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禪宗,最大成就者--憨山大師》
神遊兜率陀天,拜見彌勒菩薩。
金剛寶座前,梵文經咒放大光明。
穢跡金剛神咒,伏妖降魔。
孝心感動天,禪定神通會親娘。 正法眼藏秘密主,明末憨山大師。
說明:
憨山大師的成就,為什麼令後人傳誦千古呢?是不是因為他畢生蓋多少廟?還是辦多少所大學?或是蓋多少家醫院?還是把那耶教徒所興趣的慈善救濟,當作佛法來修持?
非也!非也!
憨山大師最大的成就,在於禪宗於盛唐時期,禪宗自六祖、懷讓、馬祖、石頭、百丈、黃蘗、臨濟禪師等巨匠輩出,於南宋時期禪宗宗門衰危。又經元朝蒙古統治,宗門得證「正法眼藏」微妙心印者,幾乎斷滅。
憨山大師曾自嘆說:行腳全中國,遍訪名師,天下之大,竟無人能指導其禪修及印證,後大師感召彌勒菩薩、文殊菩薩親自指導。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 ~ 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縣(今屬安徽)人。父親姓蔡諱彥高,母親洪氏。母親生平敬奉觀音大士。一天夢見觀音大士攜一童子走進家門,母親很歡喜地把童子抱了起來,從此以後就懷了孕。
到了明並宗嘉靖二十五年(西元一五四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半夜,就誕生了一位白色雙層胞衣的胎兒。當剝去胞衣洗濯時,整個室內充溢著異常的香氣,這似乎預告中國將行一位巨人出來重振佛教宗風了。
出家真的放下
(現代行者,你敢放下自尊,出來行乞嗎?)
隆慶改元五年(一五七一年),憨山大師廿六歲。他偕同雪浪法師遊學盧山。到了南康,聽當地人說山中老虎作亂,不便登山,於是冒著風雪抵達吉安,參拜青原寺。
到了夏季,大師從青原寺返歸報恩寺料理寺務。他把寺中事務安排妥善後,已是十一月了。這時才著手準備實踐一缽遠遊的志願,雪浪法師表示反對,惟恐他不能耐受遠遊的艱難和寒冷,勸他先遊浙江、江蘇一帶,因為這一帶氣候溫和,多是山水勝地,風景秀麗,可供觀賞。可是大師卻認為:「我們眾生的習氣,都愛戀軟緩,喜歡那些賞心悅目的境界。如果想了生死,斷煩惱,一定要艱苦鍛煉,到習氣無法放縱的地方去,才容易制伏煩惱習氣啊!若只徘徊在江、浙一帶,不是近在枕席之間嗎?那對於修行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二年,大師一人托缽到了揚州,因被大雪所阻,又生了一場病,只得暫住下來。過了一些時候,大師見病已好轉,便托缽到街市循乞。他走到人家門外,只是來回徘徊著,不能呼乞。大師心裏思忖,這是什麼緣故呢?一摸腰包裏還有二錢銀子,便趕緊反省:「原來還有這些銀子可以依靠,所以放不下呀。」這時他看見雪中有僧人行乞而得不到食物時,便毫不猶豫地把他們邀到客店裏,拿出所有的銀子,同大家飽餐了一頓。
第二天,大師又上街乞食,走到一二戶人家門口,很自然地向人家呼乞,因此得到了食物。他暗自高興地想:「我的力量足以輕視萬鐘的富翁了。」又在缽上刻下了「輕萬鐘之具」的銘字,稱自己的衲衣為「輕天下之具」。又作了一銘說:「 爾委我以形,
我托爾以心。 然一身固因之而足,萬物實以之而輕。 方將曳長袖之風,披白雪之襟。 其舉也,若鴻鵠之翼;其逸也,若潛龍之鱗。逍遙宇宙,去住山林。 又奚炫夫朱紫之麗,唯取尚乎霜雪之所不能侵。
」大師把澹泊的情操,高潔的志行,在這銘中完全表現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