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3214|回复: 30

朱元璋第一谋臣刘基为何被毒死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09-8-5 12: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运,直至生命的终结。   
  淮西派与浙东派拉开争斗序幕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

  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淮西集团很快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

  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很有兴趣,他准备看一场好戏。 

   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吗?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不杀他已经不错了,难道还想要封赏吗?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

  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

  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问题在于即使是今天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一次刘基的运气不好,过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已久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并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己知道,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

  临走前,正值当时朱元璋头脑发热,想把首都建在老家安徽凤阳,同时还积极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的建议,建都凤阳是绝对不行的,而北元还有很强的实力,轻易出兵是不妥当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又对了。应该说,当时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刘基的,他对刘基的儿子说过,现在满朝文武都结党,只有刘基不和他们搞在一起,我是明白人,不会亏待他的。

  朱元璋这次可真是被刘基给蒙了,刘基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

  杨宪是刘基的死党,他得到了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备对淮西集团的反攻。

  这位杨宪也不简单,

他韬光养晦,扶植高见贤等人,并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并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不能委以重任。

  朱元璋不是蠢人,知道杨宪说这些话的目的何在,开始并未为之所动,对李善长依然十分信任,但时间长了,他也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李善长多有指责。十一月,他召回了刘基,并委以重任。淮西集团全面被打压,浙东集团开始占上风。

  浙东集团眼看就要成为胜利者,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淮西集团岌岌可危,而自己又不便亲自上阵,与淮西集团公开叫板;他左思右想,为何不学学刘基呢?找一个代言人,但这个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于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选择最终让他踏上了不归之路。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却一直不得意,总是干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确是个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首肯后,他成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这场斗争最终将在他手中结束。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浙东集团春风得意、准备一鼓作气打败淮西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刘基言语过于直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沟通技巧,很多人开始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第一谋臣也起了疑心,于是就有了后来那次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  

  朱元璋与刘伯温谈话玄机四伏

  这一天,朱元璋单独找刘基谈话。双方以拉家常开始了谈话,就在气氛渐趋融洽时,朱元璋突然变换了脸色,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

  朱元璋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他接着问:“你觉得杨宪如何?”

  这又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来试探刘基。

  刘基现在才明白,这是一次异常凶险的谈话,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他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

  这是第二个陷阱,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朱元璋怀疑他和刘基勾结,所以第二个提出他。

  刘基见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

  朱元璋很佩服地看了刘基一眼,这是个精明的人啊!

  他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

  刘基松了口气,说出了他一生中最准确的判断:“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说完这句话,刘基知道考验已经过去了,但他错了,下一个问题才是致命的。

  朱元璋终于亮出了杀着,他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

  大凡在极度紧张后,人们的思想会放松下来,刘基也不例外,他终于犯了一次错误,这次错误却是致命的。

  他回答朱元璋:“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这句话说得非常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所谓嫉恶如仇的话,如刘基所说,谁是恶呢?

  刘基的昏劲还没有过去,又加上了一句话:“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朱元璋就此与刘基决裂。   

  第一谋士之死谁之罪?

  至此之后,刘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虽明白自己地位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鱿鱼,走人吧。刘基只好回到了乡下。

  这时,浙东集团的另一干将杨宪失去了刘基的帮助,很快被淮西派排挤,个人也性命不保,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杀掉了。在这场斗争中,淮西集团最终大获全胜。

  刘基明白,自己失败了,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在家养老,度此一生。可是在这场斗争中,失败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胡惟庸成了丞相,他没有放过刘基,指使手下状告刘基,此时刘基已经没有官位,还能告他什么呢?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在是至理名言。刘基的罪状是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所谓王气实在是个说不清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于是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基,官都没了,还罚什么呢?朱元璋有办法,他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

  刘基陷入了绝望,但他的智慧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他没有在原地等死,而是出人意料地回到了京城。

  这实在是很绝的一招,他明白,胡惟庸对付他的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只要自己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让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证。

  但这次,他又错了。

  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

  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个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胡惟庸胜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打败了浙东集团,除掉了天下第一谋士刘基。现在他大权在握,李善长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但他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吗?历史的回答是否定的。【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环球热讯社区http://bbs.hqhot.com】原贴网址http://bbs.hqhot.com/viewthread.php?tid=183618
楼主其他發帖
<
发表于 2014-7-25 16: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当谋士,结果把自己给搅进去了!
<
发表于 2014-7-25 16: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啊。。。。。。。药也
<
发表于 2014-8-8 23: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
发表于 2014-8-9 10: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基应该学范蠡急流勇退
<
发表于 2014-8-9 11: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基算得那么准,怎么可能没算到皇帝要杀他?
他早已服下药丸装死罢了,古代直接是土葬,让气脉停几个时辰后,再挖出来都是可以的。
况且刘基是修道之人,怎么不懂这些方术,装死太简单了。所谓毒死,也是方便之说。

不要说古人,以前的人走几十里路去逛街很正常,现在人你走个几公里都喊累了。
古人抗木材,力气大的是一人一根,现在都起重机了,没人扛得起了的。退化很多啊。
<
发表于 2014-8-9 16: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flykey 发表于 2014-8-9 11:29
刘基算得那么准,怎么可能没算到皇帝要杀他?
他早已服下药丸装死罢了,古代直接是土葬,让气脉停几个时辰 ...

装死? 你都知道了他计谋很厉害 皇帝不会找会此道的人检查?  皇帝那么好忽悠 呵呵
<
发表于 2014-8-10 0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senluojinghong 发表于 2014-8-9 16:33
装死? 你都知道了他计谋很厉害 皇帝不会找会此道的人检查?  皇帝那么好忽悠 呵呵

没什么时候可笑的,他当然知道皇帝检查,他还算到了皇帝必然翻了他的坟,里面藏的东西都难保了。
他也算到了皇帝知道他假死,最后留了一首诗给皇帝,他也算到了皇帝后面还搜捕几次,对他徒弟和子女都嘱咐如何应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来都是如此的。跟遗产税一样可笑。
<
发表于 2014-8-10 2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得太多」可能是死因!!!!!!!!!!!!

<
发表于 2014-8-10 23: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参与党争者,或参与立嗣,难得善终
<
发表于 2014-8-11 17: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张良更高一着。助刘邦打下天下后,一天官也没做。不知去了哪修道。这个因缘,历史学家值得研究。张良去哪了?
<
发表于 2014-8-11 17: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挺好 多谢楼主
<
发表于 2014-8-21 07: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列朝有哪个建国皇帝会和他一起打天的人一起共富贵的?身边的人了解太多了,杀掉一起打天下的人塑造九五之尊。
<
发表于 2014-8-21 15: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再来 发表于 2014-7-25 16:00
很多人当谋士,结果把自己给搅进去了!

这句话有高度,说的好!
<
发表于 2014-8-21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flykey 发表于 2014-8-10 08:03
没什么时候可笑的,他当然知道皇帝检查,他还算到了皇帝必然翻了他的坟,里面藏的东西都难保了。
他也算 ...

很多人是达到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了!
<
发表于 2014-8-21 16: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通奇门,堪舆,六壬,风角,尤不能趋吉避凶?做个生基,搞个遁法不就OK了吗,何必等皇帝来杀头呢?是学艺不精,还是所传非真?
发表于 2014-8-21 16: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势察形 发表于 2014-8-11 17:09
还是张良更高一着。助刘邦打下天下后,一天官也没做。不知去了哪修道。这个因缘,历史学家值得研究。张良去 ...

下一期湖南卫视该拍“张良去哪儿了?"
<
发表于 2014-8-22 0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功高盖主。君不知他便知,君不晓他便晓。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荒冢一堆。这是多么的深刻!
<
发表于 2014-10-2 0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泥知道的太多了......
<
发表于 2014-10-2 0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
发表于 2014-10-2 14: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伴君如伴虎。
<
发表于 2014-10-3 14: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2 1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可以这样呢?
        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
发表于 2014-12-25 04: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多高的技术,也算不出自己的下场
<
发表于 2014-12-25 08: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去哪儿了  也就可以知道张良去哪儿了。
<
发表于 2015-1-3 1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伴君如伴虎
<
发表于 2015-1-3 19: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皇帝怕能人吧
<
发表于 2015-1-4 0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狡兔死  走狗烹
很無奈  人的權利鬥爭慾望的必然型態

<
发表于 2015-1-4 14: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佐车 发表于 2014-8-21 16:25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通奇门,堪舆,六壬,风角,尤不能趋吉避凶?做个生基,搞个遁法不就OK ...

孙明有续命灯添寿丶可惜天意难违.......................
<
发表于 2015-1-4 19: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传说未必真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9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