人体试验,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的基因不但没有明显的负面变异,反而在保持体型上越来越表现出优势,加拿大医学专家也认为中国人体型全世界最好。网友们,如果我也赞成用网友的话“数典忘祖”来形容这类人,大家不会感到意外吧!
同样,中国的风水是将空间、时间、八字联系在一起的,如2006年为丙戌年,2006年的风水空间位置在西北偏西方;如果一个人出生时日的时间场为甲子日,则认为这个人的风水空间位置在东方。风水这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显然,我们不能将中医、风水归为“农业文明”这一类。因为阴阳五行与播种农作物和养殖业并无因果关系,我们没有发现用金木水火土去种水稻! 我们应将中医、风水归类为未知的技术领域。也许有人说,西方科学没有发现的技术中国人也敢用?但中国人讲究“实事求是”,证明有用的技术先用再说。虽然中国人没有搞明白是什么东西,但中国人在数千年前就用了星系的引力能,这就是中医、武术、风水、算命、占卜! 其实西方技术中的电池原理也是没有完全清楚,西方技术一样制造电池!
当然,现有的算命、占卜等技术方法容易受到许多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人的活动频繁了、快速了,由于人与经络互动,加上各种电磁波、车、船、飞机等扰动,引力场易受干扰,从而使算命、占卜等断事能力降低。因此,需要用现代科学来进行生命的预测。
3 迎接量子引力时代的到来
人类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电气信息时代的发展系数是怎样的?现在经济学界流行的评估一个国家的实力时用年代差来衡量。如我们落后美国30年,就是说我们处的年代是美国处于1970年左右的年代。这种评估方法显然是不全面的。正确的评估方法应该用时代系数:就是农业时代的时代系数是1,工业时代的系数是10,信息时代系数为100,而量子时代则为1000! 所以,中国农业比西方国家超前数千年,工业时代后,西方国家用了2百年就超越了中国;西方国家在上世纪超越中国大陆上百年,中国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时间赶上西方国家。而在信息领域,除美国外,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已经很微。
显而易见,先进和落后的反差在技术革命开始处表现最为突出,所以能否抓住技术革命这一时机,不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而且也关系到一个家族、一个人的兴亡。中国人数千年以来都没有被打,因为均于农业文明时代;当人类从农业文明到达工业文明时,不到一百年时间中国就挨打了。
远的不说,就以正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说明信息时代对大家的冲击。我想许多读者都没有听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概念吧。什么是ERP?通俗说说,EPR就是将当今全世界最精明的老板的管理思想写进电脑中,然后由电脑软件将这种管理思想代替老板进行管理。这样,全世界最精明老板(如松下幸之助)的管理“灵魂”就进入了电脑,当一个企业安装了这种软件系统后,其管理就象松下幸之助在管理一样。所以,当市场上引入这种管理方法后,其对同行的淘汰是非常无情的。我在给学生讲课时说,十多年前广州的南方大厦是广州人和外地人必去的地方,但自从出现连锁超市后,在短短的五、六年间,一切象南方大厦这样的国营商业大型百货经营模式不复存在,你们的亲友下岗后都不知道谁是真正使他们下岗的“凶手”—就是ERP! 以国内某著名S电器连锁店为例:一个店用一种牌子,除了EPR信息资源及收银员是S公司之外,其它一切均不用S公司负责:如果美的公司要卖它的电器,美的公司必须支付场地费,派美的公司自己的促销小姐;送货到客户家由物流公司送,安装、维修由专业公司做,这样,S公司基本上是一种“皮包公司”了,其纯利在2%以内!且客户在S公司买一台2000元的电器,就比国营百货模式的店至少便宜100元以上。这是信息的威力
!被信息淘汰的行业真正是“永世不得翻身!”读者可以看到在国内任一个大中城市均不存在80年代那种国营百货模式就是一种证据。
同样,风水是一种利用外太空引力能的一种应用技术。当一部分人应用了风水而另一部分人没有应用风水,不应用风水的群体是处于不利的状态。
现在,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风水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了,对房地产等产生的冲击将会在未来几年中体现。当风水知识普及后,不符合风水理念的楼盘将会被无情淘汰!

4 无经络匹配设备的太空旅行容易“灵魂出窍”
那么,信息时代后会是什么时代?那就是量子时代! 这是人类利用星系引力的梦想般时代,是人类乘坐超光速飞船进行星际旅行的时代。
大家也从网上看过美国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会有“灵魂出窍”的感觉。按量子风水学的理论,人体的经络与地球重力场相互作用,当离开地球的重力环境后,必须要人造相应的重力环境,以便使人体的经络处于与地球重力场相似的状态,使人的经络场能正常工作。如果不采取任何经络匹配设备,人类走出地球重力场并进入一个新的重力场后,“灵魂出窍”是量子风水学所预言的必然结果。如果人类到火星后,无经络匹配设施的“灵魂出窍”现象就会更明显。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3: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灾祸病死的规避:死亡的原因与方式   


专门研究人死亡这一重大问题的“死亡学”(Thantology),建立还没有多少年,尚属幼稚。关于临死之际的生理变化,近现代医学还有较多揭示,至于濒死的心理、精神状况,作为旁观者实在是不易测知,佛典中对此有明确解答,其所述临死时身心变化的规律和主观体验,大略如下:  一、死的原因与方式有多种  《十二品生死经》载佛言:人的死亡差别,有十二种:无余死(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度于死(阿那含上生五不还天)、有余死(斯陀含死后尚须再生于人中一次)、学度死(须陀洹知晓如何修能超出生死)、无欺死、欢喜死、数数死、悔死(凡夫临死生种种追悔)、横死、缚着死、烧灼死、饥渴死。《瑜伽师地论》卷一总结诸说,将人的死亡分为三种情况:一寿尽死,即活到天年而老死;二福尽死,生理上的寿限虽未到,却因福报已享尽,如贫穷困厄冻饿而死等;三非时死,又称“横死”,寿数未到,福亦未尽,而是因意外的原因导致早死,如遭车祸等。《佛说医经》把人非时死的原因总结为九种(“九横”):食过饱、食所不宜、宿食未消而又进食、性生活过度、不注意防护自身等。  二、濒死体验由业而异  《楞严经》卷八说:“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
   
    说人在临终时,身中暖热未尽前,心中会顿然快速显现一生所作的善、恶业。因人所作善恶业不同,濒死经验有种种差异。 《瑜伽师地论》卷一大体分为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三类。善心死,谓由生平善业因缘,于临终之际,自忆先前所作令人心安理得、喜悦轻快的善事,或因有关人的在场和劝导等,使他陷入善的、幸福的回忆中,先是“粗想”(粗线条的回忆),接着转为“细想”(细微的回忆),然后转为“无记心”(无所忆念,平安坦然),从此命终。不善心死,谓由作恶因缘,或有关的人、境物的触发,回忆起生平所作恶事及与烦恼相关联的事,生起贪、嗔、邪见等恶心,也是从粗想转为细想,从细想中命终。无记心死,谓由某种因缘,临终时什么也不回忆,在非善非恶、无所思念的无记心中死去。三种死的区别,是“善心死时,安乐而死,无极苦受逼迫于身”,“见不乱色相”(看见不会扰乱安乐心的情境),“恶心死时,苦恼而死,将命终时,极重苦受逼迫于身”,“见乱色相”;无记心死则即非安乐又非苦恼。临终所回忆到的,是生前多次重复,业力最强、印象最深的事,其余则不能记忆。关于临终时的痛苦,佛经中有多处描述,喻如生龟脱壳之痛,这大概仅指不善心死者而言。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3: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灭绝的风水学解释


中国有句古语,就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了解过去,对防灾是非常必要的。
   
    回顾一下量子风水学的理论:定律一,万有引力是星核引力的基态能级;定律五,人的经络由时间波-重力波共同控制。
   
    关于人的经络,在中国的武术界有一种功夫,就称为“点穴”。作者之所以相信有“点穴”功夫,是因为作者的先祖父
是中医医治点穴的高手。在作者故乡中,会点穴的门派不但有,而且有多个。由同一门派对多个当事人点穴,找先祖父开中
医处方医治的人活下来,而没有找中医的人则都死去,而且死因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没有明显疾病,没有致命外伤,死亡
前除了身体有些不适外,一切都和正常人是一样的。这些事情是活下来的人亲自对我这么说的。后来先父用中医医这类点穴
病例时,很长时间才收到效果,病人向我投诉没有我先祖父这么快见效,所以印象很深。作者不是学医的,但先祖父多次将
中医点穴的秘方教我,当然作者无心听,其它东西一概忘掉了,但有些还是记住了,就是医点穴的处方与受害人被点穴的时
间和位置相关,特别是时间。在时间上,受害人不一定知道何时被点穴的,先祖父能通过点穴的的位置和症状找到点穴的时
间,从而可以对症下药。这是在中医上可以用空间场求解时间场的一种实例。
发表于 2009-2-21 23: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样的贴,
好贴就要顶.gif
发表于 2009-4-2 22: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发表于 2009-7-1 1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现在西方科学对很多东西还是解释不了的
发表于 2010-5-1 2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先记下。日后再读。
发表于 2010-5-1 2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0-5-1 23:41 编辑

不可能整套中国“易理”都是由“引力”这个特殊题目所主宰。

老外已经有些研究指出,混沌系统出现“自由度塌缩”可能是很有一般性的现象。

也就是说,世间上过万亿兆件的昏乱事件,有很多都可以用很少的几个参数形容、预测得到。
因为这是一种热力学现象,所以这万亿兆件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一定要由引力来主导,可以是其它的物理相互所用力。

http://theoryofchanges.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9:dimensionality-loss&catid=41:nls-theories&Itemid=59

Chaos and Irreversibility

In 1986 Professor William G. Hoover, Dr. Brad L. Holian and I discovered that the phase-space probability density of dynamically-thermostated stationary nonequilibrium systems collapses onto a fractal attractor. The dimension of such a fractal is smaller than the dimension of the equilibrium phase space. The dimensionality loss is related to the rate of irreversible entropy production, and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t explains, for example, why such systems have an "arrow of time" and behave irreversibly in spite of their time-reversible equations of motion.

To generate a nonequilibrium flow, an external perturbation is needed. It drives the system away from equilibrium. However, such a perturbation performs work on the system and would raise the temperature without a suitable thermostat or ergostat. It removes the excessive heat and establishes a stationary state. However, the time-reversible thermostats, which we used in 1986 and which are currently the standard procedure, have led to an interesting controversy in the literature questioning their physical significance.

Recently, we have been able to show that the dimensionality loss mentioned above may exceed by far the dimensions contributed by the thermostatted degrees of freedom for a system far from equilibrium. We hav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place the time-reversible dynamical thermostats by stochastic thermostats and to construct Lyapunov spectra for such systems, which share the desired properties with their time-reversible counterparts. This shows that dynamical thermostats are not merely convenient numerical tools but may be a first stepping stone towards a theory of nonequilibrium stationary states.
发表于 2010-5-4 08: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20 08: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