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8996|回复: 18

平洋龍--宋太祖赵匡胤祖坟宋三陵的点穴、具体位置和原理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4-4 11: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初临宋三陵坟地,只见茫茫原野,万里无垠,看不出何处为高,哪里是低,只有错落的村庄、广袤的田野和遍种的杨树。在这种地方察龙观脉,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点穴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一时看不出坟地的贵贱优劣,但也不能轻易否定其蕴藏的巨大价值。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著《龙经》云:“不知山穷落平处,穴在坪中贵无敌”,对平原地方的龙穴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明山宝鉴》云:“平洋大地,认水为龙。水势若回,龙亦随住。一丈之山,胜彼千丈;一尺之山,胜彼千尺。”卜则巍云:“穷源千仞,不如平地一堆。”风水界前辈如此看重平原龙脉结作,绝非无凭无据。

扦点宋太祖赵匡胤祖坟之地的是风水大师张子微,他对在中原大地上寻龙点穴体会颇深,曾慨叹曰:“中原平地及湖乡,行龙入地至难详,寻得龙来无穴下,茫茫阔远何相当。此名天平只看水,水绕弯环是穴中,若还舍水去寻穴,望望皆平无定踪。龙如逢水穴方止,无水拦断去不穷,诸公记此水龙诀,不与冈山一例同。”寥寥数语,张子微道出了平原穴法的艰难高深。

在平原中寻龙点穴,该如何着手呢?风水前辈总结了许许多多有益的经验,值得参考。

《葬书》云:“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而终。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又云:“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行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对于平原穴法,杨筠松《龙经》说得较为详细:“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其踪,平洋龙从高处发,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论星峰起,平地两旁观水势,两水夹来是真龙。”“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卸愈多愈有力。”“凡到平阳莫认踪,只看水绕是真龙。”“相连相接下乡村,失迹遗踪细寻觅,气逢水界有佳期。”“平洋大地无影形,如灰抛线,相连相牵寻断绝。过时如雁列深云,藏时犹是泥中鳖。”

《画荚图》云:“平地之脉如草中之蛇,灰中之线,只看水分水聚之中,便是真气融结去处。”又云:“高山行龙,势落平地无踪无迹无龙虎,形如铺毡展席,散如碧玉之文,浪花滚月,雪里飘梅。如灰中之扯线,如草里之寻蛇,详加目力,细辨阴阳。切要诸水聚堂,朝对尊严。”

刘氏云:“中原百里千里皆为平地,虽有高形可寻,龙脉无穴可下。盖龙之隆隆隐伏间有得见处,然到作穴又无定踪,只看水之曲折如何。水若环绕拦截穴头,固为易见,不然水在前或后弯曲之处相当,即可定穴法。如无水处,虽有穴,亦必非龙脉尽处,不为端的。若以山乡之法取之,则失矣。”

吴公口诀云:“平洋之地,坦荡回野,踪迹隐伏,散换依稀,虽无峰峦之可证,亦有脉络之可求。须要辨其来历祖宗,以看出身降势,撒落平洋分毫之高者,即为山。分毫之低者,即为水。或隆隆似有,或隐隐如无,及至落穴之际,亦必微有形势之可指。山水趋迎,气脉藏聚,如珠江存荷叶之中,乃真结作也。”

古人认为,平原中的龙穴,若盏中之酥,云中之雁,灰中之线,草中之蛇。或沉潜或无影无形,或藏匿而失迹遗踪,生气行乎其间,微妙隐伏而难见,全在心之智目之明。

前辈风水师的经验之谈告诉我们,在平原寻龙点穴,要想在山地那样寻龙是异常艰难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看水。

清苑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西倚太行山,东临白洋淀,三面环绕古城保定。

“宋三陵”指宋太祖赵匡胤之高祖赵脁、曾祖赵珽、祖父赵敬的陵墓。赵匡胤称帝后追谥其高祖赵脁为文献皇帝,庙号僖祖,墓为钦陵;曾祖赵珽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墓为康陵;祖父赵敬为简恭皇帝,庙号翼祖,墓为定陵(后改为靖陵);父亲赵弘殷为昭武皇帝,庙号宣祖,墓为永安陵。赵匡胤的四位先祖除父亲赵弘殷葬在了巩县宋陵外,其余三祖均未入宋陵。那么这三座陵墓究竟在哪里呢?
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对此作了多处记载:

(神宗熙宁四年正月记事)保州奏:“内殿崇班赵永图言,上皇坟园,比奉敕建资果禅院。乞拨田十顷,以赡僧徒。”从之。

(熙宁八年二月)奉诏许以翼祖保州旧居地建资果院,守护祖坟,岁度僧一人,乞遇同天节于内东门进功德疏,别度一人。

(元丰三年神宗再次下诏)壬戌诏—定州东安村宣祖皇帝祖坟,四至各益地五顷、守园人十户。

(元丰四年四月记事)戊戌,诏:保州守上皇坟园户与免义勇、保甲,止令附保。[1]

宋神宗在十年间连下的三道诏书明确了三点:其一,赵氏皇家祖坟在河北省清苑县东安村。其二,祖坟为宣祖皇帝的祖坟,埋葬的是宣祖的父、祖辈和近支的宗亲。其三,祖坟为“上皇坟园”,这就明确指出是宋太祖赵匡胤之高祖赵脁、曾祖赵珽、祖父赵敬的陵墓,即一些史料所称的“宋三陵”。
既然是“上皇坟园”,那么从体制、规模上也必须与皇家相称。“资果禅院”便是用于守护祖坟,专供上皇坟园祭祀和安奉上皇神御的重要建制,是宋祖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果”者,培育善果之意,这大概是为了纪念先祖的肇造之功。从以上记载观之,这所资果院不是一般的禅院,而是奉皇帝诏令修建的。换言之,是赵宋皇家“上皇坟园”所专用的。同时这所敕建的资果禅院规模相当宏大,仅赡养僧徒的庙产就有1000亩地,僧众之多,法事之隆,若非皇族专设,是不多见的。资果禅院的建立也完全符合宋朝皇陵的体制和特点。在河南巩县北宋皇陵的四个陵区旁边,都设有皇家寺院。这些皇家寺院都位于陵区的西北部,一般距陵区很近。有的寺院是与所在帝陵的上、下宫同时修造,说明它是陵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救住宁神法照大师碑》记载:“本朝建寺,追奉陵寝,以昭圣孝,讲诵有常,负荐无已。盖两汉以孝记号,本朝以孝为德”。可知北宋在皇陵区建立佛寺,除为先代帝王“荐在天之福”外,还为统治者推行孝道的需要服务。据史料记载,北宋朝廷专门为皇陵设置的皇家寺院有四处: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以上系永昌禅院;永定陵系永定禅院;永昭陵、永厚陵,以上系昭孝禅院;永裕陵、永泰陵,以上系宁神禅院。除此之外,在陵区附近还有永安院(永安寺)和净惠罗汉院等寺院。这几处寺院,主要承担着为北宋皇陵荐福,为陵墓主人灵魂诵经、祈祷的职责。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在神宗朝对宋祖陵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仅扩建面积包括资果禅院就达3000多亩。在此之前宋祖陵的规模尚无法考证。但从一些史料可以看出神宗朝修建祖陵是在仁宗朝修建祖陵的基础上进行的。仁宗嘉祐年间也曾较大规模地修建过东安的祖陵。修葺祖陵的始因缘于在保州缘边地区采取蓄塘限辽的措施。保州等缘边地区地势开阔,无险可守,尤其是保州西北到长城口之间,由于没有水路屏障,更成为契丹经常进犯之要地。因此在仁宗明道二年(1033),雄州知州刘平奏请在此间
“以引水植稻为名,开方田,随田胜四面穿沟渠。”以阻契丹南下。仁宗密敕刘平及屯田司杨怀敏渐建方田,并大规模的疏浚一亩泉河,从保州西北,畜沈苑河为塘。其衡广30里,纵10里,深5尺左右,曰沈苑泊。其流经满城县北部黄村、花庄,北引易县东南部的大沙河之水,沿途又将徐水县西部的漕河、鲍河、徐河,贯通成一条黄花沟,东与白草沟合流而注入白洋淀。自保州西合鸡距泉,其衡广10里,深5尺左右,曰西塘泊。其从满城县东南部流出,东南流经保州城南汇入府河,至刘守庙经清苑县东南的东安村流入安州。塘泊大小,水流纵横交错,“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虽有劲兵,不能度也。”故不仅解决了宋兵的运粮之劳,对契丹更起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但到仁宗嘉祐中,由于洪峰来临,周边之水竞相涌入,造成河水泛滥,不仅吞没了民田,而且荡溺了赵氏祖坟。不得已宋仁宗才下旨对东安祖坟进行迁葬和修葺。从而引起朝议纷纷。先是朝廷派往保州等地的监察官员林伸向朝廷报告了这一事件。

(仁宗嘉祐六年七月)乙丑,左侍禁雄、霸等路走马承受林伸言:“国朝上世陵寝在保州保塞县东,犹有天子巷御城庄存焉。其地与边吴淀相接无数十里,颇为塘水所坏,乞下本处常完筑之。”从之。[2]

身为宰相的韩琦也为此上书言事:

《韩琦家传》云:琦论塘水之害,亦以保塞陵寝为言。诏遣监铁判官杨佐、管勾屯田张茂则,与保州赵滋同擘划。[3]

曾为元祐宰相的刘挚在为他的同僚唐介(曾任副宰相)撰写的唐介神道碑上也记载了这一事件:

国朝祖陵在保州,自杨怀敏广塘水稍侵近,议赐钱改卜。公言迁久安之神以其地与水,非尊祖之道。[4]

负责监察工作的御史中丞韩绛则上书仁宗,为此弹劾广塘水淹宋祖陵的官吏杨怀敏。

嘉祐中,御史中丞韩绛言:“宣祖已上,本籍保州,怀敏广塘水,侵皇朝远祖坟。近闻诏旨以钱二百千赐本宗使易葬,此亏薄国体尤甚,物议骇叹,愿请州县屏水患而已。”[5]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这一事件影响很大。三位宰辅之臣,一位监察大员,还有亲信内臣都十分关心、重视这一事件,并上书朝廷。仁宗对祖陵问题也非常重视,从国库调拨款项易葬和修葺祖坟。
在仁宗、神宗两朝大规模修建祖陵后,哲宗朝也因祖陵被淹而对祖陵进行过修筑。

(哲宗元祐元年七月记事)己未,保州言:“河水泛溢,浸及先皇坟地,请就本州界来年春夫修筑。”从之。[6]


最早明确提出保州上皇坟园为翼、顺、僖三祖陵寝的是亲历靖康之难的丞相李纲。李纲在他著作的《靖康传信录》中记述:

余引前议力争,以谓尊称及归朝官如其所欲,固无害。犒师金币,所索太多,虽竭天下不足以充其数,况都城乎当量与之。太原、河间、中山,国家屏蔽,号为三镇,其实十余郡地,塘泺险阻皆在焉。割之,何以立国。又保塞,翼、顺、僖三祖陵寝所在,子孙奈何与人。[7]

在抗金战争中,许多将帅也很重视保护赵宋祖陵。《靖康要录》载:“高阳关路安抚使陈遘、中山路安抚使詹度并奏:‘杀获敌兵,其金人已过保州。出塞前去保护僖祖、顺祖陵寝,并无疎虞。’”[8]
宋亡之后,“宋三陵”仍旧存在着。有史料记载,至少“宋三陵”陵园中的“资果禅院”在经历了金、元两代战火之后,并没有毁坏,有幸得以保存下来。从元朝曾在资果禅院任主持的显公禅师、迁公禅师的碑记中可以看到,到了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禅院的香火还十分旺盛。

癸丑之春(公元1253年),本路权府苑公贤哲,慕师之德,谓太山北斗之不及也,遂命居东安资果之古刹,诱进黔黎,息恶善积。[9]

十二年(公元1275年)东安□□虚席敬请住持,重修罗汉洞,创塑五百……十七年(公元1280年)复住抱阳之定慧。[10]
同时,这两座石碑也以实物的形式印证了宋祖陵资果禅院的存在,同时也证明《续资治通鉴长编》关于神宗下诏在东安“上皇坟园”修建资果禅院的记载是真实的。
宋元以后,明代历史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也记述:“宋三陵 :钦陵、庆(应为康)陵、安(应为定)陵,保定。” [11]曾任明朝兵部尚书的孙承宗(保定市高阳县人,与清苑县为邻县)在他的《高阳诗文集》中也留下了《经宋三陵》的诗篇。孙承宗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至仕回老家高阳县赋闲,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清兵深入内地。十一月九日围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孙承宗被俘,因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死后谥号文正。《经宋三陵》诗应是他在家赋闲的这七年中所写,同时期的诗还有《边吴淀》,边吴淀距“宋三陵”所在地东安村二里许,诗中所指陵墓应为“宋三陵”无误。从以上诗文分析,至少在明末清初时期,“宋三陵”仍然留存于世。
清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对“宋三陵”也作了明确的记载:

三陵在城东,宋祖陵也。宋太祖世籍清苑,既即位,尊其四世祖脁曰僖祖,陵曰钦陵。曾祖珽曰顺祖,陵曰庆陵。祖敬曰翼祖,陵曰安陵。谓之三陵,皆置军护卫。[12]

对“宋三陵”还有许多史料和方志都作了记载。《大明一统志》载:“宋三陵在府城(保定)东,宋僖祖曰钦陵,顺祖曰庆陵,翼祖曰安陵。”[13]《大清一统志》载:“宋三陵在清苑县(旧城保定)东南,御城西北。僖祖曰钦陵,顺祖曰庆陵,翼祖曰安陵。太平兴国中以祖宗陵墓所在因置保州。”[14]《畿辅通志》载:“宋三陵(僖、顺、翼三祖陵)在县东南御城西北。……太平兴国中,以祖宗陵墓所在,因置保州。”[15]明、清、民国时期的《清苑县志》也都记载了“宋三陵”在今清苑县。
可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宋三陵”曾经是那样的绚烂多姿,富有影响。
宋三陵的规模体制究竟如何?其真实的景象已经为历史所淹没。我们仅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到其规模相当宏伟。然而,对其具体的制度,现在还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看到,在真宗迁奉康、定二陵时已经朝廷审定了康、定二陵的制度,至于具体是如何执行的尚不可知。但相关记载也可以为以后的研究和发掘工作提供参考。

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二月,太常礼院议康、定二陵制度,请依改卜安陵例。诏比安陵减省制度,康陵比安陵减省外皇堂,深四十五尺,灵台高三十三尺,四面各长七十五尺,神墙高七尺五寸,四面各长六十五步。四神门、南神门外至乳台四十五步,乳台高一丈五尺。乳台至鹊台五十五步,鹊台高一丈九尺。简穆皇后陵比孝明皇后减省亦同此例制。其石作比安陵减三分之一。每陵四神门外各设狮子二。南神门外宫人二,文武官各二,石羊、石虎各四,石马各二并控马者,望柱石二。[16]

与康、定二陵比较,赵匡胤父亲宣祖的安陵规格要高一些。

太祖乾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诏改卜安陵。……二年正月七日以宰臣范质为改卜安陵使……十一日有司请新陵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台三层,正方下层每面长九十尺。南神门至乳台、乳台至鹊台皆九十五步。乳台高二十五尺,鹊台增四尺。神墙高九尺五寸。周四四百六十步,各置神门角阕。[17]
尽管前代诸多史料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宋三陵大量而详实的记载,然而千年沧桑,民居变迁,“宋三陵”遗址究竟在哪里,仍旧是一个谜团。2003年4月12日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召开的“赵匡胤祖籍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谜团的逐步解开。同年的9月,该中心在组织寻访调查中终于在宋太祖故里东安村发现了第一尊石象生。
这尊石象生是一只伏卧式石虎,1999年在清苑县东安村南数百米处俗称“御坟”的地方出土。(图一)出土时原为一对,据村民说另一只已被人盗走。这只石虎由于常年埋于地下,外表剥蚀严重。头部左侧面有残缺,但右面部尚完整,依然能分辨出其外形与老虎酷似。石虎伸颈昂首,圆睁双目,宽嘴闭合,小耳下耷,长尾弯垂贴臀,尾端盘曲成圆,利爪勾曲朝前,四肢伏卧于基座。座底有长方形凹面,可能再与下层座相扣合。石虎通高1.43米,长1.7米,底座宽0.6米,汉白玉质。虎身采用浅浮雕技法,整体雕刻略显粗旷,造型古朴,气势雄浑。据当地村民讲,被盗的一尊石虎品相还要好些。
2003年10月,在“御坟”处又出土了一尊石象 。(图二、
图三)石象头朝东倒卧在泥土中,头与身体已经断裂,不少地方侵蚀斑斑,昭示着年代的久远。经专家初步测量,该石 象全高约为 1.75 米, 身长约为 2.50 米 ,身宽约为 1 米 ; 其中, 底座与石象相联, 长约 1.67 米,宽约 0.77 米, 高约 0.32 米。断裂的头部还和身体连在一起,头部后面雕刻宝相花。专家同时对洼地上散落的块块大石进行了测量和考证 ,这些石块上均留有雕琢过的痕迹。其中,最东边的一块大石顶部刻有一朵莲花和两朵团花,侧面分布着依稀可见的 4 个圆形图案。周围散露着一些石刻残块,细看还能分辨出有的是石象头部和石象头后部的宝相花,有的是带有莲花座纹饰的石象或石马等兽背上锦绣鞯褥图形,此雕刻技法和出土的石虎相类。据专家讲,墓前石刻置象始于宋代,石象的出现是判定宋代皇家陵墓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3年12月3日,在清除石象头部埋土时,却又意外地发掘出三尊石人。(图四)三尊石人出土位置在不久前出土的石象的南侧。出土时,石人呈倒伏状,两半身石人叠压在整身石人身上。石人的雕刻风格以及宫服穿戴与巩县宋陵石人相似。
从石人出土情况看,这不应是第一现场。陵墓的原貌早以被严重破坏了。据当地村民讲,50年代,这里地面上就曾散乱地堆放着不少石人、石羊等石像生。农民还在这些石像生上磨镰刀。这片土地古称“御坟”,南面村庄叫“御城”(过去称御城庄)。这些名称想来应同“宋三陵”有关。正如满城汉墓,墓室山下东边的村庄名“守陵村”,但一两千年来却无人知道村名的来历。直到1969年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一轰动考古界的汉墓,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守陵村”正是守护汉墓的先祖们遗留下来的村落。呜呼,尘封的历史究竟为我们留下了多少难解的谜团啊!
从以上石像生的种类、样式、规模、体制上分析,这不会是一座普通的陵墓。这些石象生所显现出恢弘的皇家气象,已经展露出皇家陵园的冰山一角。然而,如今的宋祖陵遗址却是荒草凄凄,碎石满地。(图五)清苑县东安村石象生的出土已经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的关注。尽管这是一件庞大的工程(据史料记载宋祖陵包括资果禅院占地至少在3000亩以上),但只要周密准备,认真细致地进行发掘,我相信雾锁尘封的种种谜团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昭然于天下。

补记:本书即将付印之时,清苑县东安村宋祖陵遗址又发掘出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角端、一件文官石像、一件武官石像、一件望柱和陵区献殿残留的许多建筑构件。据河北省考古专家组考察鉴定,一致认为:出土的石象生及建筑构件符合宋朝皇家陵园规制。此处遗址应为宋皇家祖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九、二六0、三0八、三一二。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

[4] [宋]刘挚《忠肃集》卷一一《唐介神道碑》。

[5] [元]脱脱等《宋史》河渠志五。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二。

[7]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一。

[8] 《靖康要录》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9] 《显公大禅师德行碑》。显公禅师于公元1253年住持资果禅院,住持该院9年,1262年去世。

[10]《迁公大禅师德公碑》。迁公禅师于1275年住持资果禅院,住持该院5年,1280年复往抱阳山定惠寺。

[11] [明]张岱《夜航船》卷三。

[12]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二·北直三。文中庆陵应为康陵之误,安陵应为定陵之误。

[13] 《大明一统志》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文中庆陵应为康陵之误,安陵应为定陵之误。

[14] 《大清一统志》卷一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 [清]黄彭年主编《畿辅通志》卷一六八·古迹十五· 陵墓四 。



[16]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一。

[17]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三九之一五


xcSnap1.jpg

xcSnap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30 收起 理由
何有 + 30

查看全部评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4-4 2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祖山应为太行余脉,少祖山可能是五台山。。。从五台山测有一条河发源一直流向该祖地方位,最后进入其前朝白羊淀所在位置,其它有待实地考查

xcSnap3.jpg

xcSnap4.jpg

xcSnap5.jpg

xcSnap6.jpg
发表于 2010-4-4 22: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幫兄貼張地形圖
宋趙祖墳2.JPG
发表于 2010-4-4 23: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清楚点的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8: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幫兄貼張地形圖
石易 发表于 2010-4-4 22:44



    谢谢兄

这个宋三陵目前已经被考古专家挖出来了,据说已遭盗墓贼光顾

看图虽然有好的形势,但是我心存疑问,在同一个穴葬了赵匡胤三位先祖,到底是哪一个发了赵匡胤,而且据说这个穴葬了后,多次动土,后来还在原穴周围修陵,造成风水破坏,那是必然,这还不包括数千年地理水文变化对穴场造成的影响

如果说根本不是宋三陵发了赵匡胤,而是其出生和成长的阳宅,就更难考证了
发表于 2010-4-8 1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兄

...如果说根本不是宋三陵发了赵匡胤,而是其出生和成长的阳宅,就更难考证了
晚秋 发表于 2010-4-8 18:55



  阳宅嘛  呵呵 到洛阳夹马营 找找看···
发表于 2010-4-8 2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文字很难看的啊,有图吗?
发表于 2010-4-8 22: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晚秋


    沒有真實坐向真的無從論起,不過從穴點地形是有其稱帝立朝的味道,兄可慢慢品味或有心得,對宋赵匡胤的八字不知是否有人提供參考?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晚秋


    沒有真實坐向真的無從論起,不過從穴點地形是有其稱帝立朝的味道,兄可慢慢品味或有心 ...
石易 发表于 2010-4-8 22:33



    05、太祖匡胤  927年後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豬年二月十六日酉時, 03.31  三  1083

这个信息有了,兄能否告知如何利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9: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经过努力,有些突破,收集到了墓主人比较准确的信息
==================================================

  僖祖趙眺玉牒

僖祖趙朓  趙隱長子,字元明,號麗天,宋太祖之高祖,生於公元828年唐文宗太和二年戊申猴年正月十
           十一日丑時,世居涿郡(保州清苑),唐朝進士,歷任唐永清、文安、幽都縣令。修身正德,

           文滔武略,寬厚容人。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馬年四月初三日辰時,殂於好善堂,聖壽

           四十七歲(828-874)。同年十月十六日寅時葬於涿郡蓢頭山,太祖立國,尊稱永欽陵。公元

           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猴年正月追尊爲:文獻睿和皇帝,廟號:僖祖。

       妣:崔氏,崔琬宰相之子崔群第六女,生於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曆二年丙午馬年五月廿七日寅時,

           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戊辰龍年二月封儒人,公元891年唐紹宗大順二年辛亥豬年十月初八日午

           時殂于養志宮,懿壽六十六歲。同年十二月廿六日酉時葬於蓢頭山永欽陵之左便。公元960年宋

           太祖建隆元年庚申猴年正月追尊爲:文獻太皇太后。

    四子:長趙瓊、次趙珽(順祖)、三趙琚(池州剌史)、四趙璲(上元縣令)。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有墓碑立向,但不能就此推断其他两人的与此相同
=================================================
顺祖趙珽玉牒

順祖趙珽 僖祖次子,字仲玉,號良山,宋太祖之曾祖,生於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辛未羊年十月初
          七日申時,公元878年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戌狗年,以才學舉以明經、授右正言,曆藩鎮事,累官

          至御史中承。928年後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鼠年九月十九日丑時殂於養心堂,聖壽七十八歲

         (851.10.7-928.9.19),同年十二月四日寅時葬涿郡上陽山酉辛向,太祖立國,尊稱永康陵。

        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猴年正月追尊爲:惠元睿明皇帝,廟號:順祖。

      妣:桑氏,信州防禦史桑實夫第三女,生於公元853年唐宣宗大中七年癸酉雞年十月廿四日寅時,公

          元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甲辰龍年四月封宜人,公元916年後梁貞明二年丙子鼠年五月十四日申

          時,殂于樂機宮,懿壽六十四歲。同年十月初二日戌時合葬於涿郡上陽山。公元960年宋太祖建

          隆元年庚申猴年正月,追尊爲:惠元睿明太皇太后。

   二子:長趙敬(翼祖)、次趙教(刑科給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秋 于 2010-4-9 09:45 编辑

翼祖趙敬玉牒
  


翼祖趙敬  順祖長子,字伯欽,號三洲,太祖之祖,生於公元872年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壬辰龍年正月初四
           日申時,公元893年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牛年進士,拜左堂郎中,歷任唐營、薊、涿三州剌史,

           後周顯德中,以子貴恩例贈右驍衛上將軍。公元933年後唐明宗長興四年癸巳蛇年六月十九日未

           時殂於集義殿,聖壽七十二歲(872.1.4-933.6.19)。同年十月十七日卯時葬於涿郡二谷山壬

           向,太祖立國,尊稱永定陵改永清陵。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猴年正月追尊爲:

           簡恭睿聖皇帝,廟號:翼祖。

       妣:劉氏,翰林承旨劉祥長女,生於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馬年七月初十日巳時,公元898

           年唐昭宗光化元年戊午馬年四月封令人,公元938年後晉高祖天福三年戊戌狗年八月廿六日辰時

           殂于福安宮,懿壽六十五歲。同年十二月初八日未時合葬於涿郡二谷山之左。公元960年宋太祖

           建隆元年庚申猴年正月追尊爲:簡恭太皇太后。

    三子:長弘道(封豫章郡王)、次弘殷(宣祖)、三弘任(撫州司馬)。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蓢頭山、上陽山、二谷山显然是三个不同的地点,根本不是现在记载的清苑县东安村,最大的可能是后来三祖的坟被迁移到东安村,以便修建宋三陵,但他们却忽视了这样会破坏原来的风水,影响宋朝的国运,目前正在继续探索蓢頭山、上陽山、二谷山的具体位置,看看有没有可能结穴
发表于 2010-4-9 22: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易 于 2010-4-9 22:52 编辑
05、太祖匡胤  927年後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豬年二月十六日酉時, 03.31  三  1083

这个信息有了 ...
晚秋 发表于 2010-4-9 09:37



    謝謝兄提供珍貴資料927年﹝丁亥﹞2月16日酉時
     日   
丁癸丁己
亥卯酉酉
大運
壬辛庚己戊丁丙
寅丑子亥戌酉申
发表于 2010-4-9 23: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涿州(今河北)人[2]。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3],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趙匡胤稱帝後,先後攻滅後蜀、南漢和南唐等割據政權。

趙匡胤統治時期,吸取唐朝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導致滅亡的教訓,接受大臣趙普的建議,通過「杯酒釋兵權」削奪了武官的權力,從而重文輕武,加強中央集權,使宋朝沒有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問題。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社會比較安定和公平,文學、哲學、美術、科技、教育等也比較發達。但重文輕武的結果也導致宋朝軍事力量不足,和外族戰爭多以敗仗收場[4]。

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與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得年49歲。關於趙匡胤的死,《續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


北宋除趙匡胤外,其他皇帝為其弟趙匡義(宋太宗)的後代;而南宋除宋高宗外,其他皇帝為趙匡胤之後代。趙匡胤之子趙德芳的後代有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後代有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宋幼主。
发表于 2010-4-9 23: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涿州(今河北)人[2]。出身軍人家 ...
石易 发表于 2010-4-9 23:09



    趙匡義939年﹝己亥﹞10月17日已時
     日
己乙甲己
亥亥寅已
大運
甲癸壬辛庚己戊
戌酉申未午已辰
发表于 2010-4-11 13: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匡胤在庚子運稱帝,亡於戊戌運,而趙匡義在辛未運繼帝位。
发表于 2010-6-21 1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GREAT.
发表于 2010-6-22 17: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啊。。。。。。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6 0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