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杜如晦,大唐王朝一位举足轻重的开国功臣,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名垂青史的一代贤相。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隋文帝开皇六年(585)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父为北周和隋朝的显官,在隋时出任过工部尚书。他的父亲也出任过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卓越才华:聪明伶俐,悟性极高,喜好读书,好与旁人谈文论史,临机处事果断,志向远大。隋炀帝大业中,他到吏部去候选时,吏部侍郎高孝基一见到他,就很惊异,便对他说:你是可以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请你务必自重。隋朝的吏部给他补了个滏阳县县尉,杜如晦大约是不满意吧,没有当这个官。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渊平定京师时,杜如晦投到了大唐阵营,在李世民的秦王府当了名府兵曹参军。大唐王朝一建立,李世民和太子及齐王的斗争就日趋表面和激烈。太子一方总是想方设法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千方百计要将李世民秦王府里的人调整出去。太子李建成要将秦王府调整出去的首要目标,就是杜如晦和房玄龄。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里最起作用的,主要是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若设法将此二人调出秦王府,其他的人就好对付了。于是李元吉便到李渊那里,编造了些理由请求将杜如晦和房玄龄调出秦王府。李渊同意了李元吉的请求,将杜如晦调任陕州长史。此时的李世民对杜如晦认识不足,也就同意了。房玄龄得到消息后非常吃惊,慌忙跑去对李世民说:秦王府里人才很多,调谁出去都不足惜,但就只有杜如晦才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假若大王您只满足于当一个藩王,那么将他调出去也就算了;假如大王今后想经营天下,那么舍去杜如晦就没有能帮助大王成功的人了!李世民一听,大吃一惊道:不是你告诉我,我就失去这个人才了!于是赶紧上表,将杜如晦留了下来。从此,杜如晦成了李世民的主要谋士之一,随军征讨,参与机要。特别是他和房玄龄结成了一对很好的搭挡。房玄龄主意多,但却优柔寡断,每次出了主意,又总放心不下,要等杜如晦来作决定。杜如晦从小就表现得临机处事果断,而他对房玄龄出的主意,也总是采用的多。因此,在李世民手下就有“房谋杜断”之说。 杜如晦得到了李世民的高度信任,成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武德四年,时任天策上将军的李世民为将来经营天下作准备而设了个文学馆,收聘贤才。杜如晦时任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他以本官补选入文学馆,并任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首。为贺杜如晦入文学馆,李世民还特地叫秦王府文学褚亮专门写了一篇赞扬杜如晦的文章。文章中说:杜如晦温文尔雅,讲礼仪,不粗俗,从来就不自吹自擂。他胸怀忠诚,履行道义,品格高尚,身立名扬,等等。 随着大唐王朝的政权逐步稳定,李世民兄弟之间的斗争进一步加剧。房玄龄和杜如晦看到太子李建成必欲置李世民于死地,便多次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然而李世民顾虑很多,总下不了这个决心。李建成也知道要除掉李世民,必须先除掉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和杜如晦。在他们的一再挑唆下,李渊终于听从了他们的话,下令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了秦王府并遣返回家,而且严令他们二人不得再进秦王府,违令则处死。从秦王府逐出房杜二人后,李建成又通过李渊,准备将秦王府的武将如尉迟敬德等人也调出去,彻底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世民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到了武德九年六月,秦王府和东宫的斗争白热化,李世民再不行动,就只有束手待毙。然而如何行动呢?李世民心中没底。这时,他急需房杜二人为他出谋划策。他命长孙无忌去叫房杜二人进府商议,但房杜二人都拒绝了,理由是他们已被皇帝遣返回家,若听从了李世民的召唤进府,那就是抗旨,抗旨是死罪,开不得玩笑的。长孙无忌回去一说,李世民也着急了,他不能没有房杜二人。于是李世民便解下佩剑交给尉迟敬德,下令道:他二人再不肯来,就斩了他二人!房玄龄与杜如晦也并非真的不敢再进秦王府,不过是怕李世民还下不了决心罢了,见尉迟敬德提剑来,知道李世民决心已下,便马上化装成道士,偷偷蹓进了秦王府。正是在他二人的策划下,李世民终于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了同胞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中国历史上能出现贞观之治,房杜二人功不可没。由于杜如晦功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在太子位上,就授杜如晦为左庶子。李世民即位后,对杜如晦更加倚重,迁杜如晦任兵部尚书,封蔡国公。第二年,又叫杜如晦同时兼理吏部尚书事,并总监东宫兵马。贞观三年,更进杜如晦为左仆射(宰相),与房玄龄一道共掌朝政。 对于杜如晦如此身兼多职,权力过大,也有人或眼热,或不服的。有一个叫陈师合的监察御史就上了一道奏章叫《拔士论》,大意是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而不应该兼任过多的职务。照理,这个陈师合的说法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李世民不高兴了,认为这是在挑拨他和杜如晦等人的君臣关系,一发脾气,将这个陈师合充了军。由此可见,李世民对杜如晦是多么信任。而杜如晦和房玄龄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贞观初年,社会初定,如何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以利于百姓安居乐业,就成了大唐统治者们必须解决的课题。杜如晦和房玄龄一道,制定了大唐王朝的典章制度。他们制定的典章制度,以隋朝的典章制度为基础,综合历朝成果,加上他们的努力,可以说是把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推到了顶峰,不仅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还东传日本,影响了日本的社会发展。正是这些典章制度为后来的贞观之治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杜如晦不仅自己对大唐王朝尽职尽责,而且在相位上能礼贤下士,广招人才。在他和房玄龄同为宰辅期间,朝中言路畅达,人才济济。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出现贞观之治,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君臣都能各尽其责,相互信任,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李世民和杜如晦有一番对话,很有助于我们对这对君臣、特别是对杜如晦的认识。 这是发生在贞观二年的事。李世民问近臣们:贤 明的君主能想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他就会从谏如流;昏昧的君主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短处,就会永远愚昧无知。隋炀帝喜欢自吹自擂,掩护自己的短处听不进逆耳的忠言,臣子们确实很难犯颜直谏。虞世基(大书法家、五绝之臣虞世南之兄,深受隋炀帝宠信,参与朝政)在隋炀帝有过失时不敢冒死直谏,大概不算是很大的罪吧。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规劝不了纣王,于是装疯自保,孔夫子仍称他为仁。隋炀帝被杀死了,虞世基该不该一道处死呢?李世民表面上是问虞世基该不该处死,实际上是提出了个如何为臣的大问题。杜如晦回答道:天子有了敢于直言相谏的臣子,那么,即便天子无道也不至于失去天下。孔夫子就曾称赞过卫国的史鱼,说史鱼真是耿直啊!朝廷有道,你如箭一样耿直,朝廷无道,你还是如箭一样耿直。虞世基怎么能因炀帝无道,听不进逆耳忠言,就闭起嘴巴不敢说话了呢?身居重位苟且偷安,又不能辞职请退,他和箕子装疯而去是不相同的。晋惠帝时贾皇后要废愍怀太子,张华位居司空之职却不能拼力抵制,反而低三下四地顺从了。赵王司马伦起兵废了皇后贾南风后,就派使者去抓张华。张华狡辩说:将废太子的时候,我不是没有反对,而是说了没人听啊。使者说:你身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你既然反对了没人听,为什么不因此辞职呢?张华找不到话来回答了。于是斩了张华,并灭了他三族。古人说过:危险时不去扶住他,跌倒后不去搀扶起来,怎么能用这样的人辅佐呢?所以君子在关键时刻是不能失去自己的名节的。张华在犯颜直谏方面不能保持一个诤臣的名节,又不能急流勇退保全自身,作为一个臣子的职责他全都丢失了。虞世基位居宰辅,在能说话时却不敢据理力争说真话、说实话,因此处死他是应该的。李世民听后赞同道:你说得非常对啊!君主必须有忠良之臣辅佐,才能自身安全、国家安定。隋炀帝就是没有忠诚正直敢说实话的臣子,所以他听不到也见不到自己的过错,等到恶贯满盈,也就灭亡了。若当君主的所行不当,大臣中又没有敢于犯颜直谏的,只是苟且顺从,事事都说君主做得对、做得好,那么君就是个昏君,臣就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君昏臣谀,离危亡也就不远了。因此李世民要求臣下对他要敢讲真话,不要阿谀奉承。从这段对话不难看出,李世民要当一个能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而杜如晦则立志做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诤臣。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君臣,才有了后人赞叹不已的贞观之治。 遗憾的是,杜如晦去世太早。贞观四年,正当李世民急需用人之际,他却撒手西归了,时年46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