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815|回复: 10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05-9-25 1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清代康、雍、乾三朝是瓷业发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景德鎮瓷器工艺达到历史高峰,進入了登峰造极的時代。這一時期的瓷器,胎质细膩,釉面莹润,色彩绚丽,镂雕精工,品种丰富,有继承更有创新。康熙時期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時期的“琺瑯彩”、“粉彩”,以及五光十色的顏色釉,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另外还应重视的是康、雍、乾三朝皇帝都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愛好,直接干預御窑的生产,集全国制瓷高手,不惜工本,制瓷技术精益求精,達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准。   青花雉雞牡丹鳳尾尊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高46厘米 口徑21.5厘米 足徑14厘米   青花發色鮮麗幽靚,係用國產珠明料所致,整個畫面光感渲染逼真,達到花鳥傳神的意境。尤其是牡丹花呈雙犄狀,俗稱“雙犄牡丹”。這種畫法為康熙朝所獨有,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楼主其他發帖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9: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纓絡紋賁巴壺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通高23.5厘米 口徑5厘米 足徑9.3厘米   賁巴壺又稱甘露瓶,為藏傳佛教修行儀式中的灌頂器物。造型略如塔形,有大小兩口,口上均有蓋,蓋呈瓜棱形,圓腹略高,腹下承以托座,通體凸起乳釘紋十六道。以青花為飾,腹部繪纓絡紋為主題紋飾,下腹部繪變形蓮瓣紋一周。此壺形製秀巧,風格清新雅致,具有濃厚的藏族藝術風格。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9: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瓜棱挂壁水注 清 雍正(公元1723-1735) 通高36厘米 腹寬19.5厘米   器呈半個瓜棱瓶形,背面坦平。口上立起雙魚環繞的花朵。瓶上半部描繪西洋花卉,下半部中間置人頭形流口,其兩側繪變形蓮瓣,足上繪變形覆蓮瓣。半圓形足內施白釉。背面上部一圓孔,可以懸挂在牆上。背面白釉泛波浪紋。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9: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釉裏紅海水龍紋缸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高28厘米,口徑32厘米 足徑25厘米   缸扁圓形,斂口,造型飽滿,胎體厚重堅硬。通體以釉裏紅為飾,腹部釉裏紅繪二龍戲珠,龍張牙舞爪,狀態威嚴兇猛,龍下繪有江涯海水,口沿和近底處繪有青花雙線紋。此缸釉裏紅發色純正豔麗,紋飾佈局疏朗得體,與器型結合巧密,為康熙釉裏紅瓷器的佳作。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彩加金海水龍紋盤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高6.5厘米 口徑38.8厘米 足徑22.5厘米   此盤畫面設色考究,筆力勁健,釉上藍彩的使用及火珠、龍鬚、蝶翅上所施金彩,增強了圖案的表現力。此盤在繪畫筆法及圖案設色方面均體現了康熙時代五彩的特色。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2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彩加金凸雕博古棒槌瓶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高45.厘米 口徑12.厘米 足徑12.2厘米   五彩加金,是康熙時期瓷器比較流行的裝飾技法之一,此瓶具時代風尚,在本來就已絢麗多彩的顏色上,再配以金彩,更顯得富麗堂皇,高貴典雅。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20: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地琺瑯彩折枝蓮紋瓶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高12.2厘米 口徑4.4厘米 足徑5.4厘米   琺瑯彩瓷器的正式名稱是“瓷胎畫琺瑯”,它是康熙時期宮廷造辦處琺瑯作將銅胎畫琺瑯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出的彩瓷新品種,盛行於雍正、乾隆時期。康熙琺瑯彩瓷器多追摹銅胎畫琺瑯的效果,以紅、紫、藍、黃、綠等色作地,器形以盤、碗、杯為主,瓶類器極少見,器外底多以料彩署“康熙御製”圖章式款,此瓶傳世僅此一件,外底陰刻“康熙御製”圖章式款,彌足珍貴。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2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郎窯紅釉琵琶尊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高37厘米 口徑12.6厘米 足徑13.8厘米   郎窯紅釉創燒於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公元1705──1712)江西巡撫郎廷極督理景德鎮窯廠時,屬於以氧化銅(CUO)為呈色劑的高溫釉,因銅粒子的呈色對溫度和氣氛的要求十分敏感,條件稍有不適,即達不到純正的紅色。因此,進入宮廷的郎窯紅瓷器越發珍貴。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2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郎窯紅釉觀音瓶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高48厘米 口徑12.7厘米 足徑14厘米   觀音瓶又名“觀音尊”,因其豐肩,口、足均外撇,上下呼應,宛如一尊亭亭玉立的觀音而得名。其線條優美,端莊典雅,是康熙瓷器中的流行式樣。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20: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霽紅釉僧帽壺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 通高21厘米 通流長21厘米 足徑8.3厘米   僧帽壺因壺口形狀似僧侶之帽而得名,是藏傳佛教用器,瓷製品始見於元代。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漢、藏文化交流頻繁,景德鎮御窯曾大量生產僧帽壺,品種有青花、甜白釉、鮮紅釉、藍釉等,其中以鮮紅釉最難燒造,因其著色劑是氧化銅(CUO),在高溫狀態下,銅粒子的發色對溫度和氣氛的要求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純正的紅色。此壺是按宣德僧帽壺為樣本燒造而成,與樣器造型酷似,釉色逼肖,反映出康熙時霽紅釉瓷器燒製技術之高超。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9/25/2005 8:04:23 PM编辑过。]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清代康、雍、乾三朝瓷器欣赏
<
发表于 2009-6-6 2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分享.............................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2-18 0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