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3310|回复: 5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9-3-1 12: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完全免费不用客气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1.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9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2.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5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3.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5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4.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5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5.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9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6.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8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7.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9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8.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6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09.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7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10.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6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11.rar

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6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part12.rar

2.41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5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09-3-1 16: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内容呢?
发表于 2009-3-1 1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07820581 于 2009-3-1 20:28 编辑


内家拳入门的捷径-----------六面整体浑圆力科学速成秘法 
 高华新
 清末,内家三拳(形意、太极、八卦;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郭云深、杨露禅、董海川)横扫当代武林。而现代武坛,内家拳却雄风不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即是内家拳的核心功法“六面整体浑圆力”的失传。“六面整体浑圆力”是内家拳法的精髓所在,为中华武学所独有,这正是它优于西洋拳法的高明之处,练就此功后只须不失间架,根本无须有意防守,无沦对手击中自身间架的任何部位,无论来力如何巨猛,都会被自身强大的功力反弹而起,来力越大其反弹力越大!造就无坚不摧的整体劲力!再配合“炸力无断续”的训练;即可在电闪雷鸣般的生死格斗中令对手鲜血狂吐,筋断骨折。著名格斗专家赵道新先生曾言:成 功不会垂青于那些只顾寻求捷径,而不想下苦功的人。但是有决心悬发锥骨,而不讲效率和方法的人也必将一事无成,能以最少的精力,最短的时间;最大幅度地提高格斗水平,则需要有一套科学的 训练方法,攀登一条近乎直接通往顶峰的捷径。李紫剑老师也说过“:路有千万条,最近最直的只有一条”。为了使 真正追求武学真谛的朋友们早日步入中 华武学之殿堂。现以《卢氏浑元桩》为例, 向大家介绍获取"六面整体浑圆力"的最 佳途径。





六面整体浑圆力教程


A姿式:两脚平行分开,双脚内侧之间距离,与肩等宽(宽可容肩,深州老谱秘传,求取六面整体浑圆力之最嘉已镜泥离),足心空涵,足趾轻微抓地。双膝微曲、膝部(大腿与小腿之间)角度为120,胯部(大腿与躯干之间)角度为120,上体微前倾15一30之间,双臂环(松)抱于胸前,十指自然分开、虎口撑圆,拇指自然内扣(此时不要求双臂拉伸川·臂如搭在栏杆上休息、三窝(两肩窝及胸窝)放松、自然腹式呼吸,头部正直,目平视前方。

B原理分析:本月是为了练出整体六面浑圆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切不可性急!主要是锻炼下肢肌肉的力量及脊柱的拉伸(背部两侧大筋挑起)躯干是整体劲力的根本!特别重要!而脊柱的颈弯与腰弯是使脊柱正直(挑起背部两条大筋)的障碍,因为它们与胸弯、骶弯正好形成S形状,所以我们在站桩训练中,必须做到"头如线系,下颌内收"和"颈惟后领"的要诀,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手去触摸,就会发现颈弯这个生理弯曲不见了,这时颈弯与胸弯的S形改变为一条直线,腰椎弯曲是变最大的生理弯曲,故改变这一段的训练极为困难很多。初学者,皆因之知难而退,但它又是掌握六面整体混圆力的必由之路,是连接上下的重要部位,只有坚定信心,痛下苦功地重点训练,才会改变腰椎生理弯曲。(面授大约一月即可达标)改变的要诀是"敛臂提肛""尾骨内扣"尾骨内扣时,臀大肌自然向内收缩,提肛是指如忍大便状,要领正确后,我们就会感觉腰郡酸胀难艾,这是正常的。因为把这一长期处于内弯状态的骨关节改变成和胸椎弯曲,骶椎弯曲方向一致的外凸,就需要骨节与骨节之间的间隙拉大,是非常困难的,但经过一段(大约一月左右)的训练后,我们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减弱,然后,我们用手触摸腰椎的变化,如果要领正确,腰椎由内弯而形成的竖沟会被填平,并后绷而起,且越来越明显,敛臀提肛的要诀做到后,往往会出现小腹及胸腔弊气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产生,会使我们站桩时极不舒服,所以有的初习者认为这不符合"舒适得力"的原则。的确如此!因为敛臀提肛;尾间内扣,腰椎后绷之际,小腹极容易因腰椎向后绷起而弊气缩腹,这样腹部肌肉就会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呼吸失衡,如果这种现象出现,我们从侧面观察,脊柱虽然都是向后绷起的,但不是正直状态,而是有点驼背这是因为我们丢了脊柱向上向下的矛盾争力,我们已经知道向上的力量是吊顶及大椎上拔的要领,而向下仅仅靠敛臀提肛是不够的。应加上"腹内掖"的要诀。腹内掖就是要在敛臀提肛之后,把小腹掖在大腿根里,从而把骶骨向地面引下(即尾闾下坐之力不失!),这样吊顶带动颈椎,掖胯带动骶骨,一上一下,正好形成两端拉伸状态。胸椎、腰椎就会被牵扯运动,这样,脊柱才会形成正直状态折腹憋气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如图45)脊柱正直状态下的桩形、腰要紧,背要直是站桩最关键的要领。另外,练功时,可以有意识地使脊柱正直后向外鼓凸,可增加运动量和校正脊柱的效果。

发表于 2009-3-1 2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免费分享
发表于 2009-3-3 10: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养生的教程,还是免费的,难得啊
发表于 2009-3-8 20: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的内容太丰富了。哈哈,谢谢搂主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4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