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賓嘗聞之孫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每竊疑焉。以謂「《易》之為書」,在「開物成務,知來藏往」;而醫之為道,則調元贊化,起死回生。其義似殊,其用似異。且以醫有《內經》,何藉於《易》?舍近求遠,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開,學到知羞,方克漸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原者,同此變化也。豈非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可以醫而不知易乎?
予因默契斯言,潛心有日,管窺一得,罔敢自私,謹摭易理精義,用資醫學變通,不揣鄙俚而為之論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乾坤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是故天生神物,聖人格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於是乎「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順性命之理。」「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摩,八卦相蕩。」「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生乎動。」而天地鬼神之為德,萬物一體之為能,森乎昭著而無所遯乎易矣。
偉哉人生,稟二五之精,為萬物之靈;得天地之中和,參乾坤之化育;四象應天,四體應地;天地之合闢,即吾身之呼吸也;晝夜之潮汐,即吾身之脈息也;天之北辰為群動之本,人之一心為全體之君也。由是觀之,天之氣,即人之氣﹔人之體,即天之體。故康節曰:「思慮未起,鬼神未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誰?」蓋謂「一念方萌,便達乎氣﹔神隨氣見,便與天地鬼神相感通。」然則天人相與之際,精哉妙矣,誠可畏矣。人身小天地,真無一毫之相間矣。今夫天地之理具乎易,而身心之理獨不具乎易乎?矧天地之易,外易也;身心之易,內易也。內外孰親?天人孰近?故必求諸己而後可以求諸人,先乎內而後可以及乎外;是物理之易猶可緩,而身心之易不容忽。醫之為道,身心之易也。醫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
然易道無窮,而萬生於一,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以至三百八十四爻,「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策,而交感之妙,化生之機,「萬物之數」,皆從此出矣。
詳而言之,則其所謂一者,「易有太極」也。太極本無極,無極即太極,「象數未形理已具」,萬物所生之化原。故曰: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前。又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為造物之初,因虛以化氣,因氣以造形,而為先天一氣之祖也。醫而明此,乃知生生化化,皆有所原,則凡吾身於未有之初,便可因之以知其肇基於父母,而預占其稟受之象矣。
所謂一分為二者,「是生兩儀」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陽為陰之偶,陰為陽之基。以體而言為天地,以用而言為乾坤,以道而言為陰陽。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是為有象之始,因形以寓氣,因氣以化神,而為後天體象之祖也。醫而明此,乃知陰陽氣血,皆有所鍾,則凡吾身之形體氣質,可因之以知其純駁偏正,而默會其稟賦之剛柔矣。
所謂二分為四者,「兩儀生四象」也。謂動之始則陽生,動之極則陰生。靜之始則柔生,靜之極則剛生。太少陰陽,為天四象;太少剛柔,為地四體。耳目口鼻以應天,血氣骨肉以應地。醫而明此,乃知「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則凡人之似陽非陽,似陰非陰,可因之以知其真假逆順,而察其互藏之幽顯矣。
所謂四分為八者,「四象生八卦」也。謂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伏羲八卦,分陰陽之體象;文王八卦,明五行之精微。醫而明此,方知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剛柔之中,復有剛柔,而其對待之體,消息之機,交感之妙,錯綜之義,昭乎已備。則凡人之性理神機,形情病治,可因之以得其綱領,而會通其變化之多矣。自玆而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蕩」,為六十四,分內外以配六爻,推九六以成蓍數,人物由之而大成,萬象因之以畢具。
前閱圓圖,即其精義,是圖雖象乎萬有,尤切夫人之一身。故曰:先天圖者,環中也。環中者,天之象也。六十四卦列於外,昭陰陽交變之理也;太極獨運乎其中,象心為一身之主也。乾南坤北者,象首腹之上下也;離東坎西者,象耳目之左右也。自復至同人,當內卦震離之地,為陰中少陽之十六,在人為二八﹔自臨至乾,當內卦兌乾之地,為陽中太陽之十六,在人為四八﹔自姤至師,當內卦巽坎之地,為陽中少陰之十六,在人為六八﹔自遯至坤,當內卦艮坤之地,為陰中太陰之十六,在人為八八。陽生於子而極於午,故復曰天根,至乾為三十二卦,以應前之一世;陰生於午而極於子,故姤曰月窟,至坤為三十二卦,以應後之半生。前一世始於復之一陽,漸次增添,至乾而陽盛已極,乃象人之自少至壯;後半生始於姤之一陰,漸次耗減,至坤而陽盡以終,乃象人之自衰至老。縱觀之,則象在初爻,其乾盡於午,坤盡於子,當二至之令,為天地之中而左右以判。左主升而右主降,升則陽居東南,主春夏之發生,以應人之漸長;降則陰居西北,主秋冬之收斂,以應人之漸消。橫觀之,則象在二爻,其離盡於卯,坎盡於酉,當二分之中,為陰陽之半而上下以分。上為陽而下為陰,陽則日出於卯,以應晝之為寤。陰則日入於酉,以應夜之寐焉。即此一圖,而天人之妙,運氣之理,無不具矣。
再閱方圖,其義象地。乾始於西北,坤盡於東南。「天不足西北」,故圓圖之陽在東南;「地不滿東南」,故方圖之剛在西北。是皆伏羲之卦也。又若文王八卦,位有不同。伏羲出自然之象,故乾上坤下,離左坎右;文王合河圖之數,故火南水北,木東金西。(此節自方圖以下并河洛數義,詳方隅,氣數二論。)質諸人身,天地形體也,乾坤情性也。陰陽氣血也,左右逢源,纖毫無間,詳求其道,無往不然。
故以爻象言之:則天地之道,以六為節,「三才而兩」,是為六爻,六奇六偶,是為十二。故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藏;天有十二會,人有十二經;天有十二辰,人有十二節。知乎此,則營衛之周流,經絡之表裡,「象在其中矣」。
以藏象言之:則自初六至上六為陰為藏,初六次命門,六二次腎,六三次肝,六四次脾,六五次心,上六次肺。初九至上九為陽為府,初九當膀胱,九二當大腸,九三當小腸,九四當膽,九五當胃,上九當三焦。知乎此,而藏府之陰陽,內景之高下,「象在其中矣」。
以形體言之:則乾為首,陽尊居上也;坤為腹,陰廣容物也;坎為耳,陽聰於內也;離為目,陰明在外也;兌為口,折開於上也;巽為股,兩垂而下也;艮為手,陽居於前也;震為足,剛動在下也。「天不足西北,故耳目之左明於右;地不滿東南,故手足之右強於左」。知乎此,而人身之體用,「象在其中矣」。
以生育言之:則「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天尊地卑」,乾父坤母,「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震坎艮是為三男,巽離兌是為三女。欲知子強弱,則震巽進而前,艮兌退而止;欲辨脈息候,則乾健在東南,坤順向西北;欲為廣嗣謀,則畜坎填離宮,借兌為乾計;欲明布種法,則天時與地利,虧盈果由氣,冬至始陽強,陰勝須迴避。知乎此,而胎孕交感之道,存乎其中矣。
以精神言之:則北一水,我之精,故曰腎藏精;南二火,我之神,故曰心藏神;東三木,我之魂,故曰肝藏魂;西四金,我之魄,故曰肺藏魄;中五土,我之意,故曰脾藏意。欲知魂魄之陰陽,須識精神之有類。木火同氣,故神魂藏於東南,而二八,三七同為十,金水同原,故精魄藏於西北,而一九,四六同為十;土統四氣,故意獨居中,其數惟五,而藏府五行之象,存乎其中矣。
以動靜言之:則陽主乎動,陰主乎靜;天圓而動,地方而靜;靜者動之基,動者靜之機。剛柔推蕩,易之動靜也;陰陽升降,氣之動靜也;形氣消息,物之動靜也;晝夜興寢,身之動靜也。欲詳求夫動靜,須精察乎陰陽。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病治脈藥,須識動中有靜,聲色氣味,當知柔裡藏剛。知剛柔動靜之精微,而醫中運用之玄妙,思過其半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