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在江西省乐安县的西南方,距县城38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它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 据族谱记载,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西元937—942年)。全村主要为董姓,村里人自称是董仲舒的后代,千余年来,董氏家族繁衍不息,村内现有800多户,4300多人。流坑村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乡村。据族谱的详细记载,从宋真宗到明宪宗的400多年间,全村共有32人中进士,其中,出现过“一门五进士”、“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况,还出过一文一武两位状元。
乐安县位于赣中南丘陵的北段,境内丘陵和小盆地交错分布,流坑村就处在其中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之中。流坑村背依于山山脉西北麓的金鼓峰,四面青山环抱,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乌江(又称牛田河)之水自村落东南方的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如一缕青带,至村缘转绕而西,使流坑三面绕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水格局,当地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活水排形”。
流坑村的历史,首先是由董氏掀开的,在隋唐以前,这里是一片静谧幽深、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南唐时董合来到这里时,这里“犹是鱼凫之境”(同治《永丰县志》)。董合一家先在案山(与主龙脉相对的穴前之山)脚下的乌江往西转角处的白玉堂(又称白泥塘)卜基为宅,耕垦繁衍,流坑董氏基业由此肇始。
白玉堂三面环山,面水朝阳,符合通常居住之地的基本要求。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住地范围日显狭小,加上乌江在此处南来西转,白玉堂处在河道的拱背处,在风水上这属于“反弓位”,犯了阳宅择基的大忌。于是,董家人又将三面环水的白茅洲开辟出来,举家迁居于此,这就是今日流坑村所在的位置。借助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董氏家族逐渐发展为科甲兴盛、仕宦迭出而称雄于江右的巨家大族。
流坑村的先人一贯倡导耕读之风,特别强调以科举入仕,实现“代代富贵家有官”的目标。据董氏族谱记载,流坑村的发展还与两位堪舆大师杨筠松、曾文有关。据传杨为窦州(今广东信宜西南)人,唐僖宗时当过国师,为堪舆“形势派”(亦称“峦头派)的创始人。曾文是江西于都人,是杨氏的弟子,同为堪舆“形势派”宗师。
传说杨、曾二人在踏勘山水路过流坑一带时,受到董家热情相邀和盛情款待,留居流坑达两年之久。为报答董家人的热情相待,他们特为董合夫妇及董桢(董合之长子)夫妇相得吉穴四口,又为流坑指点地形,并留下了许多诗句,以预示董家的未来发展。如在谈到流坑地形格局的情况时,杨筠松留下的诗句为:“只要水朝庚,依旧好流坑。”而乌江水口正是处在庚位。在预示读书荣身方面其诗句曰:“阳星日月峡相随,文武状元归。端正飞鹅头上生,金殿玉阶行。代代富贵家有官,子息不穷寒。亥上一峰,明月楼台,董氏子孙,功名百世。”并进一步预言:“赐绯赐紫一百人,三百绿袍玄息着。儿孙累世享官荣,与国齐同如山岳。”诸如此类的众多诗句,至今仍存留在董氏家族的各类谱牌之中,流坑一带留下许多与杨、曾二人相关的传说和古迹。
据董氏族谱记载,宋代时,董氏家族当中有一位叫董文广的人对推进家族的科举升仕有特殊的贡献。董文广抓住了北宋重文轻武,大开科举广为取仕的时机,利用家族之财大力发展家族私塾教育,使董氏子弟均有读书入仕的机会。据记载,自北宋至清代,流坑村的书院、书屋遍及全村。明万历年间,流坑村有书院26处,清道光年间有书院、书屋精舍28处。著名的西山、心斋、雪峰等三大书院,成为四方名儒讲学执教的重要地方。 这些书院、书屋,对流坑村科甲和教育的兴盛,起了重要的作用。宋仁宗时,董洙、董汀、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五子联科,同中进士,时号“五桂”,在士林中传为美谈,流坑村后来的“五桂坊”就源于此。 通过科举致仕,宋、元、明三朝中,流坑人做官的多达200余人,所任官职上至宰相、尚书,下至知府、知县均有,“流坑董氏”可谓名重天下。 流坑村的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经商之富、家族之大、建筑之美,使它成为中国 众多古村落当中最耀眼的一个,也因此,人们把流坑誉为“千古第一村”。
四面青山三面水
在流坑村东的东华山可以俯瞰到流坑全貌。流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乐安县位于赣中南丘陵的北段,境内丘陵和小盆地交错分布,流坑村就处在其中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之中。流坑背靠于山山脉西北麓的金鼓峰,乌江(又称牛田河)之水自村落东南方迤逦而来,碧水澄澈,使流坑三面绕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水格局,当地人形象地将这种风水格局称之为“活水排形”。
27.270771, 115.769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