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231|回复: 3

佛教要义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4.00分
交流:4.00分
附件:4.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2-28 14: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佛教要义


李恒钺居士讲

许巍文居士记


缘起


周炳煌居士和我谈到,假如要宏扬佛法,真不知道从那儿说起好,比如基督教有一部圣经,只要一句‘信者升天得救’的话,就可以做代表,反看佛教不知道拿什么做代表好,任何宗派似乎都可以做代表,但是任何宗派似乎又都不完全,所以他希望我能用一两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对佛法的要义全部说出来。现在有此机会对大家面讲,最好请人纪录出来,将来如能够印出来,那是更好了。


佛教要义共分成六节来讲,就是:


一、佛教的简要解释

二、对于佛教的需要

三、佛教的目标

四、佛教的理论

五、佛教的实践

六、佛教的优异点


现在分别的来说明它。


(一)佛教的简要解释


最先答覆周居士的第一个要求,用一句话代表整个佛法:这句话就是‘以自己的志愿力与行为力使内心渐渐增上达到解脱成佛的最高目的’。这句话要解释的,根源于一种理论往往演出很多不同的道理来,如果不说出来就难懂了。比如说基督教主张信上帝的升天,而我们的佛教念佛法门主张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两种方法的矛盾,怎么解释?固然可以说,上帝的力量大才可以使唤我们去他那儿,但是如果我不信,上帝仍然使得我去天堂,这才是真功夫,现在仍然要我‘信’才能去天堂,那么仍然是我的信愿行为力量使我去的,否则但凭上帝的意志就可以决定去与否,何必要藉信仰与祷告的力量呢!同理、佛法也是这样,要靠自己一心的念佛,靠自己的志愿与行为,方才能够与佛相应,否则任你怎样念,是没法往生的。所以根本的关键仍然在于自己的信愿与行为力,这样的努力增上,渐渐进步,才达到成佛的道路,在娑婆世界如此,在极乐世界也如此。


以下就开始讲整个佛法的简约要义,共分五段讲。


(二)对于佛教的需要


天下任何事物的产生,必定是有需要,否则就不会发生。佛教为何产生的,也因为是有此需要,需要的理由,今在下面略加说明。


人的生活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的生活,一方面是精神的生活。但是我们平时只重视物质方面,不但要吃喝穿睡,还要幸福,要升官发财,来求得眼耳身心的舒适;为求眼的享受,去看电影去看戏,为求耳的享受,去听音乐和歌声;为求舌的享受,去吃美好滋味的食品;为求身体的享受,去运动游泳游山玩水等等,这都是物质的享受,至于另一精神方面,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注意。其实,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增上,正都是日常生活上最重要的事,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我们再看平日身体是会生病的,病了少不得请医生医好它!如果发觉并没有病,只是身体瘦弱,不能应付日常工作,就要吃点营养补补,这都是我们知道做的。不但如此,即使身体已经很好了,还要希求更好一点,所以用体操打拳等来训练,因为身体愈健壮愈舒服。另一方面,精神也是一样会生病的,也会痛苦得不得了,我们也愿意去医好它,但这不是医院的医生所能胜任,必须另找其他的方法,有些人精神没有毛病但是很衰弱,不能应付艰难的工作,永久得不到快乐,这种精神上的不健康,也不是营养和锻炼身体所能改正过来的,也需要另行设法。不但如此,有些人精神已经很好但希望更好点,更舒服点,用体操等办法不能使它更增上,那么也要另求他法,方才说过的种种都是属于精神心理方面的,要医治精神心理方面的毛病,或使它更健全的方法,就是佛法,就是佛教,所以这的确是人人需要的。我们试想想看,是愿意过一种忧愁烦恼欠缺的生活,还是愿意过一种圆满健全美满的生活呢?如果是愿意后者,就需要佛教。还有我们生活上的一切,世上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谁也留不住;死和病,人人没法避免,这都是世上最痛苦最可怕的,用物质的办法都不能解救,唯有用佛法来解救。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毛病的。我们看看人家,有些人一天到晚烦恼,有些人修养有素,一天到晚自由自在,内心平安高兴,又有些人从前脾气很大,学佛以后变得和和气气的,使人羡慕,这才是学佛的好处呢!


(三)佛教的目标分三方面来说:


一、在究竟方面说

二、在来世说

三、在现世说


三、一
究竟方面:


学佛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就是了脱生死,什么是了脱生死,佛法说生生死死,无有完了的时候,很是痛苦,我们要解除这个痛苦;就是除去生死的大事。关于了生脱死四个字有人误会,以为临终的时候很好,很平安没有惧怕就是了生脱死,这是误解。固然,证果的人,有修行的人,开悟的人等,在临终时有瑞相,不畏惧,无痛苦的,这当然不坏,但这并不就是‘了生死’,不是究竟的目标,因为生天或往生其他善处固然很好,但并不是究竟的目的。所以佛法究竟的目标,并不只是为了死得好,而是生死断灭,达到涅槃,生死之流断结。不是生活得如何好,死得如何自然,必须是不生不灭,这才是佛教的最高点,这才是佛教驾乎其他宗教之上的独特点,这是最高最究竟的处所。佛和阿罗汉就是达到涅槃的觉者,还有辟支佛(独觉,无佛时的自觉者)也是,除此以外,即使是菩萨也未了生死,否则将无法度生,所以菩萨是‘留惑润生’,即故意不断生死,留一点来帮忙人家(可以享涅槃乐而不享)来广度众生。这样可以证明‘了生脱死’的确是指切断生死之流,而不是指死得好的,因为大菩萨都是有修证在死时都表现得好呢!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14: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带解释一点误解,就是‘焦芽败种’这句话表面上的意义,是指已经发过的芽被烧过,或者没有发芽的种子已经腐败了。佛在世时说罗汉是‘焦芽败种’,人家以为佛在责骂罗汉不好,这是错误,因为这话就是了生死的意思,假使芽不焦,就生死延续,以后不再受生,不正是和焦芽一样么?所以这并不是坏话。但是佛教最究竟的目标,不但自己要‘了生死’,并且要度一切众生‘了脱生死,永离轮回’。


三、二
在来世说:


如果我们没有了生死就应当图来世,为了来世,福慧增上,一点一点好起来,所谓修修来世,这也是佛教的目标之一。


三、三
在现世说:


最近的目标,就是要使现世得到安乐,所谓拔苦与乐,希望自己是一天天的好起来,并且帮忙人家也如此。


所以在来世福慧增上方面说,即常说的‘化娑婆为极乐’,终久必定可以到达此目标的。在现世得安乐上说,就是常语所说的‘和平福祉’。因此我们修行,现世即可得好处,如内心好外境好,增加工作效率,对事更有感应,求什么得什么,要什么有什么,这都是修行的结果。所以佛教用途太大,要了生死的快来,要修来世的快来,仅思图现世好的,仍是要来学佛啊。


(四)佛教的理论


佛教的理论很多,有几种是最简明最主要最能概括整个佛理的,分别的拿出来谈谈,这就是‘三法印’‘四谛’‘业’‘缘起’等等。


三法印


法印的‘印’,就是有效用有效力有用处的标准;如官印、私章等都含有代表性的,权威性的,基准性的。所以‘三法印’就是有三条理论,三条标准,足以代表整个佛法的意思。


一、诸行无常


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长久性,过去的就没有了,这是世上一切的定律。


二、诸法无我


一切的事物没有一个真正永恒的个体。事实上只是许多不同的因缘合起来的,没有固定的真实体的存在。不是吗?过几十年连我们自己都会变得没有的,那里有固定的个体。


三、涅槃寂静


在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和上面两条相反的,寂静是清凉纯净,舒服,正好和世上热闹烦恼等相反,就也是将烦恼无常等等除尽的意思。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以上是将三法印分别来讲,现在再会总来说一说,首先,应当解释为什么三法印是佛法的中心思想,而其他的理论不是,因为1、这三条法印包括其他的理论(其他的理论由此生出和发展)。2、只有这条法则,才能使人达到最究竟的目标,其他的理论虽好,只能达到其他的目标(如生天来世好等),与此不符合,不能究竟解脱。


我们日常生活中,以为一切是常久的,以为我是实在固定的我,这都是错误的认识,所以有时候看见人家死去的时候,方才知道平常太认真,太著相。所以我们应当知道日常的事决没有什么最要紧的,慢慢的了解世间现象,原是不固定,变化的,自然而然可以达到涅槃永久究竟的大路上去。但话虽然如此讲,实际上往往距离很大,这因为: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14: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难得弄明白这个道理—多生多劫都是习惯的生活在与真理相反的环境里,一下醒悟不过来。有时偶尔因为受了打击,也感到往事如烟,但时过境迁,又忘去了。


(二)难做到—说容易,做难。


有人在三法印中加了一句‘诸受是苦’,而成为四法印,因为有人感到有时也有快乐,但快乐不长久,快乐一完就苦了,而且快乐也是比较出来的,习惯了也就不感到快乐。但是平日多是说三法印,拿诸受是苦包括在无常无我里面了。总之一切事物的不固定,不实在性、幻性就是无常无我的说明,我们如果摆脱了这无常无我的苦痛,就是涅槃。佛教的理论并不复杂,就是这些,但是为了适应众生,佛常换个方法说明,比如说,下节要说的‘四谛’,就是一例。


四谛—苦集灭道


‘苦’—是结果,人人都能感到‘苦’,而最晚感到的在死时一定知道,如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蕴炽盛、是有名的八苦,又有苦苦、坏苦、行苦(无常)的三苦,总之说人生是苦的。


‘集’—是苦的原因,是种种烦恼聚集起来的意思,因为烦恼聚集才感到苦,见解错了生烦恼,感情错了也生烦恼,古语是这样解释的,但是近代西洋译本上说集是‘渴望’、‘贪’的意思,指出苦是由于‘贪’由于‘渴望’而来的。


‘灭’—修证的结果,这是取消烦恼的结果,也就是灭去痛苦得到解脱的意思。


‘道’—证灭的原因,一切修行证果的原因行为都是道,古语说八正道。普通说因果,都是先因后果,似乎应当说‘集苦道灭’才对,现在正好相反,因为当日世尊向人弘法先得说出事实来,事实就是‘苦’,再接著说为什么会苦,所以才有‘集’,于是再告诉人家应当除去痛苦就是‘灭’,最后才说灭苦的方法‘道’。而成为‘苦集灭道’了。




‘业’是思想行为的影响,对外有影响,对内也有影响,可以存储在八识田里面,好似日常所说的‘作用’一样。又好似下了种子方能发芽,依著业的影响才又能生起行动。所以佛说我们是自己管自己,不似其他宗教推出个上帝来管我们。我们做了任何事不管人家看到没有,‘业’还是给我们记下了帐,如果没有业的理论,一切都说不通了。但是这些都是佛当时的慧眼所见的实在现象,没有一点点虚设的。限于篇幅,没法详细的谈,只是说个大概。


缘起


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缘起就是此事依靠著彼事,彼事是此事的条件,也就是因果报应。佛教说宇宙一切均是缘起,现在的是从前许多的缘起而形成的,世上任何事物都是缘起。大家知道吃饭可以饱,大家知道送小孩上学,将来可以求得学问,服务社会;医生开药方一定能治病,生了病一定要找医生,这都是因果,所以大家在因果中过活都不知道呢!不过因果也有深浅,比方说眼光短的人只找眼前的便宜,而眼光远的准备将来,也如同下棋一样,会下的就看得远点,因果更看得远点的人就修来世。所以到处是因果,而且是越远的越好的越复杂,如同许多食物许多味集在一处就有好的味道,许多种香料混在一起就特别香,平常人看不到,不懂,而脑筋复杂的人能看出远的因果。任何人信因果缘起就是信佛,但世上有类人譬如基督教徒,不信因果只信上帝。你待我好,只谢上帝,你骂我,只怨上帝,一切都是上帝,不信是因果造的。信因果的人,表面虽不信佛,也是合乎佛教的思想。如最简单事推之于上帝,这样简单的因果都想不通,以为不是因果,那么复杂的更不行了。佛说的因果缘起的真理,依著去行自己就可以定升降,自己可以求善恶,那怕不是佛教徒,只要做了善事就得善报,绝不似外道里的不信上帝做好事也是不能升天的理论,相差得太远了。试看因缘诱导出来‘惑业苦’的循环;没有智慧就是迷惑,损人利己(私心重)造下了恶业,恶业就生恶果,受著恶果的人更不清楚。更加迷惑,于是更造业……这样形成轮转,惑业苦三者展转循环,这是多么伟大的真理。所以异教是教条主义,而佛教要证要明了真理要去实践,这一点确是异教所望尘莫及的呢!


(五)佛教的实践


天下任何事都要理论实践合起并行,不能盲目乱做,比如医药,不明它的药性,不能拿来治病。又理论再好,没有实践,不能达到目的,如同药再好,不吃,总治不好病;又如同走路,不走动,就不能达到目的。


实践的方法很多,第一为自度度他。度他—发菩提心,做一切事助人成佛,发大悲同情,以助人。自度—则菩萨行六度以自修。


自度度他,最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实践的方法很多,依各人性情不同,就有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归纳起来可以拿六度来概括,六度也叫做六波罗密多,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1布施—就是帮助人,无论是用力用钱用方便支持,使人家无畏惧的,都是布施,都是助人,总之原则上对人有好处是布施。


2持戒—不要妨害人,不要把坏处给人家,和上一项给予人家好处,同义而反面来说。根本戒有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就是说不杀人的生命,不拿不当当取的东西,不妨害人家家庭夫妇关系,不说欺骗的话,至于饮酒,能够乱性,容易犯上四项戒,所以为免此种犯戒的可能,也就戒酒了。总之,是害人的不做。


3忍辱—他发脾气骂我,我不理,他自后悔,决不会使他脾气越来越坏;如果欺负了我,我忍耐的受了,那他有改过的可能,如果采取报复,就犯了戒,内心也不平和,禅定不容易成就,这点也是不给人家坏处的意思。


4精进—永久不忘记,永久修持不断的意思。


5禅定—内心如一的不乱,有念佛拜佛观想念经等等方法,禅定的内容极多,可讲多少天,修行到深的功夫,可以发神通。凡是修行可以使内心平静不乱而精神集中的叫做禅定。


6智慧—指大智慧说的,明了生死大事,不执著,没有烦恼,不受感情的驱使,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义。自然的感情的体验到快乐无忧,都是智慧。


上面六种应当随时随地的去修行,修行,造业,给第八识下种子进去,如同爬山登高一步步的往上才行。我们修佛法,不能仅仅偶然修一修,应当在平常的时候就修六度,不管有事无事都依著去行,天天如此,时时如此,一天中无时无刻不如此,即使是忙,也是为六度而忙,这样就是修行。有人说我忙得很,不能修,这是不对的,即便是小事,都要长久的工夫才能成就,何况修行。我们日常只要将观念改变过来就可以,我卖力气做事有助人的念头就可以,所以说公门里面好修行,实在说任何时处都可以助人,都可以修行,不必一定要专门修行的时间呢!


(六)佛教的优异点—特好之处


宗教很多,好处都有,然佛教有特别好而不同于他教的地方,我们应当平心静气的说,不可胡乱说人家坏,比如基督教的财施,也可以使人快乐,也是布施的一种。但是佛教有三个主要点不是其他宗教所能具足的,就是真善美都齐全了,其他有一部份善和美,但是缺少真,外道最多只有一部份,所以也只能达到部份的解脱。


1真—诸法实相

2善—自发善

3美—法喜道乐


事里更非要‘究竟解脱’不可了。我们研究学问为的是真,应用科学为的是善,音乐、艺术、娱乐小说绘画为的是美。社会人士大家匆匆忙忙,就为的求得最后的究竟解脱,社会如此,学佛就更加如此了。


我们现在来看佛法是否合于这四点:


(一)佛教告诉世人的,教徒修得的,开悟的,就只是发展‘诸法实相’世上的本来现象,决不东拉西扯,不牵强附会的,佛法是合于上述之第一条真’。


(二)佛法对第二条也符合。像修菩萨行的,大慈悲,化娑婆为净土的大善精神固然不必谈,就是单将个人自己照佛法去修持所得的善,已经是了不起的了。有修行的人由不好不圆满的状态中改变过来,那怕有一点修持就能改好一点,这是由内心出发的自然改进,没有修持前如果有‘自发’的行为,必定多是属于恶的,要行善事除非是受了管制不能不如此,决不是随意行善的。但是修持之后,‘自发’的行为反而是善事,违心的不自发的反而是恶事,反而是勉强,由此可以说明佛教也自然的合于第二点‘善’。


(三)我们佛教里,美境无穷,修持的时候,内心有特殊的快乐感觉,佛法里因了正确知见参悟之后的快乐,是难形容的,所以俗语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阎王老子管不了也’。心内自发的道乐和法喜,确是不能形容的,像佛成佛的时候内心的和美,将一切环境都改为极端的优美,世间任何美都无法相比,故由‘美’的这一点看,佛教也正符合。


(四)再看第四点,学佛知道世界上的真理,一切不执著,破除疑惑,不再受骗,已经减去了部份的烦恼,不糊涂的烦恼,而且又能自发做善事,造好因,就不会遭到烦恼的结果,内心有一种极端良善平静的感觉,久而久之,就成了‘常乐我净’,当然也就究竟圆满解脱,再没有超乎他之上的了,所以学佛成佛正是得到一个至高无上的究竟解脱,完全合乎上面所讲的第四点。


诸位!佛理确是至上圆满的,短短的时间不能讲得详细,希望诸位听闻之后发心,多闻多行多学多研究!(完)

发表于 2010-2-28 19: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心,多闻多行多学多研究!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1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