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0
- 积分
- 165
- 回帖
- 0
- 精华
|
楼主 |
发表于 2009-5-27 16: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上士道修法重点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显宗部分)
上士道是大乘菩萨道。修学此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身心开悟和自身解脱,而是为了成就自利利他、四身功德圆满的无上佛果。佛为无量善德和无穷智慧修成的生命和智慧的最完美的极限状态,是三乘佛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学修成佛之法共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大乘显教经典所指示的道路;
一条是大乘密教经典所指示的道路。
前者是适应普通根基的常规道路,后者是适应特殊根基的非常规道路。这两条道路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有的人忽视显教的学修,直奔所谓的密法捷径,有的人轻视甚至反对密法,只抱着显教常规不放,这些都是对大乘佛教教理缺乏系统全面了解所造成的无知偏见。
学修大乘教,最正确的选择是先显后密,显密结合。为了完整地掌握佛教教理,这里按学修的自然顺序介绍显密两种上士道修法。
上士道学修宗旨可以归结为二观、一行、一舍去。
“二观”
行愿菩提心观;
真理菩提心观。
“一行”
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行。
“一舍去”
舍去对自身利益的贪心,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
法分三乘是方便之法,三乘归一才是究竟之理。
学修小乘,到一定层次必然转入大乘,还不如一开始就进人大乘更直接了当。
大乘显教是密教的先行法和必备基础,学大乘显密二道者,必须从这同一个入口进人,共同行走一段路程后再分别进入各自的轨道。
大乘教理的总纲是六度。
所谓“六度万行”就是六度包括万行,万行归结为六度,并非六度之外的万行。
六度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行。“三学行”可以归结为一法,即菩提心法。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真理(胜义)菩提心两种。
六度中的前四度是世俗菩提心法,定慧二度是真理菩提心法。真理菩提心是见性真智,是菩提心的本体,世俗菩提心是菩提心利众功德善行,是菩提心的功用。
佛具四身可以归结为色法二身,世俗菩提心是成就色身的因缘,真理菩提心是成就法身的因缘。这两种因缘又是相互的助缘。成就佛果,这两种因缘缺一不可。本文准备概括介绍两种菩提心的修法。
一、菩提心发心法
从字面上讲,“菩提”是觉悟之义,菩提心就是觉悟心。但从菩提心的全面含义讲是为利益众生(觉他)而成佛(自觉)之理念(心)。
利众是目的,自己成佛是手段。
成佛的善德资粮以众生为对象而得以圆满,成佛的目的又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
成佛的正发心要从视众生为母,让利于众牛的报恩心开始。处处以众生为主——这是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教义。
与此相反和不相关的任何教义,无论说得多么好听,都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
宗喀巴大师说:
发菩提心大乘道根本,
诸大乘行基础与主体,
完成二资粮之点金术,
万般善缘汇集福宝藏,
一切大勇佛子明此意,
菩提宝心常做修心本。
发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摘其要而言有如下七点:
1.有菩提心便是菩萨,获得菩萨的称号。
2.超胜余众。如钻石,虽有瑕疵,虽被摔碎,其价值胜过其它珍宝,有菩提心的人,其它德性虽不圆满,也胜过声闻缘觉罗汉。
3.得到人天和佛菩萨的尊敬。
4.可抵消一切不良行为的过错,如掉到粪坑的宝石,仍不失为宝物。
5.虽是假相性发心,也同样功德殊胜。
6.能增生和加速福慧资粮的圆满。
7.能即刻消除一切重大罪业等。
寂天在《人菩萨行论》中称菩提心是诸佛多劫所获得的唯一珍贵心得,是法乳中提炼出的醍醐。
马鸣称菩提宝心是成佛的种子。
《贤劫经》中说生起菩提心所获得的胜欢喜,远远超过穷人获得一处价值无量的宝藏。
因此,为了得到珍贵无比的菩提宝心要尽心尽力地修行。
发菩提心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一是七支因果发心法;
二是自他交换发心法;
三是按仪轨发心法。
(一)七支因果发心法
1.认定众生是母亲
因无始以来转世轮回,转世次数何止千万亿,转世的无论是胎生卵生,人和禽兽都有母亲,众生相互轮流作母亲的次数也不只一次,因此要认定一切众生曾经作过自己的母亲。
2.思念母恩
母爱是最深沉的爱,一切母亲对子女都有哺育教养的深情大恩。从今生慈母之恩,联想到隔世众母的恩情。
3.报恩心
作为知情达理的人类,不能忘恩负义,知恩不报,应感恩图报苦海漂泊的众母之恩。
4.发慈爱心
感念众母之恩情而激发热爱众生的仁慈心。
5.发悲悯心
思念众母受苦的情境而激发强烈的同情心,希望众生离苦得乐。
6.发增上责任心
在激发慈悲心的基础上,启发责任感,立志挑起拯救众母的重担。
7.发菩提心
认识到彻底拯救众生,需要有证悟无上悲智的佛陀境界。因此为济众而立志发心成佛。
(二)自他交换发心法
自己和别人分为“自”、“他”,处处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是一般世人的心理状态,这种自私心也是罪恶的根源。发菩提心就要有无私的平等心和大悲心,就要消除自私心。要认识自私自利是罪恶之源,无私利众是和平幸福之本的道理,改变世俗自私心常态,树立利他心,把他人当做自己,把自己当做他人着想,把自己的快乐让给别人,别人的痛苦自己承受。通过这种自他交换的思想训练,深刻体会众生之苦,对众生产生诚挚的慈悲心,视众生如自己,像往常爱自己那样爱众生,为利乐众生立志发心成佛。
(三)按仪轨发心法
按仪轨发心法就是按受菩萨戒的仪轨发心。即:一是在具菩萨戒的善知识身边按仪轨领教授受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若万一找不到有传承和具菩萨戒的善知识,可以在佛祖像前按仪轨发心。发心仪轨参照《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此处从略。
菩提心的发心和菩萨戒的授受不限于出家僧人,无论出家在家的人都可以授受。分别解脱戒(即四众戒)和密戒的戒本,未受戒者不许看,但菩萨戒戒本在受戒前要求必须熟读,在掌握戒条的基础上再发心受戒,这是菩萨戒的方便之处。
二、学修菩萨行
菩提心分愿和行两种。“愿心”是立誓发心为众成佛的心愿,“行心”是将成佛心愿付诸实践的实际行动。前者是发愿,后者是持戒修行行动。
菩萨行分度己和度众两种,度己之行为六度,度众之行为四摄。六度四摄是菩萨行的总纲。“度”与“渡”同,是渡过轮回苦海,到达彼岸佛地之义。
六度是自利和利他的六种行为和修菩萨乘必须具备的六种思想品德。修六种行为和品德的重要性摘其要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积人身的福报资粮
修成具备四身的佛,需要一生接一生长期地修积福慧双资粮,在此过程中需要具备修行因缘充足的连续的人身。而这人身的获得需要具足先前因缘。
持戒和施舍分别是人身和财富的因缘;
忍是良好人缘的主因;
精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定慧是心智聪慧的因缘。
只有完整地修六度,才能再创造出福报因缘具足的高品位人身。
同时,后世的六度行也要有前世的同类熏习,今世不修六度,下世也很难有修六度的自觉性。下世若不修六度,下下世的人身就缺乏因缘,修佛的事业就会中断而前功尽弃。
(二)六度是修大乘行的人需要具备的思想品质
施舍是无私利众心的表现,戒行是防护烦恼入侵的城廓;
忍辱忍苦的品德是修法中不畏各种逆缘和众生恶行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的精神力量;
奋进的精神是诸事成功的保证;
心情稳定而任运自在是定止之力;
清晰明锐的智见是觉慧之功。
这六种品质是菩提心的六种表现,也是六种成因。
(三)六度是利乐众生、度化众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私的人办不成利众的事业,无私奉献一切的施舍心是消除自私的良药;
损人利己、戒行不纯就得不到众生的信任、尊敬而难以度化众生;
不能忍辱负重就难以胜任度众事业;
缺乏精进毅力难以坚持度众事业;
思想散乱不集中难以生慧;
无智慧就分不清是非正邪,也难以驱散众生心中的无明暗障。
因此,不具备六度完不成度众善行,因而也就无法圆满成佛的二种资粮。
(四)六度是修成佛陀色法二身的因缘
舍戒忍度是佛的色身因缘;
定慧度是佛的法身因缘;
精进是两种因缘趋于圆满的必备条件。
六度四摄的性质分类和修法
(一)舍度的性质是无私的奉献心,共分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类
无畏施是保护人和动物的生命免遭伤害。
修舍度时要做到“六正”:
1.具菩提心;
2.无吝啬而乐于施舍;
3.为利乐众生;
4.要有智慧观照;
5.为众生成佛而进行回向;
6.为对治二障而发施舍心。
(二)戒度的性质是戒除损伤众生的行为。共分为律仪戒、行善利众戒、摄持善法戒等三类
律仪戒是防护自己的身心不造十恶业,如七众戒;
行善戒主要是为需要各种帮助的众生积极进行帮助;
摄持善法戒是在清净戒行的基础上学修善法。
持戒需要认清守戒的功德利益和坏戒的深重罪业,严防犯戒。
(三)忍度的性质是忍受逆缘,泰然处之者。共分忍辱、忍苦、法忍三类
法忍是忍受修法途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忍是对治嗔恨心的有力方法,修忍时需要多想不忍的危害性和忍耐的功德利益。
(四)精进的性质是对善业的积极上进心,共分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众精进三类
披甲精进是坚不可摧、勇往直前的学修精神;
摄善精进是坚持不懈地学修善法;
利众精进是为利乐众生的事业坚持不懈地努力。
精进是万般功德之源,学修精进,应多想精进的功利和懒惰的坏处,把对无益之事的精力消耗化为对有益之事业的精进之力。
(五)定度的性质是缘善念而心住于一境。按作用分为三类
1.现世身心安乐之禅定,即调理身心、保养精神、身心获得轻安之禅定;
2.发生功德之禅定,即成就神通之禅定;
3.利乐众生之禅定,即服务于利众事业的禅定。修定的主要方法是在了解修禅定的利益的基础上,提高精进之力,排除思想杂念,注意力集中于选定的目标,不使心情波动。
(六)慧度的性质是对事物的分辩能力,共分三类
1.了解理谛的智慧;
2.了解事谛的智慧;
3.为众生服务的智慧。
获得智慧的主要方法是在闻思修上多下功夫。
定慧学修方法在止观一节中将作介绍。
四摄的“摄”是吸引众生之意,即:
(一)施舍,即在衣食住行、医药等生活条件方面进行帮助,以吸引众生学法行善。
(二)善言,即以善言良语和亲切的态度开导教化众生。
(三)做事,即按众生的需要提供帮助,因势利导,引渡向善。
(四)同行,即和众生平等相处,同行同德。
三、止观的义理和修法
(一)止观的“止”是“止息”之意,“止”是心光聚集停止在一境,“息”是停息心光散射
人的心思就像摄像机镜头,止息是聚焦对准选定的景物,“观”是思想观照,或心光照射,就像摄像机开机摄像一样。
“止观”的“观”并非一般观想、观照,而是指止息散乱、心住一境的禅定心境中出现的殊胜智见,称“胜观”。
“止息”或“止心”是梵语“奢摩他”一词的意译,“胜观”和“妙观”是“毗钵舍那”一词的意译。
止息不是世俗心的自然状态,而是经过禅定的特殊训练获得的一种稳定和专一的心理状态。
胜观也不是自然散乱的产物,而是心情极度平静,心神高度凝聚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真知灼见,是经过专门学习和严格训练的特殊成就。
《解深密经》中说,声闻、菩萨、如来的所有世间与超世间一切善法功德都是止观的结果。
在修止观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观点和方法,防止误人歧途。在佛教内部对止观的理解曾出现过许多错误的看法,其根源主要是对佛经中了义、不了义经文缺乏分辨能力,按照不了义的字面意思和对某些经典的断章取义而形成了许多错误观点。
如有的人把止观理解为心理活动的止息和无分别思维的静观。说什么“什么也不思想”,不分正念和邪念,不分正确分别和错误分别,主张“思念一律排除”。这和外道的无想定、灭尽定没有区别。
修这类“无思”定,会使人变得反应迟钝,智力减退,后世堕入五分别的动物界和无想天,绝非开发真智正见的正道。
佛教修止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俗的散乱心,激发智慧正见,而智慧正见的产生既需要稳定平静的心境,也需要清晰敏锐的分辨抉择能力的培养和运用。
圣道现观五分别智的先前因缘是凡道的有分别理性思维,若在凡道的修行中排斥思维性的止观,追求“息心灭智”,就会毁坏智慧的根苗。
正确的止观是止心和妙观察二者相辅相成的巧妙结合。“止息心”只止息心光的散射,不止息慧光明照。
未修止息的自然心如风中的蜡烛,时明时暗,摆动不止,好比黑夜当风持烛观看壁画,必然模糊不清。修止犹如加罩遮风,稳定烛光;修观犹如加油拨灯,使灯更亮。
止观的这两种作用都不能缺少,两种作用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世间和超世的各种殊胜功德。
(二)修止息的条件、方法和成就标准
保证修止成功的条件是:
1.戒行清净;
2.心境保持清净,排除思想干扰;
3.身闲、避免身体劳累;
4.生活清淡无欲,对习禅具有坚定的信心。
在修止息过程中需要排除“五过”、具备“八行”。
五过是:
1.无习学上进性的懒惰;
2.忘记观想事相的忘念;
3.干扰心住一境的沉昏和掉举;
沉昏是头脑昏沉,重者心中充满黑暗感,昏昏欲睡,轻者注意力松弛,观想目标不清晰。重者易识,轻度难辨而更需当心。掉举是注意力分散,思想离开观想目标,想起别的事情。沉昏是心力松弛和心光收缩抑制过度的副作用,掉举是思想振奋、心光散射缺乏观察注意力的表现。
4.出现沉掉时不采取对治不用心的心力松弛;
5.沉掉消失、观境趋于正常时仍不放松的用心过度和心力紧张。
“八行”是:
1.了解禅定功德的信心;
2.学修禅定的兴趣;
3.锲而不舍的精进心;
4.习禅成就身心轻安。
以上四行是对治懒惰之过。
5.不忘失观想事相的念力;
6.即时觉察沉掉的警觉;
7.出现沉掉时的用心对治;
8.沉掉消失后的心力放松。
以上四行分别对治忘念、沉掉、不用心和用心过度等四过。其中念力是:念念不忘观想的特定对象,以防忘念,失去所观事相。警觉如哨兵,时时观察沉昏、掉举二敌的出没行动,出现沉掉时立即采取驱散昏沉,收心归位的对治措施。当沉掉消失,观境处于清晰明亮稳定状态时,要放松用心,使心力恢复不紧不松、不守不离的自然状态。
修习禅定的具体方法是九住心:
1.安住心。如在自已的面前或者心中观想一尊1厘米至3厘米大的佛像,将思想集中安住在所观境物上。
2.常住心。意念守在所观境物上坚持不离。
3.回收心。出现意不守舍而外流,就将心收回到原位。
4.收敛心。收缩心光照射的范围,驱于微小的一点,对准目标。
5.调教心。想修禅的功德而提高兴趣坚守目标。
6.息厌心。思心光散逸之过患而息灭厌恶住守的情绪。
7.息烦心。息灭爱恨、昏沉、心烦等干扰情绪。
8.作意一境心。不放松注意力,守持心住一境。
9.不作意一境心。心住一境形成惯性,不需要作意守持。
九住心的完成要依靠六力。
“六力”是闻力、思力、念力、警觉力、坚持力、惯性力。
依靠听闻修禅的经验教导之力,可以完成安住心;
依靠思念之力,可以完成常住心;
依靠不忘观想事相的念力,可以完成回收心和收敛心;
依靠警觉力,可以完成调教心和息厌心;
依靠坚持力,可以完成息烦心和作意一境心;
依靠熟练的惯性力,可以完成第九住心,即不作意一境心。
九住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种心相,即:
在一、二住心时需要集中注意力,用功守持,故称用功相;
三至七住心有沉掉的干扰,心续时断时续,称断续相;
第八住心时已无沉掉干扰,称不断相;
第九住心时心续不会间断,不需要作意守持,称无功用相。
获得止息心的标准是身心获得轻安自在,这是获得第八住心后的修习成就。在未获得轻安自在前,虽然获得第九住心成就也不能算作获得正止息心禅定成就。详见《菩提道次第广(略)论》。
(三)胜观总义
胜观是智慧的别名。
圣道以上的如理智和如事智是真胜观,推理思辨所获得的抽象概念性的智慧正见只能看做是准胜观。
世俗智见的最高极限也只能达到概念性准胜观,无法达到执实戏论(所谓“戏论”就是不符合实际的邪思分别)和执能所对立二见戏论完全息灭的理谛正见的境界。但在未获得圣位真胜观之前必须经过思辨胜观的学习和观修。
在学习观修之前,拜善知识求教修习止观的系统知识理论,掌握正确的观修方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胜观的理论学习要在修止观之前完成,胜观的正式观修必须在修止息心获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进行。止息心和胜观是辩证的统一体,在修习的过程中无法截然分开。
但在初修阶段止息心与胜观有所侧重。开始阶段修习的重点应放在止息心上,当意念观注一境,获得较稳定的功效之后,逐步增加思辨性的观想内容。要掌握动静结合的度,一开始思辨性的心理活动过多就会影响止息心的稳定,容易引起散乱。
正确的止观是“止”和“观”的有机结合。所谓“不思善、不思恶”、“什么也不想”的修法就是无思定和灭尽定,习这种禅的结果不是获得智慧正见,而是变得更加愚痴。
正确的修定方法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有选择地想。思想本身的规律是有所想而生,有所想而存在。什么也不想的思想是根本不存在的。
定的作用是止息散乱心,止息散乱心的办法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把散乱放射的心光回收聚集到一处,对准一个小小的想象的物象上。
作为观想对象的物象,有静象和动象两种。
修止息心的观想对象是形象固定不变的静止物象;
修胜观的观想对象有静有动,有有形象的思维,也有无形象的理念。
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止息心达到稳定不乱的程度时,才可以在所观静境中逐步增加思辨性、活动性的内容。
止息修到第九心以上时,思辨的活动不但不影响止息的稳定,反而会对止息层次的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在法理的思辨过程中不是有意识地修止心,而是自然进入一心不乱的定境,并在此基础上出现身心轻安,任用自在的状态,这就是获得胜观的标志。
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止观双运,发挥破执断惑的有力作用。
(四)无我正见的理性思辨
在修习胜观时首先要搞清观什么和如何观的问题。
观是为了开发智慧,获得智慧正见。从广义的角度讲,蕴、处、界、苦、集、灭、道等一切法理都要用理性的思辨规则认真思考,静虑观察,化为自己智见的所观对象。
在重点修止阶段应习不净观、慈悲观、十二因缘观、蕴处界观、数息观等等。
但作为胜观的主要内容是修证见性空见或无我见。因为只有彻悟诸法性空之理,才能出世解脱。
如《般苦经摄颂》中说:
遍知诸法无自性,
是达智慧彼岸行。
月称《人中论》中说:
故观我与我所空,
此瑜伽师定解脱。
在《胜赞》中说:诸外道修禅虽然达到世间顶深禅境界也脱离不了三界轮回,我佛虽未获得初禅正定,也能斩断三界系缚。为什么外道虽然达到顶深禅境界而不能解脱生死轮回,佛教虽然未获得初禅正定也能获得解脱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外道没有解脱智慧,佛教有解脱智慧,而这解脱智慧就是见性智慧、见无我智慧。
因此,把见性智慧称做“无二寂灭门”。寂灭就是虚妄执见息灭的涅盘,也称法身。
智慧是抉择分辨能力之称。
般若智慧即彼岸智慧的主要功能是破执断惑。所断的惑执分道断对象和理断对象二种。
道断的对象是烦恼所知二障,这两种惑是实际存在。
理断的对象是实执和我执,实执和我执的“实’’和“我”是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如兔角、空花。将“实有”和“我”看做实际存在的物自性纯属虚妄颠倒意识的虚构,这种虚妄颠倒意识就是污染性无明,用理性智慧破除人为地附加在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一切事物(诸法)上的虚构自性,显现万物无增无减的原本面貌,就是明见法性。
因这种自性是虚构,是空虚无物,故称见此真实情况的智慧为空慧,思辨终极法性之理称为空理。
万物本无实有自性,故称自性空。万法性空,空性为性。虽无实性,却有空性。这空性也称法性、法身。
弥勒《现观庄严论》中说:
对此既无可减分,
也无丝毫增益分,
真实之物如实观,
见实情者可解脱。
这“真实”指的就是无自性和空性。
在佛经中法性、空性、蕴、处、界、空等有关空的问题讲的很多,但“空”的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空”的概念、如何认识“空”和“有”的关系、觉悟空性有哪些作用?
这些问题是佛教哲学认识论问题。
“空”和“自性”等概念和世俗普通语言中的概念不同,有它特殊的哲学含义,不但教外之人不了解,就是教内毗婆沙、经部、唯识、中观自续派和应承派等流派也各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解说,没有统一的观点。
对法理法性的解释各家都有经典的根据,但经典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不能完全按照经典的字面意思理解。
再加上文词的多义性和注释研究者的学问层次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别,在佛理的理解上出现了很多歧义。佛理莲池的千顷碧波,被搅成了一潭混水,所以在理解掌握教义方面必须寻找正确的途径,不能轻信一般的学说。
在般若深理的解释方面,龙树中观理论最具权威性。
对龙树中观论的解释中逻辑严密、说理圆满无懈可击的是后起的应承派理论。故宗喀巴大师依据应承派的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中观见。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的“大止观”中详细阐述了应承派中观正见,那是修止观的最好的教材。
根据应承派的观点:“空”是“自性空”。
自性指一切事物的独立自主的、不变的本具自性。这种自性是缘起性的对立面,只要确定事物的众缘和合性,就能排除这种自性。自性的空并不否定缘起事物的存在(有),缘起事相虽无实性自性,如同幻象,却同样能产生作用。
因此,幻无实性的缘起之物,又和镜中之影和梦境之无作用虚幻象不同。
在有和空的问题上,必须分清两种有和两种空的概念。
两种有是有自性的“实有”和无自性的“相有”;
两种空是只否定物自性的“空”和物性物相全面否定的“顽空”。
中观的空有无二、空有一体,“空”指自性空,“有”指相有。
因此,空有是一件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两个方面,并不矛盾。一切事物——无论世间和超世间的存在物——即是“有”,又是“空”。这似乎很矛盾,但实际上是辩证的统一,只是在世俗智中呈现的矛盾。
世俗智分不清实有(自性有)和相有的界线,认为相有就是实有。在超世圣智的定境中见空相而不见实相,定后才见幻相。因此可以说:
定中如虚空天性空见,
定后一切如幻性空见。
一切事物可以概括成作为主体的人和客体的法(事物)两类。尽管各种事物呈现千姿百态,在众缘和合与无自性这两点上却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缘起性空是一切事物的共相。性空是一切事物的共性,佛家称法性。
人和法这两种存在,在本质上都是性空之物,只是按所观对象的不同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
这“人”代表独立自性。“无二智慧”就是明见人和法无自性的智慧。觉悟人法无我,就是觉悟人法性空。
以上这些道理都要通过逻辑推理思辨来获得理性认识,在概念性的认识基础上,经过止观中的深细观察,才能转化为主客对立消失的无二见智慧。
破自性的推理思辨方法主要有:
辨因金刚屑推理;
辨果遮有无生推理;
辨因果二法四边推理;
辨体性非一非异推理;
以及理中之王缘起推理等。
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缘起推理和非一非异推理。
缘起推理法如诸法非自性的实有,因为,诸法是缘起之物。在这个推理中首先要确认诸法是缘起之物,然后确认自性和缘起是矛盾概念,二者不能同时存在。因此,以诸法为缘起的理由,就能否定诸法有自性。
在思辨人无我的问题上运用非一非异法更有力、更实用,现介绍如下:
甲乙事物之间的关系,在逻辑上只有“一体”和“非一体”——即“异体”两种可能性,绝没有介于“一体”和“非一体”(异体)的中间状态。
人们作为自我的“我”的概念,只是对五蕴身(即肉体和精神的总合)的一个观念和假名。
应承中观派认为对一切存在的规定都是观念性的假名,此假名和实际存在并无必然的联系。
但并不是说除了观念和假名之外没有客观存在。只作为假名性的“自我”,即行善作恶、轮回解脱的主体的我,佛教从不否定。若否定人的假名性的自我,就犯否定过宽之过错,堕于顽空断边。
需要用正见破除的自我是把假名性的自我当做实质上存在的自我。
这是俱生我执,必须破除。
这种我执是自私心和贪嗔我慢等诸惑的根源。因这种我执而起烦恼,因烦恼而造业,因造业而轮回受种种苦,所以这种我执就是作为轮回之主因的我执无明,也称有染无明。
有了这种我执,才会有属于我的身体等诸法,破除我执、法执,就像斩断毒树之根系,一切烦恼枝叶就会自然干枯。
俱生自我观念把自我看做是身体和思想意识的主体。既然身体和思想意识都是“自己的”,那么这“自己”又是什么呢?
如果真有“自已”,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和自己的身心(五蕴身)为一体;
一是和自己的身心非一体(即异体)。
实际存在只能有这两种情况。
如果认为自己(我)和自己的身心为一体,就有三点违理之处:
1.如果我和我身是一体,就会是不能分离的一体,如果是那样有身体必然有我,那么我死后的尸体上应该有我。既有我,我怎么算死了呢?又如果我和我身为一体,转世者的我和被转世的五蕴身就成了一体,因和果怎能是一体呢?
2.如果我和五蕴身是一体,就会要么像有五蕴那样有五个我,要么像只有一个我那样五蕴身也定成一身。这两种情况都于理不通。
3.如果我与我身是一体,就会是身生我也生,身死我也死。如果是那样:
A.成无转世的断灭;
B.造业者不会受报应;
C.不造业也有受报应之可能性。这也于理有违。
如果我和身心是异体,那么:
1.除了身体和意识之外,应该找到独立于身心的自我存在,但这种自我无法找到。
2.如果在身心之外另有自我,此自我和身心非一体,那么身心的生死苦乐与自我有何关联呢?
既然自我和五蕴身非一体,也非异体,那还有什么自我呢?既然无我,“我执”不是莫须有的虚构又是什么呢?如此思辨,确认自我只有一个依托在五蕴身上的假名而没有实质性的存在。
因此,因我而起的各种烦恼也将失去存在的根据。悟得一法的无我,万法同理,也将悟出诸法无我。
将这种无我的理性观念,转化为现观正见时,就是获得了真正的无我智慧。
用这种无我智慧观照诸法、破障断惑,就能出离三界,再与相应的慈悲利众行相伴完成福慧双资粮,就会证成常乐我净的佛陀四身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