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5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751
- 回帖
- 0
- 精华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沙井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南部。“沙井蚝”是深圳主要的土特产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潮到宋朝。沙井蚝产地分布在深圳市沙井、福水、盐田、前海、后海和香港流浮山一带。沙井蚝业从宋代开始插杆养蚝,距今1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至明、清,沙井蚝业有较大发展。解放后,沙井蚝业合作社56年被国家评为“模范合作社”,57年评为“伞困劳模集体单位”,此后,沙井蚝发展迅速,产品远销海内外,苏联、日本、越南等国专家纷纷前来考察,沙井蚝民也到各地专授生产技术,1980年以后,因蚝田海水污染,沙井蚝民赴阳江、台山、惠东建立养蚝基地,使“沙井蚝”可以传承。 在长期生产过程。沙井蚝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生产程序有种蚝、列蚝、搬蚝、散蚝、开蚝等。生产习俗有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办作等,还有蚝壳砌墙,拜火后,拜观音等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特别在收获的开蚝季节,更有一定风俗习惯。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世代相传至今,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沙井蚝”历史悠久,北宋时朝,沙井便有“插竹养蚝”人工养蚝蛎”的生产习俗。到了明代,养蚝蚝主产区慢慢下移至沙井与东莞交界的合澜海面、麻涌一带。后来蚝业主产区和主要产量都集中在沙井。归德蚝也自然被沙井蚝名称所取代。光绪年间,清官府设立沙井乡,沙井蚝名称就这样被固定下来。 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专门食过沙井蚝后,出感而发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食蚝》诗.在诗中对沙井蚝的养殖生产、烹调、形态和食味作了详细的描述,这时的沙井蚝文化已基术形成,由于当时蚝民富蔗,贾商众多,蚝菜品种也有多种多样,如生烧蚝、炸蚝、姜葱蚝、生沙名蚝等都是当时的名菜。 明、清是沙井蚝业的迅速发展时期,明末万年历以后,沙井蚝民发明了以罐瓦陶片作附着器养蚝的新方法寄生养蚝,采养技术的改进,蚝业产量比过去的“插竹养蚝”法翻了番。这一时期也是沙井蚝文化开始形成和发展时期,诸如与蚝相关的渔歌、盲佬歌、打蚝歌、蚝歌小凋也被广为传唱。妇女既能打蚝.又能唱“打蚝歌”。明末大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用“竹枝词”的形式写道:“冬月真珠蚝更多,渔姑争唱打蚝歌,纷纷龙穴洲边去。”由于蚝业的发展,蚝壳大量增多,许多蚝民都把蚝壳作为垒墙材料建起蚝壳房。步涌村江氏大宗祠就是明清州期HJ蚝壳作砖墙建起来的,至今保存完好。新中中成立后,沙井蚝远销省内外及香港、澳门、新加坡、东南亚等地。 沙井蚝民崇水妈祖、观音洪圣王,将它们奉为生产保护神。每年到了蚝的收获季节,蚝民们为庆卞收,都要用大化轿将天后娘娘、观音菩萨、华光神等神明请到祠堂里进行祭拜,感谢诸神的庇佑。 为了重振蚝乡文化,从2004年起,政府在每年的12月下旬,都要举办“金蚝节”。邀请国内外嘉宾前来参加盛会。同时还制定了五年保护工作计划。拟在近期召开筹建沙井蚝博物馆论证会。今年1月,沙井蚝民生产商贸习俗,已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收藏 分享 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