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4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343
- 回帖
- 0
- 精华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28、他把道家发明的“房中术”说成是外星人传来的修炼方法
李大骗子说:“(167~169)在修炼界有这么一种修炼方法,叫做男女双修。大家可能看到在西藏密宗修炼方法中,在雕刻的佛像或画像中,看到一个男体抱着一个女体在修炼。而男体有的时候表现形式是佛,抱着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也有佛的变化身,变得牛头马面金刚像,抱着一个女体,也是一丝不挂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首先跟大家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地球上,不只是我们中国受到了儒家影响,我们整个人类,在上几个世纪的古代,人类的道德观念都差不多少。所以这种修炼方法不是不来源于我们这个地球,他是另外星球传来的,但是这种方法确实能够修炼。这种方法传入我们中国的时候,就是因为它有男女双修和一些密炼的部分,不能被中国人接受,所以在唐代会昌年间被汉地皇帝给取消了。不许它在汉地流传,那时叫唐密。但它在西藏那个特殊的环境下,特殊的地区,它流传下来了。为什么会这样修炼呢?男女双修的目的是采阴补阳、采阳补阴,互补互修,达到一种阴阳平衡的目的。/大家知道,不管佛家也好,道家也好,特别是道家阴阳学说讲了,人体自有阴阳存在。因为人体有阴阳存在,人体才能修炼出各种功能、元婴、婴孩、法身等生命体。不论是男身还是女身,都是一样的,在丹田那块田上都能生成,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这些年也有不少气功师传男女双修。奇怪在哪儿呢?道家也出现了男女双修的修炼方法,而且不是现在出现的,从唐代就开始了。”
在此,我先把道家发明的房中术给大家做简要的介绍:
房中术,专指关于男女***技巧、方法、作用等的方术。但中国古代的房中术不同于当今所说的性科学。根据史书记载,中国的房中术产生于战国时期。房中术的基本原理是:男女交合是人之常情,阴阳不交则易生疾病,无益人寿;但若纵欲过度则损人寿命,乃至速死。故我国古人认为:一要讲究交合方法;二要注意房中节欲;三要实行房中禁忌。但是,房中术从它产生的时候起,便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在战国时期,房中术被认为神仙术三流派(行气、服食、房中)之一,即认为,身怀房中术的人,不仅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房中之乐,甚至可以借此长生成仙。这样以来,房中术就变成了仙家秘术。
房中术产生以后,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是长期而曲折的。汉代掌握房中术的人是方士(古代指从事求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和巫觋(古代专门以装神弄鬼骗取财物为业的人。女人为巫,男人为觋。)。东汉末,方士张道陵造出了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后来演化为道教),于是方士和巫觋化为道士和道姑,从此房中术就流入了五斗米教。张道陵将中国气功和房中术融合在一起在四川四处以气功和房中术为人治病。东汉末年的太平道组织[笔者注:农民起义领袖张角造出了太平道,太平是‘极大公平’之意。他以传太平道为名,在农民中进行起义宣传,他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战斗口号,起义军皆头裹黄巾,被称为黄巾军。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则提倡群众性的房术修炼,当时的太平道组织内部流传着一本书,名为《黄书》,《黄书》的核心内容就是传授“男女交接之道,四目两舌正对,行道在于丹田,有行者度厄延年。教夫易妇,唯色为初,父兄立前,不知羞耻,自称中气真术。”后来,张角战死,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归于五斗米道,南北朝时演化为道教。
魏晋时期,被称为“小葛仙翁”的葛洪认为金丹大药、行气和房中术是长生成仙的三个主要方术。但是,东晋中期以后,五斗米道(天师道)的上清、灵宝派都轻视房中术,北魏的寇谦之在改革五斗米道时,把房中术看作“三张伪法”之一加以废除,说“大道清虚,岂有斯事”。南朝的老道士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其中《御女损益篇》是现存比较详尽系统的房中术著作,他认为,房中之事,既能生人,也能杀人;男女相依为伴才能长寿,“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此外,书中还阐述了男女交合的禁忌,如醉饱、大喜怒、大风恶雨、地动、雷电霹雳、大寒暑、远行疲劳之时,都应禁止交合。
唐代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房中补益》篇,专论房中术。后世道教的上乘丹功中又提出了男女双修之术,如道教内丹家陆西星、李涵虚均提倡双修双成的阴阳派内丹。我国古代房中术著作颇多,但大多已失传。除在前面提到的,现存的房中术著作还有《洞玄子》、《房内记》、《素女经》、《玉房秘诀》、《大乐赋》等等。此外,一些明清小说如《金瓶梅》、《绿野仙踪》、《禅真后史》、《株林野史》、《浓情快史》、《三言二拍》等书中也描述了不少房中术的内容。
我国古代房中术的主要“秘诀”:一是,多交不泄,采阴补阳。我国古人认为,男女交合,最终导致男子阳精外泄,这对男子来说,是一件极为有害的事。因为古人认为,,阳精中包含着对人体生命极为有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元精、元阳或真元。男子的真元是极为有限的,当男人把这种真元耗光了,男人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而真元的最大的消耗途径就是通过男女交合。所以古人提出了“多交不泄,采阴补阳”的观点。古人认为,男子若能做到多次与女子交合而不泄,则既可以保证体内真元不失,又可以吸收女子的阴精而补阳。
陶弘景在《御女损益篇》中提出:如果能做到一个月只泄精两次,便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玉房秘诀》中具体说明了交合而不泄的神奇功效:“一动不泄,则气力强;再动不泄,耳目聪明;三动不泄,众病消亡;四动不泄,五神咸安;五动不泄,血脉充长;六动不泄,腰背坚强;七动不泄,尻股益力;八动不泄,身体生光;九动不泄,寿命未央;十动不泄,通于神明。”孙思邈认为,一个女子的阴精也是有限的,若不断地吸收同一个女子的阴精,此女子的阴精就会越来越少,这样,不仅对男子没有多大补益,对该女子的身体也是有害的。所以他认为最好是多多吸收不同女子的阴精,他在《房内补益》中说:“人常御一女,阴气转弱,为益亦少。阳道法火,水能制火,阴亦消阳。久用不止,阴气逾阳,阳则转损,所得不补所失。但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泻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玉房秘诀》中也表达了与孙思邈同样的观点:“青牛道士曰:数数易女,则益多,一夕易十人以上,尤佳。常御一女,精气转弱,不能大益人,亦使女瘦弱也。”。
二是,采阳补阴。古人认为女子如果在交合时失去阴精,对身体同样是有害的。而男子的阳精则与阴精对男子的作用一样,对女子也有极好的滋补作用。《株林野史》中就描述了素娥学得素女采阳之法后,对凡与她交合的男子,都采其真阳,致使许多男子因此丧命。《禅真后史》中描述了全真道士与一个道姑比拚房中术,最后全真道士败北,阳精大泄,数月不能行走。
三是,男女双修。不管是采阴补阳,还是采阳补阴,都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有的道士又发明了所谓的对男女双方的身体都无害的男女双修双成的房中术。孙思邈在他的《房内补益》中说:“凡入静,先须忘形。忘形,然后叩齿七通而咒曰……百日通灵,若久久行之,自然成真,长生住世,不死之道也。”他的意思是说,男女两人入房后,都必需忘掉自身性别和形体的存在,然后上下口齿七遍,然后念咒语。念完咒语,开始交合,此时男子想精气上升泥丸,女子想精气由两乳而下,经背部也到泥丸。经常这样交合,便可长生不老。
四是,交合禁忌。几乎每一本古代房中术著作都有对交合禁忌的专门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七点:
①、七损。七损一词出自《养生方·天下至道谈》:“七损: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滥,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闭:“为之而疾痛曰:内闭”,即有疾病的男女不可交合,若不禁忌则伤五脏;泄:“为之出汗曰:外泄”,即交合不可过急过久,否则大汗出则伤津液;滥:“为之不已曰:滥奏”,即交合不加节制,纵欲过度,久之,则会使精血虚耗;勿:“欲之而不能曰:勿”,即阳痿不能勉强交合,犯之则废;烦:“为之喘息中乱曰:烦弗”,即患喘息或心中烦躁不安的不可交合,否则更能加重病情;绝:“欲强之曰:绝”,即夫妇一方不愿交合而另一方强行之,可引起精神抑郁并导致内脏疾病而影响孕育;费:“为之太疾曰:费”,即交合时不是和志定气,而是急速施泄,这是耗散精气的行为。
②、切莫醉酒交合。《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孙思邈在《房内补益》中说:“醉不可接房,醉饱交接,小者面黯咳喘,大者伤绝脏脉损命。”明代的龚迁贤说的更为明确:“大醉入房,气竭肝肠,男子则精液衰少,阳痿不举;女子则月事衰微,恶血淹流,生恶疮“他在《寿世保元》中说:“嗜酒丧身……醉后入房,以竭其精,令人死亦不知”这些论述可谓是经验之谈。酒,性大热,有通血脉、散寒活瘀、助阳提神的作用。正由于它性热暴烈,所以很容易引起阳气妄动,性欲旺盛,此时交合,六神无主,阳气失去控制,会导致阳精滥泄。
③、七情太过不可交合。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孙思邈在《房内补益》中说:“人有所怒,气血未定,因而交合,令人发痈租……大喜、大怒……皆不可合阴阳。”明代龚廷贤说:“忿怒中尽力行房事,精虚气竭,发为痈租。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自汗盗汗,积而成劳。”喜为心志,大喜伤心,容易使人心气涣散,此时交合,心气不收,则大汗淋漓,使阳精阴精更加耗竭。怒为肝志,大怒交合则伤肝。恐为肾志,人若怀恐惧心情交合,或者在交合时受到恐吓,男子则阳痿不举,女子则月经不调或闭经。思为脾志,思虑过度而交合,则伤脾。悲为肺志,悲伤之时交合,则伤肺,也会引起阳痿等病。
④、饱食不可交合。《玉房秘诀》中说:“谷气未行,以合阴阳,腹部彭亨,小便白浊,以是生子,子必癫狂”。《三元延参赞书》说:“饱食过度,房室劳损,血气流溢,渗入大肠,时便清血,腹痛,病名肠癖。”现代医学认为,饱食以后,血液较多的集中在胃肠道,大脑的主要精力也是消化液的分泌,此时夫妇行房,全身性的紧张活动及大脑精力的转移,必然会使消化功能紊乱,很容易引起肠胃病。至于饱食后交合孕育之子或发癫狂,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