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4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48
- 回帖
- 0
- 精华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明清北京城风水
在清代,每逢新年,紫禁城各宫殿都张挂春联。太和殿的春联是:“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①“龙德正中天”是一句风水中的语言,说的是太和殿地处中央龙穴,是风水中最高境界、最佳选择。 中国古代都城、宫殿的选址,特别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务必使其在全国的地理位置、京畿的外局大势、城市内局布置等诸方面,都臻于尽善尽美。风水上认为,国都的西北要有龙脉。所谓龙脉,就是连绵起伏的青山。龙脉的中心为祖山,是王气郁积之处。以此起始,引入京城,到达宫殿背后的靠山即“主山”。主山两翼,左以河流为青龙,右引道路为白虎。主山之前、青龙白虎之间的最佳选点,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为龙穴,明堂就应座落此处。紫禁城处于北京城最佳位置,三大殿所处即明堂所在,它居天下中心,与天空中央天皇大帝所居紫微宫对应。 一、北京城的大势与外局 北京是从元代起作为全国的首都的。据《元史·巴图鲁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的近臣巴图鲁建议忽必烈定都燕京,其理由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甲于天下。”忽必烈的谋士、太保刘秉忠说:“上都(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国祚近,大都国祚长。”②这里指的都是北京城在全中国版图上的地理条件,是从大势着眼的。作为地方政权或割据政权,限于其范围,其大势的选择余地不大;但要成为“天下”共主的泱泱大国的首都,大势的选择必须从全国着眼。明代王析将全国龙脉归纳为三支,称北干、中干、南干,北京位于北干,燕山是其来龙。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人工开发,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人为损害之后,当我们乘上飞机,俯视京畿地区的时候,还是能体会到这座神京的钟灵神秀:城西,巍巍太行山山脉婉蜒逶迤,由南向北奔腾而来;城北,浩浩燕山山脉罗列簇拥,拱卫着京师。两股山脉交会、聚结,形成风水上所谓龙脉。森林覆盖着山峦,山色苍茫,云气郁积。就在这青山之中,来自黄土高原的桑干河与来自蒙古高原的洋河会合为永定河。永定河汹涌澎湃,穿行于深山老林之中,到京西三家店,陡然冲出山谷,在北京小平原的西缘伸展流淌。甘冽的河水透过石灰岩渗滤,形成了西山诸泉,把那里滋润得林丰树茂,鸟语花香,并造就了北京小平原形同蛛网的河水、溪流,星罗棋布的湖海、淀泊。山川襟带之间,北京城温润丰饶,土肥人美,遂成天府。这符合风水上要求的“藏风聚气”、利于生态的最佳风水格局。这是北京城和紫禁城的宏观环境,即风水上所称“外局”。 二、元代的堪舆工作 北京古城原在现北京城西南广安门外莲花池一带。元世祖忽必烈建造大都城,命刘秉忠和他的弟子郭守敬、赵秉温等负责城市和宫殿的规划设计。为解决大都城水源和防范永定河水患,舍弃了金中都城旧址,改用高梁河水系,将城址移至中都城东北郊外。关于风水堪舆,元代史书《析津志》记载道:大都城“内外城制与宫室、公府,并系圣裁,与刘秉忠率按地理经纬,以王气为主,故能匡辅帝业,恢图丕基,乃不易之成规,衍无疆之运作……盖地理,山有形势,水有源泉。山则为根本,水则为血脉。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③ 记述赵秉温生平事迹的《赵文昭公行状》也记载道:公“与太保刘公(秉温)同相宅,公因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帝(世祖忽必烈)命有同稽图赴功。”④这说的是元大都城营建时,由刘秉忠一班人士进行风水堪舆。刘秉忠所取“地理形势”,从“大势”来说,是燕山山脉的聚结,具体而言,是西山玉泉山方面,即把玉泉山作为“祖山”,王脉从此生发。 北京西山诸泉以玉泉山的泉水水质最佳。提供优质的地上地下水源,是都城选址的主要内容,所谓王脉,实际上就是这股地下水流经的路线。当时是这样引入京城和皇宫的: 地上,将玉泉山的泉水用人工开凿的河道引进京城,经今太平桥大街南行、东转,再经今西四南大街的甘水桥、太液池南池(今中、南海之间),流到大内正门崇天门前的围桥“周桥”,然后东流并入今南、北河沿即当时的通惠河。这条河流按五行中西方“金”的方位,称为“金水河”。金水河的水是十分神圣的,不准洗灌、不准饮马,不准民间引用。元朝海子(包括今什刹海、积水潭及附近地域)自京北白浮泉引水,经瓮山泊(今昆明湖)下注高梁河入城。海子水由海子桥流出,经今南、北河沿,出文明门水关,一直通向通州张家湾,连通大运河的漕运,所以称“通惠河”。这条河流从实用上说,比金水河更为重要,但却没有“生王脉”的重任,只能作为大内东侧的青龙水,不如金水河神圣。 大都宫殿地下脉络的引用更是匠心独运。 位于紫禁城内东南方传心殿院内的大庖井,是宫中数十口水井中年代最久远的。和其他水并不同的是,在北京城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的今天,这口井仍泉水充足,不升不降。明清两朝宫中祭祀“龙泉井神”就在此处。朝隆帝曾测试天下名泉⑤,玉泉水斗重一两,塞上伊逊河(在承德木兰围场内)水亦一两,而济南珍珠泉一两二厘,其余则更重。明代黄谏作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利用地上、地下水源解决城市用水,是城市选址的基本要求,而提供优质的地上、地下泉水为皇家服务,则是皇宫选址的要求。乾隆皇帝指出,玉泉水一部分在山中“山势中豁”处“喷跃而出”,成为地上泉水,另一部分则继续“洑流”地下。刘秉忠、郭守敬都深诸天文、地理、水文,他们以地下袱流的玉泉水为线索、脉络,把它作为“王脉”,来选择皇宫地址,确定“龙穴”位置。现在可以推定,这条水脉由故宫西北方而来,穿过中、北海之间,由故宫西北角向东南曲折穿行,先后洑流经过慈宁宫、中和殿、文化殿与文渊阁之间、传心殿大庖井、东华门外至东安门大街少南、王府井的井,然后向东南斜插,经今协和医院正楼,投古观象台北邻而去。中、北海在元代为皇宫中央的太液池。太液池西畔处于这条水脉上游,建造隆福、兴圣二宫区,分别供太子、 太后居住。太液他东畔建皇宫大内。忽必烈与刘秉忠商定,以丽正门(京城正门)与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两点,确定南北纵向轴线,轴线与王脉的交接点,即为“龙穴”,建大明殿(相当于现太和殿)于其上。王府井的井故址在今王府井十字路口以南100多米处,可能即当时堪舆时留下的。故宫传心殿大庖井可能也是当时的遗留,忽必烈建元大内时将此放在大内南门崇天门外东侧御膳亭内,供皇家饮食使用。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实施地下工程,在慈宁宫东山墙下挖方时,发现柏木桩筏形基础并渗出泉水;在箭亭西南开挖时,发现同样情况;在文华殿西侧开挖时,地下很浅便水出不止。这股“王脉”因此进一步揭示出来。 如果说大都城范围是依高梁河水能够达到的范围确定的;那么,元皇城的位置,则是根据玉泉水袱流路线即王脉来划定的。汉、唐、宋各代皇宫都安置于京城北部,元大都则因上述原因改变了历来传统。 三、明代的沿与革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对元大都城和元代宫殿是保护的,但对元朝的王脉还是做了一些破坏,把周桥上的御道盘龙石凿掉,把金水河废除。所以,刚过四年,奉派到北京的翰林学士宋讷,就看到“御桥路坏盘龙石,金水河成饮马沟”。经过这番破坏,大都城黯淡失色,“黄叶西风海子桥,桥上行客吊前朝。凤凰城改佳游歇,龙虎台荒王气消。”“郁葱佳气散无踪,宫外行人认九重。”⑦ 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以元西宫为燕王府,在此养得羽翼丰满,在其父朱元璋死后仅四年时间里就一举夺取皇位。朱棣对元朝宫殿很有感情,登基后先是以元大内为北京宫殿,永乐十四年决定就元皇宫改建自己的皇宫。改建时完全继承了元代规划设计的科学体系,充分利玉泉洑流。元代的西宫,明朝辟作西苑,又称西内、西宫。由于开挖护城河等新规划的需要,大内需向东推移,但要使明堂仍在龙脉上,同时就要向南推进,所以紫禁城较远大内向东南推移。明朝一向将三大殿作为一个整体,以“奉天三殿”称之,故将三大殿中心的华盖殿(即中和殿)置于龙穴正中。在元朝大明殿故址附近,永乐帝建造了自己的别宫“仁寿宫”(现慈宁宫的前身)。又将原本在元大内南门外的大庙井纳入宫中,在其附近建造皇太子正殿文华殿及太子宫。这条水脉出紫禁城后即元代东苑,永乐帝辟为皇太孙宫,后代发展为“南内”。元代哈达王府(故址即今协和医院)则辟为“十王邸”,作为亲王晋京朝宗时居住的馆邸。 终明之世,对玉泉洑流的上游一直注意保护。《明英宗实录》中有“禁京城外掘土治窑者。”原因是“武骧诸卫擅于西直门外河次掘窑,御史劾罪之,以为京城外自永乐来置陶冶俱有定方,其西北俱堪舆家当忌。”于是“上命行在都察院(当时北京称“行在”)出榜禁约:京城西北俱不得掘土。其东南许出城外五里,天地、山川坛(当时天地山川合祭,均在现存天坛)许去垣外三里,违者罪之。”⑧成化十四年,朝廷重申“禁人于西山凿石”,并指出:“西山形势,天地设,环拱京师,千万载灵长之气,会聚于此”,“再犯者杖八十,依律拟罪如旧例”⑨。西山关乎京城水源和环境,采取保护措施绝对必要。但山上的石材为建筑所需,山中煤藏更是生活、生产所急需,所以“军民人等往往投托内外势要,或开窑取煤,或凿山取石”,朝廷便又不得不三令五申禁止。 按照风水理论,主山——基址——案山——朝山,是宫殿、陵寝中心建筑的基本格局。元代皇宫分散在太液池东西两岸,太液池中琼华岛,是皇城的主山,像皇帝陵寝的后靠山一样。琼华岛在金朝曾经大规模经营,传说当时蒙古境内有一座小山,山石玲玫秀峭,金代有望气的人发现山上王气郁积,就奏请皇帝将此山运到中都城,以搬掉蒙古的王气,这就形成了琼华岛。但此举并未能阻止蒙古发展壮大,反而把蒙古人引到了金中都。元朝建立后,忽必烈把这座山命名为“万岁山”。 明成祖朱棣营建紫禁城,特在北门外堆筑镇山,即景山,作为后靠山。景山是一座东西伸展、两端略向南拢抱的五峰形笔架山,这是后靠山中最高级别的形体。清代乾隆时五峰之上各建楼亭一座,其中供奉佛教造像,其作用即民间的“风水楼”。镇山、五亭及亭中佛像,作用相同,都是坐镇都城的。 北京风景名胜从金代起就有“燕京八景”,八景中有六景在上述地理形势中,是紫禁城环境格局的组成部分。“居庸叠翠”、“西山积雪”在后龙上,“玉泉垂虹”在祖山上,“蓟门烟树”在城头,“琼岛春荫”、“太液秋风”在皇城中心,只有“芦沟晓月”、“金台夕照”与紫禁城关系不大。现代社会经济规模扩大了,很多建筑比故宫豪华,但给人的审美感受,都不如故宫完美,其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没有故宫那么完美的环境。 注 释 ①吴振拭:《养吉斋丛录》卷19。 ②《日下旧闻考》卷5,《形胜》。 ③《析津志辑佚》,朝堂公宇,天师宫。 ④苏天爵:《滋溪文稿》卷32,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日下旧闻考》卷8,《形胜》。 ⑥《日下旧闻考》卷35,《宫室》。 ⑦《日下旧闻考》卷32,《宫室》。 ⑧《明英宗实录》卷23,正统元年十月庚辰。 ⑨《明宪宗实录》卷180,成化十四年七月戊子。 ⑩《明宪宗实录》卷263,成化二十年三月乙未。 姜舜源,男,1962年4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黄县),1983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在故宫博物院供职至今,从事明清史、宫殿建筑、博物馆学等研究,有《故宫建筑揭秘》、《紫禁城珍闻秘录》、《紫禁城秘闻》等专书三种,《故宫断虹桥为元代周桥考——兼论元大都中轴线》、《元明之际北京宫殿沿革考》、《论元明清三朝北京宫殿的继承与发展》、《论东朝、东宫对紫禁城建筑演变的影响》、《故宫博物院简史》等论文20余篇,其它文章有百余篇。有人曾笑称他为故宫学术界“野生动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