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出土一铜器,上面刻有这样的铭文:
惟三年三月既生魄壬寅,王爯旂于丰,矩伯庶人取瑾璋于裘卫,财八十朋,其舍田十田。矩或取赤琥两、麂韨两、贲鞈一,财廿朋,其舍田三田。
“三年”指周恭王三年,即公元前919年;“既生魄”指每月初八到十五——西周人喜欢把每月分成初吉、既生魄、既生望、既死魄四段,初吉是月亮刚刚出现,代指月初,既生魄是月光已经皎洁,代指上旬到中旬,既生望是月圆已过,代指中旬到下旬,既死魄是瞧不见月亮,代指月末;“壬寅”是当日干支;“矩伯”和“裘卫”都是人名,前者可能是西周宗室,后者可能是卫国大臣;“朋”是货币单位,一朋就是串在一起的10枚贝壳。
整段铭文可以这么理解: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周恭王在丰邑举行阅兵仪式,在这场阅兵仪式上,王室的矩伯和卫国的裘卫碰了面,矩伯眼馋裘卫手里拿的玉璋,用800枚贝壳去买,这800枚贝壳如果拿来买地的话,能买1000亩(仅指土地使用权)。后来矩伯还用200枚贝壳买了裘卫身上佩戴的装饰品,这200枚贝壳如果拿来买地的话,能买300亩。
咱们知道,西周人主要生活在黄河中游,离海较远,本土不产海贝,所以对沿海诸方国进贡的海贝很感兴趣,把它们当作吉祥物、随葬品和催产药来用,同时也像夏、商两朝的先民一样,用贝壳来计价和付账。现在出土的西周铜器和金石学家辑录的文献中经常有周王赐臣下贝壳若干,让他们去加工宝器的记录,可见这种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儿在当时是挺值钱的。
前面铭文里说,800枚贝壳能买1000亩地,说明每亩地售价0.8个贝壳。铭文里还说,200枚贝壳能买300亩地,说明每亩地售价0.7个贝壳。两种说法不太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矩伯算错了帐,也可能他指的不是同一块地,譬如前面1000亩位于CBD,后面300亩位于远郊区。不过不管怎么个不一致,一枚贝壳买一亩地还是绰绰有余。
《诗经·小雅》有一句“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意思是某人见了领导,领导赏他1000枚贝壳,他很高兴。以前不知道贝壳在西周的价值,觉得这家伙小题大作,现在终于明白他为什么高兴了——1000枚贝壳相当于一千多亩地耶!
希望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不至于误会我的意思。我没说西周的土地很便宜,只是说西周的贝壳很值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