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996|回复: 0

凯尔特历史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09-9-15 22: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凯尔特人在古代欧洲的分布范围,其实远比我们通常想像的要广泛得多。诚然,以其人口之密集、活动影响之显著而论,西欧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高卢、北意大利(山南高卢)、西班牙、不列颠与爱尔兰,但事实上,凯尔特人在中东欧、乃至小亚细亚—带,也还留下过自己的历史足迹。这些地区包括:从东阿尔卑斯山到多瑙河中下游,巴尔干半岛腹地直至小亚细亚半岛,中欧广袤的日耳曼尼亚及其以东毗邻的波希米亚山地和波兰平原。值得—提的是,今德国南部所在的中欧一带,还是凯尔特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伊比利亚人(Iberians)从地中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岛定居。他们给不列颠带来了新石器(Neolithic)文化,同时征服了先前在那儿居住的旧石器人。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凯尔特人;(Celts)从欧洲大陆进犯并占领了不列颠诸岛。凯尔特人最初居住在今天德国南部地区,他们是欧洲最早学会制造和使用铁器和金制装饰品的民族;在征服不列颠之前,他们曾征服了今天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区;来到不列颠后,一部分凯尔特人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定居下来,其余的一部分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的南部和东部。每到一处,他们都对伊比利亚人进行残酷的杀戳。凯尔特人讲凯尔特语。今天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的盖尔人(Gaels)仍使用这种语言。在英语形成之前凯尔特语是在不列颠岛上所能发现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最早的格言。

  公元前55年的夏天,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Julius Caesar)在征服高卢(Gaul)之后来到不列颠。那时,他的目的未必是想征服不列颠,而是想警告凯尔特人不要支持那些居住在高占的、正受罗马人奴役的凯尔特同族人。恺撒大帝的这次‘不列颠之行’并没有给罗马帝国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威信。第二年,即公元前54年的夏天,恺撒大帝第二次亲临不列颠。这次,他在不列颠岛东南部站稳了脚跟,并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发生了一些冲突。恺撒大帝虽然取胜,但并没有能使凯尔特人屈服。不久,他又回到了高卢;在以后的大约一百年间,罗马帝国并没有对不列颠构成很大的威胁。

  英国历史上的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后43年开始的。当时罗马皇帝克罗迪斯(Claudius)率领四万人马,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岛的中部和中南部随后,整个的英格兰被罗马牢牢控制了。,随着军事占领,罗马文化与风格习惯渗入不列颠。罗马人的服装、装饰品、陶器和玻璃器皿很快在不列颠得到推广;社会生活开始:“罗马化”这必然导致拉丁语在不列颠的传播。在以胜利者自居的罗马人看来,凯尔特人无疑是“低*的”,凯尔特语自然不能登“大雅之堂”那时,在不列颠,官方用语、法律用语、商业用语等均是拉丁语;拉丁语成了上层凯尔特人的第二语言。这就是凯尔特语词汇为什么很少能幸存下来的历史原因。在今日英语中,只是在一些地名和河流名称方面还保留着凯尔特的词汇成分。例如the Thames ,the Cam,the Dee ,the Avon , the Esk , the Exe , the Stour , the Aire , the Derwent , the Ouse , the Severn , the Tees , the Trent , the Wye等,均是凯尔特人命名的河流。在Duncombe, Winchcombe, Holcome, Cumberland, Coombe 等地名中,也可看到凯尔特语cumb (=deep valley::深谷)一词的成分,在Torcross , Torquay,Torrington等地名中,尚保留着凯尔特语torr (=high rock or peak;高岩或山顶)一词的成分。英国著名城市多尔佛(Dover)、约克(York)的名称也源于凯尔特语。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四百年,直到公元407年,罗马人才因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不得不开始撤离不列颠。

      大约在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族侵犯不列颠。他们是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他们乘船横渡北海,借罗马帝国衰落、自顾不暇之机‘一举侵入大不列颠诸岛。他们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拖延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到了公元六世纪末,大不列颠请岛上原先的居民凯尔特人几乎灭绝,幸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沦为奴隶。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称“条顿人征服”。在以后的数个世纪里人们几乎忘记了这个民族,他们的少数后裔逐渐与新来者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部分风俗文化被后来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所继承并融汇发展成为新的东西,今天的“凯尔特音乐”“凯尔特文学”等就是其中的成果。

 

中东欧的凯尔特人

放眼意大利以东的辽阔地域,凯尔特人的群落仍不少见,用法国学者亨利·于贝尔的话说,他们还“散布在从亚得里亚海到黑海,从爱琴诲到亚速海之间,成为一些错杂在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斯基泰人之中的彼此分离的集团。”

罗马人早巳注意到了阿尔卑斯山东侧诺里库姆(今奥地利中部及南德巴伐利亚一带)和潘诺尼亚(今奥地利东部、匈牙利西部、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北部—带)地区活动的凯尔特人。他们与山南高卢之间被—条连绵不绝的宽阔地带所隔离,其间居住着雷蒂人和威尼蒂人。 雷蒂人(Raeti)属一种古意大利民族,约为凯尔特人与伊利里亚人的混合血统,早在公元前1000纪以前即居住于意大利东北方阿尔卑斯山区的特伦蒂诺和上阿迪杰谷地一带。

威尼蒂人(Veneti)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迁至意大利东北部的一种古代民族,据信属伊利里亚族系。与高卢沿海布列塔尼半岛的维内蒂人同名,而不同族系。诺里库姆和潘诺尼亚以其地近南德的凯尔特人祖居地,大概从极早时候起就有凯尔特人入居于此。李维曾经提及高卢人两次著名远征之一的塞哥维苏(Sigovesus)率领的那支移民队伍,据说是迁赴赫尔辛尼亚森林的。不妨设想,这片位于多瑙河上游的土地恐亦未必是其推进的最后终止点,他们当中有部分人嗣后顺势转入诺里库姆或潘诺尼亚,则并非全无可能。

诺里库姆是凯尔特人的一个重要聚居区,首府称诺里亚(Noreia,约当今马格达伦斯堡)。当地最重要的部落为塔乌里斯契人(Taurisci),亦即诺里孔人(Norici)。据说,塔乌里斯契人可能是由参与公元前4世纪塞哥维苏(Segovesus)领导的东征的高卢人组成的。公元前2世纪期间,以居住在诺里亚周围的诺里孔人(塔乌里斯契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诺里库姆部落联盟,习称“诺里库姆王国”(Noricum Regnum)。其范围曾数经变迁,约大略为:东界与今奥地利国界相合,南侧或及阿尔卑斯山边,北缘曾达于多瑙河畔,西线则部分抵及因河一带。“诺里库姆”一名显系导源于“诺里孔人”。这个联盟以凯尔特成份居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 对早已分布在这一带、人口占大多数的伊利里亚人的控制。塔乌里斯契人本身包括安比德拉维人(Ambidravi)和安比松特斯人(Ambisontes)两个从属支系,前者居住在德拉武斯(今德拉瓦)河上游施蒂里亚和卡林西亚一带,其名即含“德拉武斯河两岸”之意,后者则居于横跨伊松塔(今萨尔察赫)河的陶恩以北地区。关于塔乌里斯契人的确切族属,尚存争论。有人直接视之为凯尔特部落;也有人认为,他们源出于伊利里亚族系。与此相类似的例证是,活动于德拉武斯河、伊斯特拉半岛、亚得里亚海和塔格利亚门托河之间阿尔卑斯山的卡尔尼人(Carni),族属背景亦不太明朗,有人确认其为伊利里亚人的一支,但于贝尔等人则肯定其的凯尔特背景,有人认为他们是当初追随高卢比图里吉人(Biturigi)首领塞哥维苏 (Segovesus)东迁的凯尔特人中的一支,后又大概同本地的伊利里亚人土著有所混化而致。由于阿尔卑斯地区两大族系人群错落杂居、交相杂处的情况十分普遍,后人恐怕难察其详,以致歧说纷起。其实,至今在东阿尔卑斯地区的诸多地名中仍可见到这种不同语言背景交错并存的情景。诺里库姆的拉卡泰人(Rhacatae),与卡尔尼人有时那样,同被视为凯尔特族系沃尔卡人(Volcae)的一个支系,不过却是离开波希米亚祖居地西迁时遗落的一支。

诺里库姆以东、多瑙河中游—带的潘诺尼亚地区,情形大略相近,当地居民潘诺尼亚人 (Pannonii)可能即为一个部分凯尔特化的伊利里亚族团。于贝尔主张“把这个多瑙河地区的庞大的凯尔特人群想像成是一种凯尔特成份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大杂烩,”他指出,当地呈现的是“一种混合的文明和—个混合的人民”。 混化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试图从中刻意作出明晰的族系区分,恐非易事。例如,在今匈牙利布达佩斯附近多瑙河西岸一带居住过的古代部落厄拉维斯奇人(Eravisci,或称Aravisci /Arauvisci),常被列于凯尔特族系,但也有人宁愿将其视为凯尔特和伊利里亚混合型部落(Illyco-Celtic tribe)
与之相仿的奥西人(Osi / Onsi,亦译俄昔人),塔西佗则称其操潘诺尼亚语,至少表明是一种混合族群的语言。然而,不论诺里库姆还是潘诺尼亚,凯尔特文化之得势,凯尔特风习之盛行,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带有凯尔特语因素的地名同样比比皆是,例如文多波纳(Vindobona,今奥地利维也纳)、伦蒂亚(Lentia,今林茨)、劳里亚库姆(Lauriacum,今洛尔希)而名气不大的村镇中的这类代表,就更是不胜枚举。

古代作家向我们提到过的潘诺尼亚凯尔特族团,还见有萨武斯(今萨瓦)河沿岸卡尔尼奥拉地区的拉托比契人(Latobici,在今奥地利克恩滕州东部一带)。

如同在其他地区,凯尔特人在这一带也曾多次向南扩展势力。公元前310年,一位名叫莫里斯托莫斯(Molistomos)的酋长率领一支凯尔特人发起攻袭,引起伊利里亚族系的安塔里亚特人(Antariatae)的一场大规模溃退,后被马其顿接纳,将2万人安置为边境军事移民多瑙河凯尔特人中最负盛名、也是最具攻击性的,当推斯科迪希人(Scordisci)。他们定居在萨武斯。(今萨瓦)河与多瑙河汇流处附近的西尔米乌姆(今南斯拉夫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以东一带,曾多次侵掠过马其顿和希腊。攻掠者自马其顿勒索到许多赎金,后世在多瑙河流域凯尔特遗址中发现的大量腓力王时期的钱币,可资佐证。当然,凯尔特人与马其顿的双边关系,也还表现为某种程度的遣使通好及和平交往,这在古代作家的零散记述中不乏其例。多瑙河凯尔特人并通过替马其顿充当雇佣兵打仗或输出货物而赚取钱币。他们即使在仿制钱币时,也切实恪守马其顿币的样式、成色、重量等价值标准。他们当时在多瑙河流域拥有的支配地位,决定着他们同希腊化世界保持着比其邻人更密切的联系,并在那个世界和依附于其下的其他族群之间扮演着中介人的角色。

诺里库姆的凯尔特人则主要侧重于同意大利方面的罗马人打交道。其间自有蛮族式的侵掠和彼此冲撞,公元前186年,他们向弗里奥尔平原推进,受到罗马方面的干涉;前181年,罗马在亚得里亚海岸北端营建阿奎莱亚殖民地,就是为了防其再度入侵。前170年,罗马统帅盖约·卡修斯率师进犯,则又为凯尔特人所成功抵御。而另一方面。双方之间也不乏意味深长的和平交往和贸易关系,这对罗马似乎更具潜在而持久的影响力。诺里库姆以出产铁、金驰誉,铁铸的“诺里库姆之剑”颇有名。据斯特拉博说,在塔乌里斯契人土地上发现的金矿,曾引发了罗马人的抢购狂潮,导致意大利金价暴跌33%5。诺里库姆为罗马帝国提供过大量士兵,前49年恺撒与庞培交战时,即曾借重于诺里库姆王福齐奥的援军。约前35年,罗马为确保其北部疆界的安全,取得了对塔乌里斯契人的宗主地位。约前16~15年,当时的罗马驻伊利里库姆行省总督P. 西利乌斯·纳尔瓦正式兼并诺里库姆,在此设置行省。

潘诺尼亚的最后命运,同样没有逃脱罗马强权的掌控。公元前119年,罗马发动了对潘诺尼亚人的战争,占领锡什亚(今克罗地亚锡萨克)。前16年,罗马军团深入萨武斯河与德拉武斯河流域,将之并入伊利里库姆行省。公元6~9年,提比留在镇压了以布留西人(Breuci)为代表的潘诺尼亚人大起义之后,完全征服该地,单独设置潘诺尼亚行省。韦莱奥斯曾提到,拉丁语和罗马部分制度在潘诺尼亚的推行仍颇明显6。随着罗马驻兵、移民的进入和建立各类统治机构,东阿尔卑斯山地区和多瑙河流域也在经历着罗马化的濡染,只是其总体程度似乎不及西欧的高卢、西班牙那样深刻。

 

巴尔干的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向巴尔干半岛内陆的推进,大约始于公元前4世纪或3世纪初。此时,凯尔特人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大规模移徙的浪潮,如同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末那样。考古学家以拉登文化Ⅱ期来概括这个新时期的特征。

在今罗马尼亚西北部丘梅什蒂(位于萨土-马雷)、阿帕希达(克卢日附近)、锡利瓦什(阿尤德附近)、梅迪亚什等地发现的一些居留地和墓葬遗迹,表明凯尔特人曾侵入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进军大致是沿两条路线这样推进的:一条沿多瑙河而下,直抵奥尔泰尼亚;另一条则沿穆列什河谷、索梅什河与克里什河向上游推溯。现今我们知道,当时移居至蒂萨河与索梅什河之间地区的凯尔特部落是阿纳尔提人(Anarti / Anartes),迁往瓦拉几亚东部、接近摩尔多瓦边境一带的有肯滕西人(Contensi),在多瑙河与塞雷特河汇流处、今加拉茨附近一带的布里托拉盖人(Britolagae),等等。达西亚人与凯尔特人曾发生冲突,史料中提及的就有达西亚国王奥罗雷斯。停留在当地达西亚-盖塔人之中定居下来的凯尔特人,其活动约持续了2个多世纪。总体上说他们人数不多,久而久之,便逐渐相互混融了。还须一提的是,曾被视为“自由达西亚人”一部分的卡尔皮人(Carpi),有学者却将之归入凯尔特族系,作为西迁高卢后残留在中东欧的沃尔卡部落的一个分支,足见其背景之复杂性。

根据有关记述,约公元前298年时,有一支凯尔特人侵者曾进抵今保加利亚一带,遭遇马其顿人。结果,被马其顿国王卡山得的军队击败于哈伊莫斯山 (今巴尔干山 )。稍后不久,由坎鲍勒斯(Cambaules)统领的第二支凯尔特人队伍,似乎已达色雷斯。公元前279年,趁马其顿内乱之际,凯尔特人又起兵数万人,开始大举入侵巴尔干。其兵力分作三路:塞雷思里奥斯(Cerethrios)率东路军,进攻位于保加利亚一侧的特里巴利人(Triballi)。特里巴利人为巴尔干古代色雷斯人的一支。博尔吉奥斯(Bolgios) 率西路军,穿越伊利里亚,由今莫纳斯提尔附近进入马其顿,败杀其王托勒密·塞劳诺斯。最著名的一支是由布伦努斯(Brennus)和阿西乔里乌斯(Acichorius)率领的中路军,从色萨利直扑希腊腹地,猛攻温泉关,不克,遂绕关口进至德尔斐,始为希腊埃托利亚联军击退,布伦努斯兵败自尽。凯尔特人在希腊各地劫掠,破坏惨重,但由此却在政治上促动了一个具有希腊化时代特征的国家联盟形成,以合力抗阻凯尔特人的进袭。布伦努斯余部的大多数,据说由一个名叫巴塔纳托斯(Bathanattos)的酋长率领,转而侵入伊利里亚族系安塔里亚特人(Antariatae)地区,因其驻地位居斯科杜斯山(Scordus,意为“银山”)和多瑙河之间而自称“斯科迪希人”。据说,他们创建或接管了一个名为辛吉杜努姆的城市(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作为其首府。布伦努斯的其余残部,则由另一首领科曼托里乌斯(Comantorius)带领,移至哈伊莫斯山脉斜坡一带驻留下来,并取得了对于邻近色雷斯部落的控制权。这个群落(一些史书亦称其为凯尔特人国家)以泰雷(Tyle / Tile,或在今保加利亚卡赞利克附近)为中心,其势力曾南伸至亚德里亚堡盆地,向北抵达多瑙河,后渐接受了希腊文化,最终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93年(一说前211年),才被色雷斯人攻灭。此外,那些在人烟稠密的希腊本土难觅容身之所的凯尔特入侵者,则可能扩散到了巴尔干半岛其他地方,乃至更偏于东北方一带的僻远之地。据说,沿着铁门以下的多瑙河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带凯尔特语名字的城镇,譬如:博诺尼亚(Bononia,今保加利亚维丁)、拉提亚里亚(Ratiaria,今阿恰尔)、杜罗斯托鲁姆(Durostorum,今锡利斯特拉)、诺维奥杜努姆 ( Noviodunum,约当位于多布罗加地区的今罗马尼亚伊萨克恰)等,或许即为这类凯尔特人活动的遗迹。而定居在巴尔干西部今阿尔巴尼亚境内的海利人(Hylli,约当南部维约萨河一带),不妨可看作除斯科迪希人以外残留下来的由布伦努斯余部组成的另一凯尔特族团。 据认为,其来源似亦不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为一原居当地而被斯科迪希人凯尔特化了的部落。

 

小亚细亚的凯尔特人

布伦努斯麾下的凯尔特军队还有一支队伍,则由莱昂诺里奥斯(Leonnorios / Leonnorius)和卢塔里奥斯(Lutarios / Lutarius)率领,从希腊折向东方,于公元前278年横渡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小亚细亚。一般相信,他们是作为雇佣兵而被小亚比提尼亚国王尼科梅德斯一世召请而去的。当时的小亚,诸邦林立,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政局十分紊乱。凯尔特人介入其间,混水摸鱼,自是愈发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进入小亚的凯尔特人,总共约有2万人,其中1万为武装的男子。他们以“加拉太人”(Calatae)或“加拉提亚人”(Galatians)而闻名,该名源于“高卢人”(Galli或Gaul)一词,表明与高卢间存有渊源关系。罗马人也有称其作“加罗格里西亚人”(Gallograecians)的。然而,尼科梅德斯作为一名小邦之君,其实并无能力驾驭这支恣肆不羁的队伍。加拉提亚人在沿海掳掠城市,强索贡金,时称Galatika(Gaul—Geld)。他们以军事雇佣兵的面目,在西亚政治游戏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不久,“他们的历史渐渐同希腊化国家的相混同,而不再从属于凯尔特人的一般历史”。也就是说,他们同欧洲母体凯尔特世界的其他成员愈益疏远乃至最终失却了联系。公元前275年,加拉提亚人被塞琉西国王安条克一世的“象阵”打得大败。从此,加拉提亚人在小亚内陆哈吕斯河与弗里吉亚高原一带定居下来,这里是小亚人口最为稀少的贫瘠之地。落户于此,与其说是出诸他们本身有意的选择,莫如说是囿于客观环境和力量对比的不得已而为之。他们作为塞琉西王国和沿海小邦之间的一股缓冲势力存在,并不时躁动四扰。直至公元前230年,帕加蒙统治者阿塔罗斯一世给予他们以决定性打击后,加拉提亚人的扩张欲图才最后得到阻遏。

英国史学家塔恩称,加拉提亚人实际上是小亚地区直至罗马时代都未受希腊化影响的唯一民族。他们在小亚这片陌生的土地安营扎寨,居住在便于他们出发袭掠的据点里,统治着耕种其土地的本地农民。他们仍旧维持着自己独特的部落社会组织。一般认为,加拉提亚人包括3个部落、12个附属的小部落(sub—tribe)或氏族(clan),相当于高卢的pagi / pagus。每个部落由4个小部落组成,共同结为一个较大联盟。这3个部落自西向东,依次布列:西南边为托利斯托波伊人(Tolistoboii / Tolistobogii / Tolistoagii),占有桑加里乌斯河上游,以培西努斯为中心;中间为特克托萨季人(Tectosages / Tectosagi),占有萨卡里亚河一带,以塔维乌姆为中心;东北边面积最大的是地跨哈吕斯河(今克孜勒河)的特罗克米人(Trocmi / Trogmi) 的领地,西临安基拉(今土耳其安卡拉)一带。托利斯托波伊人是否即为名噪欧陆的凯尔特重要支系波伊人(Boii),此点尚难断定。而特克托萨季人则确与居处高卢加龙河上游托洛萨(今法国图卢兹)附近的沃尔卡人(Volcae)中的一支同属一脉。分属于3个部落的12个小部落中,有几个的名称已为人知,譬如:特克托萨季人中有条托波迪阿西人(Teutobodiaci),托利斯托波伊人中包含沃图利人(Voturi)、安比图提人(Ambituti)和托西奥佩人(Tosiopes)等。除此而外,后来似乎也曾有过一些零散的凯尔特人支系进入小亚,但影响不大。公元前218年,应帕加蒙国王阿塔罗斯一世之召,一支名为伊哥萨季人(Aegosages)的凯尔特团伙从色雷斯辗转而来,定居在赫勒斯滂海峡。次年,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亚斯一世在那里将其击败。但伊哥萨季人却并末试图去联合弗里吉亚的加拉提亚人,而是保留了自己的独立实体。

加拉提亚人的社会,大体上包括一个由12名小部落酋长(tetrarch)组成的议事会(senate) 和300名代表(一个小部落推举25名)组成的民众大会(assembly),代表们届时齐集于一处叫德莱内梅敦(意即“神圣的橡树林”或“橡树神殿”)的地方圣所举行议事活动。这个民众大会的权力似乎主要体现在司法裁判方面。加拉提亚人政治联盟的基本政策,显然就在于竭力维护其民族独立性。作为一支外来的少数族群,加拉提亚人在人口密集的希腊人和弗里吉亚人中立足,与他们的近邻毗连而居,彼此的交往大致是和睦的。他们在小亚似乎没有创建过比较大的中心城市,即便是规模小一些的新城镇的兴建也很少被提及。只有大概三四个城镇留有新的名称,至少部分是高卢语的,象托利斯托波伊人领地南部的托利斯托索拉(Tolistothora),特克托萨季人领地北部的皮托布里加(Pitobriga),还有特罗克米人中的埃科布里加(Eccobriga) 一类的地名。但这些地名究竟具有怎样的涵义?是完整意义上的城镇,还是仅仅意味着加拉提亚人为适应其流动性的征战生活而临时建立的安置妇孺的营地式居民点,看来还不能完全肯定。

作为小亚细亚地区已然出现的一种军事政治存在,加拉提亚人常常不由自主地卷入大国 间的纷争。公元前202年扎马之役后,迦太基的汉尼拔被迫退入小亚细亚,与塞琉西王国交兵,曾得加拉提亚人相助。他们又替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充当雇佣兵,参加其王室的权位之争。后来,亦曾加入塞琉西王国的陆军,一部分参加了对犹地亚马加比起义军的战争。公元前189年,加拉提亚人由于在叙利亚战争中支持塞琉西王国而遭到罗马大军的征讨。公元前133年以后,他们又转而投附罗马,并协助罗马对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作战。公元前64年,其首领德奥塔鲁斯(Deiotarus)被庞培立为加拉提亚国王,嗣后卷入罗马内战。直至公元前25年,加拉提亚才被正式划作罗马的一个单独行省。

在文化上,小亚的加拉提亚人如同别处的凯尔特同胞那样,对周邻民族的文化既有吸纳 融通的一面,也有排拒、卓立不群的一面,并曾长期保持自己固有的某些传统或风习。从遗存的有关铭文来看,他们虽已采用简明的希腊文字书写,却不曾弃绝自己的语言,甚至迄于公元4世纪,基督教学者圣杰罗姆还提到,加拉提亚人仍在使用一种凯尔特方言。他们也给当地的希腊语留下了一些凯尔特语词汇,比如盔甲、喇叭、汤或麦片粥,以及小铁砧、大 红栎树等。加拉提亚人在宗教方面,大约已受到邻族的影响,普卢塔克曾提及,有凯尔特妇女充任弗里吉亚人的阿耳忒弥斯女神的女祭司。在借鉴和吸收邻族的生产技艺和用具方面,加拉提亚人表现了惊人的颖悟力。但在恪守其独特的生活习尚、军事作战习惯和习用武器等方面,他们又宁愿保持固有的民族传统。这种鲜明的特性,使他们有别于小亚的其他 族群,而给古代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概直至4世纪以后,加拉提亚这块兀立在小亚腹 地希腊化文明汪洋大海中的凯尔特文化孤岛,才逐渐被完全淹没。

 

“日耳曼尼亚”的凯尔特人

“日耳曼尼亚”一名,是罗马人对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日耳曼人居住区域的一种泛称,大致相当于今德国一带。其实,早在日耳曼人迁居这个地区前后,凯尔特人即曾在此活动,并留下自己的痕迹。如同在中东欧其他地方那样,由于后起的强大民族集团迁徙潮流的迅猛冲刷,以及史料的残阙不全,对本地凯尔特影响的寻觅和描述,远比在西欧和南欧地区来得艰难,而不得不更多地仰赖于考古学、语言学、地名学等间接资料的佐证。
于贝尔指出,凯尔特人在西日耳曼尼亚的最初居住地大致是在东不及易北河、北濒北海、
南界今瑞士、西邻高卢的—个地域范围内。由于说戈伊德尔语凯尔特人的迁离,该地区北部一度出现人口空虚,说布立吞语凯尔特人便随之加以填补,这种状态甚至维持到拉登文化初期。可以肯定,凯尔特人在其被日耳曼人完全取代以前,曾在这块土地上作过长期的停留。考古发掘显示,属于凯尔特人的拉登时期城镇(oppidium)遗址,在日耳曼尼亚境内(尤其在西南部)多有发现,呈星罗棋布之状。即使在后来日耳曼族系各支渐次迁入该地区的过程中,恐仍有过一番与凯尔特人“残留居民争斗”的经历,最终才致使当地完全日耳曼化的。

依循传统之见,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比邻而居,历来似乎始终以莱茵河为界,分处河之西岸和东岸。此说始创者或为恺撒,嗣后诸家均沿袭其说,一直默认莱茵河这条“自然边界
”的存在。1887年,德国学者卡尔·缪伦霍夫首度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条莱茵河分界线纯系罗马作家的人为杜撰。他指出,凯尔特人的生活区域其实远远伸向莱茵河以东,而非仅仅世居西岸。缪伦霍夫运用语言学、地名学材料,认为莱茵河、兰河、美茵河、利珀河、安伯歇尔河等名称的来源皆出自凯尔特语。今德国西北部许多河溪之名,凡以—apa、—afa、—efa作后缀者,亦为凯尔特语。本世纪初,法国学者阿尔贝·格勒尼埃按地名研究结论,甚至推测在易北河流域至日德兰半岛一带可能存在过一个“凯尔特帝国”。尽管目前对于具体地名的语源判定仍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莱茵河两岸的居民曾经彼此错杂,存在密切的文化联系。因而,以莱茵河作为界线将其截然割裂,显然是不妥的。

在皮提亚斯以前的希腊作家心目中,似乎只知凯尔特人而从未提及日耳曼人,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也是如此,他们将现今确定为日耳曼人居住的区域都看成是属于凯尔特人的了。那是由于当时的日耳曼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大概还是依附于凯尔特人的属民,而非单独的族群或政治存在。因此,外界可能仅有对凯尔特人的总体印象和称谓,却不谙其内部尚存别种复杂的依附群落。凯尔特人遂由此给予日耳曼人以相当的政治和军事影响。日耳曼语也曾自凯尔特语中借用了许多词汇,而其中不少是与政治、法律、战争和文化有关的。在日耳曼社会组织里甚或还有过凯尔特人的或仿效凯尔特风习的统治者,驻有凯尔特人的“官员或使节”。他们彼此缔结条约、交换誓言和人质,建立贸易和联姻关系,并形成了某种凯尔特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重、居于优势地位的部落政治同盟。有人推测,某些日耳曼部落的名称本身甚至就有着凯尔特语的形式,或像是日耳曼化的凯尔特语名称,例如,赫西人(Hessi)一名,似乎与卡西人(Cassi)一名相同;勃艮第人(Burgondiones) 一名,则相当于布里甘特人(Brigantes)之名;讷美特斯人(Nemetes)、特利波契人(Triboci) 以及马科曼尼人(Marcomanni),也都是公认的操日耳曼语的族群,却具有近似于凯尔特语的族名。凯尔特人同日耳曼尼亚存在相当的联系,拥有活跃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已然成为一个愈益明了的事实。

不仅于此,凯尔特文化的触角甚至还跨越广阔的日耳曼尼亚向北伸入北欧今丹麦境内。在丹麦土地上曾陆续出土过一些来源于凯尔特人的物品,像在日德兰半岛*近德别尔格的沼泽地里发现的两乘凯尔特四轮战车、在贡德斯特鲁普附近沼泽地发现的凯尔特样式银壶,等等。其究属贸易交流,抑或直接的政治文化势力渗透,仍迄今不详。北欧之于凯尔特人,或为其活动地域的北界,但并不意味着那时一定有多少人移居当地。他们给予北欧文化影响最著者,当属向那里传输了重要的冶铁技术。  

楼主其他發帖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6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