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正月初八的早晨,已经是近八点了,街上还很冷清,晚睡晚起可能是南方人的习惯吧,过年更是如此。按照约好的时间地点,我们来到浈江的桥头,今晚还住在这里,所以我们两手空空,连水壶都没有拿,这样的轻松的玩着实很享受。
因为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长途班车,如果步行去寻找,无论如何要半天时间的,反正要打车去,我们希望能够早一些、快一些,省出一天的时间,毕竟只有十几公里。司机开着车来了,昨晚说好的价钱,过年嘛,一百元,两个小时打个来回。 司机一边开车一边与我们聊天:“你们的朋友打电话到我们的总台,我听到总台在问谁知道张九龄墓怎么去,很久没有人回答,我便答应下来。去年9月,从梅县上来张九龄家的族人,要去墓上拜谒,正好打到我的车,一路上去,我便认得了。”没想到这是一个办法,大可以放到其它地方一试。 张九龄墓位于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田心,看到黄允畋小学就到了,一条小路从水泥路上下去,分岔处立着一通篆文的界碑:“民国八年八月 唐张文献公祠墓界碑 督办粤赣湘边防军务李根源立”。碑身细长,因长年的风雨侵蚀绿苔斑驳,进去一看许多题刻都是彼时彼人所立,估计那是最后一次大修。小路因为大年三十才停的雨而泥泞,还可以看出,因为开辟这条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穿进林中,是一块不小的平场,秃秃地立着一块更大更新的碑:广东省政府禁令碑,这是1990年1月立的,告诫乡民周围不得破坏。之后的路才是真的进了山,山虽然很小,但高的树低的草,将山包个严实,挤挤攘攘的植物,自发地拥在目力所及的每一个角落,让人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不像北方为了人的希望,亲近自然而打造一种气氛,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刻意安排的,用来陪衬人的。 通向墓区的小路不知是什么时候修的,应该不会太久吧,但因为南方的缘故,已经很与周围的环境相融了,没有指示牌,又没有行人可问,若不是司机带着我们,肯定难以找到。先是一幢平常的瓦房,写着张文献公祠,但门锁着,司机说里面没有什么东西,但十分神奇的是很有灵气,身处树林中,满地都是落叶,唯独屋顶上没有一片叶子。祠的墙上嵌着一方碑,碑文是:恩垂奕世,时间是康熙贰拾柒年岁次戊辰三月,内容大致为: 罗源堡排门 俱蒙恩准给示豁免定额下坑 等项夫役合立碑 唐子(木角或土角)上(木僚去亻)树冲 绕过祠,仍是小路,一段比较陡的台阶,明堂侧有神道碑:唐故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尚书右丞相荆州大都督上柱国始兴县开国伯文献张公神道碑,广州刺史会稽县开国公徐浩撰。碑后有考证:原碑长庆三年立(唐穆宗李恒823),久亡,宋天圣八年重立石,现存韶州中学校,剥泐已甚,予既修公祠墓爰重为镌石立之,民国八年己未秋,腾冲李根源识曲靖孙光庭书丹。(宋仁宗赵祯1030年)
与台阶垂直的小路,抵达张九龄的墓前,与细窄的小路比,这墓可算是巨大了,无怪书上说此墓是广东省现存最老最大的墓。因为是山,墓前的平场不大,无法与三苏坟前的墓台相比,但墓前的鞭炮屑却足以让三苏称羡,因为家族的嬗替,张九龄虽然比三苏更古老,但他仍然活着。墓碑撮其要写着: 右丞相 唐故尚书 张文献公之墓 始兴伯 正对着墓前的山坡上,是一株很小的梅树,仅开着一枝梅花,周围是浓密的树林,虽然天并不阴,但墓前包裹着湿冷的空气,我穿着羽绒服,那枝开着数朵的梅花是粉红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