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twwkgb

[全球独家]北京垣局真机---贺六十周年国庆专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19:1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文明被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跟另外三大文明隔开了。东南方向是大海。在古代,中国实力还比较强横,几千万人口在那放着,要征服必须大规模军团才能做到,而军队虽然可以翻越崇山峻岭,但是庞大的后勤物资跟不上就是纯粹送人头。



唯一的小缺口就是北边的阴山,太行山不太高,有很多山谷可以通到蒙古草原去,而东北方向燕山山脉靠近渤海湾的地方也有一条平坦的通道,所以中国历史上两次亡于少数民族入侵,第一次是北边蒙古,第二次是来自东北地区的满清。

就是在地理上存在着这么两个缺口。不过上天给我们的福利不止这点,由于北边环境气候极端恶劣,文明程度低,稍微有些文明还大多是学习我们的,即便能够侥幸崛起并且成功入主的民族大多数都人口稀少,想取代我们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
   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不到一百年就覆灭了;满族则最终被汉化了,这两次入侵最终没有毁掉中华文明,汉民族仍然是主体民族,蒙古和满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真可谓天佑华夏!..迷彩虎
三元不败的中一圈,华夏文明的金钟罩。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19:1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文明被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跟另外三大文明隔开了。东南方向是大海。在古代,中国实力还比较强横,几千万人口在那放着,要征服必须大规模军团才能做到,而军队虽然可以翻越崇山峻岭,但是庞大的后勤物资跟不上就是纯粹送人头。



唯一的小缺口就是北边的阴山,太行山不太高,有很多山谷可以通到蒙古草原去,而东北方向燕山山脉靠近渤海湾的地方也有一条平坦的通道,所以中国历史上两次亡于少数民族入侵,第一次是北边蒙古,第二次是来自东北地区的满清。

就是在地理上存在着这么两个缺口。不过上天给我们的福利不止这点,由于北边环境气候极端恶劣,文明程度低,稍微有些文明还大多是学习我们的,即便能够侥幸崛起并且成功入主的民族大多数都人口稀少,想取代我们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
   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不到一百年就覆灭了;满族则最终被汉化了,这两次入侵最终没有毁掉中华文明,汉民族仍然是主体民族,蒙古和满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真可谓天佑华夏!..迷彩虎
三元不败的中一圈,华夏文明的金钟罩。

补充内容 (2018-3-15 07:26):
中一圈

极大提升了文明的凝聚力,抗击力,恢复力,耐久力。
发表于 2017-12-28 19:3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风水家太不了解中国人,中国人是困境成龙福成虫,百姓是龙,官员……
发表于 2017-12-30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下任我行 于 2017-12-30 13:55 编辑

兵贵神速,历来为何被误导认为南方打不过北方,就是败在交通优势上,而不是南方风水不如北方,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就是交通上后勤补给跟不上。因为南方山脉众多,起伏连绵不断,切割、阻拦交通,在整合资源和军队上远不及北方神速。现在高铁已经弥补这一缺陷,但仍然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政策上重北方而轻南方,毁南救北。从两横三纵,到八纵八横,再到十纵十横,(先建和后建大有玄机——先建者恒强,后建者恒弱)处处打压我桂系,再到设立X安新区,其实就是切底粉碎迁都的建议!XX似乎还未跳出被异族再次被逐鹿统治的宿命(建议的不重视,不纳采),不久或将被异族第三次逐鹿统治,领土或将更大,民族或多一个,但绝大多数人的人格、人权将是低贱的,猪狗都不如!那些毁南救北,不知毁了多少风水宝地,毁了多少汉族的未来。真正懂风水的大师请看看南方的风水多还是北方的多?南方的龙脉连绵起伏多还是北方的多?南方的龙脉气势磅礴还是北方的多?相信你若了解风水会得出准确的答案的。如果我们被重北轻南的观念统治,我们的眼光必然变得短浅,看不清自己未来发展之路。把握机会,能为人之不能为,敢为人之不敢为,从而开启未来的人生之门,一个善于开拓新思路的人,一定是善于发现机会和勇于创新的成功之人。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没办法,讲也没人信,努力了也无法挽回!







发表于 2017-12-31 22: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下任我行 于 2018-1-1 00:01 编辑

人口是历史文化、文明传承的载体,任何文明的载体都是人口,没有人口的文明最终都将消亡。为什么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未消失,原因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口没了,文明也就完了;人口少了,传承汉族纯正的基因、改变别人基因也就没辙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入侵,历经战乱,历经灾难,多次亡国,多次濒临亡族,多次损失惨重。但我们却败而不亡,亡而不死,损而不折,依旧顽强地生存延续着,就是因为我们人口众多,经得起战乱,经得起损耗,经得起折腾,最后把少数的异族给同化了!中国人口众多是优势而不是包袱,我们因该把此优势无限地放大,因势利导地大规模对外移民,关键是农民,政府应全力扶持出国谋生。将来就算中、美、俄互相把地球核平了,只要地球还有人在,就有华人在,我们的后代就可以光复中华,如果种都没了,还复个屁啊!移民方向:北美、澳洲、乌克兰、巴西,移民主攻方向西伯利亚,其一、边界与我国交界,有利于进可攻,退可守;其二、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其三、地广人稀,再养活两个十三亿都不成问题!欧洲这些高纬度的国家一般生女的机率比较多,恶劣的气候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利用我国的众多男人的优势与当地适应恶劣天气的女人通婚,通过杂种优势的原理,生育出来优良的下一代以适应当地恶劣天气,那么经营西伯利亚、问鼎北极圈自然水到渠成!记住:我们是龙的传人,不是猪的传人,要灵醒点,这才是中华的智慧!

争夺天下靠的是军事实力,而其支撑点靠的是:1、人口(尤其是密集的人口区)2、经济(后勤补给)3、交通(这是把1、2两个支撑点转换成军事实力的载体)。北 方,地广且平,土壤肥沃,人口集中稠密,北方地形较平坦,基本是一个整体单元,没有太多自然屏障。意味着相对政治控制力强,军事资源总体足,更容易通过兼并快速整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各种社会资源,人多则兵源多,人口集中则兵源集中,兵源集中则征调及补充效率高。人多且集中则生产规模和效率高,经济就好,经济好了后勤就有保障。相对干燥的气候和平坦的地势,能轻松构筑交通网络,能快速的把人口和经济优势直接转化为军事优势,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兵贵神速】。古代南方在交通上一直都处于劣势,只要北方的将领不是猪头,耗都能把南方耗垮了。

南方、北方以秦岭,淮河为基准分界线,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北方的关中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三个大板块一马平川,交通方便,利于耕种,利于大兵团作战,更重要的是人口众多,利于耕作而粮食充足为征伐其他地方提供了的优质条件,而南方山多河流多,平原分割破碎,不仅开发程度低,而且以古代的交通,内部难以快速整合连成一片。所以,南、北方对垒起来,北方基本就强好多,南方基本就吃亏得多了。讲寒带征服温带,讲南方人战斗力不强,打不过北方,这都是胡扯,汉武帝北击匈奴,英国征服苏格兰、莫斯科征服圣彼得堡、明朝灭元都是南方打过北方的典型例子!至于什么的美国的南北战争,那是北方工业革命KO南方农革命。讲易经,西北、正北、东北是我国的三个吉利之门,要是那样的话,自古以来我国的威胁就不是来者西北、正北、东北方这三个方向了。所以,讲易经的生门、休门、开门是我国的三个吉利之门,利于建都立业,都是TMD神经、白痴,却不知北方的异族就是从这三个方向攻入,逐鹿、统治我大汉国民的。根据推演,下一个逐鹿我大汉民族成功的必定是来自日本,我们不得不重视




发表于 2018-3-16 2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之真师传法,法中正误皆俱,能去伪存真,得净法全诀者,才能授予嫡传大印。
50.gif
发表于 2018-3-16 23: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下任我行 于 2018-3-16 23:49 编辑

不要小看日本这个边缘地带的国家,纵观近代几百年来崛起的国家,都是从边沿地带崛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然后争霸世界,称雄天下!TG至死不悟,坚如磐石,无疑是为宿命轮回埋下“伏笔”。万事成败,“运”如影随形,难怪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者三要素。当一个人走运的时候,很多时在很自然中会有天时、地利的配合,而这种配合,甚至是当事人自己也不明白者,这就是运来天地皆同力。
万事成败,“运”如影随形,难怪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者三要素。某些太大尺度的事件,个人能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不是某一个人甚至某一个集团能够决定的,在这些大事件背后,有着天时、历史、人心等诸多深层次力量,个人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古来如李斯、董卓、杨素,智力皆横绝一世,早年飞黄腾达,看起来命运对他们很厚待,结果下场都很惨。也有一些能力超群锐意进取者,终身不得施展,却幸运地逃过了动乱,得以享尽天年。人的主观努力能施展的范围其实相当狭窄,环境和时机远比人的努力重要。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没有那个运气,一个人再挣扎也无济于事。


世界卫星影像图.gif
发表于 2018-3-23 18: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任我行 发表于 2017-12-31 22:58
人口是历史文化、文明传承的载体,任何文明的载体都是人口,没有人口的文明最终都将消亡。为什么中华文明历 ...

所以,讲易经的生门、休门、开门是我国的三个吉利之门,利于建都立业,都是TMD神经、白痴,却不知北方的异族就是从这三个方向攻入,逐鹿、统治我大汉国民的。===》慧眼。我相信300%的可能性。
发表于 2018-3-23 1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意见,不知道那个是好见解
发表于 2020-2-24 14: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MG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反映出MG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进程,推动一个MG化的金融体系向全世界扩张,把全世界纳入到这个体系中,通过印钱就可以在全世界购买真金白银和大宗物资,构建起超强的全球性大帝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帝国能够把权力和利益植入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MG却做到了,而无形中的国徽冥冥中与HSD布局吻合与中东的地形吻合,实乃天定命运,一旦MG完全控制中东,MG统领全球的时代即将到来……。


天定命运.全球鹰.gif
发表于 2020-2-24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盛顿规划,国会与总统府的媾精妙合,总统府头顶是皇冠,国会头顶是钻石,钻颠倒时即是皇冠之形状,皇冠颠倒时即是钻石之形状。
皇冠.jpg
钻石5.jpg
发表于 2020-2-26 22: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下任我行 于 2020-2-27 00:22 编辑

天定命运、天命所归,合而为一,倚天长剑,气势如虹,所向披靡!
倚天剑.gif
999.jpg
发表于 2020-3-4 16: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任我行 发表于 2020-2-26 22:56
天定命运、天命所归,合而为一,倚天长剑,气势如虹,所向披靡!

我不懂风水,但从头到尾看了天下兄的理论,心里莫明的认同,真心的支持,同为广西人,说到广西的内容很有同感!!!
发表于 2020-3-17 1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下任我行 于 2020-3-17 12:58 编辑
adefine 发表于 2020-3-4 16:43
我不懂风水,但从头到尾看了天下兄的理论,心里莫明的认同,真心的支持,同为广西人,说到广西的内容很有 ...

作为血性的广西有人,恨死土鳖王八!现附上广西的风水布局,此布局暗合七星阵,内藏光明之手。此布局不知还有那个县、市还有争议,欢迎大家做出学术交流,提出宝贵的意见。声明:此仅学习讨论,若当权者当政者不纳采,不实施,只不过是空中楼阁、镜中之月,废话一堆,废纸一张。
广西城市风水布局.gif
发表于 2020-3-23 11: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任我行 发表于 2020-3-17 12:52
作为血性的广西有人,恨死土鳖王八!现附上广西的风水布局,此布局暗合七星阵,内藏光明之手。此布局不知 ...

强!!!
发表于 2020-4-3 0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海口、广州、长沙、昆明、河内连接起来就得出一个金钟罩的形局;若把重庆、长沙、广州、河内、昆明连接起来又出现一个五角星(★)。于此,广西外有金钟罩护体,星宿指引,前途光明也...
龙龟101.gif
发表于 2020-4-3 08: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龙脉论,金陵 燕山最次。刘伯温。
发表于 2020-4-13 15: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规模宏大的垣局必然上应天星,天文可以考察下,尤其是开始建都的年份也能应证一些信息
发表于 2020-5-3 01: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不做解析说明,请见谅!
推背图.台湾.gif
发表于 2020-5-3 16:4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脉中燕山最次。刘伯温的原话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10: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扬:广土巨族,一个更宏大的中国故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扬】

【中华文化可以成为一个巨大民族“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可以为这个民族五千年的“生生不息绵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可以托举起现代中国这样一个繁荣富强的世界大国,这就意味着,除了琴棋书画唐诗宋词中医中药气功太极,这个独特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文明比较上乃至国际政治上,也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通过将被西方颠倒的历史和颠倒的文明再重新颠倒过来,在世界历史和文明比较的宏大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即可发现:只有中华民族这一支,用了五千年不间断的努力逐渐长成为真正的广土巨族。只有像中国这样从独特的中华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大一统国家,广土巨族国家,才是作为氏族组织对立面的、真正意义的国家。只有广土巨族国家,才代表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进化方向。而这是一个最为宏大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已不仅是“外宣”之需要,当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的中心,关于中国是谁、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整个世界都在寻求解答。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明确将当下的中国道路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发展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连接为一个整体。这就为讲好中国故事指明了大的方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年初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宣部刘奇葆部长撰文:“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今天中国政府说出这些话,不是随便说的,习主席说的“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并不是在谈一种文化现象,而是在讲深刻的文明冲突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冷战之初,西方政治家莱斯特·皮尔逊就曾预言:“设想这些诞生于东方的、新的政治社会将复制那些我们西方人所熟悉的政治社会是荒谬的。这些东方文明的复兴将采取新的形式。”他指出:“最广泛的问题不再出现在同一文明的国家之间,而是出现在各文明之间”。(转引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到了中华文明大步走上复兴之路的今天,问题已归结为:为什么中华文化可以成为一个巨大民族“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可以为这个民族五千年的“生生不息绵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可以托举起现代中国这样一个繁荣富强的世界大国?除了琴棋书画唐诗宋词中医中药气功太极,这个独特文化在世界历史和文明比较上的独特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带一路”全球峰会即将于5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中国登高一呼,众国四方咸集,这里的感召力,不仅是具有世界经济意义的中国经济,还有具有国际政治意义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在民族竞争中的独特性

梁启超曾在1923年写过一篇《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文中写道:

有一件大事,是我们五千年来祖宗的继续努力,从没有间断过的,近五十年,依然猛烈进行,而且很有成绩。是件什么事呢?我起他一个名,叫做“中华民族之扩大”。原来我们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小小几个部落,在山东、河南等处地方得些根据地,几千年间,慢慢地长…长…,长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巨族,建设这泱泱雄风的大国。他长的方法有两途:第一是把境内境外无数异族叫他同化于我,第二是本族的人年年向边境移殖,把领土扩大了。五千年来的历史,都是同这条路线进行,我也不必搬多少故事来作证了。

梁任公当时说“我们五千年来”和我们今天说“我们五千年来”,并没有差别。就是说,早在中国进入近现代之前,中华民族就已经通过他所说的两种途径将自己长成了一个“硕大无朋的巨族”。而这是五千年来我们祖宗“从没有间断过的”努力,一方面“把境内境外无数异族叫他同化于我”,成为巨族,另一方面“本族的人年年向边境移殖,把领土扩大”,形成广土。直到中国人抬眼看到整个世界,环顾宇内,才发现原来自己竟是唯一的“广土巨族”,硕大无朋,泱泱雄风!

梁启超曾经将中国的历史分为“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和“世界的中国”三个阶段。只是到了第三个阶段,自乾隆末年开始至今,在中国人明白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并做了一番比较之后,才最终发现了本民族的特殊之处。

在欧亚大陆,在当时能够和中国相提并论的大型帝国,一个是奥斯曼帝国,一个是俄罗斯帝国,但都不能和中华帝国相比。一是历史太短,前者不过六百年,后者才两百年;二是两者主要经由强大王朝的军事扩张而成,并没有发生过上千年的文明同化和民族融合;所以,这两个帝国都只有广土,而不是巨族,虽然版图很大,民族却四分五裂,没有共同文化。

西欧这一部分,二十多个民族国家,不过是刚刚从王朝混战转为民国混战的新战国时代,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按中国的标准,既无广土,也无巨族,在政治发展上只相当于中国的东周时期。

至于其他大洲,非洲大陆大部分还都处在从部落到王国的过渡期,连周朝的统一程度都还没有达到,广土巨族也完全谈不上。而南北美洲、澳洲和大洋洲,都是新大陆,欧洲移民抢占了原住民的土地,建起欧洲人的社会,不属于原生文明,即使建立了拥有广土的国家,其国民也不是原生的巨族。



比来比去,只有中华民族这一支,堪称真正的广土巨族,用了五千年不间断的努力才终于逐渐长成,世间独一无二。所以梁启超用“硕大无朋”来形容。

广土巨族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化方向,这一点无可置疑,而帝国则是广土巨族的必经阶段。从历史上看,如今并立于世的几大文明——远东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曾有过在巨大的疆域内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统一宗教、统一文化、统一国土、统一民族这些大一统帝国阶段,如果没有这些帝国阶段作为文明的基础,不可能成为今天的“优胜文明”。今日西方文明以当年罗马帝国的大一统为基础,伊斯兰文明以当年阿拉伯帝国和突厥帝国的大一统为基础,东正教文明以当年拜占庭帝国的大一统为基础,无一例外。

广土巨族必然经过帝国阶段,但并不是每一个帝国都能发展成为广土巨族。这是因为帝国虽然在巨大的疆域内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府,但大多数没能像中华民族这样通过数千年同化和融合实现巨族的成长。也就是说,大多数帝国的政治统一局面并未伴随宗教和文化统一的发生,由少数族群组成的统治者集团没有力量同化占人口多数的其他被统治民族,使之成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巨族。一旦发生危机,必然四分五裂,重回帝国之前的状态,再无复原的可能。

在欧亚大陆中部的大中东地区,几千年来先后出现过几十个巨大的帝国,埃及、阿卡德、吾珥、亚述、巴比伦、米底亚、阿契美尼德、马其顿、波斯、塞琉古、托勒密、罗马、安息、拜占庭、萨珊、阿拉伯、倭马亚、阿尤布、马木留克、阿拔斯、塞尔柱、奥斯曼,都有过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统一宗教、统一文化、统一国土、统一民族。但若按照秦汉帝国的标准衡量,都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大一统。所以,尽管奥斯曼帝国持续了六百年,成为历史上最强大、最成功的伊斯兰帝国,但最终还是以各民族的分崩离析而告终。

广土巨族才是政治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点也有纯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解释,如果认为“非零和的持续成长和持续实践,在从原始生物时代发源到今天的互联网络的过程中,决定了生命历史的方向”(罗伯特·赖特《非零年代》),那么也当然可以认为,广土巨族的形成,无非是人类社会在从氏族部落发源经过长时期非零和合作互动,其正值总和累积的自然结果,也必然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向。

即是说,关于为什么只有中华文化不仅发展出成熟的帝国,而且最终诞生出广土巨族的纯理论解释就是:中华文化的非零和合作互动最为成功,时间持续最长,正值总和积累最大。

据历史学家考证,西元1500年前后,世界上有6千多个自主政体,如今只有200个左右主权国家。欧洲近代早期有450个小邦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25个民族国家。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正是按非零和逻辑朝着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方向发展,并无例外。

显然这是一种与流行的基于西方中心论的世界历史观明显不同的世界历史观,它以广土巨族为人类历史的方向(而不是西方自由民主),以非零和合作互动的文化为进化机制(而不是个人私利最大化),以氏族、部落、王国、帝国、巨族共和国为几个主要的进化阶段(而不是所谓“到达丹麦”),最终通向世界大同(而不是金字塔霸权体系)。

在这个历史图景中,中华文明遥遥领先于所有其他主要文明,中国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西方国家不仅不是历史的终点,而且还在前帝国时代踟蹰徘徊,甚至不进反退。而其他国家也都散落在从部落到帝国之间的各个阶段,距离建成巨族共和国还有千年之远。

如此看来,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那个以西方为终点的“主流”世界历史观。



在土耳其史学家的叙述中,土耳其历史才是主干

二、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

“世界历史”,中国人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没有这个概念,当然也没有发展出像黑格尔创造的那种,将人类所有民族和文化都连贯成一个分阶段进化的、线性发展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国的历史学自成体系,既有详尽的史实记载,也有抽象的微言大义,但由于受到天道循环观念的影响,没有建立起历史线性发展的理念,又由于受到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也没有建立起世界作为整体的理念。

这让中国在后来吃了很大的亏。西方学者将世界历史串成了一个以古代东方为起点、以近代西方为终点的大事件逻辑链,于是大多数非西方文明就被排除出世界历史的“主线”,成了边缘。从此以后,一个教科书版本的世界历史开始流行于世,希腊、罗马、西欧和北美等白种人国家统统登堂入室,成了天然伟大光荣正确的“文明”,而所有东方和南方国家,无论是近东的波斯、阿拉伯,还是远东的印度和中国,都成了“文明”的对立面,即使不是野蛮,至少也是黑暗。

在这个扭曲的“世界历史”图景中,中国不仅不是世界第一,反而还被孟德斯鸠戴上了一顶“专制”黑帽子,成了落后国家,并被黑格尔安排到了“世界历史的局外”,且言之凿凿地断言:“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黑格尔《历史哲学》)。

由此可见,一种伪理论可以将现实扭曲到什么程度。以下这些历史事实,在西方中心论的理论当中,竟统统被视而不见:

一、发源于炎黄古帝的中华文明至今不曾中断,建成于两千年前的秦汉国家至今不曾灭亡,历史上几多异族入侵,几多中原易主,但文化不灭,国脉不断,五千年后的今天,还是带着原始基因的中华文明。环顾世界,与之比肩的,没有第二个。

二、自秦汉开始,中国就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具有大洲规模的大一统国家,成长到今天,人口规模甚至接近欧洲与非洲总人口之和。聚合了最大人口规模的广土巨族之成长,中国至少领先了两千年。环顾世界,没有第二个。

三、靠了秦汉国家制度的保障,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每一次都能在崩溃之后迅速重建,两千多年来是一个周期性再造的过程,不断巩固和完备,到了人民共和国时期,郡县制实施更加彻底,大一统措施更加有力,民族融合更加深入。环顾世界,没有第二个。

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广土巨族国家,凭什么不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反被认为远离世界文明、处在“世界历史的局外”呢?



以中国为对照,欧洲的大一统远远没有实现,历史上多次接近完成统一又都功亏一篑。美国在一块无主的土地上由移民建立国家,享受天然国土屏障和海洋通道,按说有最好的条件建成大一统国家,但直到今天连最基本的国民身份认同问题都没解决,种族冲突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美国到底是谁的美国?”这个基本问题每一年都在被追问,而且合众国的国家体制也使得各州都可以合法地脱离美国。这些根本性问题,以中国的标准看,其实就是国家建设的未完成状态。

伊斯兰国家的大一统建设更是没有多大希望。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阿拉伯世界部落势力的威权远大于国家的威权。查希里叶时代的阿拉伯民族无异于中国秦汉时期的北方戎狄,徙志之后的伊斯兰时代,并未逐步建成国家,仍以氏族部落作为基本的政治单位,并受到伊斯兰教义的强化。可以说,直到今天,伊斯兰世界在国家建设方面与中国的差距,几乎还是一千多年前突厥与唐帝国之间的差距。

南美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情况就不必多说了,最好的情况也只是国家建设的未完成状态,最坏的情况其实是越来越失败,是国家政治濒于解体。不要说大一统国家建设进程,没有倒退就不错。

所以,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被西方学界颠倒的世界历史再重新颠倒过来。这个任务只能由中国学者来承担,不可能指望西方学者来完成。即使是发现了“中国第一”的福山,也只迈出了半步,虽然承认了秦朝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甚至承认了希腊和罗马并不具有重要性,但出于预设的历史终结论立场,他最终还是没能得出超越西方中心论的结论。

三、把颠倒的文明颠倒过来

文明的高下之分建立在对世界历史的构建之上,后者如何建构,决定了前者如何比较。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众所周知,他认为:“现代全球的政治,应当基于全世界不同宗教与文明间的深刻冲突来理解”,“文化身份差异、文化对抗性和文化关联性会扮演主要的角色”。无论批评者们怎么说,从理论上将世界大势看成是西方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和儒家文明圈之间的冲突博弈,仍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但是,与孟德斯鸠的政体三分法和黑格尔的线性历史论一样,在本质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出于西方中心论立场,也服务于抬高西方基督教文明,打击非西方异教文明的政治目的。

要破除这一政治神话,回归世界文明的真正图景,也要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开始梳理。

一、人类社会最早的国家雏形,出现在古埃及、古苏美尔、古黎凡特、古安纳托利亚这几个位于大中东的地方。考古发现,其中的一些城邦国家已经发展出了很“现代”的政治组织。通过对1968年发现的约2万件“艾布拉泥版”的破译研读,人们发现,西元前3千纪这里曾有一个控制着60余个附属国和城邦国家的强大王国,26万人口和巨大的贸易网络通过1万多的行政官僚管理,这些官僚大部分不是国王的宗亲,而是由首席大臣(维齐尔)选拔指定的。

也就是说,非氏族的、现代化的国家行政组织,在古黎凡特地区甚至早在西元前3500-2500年间就出现了,甚至比中国的国家雏形还要早上千年。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反倒越来越落后了呢?为什么整个东地中海地区没有提前中国2000年建成大一统国家,更没有成长出广土巨族呢?为什么5000年后的今天反而更加四分五裂了呢?实际上,这个艾布拉王国就是今天的叙利亚东北部,都城就靠近今天的阿勒颇。

二、再看西欧地区。在西元前的数千年里,整个西欧没有出现文明之光,古埃及建成过埃及帝国,古苏美尔先后出现过阿卡德帝国、吾珥帝国、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赫梯帝国,古波斯先后崛起过米地亚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波斯帝国,而西欧地区,如果排除掉“泛希腊化”时期这段编造痕迹明显、史实极为可疑的历史,那么,真正的帝国罗马帝国直到西元前一世纪才出现,而在持续了四百多年后就结束了。

西欧地区再次出现帝国,是一千多年之后的事,首先是16世纪借助于美洲殖民地崛起的西葡帝国,然后是借助于美洲、非洲、亚洲殖民地崛起的荷兰帝国、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确切说,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西方”,一个晚于所有主要的东方文明3000年到2000年才出现的、只是借助了新大陆的财富才得以崛起的、与所有古文明都没有直接联系的、靠编造世界历史才把自己打扮成悠久文明的“暴发户文明”。

这又是因为什么呢?文明发展的开始阶段晚一些不是问题,但既然有过一次短暂的亚历山大帝国和一次长达四百年的罗马帝国,而且两个帝国都曾包括了很大部分东方地区,文明的融合深入发生,为什么还会在西罗马帝国解体之后立刻跌入文明的谷底,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毫无复兴的希望呢?是不是如果没有发现新大陆获得意外之财,整个西欧就会一直沉沦到今天呢?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东西抑制了西欧正常的国家发展,断绝了成长出广土巨族的光明前程?

三、再看阿拉伯地区。由于干枯的地表和干旱的气候等恶劣地理条件,使得阿拉 伯半岛在西元7世纪之前始终游离在各大文明中心的边缘。绿洲中的定居者和游牧的贝都因人都是多神崇拜,相互之间以抢劫、纳贡、仇杀为主要的交往方式。在穆罕默德教出现之后,新宗教宣扬信安拉、信天使、信先知、信经典、信末日,客观上打破了氏族壁垒,诸多血缘群体之间开始形成稳定的地域关系,甚至引起了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革命。但事实上,温麦并未完全取代氏族关系,以温麦为基础的新型伊斯兰国家与现代化国家仍然差别巨大,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以新的氏族代替了旧的氏族。

在穆罕默德生前和死后的“四大哈里发”时期,伊斯兰世界的版图迅速扩大,此后的一千多年里,先后有倭马亚、阿拔斯、阿尤布、马木留克、塞尔柱和奥斯曼等巨大的帝国崛起。按说,早已有了进行大一统国家建设的良好条件,即使没有达到中国秦汉时期的程度,至少可以复原类似于艾布拉王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然而,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轰然解体,以及持续至今的各自为政、分崩离析,证明了伊斯兰世界只是一个徒有帝国外壳的部落组织集合体,与中华帝国根本没法比。



四大哈里发时期

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东西抑制了伊斯兰世界正常的文明发育,断绝了成长出广土巨族的光明前程?

对以上问题的追问,不得不深入到这样一个认识当中:在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儒教文明三者之中,前两者有一个共同性,即都是源于犹太教,或者说源于亚伯拉罕教,或者说一神教。而儒教文明与前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天人合一信仰,或者说世俗主义精神。

从理论上讲,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所有政治组织无非是两种形式,一是基于血缘宗亲的组织,二是基于地理区域的组织,前者的发展路径就是从宗族到氏族,后者的发展路径就是从城邦到国家。所谓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跨越从氏族到国家这个边界。

那么,一神教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用神的氏族,或者叫大神氏族,取代人间的氏族。所以,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一神教崛起的初期,都是有巨大进步意义的,因为它依靠信仰的神奇力量强行打破了传统人间氏族的壁垒,为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但是,大神氏族毕竟还是氏族,一神教的信众,无论是崇拜耶和华,还是崇拜耶稣基督,还是崇拜安拉,归根结底,都是追随一个氏族首领,而不是忠于整个国家。

所以,可以说,信仰一神教的国家,或者由一神教信众组建的国家,或者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国家,严格讲都不是完整意义的国家,不具有家国一体、天人合一的和谐性和完整性。而只有像中国这样从独特的中华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大一统国家,广土巨族国家,才是真正意义的国家,作为氏族组织对立面的那个国家。



如此看来,如果承认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国家代替氏族,是广土巨族代替四分五裂,是非零和合作互动的正值总和积累,那么,以儒教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国家文明的发展方面明显优越于一神教文明。这也是西方学界长期以来不肯承认的。

于是,这个将颠倒的文明颠倒过来的任务,也只能由中国学者来承担,不可能指望西方学者来完成。尽管关于西方文明正在或终将衰落的论调一直都在流行,但由于西方文明在近几百年历史上非凡的成功,大多数西方人仍然抱有这样的幻想:西方文明是一种与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文明,而且西方文明的全球扩张已经断绝了其他文明的发展路径。基于这样的观念,关于主要文明之间的优劣比较,关于各宗教之间的比较,早已深深嵌入到了国际政治当中,不可能完全客观。

综合上述,将被西方颠倒的历史和颠倒的文明再重新颠倒过来,在世界历史和文明比较的宏大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认识中华民族这个广土巨族的唯一性,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中国故事。讲好这个故事,是中国学者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10:2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土巨族在地理支撑上是广脉巨局。唯一的巨大造成唯一的广土巨族。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5: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领土排名前十的国家,有九个首都在国境边缘部
https://partners.sina.cn/html/uc ... a9c3fdbd738&wm=6079
发表于 2021-9-29 17: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形取义,牵强附会;风水迷信,此缘其一.
发表于 2021-9-30 15: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LCY 发表于 2021-9-29 17:33
象形取义,牵强附会;风水迷信,此缘其一.

對, 穿鑿附會, 盲人瞎馬, 除郭丘楊外, 完全不懂風水...
发表于 2021-9-30 17: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機 发表于 2009-10-3 09:17
小弟還原一下樓主的原意:
 
以北京、承德為龍首之龍形,詡詡如生:

画龙点睛!
发表于 2022-2-9 16: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至人於此推阴阳造化之消息用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人身一天地,中医学理,深奥玄妙,内藏治世之大道,堪舆之大道,非有天缘,即使你智过万人,穷磬毕生精力也难以全盘领悟。吾今虽云医理,实云地理,虽云治病,实云治国,已全盘隐出,再无余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脾胃为人身升降之中枢,脾胃健则气血得以生化,五脏赖之得养,病虽危殆,仍有一线生机。胃者,五脏之本也,五脏者(心、肝、脾、肺、肾)皆禀气于胃。命门真火为生命之原动力,五脏精气之源泉,抚得一分正气,便退一分邪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脾胃一败,生机顿灭,人难回天,终至不救。故治病当以保护脾胃为第一要义。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一败,百药难施。病变万千,难以预见,见病治病,专科之大忌。


有痛则病,也就是有些病人去化验血液,去做透视也查不出所以然,一切都显示正常。中医医理,从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则、事理、哲理中悟出,其中的奥妙绝非化验、透视所能测知。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气,决定生死。留住一分胃气,多一分生机。脾胃强大了,就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胃气强则气血充旺,五脏和调,精力充沛,病邪难侵,可祛病延年。内伤脾胃,则百病丛生,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从临床来观察,不管是轻病还是重病,一定要打开病人的胃气,让病人产生饥饿感,有吃饭的欲望,这是恢复胃气的关键,也是避免死亡的关键。


人的阳气,皆从真火生来,命门火衰者,其中土必虚。人的脾胃肠之消化系统五行属土,方位在中,故名中土命门真火乃生中之本,是人脾胃肠的根本动力。要想人的脾胃肠健康,必然应使人的真火得壮。人体阴寒,就是命门火衰的体现。阳化成气,阴化成形,一切有形病邪,如肿瘤、癌症等,多是阴气阴邪所致。治疗癌症、肿瘤要用阳药配伍辩证攻之。脾胃属于土,一些中医大驾在治疗脾胃虚寒等疾病时,先补命门之真火,命门火补足了,脾胃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人身真火得壮,就能生通身大阳。人的通身大阳充实,五脏才能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所以调理一切脾胃、肛肠科的疾病,其治疗根本办法,是治理人的真火。真火若得正壮,肠胃与肛肠病不求祛而能自然祛除。


人的真阳来自于真火,而真火真阳在人的健康之中又为第一重要。自古以来有医学家认为非附子不能生阳,而实际上附子的作用是壮人命门真火。所以附子实是百药中第一利人之品。脾胃肠病的根本是在于人的真火虚衰。中医如果不懂得去寻找病之根本,却陷入哪里病就治哪里的局部主义当中,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方医学理念就全无区别了。中医的精髓永远在于阴阳五行生克之制化的全局观,而决不在于当今陷入误区的水灭火(北胜南),金克木(西胜东)的局部观。五脏皆禀气于胃也,胃气是五脏的后勤部,运中土,溉四旁,保肾气,是治病救危一大法门。凡治病,以顾护胃气为第一要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久病,难症痼疾,重危急症,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见病治病,不顾两本,妄用苦寒攻伐,医之罪也!胃气一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亦且不能运载药力。脾胃如釜,元阳为釜底之火。故凡治脾胃病本药不效,速温养命火,火旺自能生土。附子为纯阳至阳真火,故桂附理中汤又是救胃气,治百病之要方。至此,桂附理中这四个字为命名,于堪舆而言实有暗示治国之要义。



胃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疑难病的疗效和预后,因此顾护胃气即为治疗疑难病的重要原则。《内经》云:土生万物,当诸症纷杂而难治者,先调脾胃。《脾胃论》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愈,调脾胃为治一切慢性病的不二法门。脾胃者,四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则人死焉。土载万物,主生主化,贫瘠的土壤岂能有参天之大树。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生化之源竭,命必尽矣。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存得一丝阳气便有一线生机。《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径》顾胃气之学术思想,治病十分重视顾护胃气,从治则、治法、方药运用,到治疗禁忌、煎药法与服药法等方面,处处以顾护胃气为本,或养胃气以祛邪,或祛邪而不伤胃气。治疗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正确辨证论治时,应视胃气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缓急而选方,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会伤脾碍胃,加重病情。土胜水为常,水胜土为变,土不胜水则决堤,水灾作矣。土足以制水,得土以拌之,水有所归,不至横流为灾。少阴为肾经,属水,其脉在太溪穴;趺阳为胃经,属土,其脉在冲阳穴,少阴负趺阳,则脾胃的谷气犹盛,其病虽危而正气仍可奋起抗邪,亦即其病可以转危为安。少阴肾水甚不宜旺,旺则灭火而侮土。土胜而水负则生。水胜而土负则死,以阳主生而阴主死也。凡诸死证,皆死于水邪泛滥,火灭而土败也。古训昭载,而后世庸愚,乃开补水之门,以祸天下,代有粗工下士,祖述其说。自宋元以来,讫于今日,群儿谬妄,邪说纷纭,方书数百千部,其于先圣至理,绝无略解一字者,此天下后世,亿万苍生,一大害也!每检医方,辄为怒发,口众我寡,但积悲叹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气血之有无,五脏六腑之强弱皆赖脾胃之强弱。所以《脾胃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其他内外诸病应投药物之中,凡与胃气相违者概勿施用。只有力保胃气,加以攻邪,战守具备,敌乃可克。此固不足为训,然其意可师,推而行之,保胃气以攻邪,其理正如是也。胃气者,正气也,病气者,邪气也。夫邪正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凡邪气胜,则正气败,正气至,则邪气退矣。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气,扶正祛邪,首当顾全胃气,胃气强壮,则气血冲旺,五脏和调,精神充沛,病邪难侵,可却病延年,长命百岁。重视胃气,是祖国医学上最重要的一章,在临床实践中一直起着重大的作用。脾胃居中州,斡旋饮食精微,化生气血,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气血精微升降、转输、运化的枢纽,固护脾胃之气,使其升清降浊,化生气血精微,胃气足则正气足,正气足方可大胆攻邪。《景岳全书》云:“且凡欲治病,必须先藉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常易愈,此以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胃气虚者,攻亦不去,此非药不去病也,以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若久攻之,非惟药不能行,必致元气愈伤,病必愈甚,尽去其能,必于死矣。”《四圣心源》曰:“盖土位乎中,一身之元气也。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故仲景垂训,以少阴负趺阳为顺。少阴水胜,则火灭而土败也。自医法失传,后世庸愚,乃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败胃气。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良可哀也。”


中医经几千年的沉淀,博大精深,隐藏至理,可能你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当今中医队伍、堪舆队伍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由于境界不同,便有高低之不同。这世上一定有先有了非同一般的人,然后才会有不寻常的事;有不寻常的事,然后有非凡的成功。《景岳全书》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延医,而贵于能延真医。夫天下事我能之,人亦能之,非难事也;天下病我能愈之,人亦能愈之,非难病也。惟其事之难也,斯非常人之可知,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故必有非常之人,而后可为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医,而后可疗非常之病。我们应当永远怀着一颗谦卑、感恩之心,虚心学习,努力实践,知行合一,潜心悟之,仔细辨之,择善从之。二七离火镇南藩,文明而天下治,扑灭则境土殃,君王坐位不端。真火发动,十二经脉循环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先天之本肾,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殒命。知此理则,乃入太上无极之境,悟三清心印之理,步入堪舆之大道!《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22-2-9 18: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垣局真,但不足之处在何地,几无人谈起————水口金龙,一经一纬义不穷;动不动,直待高人施妙用也
发表于 2022-2-9 18: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2-2-9 18:19 编辑

北平是北干龙入海前结的一大穴,子山午向为正结,属于艮龙入首,又称天市龙,水出巽。以渤海湾为小明堂,黄海为中明堂,东海为大明堂。
发表于 2022-2-9 18:3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三大干龙以北龙正结和中龙正结的垣局最佳,其中以北龙正结发源最长,龙运最久。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2-23 00: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