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星板
過洋牽星術中的基本工具是牽星板。明萬曆二十五年李詡在所著《戒庵老人漫筆》一書中寫道:「牽星板一副,十二片,烏木為之, 自小漸大,大者長七寸余。標為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俱有細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塊, 長二寸, 四角皆缺, 上有半指、半形、一角、三角等字,顛倒相向,蓋周髀算尺也。」
一指還可細分為四角。一指合今日 1度36分,一角合24分。
- 1指 水準線上 1度36分
- 2指 水準線上 3度12分
- 3指 水準線上 4度48分
- 4指 水準線上 6度24分
- 5指 水準線上 8度0分
- 6指 水準線上 9度36分
- 7指 水準線上 11度12分
- 8指 水準線上 12度48分
- 9指 水準線上 14度24分
- 10指 水準線上 16度0分
- 11指 水準線上 17度36分
- 12指 水準線上 19度12分
牽星板的使用法:手持一塊牽星板在一定距離,對準水準線上方天體,以牽星板底線對水準線(「平水」),以上端對準天體為度,如果用的某指牽星板,天體高度便是某指。
明代過洋牽星術常用的星座包括北辰星、織女星、布司星、水準星(船底星座α星)、北斗星、華蓋星、燈籠骨星等。
鄭和航海過洋牽星圖
《鄭和航海圖》中有四幅過洋牽星圖。其中一幅題為「忽魯謨斯國回古里國過洋牽星圖」。
- 「忽魯謨斯回來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水準線上 17度36分),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水準線上 11度12分),看西南布司星八指平(水準線上 12度48分)丁得把昔,看北辰星七指(水準線上 11度12分),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水準線上 11度12分),看西北布司星八指(水準線上 12度48分)。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平水(17度36分)。丁得把昔過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水準線上 11度12分)。」
參考
向達《鄭和航海圖校注》 中華書局 ISBN 7101020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