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文/李雄.李富軒】
「門庭結彩繞煙霞,豬酒分抬到女家。更有一般豪富者,雙豬雙酒向人誇。」這首詩是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一書中記載的東北風俗:婚娶以豬為聘。在中國農耕社會,豬是六畜之首,養豬賣錢,積肥增產,是小農經營之道。而在肉食中,豬肉更居首位,「無肉不待賓客」,無豬不成宴席;「無豬不成祭祀」。而在甲骨文中,則更是「屋內有豕為家」,這都說明豬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豬進門,百福臻
《朝野僉載》記曰:唐時洪州有人畜豬以致富,因號豬為烏金。又:饒陽李瞿曇勳官番滿,夜夢一母豬極大。李仙藥占之曰:母豬,豚主也,君必得屯主。數日,果如其言。在民間,這類畜豬而致富,夢豬而得官的故事各地都有,所以中國自古就有「豬進門,百福臻」的說法,因此豬年又稱福年,意指這年出生的人有福氣。早在一千多年前,《南齊書‧五行志》中就有「東昏侯屬豬」的記載,以後,宋太祖趙匡胤,有名的清官包拯;明朝開國大臣劉基,崇禎帝朱由檢,也都是屬豬的。
十二生肖中農曆亥年就是豬年。《易經‧說卦傳》說:「坎為豕」;《論衡‧物勢篇》說:「亥,水也,其禽豕也」;《埤雅‧釋畜》中說得更詳細:「坎性趨下,豕能俯其首,又喜卑穢,亦水畜也。」近年從剛出土的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裡,發現甲種本《日書》的〈盜者〉一章中有「子鼠,醜牛……,戌老羊,亥豕」的記錄,這就證明早在戰國時期,豬就是十二種地支動物之一。
豬被人類最早馴服。從新發現的龍形玉、獸形玉的形象看,首部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並排二鼻孔,富有豬的特徵,說明龍首源於豬首,豬是很早的圖騰。而中國養豬的歷史,最為悠久。近年來,考古學者在廣西桂林市南部的甑皮岩洞穴遺址中,出土了67頭豬的骨骸,其中有40頭的年齡在18個月以上,而且全是經過飼養的家豬。由此可知,中國先民早在一萬年前,就開始飼養家豬;而在埃及、印度和巴比倫,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比這更早有關養豬的實物和文字記載。另外,在浙江餘姚河姆渡,不僅盛食器缽上繪有豬形,而且還出土了陶豬。陶豬有下垂的腹部,頭長與體長比例均與家豬的特徵相似。
不僅在南方飼養豬,在西北方,也大範圍的飼養著豬,在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大汶口文化、仰紹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以及最北地區內蒙古的紅山文化中,都出土了較多豬的骨骸。其中大汶口遺址發掘出的墓地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用豬來殉葬。特別是在裴李崗還出土了陶豬頭,造型生動,形象可愛,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畜豬上貢、犒軍及高級禮品
先民大量飼養豬,不但為了自己肉食,而且作為貢品,獻給君王。《左傳‧定公四年》上說:「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這裡說的「封豕」就是大豬,而《符子》中說:
朔人獻燕昭王以大豕,(王)曰:「養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為豕仙。」王乃命豕牢養。
可見在當時,小國或各地都向國君貢獻大豬,同時君王也有了專門養豬之處——豕牢,如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為了獎勵生育繁盛人口,規定生女子者,獎二壺酒,一豚。在十年生聚期間,對養豬作了詳細的規定:先專門劃出一整座大山,命人在山的四周挖上一條長長的深溝,把豬趕入山中,讓它們自由吃食,並稱為「豕山」。這在《越絕書》上有記載:「雞山、豕山者,勾踐以畜雞、豚,將伐吳,以食死士也。」
據筆者考證,把豬做為犒軍食品,在《詩經‧小雅‧漸漸之石》中就有描述: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遑朝矣。 …… 有豕白蹄,蒸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遑他矣。
有人認為詩中所說「有豕白蹄」,只是戰士在途中,看到路旁野豬過水溝時,蹄上的泥被雨水沖去,露出「白蹄」。筆者認為應是:後屬部隊運著糧食,趕著豬兒,緊緊跟隨。這些豬正是為了用來犒賞軍中死士,所以特別引起戰士注意。
由於豬肉味道鮮美,古代是高級禮品,也常用做聘親禮物,早在《易經‧睽》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載:「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匪寇,婚媾。」有人解釋爻辭說:旅人獨自在大道上行走,看見了路邊有些沾滿泥的豬兒,後面還有一輛大車,上面的人打扮得奇形怪狀,像鬼一樣。他們張弓拉箭,一副要射旅人的模樣,後又放下弓箭。原來他們不是搶劫的強盜,只是一群迎親隊伍,趕著豬兒,身著圖騰,這是那時趕豬去迎親的一幅風俗畫。
乳豬作為禮品用以饋贈,在《論語‧陽貨篇》中就有記載: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途。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室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這裡說:陽貨當時身居高官,想要孔子去拜會他,給他出謀劃策。可孔子不予理會,他就送給孔子一隻烤乳豬,好讓孔子去他家道謝時勸他出來做官。孔子不想做官,就故意趁他外出時去回拜,不想卻在路上碰著了。陽貨站在路中對孔子說:一個人有一身本領而聽任國家衰迷,算得仁嗎?喜歡參與政事而屢次錯過機會,算得知嗎?不可以啊。時光易逝,一去不回啊!孔子聽罷,說:好,我出來做官。
後人一定沒想到大聖人孔子周遊列國、傳教四方,最初還跟陽貨送他一隻烤乳豬有關係。
古人為了使乳豬更加肥美,還想了許多辦法,其中以晉時豪門王濟最是巧費心機,據《世說新語‧汰侈》記載:
晉武帝曾經駕臨王濟家,食品之中有道蒸小豬,「肥美異于常味」,武帝就問怎麼樣製作,王濟回答道:「這只小豬是用人乳餵養長大的。」武帝聽後,也心中甚感不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