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王阳明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思想家,堪称一代巨儒。曾因一场因抗疏援救举人戴铣等人,遭到贬官龙场、甚至权贵追杀的际遇!
「梦魂兼喜天余事,只在耶溪舜水湾。」五百年前,一代巨儒王阳明在猫跳河舜水湾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欣喜。当时,他因为抗疏援救举人戴铣等,皇帝震怒,刘瑾等权贵乘机落井下石,将他贬任龙场驿丞,并派人追杀他。阳明施计躲过了追杀,千里迢迢,历经风霜雨雪,于次年来到了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就任。面对青山绿水,想到自己终于逃脱了权贵的魔爪,一时不由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他当时或许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里创作出千古名篇,成就「心学」大道。
猫跳河为长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安顺市旧州长山,全长一百八十一公里。修文县境内为下游,长四十九‧七公里,该小流域靠近省会贵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了无数动人的景观。河道最宽处三百多公尺,最窄处仅八公尺,时而波平如镜,时而飞瀑悬空,时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水清,山深,谷险,峡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怪不得王阳明到此是那么的激动。
大人之学 王阳明到龙场后,没有住处,只得住在猫跳河支流修文河旁龙岗山一个不知名的山洞里,并将其改名为「阳明小洞天」。洞中有一个小洞,阳明经常蜗居在里面钻研《周易》,并因此取名为「玩易窝」。当地百姓见他是个好人,就出力为他搭建了一栋简易木房。阳明将其命名为「何陋轩」,取刘禹锡〈陋室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意。阳明虽然自身困窘,但一刻不敢忘「兼济天下」之志,他见当地文化落后、民风淳朴,经多方努力,创办了龙岗书院,开始了传道授业。后来还受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到省城开办书院进行讲学,培养了大批弟子。
他常携一把老琴、一只洞箫,带着弟子们,到猫跳河畔教子山的村民家中去,以农民吃饭的八仙桌当课桌,在农家土法自造的草纸上书写《百家姓》、《千字文》,和《五经》中的一些警句,教授农民子弟们。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当地农民只会说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贵阳话,沟通有些困难,他又用越曲形式教村民们吟唱。一直流传至今。在教子山,他首次阐述了他关于「大人」、「大学」的见解。当时有一个学生问阳明最敬佩的人是谁、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以及大学讲的是什么道理。阳明回答他最敬佩的人是父亲,最喜欢的书是《大学》,「所谓『大学』,乃是大人之学。所谓『大人』,乃是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之人。在我们祖先留下的这块土地上,凡天下之人,包括你,包括我,都应该不分姓氏,不分宗族,不分身分地位贫贱富贵,不应该有内外远近的区别,而应该是作为同气同体的同胞,相互之间有一种赤子之情、骨肉之爱。」他还说:「这就是不同姓氏、不同血亲之间的一体之心,是人们都应该有的良知。我们大家都应该做到视人如己、视国为家,以天下为一家。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最大的良知,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情。不能自顾自家,自顾自己。如果四海同胞同心一德,村落可以平安,地方可以昌盛,天下可以太平。」他的这种思想,后来在《传习录》中得到了提炼和升华。令人感动的是,在连温饱居住都不能解决的困厄环境里,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生活、安危和仕途逆顺,而是国家、民族的团结、和睦、振兴,以及如何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价值观。
文学灵感的激发 阳明曾在蜈蚣岭上,向来路怅然眺望。正德四年秋月三日,一个从京城赶往边地赴任的吏目,携一子一仆宿于蜈蚣坡一户苗民家中。沿途受尽风霜,感染了病毒,翌日病发而亡。大概他是花了家中所有积蓄才买得这个职位的,在他病逝后,其子其仆想到前途断绝,而家中一无所有,回去也无法生活,悲痛气绝而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王阳明睹此人间惨剧,触动了心中的隐痛,出资掩埋了他们之后,字字血、句句泪,从心灵深处奔涌而出。千古名篇〈瘗旅文〉就这样诞生了。
从三岔河向支流龙源河上溯,是高深、险峻、狭窄的象庳峡。象庳峡的西岸有一座灵博山,山上有一座象祠,供奉的是彝族的祖先象——帝舜的同父异母弟。象少年时心地不好,总把同父异母的哥哥舜看作障碍,见舜受到大家的赞美和拥戴而十分不满,在父母的纵容下,几次设计陷害舜不成。舜继尧统治天下后,宽容大度,一如既往地善待其父瞽叟、后母及象,并派象到有庳担任一方诸侯。象痛改前非,勤政爱民,做了许多有益地方之事,受到民众的爱戴。《书经》对此有详细的记载。象死后,老百姓为他建祠纪念。彝族则把象奉为先祖,代代奉祠不绝。当时的贵州宣慰使安贵荣仰慕王阳明的文才,在修葺象祠后,专门约请阳明作记。阳明不仅提倡「知行合一」,而且身体力行,答应作记后,几次要渡河去西岸灵博山象祠亲自观察。当时的象庳峡山高峡险,水深流急,无法渡河,但他三次写信与安贵荣商讨,从字里行间了解情况,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象祠记〉。
距〈瘗旅文〉所写「三人冢」不远,有一座「天生桥」,形如横跨两山间一条隆起的山脊,因伏流长期冲刷浸蚀导致岩石塌落而形成。长约三十公尺,高二十多公尺,桥洞高十多公尺,宽约七公尺,进深约十四公尺。桥上长满灌木丛,苍苍翠翠,四季常青,桥下水深齐腰,清碧照净。桥西附近高约四十公尺的巨岩突兀峥嵘,异常险峻;右岸山间林木蓊蓊郁郁,松涛阵阵;桥下深谷,奇险之状令人心惊。缓缓而来的河水,却在桥下的桥洞里猛撞形如仙人桌的巨石,浪花迸溅,绕石而下,跌落成二十多公尺高的瀑布,如悬空白练,瀑声轰响,震耳欲聋。从下仰望,桥洞如青天白云间一扇透明的天窗,瀑流似银河之水天上来,晶莹的水滴飘散在阳光中,虹影、霞霓相映,如仙如幻。睹此胜景,王阳明情不自禁写下〈过天生桥〉一诗: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过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漫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在王阳明人生最为艰辛的时候,是猫跳河给了他栖身之地,躲开了朝廷的迫害和权贵的追杀,抚慰了他心灵的创伤,使他得以静心「玩易」、「格物」,「龙场悟道」,并最终成就了「阳明心学」,为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创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秀丽瑰伟的自然风光、代代流传的创世始祖的神话传说交融为一体,丰富了阳明的见闻,刺激了他的灵感,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也无人能否定《古文观止》的权威性,名家能搜入一篇足矣,阳明独得三篇,其中的两篇都是在猫跳河写成的,不知猫跳河与他的文学缘究竟有什么样的奥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