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他的专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年少悦意美妙庄严者 烦恼尽净布地山妙色
俱胝月色无与伦比身 慈悲文殊于汝吾礼敬
呜呼微妙音祜主 祈请遮止不善心
恶心虽如梦幻般 今后绝不再生起
吾愿生生世世中 文殊于汝唯一处
虔心恭敬作祈请 恒时恭敬令汝悦
呜呼具大悲文殊 三世善识之大道
菩提心清净马车 汝作导航善知识
om arapacana dhih 或 om arapacana dhih soha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至尊文殊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举报
前行开示
在正行之前,我们必须诵仪轨中并未明列之皈依文。最简略的皈依及发心文是: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我们诵皈依三次或更多次。
正行开示
诵至此时,应观红黄文殊在我们的头顶或面前虚空中。如果观他在头顶,其面向应与行者自己所面之方向一致;若观于面前,则本尊面向行者。一般来说,初学者若观本尊于面前,会较观于自己头顶为容易。此外,我们应想自己所处之房舍为文殊大士之净土宫殿,而非凡俗的屋子。这种观想犹如播下一颗种子,令自己有往生净土的一个因。这种观想通用于其他本尊法门,例如修弥陀法门者,应常常观想自己身处极乐净土之中,令自己熟习,并种下将来往生极乐净土之因。
俱诋月色无与伦比身 慈悲文殊于汝吾礼敬
这偈是说:“完全慈悲及清净的文殊,我向您顶礼致敬!”
偈中的“呜呼”是求救之声。我们在遇危险时,会自然地叫喊:“娘呀!”同道理,我们现在于轮回中受苦,故在第二偈中,我们至心向文殊求救。我们为何求救呢?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有贪、嗔、痴等烦恼,所以我们求文殊加持我们,令我们从无始以来的不善心,乃至梦中所发的不善心,一律可以得除。
这是说:“我一心一意地恭敬您、顶礼您!请您在生生世世中以慈悲心看着我,求您对我不离不弃地加持!”此时应在心底深处中哀求。
第四偈是说:“三世诸佛所修过的法、他们所走过的路,我也发心去修、去走!求您当我的师父吧!”文中的“马车”一词,喻菩提心。在佛教中,常以马车喻菩提心,这是因为菩提心能带许多众生脱苦,好比马车能载上许多人一同上路般。
我们可以随自己能力及时间而诵一百次、三百次甚至一千次,总之是随自己能力而定。在诵咒时,我们在心中祈求文殊加持令速得前述解脱出来。 在持咒的尾声,我们可以加诵“地地地地地……地地地”,以一口气诵一百个“地”字或随力诵唸,总之是在一口气中诵越多便越好。这种诵法,能令我们得到“不念失”的记忆能力。
结行开示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至尊文殊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在最后,我们诵仪轨中的回向文及其他我们喜欢的回向文偈,然后观文殊融入自己身体,而令我们得到了他的身、语、意加持。 现在已讲完此法门的修诵方法,衲的传承来自金刚持赤江仁宝哲(Trijang Rinpoche,1900-1981)。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19 0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