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所谓“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
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
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
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
石钟乳:
功效: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主治:治虚劳喘咳,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等。
白石英:
功效: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主治:治肺寒咳喘,阳痿,惊悸善忘,小便不利等。
石硫磺:
功效:壮阳,杀虫。主治:内服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
赤石脂:
功效: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主治:治遗精,久泻,便血,脱肛,崩漏,带下,溃疡不敛等。
紫石英:
功效: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主治:治虚劳惊悸,咳逆上气,妇女血海虚寒,不孕。
据说这种药吃到肚子里以后,要仔细调理,非常麻烦。首先,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冻出肺炎来,那是你散发的好。
但是有一样例外,就是喝酒。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而且还服散之后还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食不厌多”。
总之,吃散之后,一定要散步,大量吃冷东西,喝热酒,穿薄衣服,洗凉水澡。
魏晋风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文人士大夫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追崇的典范。 在很多人看来,魏晋风度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 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 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 姿,为后世景仰。 [图]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鲁迅在其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不但谈到了魏晋风度和 何晏等人物,同时亦多处提到了由何晏大力倡导服用的药物"五石散"。 实际上,我们在谈论魏晋风度时,必定会说到这个"五石散",因为两者几乎是联系 在一起的。而服食"五石散"的风气自被何晏倡导并开始流行后,由魏晋至唐,名士 们趋之若鹜,历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间断,且颇有发展,仅在《隋书?经籍志》中就 著录了二十家"五石散"的解散方。 这个与魏晋风度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极其著名的"五石散",又叫"寒食散",一般认 为是由东汉的张仲景(150--219)发明的。因为最早注明"宜冷食"将息的"侯氏黑散" 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是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的《伤寒 杂病论》一篇,所以隋代的巢元方在他的《诸病源候论》里引晋名医皇甫谧语道:"寒 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张仲景合此药的其主要目的,是用它来治疗伤寒(这个伤 寒指的是感冒伤风一类的病,也就是古人说的风邪入侵,而不是指现代的伤寒症-- typhoid)。 那么这个"五石散"或者说"寒食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不妨先从名字上说起。 称它"五石散",是因为它用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 成的一种中药散剂,而之所以又被称为"寒食散",乃是因为服用此药后,必须以食 冷食来散热而得名。不过因为"五石散"的药性非但猛烈而且复杂,所以仅仅靠"寒 食"来散发药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辅以冷浴、散步、穿薄而旧的宽衣等各种举动 来散发、适应药性,即所谓的"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只有一样是 要例外的,那就是饮酒要"温"。此类举动称之为"散发"和"行散"等。只不过倘若药 性散发不出来,又必须再服其他药来引发,药性如显现则称之为"石发"。 组成"五石散"的那些石药,从西汉名医淳于意的《诊籍》来看,最早从扁鹊开始就已 经被用来治病了:"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而淳于意引的古《论》中还有" 中热不溲,不可服五石"一说;在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屈原《楚辞》里亦有"登昆 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的句子,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 服用石药,并一直延续到了汉朝。 记载秦汉医学成就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虽然在唐代初年就已失传,但在后 人的辑本中,我们还是可以看见,在秦汉时期是把丹砂、石钟乳、石胆、曾青、禹 余粮、白石英、紫石英、五色石脂等18种石药,全都列于能"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的上品药中的,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养生方》中更有记载云:"冶云母以麦籍 为丸如酸枣大",服后"令人寿不老"等等,可见石药在当时地位是相当高的。 等到了正始名士何晏的手上,他因体弱,乃自合药剂,由于"寒食散"药性猛烈,在 汉时服用者尚不多,所以他在改进了前人的方子后方始服用(估计是加了配药或者 调节剂量,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后自觉良好,因而大力提倡,终成累世之 风(1)。同时由于这个药的材料很贵,所以到后来服用此药竟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 象征,甚至有假装"石发"来表示自己富贵身份者,《太平广记》卷二四七引侯白《启 颜录》载:"后魏孝文帝时,诸王及贵臣多服石药,皆称石发。乃有热者,非富贵 者,亦云服石发热,时人多嫌其诈作富贵体。有一人于市门前卧,宛转称热,要人 竞看,同伴怪之,报曰:'我石发。'同伴人曰:'君何时服石,今得石发?'曰:' 我昨市米中有石,食之今发。'众人大笑。自后少有人称患石发者。" 魏晋名士们最被人追崇仪态和风度,便是他们宽袍大袖之飘逸风姿和惊世骇俗的跳 脱举动,而在我看来,这些实是与服药有着莫大关系。 首先,服食"五石散"之最直接后果,乃是形态举止大异常人,此盖因药力之故也。 凡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五石,皆为燥温之物,服食以后五 内如焚,亟需以行走发汗来驱发药性,因而魏晋文献和此后的记载以及文学作品中 多有"行散"、"行药"一说。比较著名的就有《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几则,其中一个是 王恭的事迹: 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 而另一则是正好碰上了行散的上司,因此靠一句话救了全家一命的:"谢(重)景重 女适王孝伯儿,二门公甚相爱美。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 郡。太傅已构嫌孝伯,不欲使其得谢,还取作咨议,外示絷维,而实以乖间之。及 孝伯败后,太傅绕东府城行散,僚属悉在南门,要望候拜。时谓谢曰:'王宁异 谋,云是卿为其计。'谢曾无惧色,敛笏对曰:'乐彦辅有言:岂以五男易一女?' 太傅善其对,因举酒劝之曰:'故自佳,故自佳。' 后世这类记载和描写也不在少数,如鲍照的诗作《行药至城桥东》,元稹的"行药步 墙阴"和常建诗"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等等,均为此类举动的直接写照。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服食"五石散"成为一种类似吃摇头丸一样的时尚后,魏晋名 流们便纷纷服用以示身份,并在其后出门行走,只是此等举动大多实是一种不得已 之行为,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逍遥,因为他们必须疾步行走到出一身汗方好。因 此梁实秋先生曾经小小地幽了他们一默:"六朝人喜欢服五石散,服下去之后五内 如焚,浑身发热,必须散步以资宣泄。……这种散步,我想是不舒服的。肚里面有丹 砂雄黄白矾之类的东西作怪,必须脚步加快,步出一身大汗,方得畅快。我所谓的 散步不这样的紧张,遇到天寒风大,可以缩颈急行,否则亦不妨迈方步,缓缓而 行。培根有言:'散步利胃。'我的胃口已经太好,不可再利,所以我从不跄踉地越 路。" 另外还有诸如暴躁而口发狂言,桀骜无礼或赤膊跣奔等等放浪形骸的荒诞举动,也 大都有着这个原因。 五石散中含有硫化物等毒性成分在内,食后极易性格暴躁。鲁迅因此说:"晋名人 皇甫谧作一书曰《高士传》,我们以为他很高超。但他是服散的,曾有一篇文章,自 说吃散之苦。因为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的苦痛,或要 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会变成痴呆。所以非深知药性,会解救,而且家里的 人多深知药性不可。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 药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胡胡涂涂地才好,有 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 唐代名士、肃宗李亨的布衣之交李泌,也是因"服铒过当,暴成狂躁之疾,以至弃代"。 由此可见,魏晋名士们或暴躁或口发狂言的狂傲风范,是与服药有一定关系的,并 非全都纯出自然。 由于在服药之后除行散以外,尚要饮以温酒来借酒力发散药性,于是魏晋名士大多 好酒,这个事情大家实在太熟悉,举不胜举,所以就不多说了。但喝酒还曾经喝出 这样的事情,据《世说新语》载:桓(玄)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荻渚,王(忱)大 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桓乃流涕 呜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掩泪,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王叹曰:" 灵宝故自达。" 两汉魏晋时,当面言及对方长辈的名讳是非常犯忌而且无礼的事情。桓玄也曾手握 重兵雄镇一方,此刻虽然失势,但也不可轻侮。那王忱估计吃了药再喝了酒以后, 便假装神志有点不大清醒,当面屡犯桓温名讳,但是也因他服石之故,桓玄此刻就 可以不以为仵,反为对方开解,这样自己不会丢面子,还阻止了他继续攻击自己。 这从另一面说明,在当时那些服药以后所做的不合常理甚至是极其无礼的举动,通 常是会被人谅解,甚至被推许为名士风范的。 另外,为后世津津乐道所推崇的魏晋风度中"扪虱而谈" 之从容风范,系典出王猛 (2),然王猛是不是服药因史无记载,是以我们不得而知。但在魏晋时期,虱子这 个讨厌的东西,倒确确实实是经常和名士们联系在一起。《世说新语》一则记曰:顾 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 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 "此中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竹林名士嵇康亦颇服药,在其名篇也可以说是导致他身死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 道:"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又有"心不耐 烦"云云,其中的"心不耐烦"或为托词,但是也不能排除是服药后导致脾气暴躁的 后遗症。 如果联系历代医书记载中服五石散后的症状,因人的皮肤不但燥热,而且异常敏 感,所以在石发时要穿薄而宽大、未浆洗的软旧衣,不能穿厚实或者未脱浆的新 衣,以免不能散热和衣服摩擦皮肤导致不适。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对嵇康而言,要 他穿着浆洗干净并且严实的朝服,去揖拜上官,实几与酷刑无异,故不堪也。后来 的桓温也有这个毛病:"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摧 使持去"(3)。 不过这衣服若是时常不洗,软固然是软了,但是只怕虱子也因此便在身上繁荣起 来。所以当时的名士也就和虱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魏晋名士由服药导致的不卫生习 惯而引发之寄生虫祸害,居然可以成为后世美谈和追崇的风范,此亦恐是他们所始 料不及哉?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所谓魏晋风度那宽袍大袖的飘逸风姿,只怕一多半也是与这 个有关系的。乃因穿厚衣和窄衣,对于服药者几乎是不堪忍受的,外加药性之燥 热,即使是赤身裸体也未必解热,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就经常脱衣裸体在屋中,晋 名士兼名医皇甫谧语:"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 食冰,当暑烦闷",皇甫谧服食不当,七年下来还要在冬天袒身吃冰来压制,更有 "……或暴发不常,夭害年命,是以族弟长互,舌缩入喉;东海王良夫,痈疮陷背; 陇西辛长绪,脊肉溃烂;蜀郡赵公烈,中表六散,悉寒石散之所为也"(4),其药性 之猛及燥热难耐的程度可见一斑。 [图]魏晋服饰1 [图]魏晋服饰2 只倘若照此说来,魏晋名士大袖飘飘的俊逸风度,似乎便不是那样的只有唯美和洒 脱了,其中还颇有行散发药的成分在内,这一想于是不免叫人有些遗憾。 然此药的药性如此危险及剧烈,那服食五石散的首唱者何晏,他又何以要服用此药呢? 何晏此人除了是魏晋玄学宗师之一,开正始风气之先之外,本身还是个美男子并且 好色。《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 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衣自拭,色转皎然",后人因以"面如傅粉"来形容男子 美貌。《三国志》则曰:"(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然后又云" (何)晏尚(公)主,又好色,故黄初时无所事任",皇甫谧亦言其"耽声好色",这个 何晏在娶了公主后还敢四处渔色,色胆不可谓不小,好色之心不可谓之不盛。因此 此人既是美男子又好色的这个事情,应该是确凿无疑的。而他好色的直接后果,自 然便是体虚了,是以皇甫谧才直说他因好色之故才服食" 五石散"。 综上所述,他服药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不过也可以说其实就是一个原因,即他因沉 耽于声色之中,导致身体虚弱,因此服用五石散。也就是皇甫谧所说的:"……何 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而在服用以后,由于自觉"心加开朗,体力转强",效 果显著,所以大肆倡导,于是"京师翕然,侍以相授",并且大规模流行起来,终成 魏晋名流的一种时尚和象征。 而何晏自己也曾说过:"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从这里我们一样可 以发现他服药确实不仅仅为了治病,还兼要追求其他诸如"神明开朗"一类的效果。 那么这个"五石散"到底有多少,并且都是些什么效果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主要 构成成分--五石的药性再说。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中药数据》: 石钟乳:Stakactite 功效: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主治:治虚劳喘咳,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等。 白石英:Quartz 功效: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主治:治肺寒咳喘,阳痿,惊悸善忘,小便不利等。 石硫磺:Sulphur 功效:壮阳,杀虫。主治:内服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 赤石脂:Halloysit 功效: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主治:治遗精,久泻,便血,脱肛,崩 漏,带下,溃疡不敛等。 紫石英:Fluorite 功效: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主治:治虚劳惊悸,咳逆上气,妇女血海虚 寒,不孕。 此五味药中,有三味功效是壮阳、温肺肾,主治阳痿等症的。一味功效敛疮、生 肌,主治遗精、崩漏等,一味功效安神、暖子宫,主治虚寒、不孕。所以,"五石 散" 具壮阳及治阳痿的目的和功效是确实无疑的。而其中一味赤石脂尚另有治湿 症、敛疮、生肌的作用,因而此药在壮阳治阳痿的同时,似乎还可以用来治身上湿 疮、溃疡一类的疾病,至于何晏身上是否有什么因为好色而引起的湿疮或溃疡一类 的疾病需要治疗,既然史无明书,我们也就不好妄下推断,所以就此打住。 只是由此我想他因"耽声好色"而"始服此药",然后就"体力转强",关于这个"体力 转强"的内里意思,应该已经不语自明,毋庸赘言了吧。 此药既有壮阳、治阳痿之功,而何晏在调整这个方子的时候,不知道又加了些什么 其他配伍进去,导致服用此药后,更会性情亢奋浑身燥热,直欲裸身散热,偏生还 必须饮以温酒,并辅以运动出汗来发散其药力。世人皆曰酒能乱性,都已经如此形 状,再喝上些温酒下去,之后什么结果自是可以想见的,所以照这么说来,这个" 五石散"还有春药的催情之能。 而何晏在其后尚说这药有"神明开朗"的效果,皇甫谧也道可"心加开朗",想这药力 固然有安神之效,但于浑身燥热、性情亢奋,亟需运动出汗之余,说可以"神明开 朗"、"心加开朗"云云,似乎大有乖背之处,因此这话只怕尚有他意在内,非惟特 指兰台神清气朗而言。 于是我们不妨可以再看看服用"五石散"的另一特性,那就是前面说的,用药后人的 皮肤会变得异常敏感,要穿既薄又软而且宽大的旧衣裳,甚至因为同时发热而干脆 不穿。 但试想若是在两情欢悦之时,要是肌肤的触觉敏感异常,对纤毫举动莫不感受强于 平时,只怕想来心里当然会觉得"神明开朗",自是"心加开朗"。如果这么看的话, 何晏对此功效倒的确是不可以不说,亦果然不可以谓之不妙,那当时京师因此"翕 然,侍以相授"的轰动情形,并能在旦夕之间就成为时尚,也就不足为奇了,同理 可知现在的伟哥为何也能一时轰动而举名天下。 现在我们就能全面地综合"五石散"的功效了,并可以这样来概括它:首先它有壮 阳、强体力,治阳痿(到底能不能和伟哥一样有效不得而知,目的肯定是有的),也 许还有少许治疗湿疮、溃疡的功效,并在服用后可以让人性情亢奋,浑身燥热,身 体肌肤的触觉变得高度敏感,要用寒食、喝温酒,脱衣裸袒,运动出汗等方式来发 散药力。 至此如果再有人要说这个不是壮阳春药,只怕是有点说不过去的。唐代孙思邈也在 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开篇的卷一就说:"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由此也可以 知道,魏晋名士们纷纷服食的"五石散"或者叫"寒食散"这个玩意,至少到唐代以 前,也是的确被当作房中药,也就是春药和壮阳药来用过的。 实际上由于东汉末年的频繁战乱和动荡的历史大背景,最后导致了为之一变的建安 风气以及曹魏正始年间玄学的兴起,从此人们便开始名正言顺地用理性的眼光,去 审察、去批判过去的一些道德观和世界观,因此"名教"和"自然"的关系成为当时玄 学家们的重要论题。与何晏并为玄学宗师之一的王弼,提出了"祟本息末论",强调 人的朴素情感和自然本性,而嵇康则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 在玄学理论的强盛影响下,一些知识分子首先接受了这种观念,开始强调人的真情 实感、自然之性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前名教经学桎梏及名利的束缚,加 上门阀制度的盛行,使他们可以因"散发"抗命或者犯忌,也可以居丧饮酒或者傲慢 无礼,服散后的种种放荡行为,一方面因为有服药这个借口,一方面也因为思想的 转变,已经不再会被视为违犯旧有的道德轨范而受到指责。 基于这样崇尚人性和自然的大前提下,那么追求声色也是自然而然,而且是必然的 事情。所谓色者,人之大欲也,又曰食、色,性也,既然要追求自然和人性,那首 当其冲的应该也必然会有性爱在内。这个只要看看魏晋时期研究的房中术和房事理 论,就可以知道当时关于房中术的普及和研究,都已到了秦汉以来的空前发展时 期,光是丹鼎派领袖葛洪一人就著有《序房内秘术》和《葛氏房中秘书》两书,且在专 门讲叙炼丹的《抱朴子》中又再论及房中交合之道。同时道家养生学和炼丹术的兴 起,也和房中术互相推动发展,并使房中术这一所谓天人合一的阴阳之道盛行于 世,不再为术家秘传。葛洪《抱朴子》里"有善其术者,……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 之天年"的说法,更直把此做为养生之法。 魏武帝曹操就是一个房中术的信奉者,他招募天下方士:"世有方士,吾王悉招致 之,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俭……左慈休房中之术……甘始左元放东郭延 年行容成御妇人法,并为丞相所录问。行其术,亦得其验"(5)。 因此我们可以说魏晋名士们在追求人性和自然,道德和思想的解放同时,也在开怀 追求着肉体上的解放,即性欢娱,所以名士们大规模的服用"五石散"或者其他类似 的药石,固然有追求长寿养生的成分,但是也不能否认地还有将其做为春药和壮阳 药物,来获取性快感的目的在内,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由于中国传统房事理论认为 性爱会导致体虚体弱,所以他们一面在使用这个春药和壮阳药,追求着更强烈的性 快感的同时,又一面在试图避免体虚,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率性追求美色以及两厢情悦鱼水之欢的,而且还大声说了出来的,最著名的大约要 首推名士荀粲,他好道精玄学,"常以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 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在他看来,既然孔子关于人性天道的谈论没有流传 下来,那六籍虽存也是圣人之糠秕,他因此原因而直言六籍是垃圾,则斯言诚足以 骇世。同时他公开宣扬"妇人者,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或"妇人德不足称, 当以色为主",更是把原先关于妇德的那一套标准丢到了九霄云外。 骠骑将军曹洪的女儿有美色,他登门求娶,回来后在家中"容服帷帐甚丽,专房欢 宴",两人甚是欢爱,荀粲对曹氏的美色沉溺之极也疼爱之极,至于"冬月妇病热, 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后来曹氏不幸病故,他思念过度而极之神伤,傅 嘏问其原因道:"妇人才色并茂为难。子之娶也,遗才而好色。此自易遇,今何哀 之甚?"他回答说:"佳人难再得!顾逝者不能有倾国之色,然未可谓之易遇。"最 后竟然因为痛悼不能已,一年后亦亡故,时年仅二十九岁。(6)(7) 此间记载的事迹和谈论固然能说明荀粲对女人首先要求的是美色,但是仔细分析, 实际远不止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