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825|回复: 0

金代两朝首相张浩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09-9-18 23: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1163),字浩然,籍贯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渤海人,。他历仕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五朝,官至尚书令。他在海陵王和世宗统治时期,任宰相十余年,是金代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
一 改革的支持者
女真文化是借鉴于契丹、汉文化而开启的。使女真人最先接触到契丹、汉文化的是一些仕辽而又汉化很深的渤海人。926年,辽朝灭亡渤海国,改为东丹国,以耶律倍为王,后来南迁到辽阳,从此以后辽阳便成为渤海大姓聚居的地方。在这些大姓中,张浩一家尤其显贵,是当时辽东的望族。张浩的曾祖张霸,曾任辽金吾卫上将军,祖父张祁,、父张行愿也都是辽朝的官吏。渤海在唐时已通用汉字,张浩出身官宦人家,不仅熟通汉文化,更通晓中原文物制度,这使他在女真族的封建制改革中能够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
天辅年间,金太祖破辽东,张浩前去投奔,得到赏识,太祖以他为“承应御前文字”(《金史、张浩传》,以下凡未注出处者皆引此传),办理文字事务。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先后受命修宫室、定朝仪、“管勾御前文字”。熙宗时,由户、工、礼三部侍郎升为礼部尚书,参与“详定内外仪式”,在熙宗时的一系列改革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1149年,海陵王杀熙宗自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镇压女真贵族的同时,他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张浩也受到海陵王的重用。海陵王夺取帝位后,召张浩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天德二年(1150年)十一月,进拜尚书左丞。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进拜平章政事,二年二月,拜尚书右丞兼中书令,三年二月,又进拜左丞相兼侍中。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废中书、门下两省,只存尚书省。六年七月,张浩以左丞相进为太傅、尚书令、司徒。海陵王统治时期,张浩进入金朝中央最高领导机构,使他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一时期,他所从事的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是营建中都。
海陵王是金朝最有改革精神的一个皇帝,在他统治的十二年间,展开了比熙宗时期更为激进的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大的改革,就是把金朝的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迁到燕京(北京市)。而在这一改革中,张浩起了重大作用。
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海陵王命张浩等增广燕京、营建宫室。张浩营建燕京,仿汉人都城宫室制度。都城周围七十五里,共十二个城门。都城中的内城是皇帝的宫城,周围九里三十步。内城南门称宣阳门,为正门。宣阳门上有重楼,三门并立。“中门绘龙,两偏绘凤,用金钉钉之,中门惟车驾出入乃开,两偏分双单日开一门。”(《历代宅京记》卷十八引《大金国志“》)内城内建宫殿九重,共三十六殿,皇帝宫殿居于正中,其后为皇后宫殿。内城之南,东边建太庙,西边是尚书省。内城之西,还建有同乐园、瑶池等皇室贵族游乐之所。整个工程“金碧辉煌,规模宏丽(同上),简直可与汉唐时的长安宫室相比。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定都燕京,“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中都。”(《金史、地理志》)张浩又请求凡四方的百姓愿意居住在中都的都免除十年的赋役,以实京师 。海陵王采纳了他的意见。海陵王迁都燕京,进一步打击了女真贵族保守势力,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同时,也奠定了金、元两代京都规模,对其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张浩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金世宗即位后,拜张浩为太师、尚书令。此时张浩已年老多病,但他仍协助世宗实行汉化政策。当时,有人主张罢科举,世宗不敢决定,说:“吾见太师议之。”张浩入见,世宗问他:“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张浩回答说:“有。”世宗问:“是谁?”张浩回答说:“秦始皇。”世宗对左右说:“岂可使我为秦始皇乎。”废除科举的议论遂止。在张浩的帮助下,世宗坚定了实行科举制度的决心。
张浩还以荐举人才为己任,世宗时,他荐举的纥石烈志宁等人,后来都成为名臣。

二、练达政务的干吏
张浩身仕五朝,任宰相十余年,是一个练达政务的能干的官吏。熙宗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相当激烈。右丞相韩企先死后,宗弼开始排斥韩企先一派的汉臣。田珏原是韩企先提掖的汉官,任吏部侍郎。韩企先临死前,向宗弼推荐他作宰相。韩企先死后,宗弼借故杀田珏,被牵连者达几十人,尚书省为之一空。张浩因与宗弼信任的汉臣蔡松年友善,受命行六部事。他办事干练,讲究效率,很受人们的称道。
熙宗统治后期,为免受朝廷派系斗争的牵连,张浩以有病为由,请求到外地作官。他曾做过彰德军节度使、燕京路转运使、平阳尹等官,很有政绩。他任平阳尹时的政绩,更为人们所称道。平阳地区治安状况不好,为盗的很多。临汾有个男子在夜里抢夺民家妇女,张浩将他逮捕,并出榜杀了他。从此,为盗的就减少了。在平阳的近郊有淫祠,郡里的人都很信奉他。庙祝、田主趁机争夺香火的利益,累年不决。成为民害。张浩命人拆毁淫祠,把供奉的神像投到水里。从此,强宗黠吏屏迹,不敢再犯,郡中大治。世宗时,杨伯雄任平阳尹,也很有政绩。平阳百姓赞扬说:“前有张,后有杨。”
三、明哲保身的官僚
熙宗、海陵王统治时期,是女真族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斗争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形势十分复杂。在政治斗争的漩涡里,人们升降沉浮,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弄得不好,甚至会把命丢掉。但是,在这种纷乱的局势下,张浩却“无事不为,无役不从,为相最久”,官运亨通,很少受大的打击。究其原因,主要和他善于明哲保身有关。
皇统六年(1146年)二月,右丞相韩企先病死,宗弼开始排斥朝中韩企先一派的汉臣。吏部侍郎田珏被指控结纳朋党,被排挤出朝。次年六月,田珏以结党专擅罪被处死,株连尚书省汉臣多人,尚书省为之一空。在这种情况下,张浩受命行六部事。由于办事干练,人们很佩服他的才能,这本是他施展才能的好机会,但他看到当时政局混乱,大狱迭起,决心离开京师避祸。他以身体有病为名,请求到外地做官。熙宗晚期,他先后任彰德军节度使、平阳尹等官,直到海陵王即位,才又被召还京师。
海陵王统治时期,张浩因办事干练、营建中都有功,很受重用,担任宰相多年。但他却处处小心谨慎,遇事不敢坚持己见,甚至违心地去做他不愿做的事。正隆三年(1158年),海陵王为了南侵宋朝,准备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把这里作为进兵江南的大本营。他派张浩和敬嗣晖营建汴京宫室。营建汴京宫室非张浩所愿,他委婉地对海陵王说:“往岁营建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海陵王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他也就没有坚持,违心地到汴京去营建宫室。在修建宫室过程中,海陵王时常派宦官梁充去视察。当时,汴京工程浪费惊人,“一殿之费以亿万计”,梁充见了还说不够华丽,有时甚至命令毁掉重建。张浩以丞相之尊,“曲意事之”(《金史、梁充传》),不敢得罪他,害怕他到海陵王身边说自己的坏话。
海陵王一心想南侵宋朝,进而统一江南。对此,张浩是不赞成的。但是,当海陵王向他征求意见时,他却不敢正谏,只用婉转的话来回答,想以此稍止海陵王用兵江南。他上奏说:“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海陵王听了这话很觉吃惊,说:“何以知之?”张浩回答说:“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王虽然喜欢他的话,但并不听从。
海陵王南伐失败,在扬州兵变中被杀,留守在汴京的太子光英也被杀死。张浩见大势已去,便派户部员外郎完颜谋衍向金世宗上贺表,表示拥戴,又作起金世宗的宰相。
对张浩的为人,海陵王颇有些不以为然。:他曾说:“左丞相张浩练达政务,而颇不实。”(《金史、纥石烈良弼传》)。他重用张浩,主要是看中他的才干,却不十分信任他。《金史》说海陵王对张浩“用之厚,遇之薄”,不是没有道理的。



2.《金史》称:张浩

字浩然,辽阳渤海人。本姓高,东明王之后。曾祖霸,仕辽而为张氏。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权签宣徽院事,管勾御前文字,初定朝仪。求养亲,去职。起为赵州刺史。官制行,以中大夫为大理卿。天眷二年,详定内外仪式,历户、工、礼三部侍郎,迁礼部尚书。田珏党事起,台省一空,以浩行六部事。簿书丛委,决遣无留,人服其才。以疾求外,补除彰德军节度使,迁燕京路都转运使。俄改平阳尹。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累年不决。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郡中大治。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金史海陵召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天德二年,丁母忧。起复参知政事,进拜尚书右丞。天德三年,广燕京城,营建宫室。浩与燕京留守刘筈、大名尹卢彦伦监护工作,命浩就拟差除。既而暑月,工役多疾疫。诏发燕京五百里内医者,使治疗,官给药物,全活多者与官,其次给赏,下者转运司举察以闻。
金史贞元元年,海陵定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浩进拜平章政事,赐金带玉带各一,赐宴于鱼藻池。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从之。拜尚书右丞相兼侍中,封潞王,赐其子汝霖进士及第。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正隆二年,改封鲁国公。表乞致仕。海陵曰:“人君不明,谏不行,言不听,则宰相求去。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则求去。卿于二者何居?”浩对曰:“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养病之地也,是以求去。”不许。
金史海陵欲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不听。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浩至汴,海陵时时使宦者梁珫来视工役,凡一殿之成,费累巨万。珫指曰:“某处不如法式。”辄撤之。浩不能抗而与之均礼。汴宫成,海陵自燕来迁居之。浩拜太傅、尚书令,进封秦国公。
金史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浩欲奏事,不得见。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诸将皆新进少年,恐误国事。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户谋克。”而海陵部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海陵自将发汴京,皇后、太子居守。浩留治尚书省事。
金史世宗即位于辽阳,扬州军变,海陵遇害。都督府使使杀太子光英于南京。浩遣户部员外郎完颜谋衍上贺表。明年二月,浩朝京师,入见。世宗谓曰:“朕思天位惟艰,夙夜惕惧,不遑宁处。卿国之元老,当戮力赞治,宜令后世称扬德政,毋失委注之意也。”俄拜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世宗曰:“卿在正隆时为首相,不能匡救,恶得无罪。营建两宫,殚竭民力,汝亦尝谏,故天下不以咎汝,惟怨正隆。而卿在省十余年,练达政务,故复用卿为相,当自勉,毋负朕意。”浩顿首谢。居数日,世宗谓浩曰:“卿为尚书令,凡人材有可用者,当举用之。”浩举纥石烈志宁等,其后皆为名臣。
金史浩有疾,在告者久之。遣左司郎中高衎及浩侄汝弼宣谕。浩力疾入对,即诏入朝毋拜,许设座殿陛之东,若有咨谋,然后进对。或体中不佳,不必日至省中,大政可就第裁决。浩虽受诏,然每以退为请。三年夏,复申前请。乃除判东京留守。疾不能赴任,因请致仕。
金史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使我为始皇乎!”事遂寝。
金史是岁,薨。上辍朝一日。诏左宣徽使赵兴祥率百官致奠,赙银千两、重彩五十端、绢五百匹。谥曰文康。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庙廷。泰和元年,图像衍庆宫。子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
楼主其他發帖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6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