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051|回复: 9

系辞白话注解--南怀瑾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7-5-10 1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系辞-上 :)
                 

作者:南怀瑾


第 一 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①,卑高以陈,贵贱位矣②。动静有常,刚柔断矣③。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白话] 天尊贵于上,地卑微于下,《易经》中乾为天为高为阳,坤为地为低为阴的象征就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易经》中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是断定,断然可知了。天下人各以其道而以类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类相分,同于君子同于善的事物则吉,同于小人同于恶的事类,则凶就产生了。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昼夜晦冥的现象,在地成就山川河岳动植高下诸般的形态,而人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变化,由是可以明显的看到了。

[注释] ①乾为天为高,坤为地为低,《易经》法象于天地故以乾象征天,坤象征地。②《易经》六爻贵贱之位有二说。甲 五为君位,馀为臣位。乙 汉《易》及《易纬乾凿度》以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③刚就是阳,柔就是阴,《易经》卦爻完全由一阴一阳所组成。④方犹道也。君子以仁义为道,故以类相聚,小人各以财、盗、淫、酒、恶毒为道,皆各以其同道为类而相聚。

是故刚柔相摩①,八卦相荡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白话] 所以宇宙间,阴阳二性不停的切摩变化,八卦所代表的八种天地间的基本物象,不停的相与鼓动变化,由是产生了宇宙万有。经如是说,以雷霆之气,鼓动万物的生机,以风雨疏散润泽万物的气机,日月的运行,就构成了人间的昼夜寒暑,乾为天为父为阳,是构成男性的象征,坤为地为母为阴,是构成女性的象征。乾为天,代表时间,故知天地之大始;坤为地代表空间,故能作成万物。

[注释] ①刚就是阳,柔就是阴,阴阳互相的切摩变化,相刃相靡,由是有万物的产生。②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为雨为月,离为日为电为火,艮为山为陵,兑为海为泽,此八种自然物象,相与鼓动推荡,而造成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行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白话] 乾为天昭然运行于上而昼夜攸分,是容易让人了解的,坤为地浑然化成万物,是以简易为其功能的。容易则易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容易使人了解则有人亲附,容易遵从,则行之有功。有人亲附则可以长久,有能成功则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可以长久的,是贤人的德泽;可以成为伟大的是贤人的事业。《易经》的道理即是如此简易,而能包含天下的览恚?芰酥?煜碌牡览恚?蚰苡胩斓赝?危??删筒恍嗟拿?涣恕?/p>


第 二 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①。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②。

[白话] 圣人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现象而设置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规范之,复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下各系以吉凶悔吝及有关卦爻象之文辞,而使人明白吉凶的趋向,《易经》中阴刚阴柔相与切摩推荡,而产生变化。所以《易经》中所言“吉凶”,是成功或失败的现象。“悔吝”,是表示有忧虑顾虑的现象。“变化”,是前进或后退的现象。“刚柔”,即是昼夜,夜尽昼来,昼尽夜来的现象。六爻的动态,就是天地人三才的道理。

[注释] ①阳为刚为昼,阴为柔为夜。②三极即三才,即天地人。八卦各有三画,下为地,上为天,中为人。六十四卦各有六画,初与二为地之道,三与四为人之道,五与上为天之道。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白话] 所以君子平居之时,能心安理得,这是因为能法象《易经》的条理次序呀。君子所快乐而研求玩味的,是《易经》的文辞;一有行动,则观察《易经》的变化,而玩味占筮的吉凶。所以能如大有卦上九爻辞所说:“从上天祐助之,完全的吉而没有不利的。”


第 三 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白话] “彖辞”是解释全卦的道理现象的。“爻辞”是说明每一爻的变化的。“吉凶”是说明其成功或失败的。“悔吝”是说明其小有弊病与过错的。“无咎”是要有善于补救其过失的意思。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①。齐小大者存乎②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③。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白话] 所以分出六爻贵贱的,就在于它所居的位置而定。齐一各卦所包含事理的大小,则在于各卦的卦象而知。辩别吉凶的,就在各卦各爻的文辞可知。忧虑于悔吝之来临者,则在于吉凶祸福义利善恶几微之间,谨慎小心。(或解在乎耿介。)能从“无咎”之中变动而吉者,则在于能悔改。所以卦有小有大,小象征其阴,大象征其阳,卦爻之辞也有极危险的如劓刖征凶,也有极平易的,如利见大人,利涉大川。各卦爻之辞,皆各指各卦各爻之意旨趋向。

[注释] ①参见第一章“贵贱位矣”注。②阳大阴小。③介,纤介之间,或解为耿介。


第 四 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白话] 易理准则于天地,所以能包括统贯天地间一切的道理。上则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下则观察大地山河动植的理则,所以知道昼夜光明幽晦的道理。追原万事万物的始终,故知死生终始循环的道理。精神气质合而构成生物,灵魂是生命的泉源,它是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的,由是我们可以探知鬼神的情态。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白话] 《易》与天地之道相似,故不违背,能周知万物的情态,而其道又足以匡济天下,故能致用而不超过。能遍行天下而未有流弊,通易道者能乐行天道之所当然,知天命之造化,故无忧。安于所处之境,而敦行仁道,故能泛爱天下。能范围包括天地一切的变化,而不会有过失;能微曲成全万物,而不会有遗漏;能通明于昼夜、阴阳的道理,而尽知其道。所以神的奥妙难测,是无方所可推求的;易理的周知宇宙,也不可以一曲之体讨论的。


第 五 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①。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②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③!

[白话] 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仁义。有仁德的人见此性此道,即认为是仁,聪明的人体罕此性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性而各遂其生,而不知晓,所以君子之道能含盖万有,为万物之根,而知之者却很少呀!

[注释] ①凡天地间两相对待的,如日夜、刚柔、强弱、成败、天地、男女,皆谓之阴阳。 ②道德仁义谓之性。 ③少也。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白话] 君子之道(即易道)显现之以仁道,是可以见之于实行的。蕴藏之以致用,是可以舍之则藏的。能鼓动万物的生机,而不与得天子之位的圣人同其忧思,可以树立盛明的德行,伟大的事业是多么的完美呀!学问德行乃天下万事万物的具足富有,就是伟大的事业了,日新又新,就具足了盛明的德行了。生生不息,变化前进不已,就是“易”,成就现象就是“乾”,效法而行就是“坤”,极尽数术的推演,知道将来的变化就是“占”,通知变化之道,就是“事”,能运用阴阳之道,至神奇奥妙,变化莫测的,就是“神”。


第 六 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白话] 易道真是广大呀,以论说其远,则无所止息;说到其近处,则很文静而又端端正正的放置在我们前面;以谈论于天地之间,就具足了一切万事万物的道理了。

夫乾其静也专①,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基静也翕②,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白话] 乾六画皆阳,纯刚健,当它静而不变时,则专一而无他;当它动而变化之时,则直遂而不挠,所以广大的宇宙持此产生。坤卦六画都是阴,柔顺敦厚,当它静而不变之时,则收敛深藏;当它动而变化的时候,则广开展布,所以广大的万物皆由是产生。易理的广大,配合天地;变化通达,配合四时;阴阳之理,配合日月,易简的至善,配最高的德性。

[注释] ①乾为天,纯阳刚健,故静专动直。②翕,合也坤为地,纯阴柔顺,故静合动辟。

第 七 章

子曰①: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白话] 孔子说:《易经》的道理,是最伟大了呀,《易经》正是圣人用到崇高道德,广大事业的呀!智慧要求到崇高而后止,礼节则自谦卑入手,崇高效法天道,谦卑效法地道。天地即设位,《易经》之道也就行于天地之间了。成就崇高广大的善性,当不停的蕴之,存养之,这就是道义所由产生的门户了。

[注释] ①朱子、来知德皆以为“子曰”二字后人所知。

第 八 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白话] 圣人见天下万事万物的繁杂,因而拟测万事万物的形态,而归纳为八个基本卦,以象征万事万物所适宜的物象,所以叫做“象”。圣人见天下一切动作营为千变万化,而观察其可以会而通之之道,制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显现一切动作营为的常体,复合系之以辞,而断定它的吉凶,因此就称为“爻”。有了八卦所代表万事万物的象征,故天下最繁杂的万事万物,也不致嫌其厌恶了。有了三百八十四爻以拟像天下一切的动作营为,故天下最动荡不安的事情,观察易爻,也不至繁乱了。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②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白话] 八卦之象,三百八十四爻之辞即是从拟议而得,吾人于人世间处事应物亦当拟测 揆度之后,才可发为言论,议论探讨周详后,方可有所动作,言行能如此拟测揆度、议论探讨,斯能成就变化如神的事业。中孚九二的爻辞说:“鹤鸣于阴暗之处,其子即能和声响应,我有好的爵位,我将与你共同治理。”孔子申论之云:“君子住在家里,发出善美的言论,则千里之外的人也会闻风响应兴起,保况是接近他的人呢?如发出不善的言论,则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背他,而不以为是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言语是从本身发出,而能影响于百姓,行为是从近处着手,而显现于远处。言行是君子的关键要枢,关键的发起,是光荣或受辱的主宰。言行正是君子感动天地之由,可以不慎吗?”

[注释] ①中孚九二爻辞。爵是爵位,靡是治理。迩是近的意思。

“同人,先号咷后笑。”①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②如兰。”

[白话] “同人九五,在居鸬梦唬?谔煜潞屯??龋?居屑枘眩?屎艈G大哭,以至诚感人,终至天下和同,故后快乐而笑。“孔子申论之,言:”君子之道,或出而服务天下,或隐处而独善其身,或沉默,或言语,如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同心的意思,是说二人精诚团结,心意齐同,其气味的相投。犹如兰蕙的芳蕙。

[注释] ①同人九五爻辞。咷音桃,大哭状。②气味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白话]“大过初六谓:藉用白茅承垫祭祀品,这是无咎的。”孔子申论之言:“祭祀品如放置于地上即可以了,而又承垫之以白茅,又何有灾害咎呢?是谨慎到极点了呀。茅草之为物本来很纤薄不贵重的呀,而可用于承垫祭祀品,则其用处很重大的了。人如能以此谨慎之道以行,必能无所错失了。

[注释] ①大过初六的爻辞。②错即措也,放置之意。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白话] 谦卦九三说:“劳苦功高而又谦虚的君子,最终是吉利的。”孔子说:“有功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自以为德,是敦厚到极点了。是说以其功劳犹谦下于人呀。德是称其有盛明的德行,礼是说其恭敬,谦虚就是表现恭敬以保存他的职位的了。”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注释] 此重录乾卦文言上九之辞,已释于前。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白话] 节卦初九谓:“不出门庭,是没有灾咎的。”孔子说:“扰乱的生起,是言语以为阶梯,国君不保密则失去臣子,臣子不保密则失去身命,机密的事情不保密,则造成灾害。所以君子是谨慎守密而不泄漏机密呀。”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白话] 孔子说:“作《易经》的人,大概知道盗之所起吧!《易经》解卦六三说:‘背负着东西,又且乘在车上,势必招致盗寇的来临呀。’负着东西,本是小人之事,乘的车子,本是君子治国平天下乘坐的器具,今小人而窃乘君子的器具,必无能匡济,大盗必思强夺它了。君上傲慢,臣下暴敛,大盗心思侵犯其国了。漫藏财富,就教诲盗寇的偷盗,女人妖冶其容貌,必招致坏人之淫辱。《易经》曰:‘负且乘,致寇至。’原是说自己招致寇盗之意呀。”

第 九 章

大衍①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②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以?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③而后挂。

[白话] 大演天地之数以卜筮,是用五十根蓍草,(无则用竹代之,一加至十减五行为五十。)其用唯四十九根而已。(留一不用,放回袋中以象太极。)任意分为二堆以象两仪,从右手堆中取一根挂于左手小指无名指间以象三才,以四根四根分之,以象四时的运行,先以右手取左边的蓍草,以四根四根数分之,以象四时的运行,先以右手取左边的蓍草,以四根四根数这,将其馀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挂于无名指与中指间,以象农历的三年一润,再以在手取右手堆的蓍草用四四分之,将其馀数或一或二或三或中,挂于中指与食指间,以象征农历的五年两润。如是将挂于左手的蓍草取出,非五即九,即成一变,是谓再?而后挂。复将左右堆之蓍草(非四十即四十四)合之再顺“分二象两”至“再?后挂”之序行之,将挂于左手指之数(非四即八),是谓第三变。复将左右堆之蓍草合之,如三十六根则为老阳记以“□”,?二为少阴,记以“一一”,?八为少阳,记以“一”,?四为老阴,记以“?”的符号。由是三变成一爻,十八变即成一卦。占法则以老阴老阳为断,无则以卦辞为断。

[注释] 衍:演。 揲音舌,《说文》:阅持也。 ?X音靱,又音力,筮时挂蓍着指间。此教人筮法。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白话]天即阳,地即阴,阳数奇,即一三五七九,阴数偶,即二四六八十。阴阳之数各有五个,五个奇数五个偶数各相参合,阳数共有?五,阴数共有三十。阴阳之数合之共余有五十有五,如是阴阳十位之数,推而大之,可至百京兆亿,推而小之,可至丝毫厘撮,这就是易道所以成就变化,而推算的神妙莫测如鬼神的了。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白话] 乾为阳,策即推算蓍草的根数,阳数九,以四时乘之为?六,再以六爻乘之为二百一十六。坤为阴,阴数六,以四时乘之为?四,再以六爻乘之为一百四十四。二策相加凡三百六十,相当于一年的日数。《易经》上下二篇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一百九十二,以阳数?六,阴数?四,各乘以一百九十二而加之,总计得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相当于万物的数字。

是故四营而《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白话] 所以以“揲之以四”去营求,而构成《易》筮数的变化,三变而成一爻,卦有六爻,十八变即成一卦,圣人作《易》画八卦以括万事万物之象,仅为小成而已。引而伸之,顺其类而推求之,增长之,即构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方作成一部《易经》,天下的能事皆尽在此《易经》之中了。故《易经》可使道术显明于天下,使德行神妙莫测,所以可以应酬于人间之世,而如获得神明的助了。孔子说:“了解《易经》的变化道理的人,岂不就能知道神的所做所为了吗!”[请看P.(426——编者)]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0: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十 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 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白话] 《易经》有圣人之道四,即辞变象占。以《易经》来谈论的人则崇尚《易》辞,以动作营为的人则崇尚《易》之变化,以制造器具的人则崇尚《易》象,以筮卦的人则崇尚《易》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白话] 所以君子将有作为,将有行动的时候修,探问于《易》以筮卦,而《易》即以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当中的吉辞应答,即筮得吉凶之辞,则受易道之指引,如响之应声。无论远近幽深,吾人藉《易》之占筮,终于知解将来事物的变化,非天下最精深者,谁能如此呢?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白话] 三才五行或阴阳之数参合五位的变化,错综其数字的推演,通达它的变化,终于成就阴阳之数的神妙,而《易》中阴阳卦爻的文辞也由此可以推知了。极尽数字的变化,遂能肇定天下的物象,非天下最神奇变化的,谁能如此呢?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白话] 《易经》本身是没有思虑的,是没有作为的,是很安祥寂静不动的,人若能感发兴起而运用之,终能通达天下一切的事故,如非天下最神奇美妙的,谁能如此呢?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白话] 《易经》是圣人极尽幽深,研究神机莫测的一门大学问,正唯它的幽深,故能通天下人的心志,正唯它的神机莫测,故能成就天下的一切事务,正唯它的神妙,所以似不见其急速,而自然快速,似不见其行,而能到达。孔子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就是指此而言的。 第 十一 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白话] 孔子说:“《易经》是作什么的呀?《易经》即是开创万物成就事务,包括天下一切道理,如此而已的一门学问呀。所以圣人以《易》通达天下一切人的心志,以《易》肇定天下的事业,并以之决断天下一切的嫌疑。” 是故著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 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矣! [白话] 所以蓍草占筮用四十九根,其德性是圆通神妙,六十四卦的德性是方正而有睿智,每卦皆有六爻,其意是很简易而贡献在我们前面的。圣人以此洗涤修练其心(或解先知天下之心),退藏于深密之处,吉凶与百姓同其忧患。《易经》之神妙足以知道将来变化之理,其智慧足以储藏既往的知识经验。谁能参赞于此呢?唯有古之聪明深智,神武而不嗜杀人者能如此而已。所以明白天的道理,而复能观察百姓的事故,是以天地兴起蓍草的神妙之物,以为民前用,使趋吉避凶于未做事之前。圣人以此斋戒其心,以神明他德业的幽深吧! 是故阖户谓之坤①,辟户谓之乾②,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白话] 《易》之阴阳变通象器法神八者之理,随处可见,比如以门户比喻,关起门户来则幽静阴暗,此即谓之“坤”;打开门户来则疏畅而光明,此即谓之“乾“;一关一开,相续不穷,就叫做“变”;一开一关使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出入往来,未有穷尽,就叫做“通”;显现于外面,有物象可观,就叫做“象”;表现于器用,有尺度的大小,合于规矩方圆的形状就叫做“器”;制定屋宇之时,即用门户以出入,有法度可寻,就叫做“法”;利用它来出出入入,往来不穷,百姓常常利用它而不知,就叫做“神”。 [注释] ①阖,合也。坤阴也。 ②辟,开也。乾阳也。 是故《易》有太极①,是生两仪②, 两仪生四象③, 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白话] 所以《易经》之原始有太极,太极即阴阳未生浑茫广大之气,太极变而产生天地,是谓两仪;两仪变而产生金木水火,是谓四象;四象变而生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是谓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卦;由此八卦相重而产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含盖宇宙万象,而系之以辞用断吉凶,因此有了《易经》;遵循《易经》之道即能趋吉避凶,而造成伟大的事业。 [注释] ①天地未生,浑茫广大,为万物之根,曰太极。 ②两仪即天地也,天为阳,地为阴。③四象:四时也。或解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或解为金木水火。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①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②,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③,莫大乎蓍龟④。 [白话] 所以可以使人取法的现象,没有比天地更大的了;穷则变,变则通的,没有比四时更大的了。悬挂物象,显著光明,照耀天下的,没有比日月更大的了;崇高的事业,没有比富而且贵更大的了;具备器物,以适人类的适用,设立完成许多器具以利益天下的,没有比圣人更伟大的了;探求繁杂的物象,索求幽隐的事理,钩求深远的道术,使人获致远大的前途,以决定天下的吉凶,成就天下勤勉的事业的,没有比卜筮所用的“蓍草”和“龟甲”更伟大的了。 [注释] ①悬挂物象。②探求繁杂幽隐的物象。③音伟,勤勉的事业。④筮用蓍,卜用龟。 是故天生神物①,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②,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白话] 所以天生蓍草和龟的神物,圣人就取用它以作卜筮为人所取法。天地的变化,圣人就效法它。天垂示物象,现出吉凶的征兆,圣人就取法它。黄河有龙马负图,洛水有神龟负书的祥瑞征兆,圣人于是效法它,运用它。《易》有以上神物、变化、天象、河图洛书”的四象,所以启示智慧的泉源而作成《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又系之以文辞,所以告诉我们智慧的哲理。复定之以吉凶的征兆,所以断定人事的吉凶祸福,而教人趋吉避凶,赴善就福,而远离灾殃呀。 [注释] ①蓍龟也。②河出图,伏羲取以画卦,洛出书,大禹由是有《洪范》 第 十二 章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白话] 《易经》大有上九爻辞言:“从上天获得祐助,完全吉而无不利。”孔子说:“祐是扶助的意思,上天所扶助的是能顺大道规范的人。人们所扶助的是笃守诚信的人,人能履守诚信,而思处处合顺于大道的规范,又有崇尚贤能的人,所以犹如从上天祐助他,如是则完全吉利而没有不吉利的了。”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白话] 孔子说:“书是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所要讲的话的,言语是不能表达我们的心意的,那么,圣人的心意,难道就不能被了解了吗?”孔子说:圣人树立象数的规范,以竭尽未能完全表达的心意,使人因象以悟其心意,设置六十四卦以竭尽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情态,复系之以文辞,以尽其所未能表达的言语,又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动之,激扬之,以尽神奇奥妙的能事。” 乾坤其《易》之蕴①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白话] 乾坤也就是天地,它是《易经》的精蕴呀,乾坤既成列于上下,《易经》的道理也就肇定于其中了。如果乾坤毁灭的话,则没有办法见到《易经》的道理了,《易经》的道理如果不可被知解的话,则天地乾坤之道出几乎要息灭了。 [注释] ①乾坤即天地;乾为阳,坤为阴,蕴即精蕴。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白话] 所以在形器之上,无形体度量,抽象不可形而为万物,所共由者,就叫做“道”;(今人或谓之形上学metaphysics。)在形体之下,有形体可寻,是具体之物,就叫做“器”;将形上之道,形下之器,变化而裁制之以致用,就叫做“变”;推而发挥之,扩充之以实行于天下,谓之“通”;举而设施安置于天下的百姓,就叫做“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①。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白话] 所以《易经》所谓象,乃因圣人见天下万事万物的繁杂,而拟测 其形态的种类,象征其物象的适宜,因此谓之“象”。圣人见天下一切动作营为的众多,而观察它可以会而通之之道,以制定其经常的规范,订成三百八十四种动态的指规,又系以文辞,以断定它的吉凶,所以谓之“爻”。极尽天下繁杂的物象的,在于“六十四卦”;鼓动天下的动作营为的,在乎“爻辞”;变化而裁制之,在乎“变”;发挥面推行之,在于“通”;明其神奇奥妙之道,在乎其人的运用;默默的而成就其事业,不形之以言,而天下皆能相信,则在于德行的深厚。 [注释] ①释象释爻已见第七章,此节重出以启下文。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系辞-下                  作者:南怀锦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白话】 八卦之中,乾与坤相对,震与巽相对,离与坎相对,兑与艮相对,八卦对待成列,举凡天地间所有的理象,都包含在八卦之中了。八卦虽包含宇宙万象,但仍不足以尽繁杂人事的变化,因此,圣人将八卦两两相重,成为六位的卦,以应事实的需要,因而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在其中了。阴阳两爻,递相推移,宇宙间的千变万化,都在其中了。各卦各爻,圣人都系以文辞,分别指出吉凶的征兆,于是人间所有的动作营为,和趋吉避凶的道理,都在其中了。人事之间,所以有吉凶悔吝的产生,是由于动作营为的结果。阴阳两爻,是设立卦象以推演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推移变通,正是所以趋向于真理或时机的变化的。 【注释】 ①刚柔:阴阳之意。 ②命:指出。 ③趣时:趣字同趋,乃适合时宜之意。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白话】 时机虽有吉有凶,但我们处在吉利或凶险时,必须安常守正,才可稳操胜算,立于不败之地。人事如此,宇宙自然亦复如此,皆以“守正”为前题,所以天地的道理,以正而观照万物。日月的道理,以正而光明,普照万物,都公正无私,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天下一切的动作营为,都是归于端正专一,精诚无欲,才能有所成就。 【注释】 ①贞:作正解。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白话】 乾道造化自然,很刚健的昭示众人,是非常的平易而容易知道呀。坤道是顺应乾道而开务成物,很柔顺地昭示众人的道理,是非常简易的呀!圣人制作卦爻,便是效法乾坤简易的理则而作的。卦象的设立,亦是仿乾坤简易的形迹而设立的。卦爻卦象先有变化于内,遂依象释理,吉凶之真相就表现于外了。进而裁制机宜,导致功业的成就,就表现于聪智的变化。圣人崇德广业,仁民爱物的言行,在卦辞爻辞中记载得很清楚。 【注释】 ①确:刚健的样子。 ②隤:柔顺的样子。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白话】 天地之大德,在于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之大宝,在于有崇高地位。如何守着职位呢?那就要靠仁爱的道德了。如何招致人群呢?那就要有财物。调理财物,端正言行,禁止老百姓为非作歹,就是道义所应做的。 【注释】 ①义:作合宜的意思,即道义。 【讲解】 韩文公曾说:“博爱之谓仁。”所以圣人为了使天下所有的人,各守本位而不相侵害,则必须以身作则为众人的楷模,同时,用博爱精神去感召所有的人。古人曾说:“人聚则财散,财聚则人散。”身为国主,若要国泰民安,使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必须拨发国有财产予以人民,以维持众人的生计,过着安定的生活,自然容易治好。反之,横征暴敛,欺压善良,只顾自己的享受,财货堆积如山,虽野有饿夫,也不赈济,怎么叫天下的人心服呢?以致众叛亲离,丧身败家,甚至亡国灭种的祸害接踵而来。由上述可见,财物的治理,是非常重要,它可以充裕民生。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生充裕后,再教民从善,约之以礼,而宣扬正道,摒除邪说异端,又树立法律规章,以齐一天下行为,这些都是便民之举,可说是合理的法治,而民皆从善如流,都是政府能合乎事理的治理呀。 第二章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白话】 古时包犧氏的治理天下,上则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现象,下则观察大地高下卑显种种的法则,又观察鸟兽羽毛的文采,和山川水土的地利,近的就取象于人的一身,远的取象于宇宙万物,于是创作出八卦,以融会贯通神明的德性,参赞天地的化育,以比类万物的情状。 【注释】 ①王:称王,治理。 ②文:羽毛的文采。 ③类:比类、归类。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白话】 编绳结网,做为捕捉鱼、鸟的工具,以猎兽捕鱼,是取象于离卦的。离中虚,像孔眼,又离为目,有网罟的象征。 【注释】 ①罟:捕鱼的工具。 ②佃:捕捉野兽,即田猎。 ③离:丽,附着的意思。《易》卦之名。 【讲解】 从太古时代,进步到渔猎社会,是大致取自与离卦的现象。 包犧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白话】 包犧氏死后(数百年),神农氏兴起,砍削树木做成犁头,曲转木材为犁柄,以便耕种和除草,创作许多耕种器具,教导人民,使天下增加粮食,是取象于益。 【注释】 ①斫:砍削。 ②耜:犁头。 ③揉:用火烘木,使能曲伸之。④耒:犁柄。 ⑤耨:除草器。 ⑥益:增加的意思,《易》卦之名。 【讲解】 先则没有农业,现在进步到农业社会,增加了生产,所以取益卦的现象。益卦上巽为木,下震为动,二至四互坤为土,木动于土中,是发明耒耜耕种的现象,故农业的兴起,取益卦的现象。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白话】 规定中午为买卖时间,招致天下的人们,聚集天下的货物,相互交换所需要的货物,满足个人的需要,是取象于噬嗑卦的。 【注释】 ①噬嗑:噬,食也;嗑,合也。上卦离为日,下卦震为动,日中而动,是古代交易的现象。 【讲解】 进步到商业社会,聚合天下之人与货,解决食的问题,故取象于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白话】 神农氏死后(数百年),黄帝、尧、舜氏兴起,由于社会的演进,日趋繁荣,旧日的典章文物制度,已不敷使用,所以黄帝、尧、舜诸古圣先王,为了使人民过安定生活,因此,随着时代而不断改变,通达其变化,使百姓生活不致于死板,而产生厌倦的心思。易学的道理是穷极则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能循此变通的原则,何事不成?所以有如天助一般,当然吉无不利了。黄帝、尧、舜氏设立文物制度,百官分职,各尽其力,终致天下太平,以至垂拱而治,无为而成。是取象于乾坤两卦的现象。 【注释】 ①垂:垂下,喻无为而治。 ②乾为天,坤为地。 【讲解】 天地无为而不为,圣人效法它的精神,而致天下太平。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白话】 将木材凿成舟船,削锐木头做为船楫,使两岸的人,能互相来来往往,且可航行至更远的地方,便利天下的人,是取象于涣卦的。 【注释】 ①刳:钻凿。 ②剡:斩削。 ③涣:上巽为木,可以做舟楫,下坎为水,可以航行。 【讲解】 这是水上交通工具的演进和发明。涣是离散的意思,是河流两岸离散的人,能集在一起,解决这个难题,非坐船不可,所以舟楫的发明,取之于涣卦的现象。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白话】 征服了牛,乘着了马,用牛来拖载重物,用马来奔驰远地,以沟通有无,便利世人,是取象于随卦。 【注释】 ①随:随从的意思,三变乾为马,四变二三四互坤为牛。 【讲解】 这是陆上交通工具的演进,自此有了牛车和马车,人要有牛马来载物载车,牛马就随着人的意思去做,所以是取之于随卦的现象。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白话】 设置重门,击柝巡夜,以防御盗贼的侵入,是取象于豫卦。 【注释】 ①柝:巡更时,所击的器具。通常是以两木相击。 ②豫:是预备预防的意思,三四五三爻互坎,坎为盗,故须预防,二三四三爻互艮,艮为门。初至四互体艮,故重门。 【讲解】 这是警卫设施,及建筑屋室的演进。并参前注。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白话】 发明杵臼,以利民食,是取象于小过卦。 【注释】 ①杵:舂米的木椎。 ②臼:舂米的容器。 ③小过:稍有所过的意思。上卦震为动,下卦艮为山,为二三四三爻互巽为木。初二,坤象半见,故掘地为臼。 【讲解】 这是精米工具的演进。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力,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白话】 将柔韧的小木条做成绳索弓,把木材削成箭,用弓箭的利益,来威服天下,是取象于睽卦。 【注释】 ①弦:弓弦。 ②弧:弓。 ③睽:违背之意。上卦离为弧为弓,二三四三爻互离为矢,为干戈。 【讲解】 兵器的演进,正是用以威服叛离违背的份子,故取睽卦的现象。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白话】 上古时候,冬天则藏身洞穴,夏天则在野外居住,后世圣人,为了防止洪水猛兽的侵袭,遂教民建筑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防御风雨,是取象于大壮卦。 【注释】 ①大壮:上卦震为雷,下卦乾为天,为宇,三四五三爻互兑为泽水,兑反巽为风。 【讲解】 这是屋子的演进,天上有雷雨交加,其势甚壮,解决之法,在发明屋子以避难,故取象于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盖取诸大过。 【白话】 古时候的丧葬,用木材厚厚的堆在尸体上面,埋在荒野中,不设立坟墓,也不植树,非常简单,居丧,又没有一定期限。后世圣人,制定丧礼,换用棺槨以殡葬,是取象于大过卦。 【注释】 ①薪:木材。 ②封:堆土为坟墓。 ③棺槨:槨是指外棺,古代士人的棺材有两层,内棺而外槨。 ④大过:大有超过的意思。下卦巽为木,二爻至五爻互乾,乾为衣,为远为野。 【讲解】 这是丧礼的演进,养生之具,已备于前,送死之礼,又备于此。古代中国文明于此可见。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白话】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以后结绳记事,在进步社会上,已经不敷使用了,圣人便发明文书契据,百官也利于治理,万民也赖此书契,而有所稽查,不致于误事,是取象于夬卦。 【注释】 ①夬:决去的意思。上兑为金,下乾亦为金,初至五互体乾,乾为书契之状。 【讲解】 这是说明文字的演进。 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白话】 所以《易经》的内容,就是描述万事万物的形象。《易经》的卦象,就是用以拟效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形象的。彖辞是解释全卦的意义和结构,所以说,彖辞是代表一个卦的才德。每卦六个爻位的演变,都是仿效天下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动态而产生的。具备了象彖爻,描述万事万物,因此事物的变动得失,吉凶就发生了,而细小疵病的悔恨,忧虑困扰的灾吝,就由是而显现出来的。 【注释】 ①材:作才德解。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何故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白话】 本来阳卦适宜阳爻居多,阴卦适宜多阴爻,为何现在反而相反而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呢?就以奇偶来说,阳卦以奇为主,例如震、坎、艮三卦为阳卦,都是一阳二阴,所以说,阴爻多于阳爻。阴卦以偶数为主,如巽、离、兑三卦为阴卦,都是二阳一阴,所以说,阳爻多于阴爻。震、坎、艮虽多阴爻,一奇为主,即为阳卦。巽、离、兑虽多阳爻,一偶为主,即为阴卦。阴阳两卦,它们的德性,有什么不同呢?就以国家而论,一国不能有二君,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阳卦象征着众多的臣民,拥护一位人君,团结一致,这是正人君子的大道。反之,阴卦象征着君多而民少,这就要互相倾轧,以致天下大乱了,这是小人之道。 第 五 章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白话】 “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成名于天下,罪恶不累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小人做事,完全以利害关系为出发点,以为做出小小的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了,以为做些小的差错,无伤大体,便不改过,因此日积月累,罪恶盈满天下,以致无法掩盖和不可解救的地步。《易经》噬嗑卦上九爻辞上说:‘罪恶深重,刑具已负荷在头部,两耳都灭没了,这是凶害达到极点的。’” 【注释】 ①何:负荷。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白话】 孔子说:“凡是获得危险的人,都是因为他先前安逸于他的职位上。灭亡的家国,是因为先前自以为国家可以长存的了。扰乱的国家,是因为先前自以为已经治好,而忽略荒殆,因此国家扰乱以致灭亡。所以君子必须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幸存亡国的痛苦,治理的时候不忘祸乱的惨烈,以如此的谨慎小心,所以本身安定,而国家可以常保。《易经》否卦九五爻辞上说:‘它(指国家而言)将危亡吧,将危亡吧?天下国家的治安,就好象维系在丛生的苞桑一样,是要常常戒慎警惕的呀?’” 【注释】 ①系:缚。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白话】 孔子说:“德性浅薄而身居尊位,才知狭小而图谋大事,力量很小,却担当天下的重任,很少有不及于灾祸的。《易经》鼎卦九四爻辞上说:‘鼎足折断,倾覆了公爵的美食,象征着倾覆家国,身遭刑辱,是非常凶害的。’这是说才力不足以胜任的危险啊!” 【注释】 ①公餗:美食,佳膳。 ②形渥:汉儒作“刑剭”,亦作“形渥”,厚重之刑。古时处决大臣,在室内行刑,叫做“屋诛”。一解作厚大的形器。并参鼎卦。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白话】 孔子说:“能预先晓得几微的事理,则将达到神妙的境界了吧?可说是神妙的人物了吧?君子对上绝不谄媚阿谀,对下绝不傲慢,坚定立场,不致于受到危害的牵连,可说是位知道神机妙算的人了吧?几是事情微妙的动机,能先见到吉利的征兆的人吧,君子能见机于未然,所以能够把握时机的来临而兴起,而有所行动,不必等待以后。《易经》豫卦六二爻辞上说:‘被坚硬的石头所阻隔,不必等到整天才离开,要想到当下脱离此境,这时贞固而吉利的。’像被硬石所阻隔,应当机立断而离开,何待终日?君子晓得事理的微妙,也知道事理的彰显,知道柔弱的一面,也晓得刚强的一面,能通达而应变自如,就是万众所景仰的人物了。” 【注释】 ①谄:媚上。 ②渎:不敬。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白话】 孔子赞赏他的学生颜回说:“颜家的这位子弟,要算是位知几通达的君子了吧!有了过失,没有自己不知道了,一经反省发觉以后,立即改正,从此不再犯了。《易经》复卦初九爻辞上说:‘迷途了,走到未远的地方,即时回头猛省,便不至于有太大的悔咎,经此警戒,则有大吉。’” 【注释】 ①殆:将。庶,近。 ②祇:大。 ③元:大。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白话】 “天地二气缠绵交密,互相会和,使万物感应,精纯完固。万物之中,雌雄男女,形体交接,阴阳相感,遂得以生生不息。《易经》损卦六三爻辞上说:‘三人同行,各有主张,行动难以一致,势必减损一人的成见,一人独行,反而容易得到志同道合的友伴,同心协力,共患难,共甘苦。’是说理无二致,天下的事理都归于一致的呀。” 【注释】 ①絪:麻帛。緼,绵絮。絪緼,缠绵交密着。 ②醇:构合。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白话】 “君子必先安定其身,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心平气和,然后说话,先以诚信待人,建立信誉,然后才可以对人有所要求,君子有了三项基本修养,与人必能和睦相处,无所偏失。冒险的举动,人们不会拥护你的。用言语去威惧人民,人民不会去响应的。诚信和恩惠,尚未施予人民,竟要对人民有所征发和要求,则人民不会理会赞助的。若无人赞助理会,则随时有人会伤害你的。所以《易经》益卦上九爻辞上说:‘没有得人助益,有时也会遭人攻击,立心不坚定恒久的人,有凶。’” 第 六 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白话】 “易理的变化,是从乾坤两卦开始,像人们启门而出,乾坤相对,该是易理所从而出的两扇门吧?乾为阳,坤为阴,阴阳的德性,相与配合,阳刚阴柔,刚柔有一定的体制,以体察天地间一切的撰作营为,以通达造化神明自然的德性。”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白话】 “《易经》的称述万事万物的名义,虽繁杂,但不超越事理。我们考察它创作的事类,大概是衰乱的时代所创的意象吧!” 【注释】 ①稽:考查。 【讲解】 一卦有一卦的名称,一爻有一爻的名称,或言物象,或言事变,可说非常复杂,但都包括在“体天地之撰”和“通神明之德”之内,不曾有超越情理之外。由于社会凌乱,政治暴乱,于是圣人考查事务种类,每卦每爻都系上文辞,以推陈象理,昭示吉凶,它用意是拯救末俗的。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白话】 “《易经》是彰明以往的事迹,以体察未来的事态的演变,而使细微的理则显著,以阐发宇宙的奥秘。我们一打开《易经》来看,就可以看到每个卦爻有适当的名称,明辩天下事物的形态,不至于混淆不清,如乾马、坤牛,正确地指陈吉凶变化的道理,推断文辞是吉,则明确地指出是吉象,反之,凶,则指出凶象,毫无偏差,可说是完备无缺的了。” 【注释】 ①当名:适当的名称。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白话】 “《易经》文辞中所指物名,多似细小,但探取其中的旨意,却很广大,它的旨意非常深远,它的文辞又非常文雅,它的言辞委曲婉转,旁推侧引,无不中理,它所叙述的事物,却是非常的直截了当,放肆而毫无隐蔽,但它的道理却又深藏于其中,就因天地间相反相生,或行善而吉,或作恶而凶的道理,使以教导并济助人民的行事,以明辩善恶是非吉凶得失的报应。” 【注释】 ①肆:直截了当,放肆而不隐瞒。 第 七 章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白话】 《易经》的兴起,大概是在中古时代吧?《易经》的作者,大概有忧患、艰难吧。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白话】 所以履卦是教人行礼,它是建立德业之初基,为其根本。谦卦教人卑己尊人,虚心忍受,是道德的把柄。复卦教人除去物欲,教人从善,是德性的根本。恒卦是教人始终如一,恒久不已,它是道德稳固之所由。损卦是教人惩忿窒欲的道理,为修德的工夫。益卦教人迁善改过,使德性日益宽大。困卦教人穷困不乱,守着正道,是道德的分辨。井卦教人德泽似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达到道德的地步。巽卦是教人因势利导,是道德的制宜。 【注释】 ①裕:宽大。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白话】 履与礼字相通,能和顺人情,处世和睦,是吾人立身行事所因应到的准则。谦虚待人,则益得他人敬仰,德业自然更加尊贵而光明。复卦微小的一阳位于群阴暗昧之下,但不为五阴所掩没,能于迷途未远旋即回复,而辨别万事万物的是非善恶,事物与环境过于复杂,必使人引起厌倦,惟有恒心,才能克服一切,不为外物的复杂而厌倦,方有成功之日。损卦惩忿窒欲和克己复礼的功夫是修身的起步,是很艰难的,所以说“先难”。以后日久习惯成自然,便容易了。益卦进德修业,长久的增裕自身的德行而无须设防,故弄玄虚,以蒙骗他人。在困境中,虽困穷然足以磨练身心,“困于心,衡于虑,然后作”,故能通。井虽是固定,但泉涌流通不息,日月迁徙而弥长新。巽顺入理,因势利导,隐而不露。 【注释】 ①称:轻重适均。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白话】 履卦是教人以礼的实践为基础,而和顺的去行事。谦卦是教人以礼自制,使性行巽顺。复卦是教人反求诸己,回复自然本性。恒卦是教人始终不二,坚定德行。损卦是教人摒除私欲,以修德远害。益卦是教人损上益下,增兴福利。困卦是教人艰苦奋斗到底,不怨天,不尤人而少忿怒。井卦是教人辨别义理的来源。巽卦是教人顺合时宜,能行使权便,当即立断。 【注释】 ①寡:少。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八 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拘,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白话】 《易经》这部书,是一部经世致用的学问,人生不可须臾疏远的,《易经》是以阴阳运行,互相推移变化的,故其道常常变迁,变动不拘于一爻一卦,如乾卦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还有阴阳六爻,外三爻为上,内三爻为下,更互变动,周流于六个爻位之间,从上位降至下位,由下位升向上位,上下没有经常不变的爻位,阳刚阴柔,互相变易,在另一卦爻时,解释又不同,不可固执于一种典常,唯有观其变化的所往,才能周明其道。 【注释】 ①屡:数。 ②六虚:六位。 ③典要:典常之道。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白话】 《易经》之理,启示我们出入进退,内外往来都要合于法度,或在外以安边定国,匡齐天下,或在内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皆使我们知道戒惧谨慎,以免除灾祸。同时,明瞭忧患的原因,虽无师保在旁,却似父母在自己面前,不致有过越颠损。最初遵循辞义以揆度爻象和道理所在,就有经常的法则,可让我们恪遵不二了。易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毫无根据的空谈,若非笃信易道的人,则道也不能凭虚而行的。 【注释】 ①率:循。 ②揆:度。 ③方:义理、道。 第 九 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白话】 《易经》这部书,是追原万事万物的始终,以成其根本要素的一本书,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包括万事万物的要素。一卦分为六爻,虽六爻刚柔相杂不一,但只要观察爻位,处在适当的时位,和象征的事物,便可以决定吉凶了。 【注释】 ①质:卦体。 ②物:事物。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白话】 初爻是很难了解它的涵义的,因初爻为根本,卦的形体,尚未形成。而上爻为卦末,全卦形体已经具备了,涵义自然毕露,容易领会了。圣人在拟测而系初爻的文辞时较为困难。等到初爻的文辞已定,则顺此以立二三四五及上爻的文辞,顺爻位的次序,由下而上,全卦六爻的文辞就逐渐形成,到了上爻,不过是卦义的终结而已。 【注释】 ①卒:指上爻的系辞。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白话】 至于阴阳杂陈,揆述阴阳的德性,辨别是非,不是初爻和上爻二者所能概括的,必须加上二、三、四、五中爻。互相审度观察,它的涵义才能完备而无遗。 【注释】 ①撰:述。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白话】 啊!探存亡吉凶的大要,只要从六爻中推求,虽平居在家,也可得知道了。聪明贤达的人,看看彖辞,则卦义多半可知了。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白话】 六爻中的第二爻与第四爻,同属于阴柔的性质,二与四互成一卦,可知存亡吉凶的道理,它们的功用相同的,而位置不同,因此他们时位的善恶也有不同。二居下卦之中远应九五之尊,不为君王所疑,做事易奏效,故得到赞赏较多。四居上卦之下,接近五的君位,虽旦夕侍在君侧,但言行必须谨慎,动辄得咎,惶恐不安,故常处在危惧之中。柔顺的人,自立不易,需亲附于他人,所以不利于远者,只要能够求没有咎害便可以了。用柔之道,要使柔顺居中,不失中庸之道,方能有利。像六二以阴居阴位,处内卦之中,多能获得吉利。 【注释】 ①要:主旨。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白话】 六爻中的第三爻与第五爻,同属阳刚的部位,三与五互成一卦,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而位置是不同的。三居下卦之极,在臣下之位,故多凶害。五居上卦之中,为君上之位,象征高明中正,众星拱照,故多功。这是爻位等次有尊卑贵贱之差异的关系。岂是属于柔爻的,必定是危殆吗?属于阳刚的,一定优胜吗?这是要看各爻的尊卑贵贱及时位呀!并不一定阳刚就吉,阴柔就凶的。 第 十 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白话】 not available right now ②三才:天地人。三画之卦,初爻为地,中爻为人,上爻为天。 ③兼三才而两之:六画之爻,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上爻为天。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白话】 《易经》之道,变动不居,而周流于六位之间的奇耦两画,称之为爻。爻有刚柔大小远近的等次,好像物类的不齐,所以称乾为阳物,称坤为阴物。阴阳两物交相错杂,似青黄两色的相兼,所以称为文。各卦各爻,阴阳参杂,时有当与不当,于是吉凶之象,就产生了。 【注释】 ①等:类。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白话】 易学的兴盛,大概在商代的末期,周文王德业方盛的时期吧?当文王和纣王时代的事情吧?所以他所系的文辞皆含有警戒危惧之意,常常居安思危,戒慎恐惧,必能化险为夷,操心危虑患深的使他平安。反之,得意忘形,骄傲自恃,虽安定局势,必遭致倾覆。因之安易懈怠的,就使他倾覆,易学道理是如此广大,所有事物,都不能违背此原则,时时戒惧,始终不懈,其主旨在无咎,这就是易学的道理。 【注释】 ①不废:不能背离。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白话】 乾象是天下最刚健的,表现刚健之处,是在于恒久而平易,且无私意,故可以明照出天下危险的事情。坤象是最为柔顺,其表现柔顺之处,在于恒久而简静,故可以明察天下烦壅阻隔的原因。 【注释】 ①险:大难。 ②阻:小难。 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来。 【白话】 易学的道理,能使身心和悦,能专精的研判所有的思虑,能断定天下吉凶悔吝的事理,能成就天下勤勉不息的事业。所以无论天地阴阳变化,人类言行举止,吉利的事情,必有吉祥的征兆,观察万事万物的现象,就知道各种事类的器宇或材具、尚未显现的事机,也可以占卜而知吉凶。 【注释】 ①说:同悦。 ②研:精。 ③亹亹:音伟伟,勤勉的意思。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白话】 天尊于上,地卑于下,天地间万事万物,皆有他一定的法则和位置,圣人效仿之,演成《周易》的理象,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以成就参赞造化的功能。圣人在做事之前,先谋于贤士,同时,又卜筮于鬼神,以谋求吉凶的道理,能如是,虽众人也必能参与这幽明的能事了。八卦是以爻象告诉于人的,爻辞和彖辞,是阴阳变化的道理,和事物消长的情态而言的。刚柔两爻,互相错杂周流于六位之间,他的时位也因而有当与不当,因此吉凶之征兆,便可以见到了。 【注释】 ①成:成就。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以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白话】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刚柔两爻的变动,是为使事物趋于有利的;吉凶的推移,是随着情理而定的;处世合情合理,则得吉,反之,违背人情常理,则陷入凶害。所以贪爱和憎恶两种不同的情感,互相交攻,必有得失,于是有吉凶的产生。爻位之间,有远有近,互相感应,不得其道,而任意远近相取的话,就会有悔恨困吝的事情,跟着产生了。事有真假虚伪,若以实情相感应,则利益源源而来,若以虚伪相感应,则祸害应运而生,今以实情和虚伪相感应,格格不入,利害的冲突,便发生了。易理的情况,是使两相接近事物,能互相交感,以生利,若近而不相交感,不相协调,必有乖违的灾害而产生凶险的事情,甚至有自外来的伤害,而蒙受了后悔和困吝。 【注释】 ①迁:迁移。 ②情伪:实情与虚伪。 将叛者其辞慙;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白话】 将要阴谋叛变的人,说话时神色定有惭愧的颜色;心中有疑惑的人,因心神不定,故说话毫无系统,多有分枝不清楚,像树枝一样的杂乱;有修养的吉利的人,言辞真善而正直,故很少说话;浮躁的人,较为轻浮,故喜欢多说话;诬害善良的人,心中不安,故言不由衷,他的说辞,便浮游不定;亏待职守的人,他的言辞多曲折而不伸。 【注释】 ①枝:分枝。 ②游:虚浮。   the end:) [ 本帖最后由 dianyinke 于 2007-5-10 10:11 编辑 ]
发表于 2007-5-15 17: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公易学很罙.他的三位数起卦有见地.其法以第一位数为上卦.二位下卦.三位求动爻𢓔. 𢓔
发表于 2007-8-5 1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的书看过,有见地够水平,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09-8-31 14: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謝樓主,來學習學習。
发表于 2009-9-22 0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知,南师是佛学出身,而且造诣很深,个人也看过南师的杂说和别讲很通俗易懂,非常感谢南师的这本书能带我辈入门,只是越学越发觉南师是通过佛学来阐述易经有点见树不见林的感觉。小人多语如有说错磕头认错!并谢谢南师带领入门!
发表于 2009-9-26 22: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辛苦了
发表于 2009-12-11 1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收藏 了仔细看看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