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405|回复: 20

转帖;参禅路头见闻录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6-14 09: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智光 编著


     

禅,本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故开口即错,动念即乖,无可厚非也。古时人根利,故能在知识的一言半句或一棒一喝之下而默契本心者,比比皆是。如是则既不用说许多的理路葛藤,也不用讲如何做功夫等行处,甚是省气力的了!故古来之禅德,很少有著书立说的,即纵有言说,亦不离本法,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如此而已。可是到了后来,人的根基越来越差,知识为教化愚顽故,不得已而说说理路葛藤,讲些做功夫之行处了。而至如今,则异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了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尤其是文人墨士,不甘寂寞,喜口头谈禅,文字写禅,然多是漫无边际,不得要领,似是还非,不足以去人心中之茅塞,却反更增添行人之疑惑,故实难以让人敬信皈命而效法行之也。是以有多少后学行人,心虽极尚禅宗,却不敢起修,而在门外徘徊已久的了,只因无师领进门也!究竟什么叫参禅,如何是起疑情,疑情发起来是怎么回事……问的人急切,答的人犹豫,更少有人敢为其指归者。这种局面,实在闷杀人了,让人真叫苦恼!是以凡是关心禅宗命运的人士,无不心中暗祷,仰盼有那么几个禅和出头来,重整宗门!



无心禅和者,实乃一搏地之粥饭僧。自出家以来,不曾广学知见,孤陋寡闻;未尝行脚参方,亲近知识。唯,行在宗门,独好闲静;只知吃饭休息,无事度日。佛之与法,竟不闻不问;禅之与道,亦无心问津。形似痴鲁,时人轻之;性情懒散,时人忽之;言迥异众,时人怪之;行为放旷,时人诃之。而心行处,唯自知焉!

已卯年初春,自掩方便关于云门禅关中,为时七月许。在闲居之余,竟不知天高,不记地厚,不生惭愧,以自之心得体会,形之于纸,彰之于墨,著得一册,自名为《参禅指归》。全册两万余言,惟秉着从实际出发,乃专为参禅用功之指南而作:示其正途,劈去岐路,正其异说,劝其起修。用心良苦,决无丝毫欺狂之语,故非同于世间之闲言丽语无的放矢也。但,由于才疏学浅,脑笨手拙,故多是词不达意,不免啰嗦结巴。如今问世,则称讥毁誉,自知不可免之矣!然他亦不顾,装聋作哑有份,岂假辩白?想山僧为著此册,亦费心神不少,由于文中多涉及到参禅之境界,甚深微细极难表达,心里知道却没法写出,措词下笔倍觉非易!惟有多时宴坐,深深契入,方敢起草。写后重校,又曾几度删改增减,务求精简而不失本宗。辗转耐烦,终成此册!何以此般辛苦费力呢?只为沉重此事!不敢草草,以免贻误后来,自招罪愆。譬如“不昧因果”与“不落因果”,一字之差、其义的反,岂不慎之又慎!著此册时,吾亦不禁自问:此般辛苦自受何为哉?终日闲闲度日岂不甚善乎?噫,叫吾何答?良久唯一偈聊表方寸:今欲扶宗有何缘,深嗟祖风久衰传;祷盼帅出梦成灰,终须自勉遂兴愿。

世事沧桑,人情冷暖,洞鉴如幻,复何求哉?然今有一愿:某甲拈香祈请天下善知识慈悲教正!

末后有偈曰:

幻人呓语究为孰,海中沤发岂有由;

莫道乘风兴波涛,只缘无住而随流。



释无心谨序   







目        录

第一章  认识路头与持戒因果的重要性

    ㈠善恶果报与路头的关系……………………  1

    ㈡持戒与路头的关系…………………………  3

第二章  认识路头与消除修行障碍……………  17

第三章  认识路头为什么要懂忏悔、修忏悔…  56

第四章认识路头、识别真妄及善调身心的方法……………………………………………………83

第五章  认识路头,参闻诸大禅德的说法

    ㈠宣化上人论参禅……………………………90

    ㈡倓虚法师的用功方法…………………… 104

    ㈢圣一法师论修行…………………………  105

    ㈣来果禅师论参禅…………………………  105

第六章  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虚云三位善知

              识不同方法的总结体会………………113

第七章  虚老论参禅(录《参禅要旨》)……164

第八章 无心禅和论参禅(录《参禅指归》)…………………………………………… ………204

第九章  真假开悟的辨别………………………264

第十章  附录……………………………………267

古德云:“修道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时休。”又云:“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想用功办道,首先要把路头搞清楚。所谓的“路头”,就是掌握用功办道的方式方法和识破路头上的一切差别境界与对治方法。我们在参禅过程中,遇到任何善恶境界,要能把持得住,作得了主,方不会被内外境界所转;用功首先知见要正确,理路要明了。要想达到知见正确,理路明了,也不是一桩简单的事,必须要谦虚谨慎,多请问、多参学。无论修任何法门都必须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也。下面所介绍的即是围绕此一路头,转凡成圣之过程也。无论修任何法门,都必须把路头搞清楚。

(一)善恶果报与路头的关系

所谓的路头,也就是修行的“道理”与“功夫”怎么用。比如我们发菩提心、了生死,首先要晓得什么叫“生死”?生死应该怎么了?造无量无边的善恶业,将感无量无边的善恶果报。

《普贤菩萨行愿品》云:“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内在的是贪痴瞋,引发身口意,造诸恶业无量无边。身口意是造业工具。教下说:“身三业,杀盗淫;口四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三业、贪嗔痴。”三业清净,自性佛显现;三业污染,自性佛就见不到了。我们现在都是用妄心办事、迷惑颠倒,所谓造生死是“六根”,了生脱死还是从六根下手。由贪嗔痴造诸恶业无量无边,堕落三途(三途即地狱、饿鬼、畜生也。),痛苦不堪。而今我们“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中国难生今已生,善知识难遇今已遇;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现在发起了菩提心,晓得起心动念都是生死,动一个念头,将来就是一次投胎种子。所以我们一天到晚不知动了多少念头,打过多少妄想,这个都是造生死业。《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非是无,非是业罪。”何况说人我是非?乃至造杀盗淫妄酒等重大恶业?再回忆我们没学佛以前,杀害过多少众生,吃过多少众生肉?所谓吃它一斤,将来要还它十两,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丝毫不爽呀!我们各人要检点、反省,造了多少业说错多少话,做错多少事?学佛以后又如何?受戒以后戒守好了没有?真正想了生死,必须深信因果,严守戒律。须知贪嗔痴三毒之因,就是感地狱、饿鬼、畜生之果报。而贪嗔痴三毒,范围广泛,微细难断,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嗔。要时刻观照当下一念生灭心,若观照功夫纯熟,念头一起来便知。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要怕妄想多,晓得妄想没有自性,本来空寂,不理它,不相续它。若是念佛人,只顾一句佛号,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出声念,还是默念,须用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才容易归一。

(二)持戒与路头的关系

真正想了脱生死,出离三界,必须严持根本大戒。《楞严经》云: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其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波旬即魔王也)。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玄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象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锤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迥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当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糞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在家居士正式夫妻名为正淫。与人私通即是邪淫,正式夫妻居住寺内,染污清净伽兰亦有大过,何况邪淫?(请参看地藏经便知过失之大)出家僧尼其想了生脱死出离三界,必须断绝淫心,连淫欲念头都要断尽。在家居士真想了生死,必须少欲知足或断淫清净。佛子上述四条根本大戒未守好者,须生大忏悔心,如法忏悔,持之以恒,直到见性。

有人问:参禅没有开悟,念佛还没达到一心不乱,死后到哪里去?佛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也就是说人死后随业漂流,如是因如是果。若五戒不犯,不失人身,转生再来,根基则胜于前生也。要想不失人身,贵在严守戒律。佛制订戒律,为的是防护众生不堕恶道。如果修道之人,连戒律都无法守持,实在也不敢说什么修行,更谈不上参禅了。作为一个参禅者,掌握参禅的基本要领固然重要,但守戒一事可谓所有行者之“共相”。佛说“三学”——“戒、定、慧”,之所以把戒放在首位,确实是因为戒可生定之缘故。假如不守戒即可得定,这等于天方夜谭。尽管现在有人通过静坐求得一些“小神通”,但观其所为,仍属于有漏范畴之外道人。试看他所求目的,不过想成就自己某种功能,而后标榜己能,用以谋取名利罢了。如此求能,所用为己,甚至以己之能欺人压人,又岂是我佛所示呢?却不知尽是造生死业也。学道人如不依戒得定,与前者外道实无两样。

佛陀制戒主要有二义:一是对外不造作杀盗淫等恶业;二是于内对治贪嗔执着种种妄念。本来世间万有都是缘起性空。一切法因缘而生,悉无自性。《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修道之人,不应被世间假相所迷惑,尤其是临终一关,至关重要。如果有一丝毫贪著迷恋而看不破放不下,即不能往生。古时曾经有个老婆婆临终时拉着小孙子的手说:“别的孙子都大了,就是你这么小没人照顾。”于是断气后,阎王审问时对她说:“你既然担心小孙子没人照顾,你去投胎给他作媳妇,可以照顾他一辈子。”后来果然如是。所以说情爱乃生死根本也。末法时代出家人,无论职事与清众,如果不懂因果,不讲因果,违背因果,甚至不怕因果,将来果报可怕也。佛法僧三宝钱一文不落虚空地。有的在家人挂着佛教招牌,建道场,佛前香火钱归自己所有,将来果报说之不尽矣!

(佛前供果未供好或未收起,不可随意拿一二个吃或送客,此是盗三宝物。如若急须送客,必须全盘端起,如同供佛相似。盗三宝物记罪等于盗十方世界三宝物。过去有个小沙弥盗吃大殿饼干而后堕车轮地狱;又有一沙弥,大众结缘蜂蜜,未分前,小沙弥先吃一勺,死后堕落做蜜蜂虫矣!因果报应实在可怕也。)

下面讲几个公案来证明:

1、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经》云:当初有个杨和尚,是个道行好僧。在山修行,功圆果满,一日思维,云游参方,方才发足起程,就被护法神扯住:汝要还匹绢去。杨和尚曰:我在山门,并无过犯,为何要我还绢。神王曰:正是汝无过犯,是你当初在我常住,拿纸一张,包果子给母亲去了,算至于今,该还绢一匹。杨和尚曰:即今天下,一切不学道者,几多胡作非为,败坏山门者,你都不去找他,为何独来扯我。神曰:他众人不学好,胡作非为,任他自作自受,我岂不寻他,待他阳命将尽,我不容他,铢录对算,打入地狱,受罪满足,罚出阳间,作种种畜生,偿还人间夙债。你今肯入地狱,我也不来扯你。杨和尚说:拿一张纸,如何要还一匹绢。神曰:我昔日在灵山会上受佛嘱咐,教我管顾山门常住之事,故我当时对佛发大誓愿,毫茅寸草杂物诸般,凡是我山门物器,吾等尽皆掌管守护。十方信施进门有数,出门注薄,日长三分,夜长七分,一日一夜对充利息,我发誓砖瓦成灰吾即不管,所以算至于今,你该还我山门一匹绢布矣。杨和尚见说分明,胆碎心寒,连忙拜倒:万望宽恕,容我转俗家,办来还你。神王赞曰:善哉善哉!快须办来,还我矣,免作负恩欠债人。杨和尚回舍,即取纹银三两,填还常住,拜辞伽兰菩萨乃作一偈,警诫后人。

日打勤劳夜坐禅    免得伽兰算饭钱

若不依吾言警戒    堕落地狱万千年

说偈已毕,只见云生足下,腾空而去。

伽兰菩萨复作偈曰:

蛇岳灵王不可欺    威灵显应不思议

昔日灵山曾发誓    茎茅寸草尽维持

侵害山门人绝种    偷盗常住祸相随

不信但观杨和尚    拿张纸去绢还归

若不补还常住物    万劫轮回没了期



2、古时库房有一对联:“扬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扬岐、宝寿为人名,他俩讲究因果,后来都当了方丈。扬岐管库房,办公事用常住油,办私事用自己油点灯,后来众人推举他当方丈。宝寿管库房,方丈感冒叫侍者去库房拿生姜,宝寿师不给,方丈想:对因果这么认真的人实在难得,吾今年事已高却尚无人选来接法,于是就传法给他,请他当方丈。今人不信因果,违背因果,难逃报应。《僧伽自训录》记载了许多古人错因果而招报应的事,我们末法众生当吸取这个教训。

3、古代有个方丈,有个做官的归依弟子,拿一笔钱给他修大殿,方丈把钱拿去修方丈室,错了因果,死后方丈室楼板响声甚大,新任方丈不敢住。有一个掛单禅和子功夫甚好,新方丈请他去观察一下。到了晚上,禅和子静坐,亡魂跪在面前说:“我生前错了因果,要把楼板翻窳(窳y“:坏,形容慢慢消除罪业)才能脱苦。请您帮我跟那个做官的归依弟子讲,叫他去佛前说一下,同意原先那笔钱拿去修方丈室,而且愿意再拿一笔钱修大殿,吾即脱苦唉!!”佛门常讲施主买瓦钱不能拿去买砖,施主讲作什么用即作何用,如要改作别用必须经施主同意方可。末法时代,不懂因果、不讲因果、不信因果、不怕因果的众生说之不尽呀!!有道心者若想不错因果、少错因果,请参看《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和《释门法界录》,此中记载唐宋时代众生错因果而招果报事也。

了知持戒与因果的重要性后,我们平常求法还应谦虚谨慎向人求教。因为谦虚谨慎是我们学佛法的良好态度,也是对治所知障的最好办法。

《碧岩录》载,太原孚上座,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有游方僧,即夹山典座,在寺阻雪,因往听经,讲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广谈法身妙理,典座忽然失笑。孚乃目顾,讲罢令请禅者问云:“某素智狭劣,依文解义,适来讲次,见上人失笑,某必有所短乏处,请上人说。”典座云:“座主不问,即不敢说。座主既问,则不可不言。某实是笑座主不识法身。”孚云:“如此解说,何处不是?”典座云:“请座主更说一遍。孚曰:“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典座曰:“不道座主说不是,只识得法身量边事,实未识法身在。”孚曰:“既然如是,禅者当为我说。”典座曰:“若如是,座主暂辍讲旬日,于静室中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时放却,自穷究看。” 孚即依所言,从初夜至五更,闻鼓角鸣,忽然契悟,便去叩禅者门。典座曰:“阿谁?”孚曰某甲。典座咄曰:“教汝传持大教,代佛说法,夜半为什么醉酒卧街?”孚曰:“自来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捏,从今日已后,更不敢如是。”笔者曰:“若不虚心求法,得不到指点也。”

“一念精进超百劫”,是说精进之重要性,如初修人理路不明,功底不够,盲目精进则易出毛病矣!当然开悟还有其它各种因缘。讲这个公案的目的,是启发我们,直心是道场。只要我们老老实实、谦虚谨慎地去用功办道,定能到达彼岸。尽管由此岸到彼岸艰难曲折,各种份内境界,路头上各种顺逆境界千差万别,正如古德说:“有志者事竟成”。印光法师云:“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笔者曰:特别是亲近善知识更要虚心恭敬。但“善知识”有真有假,须要学人有能力辨别其真假邪正也。)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认识路头与消除修行障碍



圣一法师云:“初发心个个勇猛,但须始终如一,严守戒律,方到宝所。每个人于无始以来所造业力不同,路途上所遭遇的境界也不同。虽到达有先后,若悟时则一切平等,无有高下之分。前进路上有通塞,有的人障碍重,有的障碍轻,所以古人在用功前,要培福基——福报基础,忏宿业,守戒规,亲近善知识,种种因缘和合,大事方告成。尤其业障,最能障碍修行。所以‘十大愿王’第四愿:要忏悔业障。妄想亦由业障而起,若过去无造业,则现在无妄惑。妄想不作业,故名‘妄想’;若作业,则为‘业障’。观音菩萨有大威德,求菩萨加持,办道因缘自然殊胜。

当然重要的是自己能发道心,远离尘埃。笔者曰:初发心人,先作苦行培福,以及忏悔业障、读诵大乘经典、超度冤亲债主等,都是不可缺少之助道因缘”。有的人业障缠身无法用功,乃至体弱多病,想念佛念经没力气,想拜佛拜不动,烦恼重重。所以佛制比丘“五停心观”:“多障众生念佛观,多嗔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贪欲众生不净观,散乱众生数息观。”所以数息对治粗妄效果甚好。观鼻端呼吸进出和呼吸念佛容易对治散乱心,但须微细,急躁易出现胸痛也。

宣化上人说:“凡是恶疾,如疟疾,癌症等,皆由鬼神在里面支配着,令人体内五脏错位,四大不调,都是业障鬼在作怪。因为人夙世有业障,时间到了鬼就来讨债。也因为这个人的阳气不足,阴盛阳衰,故鬼能得其便,你若能常无烦恼,智慧现前,鬼便无隙可乘,一旦生了欲念,发脾气,“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鬼便容易钻进来。以此类推,八万四千疾病,皆有前因后果,甚至蚊子咬你一口,蜜蜂蛰你一下,其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人若明白这个道理,则一点错事也不敢做,一做错就要受报应,你若是能忏悔,能改过自新,知道自己的错,解开罪业这个结,那罪业就消了,就没有了,就好像你有病的时候,出了遍身汗,渐渐地这病就会痊愈了。”

(笔者曰:由于过去生中每个人所造业力不同,贪嗔痴三毒及习气轻重也不同,要检点自己贪心重还是嗔心重,或是痴心重,一一给予忏悔,业障消除,功夫自然好用。冤亲债主能使你功夫不得力,能使你退失道心,你若破戒下地狱,它在旁边拍手大笑,达到它要报仇的目的。因此忏悔业障,读诵大乘经典,超度冤亲债主是不可缺少的助道因缘。)

《释门法界录记载》:扬州郊区有个凉亭,一个怪物妖术很厉害,不少行脚参方人降伏不了它。其中有师徒二人持咒,因降伏不了它而身亡。与之同寺有一个专诵《金刚经》的老僧知道后到那里,天暗了,盘起双腿诵《金刚经》,那怪物跪在他面前听,老僧诵完后,问怪物:“你既然对《金刚经》这么恭敬,为何害死我寺二人?”它说:“因他们不诵大乘经典,嗔心持咒降伏弟子,弟子不服,现出原形,他自己恐怖而亡,非弟子害他们。”有许多人,遇到境界害怕,都用持咒来降伏它,而不知降伏自己的恐怖心及种种分别心。不晓得因好境界而生欢喜心,见坏境界生恐怖心,都是分别妄想。境无好坏,心有差别。正如六祖大师所说:“不是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如果能达到睹境不起心动念,则一切境界悉碍不着你也。参话头人提起话头,念佛人提起佛号,持咒人提起咒语,把当下一念欢喜心,恐怖心降伏了,则外面再凶恶境界,也动不了你。佛陀降魔成道,已作了榜样。古今有许多人知见不正,理路不明,贡高我慢,贪嗔痴心重,不肯虚心请教,有境界也不请问,放在心里,自以为是,时间久了出毛病,走岔路。

毛病、岔路都是与魔有关,那么魔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一书中有谈到,下面讲一讲:

⑴一切凡愚皆着的内魔

什么叫做魔呢?

善男子、一切损害他人的性命,阻碍他人行善事、走正道、令他人的智慧解脱不能增长的,都叫做魔。

魔有很多类别,如五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善根魔、禅魔、善知识魔和菩提法智魔等。

这些魔全从自身而起,与他人无涉,能由自己调伏,令不生起,因此,全叫做内魔,与不由自己控制的外魔有别。

善男子,众生能凭自己的色、受、想、行、识,作许多魔事,使五蕴成为罪恶的渊源,障蔽正道,损害自己及他人的慧命。因此,作魔事的五蕴,便成为五蕴魔了。

众生终日作业不息,恒作善业恶业。若作善业则受福报;若作恶业便受恶报,使自身恒受业力驱策,轮转于六道,没有止境。这样能障碍修行正道,损害自他慧命,使解脱难得。因此,业报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业魔了。

有些众生,心内存有很多邪念,对人与事,多存轻慢怀疑,不生敬重。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的慧命,不能长进。因此,这坏心肠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心魔了。

众生是四大假合之身,寿命有限,终有一天坏灭,复归尘土,对世间及出世间的事业,因时间短促之故,能起障碍,更使众生恒在死亡恐怖之中。这样死亡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死魔了。

有些众生,执着自己诸根端正,稍有善根,便起自满之心,不复精进修行,更求上进。由此而障蔽了正道,损害了自己及他人的慧命。因此,这些善根,便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善根魔了。

有些众生,悭吝于自己所得的善法,不肯用以开导他人,自持秘而不宣,害怕他人能胜过自己。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慧命,成为一种魔障,这就是善知识魔了。

又有些众生,于导致解脱的佛法,起死板的执着,不知善巧方便,不懂变通活用。这样,便会障蔽正道,损害自他的慧命,令修行难有进步。因此,佛法便成为魔障,这就是菩提法智魔了。

善男子,上述魔障,皆从自身而起,没有凡夫能免。因此,梵行未净的众生,皆挥身是魔,常作魔事,与魔民无异。

只有依佛法而行,始能对治这些魔障,把它们扫除,令不复现。

善男子,行者降伏内魔之后,更复有外魔前来试探扰乱,必要内外诸魔皆能降伏,始能得证佛果,成为天人的导师。

⑵外魔——证道的考察者

善男子,欲界天中,有魔王及其眷属居住,享乐与一切诸天同等。

魔王有很大的神通力,常与其眷属魔民魔女等,与修出世间法的行者为难,扰乱其心。使那些正在净化身心近于成就的,易于堕落,回复过往的颠倒邪恶,不再精进修行。

魔王与其眷属,能以种种形式,挑起众生的恶根性,扰乱行者之心,令他们再陷于邪淫、悭贪、杀生、嗔恚、散乱、愚痴之中,把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抱负抛弃,重过身口意都行魔事的生活,永远要轮转生死,不得解脱。

善男子,一般凡夫、浑身是魔,一切的身口意活动,无不是魔事,本身与魔无异,因此,魔王与其眷属,实无再来扰乱的必要。这样,他们所要蛊惑的对象,就限于那些稍有道行,但还未证得不退转道心阶位的行者了。

为什么对象只是那些尚未得不退转道心的行者呢?

善男子,若有行者,得不退转道心阶位,魔王便再不能扰乱他们,使他们再堕落凡夫之境了,否则便不名已证不退转阶位。

这些圣者,道心不退,精进修行不灭,智慧定力甚强,对一切魔王魔事,早已看破,知道没有真实,犹若梦幻泡影,因此,对他们绝不起任何执着,更不因他们起丝毫扰乱。这样,魔王与其眷属,便无能为力,知难而退了。

就是为了这缘故,魔王舍弃凡夫,回避圣者,而只扰乱那些接近证道的行者。

为什么魔王不满足于欲界天的享乐,却要以种种形式,与行者为敌,以种种试探,退其道心呢?

善男子,居于天界者,又岂有如是损人慧命之魔王?若有众生,如是恶作,早应堕落于地狱,岂能生于天界享福,任由他扰乱行者之心呢?

善男子,一切魔王及其眷属,俱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化身,以作魔事,只为试探行者之志向、探行者之操守、验行者之定力、测行者之智慧而已。

行者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志向坚定,誓死精进修行,宁丧身命财物,亦不肯再作魔事,堕于邪僻,他便能降伏各种魔怨,堪闻天地之大法,得宇宙之玄机,尽去一切无明妄执与愚痴颠倒,得无上的解脱,成为天人的导师。

因此,魔王的扰乱试探,实是证道的考绩。而行者所要降伏的魔怨,其实都是自己的心魔。

善男子,以此之故,所谓外魔,只是诱缘。若行者先不着心魔,一切外魔也无从出现,这样便更无外魔可伏了。

佛性与魔性,同是一法性;

佛心与魔心,同住于一心;

外魔与内魔,全皆是心魔;

慈悲成诸佛,恶毒变魔军;

善恶一念起,佛魔即着身。

●印光大师谈排除病障的方法

(一)、念佛解怨:人之疾病,乃夙世或现生有害人性命之事。此业不消,病决难好。倘若吃药无效,即可不吃。但息心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期超度怨家。念佛虽不见效,仍有利益,不可与吃药同作一例。念佛当生惭愧心,不可生愤恨心。生惭愧,则怨家之怨恨可解。生愤恨,则是欲解更结矣。

(二)、祈求鬼神:世人有病,及有危险灾难等,不知念佛修善,妄自祈求鬼神,遂致杀害生命供之,业上加业,实为可怜。人生世间,凡有业缘,多由夙业,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悔夙业,业消则病痊。彼鬼神自己尚在业海之中,何能令人消业。即使有大威力之正神,若比佛菩萨之威力,直同萤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萨祈祷,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

玄奘法师临终,亦稍有病苦,心疑所译之经,或有错谬。有菩萨安慰言,汝往劫罪报悉于此小苦消之,勿怀疑也。当以此意安慰汝母,劝彼生欢喜心,勿生怨恨心,则决定可蒙佛加被。寿未尽而速愈,寿已尽则往生耳。(复周孟由昆弟子书)

病与魔皆由夙业所致,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落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扰乱,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夙业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但至诚恳切念佛,自然业障消除,而福慧俱皆增长矣!(印光法师复某居士书)

若疾痛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竟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煊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印光法师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弘一法师言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并持名诵经持咒之殊胜利益:

(一)、速得成佛,经中屡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三)、能得种种戒;犯戒者,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四)、得长寿富饶官位子女等;

(五)、所受用物无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盗贼刑戮诸灾难等悉免;

(七)、转女成男;

(八)、产时无苦,生子聪明少疾;

(九)、命终后随其所愿往生;

     1、人中,得大富贵;

     2、天上,不复更生诸恶趣;

     3、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大菩萨接引;

     4、东方净琉璃世界。

(十)、在恶趣中,暂闻佛名,即生人道,修诸善行,速证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弘一法师示持药师咒(大陀罗尼)之法:

(一)、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

(二)、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续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全咒中口奄 字以下之文。

未经密宗阿阇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

持咒时,不宜大声,唯令自己耳中得闻。

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印顺法师示以五色缕结药叉神将名字消除病苦灾难法:

每念一位药叉大将之名,以五色丝线打一个结,如次念十二个名字,打十二个结。待病患痊愈,厄难息除后,将结解开。

据《药师仪轨》云:一年十二月,每天十二时辰,均有一药叉为一大愿之象征,十二药叉即药师如来之化身。现药叉相,以示威严勇猛,能摧毁一切邪魔外道。

●弘一法师对治病苦的方法——用功办道之人,由于业障深重,有这个病那个病,障碍办道。病重时应将自己一切家事与自身一切悉心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望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即使阳寿未尽,亦能减轻病痛。倘不如是放下一切专心念佛,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所以,不仅病情未得好转,反而会多起妄想,增加痛苦。病既重时可以不吃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广义道人论疾病——“凡人在病中,须观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生时原不带什么来,死时亦不带什么去,湛然不动,心境一如,直下若能顿了,何有生灭去来之相,被三世所拘束耶?古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若到此田地者,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无有纤毫障碍处,无有纤毫挂念处。生亦得,死亦得,病亦得,健亦得,调养好亦得,不好亦得,如老僧前来所说,一一置于空闲无用之地,亦不分外,其或未然,请将古佛偈,默默提斯,自然得珍重。”维摩诘居士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古德云:“今时人只欲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殊不知多知多解,反成壅塞。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亡乃是真法。亡境尤易,亡心至难。人不敢亡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为一真法界耳。”‘断欲无求’,列为四字真言。行有余方足问道,若不如是,只属言诠,全无道味。“断欲无求”的“欲”,归纳起来有财、色、名、食、睡。功夫未能上进,主要原因是五欲未断,业障未消,乃至冤亲债主干扰,戒律没守好,疏散放逸,理路不明,或用功方法不对等等。

●印光大师谈各种修行境界

(1)菩萨现身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由众生背觉合尘,遂成通而不通之象。若众生一念生信,虔持圣号,背尘合觉。返迷归悟。又成不通而通之象。以故凡遇极大险难,举念即获感应。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上述劝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名号也)

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变罪过,少说亦不可。何以故,以善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确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著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种神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复何慧昭书。)

(2)胜境与魔境辨

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了无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则见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虽极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勘,则愈显。魔现,以此理勘,则便隐。此勘验真伪之大冶洪炉也。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不可不知。

(3)佛菩萨与怨家对头显相

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能如是,则所见境界,皆作助道之缘。否则,皆作障道之缘。

(4)舍邪皈正

现今邪魔外道,不胜其多。彼皆自谓最为第一。诸位莫被此种魔子所惑。若前已经入过其门,则当舍之净尽。切勿谓入时已发愿,恐舍之,或致遭祸。须知舍邪皈正,如何有祸。不但无祸,尚有功德。

(5)感应之别

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

其应之大小优劣,在其诚之至与未至而已。纵令心不谛信,致诚未报。但能一念投诚,亦必皆蒙利益。但随己一念之诚,而分优劣,不能如竭诚尽敬者蒙益之殊胜超绝耳。如浑水中,亦有月影,但晦而不显。盲人虽不能亲见月光,又何常不蒙其照烛也。

(6)凡夫二病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是狂妄,二是愚痴。狂妄人,谓我本是佛,何须念佛。心净则土净,何须求生净土。此系执理而废事,其弊至无因果,坏乱佛法,贻误众生,此人必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以善因而招恶果,诚可怜悯。愚痴人,谓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不知自己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以烦恼惑业障蔽,故令即心本具的佛性功德不能显现。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智慧人知是宝镜,愚人认为废物。佛悯众生迷昧自心,教令念佛,求生西方的缘故,以最爱惜众生的本有佛性,恐其永远迷失。

(7)外道

外道名目,累百成千。然其用功,总不外炼丹运气。即彼令人看经念佛,皆是门庭场面。彼固不以此为道。欲得彼之道,必须恳切至极。夜间独入其室,关闭门窗,外派巡者。只许一人入室。须先发极恶极惨之愿,若违彼教,定受此种惨报。发愿已,为其点窍指穴,或在头面,或在身中,身中之穴,必须脱去大衣,靠身之衣撩起而指。此种造作,实皆迷惑人之圈套。而一切外道,最初以一经传过道,不修即可成。使去秘密而明示于人,不发愿而任人进退。则外道更无立地之根据矣。佛法无秘密私相授受之事,亦不令人发咒。信则依之而修,不信则任彼退出。

(8)佛弟子对乩坛之看法

乩坛所开示,改过迁善,小轮回,小因果等,皆与世道人心有大裨益。至于说天说佛法,直是胡说。吾等为佛弟子,不可排斥此法,此其有劝人迁善改过。亦不可附赞此法,以其所说佛法,皆属臆撰,恐致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愆。

(9)真学佛人与扶乩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名。真仙,或偶尔应机。恐千百不得其一,况佛菩萨乎。以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真学佛者,决不仗此以提倡佛法。何以故,以是鬼神作用。或有通明之灵鬼,尚可不致误事。若或来一糊涂鬼,必致误大事矣。人以其乩误大事,遂谓佛法所误。则此种提倡,即伏灭法之机。

●宣化上人法语论魔

1、人为什么会有魔业,就因为在往昔不听善知识教导,不受善知识劝诫,自己尽打妄想,造恶业,所以这生常受魔业缠绕,事业不能遂心满愿。

2、魔从四面八方来考验。在人我是非,喜怒哀乐不用功夫,便乘虚而入。

3、人交朋友,一定要选择良师益友,不能狼狈为奸,以后大家一起堕落。

4、修道不争即没有魔,一争便有魔。

5、魔很聪明的,他看这人有什么贪心,魔就用什么方法来诱惑你。所以我们修行人,也不用念什么咒,也不必用什么法,就老老实实的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埋头苦干,好好修行,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你一有贪心,有侥幸心,想要占便宜,找捷径,就容易着魔的。

6、其实山妖水怪这回事,绝非空泛之谈。但话又说回来,净治其心,不存邪念,时刻都有天龙护身。牢守心头不留空隙,魔障又从何入手?

7、“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学好,冤孽愈来找,欲把债务算清。

8、对魔不要有敌对心理,要当做助道的善知识。

9、各位要注意,魔也会显神通,令贪心求神通的人,没有定力的人,落入圈套,失其道业,作为魔的眷属。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可不谨慎。

10、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严咒》,是破邪显正神咒。

●宣化上人论气功

1、现在全世界都在讲究气功,可以说是一种时髦的东西。可是这个气功里边有很多分别,有真的、有假的、有正的、有邪的。要是中邪了,就会发神经。发了神经,心理医生也医不好你。

2、不要见到学气功的,就以为这都是正的。学气功,想要赚钱的,想要发财的,这都是邪的,和利欲熏心的那种人,没有分别。

3、现在的气功,都有股邪气,本来它应是正气,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是一种禅定的功夫。现在气功在那儿气得都狂了,你也颤颤抖抖的,我也颤颤抖抖的,哆哩哆嗦的是邪气,定力没有,散乱心发出来还以为自己发功,有了灵感,其实都在那儿发神经。你们看发神经才在那儿哆哆嗦嗦的。

4、有两句话可以批评气功:“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是邪。”不正即邪,不邪即正。

5、“气功”这名实不相符的,气是没有知觉的,所以它根本就没有功,应该叫它“神功”、“鬼功”、“魔功”、“妖功”。

(以上录自《宣化上人语录》)   

●元妙叶禅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云:详夫一心平等,体性无亏,虽缠绵于业识之中,靡不有出尘之志,方欲究道。魔影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成小败广,得者还稀。况乎物欲交领,死生变争相仿效,易也皆然。使如来三大阿僧祗劫不惜身命所得法门,因兹障碍,退其心故。一旦在我灭,可不痛伤!暨为释迦之子,不以力争,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于割切身肉也!今依经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此十摄一切碍,惟上智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沮伤,循诸色声,不为名声惑乱。乃至憎爱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伤,我必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道行可以直进。

●十大碍行

1、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2、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心起,骄奢心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犯难为解脱。

3、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即障自寂,以障碍为消遥。

4、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挠,以群魔为法侣。

5、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6、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7、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8、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施德为弃履。

9、见利不求占分。利占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已。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10、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忍抑为歉,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明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跋》云:“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美玉不琢不成器,黄金不锻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土因,方如莲出淤泥,超登不退。倘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惟增念佛心,明苦空观,不怨不忧,庶莲萼日滋,可称三昧宝王矣。”

●《祖源禅师论十魔乱正》云:“欲成就修行大事,必内胜自我,外降诸魔。迥脱三界,跳出轮回,完成完全超越卓立的人格,凡丈夫者岂应有他志哉?”《祖源禅师论十魔乱正》节选于《金刚经总持论》,对于欲求出世的行者,其犹医王乎?世间有意完全自己人格者,亦应以此为眼、为鉴。师曰:“悟修禅那,非同小事。内外诸魔,恼乱正定。少无主宰,贪着爱境,困境打动,堕于魔网,本是善因,反遭恶果。初学后昆,慎之防之。愚开十条辨魔之义,自审自察,心魔天魔,用慧观照,消灭魔孽。心垢若净,诸障自泯,何怕天魔,焉敢惑正?今举十魔:一者宿冤,二者外惑,三者烦恼,四者所知,五者邪见,六者妄想,七者口业,八者病苦,九者昏沉,十者天魔。斯十魔障,能挠正修,慕道之人,谨之慎之。”

(一)、如何是宿冤魔?师曰:宿冤魔者,谓之业障。远劫今生,在凡位中,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杀盗淫妄、贪嗔痴爱等,多结冤家,故于今世会遇,虽学大道,宿缘未了,而侵扰不安,障诸圣事,不得成就。须生惭愧,恳祷忏悔,求哀三宝神力垂佑,一切宿业,自消自灭,一切冤家,自退自散。再发大愿,普利群生,可速得无漏,速证菩提,参禅之人,须自忏之。

(二)、如何是外惑魔?师曰:外惑魔者,谓之人障。阐提小人贵贱等不顺心逆境,均可扰乱定心,让人不得安心修道。此无别故,皆是少权,或缺礼义,或因自高,或自我慢,或是口直,或是行粗,或是仗势,或是夸才,或是恶言,或称已能,或说他过,或少和色,或无恭敬、或肚不宽,或欠忍耐,故召不信,惑乱修行、生心动念、遮障本明。慕道之士,须要卑下,退己养德,方免人障。后学初进,当宽之忍之。

(三)、如何谓烦恼魔?烦恼魔者,谓之事障,事障不除,能乱正修。所谓烦恼,烦生外境,恼生内心,修禅之人,定须断之。如不顿除,性定难见。见女心生,淫心烦恼;见杀生心,恶心烦恼;见财生心,盗心烦恼;见物心生,贪心烦恼;见人生慢,我相烦恼;见卑生心,自大烦恼;见逆生嗔,恚心烦恼;见顺生心,随意烦恼;见冤生憎,恨心烦恼;见亲生爱,私心烦恼;一切外见,内生取舍,俱为烦恼,难以尽述。参禅之流,定除事障,事障不空,烦恼必乱正定。

(四)、如何谓所知魔?所知魔者,谓之理障,理障不除,能乱正定。云何所知之过?知我得悟,知我通宗,知我明教,知我会理,知我多文,知我多见,知我戒严,知我得定,知我有慧,知我证空,知我自在,知我无碍,知我得通,知我得妙,知我证道,知我成佛,等等所知,为之理障。理障不除,法执不忘,法执不忘,真心不现。修禅定者,必要泯之。

(五)、如何谓邪见魔?邪见魔者,谓之执障,执障不除,必堕邪定。云何邪见如是乱正?执性不坏,谓之有见;执性本空,谓之无见;执本不死,谓之常见;执随气灭。谓之断见;执无生有,为自然见;执气化形,为邪因见;诸如非有非无、即有即无,一切邪执邪见,因缘自然,不离空有。断常两头,自障本理,往随歧路,参禅之流,须知悟之。

(六)、如何谓妄想魔?妄想魔者,谓之自障,自障不空,生灭不停,颠倒散乱,遮障本心,参禅之人,须要空之。今举一二,以明妄障:如妄想悟道、妄想修证、妄想得定、妄想发慧、妄想多知、妄想能文、妄想名远、妄想多供、妄想为师、妄想众归、妄想续祖、妄想住刹、妄想弘道、妄想传录、妄想后嗣、妄想入藏、妄想神通、妄想玄妙、妄想奇特、妄想异怪、妄想长生、妄想返童、妄想飞升、妄想成佛,诸妄不空,动念乖真。初学慕道,泯妄为本。

(七)、如何是口业魔?师曰:口业魔者,谓之狂障。若不俭言,纵意多谈,散心乱念,不得定心,口业因何,过之太甚?谈玄说妙,讲教言宗,自夸得悟,卑他愚迷;论人长短,说人是非;吟诗歌赋,信口胡唱;评论古今,议国兴废;昔日贤愚,今日凶吉;不干已事,高言诤论;他人得失,无故毁赞;说诸欲境,令人生爱;说诸不平,令人发怒;背后毁誉,当面称讥;一切利害之言,使自忘失正念。参禅之人,须要深戒,不但俭言养德,而当使心不乱。初机修行,慎之忌之。

(八)、如何谓病苦魔?师曰:病苦魔者,谓之苦障。身多病疾,皆因业衍,或自失调,变生百病,不得受用,学道有碍。愚开数条,须自预防。调理脾胃,节择饮食,少食厚味,且忌生冷,饥莫读诵,饱莫负重。食后勿睡,夜忌饱餐。好吃腐烂,爱食煎炒,偏贪五味,强用非物,湿地坐禅,风处打睡,汗出入水,受暑贪凉,当风沐浴,露卧星下,大饥大饱,大喜大怒。大寒大暑,大雨大露,内伤外感,一切失调,生诸疾病,使身不安,后学须知,预防避之。

(九)、知何谓昏沉魔?师曰:昏沉魔者,谓之睡障。睡障不练,昏沉太重。真心不朗,慧性不发,堕在暗昧,黑山鬼窟。其病何因,多此昏障?皆因食重,多贪厚味,语多丧气,劳形脾困,精神不清,浊气浑乱。愚疾多怒,懈怠放逸,不念生死,唯贪安乐。后学用功,须发精进,引锥剌肉,一头触柱,礼佛燃灯,立险经行,苦身磨练,睡魔方轻。不然纵意,真心不朗,参禅之人,勇猛降之。

(十)、如何谓大天魔?师曰:大天魔者,非同诸障,皆因正修,将以证道,心精通吻,湛然不动,惊起天魔,及诸鬼神,宫殿崩裂,大地动摇,魔王惊怖,魍魉慌越,一切魔魅,俱有五通,同来恼乱,不容入圣。变诸异怪,化诸欲境,乱尔禅定。心生取舍,魔得其便,主人受害,自发颠狂。谓已成佛,生陷王难,死堕无间。参禅之士,正念分明,智慧朗照,一心不动,任他使能,我不见闻,正定降魔,自然消灭。后学修道,自慎辨之。

●清定上师说,去障有五力:一白净种子力、二熟修力、三特别空力、四拔困力、五发愿回向力。

(一)菩提心力与持戒力;(二)念诵静坐;(三)甚深空观;无畏修行,好坏境界澈底放下。(四)无我猛进;(五)为正法久住成佛度众生。

●高峰祖师说:“功夫用到极处,有八万四千魔军在汝六根门头伺候。汝若有一丝一毫的分别心、贪求心、希求心、执着心,你就被它控制,广行魔事,成为它的眷属。”

●有一比丘尼念佛念得很好,出现一个境界:听闻水声、风声一切声音都是佛号声,后来为什么吊死呢?这也是岔路,也许是执着境界成病、着魔。她放下佛号去分别外境,境界趁机而入,被魔控制后,才会去自杀,见此境界后不理它,念佛应更加恳切,功夫可以深入一步也。

(笔者曰:有一个老法师说,他以前看了《楞严经》里讲楞严咒心,“摩诃悉怛多般怛啰”的威力作用甚大后,发心念楞严咒心,后来也出现境界,满房间连床下都有人在念咒,把他吓得再也不敢念了。有一人修不净观,修到一定程度,在定中看见一个死尸在他面前后,再也不敢修观了。古德说:道高方知魔盛,非虚语也。由此而知,无论修那个法门都必须要把理路搞清楚,必须要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善知识有二种。一是大彻大悟人,称为明眼善知识,他有观察众生根机的能力,知你功夫到了那个阶段,有何执着禅病等,用各种不同手段方法,帮助你破迷开悟,破除你执着等等。二是一般普通善知识,知见正确,理路明了,有一定的功夫见地,实践经验,依止他不会给你带错路。(末见性不能称善知识,此处说善知识乃方便之说也。)上述境界若知是幻化的幻境,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的道理,不理它,只管照顾自己功夫。参话头人,话头要更加恳切,此时话头若不得力,可以暂时念佛持咒,降伏自己恐怖心也。念佛持咒人,佛号咒语应更加恳切,以降伏自心为主,度过难关矣!修不净观人也可以暂时念佛持咒降伏自心。用功人要有大丈夫的气魄,胆大心细冲过重重难关到达目的地。修道人没有魔扰是不可能的事,贵在知见正确,理路明了,识破它,不理它,把持得住,作得了主。)虚老说:“功夫用到有点受用时,境界说之不尽,但你只要不执着它,它便碍不到你。不执着就是不理它。好境界不取着,不生欢喜心;恶境界也不排除它,只照顾功夫。”有一个人打座时,一心想见观音菩萨,后来魔变现一个“观音菩萨”,下座后去追,以后打坐经常想见菩萨而成病,后来黄居士画大悲符水服后愈也。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

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执。事境为真,贪求不舍,以致烦恼如故。殊不知学佛是依照佛的教导,扫除自己的迷误,而明见自性,以脱出烦恼窠臼。而不是求佛消罪业,得福报的。

第三、于初下手时,不明学佛的究竟,没有正确的决定,因地不正,故不免流于盲从。我们应该知道,学佛第一须明心见性。

第四、依赖他人,为使修道能够速成。所以一心想求得最高无上的法,最好的师父,于是就生起种种“较量高低”的分别之见,生起诸多门户纷争的见解。时时萦回于心中,尤其在分别挑选不定时,这个法修了一点点,又去修那法,而不能一门深入地专修下去。结果往往是走回头路,或是走错了路。空耗时光,一事无成。

第五、因为空耗时光,久无消息,于是就疑人谤法,或者是退转不修了,半途而废。

第六、贪取于法,以多为胜。样样兼之,不能一门深入,结果是徒劳无益。

第七、是向外驰求,不知痛切参究自心。想起来了或有了空闲时间,则在佛堂里修一下,念念佛打打坐,或参参禅,一曝十寒,终不得益。有的人甚至把修法当做消遣之事,无关痛痒,结果毕竟是毫不相干,一事无成。

第八、不明“法无定法”之意。法法各有立场,不可强同,不依规矩而自生法见,妄自改基,以致修持不如法,而不得成就。

第九、以修行人善,为学佛之极致,不知究竟了义。以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学佛唯一的成就,却不明白如何往生之义,以致修到中途不能再进。

第十、纵然遇到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第十一、喜欢妄测他人的意境,而自成妄。如说某人开悟了,某人没有开悟。却不晓得你要分别人家开悟了否,你自己须开悟。你自己没有开悟,如何能断人家是否开悟呢?人云亦云,妄自猜测。实在无意义,反而自心不清净。

第十二、由于贡高我慢,对他人生疑生嫉、且耻下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不肯或不好意思去问,更或轻慢初学,而不知自障其道。

第十三、先入为主,于法不知圆通变化,其性现前,不敢承当。

第十四、错认无明为实,烦恼难除。菩提为佛独有,我辈此生无份,而不敢担当如来家业,不敢切实修证。

第十五、当行住坐卧,人事往来,种种习气发生之时,一点也不自觉,任其流连往返,决不回顾自心。结果往往是虽然学佛修道,但却不得受用。

学佛果真能将上述种种弊端弄明白,切实精进修行,对境不生爱憎取舍之心,知道这些都是自性的妙用,自性的显现,能透过现象而见其本质,这就是见性!再经过除习的锻炼,就是保养圣胎,让它发扬光大,即能圆证菩提。倘若对境心有粘着,更或念念不舍,那就不能自诩见性。要知道妄自尊大,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要下地狱、遭恶报的。不管是念佛、参禅或者修密,均须妄念消融,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消殒不可得。连虚空也不可得,连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才是证悟!开悟后对境才有力量,不致为五花八门的物境所动摇。否则,说食不饱。遇境即失,不得真实受用。所以,我们要时时反问自己,对境是否还粘着?是否真的识得本来?假如对境为妄想所左右,产生爱憎取舍之心,即就生死不了,就须深自惭愧内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认识路头

为什么要懂忏悔、修忏悔



“业障常会跟随修行的人”,不管这句话的真实性有多大,但对国内的某些佛教徒来说,却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不知道古代的佛教徒是否如此?在当前,有不少的佛教徒,总是觉得业障深重;而且,难消难解。比方:身体上的病痛,看遍了多少的名医,吃尽了无数的药物,老是医不好;心理上的障碍,一旦用功修行时,就会现前,也一直束手无策。只要进入佛门数年,常在各道场跑、常与各方佛教徒接触的,就能够感觉出,有些佛教徒确是多灾多难。业障对现代的佛教徒,尤其是修行者,往往是个很令人困恼的问题——不管是出家或在家。

为什么现代的佛教徒会多诸业障呢?或许是福薄吧?或许是往昔(前生)恶业造了太多,今生恶因成熟,终于报应来临?所谓“业障”,就是会障碍我们学佛修行,使我们不容易达成修行的目标。因此,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须先消除业障。

那么,业障要怎样才能消除呢?业障重的人,可能也是福德较差者。所以,要消除业障,必须先培福德,多做有益于人类社会,乃至一切众生的善事功德,譬如:持戒、布施、供养三宝……等等。业障就是由“业”——各人所造作的行为所引起;会形成障碍的业,必然是恶业,善业是不可能成为业障的。于是要消除业障,就不可以再造恶业了;而要不造恶业,必须多行善事功德。这不但可以培植本身的福德,也具有消除业障的功用。

另外,就是要忏悔了。

忏悔是消除宿业的主要方法,也是止恶从善必经的程序。业障既由恶业所造成,当然,也就必须先消除恶业,业障才可望消除。

要如何忏悔,才能达到消除恶业及业障呢?这是有方法的,必须依照方法,正确的忏悔,才有可能达到忏悔的目标,下面就详细谈谈忏悔。

那么什么是忏悔?

“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就要去向他忏悔,请他原谅;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时,就自己责备自己,以后不再犯错了。

忏悔除了有改过向善的意义之外,还具有灭罪的功用。但要从忏悔中,达到灭罪的目的,依中国佛教律宗的说法,必须先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这个罪必须用什么方法,才可以灭除?忏悔法分为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

一、作法忏

作法忏就是依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藉着方法的运作,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如果犯了戒,就必须向僧中发露、陈说自己所犯的戒;然后,经过一定程序的羯摩,也就是忏悔仪式的作业之后,犯戒的戒罪,便可以消除,犯戒者的内心也就重获清净,不会再为犯戒而懊恼。这便是经由作法忏而灭除了罪业。

在律宗来说,忏悔时的作法是很重要的;所以作法忏特别为持戒的人所注重。从戒律的规定来看,犯戒的戒罪,也唯有经过如法的忏悔之后,才有可能灭除。

二、取相忏

取相忏就是在佛菩萨像前,发露过去所造的恶业,然后自责于心,不计困劳的礼拜佛菩萨,以求见到瑞相。见瑞相之后,身心就会清净舒适,不再有懊恼、不再有罪恶感,于是,过去所造的恶业,便消除了。

《梵网》菩萨戒四十八轻中,第四十一条:“为利作师戒”内说:“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这便是取相忏。

总之,取相忏必须经由忏悔者,在佛或菩萨像前,痛彻的忏悔与不断的礼拜;然后,感应到佛菩萨的瑞相,由瑞相的现前而获得灭罪。

三、无生忏

无生忏就是观察恶业或罪业的由来,了知业性本空,只是凡夫的虚妄执著而已。追究恶业的由来,求之了不可得,无有生处。恶业既然是无生,也就没有恶业的存在,那又何用忏悔呢?因此,经由无生之理的体会,而自然达到忏悔的目的。这就是无生忏。

三种忏法有不同所治。作法忏,按具体戒条的规定,按仪式来作,就完成了;取相忏虽功效比作法忏来得殊胜,但仍然不够究竟。

取相忏与作法忏都是建立在有恶业(罪业)的前提下,来从事忏悔的。因为有恶业——承认自己造了恶业,所以,必须忏悔,以求消除恶业。这种观念,似乎天经地义般,不觉得有什么错;然而,仔细探究起来,就会发现是有问题的。

既然有恶业——恶业是存在的,那么又怎么能够灭除它呢?反过来说,如果恶业是可以经由忏悔而得灭除,那么,这恶业就不是真正的恶业了;否则,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既是有恶业的存在,又说恶业可以经由忏悔而灭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存在的,就不可能灭除,它会永远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存在。恶业既然能够由忏悔而灭除,那么,恶业的存在并非是真实、不是有自性的存在。如此,恶业不过是个虚幻的东西;虚幻的,才能够加以灭除。

但是,恶业既然是虚幻的,也就是空的。空的还用忏悔吗?因此,只要我们了解到恶业的真相,知道恶业的不实,无形中,恶业就消失了,不必我们再去忏悔。所以,常被忏悔者引用的《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段偈所表达的就是无生忏的道理。

无生忏和作法忏、取相忏不同的是:它要从根本上否定罪业的存在,以达到不见罪业,也不用忏悔的境界,而自然达成了忏悔的目的。这就需要智慧了,在智慧的观照之下,才能够照见诸法实相,了知罪业不可得,作者、受者更是不可得。所以,无生忏是依慧而设立的。

从戒定慧三学来说,慧的层次是高于定和戒的;慧也是持戒、修定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戒与定都不是究竟,唯有慧,才是究竟的;戒与定只是修行上要达到慧的一种前方便。那么,依戒而立的作法忏,和依定而立的取相忏,自然也就不如依慧而立的无生忏,来得究竟与圆满了。

所以,作法忏只能忏除遮罪,取相忏则能忏除遮性双罪,而无生忏除了能忏除遮性诸罪之外,连最重要的五逆罪:杀父、害母、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团、恶意出佛身血也都可以忏除。譬如:佛世有位“阿阇世王”,因为听信提婆达多的教唆,便将父王杀害,夺取王位,然后,自立为王。不久,果报现前,身上长疮,痛苦异常,虽有后悔之心,无奈恶业已成,无法挽救了,自认是地狱中人。但后来见了佛陀,在佛陀睿智分析之下,令他觉悟到:被杀者、乃至杀者本身都不可得,那里有罪业呢?于是,本来必须堕入五无间地狱受报的五逆罪,就在无生理观之下,重报轻受的过去了。

忏的具体操作过程

现在,除了少许精持戒律的僧团外,作法忏悔久已不行于多数中国僧团了。作法忏,既然不能实行,那么,就只有采用菩萨戒所建立的取相忏了。

所以,国内佛教徒,不管是出家、在家,礼佛忏悔是很普遍的事;也不管是犯了什么戒,也唯有礼佛忏悔一法,最为方便了。

礼佛的忏悔功用

在佛门寺院的晚课中,有一篇“大忏悔文”。大忏悔文主要的内容,就是称颂、礼拜八十八佛;然后,念上一篇忏悔文,以表示发露忏悔;最后是发愿回向。经文是采自《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也就是十大愿王中的第八愿。

为什么这篇以“八十八佛”为主的功课,可以称为“大忏悔文”,成为佛门住众每天晚课时必念的功课之一呢?这篇大忏悔文是宋朝时代,西夏一位从西域来的法师,号“不动”者所编集;因为他是修密教金刚部的,所以又被人称为“金刚”法师。大忏悔文里面的八十八佛名,是引自《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和《佛说决定毗尼经》。前者有五十三佛名,后者有三十五佛名,加起来共八十八佛名;最后的“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则是另外加入的,不在前二经的佛名之内。

这五十三佛名和三十五佛名,真得具有那么大的作用,使得依它们而组成的功课,被称为“大忏悔文”吗?我们来看经中怎样说。

在(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有一段经文是:

“时药上菩萨说是过去五十三个名已,默然而住。尔时行者即于定中,得见过去七佛世尊毗婆尸佛而赞叹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宣说五十三佛,乃是过去久远旧住娑婆世界、成熟众生而般涅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忏悔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这段经文,对于想忏悔的人来说,相信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只要恭敬的礼敬五十三佛,就是造了四重罪——杀、盗、淫、妄;或者造了五逆罪——杀父、害母、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团、恶意出佛身血,以及诽谤大乘经典等最重的罪业,都可以灭除,内心重获清净。既然四重五逆的大恶大罪,都可以因敬礼五十三佛而消灭了;其他无意间所犯的小罪,则只要敬礼五十三佛,便能获得灭除,更是不用疑问了。

再来看《佛说决定毗尼经》中,如何解说“三十五佛”的功用:

“若有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塔犯僧,如是等余犯,菩萨应于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昼夜独处,至心忏悔……。菩萨如是观此三十五佛,如在目前;思惟如来所有功德,应作如是清净忏悔。菩萨若能净此罪已,尔时诸佛为其现身,为度众生亦说种种诸行,成就愚惑诸众生故。”

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称念(或观想)、敬礼三十五佛,也可以灭除五无间的重罪,功用和五十三佛是一样的;不动法师将它们排列在一起,加上普贤行愿品的发愿回向,称之为“大忏悔文”,实在是无可厚非。因为,称念、敬礼这八十八佛,可以忏除四重、五逆、五无间地狱的重罪,自然可以说是功用最大的忏悔文了。

持咒的忏悔功用

咒语的忏悔功用,似乎跟礼佛不相上下,也有它不可思议的功效。

在佛门的早晚课中,咒语的诵念,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早课,从楞严咒到大悲咒、十小咒的持念,已经占了一半的功课;晚课虽然咒语较少,但仍然安排有大悲咒;同时,蒙山施食,也多靠咒语的加持,就是念完了阿弥陀佛经,也要念上三遍的“往生咒”来消业障。大乘佛教似乎离不了咒语,有显就要有密,显密配合,已成了大乘佛教的特质之一;不仅中国祖师所编的早晚课有显有密,就是印度大乘经典,也常常在经文之间,含有一篇或多篇的咒。

咒语究竟有什么奥秘?持咒会予人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单就忏悔方面来探讨它,其他方面不谈。

先来谈“楞严咒”。在《楞严经》卷七中,佛说:“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消灭。……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或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无生忍。”

这是楞严咒的灭罪功用。从经文中来看,它的功用之大,与敬礼五十三佛是不相上下的,同样能灭五逆等五无间重罪;并且,还能灭除被称为断头罪的比丘四弃(四波罗夷)和比丘尼八弃罪,似乎已超过五十三佛了;至少对出家众来说,楞严咒是比五十三佛来得有意义,因此,楞严咒被古代祖师安排在早课的第一篇诵念中,或许是含有特别的意义吧?大概也跟佛说此咒的因缘,也有关系。

楞严咒之外,大悲咒在中国佛教界,也是很受重视的。由于楞严咒长,持诵就比较不容易;尤其是背诵,因此,除了早课时诵念外,其他的时间就少有人念;大悲咒便不同了,它比楞严咒短,背起来容易,念起来也方便。于是,大悲咒流传的广泛,就不是楞严咒所可以相比的了;而大悲咒受重视程度,也是在楞严咒之上。

大悲咒何以受到佛教徒如此的重视呢?我们仍然只从忏悔方面来探讨。

《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悔,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能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这是大悲咒的灭罪功用;所灭的也是最重的十恶五逆等罪。佛门早晚课中,都安排有大悲咒的诵咒;抛开大悲咒在其他方面的功用不谈,单就灭罪方面来说,无形中,诵念者己得了极大的利益。

几乎大部份的咒语,都有灭罪、消业障的功用,譬如:广为净土宗信徒所持诵的“往生咒”,也有“于佛像前,胡跪合掌,日夜六时各诵三七遍,即灭四重五逆;十恶、谤方等罪,悉得灭除。”所灭的也是重罪。再如早课十小咒中的“准提咒”,也有灭罪的功用。《准提经》说:“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此咒跟其他咒不同的是:规定要诵满八十万遍,一切重罪就能灭除。

另外,“七佛灭罪真言”更是为灭除佛教四众所犯的四重、八重等罪而说。《大方等陀罗尼经》卷四载:

“尔时文殊师利,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于世尊去世之后,毁犯四重;若比丘尼毁犯八重;若菩萨,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毁犯如是下一一诸戒,所犯重罪,当云何灭?’佛言:‘善哉!文殊师利,乃能请问如是等事,汝慈悲胜故,能发是问;汝若不发是问,我终不说彼恶世比丘所犯之过。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我去世后,若有恶律仪比丘毁四重禁,默然而受檀越供养而不改悔,当知是比丘必受地狱苦而无疑也。我今当出良药救彼比丘重病……,”

于是,佛陀说出了七佛灭罪真言。这真言乃是过去七佛所宣说的,它主要的功用,就是在灭犯禁戒的重罪。因此,叫做七佛灭罪真言。

从上面的引例,持咒所能产生的忏悔功用,就不难了解了。《金刚经》中,佛说:“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佛经都源于佛说,经中既然说咒语和礼佛能够灭罪,自然是真实不虚,无可怀疑的了。

站在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看,犯了戒的人,无论他犯的是轻戒或重戒,只要诚心忏悔,没有不可灭除的。

例如:前章曾提到礼五十三佛、三十五佛都可以灭除四(八)波罗夷罪;持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准提咒、七佛灭罪真言,也都可以灭除最重要的性罪与戒罪。另外,大乘佛教还有“无生忏”,专治犯了不通忏悔的五逆等重罪。如此的重罪,都可以除灭了,其他较轻的罪,自然不用说了。

那么,这是否会显得很矛盾呢?在比丘(尼)律仪来说,戒罪必须经由“作法忏”才能灭除;要不然,也要有特殊因缘,才能用“心念法”或“对首法”出罪。但在大乘佛教,却加以否认,戒罪也可以由礼佛、持咒以及“无生忏,”来忏除。依比丘(尼)戒律来说,犯了波罗夷是不通忏悔的,虽然有“与学比丘”的处置,仍可在僧团中,不失比丘(尼)身份。但竟终身夺其三十五事、虽有比丘(尼)份,却不能行比丘事,这也等于是不许忏悔。不禁让人觉得:一旦失足犯了重罪,要再回头,己是百年身了。真是残酷!

澫益大师在《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卷十三中,曾经对此加以解释:

“问:依律则比丘犯弃(波罗夷),如多罗(树名)已断,不复还生;犯二篇(指僧残)者,须别住意喜(就是说:犯了僧残戒的人,便必须离开僧团,另外别住自责仟悔。)复须二十僧中出罪;乃至恶作(指最轻的突吉罗罪),亦必对首忏悔,方得清净。何故《大佛顶经》云:“若造五逆(等)无间重罪,又犯四弃八弃,诵此咒者,悉皆除灭,更无毫发;诸佛菩萨,不但不将为过,亦将功德与之,乃至悟无生忍。”如是观之,罪无大小)只须持咒,曾无发露向彼之科。经律霄壤(差别),义云何通?

答:佛顶光聚微妙章句,名为咒心,亦名心咒,即是密诠首楞严王三昧。试观于显说中,最初便敕直心酬问,心言直故,永无诸委曲相;倘罪无大小,不肯发露向人,既违如来一道,岂合无上咒心?经中为显密印神功,故云:罪无不灭;不惟此经为然,举凡尊胜(经名)大悲、方等诸咒,乃至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五千、五百佛名等经,皆有此义。正由众生惑业障深,无知造罪,难调难伏、难拔难除,故毗尼严摈绝之科,经咒开自新之路。一折一摄,相为表里,令未造罪者,不敢故造;已造罪者,还得灭除,可谓彻底悲心、胜妙方便。倘无律制,则住持僧宝不尊;倘无经咒,则罪障众生永堕。四悉巧被,同出一音,岂容妄生轩轾哉!”

澫益大师真是解释的非常清楚,这或许也是大乘佛教圆融与究竟的地方。因此,在不行“作法忏”的中国僧团中,出家众仍然可以依照大乘教理来忏除犯戒的戒罪,乃至在比丘(尼)律中不通忏悔的重罪,也可以依大乘的诸佛威德和经咒而得到忏悔。

但是,却不可以为一切恶业重罪,在大乘佛教中都可以忏除,就不在意的去犯戒造恶。必须知道,大乘虽然许可一切罪都可以灭除,但要真正的忏除罪业,尤其是重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要谈到“取相忏”了……

礼佛与持咒罪灭的征象

在国内,可能有不少的佛教徒,以为只要礼佛、持咒,就可以消除业障、灭除罪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这是有经典可作根据的。

然而,各人的罪业有轻有重,忏悔者的用心也不能一样。试问:从事礼佛、持咒以忏悔的人,如何知道自己的罪业已消除了?有什么可以证明呢?罪灭必然有罪灭的征象,不见征象,就自以为罪己灭了,有时候,可能是被自己所欺骗了。这未免危险!所以,有不少的经典都记载:忏悔必须忏至到见好相,才可以说罪已灭;不论是以礼佛忏悔,或以持咒忏悔,都是一样的。

首先,是梵网菩萨戒明文规定:“若无好相,虽忏无益。”(佛门晚课“大忏悔文”中五十三佛名的来源——《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亦载有:

“若有众生,欲得除灭四重禁罪;欲得忏悔五逆十恶;欲得除灭无根谤法极重之罪,当勤诵药王药上二菩萨咒。亦当敬礼十方佛,复当敬礼过去七佛,复当敬礼五十三佛,亦当敬礼贤劫千佛;复当敬礼三十五佛然后遍礼十方无量一切诸佛。昼夜六时,心想明利,犹如流水,行忏悔法。……以本善根力庄严故,一念中得见东方无数诸佛。是时东方一切诸佛,即皆同入普现色身三昧;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皆悉同入普现色身三昧。即时十方一切诸佛,皆悉现身往行者前,为说甚深六波罗密。是时行者见诸佛已心生欢喜,于诸佛前,即得甚深观佛三昧海,我们再来看三十五佛名方面。在《佛说决定毗尼经》中载有:“菩萨如是观此三十五佛,如在目前;思惟如来所有功德,应作如是清净忏悔。菩萨若能净此罪已,尔时诸佛为其现身。”

从这两段经文来看,敬礼八十八佛,也必须见到瑞相,才能证明本身的罪业已经灭除;尤其是重罪,更非如此不可了。

可见敬佛、礼佛虽然具有忏悔灭罪的功用,但要得知本身罪业,是否灭了,就须靠有没有见到好相来证明了。这不仅在礼八十八佛方面如此,就是礼拜其他诸佛以求忏悔的,也有相同的记载。因为文例太多,难以一一举出。

现在我们再来看持咒方面。

先前曾谈到,以持咒求忏悔,也必须见到好相,才能证明罪已灭;这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就有记载: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悔,然始除灭。今诵大悲心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由此可见,大悲咒虽然不可思议,但持诵它用来灭罪,有些还是要有所证明,才能确知已灭。

再来看“准提咒”,也是一样的。《大准提陀罗尼经》中载:

“若有诵此咒满十万遍,梦中得见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自见口中吐出黑物;若有重罪,诵满二十万遍,梦中亦见诸佛、菩萨、亦复自见吐出黑物;若有五逆罪,不得如是善梦之者,宜应更诵七十万遍。是时还得如前之相,乃至梦见吐出白色如酪饭等,当知此人即是罪灭、清净之相。”

从这段经文来看,要以诵准提咒来灭重罪,实在不是只诵几遍或一天、两天的事了,至少也要有几个月的时间,专精持诵,才能达到一定的遍数,而得罪灭。

那么,“七佛灭罪真言”呢:?《大方等陀罗尼经》卷四说:

“善男子、若有比丘毁四重禁,至心忆念此陀罗尼经,诵一千四百遍。诵一千四百遍已,乃一忏悔,请一比丘为作证人,自陈其罪,向形像前。如是次第经八十七日勤忏悔已,是诸戒根若不还生,终无是处;彼人能于八十七日勤忏悔已,若不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无是处。又,文殊师利,云何当知得清净戒?善男子,若其梦中,见有师长手摩其头,——若父母、婆罗门、耆旧、有德如是等人;若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当知是人住清净戒。若见如是一一相者,应向师说,如法除灭如是罪咎。”

“理忏”原来称做“无生忏”。因为无生的通达,必须依赖道理的了解与信入。然后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并从此消除一切恶业罪障。所以,中国过去的祖师又称无生忏为理忏。

那么,要如何来从事理观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忏除重罪的实例

在《经律异相》第十八卷中,载有一个杀害亲生母亲的人;后来,为菩萨和佛陀所化度而出家,并且证得阿罗汉果——

“路有一人,害所生母,止住树下,啼哭懊恼,称叫‘奈何!’自责无状而造大逆,自害我母当堕地狱……。

溥首菩萨,见其现在应当得度,(便)化作异人,携其父母诣害母人所——去之不远中道而止。父母谓子:‘此是正路。’子言‘非正。’遂共争计;子(便)嗔怒杀化父母,杀已啼哭(不能止),(即)往杀母(者处),谓言:‘我杀父母当堕地狱。’哭言‘奈何!当设何计?’害母者自念言:‘今此来人乃害二亲,我但害母;其人痴冥罪莫大焉,我之为逆尚差于彼。知彼受罪,吾犹觉轻。’

其人悲哀(啼哭),口(自)言:“吾当往诣能仁佛所,其无救者,佛为设救;其恐惧者,佛能慰除,如佛(有)教,我当奉(行)。”于时化人啼哭进路前行。此害母者寻随其后,(心念):‘如彼悔过,吾亦当尔;吾罪微薄,彼人甚重。’

化人诣佛(所)稽首于地而白佛言:‘唯然世尊,吾造大逆而害二亲,犯斯大罪。’佛告化人:‘善哉善哉,子为至诚而无所欺言,言行相副诣如来前,口不两舌,亦不自侵。当自察观心之法:以何所心,危(害)二亲?用过去心?当来心?现在心耶?其过去心即已灭;现在心即以别去,无有处所,亦无方面,不知安住;当来心者,此则未至,无集聚处,未见游返,亦无往还。子当知之,心亦不立于身之内,亦不由外,亦无境界,不处两间,不得中止……。

化人叹曰:‘未曾有!如来成最正觉,了知法界无人无有作者,亦无有受;无有生者,无灭度者,无所依倚。愿得出家,因佛世尊得作沙门,受具足戒。’佛言:‘比丘,善来。’于时,化人(即)作沙门,白佛言:‘唯然世尊,吾获神通令欲灭度。’佛之威神使彼化人去地四丈九尺,于虚空中而灭度;身中出火还自烧体。

逆子(害母者)见之,心自念言:”彼作沙门,便得灭度,吾(当)效此人。’(于是),往诣佛所,稽首圣足,言:‘我亦造逆自害母命,’佛言:‘善哉,至诚而无所欺,言行相副。’于时,逆子地狱之火从毛孔出,其痛甚剧而无救护,(乃)白佛言:‘我今被烧,唯天中天而见救济。’世尊出金色臂,著逆子头上,火时即灭,见如来身,若干相好,身痛休息而得安稳。又前白佛,欲作沙门,佛寻听之。即为出家,说四谛法,其人闻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修行法教,速得不还,证得罗汉。又白佛言:‘欲般泥洹。’佛言随意。时比丘踊在虚空,去地四丈九尺,身自出火,还烧己体,百千天人于虚空中,而来供养……。”

这是以观心的方法,了知害母之心无有,而忏除重罪的方法。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那么,是何人何心在造业?不过是如溥首菩萨所化——幻化之人,还杀于幻化之人,毫无实义可言。所杀非实,罪业也就不实,所以,就是再重的罪,也都可以灭除。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生忏罪灭的征象

在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等三种忏法中,以无生忏的灭罪功用最大,智者大师说它能“破除无明一切烦恼习因之罪”、“此则究竟除罪源本。”换句话说:无生忏不仅是灭罪,连罪的本源:烦恼、贪嗔痴等无明,都可以灭除。所以,无生忏是一种究竟的忏悔方法,也是大乘佛教特有的忏悔法。

那么,在我们从事无生忏时,如何知道自己罪已灭了?这在《释禅罗密》卷二中,智者大师曾加以解释——

“问:观无生忏悔,云何知罪灭相?”

“答曰:如是用心,于念念中,即诸罪业念念自灭。若欲知障道法转者,精勤不已,诸相亦当自现,观此可知——如前观相中所说:善梦、灵瑞、定慧开发等相。复次,若行者观心与理相应,即是罪灭之本,不劳余求。故《普贤观经》中言:‘令此空慧与心相应,当知于一念中能灭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重罪’,以此为证。若得无生忍慧,则便究尽罪源。”

从这段文可知,从事无生忏的人,自三种情况下,可以知道罪已灭——

㈠就如取相忏的见到瑞相。瑞相并非只是出现于取相灭中,它是通于无生忏的。以无生理观忏悔的人,当忏至内心清净时,往往也会有瑞相的出现。由此可以得知自己罪已灭。

㈡是以无生理观转化妄心罪障。只要了解到罪业虚妄,妄心不再执著,不会有罪恶感时,无形中,罪业便已灭除。

㈢进一步,契入无生——不生不灭的实际理地,则诸罪自然消除。能够得无生法忍,不但究竟的忏除了罪业,在修行上,也已超凡入圣,不同俗辈了。

摘自《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认识路头、

识别真妄及善调身心的方法



(下面讲一则公案,说明断欲无求的重要性。谛闲老法师有一个弟子喜欢参禅,法师同意他到金山寺,参禅功夫用得非常得力,但还没有开悟。方丈请他当首座,当首座后麻烦就来了,名利心起来了,架子也大了,归依弟子也多了,护法神离开了,功夫越来越不现前。供养越来越多,名利心越来越大,冤家得其便,附在身上,致使他连续三次跳河,都被人救起来。由于是首座和尚自杀,影响不好,加之大众异议,于是方丈通知谛闲法师,把他带回去。到了国清寺安排一个房间,不上殿也没人管他,有一天他没来过堂吃饭,谛闲法师叫人去看看,他从后面窗户逃出去,已跳河淹死了。他家里有个女儿,说以前父亲要出家,母亲坚决不同意,后来父亲出家了,母亲想不通带着满心怨恨自杀了,自杀时发誓要报复他的父亲。功夫用得好,有护法神保护,冤家无法报复。供养钱多了,一定要舍掉作功德,否则死后害徒弟吵架结怨仇啊!没几天他女儿作梦,父母到国清寺附近做了土地公,当地人塑了土地像,非常灵感。功夫用的那么好的人,却因名利心而堕落三界,未免太可惜。我们平常应该检点自己,拜师父收徒弟,有否夹杂名利心在内,当慎之防之。有的人因当不上方丈,看不破放不下而着魔矣!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真实不虚矣!)


●五台山晴朗法师云:“夙业人人皆有,不过轻重不同。无业不来,来即有业;业冤牵缠,万不饶一”。经云:“众生报不尽,终难证道。”末后业报最大,苦恼难忍受。若人生恨,不肯甘心忍受,业报未尽,重新再来。所以悟达国师,乃十世高僧,尚招人面疮之报。波斯匿王有多劫善因,还受最后之苦。因果不爽,如影随形。

●《宗镜录》云:“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此缘虑觉了,知之妄心而无体。起一念虑知之心,随善恶而生十恶。若其心念念专贪嗔痴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之心。火途道,本端竟何从,起减有无际,一微陟动境成此颓山势,但内一念不生,则无诸欲。塞烦恼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内能观一念无生,则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影六尘,犹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心矣。但了妄念无生,即是真心不动,此不动之外,更无毫厘法可得,如经云:预流、一来果,不还、阿罗汉,如是之圣人,皆依心妄有。妄息心空,真知自见。若作计较,转益妄心,但妙悟之时,诸妄自绝。”如古佛悟道颂云:“因星见道,悟罢非星,不逐万物,不是无情”。

(余体弱多病三十余年,障碍重重,在生死关头挣扎了好几回。对于忏悔业障,读诵大乘经典、放生等助道因缘,有了一点体验:业障不消除,功夫用不上去。对于业障深重的人,应当理忏与事忏并行,端坐念实相,清净心才是真正消业障也。事忏亦可拜,各种忏法,如大悲忏等。尤其是痛哭流涕的大忏悔心,消业力量比较大,或大礼拜,或五体投地拜。但须要长期坚持下去。发大菩提心,了生脱死,自度度他,必须要深信因果,严守戒律和选择适合自己根基的法门。参话头要识得真心、妄心,认识话头与疑情的作用及最初下手处……)

如何掌握善调身心的方式方法,对于初用功的人,饮食要不饱不饿。吃得过饱,气脉阻塞,影响用功。道家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初用功人睡眠不多不少为宜。惠光禅师云:“调身即是调心,勿令风入毛孔中,风入则腿痛难忍,不能久坐。口不紧闭,紧闭则咳嗽易生。舌不抵天腭,抵天腭则火气伤目。(舌有意抵上腭,有时气从下冲上,余曾吃过此亏,口轻闭,舌自然而然抵上腭。用功之道,实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是故应顺其自然。)腰伸胸挺,除咳嗽病;背靠墙壁,则血脉停止,而咳嗽吐血。端坐如钟,即可却病延年。口吐浊气,法则先闭口,由鼻孔收入清气落于丹田中,放出浊气,微微开口,轻轻吐出。收吐之时,不可粗急,绵绵恣气入出,用之相应,是则百脉不通等病,随气息而出。如是数次,则百病全消矣”。

作功夫人首先要把眼睛收起,露一线之光,能见到路即可。眼睛一收起,其余五根也容易收了。因由坐中摄心而入定,是故向上则胸臆急痛。平时应当宽放其心,即放下一切心,不提功夫,气则流下,患自瘥矣!调心之法,古本良多,详细讲之,一时难尽。略而言之,凡功夫做不上,疑情发不起,病在生灭心过度,凡情圣解,无记昏沉,梦想颠倒等,皆由此生灭心而起。此生灭心,人皆有之,平常勿现,做功夫时,则得见之,宗下一法,全仗自善调治。调心之法虽多,总不离乎惺惺寂寂、开目闭目等妙法而调治之,是则功夫必得相应。原来惺惺治昏,寂寂治乱,开目治昏,闭目治妄,乃独一无二之妙法。没有昏沉时,目可全闭,提话头而参究之。如有重昏时,目可全开,再提话头来参究之。参话头共三个阶段,第一步功夫如猫扑鼠;第二步如鸡孵卵;第三步功夫如龙养珠绵绵密密。

做工夫最初要发个破生死心,坚决看破世界身心悉是假缘,无实主宰。若不发明本具的真理,则生死心不破;生死心既不破,无常刹鬼,念念不停却如何排遣?将此一念作个敲门瓦子,如坐在烈火焰中求出离相似,乱行一步不得,停止一步不得,别生一念不得,望别人救不得,当凭么时,只须不顾猛火,不顾身命,不望人救,不生别念,不肯暂止,往前直奔,奔得出是好手。

●疑情成熟的方法主要存于如次十项:

1、做工夫,要中正劲挺,不近人情(勿烦心于世间的事情)。

2、做工夫,最怕耽着静境(疑情忘了也)。

3、做工夫,要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地(在不明白处也)。

4、做工夫,举起话头时,要历历明明,如猫捕老鼠相似(应时时刻刻醒着)。

5、做工夫,一日要见一日工夫(须期日日进步)。

6、做工夫,不可在古人公案上卜度,妄加解释(勿加予巧智的解释)。

7、做工夫,最怕的一个伶俐心(最忌自作聪明)。

8、做工夫,不可作无事会(勿认无事为工夫)。

9、工夫或得轻安,或有省发,不可便以为悟也(勿被错觉所迷)。

10、做工夫,不只念公案(勿如称名念佛般念公案)。

如适当遵守这些注意事项,行者确实能使疑情达到成熟的状态。不然的话,则不但不能激起疑情,而且行者会堕入邪路,而不得刷却生死的羁绊,不得体会禅的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认识路头,

参闻诸大禅德的说法

   

(一)宣化上人论参禅

●“修行无它,只要见性”,禅宗主张见性。其实各宗各派都是教人见性。见性必先把妄念去掉,保持心中清净,一念不生,没有分别执着。分别是第六识,执着是第七识,把这两个识转成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则第八识也就随转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就是性体。众生自无始以来,都执着此肉身是自己,其实这四大是虚妄不实的,从来也没有想到我们还有一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平常都是以妄心作主,所以就迷真成妄,苦海无边也。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意思是说,一般众生皆以妄心用事,妄心即是妄想,有妄想,自然攀缘,分别人我是非,因而起惑造业,轮转生死,故修行人当辨别真妄,真心无念,起念即妄,离念即无分别,真心现前,生死即了。笔者曰:“应长期保持真心现前,而且有个转识成智之过程,并非初步功夫,真心现前,生死即了也。”假如真能放下万缘,死心踏地,依教奉行,成佛作祖并非难事,而且也不要三大阿僧祗劫。《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清静就是没有妄念,若能断掉一分妄念,实相便现前一分。实相现前一分,便证一分法身,登上初住位。到了初住位即不退转,一步步进修乃至成佛。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佛所说的话都是真如实相中流出的,是自证而说,我们应信而不疑。天下滔滔,古往今来,除历代祖师大德外,有几个真正了解自性本体的真面目呢?

●宣化上人曰: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但以妄想执着所障,不能证得。此智慧觉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又可称为本性、本体法身、一真法界、实相般若。妄想障碍不除,就无法证得如来觉性,永远不能脱苦。妄想是分别心,亦即第六分别意识。执着乃第七末那染污识。六七二识,就是众生受苦的病根。因我见之执,起分别之妄,于是顺我者贪之,逆我者嗔之,是谓之痴,即无明也。由此无明而造出种种罪业,起惑造业受报,生死轮回相续不断,受种种苦。佛为怜悯众生,为此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切众生自生下来,就没有断过念头(除睡眠外)。念头继续不停,这个念头就是“无明”。念头一动就有能见所见发生,能见即是第六识分别心,所见就是一切境界相。以能见的分别心,计较一切所见的境界相,于是乎又引起人我是非种种差别幻想,轮回六道无有出期。欲求根本解脱,只有断念一法,所以《起信论》上说:“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心里不想事情,外面的一切万事万物,也就没有了。我们想事情的心,不是真心而是妄心。因为我们的真心,原就一尘不染,什么都加不上,由妄心障覆真心,故有虚幻生灭之相。此相纯是镜花水月,幻有无实,念之本身当下即空。虽然如此,但这个念头由来已久,积习甚深,打断它实在不容易。若折逆之亦极困难,只有不加强制,随其习惯,令他换一念,即是微密观照,提起正念以对治之。参话头人即是提本参话头,起疑情一念代替万念。念佛持咒无不是降伏其心也。如其次第:第一步当知一切六尘境界,莫非虚妄、皆是虚幻不实,若知之即不为所迷。此之谓知境虚智。第二步一切唯心,心外无法,明乎此则知六尘等境,实空无所有。如能把六尘遗漏的一无所有,则慧光自现,此谓之无尘智。这两种智慧得到后,即可以断掉妄想,亦即能断掉无明。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而登初位,循序渐进,即可成佛果。马祖曰:“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真心,心无念头即平,起念即不平,常是常恒不变,永远保持一个样子,这样的心就是平常心。心中妄念现前即起波浪,心如一点波浪都没有的水,其心作用很大,光明照耀,映澈清晰,一有波浪则模糊不清,虽然亦能映相,而所现的是支离破碎的相。这个比喻,如同真心与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浪,实际是一个东西。马祖说“平常心是道”,有五种要义:(一)要离造作,不可矫揉造作,作假样子,要作一切应作的工作,随缘了业。(二)离取舍:离即离有无二边,舍字有舍弃、舍掉之义,若完全舍掉,什么都不干,未免消极。舍亦应无所舍,于六度万行仍照作而不著相是也。(三)离是非,如龙树菩萨“八不”,人世间根本无是非可言。(四)凡圣均离。四圣六凡均要离开,不可著相。(五)离断常二见,否认因果是断见,执事物为常有不变,名“常见”。

(笔者认为:参禅者必离此断常二见。修行人如偶然获得一点功能神用,切不可当作神通去追求,纵然真的有了神通,千万不能执着,不可轻易显现示人,《楞严经》五十种阴魔讲的甚详,修行人应细读《楞严经》也。正确的神通是禅定清静心里发出。有的小神通是鬼神邪魔附体,不是自己的功夫,执着它、用它甚危险。纵然真有点小神通,也要保密,不可随便显现,易起魔障和障道,也影响功夫进展。佛不许弟子随便显神通,不以神通为佛事度众生。自性本来具足神通妙用,所以求神通是大病也。我遇到一个人,他说:“以前悟了怎么现在又没有了?求神通也求不到?是否魔鬼附体?”我说,你早己错了。知见若错,一切都错。密参云:“虚老用养道功夫破三关,单提‘谁’字,身心世界全部贯注在‘谁’字上。参不离念,念不离参。功夫用到快进门的时候,有一种光明如太阳,凡所现相皆是虚妄,一切不可得,不能执著。如若执著任何境界都会成病。修行人要回向一切功德给法界众生,愿法界众生同证无上道,永远不堕三恶道,发愿度众生,佛菩萨会加持,但要悟道以后才不会退心。”拜佛时观想:拜一佛等于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菩萨,代替一切众生求忏悔,代替一切冤亲债主、古今父母师长求忏悔。)

(有的人话头参到后来,不提话头,也没有妄想和昏沉,认为功夫到家,因此作诗作偈作文章,乃走岔路。在没妄想昏沉时正好用功,起疑情,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念佛是谁”提起来,如金刚王宝剑,斩断一切无明妄想。参者若处在“冷水泡石头”,功夫不能进步,应提起精神,勇猛向前参。用功好象烧开水,将近要开了,歇下便凉,未免可惜。要勇猛精进,加工烧火,很快就有所进。)

(修道人都怕打岔,但难免有各种境界干扰破坏。古代有个修行人,在山上住茅蓬,有动物打岔,不得自在,于是来到海边盖茅蓬。海边也有许多鱼类众生蹦跳打岔,致使不能安心而生烦恼,便发了恶愿:我死后要变飞狸把你们一个个吃掉。有愿必成,果然死后变飞狸,专门在海上吃鱼类众生。《法句譬喻经》上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商人,名字叫弗迦沙。他进入罗阅城,被一头牛用角刺死。牛的主人怕惹来麻烦,就把那头母牛廉价出售了。可是当买主牵着那头牛去喝水时,也被那头母牛从背后把他刺死了。他的家人很气忿,立即把母牛杀了,又把肉卖给人。有一个农夫买了母牛的头。当他走累了,想在树下休息时,就把母牛的头挂在树上,可是没想到牛头却从树上掉落下来,牛头上的角正巧刺中他的要害,那农夫也一命呜呼了。瓶沙王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认为很奇怪,就跑去问佛陀。佛陀说,从前有三个商人向一位开旅馆的老妇人借宿,借宿本来是应该给钱的,可是这三个商人以为老妇人孤独无能,就等老妇人出外时,偷偷地溜走了。后来被老妇人追到,这三个商人却赖皮说,我们已经给你住宿的钱了,你怎么可以再来向我们要呢?老妇人无可奈何。她非常痛恨这三个商人。心里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将来我再遇到这三个人,我一定要杀死他们。当时的老妇人就是现在这头母牛,而那三个商人就是弗迦沙他们三个被牛刺死的人,可见发恶誓,后果不堪设想。)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许多比丘尼叙述了她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我过去曾经做一个有钱人的太太,虽然我丈夫家财万贯,可是我自己并没生育。后来我丈夫又娶了姨太太,生了一个小男孩。我因为嫉妒心很强,就私自把那个小男孩杀了。姨太太找我论理,我就发誓说:如果我杀了你的儿子,我的丈夫会被毒蛇咬死,我生的孩子会被水冲走,被野狼吃掉,而且自己会吃亲生子女的肉,我自己会被活埋,我的父母会被火烧死。那一生,我死了以后,堕入地狱受了无量苦,地狱的罪受完了以后,投生做人。有一天,我同我丈夫回娘家,在半路上生产了,于是就暂歇在树下。忽然有一条毒蛇来咬我丈夫,我丈夫就这样死了。我哭得很伤心。天亮以后,我牵着大儿子,又抱着幼儿,边走边哭。来到了一条河流的旁边,因为没有渡船,所以我就把老大留在这一岸,而先抱着幼儿过河,把幼儿放在对岸,然后再回来抱老大,没想到老大看见我来接他,就急忙下水向我走来,老大走不到几步,就被河水冲走了。我回头想去抱幼儿,狼抢先一步把他吃了,看见幼儿被吃得血肉淋漓,我更加伤心,于是我赶紧回娘家,却在路上遇到熟人说,我娘家失火,全家人都被火烧死了。后来我又改嫁,正当我要临盆生产时,我的丈夫喝醉酒回来,没人开门,我丈夫破门而入,大发雷霆,不但狠狠地打我一顿,而且把刚生下的婴儿丢到锅子里煮,强迫我吃,我因为怕他,所以勉强咬了一口,痛入心肝,赶紧弃夫逃跑。跑到波罗奈国,又嫁给一个刚丧妻的人当妻子,才新婚没几天,我的第三任丈夫死了,按照那一个地方的习俗,夫妇如果相爱,丈夫死了,妻子要陪着下葬,我因此被活埋了。刚埋不久,恰巧一群盗贼来挖坟墓,盗取财宝,我被救出来了。我想我过去做了什么坏事,今生的遭遇这么凄惨。当时我听说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讲经说法,他可以帮人们解答生活上的疑难,我就去请他度化我。由于过去世我供养圣人时曾发愿修行,所以今生能遇到释迦牟尼佛,而且修成正果。)

(上述公案都离不开贪嗔痴三毒,凡事不可一时感情冲动,随口发恶誓,果报不堪设想。想了生脱死,解除可怕果报,必须痛改习气毛病,用戒定慧之力扫除内心贪嗔痴的毒害。如果真正能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就能扩大我们的心量,增强我们的慈悲心,减少烦恼,促进道业。众生造业我就不会看不惯生烦恼,修道人不能有私心,处处先为自己着想,不考虑怎么样利益众生,即不能与菩提心、佛菩萨心相应。所以要想福慧两足,必实行六度万行才行。)

(现在讲一个公案:有一个老修行,听说在金山寺住过多年,后来在终南山找到一个地方,盖了一个茅蓬,山下有一个归依弟子,母女二个非常虔诚供养。三年之后,这个老修行想去朝山,皈依弟子就送四锭银子给师父,做朝山之用,还做了一件衲袄送师父,每缝一针就念一句“阿弥陀佛”。到了晚上,这个老修行在禅定中,看见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轿子里面有一朵莲花,说:“请你上轿!送你去极乐世界!”老修行想,我又不修净土,又不求生西方,为什么现这个境界?恐怕是魔境。正好老修行打坐的蒲团旁边有一把引磬,就顺手拿起引磬撂到莲花上,四个人就抬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山下那个皈依弟子就送来一把引磬,这个马肚子里面怎么会生出一把引磬来啊?这是师父的引磬啊!怎么会跑到马肚子里面去了呢?老修行听了,不得了,吓得冷汗都冒出来,说了几句话:“一件衲袄一张皮,四锭银子四个蹄,不是老僧觉照好,变个马儿给你骑”。这下,银子,衲袄都不要了,就朝山去了。说这个公案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贪求人家的供养,宁受千家供,不受一家恩,一家人的供养恩德难以消受。)

(还有一个公案:佛在世时,有一个太后,有四个丫头侍候她。有一天太后去游玩,叫这四个丫头看着轿子,皇帝、太后的轿子都非常高贵,可能里面也有好东西。谁知这四个丫头打瞌睡,睡着了,轿子被人偷了,东西也偷走了,等太后回来一看,非常生气,大发雷霆,就打这四个丫头。后来很烦恼,就去见佛,释迦牟尼佛给她讲,你不能打她们,这四个人你知道是谁吗?前生是你的师父,因为你生生世世好布施,但不厌女身,不求出离三界,不想了生死,只是喜欢供养出家人,所以你生生世世福报很大,做皇后,而这四个人前生是四个比丘,因为没有人供养,其中有一个比较聪明一点,打了一个妄语:“你们不要害怕,我听说皇太后非常好布施,供养修道人,我去讲。”讲了之后,太后知道这四个比丘没人供养,就请到宫中来,成就他们用功。皇帝、太后请到皇宫里去的,那肯定是好供养,可是,这四个人吃饱饭,就开始谈是非,不精进用功,没有死心踏地用功,还总算没有失掉人身,没有堕落,就转男成女,做皇后的丫头来报恩,照顾她,报答她的供养恩德。还算是有一定的功夫。否则,恐怕要下地狱,变牛马去了。所以我们要警惕啊!这只是因为他们前生不死心踏地地用功、懈怠、懒惰、充壳子、睡懒觉,来生做了丫头,这个习气毛病还在。那么我们现在检点一下自己,有没有贪吃、贪睡、贪供养、打妄语、说是非长短,这些习气毛病到底改掉了没有?死心踏地的在心地上用功夫,做到了没有?戒律守好了没有?都必须一一检点自己。)

(能海大师曾对郑颂英老居士作过一次重要开示,叫做“逆加持”:三宝的加持,是佛弟子所希求的,一般人以为,修学佛法能得到福寿康宁,遇难呈祥,是三宝加持的,这是三宝的“顺加持”,是通常的加持。三宝还有“逆加持”,却不为人们所理解了。佛弟子中也有功行甚勤的,但忽然坎坷潦倒横逆频生,甚至得到意外的灾祸,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疑惑,认为因果之说是无稽之谈!不知道众生的业命因果极为错综复杂。因果不昧,丝毫不爽之理,必通于三世方得圆满。这里姑不论述,在这里讲三宝的“逆加持”。儒家不也有这样的论述吗?“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逆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则是人所共知之理,世间修养尚且是:“花繁柳密,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站得稳才是脚跟。”。大功业、大学问人,往往要经历顺逆环境的磨炼,方得成就。何况成佛的菩提大道、定慧功行的大成就呢?)

(古德云:“修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比如雀母哺育群雏,当雏雀羽翼初成,带上枝头学习飞翔之时,雀母往往出其不意,突然啄击群雏,群雏则惊慌地飞逸,矫捷地回避,慈母岂忍啄杀其雏耶?这正是慈母的彻底悲心,深谋远虑!使群雏能锻炼成长,教会它们防御强敌的本领啊!明乎此,三宝的逆加持正是大加持,特别的加持也!余于五十年代初,闻能海上师精辟开示,深深受持,终身难忘。为佛弟子要在漫长的菩提道中精进不退,直达宝所,一定要在“顺境不迷,逆境不退”的实践中磨炼成长,忍力、定力、戒行意业往往就于此时胜进成就,前段的大颠簸,往往就是后来的大成就。“行行直上峰颠去,柳暗花明遇自奇”愿达观旷瞻者共勉之!)

●宣化上人论学佛

(一)学佛的人先要学吃亏,不占他人便宜,任何事物都舍离,因为能舍才能得。

(二)学佛的人最忌有执着。未学佛之前,还没有这么多执着。学佛之后,反而执着更高。其实万事万物都在说法。你若明白,便恍然贯通;若不明白,便愈执愈深,愈执愈迷了。

(三)修道人切记:不可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四)真正的无碍辩才,用不着任何雕琢,而是源自性光明,如来智慧藏。刻意美饰名词,反而会弄巧成拙。

古云:“聪明乃是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五)造庙不如造人,造人不如造佛。

(六)你念一句佛,莲花就长大一点,你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莲花就大如车轮,等你生在西方极乐世界,你的一灵佛性,一灵真性,就投到莲花去化生。

(七)老实念佛,就是无论行、住、坐、卧,只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假若水流知是水流,风动知是风动,或东张西望看各处有什么动静,这就是不老实念佛。

●宣化上人云:“佛教说空的真正含义,人们大概都会清楚的知道,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称为“空”。但是,人世间既然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佛教为什么还说它是“空”呢?例如“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缘起性空”、“人法二空”、“四大皆空”等等。其实佛法并不一味说空。它的真正含义无非二种意思,一是佛教认为世上万物之存在,都是存在于某种条件关系中,因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如因缘所生法,如梦如幻,究竟无有实体,所以说它是空。二是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何谓空及不空呢?空者让修行者悟出无我之理;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作救世事业,决不执着我空而不善行方便,也不因方便度生功德事而贡高自大。如果人们能够了解佛教的真实义,以无我之伟大精神善行种种事业,相信世间将会变得更加美好。真正之佛法,虽谈空而不消极;行六度而不计德,事理无碍,才是真正的佛教。也只有象佛教这样先让修行者于空上立脚,再向不空作去,才是一种真正积极的进步思想。心真空了,生出妙有,妙有不离真空,知道真空妙有的道理,用功可以减少很多障碍。如来藏乃空而不空,真空生妙有,也可以说非空非有,奥妙无穷。”

(笔者曰:善行六度是很重要的,出家人应多培福。大家都出坡劳动,你若没有特殊情况不去,来生到那里挂不上单。过去两个禅和子行脚参访善知识,路过一寺挂单,天已大暗,小沙弥招客说:我师父最反对行脚人。我给你去问一下可否挂单,回头告之:方丈说行脚人都不倒单,叫你们到天王殿去坐禅。两位老修行一看他吃肉喝酒,很生气,肚子又饿、又疲劳,于是乎去拜韦驮菩萨:你韦驮菩萨不是有愿,三分道德七分感应吗?为什么不护我们的法?这种人怎么能当方丈呢?睡觉后韦驮菩萨托梦说,你俩前生也是行脚参善知识,路过此寺挂单,大家都出坡你两不去,在此没有培过福。他道心虽不如你,他前生作马在这里修寺,大量物资是它拉上来,故此今生该他作方丈啊!你自己在这里不出坡没培福,还怪我不护你的法?现在人不懂培福,害怕出坡。有师兄弟俩个住茅蓬,一天,其中一人下山去办事,由于没有单独住茅蓬的胆量和能力,其中一人到了晚上心生恐怖,后来念大悲咒勉强不倒单。结果影现出满山都有人念大悲咒,心里好恐怖,幸好有内行人及时解救,才幸免于难。胆量小不能吃苦,不能住茅蓬。古人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非虚语也。)



(二)倓虚法师的用功方法

倓虚法师的用功方法:最初坐时,妄想直起,像海里的波浪一样,抑制不住,心里很焦急。后来我不抑制它,而仅用观照力来观它,观看妄想,竟从何处起,这样一观,妄想就没有了。没有了又起,起来再观,时间久了,慢慢的妄想就不起了,心里很恬静,很自然。观念念即住,觉妄妄即真。



(三)圣一法师论修行

圣一法师说:“凡圣分水山岭,功夫用到心空无我时,内心会翻出一种大恐怖,过得去即圣人,过不去即凡夫;此处最险。心空无我,无我不能承当,无我无不我。功夫用到无妄想时,此时心空无我。如若一疑,妄想又跑出来了。心空而大恐怖时,应速提话头度过难关。



(四)来果禅师论参禅

(有部分人遇到身心疲倦,烦燥无力,话头提不动,余认为:一是用心过度,须要休息;二是魔境干扰,念几遍大悲咒、心经、往生咒即有好转,话头可以提起来了。)

来老云:用功的人,在平常用起功夫还好,虽打妄想,“念佛是谁”一提,妄想就没有,工夫也有得用,静中可以用,动中也可以用,念念似乎不空过。“今天打七,反过来,不对了!‘念佛是谁’提不起,妄想也打不起,清清净净,要想把‘念佛是谁’提起来用,一提提不起,再提也不行,三提、五提把心气提痛了也是提不起,似乎打七打坏了。平常很好,为甚么打七反不能用功?罢了!摆下来罢!”另一种人到了这个地方以为:“好得很!清清净净,工夫虽然提不起,妄想是没有;既是无有妄想,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不要再用功,再用功岂不多事?就在这个清清净净、光光堂堂的地方歇下来,住一住罢!”少许有点道心的人,在工夫上摸索摸索的人,一定是会有这一回事实。何以呢?这个地方是用功必经之地,你要用功,总要依这条路走;走过这条路,不算甚么奇特事,用功人必有之路;虽然必有之路,你们这两种人的知识不对:一个是提不起,再提,还是提不起,三提、五提摆下来了。一个是不要提,以为到家;这条路与你的本份事远之远矣!如天地悬隔。两者都是错的!为甚么呢?提不起,不要提,皆是你们没有见得透这一种工夫的理由;倘若见到彻底,自然不会有提不起就不提住下的道理。用功的人为甚么有这种路头?要晓得:在平时用功,都在声、色上用功,不是眼见色,就是耳闻声;在那个时候,虽然提起“念佛是谁”来用,仍在见色、闻声的一个大粗心上用;这个粗心,妄想也有,昏沉也有,业障也有,时常发现,因为粗心就是这个样子。今天打七,外面一切声、色不能到你面前,总算不要你除声、色,声、色自然没有;内里因无外面的声、色,则无分别思想,可算外无声、色,内无攀缘。因声色而起攀缘,因攀缘分别而说声色,因声色、攀缘互见而说一个粗心。今天声色既无,攀缘那里会有?攀缘、声色俱无,粗心当然也没有;粗心一无,一切当然会歇下来。提又提不起,用又用不上,妄想也打不起,清清净净,光光堂堂,就是这个地方。也是粗心歇下来了,宗门是这样讲,并不是教下说前五识,甚么见、思、惑;宗门下就是声色、粗心。粗心歇下来,不是没有事,还要向前走才对。既然“念佛是谁”提不起,怎么走?有没有这一种办法?有!这办法对那两种知见的人都可以合用,提不起摆下来的人,也是这一个办法;不要提以为就是到家的人,也是要这个办法。甚么办法呢?就是在你们提不起的地方,想出办法来,就是:“念佛是谁”?参!“你未讲,我已经说过:提不起,怎么参?”那么,提,放下来;念一句“念佛是谁”,大家都可以念罢!既然念了一句,就在念的地方参!照这样子,在提不起的地方,不要提;念一句“念佛是谁”,既从能念的地方再下手参,这一下手再起疑情来。我告诉你:你不要参,它不由你,疑情湧湧的,好得很!但是,我讲,好歹是我的;要你们行到这个地方,你们才晓得真实不虚。我在金山住的时候,工夫用到这个地方,也是你们这个样子,提又提不起来,妄想更不用说,当然打不起。因为我的工夫与你不同:在那里,我最初用功,自己与自己一枝香,一枝香的考究,每逢一枝香开静,必先审问自己:这一枝香工夫怎么样?还有昏沉?还有妄想?若要有一点昏沉,或一寸香的妄想,当下自己打自己的耳巴子;下一枝香克责自己,非办到昏沉、妄想一点也没有,“念佛是谁”单单的的,明明白白,我才把它放过。用到了这个地方,虽是提不起,我是不与人同:对于这里我是不住,知道不是好境界;即是好境界,我亦不住,总要参究才是。没有办法,找个最熟的妄想打打,刚刚的找到,还没有打,就没有了,说上海大舞台好得很,去打打它的妄想罢!还是打不起;后来慢慢的念一句“念佛是谁”,想想念的这一句,从甚么地方来的?既然能念,为甚么不能参?就从这里下手。歇的倒有二天,后来从这个地方再一参,好像三天没有吃饭,见了饭没命的吃一样,才觉好用,再向前。那种情形是多得很,要你们用到了这个地方,我再与你商量。——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扰乱禅堂都是现报。在某禅堂,有一人翻业障,闹事去汇报工作组,工作组来把香板都拿去,结果禅七也打不好了。那人后来掉河,被人救起,但已严重受伤。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再有一行者,执着心很重,也不知培福的重要,不肯培福,大家都下山背粮,唯有他一个不去。他说宁可饿死也不去背粮。结果饿了九十多天,没有饿死,可见他有相当禅定功夫,已可以禅悦为食。后来他另找一个洞住,非常艰苦,下山回来后,行李被人偷走了,对他刺激很大,悲观失望自杀了。功夫虽有成,我法二执太重,结果死在执着上,出不了三界。古代某寺有一人专门参禅打坐,什么事也不作,没有培福,来生出家修行,即证罗汉果位,托钵化不到饭。另一人专门挑粪种菜,作苦行,不用功修行,来生随落畜生道为大象,而福报很大,大象挂璎珞也。所以要提倡福慧双修,福慧具足两足尊,即究竟圆满佛果也。但一般人不是偏于修福,即偏于修慧,福慧难以平衡。简单说,财物布施和为寺庙大众服务,作各种苦行即培福也。参禅念佛、念咒、念经、拜佛、降伏妄想执著,即修慧也。总之修福修慧范围甚广也。圣一法师说福报不够开不了悟,我说应如何下手,他说六祖舂米,虚云当典座。他说我现在福报这么大,都是过去住六年南华寺培来的,那时跟虚老天天劳动。科学时代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失去了许多培福的机会,有等人根本不知培福之重要矣!!只知享福不知培福,福报享尽苦矣。古人云:“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佛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上述公案已证实,佛说八福田中,照顾病人,为第一福田,但须大悲心、忍耐力和同情心也。)

(笔者认为:打坐身体摇动,不要有心去动,因气脉未通,要任凭自然,不可用意念引导,因为对气脉运转规律不熟悉,用意念引导,容易出偏差。如有气脉走动,胸口痛,背后头部痛等等,不要害怕,不是病,不要乱吃药,气脉通了即好。至于各部位有旧伤,或者有关节炎风湿等病,须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打通。在此期间,会有一段时间经常翻火气,唇舌经常发炎,此阶段气脉初步运转,火毒翻出,如吃凉药过多,火气落阴,功夫难上,体质好者,多喝茶可退火,体弱者,多喝开水可退火,或是缺少维生素也。上述反应情况因人而异。路头上的过程,气脉真正通过头部,大痛难忍。圣一法师说:“我们与道家不同,只要一切任凭自然。”若有火气上来,尿赤黄应多喝开水,并加适当凉药,如有尿痛尿急尿黄等中医称之为湿热下注,应服中药和多喝开水也。路头上的事,说之不尽应多问有经验人也。用功久了心细,身体跟不上,会有发热发痒变化,但不管什么变化,都不应执着。不明道理的人,心想一个东西,便现一个境界。不会用功之人,死提话头,心火上升,现境界出毛病。参禅参到五心烦燥时,放下身心休息一时再参,否则日久易怒,重者发狂。)

来果禅师云:“教下讲根尘,五识、六识、七识、八识。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宗门下讲粗细。对于“念佛是谁”当然要讲,因为这一法是发明我们本有的一法。虽然它可以发明本有,若不说就不能使人行这一法。或者有人说“既然有说有讲莫非是教宗吗?因为有言有说”,你们会错了,宗门下所讲所说,不与教同,亦不与宗同,反过来也与教同,亦与宗同,与佛同理同,一同一切同,今天与你们讲粗,本来宗门下细亦不可得,说什么粗?实在是方便之方便了。”

(笔者曰:腿一盘即入定,要持咒或念佛,经常入定不好,影响悟道。而禅定里的差别境界非常多,所以六祖说:“唯论见性,不依禅定解脱也。”)

(古德云:于中或暂得轻安,或昏沉搅扰,或圣境现前,或倦劳思逸,生一念退舍不得,着一毫顾恋不得,著一念欢喜不得,著一念护惜不得,才有所著,便成巢穴,(直须如王秉剑)壁立千仞,魔外真灵,一时俱斩或有时目前虚豁豁,不见有身,不见有心,不见有山河大地,切忌此处歇脚,快须踢步向前,不觉不知筑著磕著,如忘忽记,如暗得灯,如平地得宝,如远处归家,洞见本地风光百匝千重头头显露,色空明暗,法法全彰,方知本性圆明,本来清净,本自具足,本份现成,本无迷悟,本无得失,然或悟境不忘,谓之见地不脱,此痛独深,直须教平平贴贴,放旷自如,饥餐渴饮,不资余力,于前所知所证,抛在粪扫堆里,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自此安邦定国,海晏河清,端拱无为,垂衣而治方名了事丈夫也。)



第六章

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虚云

三位善知识不同方法的修学体会



密参云:参禅这个法门,历代祖师说得很多,这件事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又称为是本份事,宗门下称为生死门头,专办了生脱死的大事。这件大事在古人份上,是很容易的,不是求他人,而是求自己,只要回光返照,如同本得。但是我们今人跟古人不同,因为习气深厚,用功者多,受用者少啊。为什么呢?都是没有找到直接下手处;都是一天到晚在妄想里头打滚,所以用功不得力,用不上功。原因在哪里呢?初发心用功人无非是这二件事。

古人说过:参禅不怕妄想多,只看妄想起于何,生来死去真是它,看来原是没二个。所以只是这一个妄想翻来覆去,所以用不上功。那么我们就借着妄想用功,单看这个妄想从哪里来的,所以参禅又叫思维修。就是单看当下这一念,起从何处起?灭向何处灭?不要单在这个妄想上起分别,否则等于水里按葫芦,按下去它又起来了,那么用功怎么会得好处呢?所以说用功没有一点巧妙,特别是参禅,这叫作本份事,只要生死心切,反问自己:我要了生死吗?要了生死,就要发明这个“打妄想的人是谁”,还不是与“念佛是谁”一样吗?究竟这个妄想从何处来呢?要全靠一个恳切心,不要单对除妄想,好象我一用功,就怕妄想,你这怕妄想的念头就是妄想。妄想来了,我只要知道它是妄想,识得不为冤。不管它妄想怎么样,单看我的话头还在不在,那就要直接抓我们的“念佛是谁”。你要说看“妄想是谁”还要转个弯,你就抓你的“念佛是谁”就是,不管什么境界什么念头来,我就抓我的“念佛是谁”,只要有“念佛是谁”就行,其它的妄想也好,境界也好,不要去管它,等于一个人走路一样,不管在哪里,离家虽远直奔到家就行了,你在路上东看看,西看看,那你何时能到家呢?用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话头就是我们的路,我们只要有话头在,就在路上走,那么境界等于路两边的商店,种种鲜艳的东西不必去理它,我只顾往家走啊,你要管两边的事情那还有完吗?那就不能走了,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个用功的事情,是心无二用,只要你有恳切心,照顾着这个“念佛的是谁”,这一念心,只要它历历分明,其它的念头就没有力量再起来。如它再起来,你一照它就没有了,因为心只有一个,有用功的心就再也不会打什么妄想。所以若是一边用功,一边有妄想,好象是俩个人,俩个心。你那个“念佛是谁”的心不恳切,若有若无,一半在这里用功,一半在这里打妄想,所以它是乱腾腾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心。古人说用功办道的人,“如丧考妣”,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如同死了父母一样你看心里还有其他的想法吗?所以这一念心,就恳恳切切的,护持着它,只要这个恳切心一生,那个散乱心就没有了。所以妄想归于散乱,昏沉生于懈怠,功夫用不上。

我们初发心的,功夫全靠一个恳切心,用个什么功夫?也就是打妄想,这个妄想你调换成另一个妄想就是了,“念佛是谁”这也是一个妄想,这是一个真妄想。我们现在只准打这个妄想,其它不许有,就是单单的受持着这一念心。古人比喻说,“如猫捕鼠”,你看这个猫看着那个老鼠,它那个全付精神,两个眼睛看着,四个爪都预备好了,老鼠一出来,一口就咬住。用功这个心哪,就等于如猫捕鼠,这才能把初发心的功夫用好。古人又说,“一人与万人敌”,你这个用功的心只有一个啊,那些习气毛病,散乱妄想,不知道有多少。比喻一万人,你若没有力量,能抵得住你的习气毛病吗?

上根利智的人说:“什么妄想不妄想,妄想本来就是空的呀、是虚假的。”可是在我们份上,由于往昔劫中这一条路不熟悉,走得少,妄想始终是很有力量的,就拿今生来说吧,多少年来都是在打妄想,你说今天单单的提出另一个念头来,你想当家作主,那它就答应了你吗?其它的妄想就来扰乱你了。可是你要明白,妄想就等于土匪强盗,都不是正主啊。我们今天用心的念头,是有主的,这是正的,象国家军队,那个强盗土匪是没有根的,强贼怕正主啊,一正息百邪。我只要有“念佛是谁”在,那一切妄想妨害不到你,单单的的保持着这一念,一心一意地受持这一念,其它的什么念头起,就用这个“念佛是谁”去照它,这个“念佛是谁”就等于一个太阳,一个大镜子,凡有念起,我就用“念佛是谁”去一照,“谁”!一照马上它就迁影灭踪。所以行住坐卧,单单的的照顾这一念心,你若不在这个地方下一番功夫,你说拈来便用,不可能。真正要把这步功夫做好,那就要生处转熟,这才是稳当的功夫。这个生处就是“念佛是谁”,向来也没有用过这样功夫,都是散散乱乱的想东想西,一天到晚的胡思乱想惯了,你今天说是单单的不许有妄想,只许有一个“念佛是谁”在,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它那些杂乱妄想是熟透的,你不要有心去用它,它是无孔不入的,它是自然的,毫不费力的。你就是念“楞严咒”时也会钻出妄想的。吃饭睡觉时,它那个妄想也不停的,你看它有多熟呀!我们现在做功夫就需要把“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头,做成这个样子,这个“念佛是谁”,只要少许一提它就来了,这个就要下点功夫啊。这就是在这个念头上下点功夫,单单的的在这一念上下功夫,就是照着来果老和尚指示的这一个方法“念佛是谁”看看。“念佛是谁”没得力量,到底“念佛是谁”?再看看,非用它一番。初下手功夫,把这个话头用熟了,等于这个人有了功夫,十八般武器到手都是熟的,那你只要一用它,它就来了,那你其它习气毛病,什么妄想不妄想都无用了。

现在的人都图巧妙,心眼也多了,不叫“参禅”了,叫“讲禅”了,这是善知识们慈悲啊,恐怕后人不懂,参禅本来是不多讲的,讲了还有好参吗?细微的解释,解释了又解释,所以现在称为“讲禅”。过去多少年也不知道什么叫“话头”,都是光说看话头看话头,什么叫话头呢?不知道看话头参禅才有力量。到底什么叫话头?我怎么看不上话头呢?一天到晚在这个心底上摸索,却不知摸索的就是话头。

到了后来我们和来老,到了上海,办了一个禅堂,跟我们这里一样方便的禅堂。四众弟子,多数是在家弟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好奇啊,念佛的人都没有参过禅,都来参禅,但是他们有信心,善知识只是给他们讲,怕他们听不懂,一直在解释。到了一九五二年,虚老又到了上海,在玉佛寺打水陆又打禅七。虚老这位老人家,那讲得更清楚了。把这个话头,什么叫参呀,什么叫念呀的讲的很清楚,这个用功就好用了。这条路讲得明明白白的,可是这么一来,出家的反而受了影响,就在这上头用心。虚老讲的话头是看“谁”字,来老讲的是看“念佛是谁”。于是分别这个好,那个坏,增加了妄想,这个众生苦啊,处处执着。而用了一番功夫的人,心里是有数的,无论他怎么说,自己好试验嘛,哪一个用功是得力,是不得力的。而且各人的根器也不同,一个人一个根器,一个人一个栽培,都不能随着人家讲的总要自己试验啊。

来果老和尚说的这个方法,在现在说来叫做“念话头”,好象虚老说的看“谁”字比较细一些。可是话是这样说,你看看,你能用得上吗?你自己试试看,不能听人说呀。

初发心的人,还是照来老这个方法。因为你有能抓拿处,抓拿得住,你能把他抓拿得住了,等于一个东西,你把它捉住了,然后你再训练它,把它训练熟了,管它有谁也好,没谁也好,都是戏论,这个“谁”与“不谁”都是妄想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古人教你以妄除妄、以毒攻毒的方法。你知道“念佛是谁”,“谁”字不是妄想吗?也是一种妄想啊,要借它用用,叫做敲门瓦子。否则象我们这些中下根基之人,从什么地方下手呢?

古人根本用不着这些,一开口人家就明白,这一件事是本具的,不假造作的,起心即错,动念即乖,还有什么妄想昏沉呢?就算是有妄想昏沉,那也没有妨碍,这是过去的习气,不是一天能除得掉的,只要明白根本后,就是“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只要日用中恒常觉照,昏沉妄想就会自己消掉的。如同天上的浮云,什么人叫它长的?什么人叫它消的?它是自生自灭。又如大海中的波浪,什么人叫它起的?没有人叫它起;什么人叫它灭的?也没有人叫它灭,自生自灭。这是明白过来的人,用不着我们“念佛是谁”啊,“谁”啊,翻来覆去的用这么大的力量,跟妄想要拼命死战死斗,用不着这样子。但是我们今人呢,没有那个力量,也没有那种智慧,总而言之,是我们的业障太重了,不管怎么样,你只要相信一法,照着古人的方法一门深入,不要分别哪个是细的,哪个是粗的,只要你用功相应就可以了。只要你在这一念上下点功夫,那就有受用了。有了受用以后,你才懂得什么叫疑情,什么叫粗心功夫,什么叫细心功夫,那就有数了。你在这个工夫没有用上路的时候,你说有用什么巧妙用什么计划,越弄妄想越多。

什么叫死功夫呢?说今人都叫看死话头,古人是讲究活话头,这个死话头是难办的,因为我们人心太活了,一定要用死话头。真正的要在这个“念佛是谁”上下点功夫,那是不吃亏的,是会得真正受用的。

就拿我这个人来说,初上来是在禅堂住了几年,可是住几年觉得不怎么样,不过用功也算是用功了,不能说没有用功,那个几年当中也是在拼命用功,得力不得力吧,你看那个后来离开禅堂的时候就不行了。那是在解放以前。解放以后也在禅堂住了几年,那个几年就不同了,事情太多,光顾着给人家讲了,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了,用功夫就有了打岔,不能说有进步,能保持也了不得,保持得住,保不住还要失本呢!总之是讲得多行得少。虽然那个样子,就是那个时候在禅堂里,这个猛干的闹了几年,这几年的影响,我也调用过多次,这个用功好,那我就不要“念佛是谁”,我就用其它的功夫去了。唉,平常用用还可以,你遇到一些境界来了那就不行了,还需要“念佛是谁”,所以我常说:对不起,这个“念佛是谁”,一有了病苦,一有了困难就要用它,其它任何办法都不行,念念菩萨名号那还是抵不住啊,因为你没有下功夫,没有经常念,不熟,不是菩萨不灵,而是你的心不灵。但是你用过一番功夫的人,他的功夫遇到境界是有用场的,你说用场不大,还是有用场的,该用的时候还是觉得有受用的,这一次我可不能再改了,这一次我病好了一定要用这功夫,可好了以后就忘记了,又要东弄西弄去了,念这个想那个了。这个巧妙那个高,分别妄想又忙去了。等到遇上一点境界又要“念佛是谁”,别的不行,所以总觉得这个“念佛是谁”实在不亏人。但是我们凡夫总是妄想多,“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又没有功德,经上也没有,弄弄就不相信它了,就不要它了,但到时候不用它还不行呢,舍去它就不能得到一点受用啊!

你就拿我们文革隔离那段时间,你说“念佛是谁”的这种德性,它真正是有德性。你没有烦恼的时候,说现成话好说,这个功夫那个功夫,等那个境界到头上来,你用功就不容易了,一天到晚几个人围着你,逼你交代这个、那个的胡说八道,不是吼就是骂,他们走了以后,在那个小窗眼还有人偷偷看着你,你看看心里头这个样子有境啊。想想用什么咒吧,可是念什么也念不到头啊,这个烦恼心上来,平常的烦恼可是跟这个烦恼不同,是真烦恼,那就不知什么时候还找你,那个烦恼还真麻烦,有的时候也想得开放下它,虽然这么说,那不管用,也知道烦恼是放下就没有了啊。你看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放不下的,作不了它的主,烦恼一来,你这个用功的念头就没有了,它这个烦恼是自然的,时时现前的。你这个用功的念头是勉强的,哪里能抵住它呢?所以实在没有办法了,还是用“念佛是谁”。你就看这个“念佛是谁”,管它疑情不疑情,这个有心造作的疑情还起作用吗?抓起“念佛是谁”来就参!唉!不管你多大的烦恼,多大的难过,“念佛是谁”参它一阵,心中立刻平平静静,那真是“烦恼即菩提”啊!这才体会到“烦恼即菩提”。你有了功夫,你功夫一提,那个烦恼妄想就转过来了,就转成了功夫,这就叫做菩提。不是烦恼的时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智慧,就是觉照啊,看起来这个“念佛是谁”实在是有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在文革隔离当中所用的那个功,在那种困难的当中,真是昼夜烦恼,经过五个多月,俺那个里头用的功夫,那个境界平常还得不到,因为那时放下了,反正不让自由了,一天锁着个门,那就是恶关,不是善关。有人看着你,一天到晚找你麻烦,那你不放下也没得办法,只得放下。有的时候一阵放不下,用用功就放下了,所以在那个困难的境界当中,还是靠“念佛是谁”参它一阵子,心里就平静下来了,就安宁了一些。在文革隔离中这个“念佛是谁”还有几次得到小好处,平常还得不到,所以这个“念佛是谁”要相信,不要想巧妙。你初发心人,就在它上头,你念也好,参也好,追究也好总要保护它,等你把它参的不要你费力了,你只要一照顾它就来了,随便你这个心中怎么样子提,怎么样子参都不伤气,都没有妨碍,那个才是有的受用,那你敢用力量,你可以放开手来用力。在平常的用功都是造作呀,要怎么样怎么样,那个时候没有时间造作了。所以我们初发心用功的人,总要在这一念上用功,不要听人家说,人家说了跟你的境界不同,对我来说,用功是这样,那就拼命地把“念佛是谁”闹了几年。虽然多少年来也没有认真地把它用过,可任何时候提它都不费力。我有的时候不提它,不用它,到了时候有了境界,还是要它,什么也抵不住它,别的念头放到心中来,你说念快了,心里上火;念慢了,抵不住这个妄想烦恼,不容易啊。你说全靠这个一念的功夫还容易啊。你看这个“念佛是谁”还是有用的。我们初在北京跟真空老法师学用功,是参“父母未生以前”。那我就不参“父母未生以前”,老法师也同意的,只要你用功就行,那我看的“一念未生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是我个人想出来的办法,老法师也很赞成,不一定提到父母,因为提到父母啊,有些事情,好象心里有点分别,因为父母不赞成我们出家,逃出来的,所以不提父母。我跟老法师说:“提到父母心里就有点分别,被它转,你看怎么用功?我‘看一念未起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老法师说:“可以,能这样用就行。”

可是到了高旻寺,来老和尚不赞成,他说:“现在用功只有“念佛是谁”得力。”那我就参“念佛是谁”,“念佛是谁”这个话头对今人来说最对机。为什么要参“念佛是谁”呢?来老说:“因为今人念佛的多,都知道佛是十法界最高的。可是不晓得会念佛的这个心是什么东西,什么人在念佛,究竟这一个念头从何处而来,向何处而灭。不明白,一定要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才对机”。所以要寻找“念佛是谁”这个人,要参“念佛是谁”了,这也用了很大的力量才转过来呀。没有用过的人不知道,别看这一个字,这一个字要放到心里去,它的性质就不同,你比方参“念佛是谁”和参“父母未生以前”就不同。你参“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昏沉多,你初参“念佛是谁”妄想多昏沉少。因为本来面目的“目”字它是个底音,往下去的音,所以昏沉多妄想少。那个“谁”字是上音,这不用心的人哪里会知道呢?这都要自己试验的,你若参这“谁”字的话,昏沉少,不容易昏沉。它是个上音,可是这个心随着念头动的。所以“念佛是谁”参熟的话,昏沉就少了,因为它是个往上的音。那就拼命地改拼命地改,把这个“父母未生以前”改过来。那就参了几年“念佛是谁”,到底是“谁”?究竟是“谁”?是真有好处。我常说:“你别看这个‘念佛是谁’是粗的,说起来是念它还真的有用处,没有用过的人不晓得”。

后来到了虚老那里,老和尚说:“这样子不容易发起疑情,是念念,念的多,单看一个‘谁’字,这个‘谁’字还是对初发心的人说,实际上这个‘谁’字还是粗的。”后来老和尚教导我们,这个“谁”字是用它的意思,不是用这个“谁”。可是这个“谁”字在打七中也用了一番功夫,也有好处,那个好处是细心的好处。可是遇到境界来,谁、谁、谁、打不起来呀。因为这个境界是粗的,是暴的。你再慢慢“谁”,慢慢“谁”,还行呀。功夫用不起来,遇到这个风浪来,那个安静的功夫暴不起来抵不住它呀,这个大风浪来了,你再慢慢的还行吗?你说你平常有这个定力是可以的,境界来了我心里不乱就行。但是你没有这个力量,你说你提功夫,靠那个微细,微细的“谁”字提起来,那除非你功夫打成一片,用到无心功夫的人,那就无所谓境界不境界。你说遇到一点境界,你提话头,“谁”字一提就粗起来,那怎么能发疑情?“谁”字起疑情是对老用功的人来说。所以初用功的人,一定要照来老的方法,用它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以后,再照着虚老的方法,单看它一个“谁”字。那个“谁”字也是暂时的方便,用久了那个“谁”字就也不要的。顺着那个“谁”字就要细下去,这才能达到深处……

来老的功夫也是如此啊。你真正的把“念佛是谁”翻来覆去,那样恳切的用,你用久了,那个“念佛是谁”会息下来的。它这个粗妄会息下来的,一息下来那就跟虚老的功夫一样了。许多人就没有用到这个功夫,光在那个粗的闹了一阵子,开口就是说:“啊呀!你不会用功,你是念话头。”他没有用到那个细心功夫,他没有用到那个时候。要把那个粗心息下来以后,粗妄顿息。不要说真息,少许息一下,就能见到细心功夫,这个细心功夫,那才是疑情,那才是看话头,那跟虚老就一样。那你想粗也粗不起来,虽然粗不起来,你遇到境界来,那个粗的也能用,你是从粗上来的,也可以用粗的,又可以用细的。那个用心跟这个用身一样。你看这个会武术的人,他横竖都对。心的功夫也是如此,你把这个“念佛是谁”用熟了,怎么用都可以的,什么一个字,二个字,有字无字都行啊。就是要在初发心时下一番恳切心。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时时刻刻不管行住坐卧、吃饭穿衣要抓住这个念头。早上一起,一睁眼马上把“念佛是谁”提起。参禅也要有窍门,那个参禅说没有巧妙还有窍门呢,没有别的窍门,就是下手的窍门。什么窍门呢?就是一起床一睁眼先提话头。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下床,一直洗脸,一直大小便,一直到止静吧,使它不要断。你能够在这些地方不断,那你坐下来功夫就不断了。所以我们在高旻寺住的时候,老参师傅常给我们说:“你养息起来,不要马上去小便,要练出功夫来。起来‘念佛是谁’一提,跑香,跑香马上就止静,止静就坐,坐下来以后,一坐就算,手一放下来也不要动它,脖子也不要动,象个木桩一样一坐,只顾‘念佛是谁’,你这样正念就会现前。因为少许一活动,东一看,西一望,心早就散了。你再收起来也没有大力量了”。

这一念心是不容易把它收入的,总要用一番,从基本功上来说,总要做到一个认熟,你若不认熟,你三提五提,心火上来,心里会难过,那你怎么提?容易弄出毛病。用熟以后,你随便怎么都可以。念佛也如此,你看那个念佛熟了,你随便怎么念都行啊。你初发心,念一会儿嘴疼了,心里念一会上火了,所以用功没有巧妙,第一要生死心切,我要了生死。宗门是生死门头专门办这一件事,时时刻刻把这个话头当回事。你在这个粗话头上用一番心,你才知道会起疑情。从自己的功夫当中见到这个疑情,你说从外头学来的,不从自己的功夫做出来,但是学来的变不了疑情,还是一句话,总而言之要肯用,熟能生巧。写字一样,你看会写字的人,人家有功夫的人,随便怎么动,写的就是好看。我们没有功夫的人,写了多少年弯七弯八的字不好看,还费了好大的力,因为不熟呀,没有巧妙,用功也是如此。要发长远心,我晓得这一法,真正的能使我们了生死,这一法是真实不虚的,过去从佛到祖,历代祖师都是这一法成功的,那我们还能够不行吗?我们是佛弟子,应该相信佛祖的话。我们就径直的行去,不管它得力也好,不得力也好,一年不行二年,二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三十年,今生不行再来生也可以。一生不行再一生,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沩山祖师说:“有三生你若不退,决定开悟,决定可以了生死”。所以我们要发长远心。我们的生死,不是短时间能了,从无量劫都是在生死中,生来死去,把我们这个八识田中习气毛病堆得满满的,说回来还是业障障着我们。你想怎么样子不由你作主,哪个不想一下子成佛,一下子把功夫用好?因为习气深厚业障太多,那一下子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就发长远心,但办恳心,决不相赚,总有到家的一天。我这个功夫不求别人,只要求我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它。

初发心的人,谈不到什么疑情,什么功夫得力。总是有心功夫,你不要想巧妙,这个想来的巧妙都安不上去,非要自己做出巧妙来。就在这个“念佛是谁”上翻来覆去的,这一念心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了它,忘记了就提起来,提的重了我就轻一些,提的太快了我就慢一点,懈怠了我就少许精进一点,就这么善巧用它。总保持着它,不伤气,不伤身体,平平静静,有这个话头在,这就叫用功。

什么叫了生死呢?这个生死也有粗也有细啊。说这是生死门头,那什么时候了生死呢?你开始参“念佛是谁”就已经开始了生死了,因为我们这个心它没有定的时候,它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这每一个想都是生死啊。当下虽然不能感果报,这是一个生死种子,就是这个念念不定造成的生死因子。那么我们今天要发心了生死,相信宗门这一法,祖师留下的方便法门参话头,那么我们就参话头。我们参一句话头,就是这一念吧,这一念,念了“念佛是谁”,就不念其它的了,这个贪瞋痴就不发了。你若念念在这“念佛是谁”上,念念就没有贪瞋痴啊。那没有贪瞋痴,少一念就少一个生死种子,因为这个“念佛是谁”,虽然说它也是妄想,它这个妄想是熏不上生死的。因为里头没有含毒气,跟贪瞋痴不同,贪瞋痴这个念头,你越想它越多,越想它越粗,背觉合尘的。越想心中越乱,越想心中越黑暗,越想了越愚痴而越烦恼。所以它是生死本,这个“念佛是谁”,虽然说他也是一个念头,它是背尘合觉的。你越念它越参它,它越细;你越念它越参它,它越静;你越念它越参它,它心中越光明。妄想虽然是妄想,它是一个向外跑,一个向内走。“念佛是谁”越参,越清凉自在,越参心里念头越少,参到最后,功夫打成一片,心无二用,三业清净,才有开悟的希望。

祖师也是这么来的,你别看祖师他闻到一言半句马上就悟,那是上根利智的人,他们的上根利智你不能看当下。拿因果上来推,也是多生多世修来的。比如我们今生参了一辈子“念佛是谁”就不同了,那个力量就大了。你连续几辈子参“念佛是谁”,把你这些昏沉、妄想、烦恼、无始来的业障都转成了这个话头,那怎么能不开悟呢?所以说参禅开始就了生死,随缘消旧业,旧业就是生死。就是我们没有参禅以前所造的旧业。我们有了话头,一天到晚在话头上用功,一天到晚保持这个话头,那么贪瞋痴等妄想,只要不起它,那么就消它,不增就是消啊。我这个“念佛是谁”一天比一天熟,这个妄想一天比一天少,这就叫“随缘消旧业”啊!再往后用功,整个心底,都是“念佛是谁”了,那这个妄想就没有再生之处了。这就是做功夫得力了,所以说就要有一段时间,要有功夫才能了生死啊,不是说一下子就了,等开悟了就叫了,开悟了就彻底了。我们从参禅下手,这叫生死门头。有一个念佛是谁,就少打一个妄想,心心念念都是念佛是谁,念念就是了生死。就是这样子的理路。才用功的人,初发心都是这个样子,也就是打妄想,不过妄想与妄想的分别不同,你不要说“念佛是谁”,就是说我们做做功课,念念真言咒语,念念经典跟打妄想都不同。因为它是净念,净念跟世间的妄想不同,世间妄想叫尘劳妄想,它想的负担重,象挑担一样重。所以要懂得这个心随着这个念。我们要时时刻刻一天到晚保持这个话头。你说忘记了,它肯定要忘记的,因为生嘛,忘记了想起来就提起来。要久用心,用它熟了,到你不要用心它就来了。甚至你念其他东西,你刚念半句那半句就成了“念佛是谁”了。因为它熟了。那时候我们在虚老那里,把“谁”字看熟了,到了后来念头不太会动了,只有动那个“谁”字了。你看看,因为它熟了,你再念其他东西很吃力的。所以说:“一切唯心造”。

初发心的人,只要保持一念心,在这一念上下功夫,没有其它的巧妙。佛祖说种种的法则,也只是随顺自性,净除妄想而已。也就是指示我们在一念心上下功夫。赵州祖师说过:“用功犹如上战场,紧把念头做一场”。总要在这一念上下点功夫,我们无量劫来都没有在一念上下功夫,都是在一念上向外驰求,在那些相上追求。只要回过头来,在一念上照察照察,这就了生死。我们要恳恳切切在自己的脚跟下办一下子,这叫做本份事,也叫根本事,发明我们的心地。

对于妄想来说,必须要认识它,这个妄想是虚幻的,由来已久了,不是一下子能除掉的。就是功夫不得力,有妄想我也不怕,只管提功夫。祖师说:“清净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断除妄想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也是邪”。就是叫你不取不舍,就是叫你抓住这个“念佛是谁”就行,再也不要找真如,也不要再去另除妄想。你除它,你除的心就是妄想。你取真如,你取真如这个心也还是妄想。“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但尽了凡情,再不要找其它的,只要有这个话头在就是用功。那么来老说过的,只要有“念佛是谁”,虽然你不会起疑情不会参,等于一个人站在路上,你少许会参,“念佛是谁”参一点,那就开了步往前走,不过走得快慢不一定呀。你若疑情有了就飞跑,一行千里了。只要我们有这个话头在,等于站在这个路上,惺惺寂寂地用它一番,路上站着也是好的,说走就走。

所以初发心的人,只须在这一念上用功夫,别求巧妙,因为巧妙用不着,参禅一法,不同其它的法门,我学学就可以拿到心上来用,说的和用的是二回事。说得再多,到心上用起来,丝毫用不上。非要从你心上行一番不可,那什么都是佛法。就在这一念上用功,在这一念上用纯熟了,那你也懂得疑情了,也懂得什么叫参究。再把这个话头用熟了,你只要把话头一照顾,它就现前,它就时时刻刻听你招呼,它得力的时候你也不知道这个人坐在那里了。光知道这个参的意思在这里。但是还有一个参在这里,身体有的时候空了,这叫做忘人我。但是还没有忘法,心中只有一个“念佛是谁”,没有了其它的念头,这个功夫就比较纯熟起来了。那么再进一步,功夫得力了,也不知道心中什么话头不话头,也不知道“什么念佛是谁,不念佛是谁”了,心里只有一个历历分明的,也不知道自己是站着坐着,只有一个历历分明的话头现前,不是糊里糊涂的,而是历历分明的,就是没有分别心。一念不生,但似有桩事搁在心里没解决,这就叫做疑情;不需起念去疑去参了,这叫真疑现前。这个功夫常现前,那离得好处就不远了。你若这个功夫常现前,那就是说昏沉、妄想就安不上去了啊。所以我们在云门寺打七的时候,那个地方真好,到了再后来就没有睡觉,好象是刚躺倒,哎,打四板了,怎么搞的?到虚老那里请开示:“老和尚这是魔境吗?”虚老说:“这不是魔境,你心里有难过吧?没有难过,那不是魔境。如果说用功识心用过度了,它要难过的。它不睡了,它要难过的。这个功夫现前它不难过的。”所以真用功的人到了功夫得力的时候,是有境界,不是有相的境界,而是心理上有境界,那不是说偶尔就到,非要慢慢用功夫才到。等于钻木取火一样,你看钻那个木头要取火,它先要冒烟的,它先要发暖的,暖了以后,有的时候还冒点火星出来,然后才出火呢。用功也是如此,用功犹如钻木取火。所以宗门下就是公开讲的。不应当给你说的,就不给你说。人家给说了以后,那就害了你,因为你疑情起不来了。“我晓得,哎,这个就是疑情”,反倒成了障碍,就不说的,就叫你用。等你用到了,“哎,是不错,是这么用的”。所以要见明眼善知识。但是我们现在还在妄想里头,翻来覆去谈不到这些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功办道,这个“我”字是最难忘的,最大的障碍是一个“我”字,个把小妄想,那是挡不住你的,这“我”可不容易忘啊,那你功夫怎么得力?怎么样现前?这个“我”字忘不掉,一时还难有受用,这个我执到了时候障碍大呢。就是“我”字不好言。所以功夫到了深处的时候,你见到善知识时,很容易落到“我”字里头去了,你又起分别了。每一句问话,都是这样回答“我晓得了”。这个“我”字难忘,如“我”字一忘,那还有什么事呢?现在我们用功是被昏沉妄想所障,到了最后就是一个“我”字呀。这个“我”字是最不容易把它降伏的,但是我们不管它,只要我们功夫到。所以我常说,这个功夫你看初下手觉得难得不得了,提个“念佛是谁”第二念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妄想把它包围了。你用久了,你这个“念佛是谁”会有用的。功夫到的时候,你别看那些妄想凶得不得了,可是它是假的,等到你有力量时,它就没有力了。跟强盗一样,你没有主人,他凶得很,看你有了主人在,他乖乖听招呼。你别小看妄想,妄想在我们这个时候,好像是坏东西,等你转过它的面目来,全部都是妙用,都是自己的神通啊。你看在《楞严经》上,最初上来都是说的这个妄想,把这个妄想说得坏得不得了。地狱种子,生死根本。到二十五圆通,你看,六尘六识都是圆通啊。只要转过来,都是妙观察智,都是说的妙用。不过我们现在做这一段功夫,当然是不能随妄想去。不要求什么巧妙,忘记了就提起来,也不管它什么疑情不疑情,只要我们有“念佛是谁”在,这就叫做功夫。你不这样用怎么用啊?等你把它用得时时刻刻离不掉了,那它就会起变化的,跟走路一样,它走的有了功夫,它就有了巧妙,那才谈得到参,才谈得到起疑情,再谈什么无心功夫,什么成团成片,那才逐步逐步的来。

会用功的人,他就时时刻刻都用不着费力。因为他熟悉,用不着管它。你看那个《牧牛图》,最初见到牛,四脚蹄一蹲,跑的没影子了抓也抓不着,浑身都是黑的。到了后来它熟了,你不要抓它,它跟着你走了,那它就听你招呼了。到了后来即使人睡觉,牛也不跑了,就在你旁边卧起来。那就比喻这个话头,生的时候是难的,熟了就好用了。最重要的是你遇到什么妄想境界,不要理那个境界,你先看你的“念佛是谁”有没有,你就抓那个“念佛是谁”,不要管那个妄想。等于有人来偷我们的东西了,你只要把你的东西看好,你不要去看那些强盗,只看住那些东西,强盗就害怕,他晓得你识了他。你抓你的“念佛是谁”,妄想也就没有了。你去分别那些妄想,想去除了它。好了,你这个宝贝就被人家偷了去,都变成妄想了。这叫“家贼难防”。

我们看祖师的语录,那些机锋转语既玄妙又不可思议。那是人家走到家的境界。我们是初发心,那些就算我们看懂了,到时也用不上去,没得受用。还是脚踏实地地参“念佛是谁”,可不要忘记它,时刻照顾它,这是我们的本份事,必须要把这个话头用熟,才有今后的好处。在话头未用熟以前,你说想什么高,想什么巧妙,总想得到一点好处。凭一时勇猛得到一点,妄想暂息一下子,得到轻安,得到好处,但不能抵挡风浪,没有什么大力量。只有这个脚踏实地的功夫能够得到受用。所以禅堂里头都是讲的初发心功夫。因为我们还在初发心的阶段里头。

密参云:“用功出现境界,是因我等自无始以来轮回六道,那一道都去过。因此八识田中含存各种习气在内,心净下来后,功夫有时不得力,落于轻昏而现境界,功夫得力也能现境界。须知内心本来清净,反问分别善恶境界的是谁?当下境界消失,各种境界不出善恶二种,众生通病,放下功夫去分别外面善恶境界,易走岔路,切记……现善境界即生贪爱心,现恶境界即生憎心、厌恶心;排除它,越分别越执着越多,乃至嗔心持咒排除它。妄想本空,你若不识它,可有大力量,有境界如果不给别人讲,存在心中一年二年三年后,便无法纠正成大病也。理路不明的人,好坏境界分不清,好境界也认为是坏境界,坏境界也当作好境界,不肯问人,自己强作主宰,出了偏差,后悔不及,为何不肯问人呢?业力啊!”

(笔者曰:功夫用到一定阶段,身体有反应,即是气脉运转,脸部如蚂蚁咬,背后头部眼睛痒,不要去抓。眼睛如针插,头部胸部背后大痛,不是病。有的人害怕,乱吃药会伤身体,气脉打通即不痛了。有人主张不讲气脉,怕众生执着气脉反成障道,古代明眼善知识多,一有何情况到处可问,今时不同也。就笔者身体反应情况问了许多人,不知道就无法解决,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因有慢性肠炎和风湿病,体弱气脉很难一时打通。慢性肠炎,气脉运转,腹泄越厉害,泄五颜六色。也有人排朱砂色的,类似胃出血,三天即愈,因人而异。有一比丘闭关,盘双腿突然跳起,摔地上腿子摔坏了,这是气脉运转到腿部,通不过去而跳起。如有体内振动,即改单腿,或散盘,气脉容易通行也。功夫相应时,消化力增强,一天能吃许多饭,此时应随顺,但不要过饱。气足不思饮食时,应减食或持午,或打几天饿七,或一二个饿七,对功夫有帮助也,但第一次应吃稀饭,不可过饱,如过饱,胃会扩张危险。于今国外有断食疗法医院,能治多种慢性病。所以百丈祖师说,疾病以减食为良药。总之量力而行也。根据自己的体质功底而定。有的人头大痛,害怕,不敢打坐,以为是偏差,我说气脉打通即不痛了。有时全身酸痛,四肢无力,身体放松,万缘放下,坚持静坐。)

密参首座云:说大乘佛法,以符合实相道理为准;说小乘法,以符合三法印道理为准。(三法印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执者成病,着者成魔,执着以前有好境界,老是想着它。著是住好境界,住在境界里。计是外道,计空计有,计常计无常,有时内心出现各种恶念头,贪嗔痴慢疑等无法控制,此时不要害怕,越分别越多。应立即提话头转它,念佛人提佛号转它。此乃过去生中恶习翻出,应痛哭流涕忏悔,求佛加持。功夫不得力时,内心不安,想动不想静,夜见恶梦等。此乃过去生中习气翻出所致,须生大惭愧心,礼佛忏悔,并念诵大乘经等。打坐忍腿,话头参到心里发热时,要放下休息,等正常后再参。心发热时,心火开始上升,如不放下休息,心火过大后,眼皮底下成沫眼花,则容易现境界,你心里怕什么境界,即现什么境界。不明理人认为是发魔障,其实是心火上升,不善调身心也。密参首座说,他在金山寺功夫得力,头上现出光明如太阳照身上,时间不长,有人认为他已破本参,他回高旻寺问来果老和尚,老和尚说此乃识神境界,不可执着。功夫要入门之时,头上有一种光明,如太阳,妄想歇,识神现。密老过去在云门寺打七,功夫得力,日夜不用睡,无昏沉,轻安自在,怀疑是魔境,去问虚老,虚老说:“继续向前用去”。他说由于我见太重,根基力量不够,冲不过去而后退也。可见疑念之害也,这个疑念于疑情得力是相反的。密老他曾经在天童寺掛长单,看《大乘起信论》后,二十多天没有什么大的妄想。

密参首座曰:“未悟以前,全靠语言,悟了以后,语言全非。得轻安以后,若功夫放松,容易现境界,功夫不得力,落于无记也易现境界。一念功夫得力,定中现各种境界。暂时的好境界不能执着,如果天天如此者,才是圣证。如有好境界现前,功夫更加得力,不生恐怖,说明是真的。如生恐怖不安,即是假的。有境界时,话头要更加恳切,切切不可把话头放松,去分别境界。过去有五百比丘在山中修行,一念功夫相应,见到八识田中影现无始以来的各种业识种子,心生恐怖,停住在境界上不能进步,文殊菩萨见到后,拿宝剑去杀佛,释迦佛边跑边叫好,五百比丘看见后,心想文殊菩萨大智慧人怎么会去杀佛呢?念头一转忽然开悟,此即话头之疑情也,所以疑情能破分别心也。古代祖师用棒喝接引人,而断当下之分别心,契入真如矣!五百比丘同时证罗汉果位,即是用智慧宝剑杀八识田中的各种幻化影子。过去有个修行人,在定中看到自己过去生中作狗,偷吃猪肉,卖肉人用一把针插肉上,它咬了一口,吞吐不得,老修行见后痛哭流涕,生大惭愧心。我们一旦功夫相应,千万不能住在境界上。所以祖师说:“有佛处不可住,无佛处急走过。”功夫得力不能住,不得力急提话头,一时功夫得力,见到任何好境界,不可生分别心、取舍心。心能随净缘,也能随染缘。染缘是众生,净缘是四圣,打妄想即染缘,宗门功夫要息缘,“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参话头目的是息缘,离开话头净缘境界,便会走岔路。”

(笔者曰:身体反应千变万变,用功方法不能变,不能离开话头。心狂起不可随之发脾气,损害功夫及气脉循环。)密参首座云:“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于轻昏觉照不明,出现种种虚幻现象,只要当下一照,幻境即消。惟消后断相续心,急提佛号或话头,直心参去不起第二念,不论什么境界,皆用此法,不生分别,自然不为境转。最忌一见幻境就起分别心,忘失正念。”古德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境无好丑,好丑在分别。功夫上出差错都出在分别心,分别心就是执着。用功就忌一个“着”字,我们在有心用时,还是不离话头为稳当,有心即是有意去参究话头。古德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非虚语也。不过说易行难,未到大悟,识神难免显现,贵在理路清楚,善用其心,一切幻境碍不到你。静中见一人立在面前,此乃眼识幻影,话头一照即了。不加了知,一心在功夫上,自不会恐怖。总之不管凡圣好坏境界,一心盯住话头上,知心外无法,自心本无一物,自心是佛,勇猛精进,自然消除干扰。把唯心的道理,心外无法,常常对照,亦有帮助,一切不惧,正知、正见、正念,向前自然一正压百邪。对于持咒,一切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一知即了,不加分别,如有境界求归依者,在用功时一概不睬它,因起心即错,动念即乖。象虚老等为鬼神归依,都是悟后所作事。”

佛曰:“当处禅那,觉悟无惑。”(笔者曰:冤家报复,恶意诽谤或陷害,不能生报复心,应生诚敬心,忏悔心。佛看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过去父母。真正能作到这一点,扩大我们的胸怀,增强大悲心,减少了对造业众生看不惯而生烦恼。我们的愿力、菩提心、大悲心要与佛菩萨相通,所谓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也。)憨山大师说:功夫用到极处,有一种烦恼非常猛利翻出,此时觉照要快,不被它转,一念觉破,便得无限轻安。又说功夫用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无可奈何,非常难受。这是八识田中业识种子翻出,要念楞严咒心(摩诃悉怛多般怛啰)加持度过难关。上述二种境界都是被功夫逼迫出来的。

(笔者一出家没拜师父即住洞,连洞门都没有,晚上月亮照床上以为天亮,实才夜间十二点。睡不着,用呼吸念佛,后来不知何时心净下来而睡觉。那时每听到鸟叫而起床,害怕也靠念佛号。初出家什么道理不懂,有时听到老虎在虚空叫也不理它。后来声音从地面外伽蓝菩萨处叫上来,一直叫到山弯里去,此时我的心没有一点恐怖,我认为生死是注定的,我若没欠它的命债,我想老虎也不会随便伤害人的。有一次两个木工和我一起睡,老虎刚叫,他二人害怕不敢睡,大家起来小便后,我说我不怕,我睡床外你俩睡里面,要吃我给它吃。其实到现在才知道这都是境界的考验。哪里有真老虎到空中叫呢?用功人不能一门深入而忘记对夙业的忏悔。笔者曾因功底不够,里路不明,闭关吃过不少苦头,烦恼魔干扰,内心翻出烦恼,特别猛利,根基不够会出偏。病魔干扰,蛔虫在胃部串动而大吐血,以为是胃病。头一次大痛,念观音菩萨,就不痛了。过一个多月又大痛,用米糖作药引,未想虫喜甜食,差点送命。知道是蛔虫后不吃杀虫药,知道冤家扰乱,乃念十卷《金刚经》超度蛔虫,让它自己出来。(楞严经云:虫萬蜊鬼地狱果报满后,生于世间多为蛔虫。)过了一年后果然蛔虫排出,打开裤腿,放出蛔虫,给它归依念心经、大悲咒、往生咒后埋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愿汝脱离苦处早生人道,发菩提心,早成佛道广度众生。)第二次念观音菩萨因产生疑念,心想可能不会感应,真的不会感应。念观音菩萨不能生疑念,求天天又高,入地地无门,无可奈何。奉劝天下修行人,住山闭关要观察自己的根基、体力、胆量、功底定力以及知见理路等,是否明了可行。我师兄问我,人生难得,不要把自己的生命拿来开玩笑呀!我说我已考虑好了。“有道友对我说,我闭关未总结什么经验,估计若不怕内魔外魔病魔烦恼魔干扰,知见正确理路明了,有定力,愿吃苦就可以闭关了。”若要达到四个不怕须要上等根基和甚深功底方可也。古今有许多人盲修瞎练住山闭关出毛病。用功人有人魔、外魔、鬼神等考验或破坏,也有菩萨考验定力。笔者有一次去寺里挂单,天又暗了,人又疲劳肚子饿,恨不得能马上挂单休息,可是不但不给挂单,反而被当家师骂一顿。笔者当时觉照力很快,晓得这是反面善知识的考验,马上一回观返照,当下身心清凉自在。再一心想,真修行人韦驮菩萨会帮忙吧,结果过了一会,当家师叫知客给我安排了。类似情况见过几次也。修道人必须利用顺逆境界来磨练自己,增强忍辱与定力,刀不磨不利也。终南山有的地方跳蚤特别多,有一段时间被咬的哭笑不得:我说观世音菩萨,我受不了呀!当下身心清凉,跳蚤也没有了。有个老修行在终南山虚老茅蓬住,晚上现一境界高大可怕,它说我是水神,当年归依过虚老,考验一下你的定力如何。)古德说:“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密参首座云:“此偈之意指示学人不要着境,因功夫未到大澈大悟,所有的显现不出空有、凡圣、顺逆、光明等境界,因功夫得力,逼使八识田中业识种子翻出。识之是幻境,一概不管,单单提起话头,在不明白处疑去,如用念佛是谁,就在谁字上一拶,如金刚王宝剑,佛魔皆挥,自然识神防碍不到你。佛性于识神的差别,一是有分别是识神,二是无分别是佛性。古人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总的来说,不论什么好坏境界,一落分别,就是识神。一切不着,自然无事。以不离话头为标准,这个“谁”字疑情,直接送你到家,自然不落识神。没有到大澈大悟,打破八识窠臼之前,所有显现,不出善恶、凡圣、顺逆的境界,皆是识神所变现,切不可认以为真,当作主人翁。所现境界不出空有、不生不灭,光明及种种圣境,切不可认以为真,因功夫得力逼八识田中种子千变万化,这就是识神变现。(于五十种阴魔相似)”

(笔者曰:为什么说话头能破一切法,离一切相呢?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妄想分别执着,则种种差别相也就起来了,因为动一个念头就有一个相,不动念头即没有相,外来的幻化境界也如此。如果你提话头起疑情,把当下一念妄想执着心离开了,那么一切法也就自然不可得。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什么叫离一切相呢?有念即有相,无念即无相,鬼神也看不见。提起话头,如如不动,当下无生,所以一切相也自然而然离开——话头恳切,自然离开心意识。讲一公案证实参究话头离一切相的道理。五台山碧山寺金碧峰禅师作方丈,皇帝赐给他一个紫金钵,很珍贵。有一天阎王派一小鬼来抓他,到处找不到。小鬼问监斋菩萨,金碧峰禅师哪里去了?告之在房间坐禅,你怎么找不到呢?我教你一个办法,他最爱那个紫金钵,每天他都供一钵水在佛前,你去敲响它即可。果然师闻声动了念头,这念头一动,无常鬼就看到了,铁链过去咔一声就套住了,师晓得给无常鬼抓住了。后来师对无常鬼说:我做方丈,寺里的事都没安排,接法人也没选择,麻烦你给阎王老子说,过七天后再来找我,我把事情安排好了跟你去。无常鬼信其言放了他。师明白缘由,待无常鬼走后,即把紫金钵摔破,不再为心里有这一念爱好放不下而挂念。不动念,鬼神看不见,师于是七天七夜大精进,一念精进超百劫,七天后开悟了,因他功夫已到开悟边缘,所以再加一把火精进一下悟道了。在墙上写了几句话:“若要抓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若能锁得虚空住,再来抓我金碧峰。”这时他已经转识成智,证到空性。我们的佛性犹如虚空,没有形相,一尘不染,寸丝不挂,得大自在,七天后鬼神再也找不到了。生死由自己掌握,要走就走,缘未尽可以多住世度众生。后来无常鬼回去报告阎罗王,阎王恭敬合掌道:“又出了一尊活佛呀!我将来还要靠他度呢!”念头动起来,比现在电波的速度还快,起心动念,法界众生都会看到,不要以为做坏事别人不知道。)

(笔者曰:对于初用功人,不要盲目精进,盲目精进容易出毛病。因为你没有打好基础,身心不纯熟,所以一定要依止善知识,他有实践经验,不会给你带错路。修行要有耐心,吃苦耐劳,修适当苦行磨练身心,提高坚强毅力,才能适应忍受路途中的困境,但不修无益苦行,伤害身体。)宣化上人曰:“修道人不要把身体看得太重,否则成为修道障碍。”参话头不能用力提,用力提容易把火气提起来。腿子痛得厉害也容易上火,火气上来五心烦燥,坐立不安,舌尖有红点,简单方法,白糖开水,加一半凉水,再加念几遍大悲咒,乃至各种退火药等。有一初参人,话头提太紧,心火上来不能睡,很急燥,又不知怎么办好?我到那里挂单,泡了一碗白糖凉开水加念大悲咒给他喝,叫他万缘放下,全身放松,不提功夫,不要管能不能睡。他休息半小时起来后,即觉身心自在安乐。若没有用此办法调和,即将会出偏差。也有人火气过大,一时用药退不下去,观寒冰从耳朵进,由两手排出,再观从头顶下到丹田(小腹),经两腿从脚底排出,火气即退也,但须有观照力。药物黄连上清丸和各种退火药,退上焦火甚好。所谓走火入魔,是心火过大以后,眼膜底下有一层黄膜,容易现幻化境界,如果不明道理,作不了主,即易出偏差。持咒太紧也容易上火,有一人大悲咒念得太快,心火很大,咒停不下来而大哭,即悲魔入体。由于他不懂道理,又练气功,后来出大偏差满山跑。以前有一比丘尼不善用心,猛提话头,把心火提起来,三天三夜不能吃不能睡。一天她在早课香时,看到大圣紧那罗王菩萨,金光闪闪的站在她面前,别人看不见。因她火气过大,眼睛花了,作不了主,致使她骂人“吃了今天饭会下地狱”。被人打后,大哭大啼,躺在路上没人敢理她。这时不能刺激她,刺激她是火上加油。后来余用同样方法,在众人帮忙下让她喝大悲咒水加白糖水、并叫医生针灸排火气,以后即平安无事。因此,出了偏差的人,如能及时掌握正确方法给予解救,一般不至心意大乱,时拖过久则难治理矣。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密参云:大彻大悟人生常寂光净土,心净佛土净,禅净不分家。全妄即真,真妄不二。初下手用功者,用“念佛是谁”,“到底是谁”,“究竟是谁”,佛是哪个念的?以此作话头初步参,较容易得力。老参用如猫捕鼠之势参究。细心功夫的人妄想淡薄,话头能拖得长,站得久。用功初下手的人,对参话头,要不紧不松,不急不忙。只要话头恳切,妄想自然站不住。“猛利禅”大根机人用之容易得力,中下根人用之容易得病。“太平禅”话头似有似无,不易进步。有一种功夫住静,爱静怕动,是一种大病。参话头人不要怕动,功夫要达到动静一如。静中功夫到动中去应用,能静不能动不是真功夫。参禅人要善巧调和,太紧时要放松一点。但不可太松驰;太松则抵挡不了妄想。话头似有似无,觉得如是应加紧话头。话头恳切,妄想自然站不住。好坏境界都不住,不管什么境界都不去分别它,妄想自然不起,但不能离开话头。轻安境界来时,功夫放松,倘若贪著禅味,贪着四禅八定,时间久了会失功夫。密参首座说,他以前在金山寺出现一个境界,坐时现前,睡觉时也现前。因为打完禅七接着打水陆,见了地狱图印到心里去了,知道是妄想,是假的,用空观等方法都排除不了,很烦恼,这也是业力。问来果老和尚他还不相信,说哪有那回事。后来到云居山亲近虚老,一说此事,虚老便笑。原来虚老也见过。虚老说还是不理它,但须要相当长时间不理它,才能慢慢地消失掉。如果自己或他人在路途上遇到顽固境界,想急于排除,而一时又排除不了,便会妄想丛生,火上加油。此时应不取不舍,专提话头,或念佛持咒,真心忏悔,以降伏内心分别妄想执著。由于各人业力不同,路途上所遭遇境界也不同,不可不慎!临济祖师说:“汝等诸人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等赤肉团心上,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汝等为何不知”。离开了妄想执着,本性自然现前,念头一动就是凡圣十法界。十法界即在当下一念心,用功人应当时刻观照当下一念,前面一念心迷即是凡夫,后面一念心觉即是佛。观察自己哪些方面对修行不利,应克服改正。境界虽多,不出顺逆二境。三业清净佛出世,三业污染佛涅槃,自性佛见不到了。修道最慎重是口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中峰国师云:“每说一句话,观察与道相应否?于人有害否?于已有利否?观察自己那一业重,于贪、嗔、痴、贡高我慢等心,一一审察,痛哭流涕忏悔,求佛加被。”

密参云:参禅用功久后,无昏沉妄想,身心轻安,久而久之,更加轻安,定境现前,头上身上有光明,鬼神看见生恭敬心,礼拜即得超升。疑情现前,没有相,鬼神看不见。参禅人不怕妄想,不排除妄想,只提话头。参禅不怕妄想多,只知妄想起于何。(笔者曰: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由于理路不明,功夫到四禅认为是证四果罗汉,生四禅天,定力退后谤法堕落,可见理路不明之危害也。)

(修无想定的人,生到无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定力退后,谤法堕落。他以为已证涅槃,不会堕落。然为什么不能出三界?乃因贪着禅味,没有离开心意识参。在心地上参究话头。参禅人最要紧是疑情。重烦恼来时,要猛提话头,用“念佛是谁”“到底是谁”等……。境界现前,提话头于境界分开,谁字乃是细心功夫,离开话头是岔路。行人若知道道理虽多,却不能回归自心所用,空谈般若,反而有过,此乃所知障也。人皆知有身心世界,但执我见太重,每有执着好境界而贪爱之,逢不相应环境,便身心不安,五心烦燥,障道不能前进。由于过去生中有修外道法,今修正行而起障道,应生惭愧心忏悔。有的人看别人不倒单,他也想不倒单,殊不知人家不倒单,身心清凉自在,一夜在不觉间即过去,有的人勉强不倒单而致病。如果不倒单,白天身心清凉,没有昏沉,才是功夫相应,如夜不睡白天心里烦躁不安,此乃用功过度,把识心提起来了,应当万缘放下休息,等身心恢复平静后再用功,否则易出偏差。有的人用心过度,火气上升,要给他浓茶喝,或各种退火药,切不可以说他着魔,如若此说,会使人伤身失命,由于此时他有怖畏心。)

古来有智者造业,被人指教,当下回头,返照忏悔,不会再造恶业。愚痴人造小恶而不肯改正,一错再错,坚持到底,受大果报也。然尽管有智者造业能当下返照,却少不了勇猛精进,真心忏悔改过,方得超越。罪性本空,须要大乘根性与勇猛精进力,所以古代也有还俗和尚开悟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种邪见:(1)妄认六道是本来有而不可灭。(2)妄认六道是性真而不须灭。(3)妄认六道是唯心而无定处。(4)妄认六道有定处而非唯心现。(5)妄认业性即空而不受报。(6)妄认业障有实而不可转。顺习:依惑起业、变流、随业受报。

密参云:见到境界不动心,在定中见到任何善恶境界不能有畏爱之心。看话头贵在起疑情,话头站不久要多提,但不要太快,有时功夫得力,八识田中突然现出幻境,有的是往昔生中冤亲债主影子在八识中,被功夫反照现出,只要识破它,提起正念或本参话头即灭。

●住处要具足四缘:地缘、人缘、饭缘、法缘。有境界如执着它,不是生欢喜,就是生恐怖。古德云:任你千变万化,老僧不理不睬。佛出于世,为开示众生入佛知见,为的是了生死,不可世智辩聪,将一些诡辩杂谈当作佛之知见。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打坐闭目现境界,打开眼睛即无。若还有幻境,再闭起眼睛,一心盯住在话头上,不分别它自然消失。现好境界,如起贪心也会上当,魔也可以变佛菩萨形相。现恶境界,则生恐怖,想排除,越排除越多。要知一切唯心所现,心中如没有贪嗔痴,则无此境界,过去生中如没有造恶业,即没有此境界。功夫用不上而有种种障碍,或多病等等,此时应读诵《金刚经》,忏悔宿业。参禅人一法不立,无论任何善恶境界现前不理它,彻底放下,单提本参话头或佛号。心细下来如果没有疑情,容易现境界,要识破它,一切境界都是八识田中所现种子,八识田中一切幻化影子要空掉它才能开悟。

功夫用到身心轻安时,话头放松了,贪着静境,境界则乘机而入,功夫不得力。住着静境,出现任何善恶境界,只要不取不着不排除,照顾话头,或专念佛号等,一般不会有何问题。要知道功夫得力而现境界,一般境界,把眼睛睁开即灭。得少为足,功夫到了有点小受用,不落昏沉妄想,即放松,以后会退。有小神通也容易住,一住即是障碍。自性神通妙用本来具足,只因妄想执着遮盖,不能现前受用。对一切境界不生欢喜心,不要厌离它,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有的人有点小受用就放松了,得少为足。有的人有境界不肯给人讲,时间久了会出毛病。“有心功夫”有时得力,有时不得力,须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到“无心功夫”。无心是没有杂念心,八识田中还有微细习气妄念翻出,还须精进加功。从散乱心到有心,由有心到无心,再前进,即有到家机会。但“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还隔一重关”。妄想识破它就没有力量了。要有智慧,离开心意识参,了知为心,思量为意,不离开心意识参,修一切法都是有为法。离开妄想境界,念佛是谁?只要用它自然离开心意识。达摩祖师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念起不随转,能转一切业,恶念起来,急提话头或佛号。造业堕落只因一念之差也。念头起来提话头,六根对六尘起憎爱,乃生死根本。境界本来是假的,你若执着它,即变成真的。修行路上的一切顺逆境界,都是八识田中幻化影子变现出来的,所以说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现,不取不舍也不排除,也不取着。参禅用功有进步,或得好境界,生欢喜心,即是着我见,即是我法二执。得之于心,用之于手,一切语言文字乃是标指月,只能意会,不以言说,不能执着在语言文字上。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书不要看太杂,用功也不要太杂,贵在一门深入。虚老曰:“你参禅就一个话头参到底,念佛就一句佛号念到底,持咒就一个咒语持到底”。不要贪太多,不要贪这个咒也好,那个咒也好,样样都好,不说贪婪,也是分心之举。直心是道场,我们的心要非常的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内心有一丝一毫的贪心就背道而驰了。

(笔者曰:你不知道具备什么样功夫才能悟入,小悟与大悟境界等,最好不要随意说你开悟。经云:未悟言悟,未证言证,未得言得,犯大妄语。)密参云: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当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过去许多人出毛病,多出在轻安,贪着轻安,贪好过,即是欲界生死。身心暂时休歇,轻安自在,话头忘记提,不求进步,住在无事甲里,久后退失功夫,现境界出毛病。欲界生死,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不可贪,心里想用功,习气毛病不能改,又如何能把功夫用上去?无论轻安烦恼境界,都不能住,只顾话头。色界境界在色相光明,不贪光明色相。用功人静中光明贪着它,不觉身心世界,空空洞洞。要空掉放下,保持话头;用功路头不搞清楚,仍然是生死,空、乐、明三种境界打不过去,仍然还是生死。也不求光明,不求空、乐、明,一切时都不离话头,离开话头都是岔路。空即空境,乐即禅乐,明是光明。功夫要检点,不要被境界转,转则生死不易了。如若住空,即堕空无边天,一切都不能著。路头上差别境界,一定要搞清楚。不要以为自己有深功夫,但要知深功夫有深功夫的障碍。古德云:“道高方知魔盛。”(圣严法师说:“禅七期间打坐固然是重要的,如果是心浮气躁,烦闷不耐之时,便令其拜佛,或令慢步经行。若因连续用功,以致心力不继之时,应令开枕睡觉。心散意乱而无法进入修行的情况之时,往往用礼拜、忏悔、发愿、唱诵等方法,使得行者的心向下沉,再向下沉,唯有安定,始见修行的效果。”)(笔者曰:这种调身对治法甚为重要,有的修行人由于不懂调身对治法,功夫无法进展,乃至怪业障深重等,有的是业障干扰,有的是理路不明,不亲近善知识。无心功夫向前一步,真疑现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疑情中。)

住茅蓬诵大悲咒水,边念边洒四周围,诵经回向冤亲债主。诵阅时,先静坐五分钟,然后从始至终,不分别经义,一字一字向下诵。要明白念咒不能有分别心嗔恨心,如有此二心,持咒即不灵。(笔者曰:有一个人闭关,护关人走后,心里一直不安,也不懂得念大悲咒水喝,后现境界,一妇女白头发,说前生是他老婆,他就恐怖了。参禅者说:“你若是不走,我念楞严咒把你化成水。”它本来是幻化的,不可能用咒化成水。起了嗔恨心,讲了这话以后,哄咚一声,那个境界也不见了,关也就闭不下去了。他不懂降伏自心的缘故,不管它说什么,不理它,照顾自己功夫要紧。真正有定力的人不会害怕,害怕也是妄想,就是突然间受惊一下,话头一提,心即定下。要懂道理,胆量要大,作得了主,把持得住。

第七章    虚老论参禅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著,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瞋痴爱泯灭。所有这身子的痛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着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份。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佛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大地一切众生,如果不甘长劫轮转于四生六道、永沉苦海,而愿成佛常乐我净。谛信佛祖诚言:放下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个个可以立地成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不是无凭无据,空发大愿、空讲大话的。

上来所说,法尔如此。且经佛祖反覆阐明,叮咛嘱咐,真语实语,并无丝毫虚诳。无奈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尘。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污不堪。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俾各色各样根器不同的众生,用来对治贪瞋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犹如金染上了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刷琢抹一样。所以佛说的法门,门门都是妙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只有当机不当机的问题,不必强分法门的高下。流传中国最普通的法门为宗、教、律、净、密。这五种法门,随各人的根性和兴趣,任行一门都可以。总在一门深入,历久不变就可以成就。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功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或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木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子。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偏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昔高峰祖师云:“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同参们,这是过来人的话,是真语实语,不是骗人的诳语啊!

然而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个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远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着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看“念佛是谁”呀!“照顾话头”呀!看来看去,参来参去,与话头东西背驰,哪里会悟此本然的无为大道呢?如何到得这一切不受的正位上去呢?金屑放在眼里,眼只有瞎,那里会放大光明呀?可怜啊!可怜啊!好好的儿女,离家学道,志愿非凡,结果空劳一场,殊可悲悯!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不会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有些参禅看话头的人,著魔发狂、吐血罹病;无明火大、人我见深,不是很显著的例子吗?所以用功的人又要善于调和身心,务须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但做起功夫来,初参有初参的难易,老参有老参的难易。初参的难处在什么地方呢?身心不纯熟、门路找不清、功夫用不上;不是心中着急,就是打盹度日,结果成为“头年初参,二年老参,三年不参”。易的地方是什么呢?只要具足一个信心,长远心和无心。所谓信心者:第一信我此心,本来是佛,与十方三世诸佛、众生无异;第二信释迦牟尼佛说的法,法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所谓长远心者就是选定一法,终生行之;乃至来生又来生,都如此行持。参禅的总是如此参去,念佛的总是如此念去,持咒的总是如此持去,学教的总是从闻思修行去;任修何种法门,总以戒为根本;果能如是做去,将来没有不成的。沩山老人说:“若有人,能行此法,三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永嘉老人说:“若将妄语诳众生,永堕拔舌尘沙劫”。所谓无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终日随众起倒,不再起一点分别执著,成为一个无心道人。初发心人,具足了这三心,若是参禅看话头,就是“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但要缓急适度,不可操之太急,发生病障。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爷,得大安乐。

老参的难易如何呢?所谓老参,是指亲近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一番煅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老参上座,知道了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行迈进。直到,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撒手纵横去,与佛祖觌体相见,困难安在?不亦易乎?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提上则引起掉举;压下则落于昏沉;违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也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起即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工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即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欣厌,不必取舍。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那里有许多罗索。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禅堂开示

用功办道的方法很多,现在且简略说说:

    1、办道的先决条件

     (1)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途少他不了(三途即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

谈到因果,我说两件故事来证明:

     ①琉璃王诛释种的故事。释迦佛前,迦毗罗阅城里有一个捕渔村,村里有个大池。那时天旱水涸,池里的鱼类尽给村人取吃,最后剩下一条最大的鱼,也被烹杀。只有一个小孩子从来没有吃肉,仅那天敲了大鱼头三下来玩耍。后来释迦佛住世的时候,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娶释族女生下一个太子,叫做琉璃。琉璃幼时,在释族住的迦毗罗阅城读书。一天因为戏坐佛的座位,被人骂他,把他抛下来,怀恨在心。及至他做国王,便率大兵功打迦毗罗阅城。把城里居民尽数杀戮,当时佛头痛了三天。诸大弟子都请佛设法解救他们,佛说定业难转。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用钵摄藏释迦亲族五百人在空中,满以为把他们救出,那知放下来时,已尽变为血水。诸大弟子请问佛,佛便将过去村民吃鱼类那段公案说出。那时大鱼就是现在的琉璃王前身,他率领的军队,就是当日池里的鱼类。现在被杀的罗阅城居民,就是当日吃鱼的人,佛本身就是当日小孩。因为敲了鱼头三下,所以现在要遭受头痛三天之报。定业难逃,所以释族五百人,虽被目犍连尊者救出,也难逃性命。后来琉璃王堕地狱。冤冤相报,没有了期,因果实在可怕。

     ②百丈度野狐的故事:百丈老人有一天上堂下座后,各人都已散去,独有一位老人没有跑。百丈问他做什么,他说:“我不是人,实是野狐精。前生本是这里的堂头,因有个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便因此堕落,做了五百年野狐精,没法脱身,请和尚慈悲开示”。百丈说:“你来问我。”那老人便道:“请问和尚,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答道:“不昧因果”。那老人言下大悟,即礼谢道:“今承和尚代语,令我超脱狐身,我在后山岩下,祈和尚以亡僧礼送”。第二天百丈在后山石岩,以杖拨出一头死狐,便用亡僧礼将他化葬。我们听了这两段故事,便就知因果可畏,虽成佛也难免头痛之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定业实在难逃。我们宜时加警惕,慎勿造因。

     (2)严持戒律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戒的人,龙天拥护,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贼,扫其足迹。从前在罽宾国,近着僧伽蓝的地,有条毒龙时常出来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罗汉聚在一起,用禅定力去驱逐他,总没法把他赶跑。后来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禅定,仅对那毒龙说了一句话:“贤善远此处去”,那毒龙便远跑了,众罗汉问那僧人,什么神通把毒龙赶跑了,他说:“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守护轻戒犹如重禁”。我们想想,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也不及一位严守禁戒的僧人。

或云:“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我请问,你的心已平直没有?有个月里嫦娥赤身露体抱着你,你能不动心吗?有人无理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瞋恨心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3)坚固信心

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生脱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又说了种种法门,来对治众生的心病。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信众生皆可成佛。但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警如我们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适量的石膏,决定可成豆腐。办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决定可以成佛。故我们应当深信自己本来是佛,更应深信依法修行决定成佛。永嘉禅师说:“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坚定后人的信心,故发如此弘誓。

     (4)决定行门

信心既具,便要择定一个法门来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闯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样干;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听哪位善知识说念佛好,又念两天佛;明天听某位善知识说参禅好,又参两天禅;东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总弄不出半点“名堂”岂不冤枉也?

    2、参禅方法

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上佛敕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第一。我们要反闻闻自性,就是参禅。这里是禅堂,也应该讲参禅这一法。

     (1)坐禅须知

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哪里不是道场?本用不着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参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坐禅要晓得善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实在可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养身心。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今择要略说。

跏趺坐时,宜顺着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

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

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著它,它便碍不到你。俗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看见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楞严》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笔者曰:不作圣心,即不可承当这就是见性,若认为已证道,一念之差也,是故行人一定要搞清理路和多读《楞严经》,特别是五十种阴魔也。

     (2)用功下手——认识宾主

用功怎样下手呢?楞严会上 忄乔陈如尊者。说“客尘”二字。正是我们初心用功下手处。他说:“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速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客尘”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随妄想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尘质自摇动,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妄想自生自灭,本碍不着如如不动的自性;所谓“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此中客字较粗,尘字较细。初心人先认清了“主”和“客”,自不为妄想迁流。进一步明白了“空”和“尘”,妄想自不能为碍。所谓“识得不为冤”。果能于此谛审领会。用功之道,思过半了。

     (3)话头与疑情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机峰;每每数他人珍宝,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才令学人看话头。

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通。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初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谁?”四字,最着重在个“谁”字,其余三字不过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饭的是谁?疴屎放尿的是谁?打无明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有。最容易发疑念,不待反复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妙法。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谁,叫做疑情。有等将“念佛是谁”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寻西找叫做疑情,那知愈想妄想愈多,等于欲升反堕,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发的疑念很粗,忽断忽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做想。渐渐狂心收笼了,念头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做参。再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做“疑情”。实际说起来,初时哪算得用功?仅仅是打妄想。到这时候,真疑现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时候。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入岐路:①这时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香板打下去,马上满天云雾散,很多会因此悟道的。②这时清清净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觉”即不迷,即是慧。“照”即是不乱,即是定。)单单的的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动,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烟,一线绵延不断。用功到这地步,要具金刚眼睛,不再提,提就是头上安头。昔有僧问赵州老人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曰:“放下来”。僧曰:“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州曰:“放不下,挑起去”,就是说这时节。此中风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说所能到。到这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这地步的人,说也没用。所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4)照顾话头与反闻闻自性

或问:“观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怎见得是参禅?”我方说照顾话头,就是教你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话头)反闻闻自性。也是教你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反闻闻自性。“回”就是反,“不生不灭”就是自性。“闻”和“照”虽顺流时循声逐色,听不越于声,见不超于色,分别显然;但逆流时,反观自性,不去循声逐色,则原是一精明,“闻”和“照”没有两样。我们要知道,所谓“照顾话头”,所谓“反闻闻自性”,绝对不是用眼睛来看,也不是用耳朵来听。若用眼睛来看或耳朵来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做“顺流”。若单单的的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就叫做“逆流”,叫做“照顾话头”,也叫做“反闻自性”。

     (5)生死心切与发长远心

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若生死心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个长远切心,真疑便发。真疑发时,尘劳烦恼,不息而自息。时节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我说个亲眼看见的故事给你们听。前清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京。我那时跟光绪帝、慈禧太后们一起走。中间有一段,徒步向陕西方面跑,每日跑几十里路,几天没有饭吃。路上有一个老百姓,进贡了一点番薯藤给光绪帝,他吃了还问那人:“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你想皇帝平日好大的架子,多大的威风,哪曾跑过几步路?哪曾饿过半顿肚子?哪曾吃过番薯藤?到那时架子也不摆了,威风也不逞了,路也跑得了,肚子也饿得了,菜根也吃得了。为什么他这样放得下?因为联军想要他的命,他一心想逃命呀!可是后来议好和,御驾回京,架子又摆起来了,威风又逞起来了,路又跑不得了,肚子饿不得了。稍不高兴的东西也吃不下咽了。为甚他那时又放不下了?因为联军已不要他的命,他已没有逃命的心呀!假使他时常将逃命时的心肠来办道,还有什么不了?可惜没个长远心,遇着顺境,故态复萌。

诸位同参呀!无常杀鬼正时刻要我们的命,他永不肯同我们“议和”的呀!快发个长远切心来了生脱死吧!高峰妙祖说:“参禅若要克日成功,如堕千丈井底相似。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千思想,万思想,单单是个求出之心,究竟决无二念。诚能如是施功,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若不彻去,高峰今日犯大妄语,永堕拔舌泥犁”。他老人家也一样大悲心切,恐怕我们发不起长远切心,故发这么重誓来向我们保证。

    3、用功的两种难易

     (1)初用心的难易

       ①初用心的难——偷心不死

初用心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下。无明、贡高、嫉妒、障碍、贪、瞋、痴、爱、懒做好吃、是非人我涨满一大肚皮,哪能与道相应?或有些是个公子哥儿出身,习气不忘,一些委屈也受不得,半点苦头也吃不得,哪能用功办道。他没有想想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个什么人出家的。或有识得几个文字,便寻章摘句,将古人的言句作解会,还自以为了不起,生大我慢。遇着一场大病便叫苦连天;或腊月三十到来,便手忙脚乱;生平知解,一点用不着,才悔之不及。

有点道心的人,又摸不着一个下手处;或有害怕妄想,除又除不了,终日烦烦恼恼,自怨业障深重,因此退失道心、或有要和妄想拼命,愤愤然提拳鼓气,挺胸睁眼,像煞有介事,要与妄想决一死战——哪知妄想却拼不了,倒弄得吐血发狂;或有怕落空,哪知早已生出“鬼”,空也空不掉,悟又悟不来。或有将心求悟,那知求悟道,想成佛,都是个大妄想——砂非饭本,求到驴年也决定不得悟;或有碰到一两枝静香的,便生欢喜,那仅是盲眼乌龟钅赞  木孔,偶然碰着,不是实在功夫,欢喜魔早已附心了;或有静中觉得清清净净很好过,动中又不行,因此避喧向寂,早做了动静两魔的眷属。诸如此类,很多很多,初用功摸不到路头实在难。有觉无照,则散乱不能“落堂”;有照无觉,又坐在死水里浸杀。

       ②初用心的易——放下来单提一念

用功虽说难,但摸到路头又很易。什么是初用心的易呢?没有什么巧?放下来便是。放下个什么?便是放下一切无明烦恼。怎样才可放下呢?我们也送过往生的,你试骂那死尸几句,他也不生气;打他几棒,他也不还手。平日好打无明的也不打了、平日好名利的也不要了;平日诸多习染的也没了。什么也不分别了,什么也放下了。诸位同参呀!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他,根本不把他看作是我,还有什么放不下?只要放得下,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通身内外只是一个疑念,平平和和不断的疑下去,不杂丝毫异念。一句话头,如倚天长剑,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怕什么妄想,有什么打得你闲叉?哪个去分动分静?那个去着有着空?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堕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不是一天盘起腿子打坐,才算用功办道的。

     (2)老用心的难易

       ①老用心的难——百尺竿头不能进步

什么是老用心的难呢?老用心到真疑现前的时候,有觉有照,仍属生死;无觉无照,又落空亡。到这境地实在难。很多到此氵丽  不脱,立在百尺竿头,没法进步的;有等因为到了这境地,定中发点慧,领略古人几则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为大彻大悟,吟诗作偈、瞬目扬眉,称善知识,殊不知已为魔眷;又有等人,错会了达摩老人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意义,便以坐在枯木岩为极则。这种人以化城为宝所,认异地作家乡。婆子烧庵,就是骂此等死汉。

       ②老用心的易——绵密做去

什么是老用心的易呢?到这时只要不自满,不中辍,绵绵密密做去,绵密中更绵密,微细中更微细。时节一到,桶底自然打脱。如或不然,找善知识抽钉拔楔去。

寒山大士颂云:“高高山顶上,四顾极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禅”。首二句,就是说:独露真常,不属一切。尽大地光皎皎地,无丝毫障碍;次四句,是说:真如妙体,凡夫固不能识,三世诸佛也找不到我的处所,故曰:“无人识”;孤月照寒泉三句,是他老人家方便譬如这个境界;最后两句,怕人识指作月,故特别提醒我们:凡此言说,都不是禅呀!

    4、结语

就是我方才说了一大堆,也是扯葛藤、打闲岔。“凡有言说,都无实义”。古德接人,非棒则喝,哪有这样罗索?不过今非昔比,不得不强作木票  月之指。诸位同参呀!究竟指是谁?——月是谁?——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参禅警语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不假修证;只因众生迷沦生死,经历长劫贪瞋痴慢妄想,执著染污已深,不得已而说修说证。所谓“修”者,古人谓为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焉!

此次打七,已经三个半七,还有三个半七。下三个半七,身心较为纯熟,用功当比前容易。诸位不可错过因缘,务要在下三个半七内,弄个水落石出,发明心地,才不辜负这个难得的机缘。

这二十多天来,诸位一天到晚,起早睡迟,努力用功,结果,出不了四种境界:一者路头还有搞不清的,话头看不上,糊糊涂涂,随众打盹。不是妄想纷飞,就是昏沉摇摆;二者话头看得上,有了点把握,但是死死握着一片敲门瓦子,念着“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成了念话头。以为如此可以起疑情、得开悟,殊不知这是在话尾上用心,乃是生灭法,终不能到一念无生之地。暂用尚可,若执以为究竟实法,何有悟道之期?晚近禅宗之所以不出人了,多缘误于“在话尾上用心”;三者有的会看话头,能照顾现前一念无生,或知念佛是心,即从此一念起处,闯直看到无念心相。逐渐过了寂静,粗妄既息,得到轻安,就有了种种境界出现:有的不知身子坐在何处了;有的觉得身子轻飘飘的上腾了;有的见到可爱的人物而生欢喜心;有的见到可怕的境界而生恐怖心的;有的起淫欲心的;种种不一。要知这都是魔,着即成病;四者有的业障较轻的,理路明白,用功恰当,已走上了正轨的。清清爽爽,妄想若歇,身心自在,没有什么境界。到此地步,正好振起精神用功向前,惟须注意枯木岩前叉路多。有的是在此昏沉停住了、有的是得了点慧解,作诗作文,自以为是,起贡高我慢。

以上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以对治之药:第一如话头未看上,妄想昏沉多的人,你还是看“念佛是谁?”这个“谁”字。待看到妄想昏沉少,谁字不能忘了时,就看这一念起处,待一念不起时,即是无生。能看到一念无生,是名真看话头;第二关于执着“念佛是谁”,在话尾上用心,以生灭法为是的人,也可照上述的意思——即向念起处看到一念无生去;第三关于观无念、已得寂静轻安、而遇到任何境界的人,你只照顾本参话头,一念不生。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概不理他,自然无事,不落群邪。第四、关于妄念已歇、清清爽爽、身心自在的人,应如古人所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由一向至极处迈进。直至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再撒手纵横去。

以上所说,都是对末法时期的钝根人说的方法。其实宗门上上一乘,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之旨,“教外别传”。历代祖师,惟传一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落阶级,不假修证;一言半句即了,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修;当下就是,不起妄缘,即如如佛,哪里有许多闲话呢?

●除夕普茶示众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常住没有好供养,请诸位多吃杯茶。照历书规定,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人事上的措施,多是应着天时而来的。如农人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工人的起工停工;商人的开张结账;学校的开学放假;我们出家人的结制解制,请职退职,无一不是根据天时节令而来的。一般人认为过年是个大关节,要把一年的事作个总结,同时要休息几天。

你我有缘,侥幸今日同在云门,平安过年。这是佛祖菩萨的加庇,龙天的护持,亦由大家累劫栽培之所感。但我们自己平安过年,不可忘记那些痛苦不堪的人。我们不可贪图欢乐,要格外的审慎,深自忏悔,精进修持,自利利他,广培福慧。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了脱生死,方为上计。

我们本来天天吃茶,何以今天名“吃普茶”呢?这是先辈的婆心,籍吃普茶提醒大家。昔赵州老人,道风高峻,十方学者参礼的甚众。一日有二僧新到,州指一僧问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州云:“吃茶去!”又问那一僧云:“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州云:“吃茶去!”院主问曰:“不曾到教伊吃茶去且置,曾到为什么也教伊吃茶去?”州云:“院主!”院主应:“诺!”州云:“吃茶去!”如是三人都得了利益。后来传遍天下,都说“赵州茶”。又如此地云门祖师,有学者来见,就举起胡饼,学者就领会了,所以天下相传“云门饼”、“赵州茶”。现在诸位正在吃茶吃饼,会了么?如若未会,当体取:吃茶的是谁?吃饼的是谁?大抵古人念念在道,步步无生;一经点醒,当下即悟。今天梵行未清,常常在动,念念生灭,复障太厚,如何点法,他亦不化。所以诸位总要放下一切,不使凡情妄念染污自己的妙明真心。古人说:“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你现在吃花生,如不知吃花生的香味,就同木石;若知花生的香味,就是凡夫。如何去此有无二途处,就是衲僧本分事。纵然超脱了这些见解,犹在鬼窟里作活计。大家仔细放下身心,莫随节令转,直下参去!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与不修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表显,出家访道,苦行六年证道。夜观明星,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清净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而曰:“未说着一字”。自后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皆认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横说竖说,或棒或喝,都是断除学者的妄想分别。要他直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假一点方便葛藤。说修说证,佛祖的意旨,我们也就皎然明白。

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么去就可以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甚么行可修,讲修行岂不是句空话吗?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向外驰求,妄想执着,不能脱离。自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初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主。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长在妄想执着中过日子。上焉者,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下焉者,贪瞋痴爱牢不可破,背道而驰。这两种人,生死轮转,没有了期。讲不修行,岂不又是空话?

所以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自己清净太平家里,享受无尽藏宝。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如如、冷暖祗他自己知道。不惟三界六道的人天神鬼窥他不破,就是诸佛菩萨也奈他不何。这样还说个甚么修行与不修行呢?其次的人,就要发起志向,痛念生死,发惭愧心,起精进行。访道力参,常求善知识,指示途径,勘辨邪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渐臻于精纯皎洁,这就不能说不修行了!


上来说的不免迁上就下,仍属一些葛藤。明眼人看来,要认为“拖泥带水”。然祖庭秋晚,去圣日遥,为应群机,不得已而如此罗索。究实论之,讲修行、讲不修行,确是空话,直下无事,本无一物,那容开口?菩萨呀!会吗?

●虚云和尚参禅与念佛

念佛的人。每每诽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诽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是佛门最堪悲叹的现象。俗语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争墙,哪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欺呀。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佛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用,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需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相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诽他?很像水火不相融,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诽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这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愍的事吗!望我同仁,不论修持那一个法门的,都应深体佛祖无诤之旨。勿再同室操戈,大家协力同心,挽救这只风浪汹涌中的危舟吧。

●虚云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二、参禅非学问,学问增视听。影响不堪传,悟来犹是剩。

三、参禅非多闻。多闻成禅病。良哉观世音,返闻闻自性。

四、参禅非徒说,说者门外客。饶君说得禅,证龟返成鳖。

五、参禅不得说,说时无拥塞。证等虚空时,尘说与刹说。

六、参禅参自性,处处常随顺。亦不假磋磨,本原常清净。

七、参禅如采宝,但向山家讨。蓦地忽现前,一决一切了。

八、参禅一着子,决定免生死。仔细拈来看,笑倒寒山子。

九、参禅须大疑,大疑绝路歧。踏倒妙高峰,翻天覆地时。

十、参禅无禅说,指迷说有禅。此心如未悟,仍要急参禅。

十一、参禅没疏亲,贴然是家珍。眼耳身鼻舌,妙用宝难伦。

十二、参禅没阶级,顿超诸佛地。柱杖才拈起,当观第一义。

●虚云和尚答陶冶公居士十二问

一、问:经云,理可顿悟。若人信得自心之理,可称悟否?抑属知解,不名为悟?

        答:顿悟断惑亲见名正见。由闻入信,惑业未脱,名为知解。

二、问:所谓实悟者,果别有一番境界,刹那真性流露耶?

        答:喻以二人。一人亲到缙云山一目了然,一人未到,依图表说,疑惑不无。

三、问: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其界说如何?亦同三关否?

        答:由习有厚薄,权有关辨之说。若本具自性,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四、问:祖云,若人一念顿了自心,是名为心。作何解说?

        答:果真明自心,如伶人登台,一任悲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五、问:参话头,看起看落,孰者为当?真参实学,下手工夫如何?

        答:若真用功人,法法皆圆。若初心人,返观能参看者是谁。

六、问:欲塞意根,除了看话头。尚有其他方便否?

        答:放下一着。

七、问:吾人日常见色闻声,是真性起用否?抑系识神用事耶?

        答:是则总是,非则皆非。

八、问:欲在一念未生前着力,有何方便?

        答:早生了也。

九、问:禅宗云何离心意识参?意识当离,心性亦应离乎?离之云者,殆即无住心之谓歟?

        答:是离离者。

十、问:欲做反闻自性工夫,但耳不能如眼之可以闭而不见,有何方便?

        答:心不逐境,则境不碍心,返是何物。

十一、问:独头意识从何而来?起时如何对治?

            答:来亦是幻,对治什么?

十二、问:若人信得及即心即佛,平日但做保任工夫,不令走作攀缘,不参话头可乎?

            答:知即便休,参与不参妄想恁行。

摘自《参禅要旨》   

●有的禅德教人看这个“谁”字,待看到妄想昏沉少、谁字不能忘了时,就看这一念起处,待一念不生时,即是无生,能看到一念无生,是名真看话头。笔者曰:参话头人不可以随便改变用功方法,且看密参首座过去曾用过真空老人、来老、虚老三位善知识的不同方法,花了很大力量才转过来,而疑情是参话头人的拐杖,行人慧眼未开如同盲人,时刻不可离开拐杖也。参话头是息缘,离开话头净缘境界便容易走岔路。而“谁”字疑情看到不能忘了时,说明疑情已初步纯熟,熟能生巧,应继续参到底,所谓疑情成团成片,时节因缘一到,打破疑团,亲见本来面目也。即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也。密参曰:“要顺着‘谁’字疑情,心要细下去,才能达到深处。”惠光禅师曰:“悟后重疑,断微细念,破微细惑。”疑情正得力之时怎能叫人改看一念起处呢?真正见过疑情力量的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千万不可改变方法也。有的人疑情得力的力量很大,不参而参,涌涌现前,想放下歇一下不由你;有的人会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此时不须害怕,只照顾当下疑情不间断,相续下去即可。有时疑情得力一夜似睡非睡不觉间过去了。初步疑情现前,还容易退,若能长期保持下去,时节因缘一到,打破疑团,亲见本来一面也。笔者前几年曾见过一人,他说在某寺打禅七,疑情很得力时,某首座即按某禅德方法,教他改看一念起处,而走岔路后和很惨矣!看一念起处是止观也,只是功夫得力。某首座说他是开悟境界,打七好处,误导众生过失大矣!那人毅力很强,一人独住化身窑小房,无人理他,似死而未死,三个月后略有好转。已燃指二个忏悔,去普陀山大礼拜,每日一千拜,念观音圣号等,也只减轻一点,但始终魔障未脱。心地无相功夫,实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且看古代禅师与禅师之间个人看法见解亦有不同之处,个人悟境深浅千差万别,若能三关透彻,看法不会有别也。(但看个人慧根与悟性辨别能力如何)。正如无心禅和所说:“某禅德方法只适宜于根基较利、妄想少,观照力强,且深通般若及了义经典的行人修习,若根其稍差,错会一丝毫者,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步入岐途不觉不知。”(即便理路透彻,毫无差错,不入岐路,但观行却及不易进步得力。)故对一般根基人来说,行处及不易相应,而难免蹉过光阴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无心禅和论参禅



时至末运,行人根基多是暗钝。故宗门下作功夫,唯以参禅为要务,非以观心为贵也。何故?为契机故。古时人根利,多以观心为下手方便之处,正如虚老所说的:一念未生之际叫作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著静不落空,叫作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迥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作“看话头”。此也就是古人所用的观心之法也。然而时人根基益钝,染污太多,致使人心不古,不是妄想纷飞,便是昏沉无记,欲要让其直下返照这“不生不灭”,多是做不到。因此,观心寂照之法,与今人可谓不契机矣。而参禅一法,却是三根普被,实乃末法众生之良药也。

“至于参禅,则贵在起疑情;若无疑情,则不可名之为参禅也。”在这里某甲要把这语下死了——为了把漏洞堵死掉,免得行人不觉不知。有些人坐在禅堂里,只知把两腿一盘,两眼一闭,然后什么也不管,坐着一动也不动,以为这就是作宗门下的功夫,便叫做参禅打坐。那么,我要问他:你坐在那里,有没有提话头起疑情?若无,则不可名之为参禅也。参禅之人,如果有疑情在,则不须一味的多举提话头,你只须让疑情涌涌相续下去就行了。因为提话头是为了起疑情,切不可倒用心以至头上安头也。当然,初发心的人,对这一话头还不太熟,故还得不时地提一提话头,使心安住于话头上让疑情相续不间断,才是功夫得力也。是故起疑情是参禅的核心,说白了:参禅即是起疑情,起疑情即是参禅。行人要在这个地方著眼始得。

那么,什么是起疑情呢?所谓起疑情,乃是行人对某一桩事或某个问题不明了,怎么想思维也弄不明白,而此一事或问题又实在是至关重要而性命相关的,是开悟成佛道的关键所在。虽然不明白但要对其放下罢休是万万不能,若放下则性命不存,永远在此三界六道里轮转不休,无有了期。是以参禅人对此一本参话头是何等的看重呢!!因此,非要把这桩事弄清楚不可!而若要弄清楚,则必须在这个问题的不明白处,细细进行审问体究、逼拶、追看,非要讨个消息不可!虽然如此,但不可去妄加思维分析推测臆度,因为早已思维推测过了而没有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它不是属于思维推测分析所能解决得了的,你用思维心所得到的答案绝对错误,故参禅切忌承当。因此,你更不用去妄加思维推测分析了,你只须在这个不明白地方微微的进行审究,莫让心跑远去,且老是这么审,总是这么究,微微的疑去!如老鼠啃棺材相似——老鼠在棺材里出不来怎么办呢?不能白白地等死,而其聪明、机智、偷心(指思维分析等心)都用不上,故只有老老实实挺住一处尽心去咬,念兹在兹,不辞劳苦,从不间断,永不放松,不穿不止,更无旁顾,永不改换地方,(一心参究,莫换题目),生则同生,死与同死,永不变心,如是用心,乃名为参话头起疑情。

参禅人,单单究看一个死话头。当你刚刚步入此门庭的时候,首先必须选择某桩事或某个问题来作为自己的本参话头。只要是你亲身经历与耳闻目睹的事件中,有使你弄不明白的问题,搅尽脑筋也弄不明白的,并对你有一定的刺激或兴趣,使你对其不容易放下且很容易使你产生疑问的,你就可以拿它来作为你的本参话头。若你感觉没有什么事能使你产生兴趣及发起疑情的,那你就可以参公案。比方参“念佛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等等,公案很多,你只需选择一个就行了,并且也只可选择一个,若同时参两个公案,则是夹杂用心也。但必须看哪个最适合你参,最易使你发起疑情的,你就可以拿它来作为自己的本参话头。还须说明:凡是你能用思维分析推测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容易弄明白的事和问题,都不适合你拿来作为本参话头,因为它不能使你发起疑情,是以行人必须留心选择。

参禅人,疑情发不起来,这可是一个致命的问题,若不善自用心,则难免在此宗门下空过一生,岂不痛惜?!因此,必须找原因。有些人疑情发不起来,是由于他对宗门下这一法认识不够,把参话头没当一回事,没有真发心,及生死心不切之故。他只是怀着一种姑且试之的心情,半信半疑,若进若退,三心二意的,心想:若参禅参不上我就改为念佛,无所谓的(这种人在禅堂里为数不少)。因此,他用起功来也就不会全力以赴,念兹在兹的了。由于偷心不死,到头来果然参禅参不上,他便说我与参禅无缘,改行吧!唉,以这种态度来参禅哪里能参得上?若参得上岂不是天大的怪事吗?世上岂不到处都是开悟的人了?所以我要问他:“你参禅参不上,疑情发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你看人家都参得上,人家疑情都发得起来,为什么就你偏偏参不上,就你疑情发不起来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你还晓得惭愧吗?你要是把它当作一回事,真为生死而发心?那么,你就在这参不上的地方参去,就这么逼拶追究去,如丧考妣一般念兹在兹,且一定要把退路堵死。于是,当你越是搞不明白,就越是放不下,就越是这么审究来审究去,非得把它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即使经年累月也总不罢休!如是愈究则愈不明白,愈不明白则愈是放不下,心情自然寒灰死火,冷冰冰地……这样朝参暮疑、思至极处、思维不及、忽然心识有所不行,此便是所谓“有心用到无心处”也。你要晓得:这,便是参禅的境界,参禅的样子。如此天长日久的行去,自然就会有禅的消息,全堂显现于你面前!故知,办这一桩事,就怕你不真发心,就怕你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就怕你生死心不切!否则,没有参不上的。故古人云:但办肯心,必不相嫌!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参禅不要畏难,不要生退屈心,要耐得苦,具长远心,一心参究,决不反悔,永不中断,应当相信:久参必有禅!

有些人,疑情发不起来,是由于他心太粗了。而心粗是由于心太活了所致:心猿意马,攀缘诸境,难以调制。如是则与微细之疑情难以相应,这是参禅人用功的难处之所在。粗心之人当刚发心参禅时,多是此般境状:话头一提,疑情没有,再一提,疑情不生,提过来提过去,提多了乃至使此一话头不间断,如此则成了念话头了,与默念佛号无别也。由于心无内凝之力,浮飘散动,而不能使其伏归本源。因此,这些行人,在平时应注意收敛自心,尽量使心死一些,息攀缘心,使其宁静,去所求心,少与人往来,莫乱与人闲聊,乃至东张西望,活蹦乱跳,要时刻照顾本参话头,看它在不在,忽令打失了。故参禅做功夫要象无故受了人家大侮辱一般,怎么也放不下,始终高兴不起来,总带几分失意相似,这件事老搁在心里冷冰冰的不是滋味,也想不出是何原因:“他何以如此待我?!”只是个放不下,不明白……这样心情自然就活不起来,自然就与疑情相应。其实,心粗太活,还是因为生死心不切,平时太过于放荡其心所致。生死心若切,则自然如丧考妣般地念兹在兹,攀缘都绝,心如死灰。由于参禅用功,全凭逼拶之力,若不痛念生死,全力以赴,勇于直追,则很容易产生一种懒惰思想而罢参不前,空过光阴,而成为所谓的“老疲参”了。

有些参禅人由于不懂道理,当他在书上看到或听到别人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之语后,他就猛提话头,象在心里嘶喊一般,猛起“疑情”,如与人作对一般,甚至还有人说:“参不上,蹦起来参!”试问又怎么个蹦起来参法呢?难道跟孙猴子一般一蹦蹦到空中不成?唉!却不知这恰恰是粗心妄想,背道而驰,以至吐血发狂,皆此类人也。却不晓得,参禅必须心细,粗心是难入而不相应的,故讲功夫只讲个“粗细”。你想想:即就是小学生解答一道数学难题,他也需要静心细念去思考,才有可能得到解答,它岂是凭你发急,乃至蹦起来就能成的吗?何况参禅呢?岂有不需要静心微念去审究的道理?又有人听到说:“参禅要如丧考妣一般相似”于是他就在心里发急,心急火燥,坐卧不安,自生烦恼,却不知实是自己错会也。孝子死了父母,起初的确是有些苦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则此苦闷的心情自然转淡,唯有对父母的长相思,心情冷冰冰地念兹在兹,攀缘都息,身钝心死。若老是那样苦闷不已,则会伤身体。参禅亦如是!故行人当善自把握分寸。

参禅这一法,并不太讲究什么姿式,也并非要坐得端端正正才可,有时头稍偏一点反而更易发起疑情(指随意而坐,不假修整也)。也不是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的参禅人不一会儿头就摆动一下或身子移动一下,这都是很正常的,绝不能说他不在功夫上或心燥不定,因为参禅与四禅八定不一样,不论动静,都可以做功夫,且完全一样,(当然,这是讲静中用功不经意之动,非言动中之大动也,因为未到动静一如故。)已前某甲在诸方丛林打禅七时,见到有些监香师不懂,一看到有人脑袋稍偏一点或稍动一下,就给人家下香板。这样是不应该的,非但不是助道,反是打人家闲岔,使人家正在提话头时还要留心照应你的香板子,这样会使他起烦恼。当然,如果他偏得太厉害了,乃至东倒西歪的,这样则不管他是否在功夫上,都应该下香板警策,不须犹豫的了。若偏得太很了,则容易引起上火,长期下去,会对内脏与气脉不利而致病。所以我在这里说明一下这事,及得注意。

宗门下这一法,也不注重盘什么双腿子。当然也可以练一练,但不可执著,更不要把双腿子当作是功夫。不要由于经常练双盘腿而打失了自己的功夫,应注重心行处,不要只在色身上做苦工。因为参禅用功,本来就带些逼拶性,若更逼熬腿子,则很易引起心烦气燥而上火,如是则为心粗不细,对功夫大有妨碍。故我劝诸同参道友:打坐不计时间长短,盘腿亦可随意,疑情怎么相应就怎么来,其它尽可“解放”,这样则功夫最易上路得力!我见禅堂里有些师傅一天到晚只是一个劲地熬双腿子,痛得直咬牙,而其它啥也不管。这真是倒用心了,恰如外道吃苦最多,却无道心,岂不可怜?当知功夫用好了,坐脱立亡只在瞬间,如门开相似,出入自在,生死解脱,它又岂是要你盘腿支持那么久?故过去有些禅师从来就不大坐香,他只知整天干活,默默不为人知,到临终时,珍重一声便自化去,走的干净利落。何以能如此呢?因为他是重在心行处照顾,非是身上用功也。再说你用那许多力气,把腿子练好了,一旦受个风湿或遭个创伤,没得腿子可练了,你又如何用心呢?是故不应颠倒用心,应以起疑情作为用心处,疑情得力才是功夫。记住了:“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参禅人,不讲什么日中一食,也不讲什么过午不食。只知饥了就吃,不论时辰,吃了就罢,只看色身之需要,用功之助缘,其它的不大讲究。行人不要给自己立那么多没有必要的“戒条”,若禁戒太多,则会使知见不得透脱,功夫也受连累。行人更不要自己自个去另立一些禁戒,并以此为修行,行为显得怪异、与众不同而使凡愚之人刮目相看。修行人应于一切处都显得很平常自然。因为一个人的道行是否高明,不在于他比别人多了些什么,相反地,而是少了很多东西,没有别人那么多的习气毛病,如此而以。故知,当贵在心行处,心生便是罪生时,故莫乱生心好。如果没有真实的功夫,持戒再好也只在人天,且觉费力也很勉强;若有功夫,则自心清静,自然无犯。我这些话,只是给那些真正在心地上下功夫的道人言,不是给那些放逸无度,不畏因果之流作为把柄。故请高著只眼!再退一步说:若习气浓厚者,则少吃少睡,亦是修行之助缘,以种种方便加行降伏其心,如经中所说。行者莫放逸,谨慎!

我见有些人在禅堂里用功时,坐得很端正,一动也不动,且脸带微笑,法喜充满,看上去俨然象个罗汉。我知道他没有参禅,落在世间禅里头,耽著禅悦,其果报只在色界天里,岂能了生死出三界?何以见得他没有参禅呢!因为参禅的人,用功时绝对不会脸带微笑,而是常带几分病容,几分失意相似呢!由于没有参透不明白,而又生死心切,逼拶不已,故自然心情如死灰般地高兴不起来的。此事恰似慈父丢失了唯一的爱子一般,找了很久都没有下落消息,心情冷冰冰的,无论有事无事,都是心不在焉,忘其所以,唯有念兹在兹,对爱子的长相思!我觉得,凡是正在用功参究的人,都不应该有笑的表现。一笑则知其功夫已不在或不得力,放松了警觉。若住于禅悦,则纵有细念亦不自觉知,只是自以为无妄罢了。因此,我奉劝这些行人必须改参话头起疑情,不要耽著于禅悦而浪费了光阴。

参禅这一法,其实很简单,至为平易,并非象有些人那样,想得甚是深奥难学。只要他对某一棕事弄不明白,又放不下,就这么的审过来究过去,非要明白不可,否则决不罢休,只要有此个志气就行了。如此行去,天长日久,自有透彻时节。你说这么简单平常之法又难在甚么处,玄妙在甚么处?岂不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现时人之所以不开悟,只为他学得多,懂得多,作知见解会,生那许多心,而无决定志,没有出离心,不肯死下心来参究此一无义味之话头,总是三心二意,时进时退,这样岂能功夫得力,疑情岂能成团成片?既然没得此等行履,开悟哪里有份?故某甲在此劝诸同参:一切道理知见学处总须舍却,令胸次空索索地,只单单究看个话头,如痴兀人相似,不须叫人识不识你,如此行去,方不愧为本份衲僧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发心的人,做功夫时难免妄想很多,心猿意马,扰扰不停,这是很常见的,即便是过去诸佛菩萨一切祖师在因地时,也悉不例外,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用不着性急起烦恼,转加迷闷。要去妄想,也不是一下子或短时间内就可成办的。这必须要经过一个“由生转熟,由熟转生”的过程不可——妄想熟要把它转生,话头生要把它转熟。只要话头熟了,则妄想自然就变生了,这是一定的道理。譬如一个人在北京住了二十年,当他刚搬到南京的时候,头脑里仍然是北京的人和事。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当他在南京住的日子久了,与此地的人事来往多了,则北京的人事就慢慢的变得生疏模糊了,头脑里渐渐的都是南京的事了。所以这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性急也没用。参禅息妄亦复如是!参禅人,当你知道妄想生起时,切不要认为它很坏而去压制降伏它,不要去分别它的性质如何。因为既是妄想,则不论其好坏,无非是虚幻不实的。故不必去当真而产生执著心,一有执著取舍而强为之,则是产生烦恼的最大原因,自找苦吃而已。因此,即使明知有妄想,也不用去与它作对抗,应渺视它,不要把它当作一回事,总不要管它。这个时候,你只须提起本参话头,把那个正在打妄想的心转移到话头上来:“死了烧了,又哪个是我呢?”你就这样轻微的从内心深处发起疑情,且疑之不已,自问不休……当然,妄想还是会随时生起,即使话头里夹杂着妄想,你还是不要管它,继续提起话头,疑情稍微发足一点:“到底哪个是我呢?”如丧考妣一般念兹在兹,只对这棕事放不下,弄不明白,你就在这个不明白处细细审究,永不罢休……这样日子长久了,话头用熟了,疑情得力了,妄想也就自然淡薄退化了。这样,也就是所谓做参禅息妄的功夫。是名“单刀直入”(即单提话头),更不假其余方便,真趋无上菩提。故知参禅一法,最是直捷了当的了!

(笔者曰: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现,我们的六根就像录音机、照相机一样,收摄进去,又翻出来,现前的一念生灭心,种种妄想,都不是所见所闻很熟悉的吗?翻来覆去,弄得我们不能安静,知道如此,应不断收摄六根,减少麻烦!爱看电视是造生死业呀!且看《西游记》,妖魔鬼怪,神通变化。现在所看所听到的妖魔鬼怪,都含存到八识田中,功夫用到深处,从八识里翻出,现妖魔鬼怪。你若不能识破它是幻化的,是唯心所现的,那么你自己若作不了主,你就会上当受害了。懂得这层道理的人可能不多。所以你爱看电视,是无始习气毛病在泛滥啊!话头要参到妄想越来越淡薄,欲望越来越少,才能体现出话头,如金刚王宝剑,象铁扫把一般,扫除内心里的妄想执着、习气毛病,一念代替万念。我们生死由来,从无始轮转六道到现在,要想一下扫掉也不可能,所以要发长远心,今生不了,来生再来,总有一生能办好,只要信心不退。)

(笔者曰:其次亦可默念三五句佛,再问念佛的是谁、到底是谁、究竟是谁、佛是那个念的,此方法不可默念句子而是要参究逼拶的。妄想多或昏沉重,应生大忏悔心礼佛忏悔,求佛加持;或忽然心烦意乱,应念半小时大悲咒加持一下即有好转。若是方法正确用功精进日久话头参不上者,可先持咒或念佛,把粗妄降伏后再参话头可也。因持咒念佛下手容易,和咒力佛号加持亦消业障,过去来果老和尚等高僧,曾亦是佛号念到一心不乱,再参禅更易得力。过去天童寺有个老和尚临终告假走,因临终痛苦,“念佛是谁”都念出了声音,降伏痛苦之心也。参禅人未能见性,临终时有内行人或功夫好的人在旁亦可帮一把忙也。)

无心禅和曰:再说,昏沉太重或轻昏不断,这一关打不过去,又该怎么办呢?这对老参上座来说,尤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大问题。我跟你讲:老参上座,由于功夫没有用上,疑情起不来,日子久了,则久参成疲,因此他更懒得提话头。他只是收摄心神,向里注视,作意凝住,使念保持不动。于是就守住那个境态(还自以为是看话头,比参话头还要直接呢。不肯一念知非,反而自以为是!)。这正如以石头压草,死功夫也。虽然一时妄想不起,但坐不到一会儿,就点头趴位,东倒西歪而落入无记昏沉里了。忘失了正念,著静落空!因此,此般行人,应痛念前非,发起心来,从头开始,提起本参话头,尽心疑去,逼拶追究去!再也不要打混过日而虚度光阴了。再说,当你觉察到昏沉来时,你须尽量使心情变得活泼一些,要富有游戏般的童趣。不要再老是那样死寂呆板的要善调,以惺惺治之。切不要说不管它,随它去,应迅速抖擞精神,提起本参话头。更勿要凝神内守,因凝守则昏沉转重故。其次,你也可以睁大眼睛,或活动一下两肩,移动一下身子,甚至可以下位速行两圈再坐,这都有利于去除昏沉。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提话头发疑情。因为起疑情既不是向里注视,也不是向外观看;若守内则昏,著外则生妄。再就是有的初参,妄想纷纷扰其心神,想问题想得太多了而导致昏沉现前,如此则需要心死一些,应尽量把心念转移到话头上去,若疑情发起来了,则不须一味的多举提话头,只须让疑情相续下去就行了。若话头提得太多了,而心又太粗与疑情不相应,则亦会导致昏沉现前,与打妄想无别也。那么,提话头的紧和松、急与缓,它是否有个标准呢?答曰:有的。譬如击一下钟,钟就会嗡嗡的发出声音,持续好一会呢。若要让其钟声相续不间断,则须在钟声快接近尾声时,再击一下。若击得越响,则声音持续越长。参禅亦如是!当你感觉疑情之力已减弱,快要站不住时,应再提一下话头,若疑情越得力,则这个功夫站得越长。还有一点必须注意,我看大多数人没有留心,当昏沉刚来的时候,人的下意识里就有“我困了、我不行了、我太疲劳了、我要睡了”等念头不自觉地冒出来了。因为这是下意识的东西,你若不特别注意则很不易发觉,这叫自我催眠,催起眠来很厉害。你应该不要让“我不行了”等这些下意识生出来,在那个地方微微地举个话头,把那些念空掉,用疑情替代之。这样,则昏沉会很快过去。再其次是行人如果真感疲劳了,如是则可躺下休息。其实躺着也好参禅起疑情呢!你可全身放松,进入松驰状态,再微举话头,只保持那淡淡放不下此事的心情。但切莫急燥,辗转不安,须宁静细念去参!但头部或上身可尽量垫高一些,免使气血充头部而导致头昏。这样,既不太费力而得到休息,又可照顾功夫。当然,若实是太疲劳了,则可先熟睡一觉,养好精神再来用功。在此,我要告诫行人:不要坐着睡觉,不要太过于勉强自己。练什么不倒单呢?真正的不倒单是不忘失正念。这需要功夫的逐渐成熟才能做到,非一下子强行所能办也。如果你老是让身体支撑重负,终日疲惫不堪,没有很好的精神是用不好功的,倒不如睡上几个小时,免得整天昏天暗地,用起功来很不清晰,且容易著境界。因此,又何苦自我折磨呢?唯弊无益也。再其次,用功人不可多看文字,免得伤神而使功夫做不上。也不要为这为那,到处颠奔。劳身累神,此乃修行之大忌也。故须闲静身心,保养精神,所谓“息业养神”,照顾本份,此为修行至要也。故行人要长时间的保任功夫。使功夫成片,昏沉这一关才能闯过去,不是易事。

很多参禅人,由于参禅目的不明确,甚或有很大的错误而致使其步入用功的误区。究其原因,则或多或少是受了知识的误导,乃至是自个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书籍所致。有些人虽然也在参禅,但是他仅仅是拿参禅来锁住妄想及空掉其心念而已,仅把参禅当作对治妄想的一种工具。因此,他用起功来,只要疑情稍有点相应,觉其妄想暂时不在时,即所谓观心念了不可得时,他便认定就是这境界:这个便是!于是他把参究的这一“微念”也给止住而不让它起,且更不复举提话头,疑情也就因此而中断。他也就自然地守住那个境界,并美其名曰“保养功夫或照顾话头”。但是“保养、照顾”不到一会儿,则不知不觉间昏沉现矣,或是妄想生矣。(因为你用功时间还不久,功夫还不是太得力,更未到无功可用的地步。你若早早地把这一微细之疑念(即功夫)给退了不要用它了,这就是把功夫打失了、中断了,因此妄想昏沉也就自然会随时而至。)至此无奈,故他又不得不重新开始,再提起话头,发起疑情。而又当功夫稍有些相应时,如是他又守住,把话头止住,疑情中断,住在那个寂静处,话头即不复再提。他天天都是这样反反复复地用着,不自为非,反自以为是……他的这种践履,恰似一个烧开水的人,烧烧停停,停停烧烧,刚觉水有点温气时,他就把火给退了,坐着等水开。如此则可知,他永远没有开水喝用的时候。现时人之所以不开悟见性,也多是因为这个缘故啊!请不要不以为然,绝大多数人是犯了这个错误!因此,此等行人,必须改正自己参禅的发心目的,不要仅把参禅当作对治妄想之工具,不要得少为足。若因地不真,则果招 纟于曲。须知参禅的真正目的,只是单单要对这一不明白的问题(即本参话头)讨个分晓,得个消息,故必须破参方可,否则,决不罢参。况且,若中止疑情,守其意境,如此则与教下之止观的止之修法无别也,这样的止下去,则很容易著静落空,住于境上,并能所俱在。(即能守之人:我也;所守之境:空也)。既然能所俱在,则值得个甚么干矢橛,岂能与无上之参禅心法相提并论乎?因此,参禅行人,切不可仅把参禅一法当作息妄功夫用,及无心境界会,这不是参禅的最终目的,故不要在半途上(功夫暂觉相应时)就中止了疑情。至祷!

初发心且道心还不错的修行人,大凡多是最怕妄想,而每见心识扰扰,尘境纷纷时,则视之如猛虎毒蛇,深自厌恨,故直欲远之拒之于千里之外。若不能得离,则自生烦恼,痛不欲生,但又不知如何用功对治,方为至当。于是便自作主张,凝心内敛,闭目藏睛,摄事归空,见有念起,便用力遏捺,使念不生,这恰似以石头压草,死功夫也。若是压住了,则不免落于空亡,若压不住,则妄想依旧而大生无明烦恼。故知,如是用功,无有多大益处也。既然此般行不通,又该怎么办呢?诚然,妄想习气的确是不可以卒除,必须假以时日方有可能。因此,唯一的法子,是不与妄想作对抗,不作冤家想,不起烦恼心,了知打妄想的人非我、与我毫无交涉(我者本来面目也),了不相关,它打它的妄想,我提我的话头,提话头中夹杂着妄想也不要管它,双班双行,互不相干,只要话头熟,则妄想决定生(生疏的“生”)。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行去,只要话头在,只要疑情发,至于其它,则非我屋里事,一律不顾问,知道了吧?!话头一旦熟透,则妄想自然生透,如是其念则自然微细。行人心一旦细,则与疑情自然相应。他只须稍微的一提话头,即疑情自然就在意中。可见甚是简单省力也,故古人云:省力处便是得力处,得力处省无限力气!此语不虚。

参禅人,切不可急于求成,将心待悟,自作障碍。不要因为参禅日子久了而没有开悟,便生怀疑退屈心。你只管这么疑下去,不要管它悟不悟。只要功夫不断加深,疑到山穷水尽,心行路绝处,因缘时节一至,自然的一声,打破漆桶而彻见本来面目也。因此,这是水到渠成的事,一点勉强不得的。退一万步说,即使今生不悟,只须一生抱住一死话头不放,则自然有功夫在,临命终时,阎王老子亦奈你不何,更绝不堕恶道。来世出头来,自然省许多力气,如此又何患其不悟呢?(须知,参究的日子越久,则功夫就越是“到家”,习气就除得越干净,若做参究功夫没几年就开悟者,则其习气依旧,易被境转业牵。若是几十年参究而开悟者,则很有可能是证道,生死已了,烦恼已尽,不被业牵境转,得大自在。所以古人说:读几年书与读几十年书,而考上状元者,虽然二人都是考上状元,但其学问深浅毕定不同,所以宗门下有三关之说。再说,参究是在不明白处做功夫,因不明白故,则心意识不易现行,你再怎么分别也只是个不明白,所以在不明白处最好做功夫,功夫最是得力。若是悟后做保任功夫反而不太得力,容易打失,功夫不好照顾,因为明白后心意识容易现行故。是以行人勿要生颠倒想,不要愁久参不悟。不悟,在疑情里最好“安住”,即是照顾。)

曾有人这样对我说:参话头应该在一念未生以前加以照顾,若如师所说的,在那个不明白处疑过来审过去,这样岂不是心上生心,岂不是所谓的话尾?我答曰:闻君所言,则知其非真参禅之人也。若真是参禅之人,则自会体知到:越参则越不明白,越不明白则越是放不下。放不下则唯有直追穷之,越究则越是念不可得,因不明白故思惟所不及。又岂知汝所言,越参反而念越多乎?故知此是外行人所言所见也。“话头、话尾”总是依文生解,误人不浅。故古人云:参禅如老鼠钻牛角相似,才往里一逼,便见倒断也;再逼,又复倒断也;念念逼、念念倒断也。倒断者,即是念自行打住,不可得也。(须知,念自然打住,不可得与你去断妄想,此二者并非是一回事。故莫要太过于笼统了。古人云:断烦恼者,名为二乘;烦恼不生,是大涅槃。所以这其中有不同之处在,不可不知。也因此可以看出:参禅息妄的功夫是何等的殊胜了!)所以古人说得好:“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便是证明。因此,参禅的好处及其受用,非得自个去亲自行履一番不可,决非是说理之人所能臆测的。

参禅人,专参一个死话头,不夹杂用心,不杂修其它止观,禅定,默照之类的功夫,以免耽搁不前而唐丧光阴也。如是用心,功夫最易上路得力。你只须在那个不明白处审过来究过去,如此与它厮磨将去,一旦用的日子长久了,话头用熟了,疑情得力了,狂心也就自然逐渐的歇下来了。这时,不用你多举提话头,自然只是个“不明白、放不下”,而不明白又放不下的这种状态,它也不是属于甚么念头,不属善恶无记三性,故不落空有二边;它疑成一团,浑为一体,故无有能所之别,它不疑而自疑,且相续成一片,刹那不住……行人若真能行到此个田地,则离开悟已近矣,只待时节因缘一至,自然心知肚明,冷暖自知,方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佛也只恁么、祖也只恁么,与吾现前一念不别!

参究这一法,绝大多数修行人都不知道它的殊胜之所在,原是超乎于一切修法之上,无与伦比而独称尊者。此实乃祖师别出手眼,无上慈悲方便之显现耳!何以见得呢?因为参究起疑情:“不明白又放不下”。所谓的“放不下”,即就是我对此一不明白之问题有所惦念不忘,放舍不下也,故自有此不明白之疑问在,蕴在心田里,如病人对其病痛自然放舍不下一样,不假作意也。虽是放不下,却总是不明白,总是不明白,则永远也放不下。由于这一问题始终弄不明白,其心也就始终没得个著处。它只是个问号“?”,一个疑念,无法肯定,没有答案,使你著不上。你越是放不下(即越是执持它),却越是不明白(即越是著不上,不明白故没有著处。),你越是以深心去思维它,探讨它,却越是感觉到念不可得。因为得不到答案,大脑一片空白,其念自空故!此法其妙竟也是如此!!你越是念它,它却越发离念;此无念本体,原来不住,从来不住,而又灵明不昧者!奇哉!奇哉!此岂不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乎?即便有念,亦不妨碍此无住本体!因其念微细故,所谓“青山不碍白云飞”也。起信论曰:“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乃诸佛境界。”此则岂非极妙乎,乃至妙不可言喻乎!此一修法竟与无上之心印密密吻合,不隔丝毫矣,真个是“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当山僧发明此法之玄机妙处时(说它玄妙却又如此的平淡无奇),岂有不对祖师之无上悲智深怀顶戴之想乎?岂有不对此法门而生不退之信心乎?岂有不感祖恩难报万一而力弘于大众使其知乎?是吾之所不能也。至于其它法门,想直至此无著之地,则难矣,甚是不容易做到,虽极是不欲住著,但却不知不觉又落在能所之巢臼里了,说是要去妄念,但总妄想纷纷而离不掉,与此参禅之愈想著(放舍不下也)却愈著不上,愈生心(参究一念也)却念愈空相比较,则胜劣自分矣,故吾不得不深赞参禅之殊胜尊贵如此!

问:如师所言,参禅用功时,不可去妄加思维分析推测臆度等,可师又言,参禅用功,须在不明白处反复思维,极力思想,思维不及,心无所之。此则岂非前后相违乎?答:不也。吾前所说的“不可去妄加思维分析推测臆度”,是指一般俗人所用的思维方式,即用妄想去沉思联想:从北京想到南京,又从南京想到长安,联想老远去了,此即所谓的串想也;而后所说的“须在不明白处反复思维,极力思维”者,此思维即指参究也。参究时只准在此不明白之话头上疑之思之,不许联想,不许作道理会,不准心念跑远去。此事完全与其它事理没有关连,联想也不中用。故只许单单在此不明白处极力思维,反复参究此无理路,无义味,极单调之死话头,不许跑远去,念念提厮,如此而已。须知此前后之“思维”,名则相同,其义有别,故经中之“心”字,字虽仅一,而各处用之含义有别,准此思之。

有人问曰:参究做功夫,如何是疑情成团成片?请师微细指示!答曰:参究做功夫,疑情成熟极得力时,则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如痴似呆,如愚似鲁,心不在焉,如活死人,二六时中,心心念念常在不明白处(如赵州云:诸人悉在明白处,唯老僧一人在不明白处。)。此疑情与身心世界融为一体,滚成一团。见山之时,不被山所惑;见水之时,不被水所迷;一切境界皆撼它不动,而山水等境悉转为疑情,不出此疑情之外。即此疑团能转诸境,而不被诸境所转,因为此疑情已疑作一团而打不开故,此即是所谓疑情成团也。而所谓疑情成片者,是指疑情的相续性,绵绵密密无间断,刹那不住,新新不异。但总是那个样子,好好而如如,且又明明了了,灵明不昧者。真是个甚深又微细,不属诸想,唯到此者知之。“成团、成片”非一非异,亦一亦异。疑情成团强名为定,疑情成片强名为慧,然此定慧实不可分,原是一体。说定说慧悉是假名,唯行者如实到得此个境地,方不被其假名所瞒也。

问:离心意识参怎么参?答:此乃指行人参话头功夫用得极熟,疑情极得力时,不疑而自疑,自然只是个不明白,放不下,不假作意也。所谓“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是也。因为此人已到无心用行之地故。但,未到此田地的行人,则不提倡“离心意识参”若一开始就教初发心的人去离心意识参,则实在无从下手矣,就是连“离心意识参”这一句话,很多人都感到奈闷不解,长时间都得不到解答:到底离心意识参又怎么个参法呢?怎么想也想不透,更何况依之起修乎?有很多人不懂便自作主张,守其空寂之境,便名之为“看话头”。他从来未曾参究过,因为他以为“参来究去”是有念头的,与“离心意识参”不相符合,所以干脆不参。因此对于初发心的人来说,应该从有心用到无心处,这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也不可免强,当然。参禅人,非得到此“离心意识参”之地不可名为功夫得力;若要开悟,也得到此“离心意识参”之地,方有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宗门下有三关之说,可得闻乎?答:三关之说有好几种,教下有楞严三关,宗门下有黄龙三关及当面关,山海关、雁门关等,但这与参禅人所用的三关不同,故不可滥用也。据我个人以为,可以借拿“云门三句”来当作我们参禅人的三关。云门三句者,即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是也。参禅人,破本参,亲见本来,原是广大周遍,而函盖乾坤者(此是破初关义);虽破本参见本性,但妄想习气宛然,故还须绵密保任,净除现业流识,大忘人世,大死一番,所谓截断众流也(此是破重关义);一旦保任成熟,二六时中,打成一片,成为露地白牛,一切施为,嘻笑怒骂,不离本性,不违本性,到此则不妨大机大用,随流得妙,所谓随波逐浪也(此是透牢关义)。然此三关,亦是强分,实则末后牢关亦不离当初之见处,只是功夫有其深浅不同之异尔。说得简单明了些:破本参即是见性开悟也。但习气宛然,功夫尚不太相应;破重关即习气逐渐已淡薄,行解相应,直下便是,本性易得现前,不假作意用心,不须作观,也不须回光返照。“觉心初起,而无初相”。但尚未成片,亦有打失不在的时候;透牢关者则二六是中,打成一片,更无打失,念念见性,故时时不迷。若说得更明白些:破本参即见道,破重关即修道,透牢关即证道。如是而已。

我要提醒大家,参禅用功,绝对不是一味作意迥光返照,向里注视,然后守住,内守悠闲,乃至前后际断,发呆发楞。若如是用心,则难免落于顽空,掉在无事甲里,成为一潭死水。本来参禅极是平常简单、没有任何道理葛滕可言,好比考生解答疑难问题,只是极力思维,反复思维,思维不及,即心识有所不行,乃至离念境现,就如此于深心境中微细审究,有那么个“不明白”之意思在……仅如是这般!它岂是要你回光返照,闭目藏睛,向里注视,然后内守不动的呢?若那样则坐在那里呆守一万年,亦不会有解答出来的可能,只能交白卷了。因此,此事不可作佛法道理会,不可作息念空心会及禅定寂照会。此法与教下之止观,戒定慧,六度,二十五圆通悉皆不同,(试问:教下哪一法又是从“不明白”处下手的呢?)行人若以已之聪慧把此参究一法与教下之诸法一一会同之,令悉归一理,如是则参禅之宝贵疑情亡矣,教亦非教,宗亦不存,一切皆非矣,亦使后学行人没得个下手处而趑趄不前矣,仅存那么一些理路而已。(从略)

但是,若宗教相混并举者,则实为宗教两失。因为宗是直下断你情识,去你知见,塞你解路,逼令其于一言半句之下(即言语不到处,心路不行处),蓦地有所反省领悟,而得真实受用。故宗是纲,是撮略(宗指禅宗);教则是开你解路,使你逐渐明白义理,然后依解起修。故教是网,是铺张,千言万语只是要你通理。若以教去释宗则宗亦成为知解;若以宗去并教,则教即亡其理义。宗则大用无方,不留痕迹,不立文字,全凭知识发扬;教则有板有眼,有本可依,以经典可据,有其轨则不可笼统。是以宗教可以相互映辉,但不可混淆不清……因此比较可知,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作风,手段的相反(指用功之下手处不同:宗门下是从不明白处下手,故教学人起疑情,极力参究;而教下则是从明白处下手,即所谓依解起修,若不明白教理,而修之则称为盲修瞎炼。)故实不可以揉合渗杂的并举之,若并举则矛盾生矣,(正如有人一手拿着矛,夸其矛利无比,无盾不破,叫你来买,同时一手拿着盾,夸其盾坚无双,无矛能坏,结果让人笑话矣。因此,何不先把矛卖掉,然后再夸其盾,把盾也卖掉,方为无误也。由此可知,宗教不可同时混滥并举弘扬之也。)现时之知识举扬禅宗,多是夸夸其谈,引经据典,千言万语,使人生解,不能令学人于一言半句之下通身契入而得真实受用。为何如此?只为知识没有自己真正见解,本身缺乏悟证故。

曾听到有些禅和在这样议论说:“做功夫须双盘腿坐几小时不动,就连指头也不许动一丝毫,才算得上有点功夫。”唉,真是迷人不会,便执成颠。虽然黄檗希运禅师云:“身心不起,名为第一牢强精进。”但是须知,此乃行人深契甚深三昧的自然表现,泊然在定,并非是强行安排,执著逼迫揭捺令其不动也。故六祖坛经曰:“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是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等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难道他们是没有看过坛经的吗?不然,只因心性暗昧,邪见偏重,与法不相应,故自然看不到心里去,看了如同未看,有甚利益?故知禅人当务之急,不在读诵经教,广学知见,而须抱住一死话头深参实究,与它厮捱将去,如此磨来磨去,自然逐渐心死,大死故大活,内智开发,心性显露,至此再去看经教时,也就举一反三而不费力了。假使有人,烦恼习气淡薄,妄想少,执著微,而不通达般若者,吾不信也。因为般若非文字,正见非佛学。直下便是,动念即乖!这是直接从心地根本上下手,最易见效,非是读诵文字,执于知见者所比况也。故经云: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时下,吾常耳闻到:无论是修习何宗何派的,都有著魔的人事发生。这是甚么原因呢?究其因,只为著相故。所以达磨大师曰: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故知魔非是从外来也,皆因自心著相而有。既是自心自生魔障,岂是你持咒、念佛、诵经、忏悔加被就能无魔的吗?相反地,以为有魔可除,用念佛持咒来驱魔,只会使魔障转剧而已。为什么呢?因为你把虚幻当真了,你一当真岂不是坚固了魔力著相著得更厉害了吗?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故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开示佛之知见令众生得以悟入,更无别事也。一切大善知识,亦只是如此,故云: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是以行人欲要不著魔,必须自具正见,所谓正见者,即正念也,正念者即于念而离念也,唯离念方不住于相。若具正见,则一切魔事自然息灭,譬如手执金刚王宝剑,佛魔俱挥,不留一丝毫许当情。或有人曰:吾人乃著相凡夫,岂有不著相之理?想离都离不掉呢?答曰:我之所说不著相者,并非是指二六时中,日常生活中,一切时一切处悉不著相,这样是则人人都做不到,自不在言也。而我所说的不著相者,是指行人在用功之境界中,若见到殊胜之境相时(譬如见佛见菩萨与你说法,叫你办事及见莲花,甘露檀香放光动地等一切希有事相。)应了知是幻,而不起一丝毫欢喜及贪爱之心;又当自己突然得某种神通(天眼天耳他心通等)或突具奇特之神用时,而不起一念圣解之想,不认为是证道之验,了知只是渐得如此,是假非真得也,亦不可用之,当提防是否是受了魔力的加持呢;若见种种可怖畏之恶相频现时,亦须了知是幻,当观唯心,心外无境,勿生恐怖,如是观已,则诸恶相疾得消灭。须知我心本自空寂,本无如是相貌及现象,故悉不理会,常在空寂。参禅人,若见诸奇特怪异之事频现时,你只看自己的话头在不在,至于其它,则一概不理不睬,任它自生自灭,如是则天下自然太平矣。(笔者曰:“有一人曾在某寺打禅七,魔附耳告之曰:你到某处去亲近某人可得利益。去后实见有此人,便生信心,学道家练丹法,功夫亦用得满面红光,几年后闭关几个月即现境界,要她死,叫她念佛往生。由于理路不明,内心著相,越来越严重,夜不敢睡。据说持楞严咒都降伏不了,只好出关去也。吾正好不在家,无人给于开示,是故路头上之境界说之不尽也。所以古人说:闭关容易守关难,人在关内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因为魔有神通,知汝理路不明,不懂道理,而又无善知识指导,有空可乘,亦乃自己之业力矣!魔亦是众生之一,也有过去怨亲债主,堕在魔道,是故吾提倡,忏悔业障读诵大乘经典超度冤亲债主乃不可缺少之助道因缘也!”)

做功夫时,行人必须要做到“如实自知”方可。也就是说,功夫用得怎么样,有妄想无妄想,有昏沉无昏沉,话头在不在,疑情得不得力,自己都要明明了了,清清楚楚的知道,不要糊里糊涂,啥也不知道。如果不如实知当下,那么你等于是在空坐,根本不算用功,叫做“冷水泡石头”,泡一万年也没用,白费光阴,徒劳徒劳!若能明明了了的知道当下确实是没有念头,一丝念都不生,如是则名为“定慧等持”,功夫得力也。这个如实自知名之为慧,无有一念名之为定。虽然无有一念但却能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知道,但并不需要自己去起心动念才知道,故此名为“自性知”。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即是指此自性知。它不同于凡夫的“分别知”,分别知是起心分别,有念头而知;而此自性知是无念而知,又名“离念灵知”。它越是离念,则越是灵知得厉害;越是灵知了了,则越发离念。譬如明镜,本具明性故,而能鉴物,正照物时,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一一明了,但镜本不动,不随外境(胡、汉等相)而变迁;体虽不动,却能鉴物,境相现前,一时照了明白,决不迷昧。(明镜是无情之物,故名“无情而照”;诸圣是无念之心,故为“无念而知”。)何以能如此呢?答:本来如此,自性体中本来俱足此体用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从无始来,恒本如是,非从修得故。此即是诸佛诸祖所传底心法!明理则极易,行到则极难,完全证得者唯诸佛而已。即便只是少刻与之相应,令安住之,则亦是成佛之正因。起信论云: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吾师亦云:沙门果者,乃息虑而成。但于无中栖泊,即是行诸佛路。又古德云:若三十年不起二念者,即证观音耳根圆通。若从理入者,则此直指为最胜;从行入者,则属参究为最胜。时人之根基,多是说得一尺,行不了一寸,且行处极不易与此理相应,故依吾看,还得以参禅为要务也。

若据理而论,则荷泽神会,圭峰宗密之说法甚是圆融透彻,使人无隙可击。是以神会当年以一已之力辩倒北宗,扶护南宗,其功不可泯灭也。只是他举扬宗乘之手法与方式欠佳,仅是直陈见解,唯假语言文字作为接引后学之舟航,故易使学人作知见解会,落于有所得心。而与其他禅师之大机大用,不拘一格,杀活纵横,棒喝交加,疾如电光,使学人知解无由得生,当下识尽情亡而见本性之手法相比较,则大为逊色矣!因此使得其法肪不长就被告中断,此非是无由也。故当年六祖诃之为“知解宗徒”,亦非是无因也。是以今人欲举扬宗乘者,不可不知,望切莫步其后尘而有乖宗风,是吾所祷也。

古人云:行一里路,只说一里路的话;行千里路,方说千里话。若非宗门下客,则不说宗门下话,若造次乱统,胡说乱道,作门外汉语,冒充知识,则亦难免为明眼人识破,讥笑不齿也。吾观古往今来亦有不少教下大开圆解之法师沙门,本非宗门下客,未行宗门下事,却敢擅自乱加估评宗门下一法,实让人叫苦不已,大呼冤枉也。宗门一法者,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更无有其它枝节可言。纵有言说,不离本法。若非见性人,则在吾宗下,无有语话份。任他解得三藏十二部、讲得天花乱坠,精细无比、头头是道,亦非宗门下之悟。宗门下之悟者,唯在见性,只贵当人无心忽然默契即得,岂在言说?明明道“说似一物即不中”何以还强逞知解,广引名相,以显耀已能呢?故知教下之大开圆解与宗门下之开悟实不可以并论,也不可就认为是一回事。(从略) 若是宗门下开悟见性之者,则是以无门为法门,唯保任见处而已。见处若真,则岂有行处不真之理?所以见底便是行底,行底就是言底,未有言行不一致者。今之法师学者,由于行在教下,实不通宗门。既是教下则名相甚多,故不得不一一为之分类,广作分别,以使学人易懂易会,本无可厚非。因教下行人之习性原是畏简好繁,此亦是过去世所种之因不同,念想太多故。故方便有多门,不可勉强。然宗门下则大相径庭,不立名相,最忌分别、直下便是,动念即乖。故祖有“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是甚么?”、“善恶莫思,自见佛性”之句,三祖信心铭一开始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违顺相争,是为心病”、“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自始至终只是如此,何以不会祖意?故有的禅师平生示人,亦只是“莫妄”而已。岂更有别法?若无妄即无心,无心便是道,岂在多言?当知雄辩是银,沉默是金,是故文殊独赞维摩诘,是真不二法门也。无虑亡言,逼使学人直绝知解,默契本心也。故黄檗希运祖师曰:“莫强辩他境,辩著便成识”,一千七百公案,言对问答,亦只是遵循此法则言教而已。既不强辩他境,则问亦无心、答亦无心、答非所问,即便答得牛头不对马嘴,亦无不是道,未尝离道,便合他无边理性。只因无心即道故!岂著于言说,岂强争是非?若有心著于问答者,则答对答错悉非,故不许有丝毫迟疑,疾如电拂,稍一停留即便蹉过也。因稍一停留即落思维故!是以是非不关心,得失不介怀,一切总无心,便名真道人。岂是你分别妄想所能到,所能比况?故弥勒菩萨云: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斯理明矣。而今时之法师学者多好文字口头禅,常以已之聪慧在注解古德之公案问答,强辩他人是非,即不知辩著便成识矣!如此则岂不正是南辕北辙大错而特错乎?所以古德之公案,无有一言是给汝作知见解会者,而实是要断你解路、去你情见、了你识心而直露本心本性也。山僧今不惜眉毛为诸人道破此中关要,以防免乱释乱谤宗门之时弊也。若无人说破,则唯恐一错而再错,直错到弥勒佛下生,亦自不将为过,请仔细之!

古人云:修行无别修,贵在莫染污。若一有染污,则名修行不得力;若心无染著,即是真修行也。并非于不染污体上复有一修证在(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故六祖印可怀让禅师曰:只个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而当今之修行者,大都是一边修行用功,一边又随已习气毛病而攀染世缘。故致使永不闻透彻底消息,实是可惜而令人长叹者也。是以临济禅师告学人曰:若能息得下念念驰求心,此心即与诸佛不别。德山祖师云:若也于已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但能无心于事,无事于心,则虚而灵,寂而妙。咦!诸祖皆同道破“不染污”之妙修行路。

有大禅师曰:“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尚隔一重关”;又黄檗希运禅师云:“无心便是道”。此二语者,扰乱疑杀天下人。到底谁对谁错?既都是大禅师,何以二人所言的反?真让人无所适从也。不可说一个对一个不对,实是两个皆对。行人若能不假方便,直下默契真无心者,则此无心真个便是道,一点不错;但如错会无心一丝毫者,则非但隔一重关,恐怕隔了千重关呢。故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有的修行人修到念头无有时,便认此无心境便是道,故祖师告之曰:莫道此个无心便是道,须知无心尚隔一重关也。还没有活过来呢!当知,本自无心与修得之无心还不是一回事,莫太过笼统了。本自无心即便是道。无心者无一切心也,本自清净。故云:本来无一物,不假修证也。何以修得之无心还不是道呢?因为此无心非真无心故。若真无心者,则应对一切境时随便都可以无心,又何须念念返照方始无心现呢?故知此无心尚属造作之境界,作意而成,非真无心也。于今错会无心之人甚众!有的把妄念硬是给死死压住,见念不生,便以此为无心者;有的守住一部位(如丹田),集中心念,便以此为无心者;有的观一境界(观一佛像,或观光明,或观空等等),安住此境,便以此为无心者……他们大都以经中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为其依据,便认为究竟。不知“真无心”者,无心可制也。活泼泼,净洒洒,不假造作也。噫,无上之心法,甚深又微细,粗心难委悉,况复不经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在很多方面,务须请教善知识微细指示,方得不错谬也。记住:对境无心莫问禅,唯人自肯乃方亲。何以呢?因为对境无心即是禅故。何须更问人呢?莫要骑牛觅牛也。但也须是对境了了始得,非是逃境而后无心无也。若是守住一境而后始无心者,则此只是属静定,尚有欲在(著静),非禅也。

若真具正见之人,则自然必有功夫正受在,不用怀疑也。若无有正受,则正见无由得生,此亦一定之理也。虽然今时之法师学者多能言会道,然其所说法,甚是笼侗,为相似法。凡愚人睹之闻之,以为正见,称善知识辩才无碍。若明眼人看来,则叫苦不已,颠倒错谬,迷惑学人,甚之甚矣。今之行人,每多邪见,各执已是,故难可与语,不堪教化也。设有一人,真善知识,若人来问:师见性否?知识答言:吾见本性。如是问者,奔走相告。闻者悉怒,竟来问罪,劈面就诘:见性之人,有妄想否?了生死否?若我打汝一拳,你还手否?……知识知是愚顽难缠,难可与语,故唯沉默之,不为其所动,任他把火烧天徒自疲。唉!自己原是邪见偏重,却来讥责有道德之人,可悲可怜!不见祖云: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若无妄想,即是禅定;若了生死,则名解脱;纵使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亦只能说其忍辱力好,岂能证明见性与否?如是相问难,岂非大错?须知,初见性之时,如初生婴儿,虽无举足之力,却是六根俱足,与力士了无所异,但尚须假以时日,方有担荷之力。因此岂能以能荷担否而问难之呢?见性不久之人亦是如此,虽言见性,实是凡夫,妄想尚有,生死尚在。然与凡夫亦有别,因见性故,具正知见,悟后圆修,与不悟者相较,则日劫相倍。虽从外表看去,如同痴人,无丝毫奇特之强处,然实应尊敬而亲近之,不应相贬相谤也。此见性之凡夫,正见性之时,分明了见此心体本自空寂,恒自清净,不生不灭,不动不摇,虽时有妄念,然此心体不与妄念和合,各住各位,正如经云:“是法住法位世界相常住”是也。亦不被妄想所染污,青山不碍白云飞,了无妨碍。故见性之人,不畏妄想,不除妄想,唯见性令其不忘失而已。故唯须保任,更无别事可为也。然初见性人,习气宛然,故亦有保任不得力而忘失的时候,而随习气而贪染也。故见性之人,亦须假以时日,绵密保任,放下万缘,一旦保任成熟,如是则妄想自息生死自了!故经云:“不除妄想而证菩提,不断生死而入涅槃”,即此义也。

六祖大师向诸弟子自陈开悟经过曰:慧能才闻经语,心即开悟。故至黄梅忍大师处求其证明,在其途中为一老比丘尼讲涅槃经……此因已悟故能讲也。若不开悟,又不识字,又从未听人讲过经,则无由能讲涅槃经,其理甚明。至见五祖,五祖即问话试之,而慧能果出语不凡,故五祖深器之,赞之曰:根基大利!你不用再说了,吾已知之。然又恐其初悟,其力未充,故嘱其曰:“著糟厂去”,教作保任功夫也。经八月,五祖估其已成熟,故叫门人弟子各去作偈,以选传衣人。六祖果不负师望,作“本来无一物”一偈,呈示五祖。五祖见门人总惊,恐人加害慧能,故以鞋抹之曰:亦未见性。(而今之法师误解,注解《坛经》中曰:此时慧能实未见性,只见其体,未显其用,故至五祖为讲金刚经时方大悟见性,作五个何期自性之语,可以证明在前的未见性……。唉!不知体用元不二,有体必有用,实不可分也。譬如真见镜无讹之人,岂有只见其镜体而不睹其光用之理吗?如果镜不能鉴物,则只是玻璃、非镜也。难道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一偈,只相当于二乘的偏空甚至于只相当于外道的断灭吗?故由此可知,作此解者,悉是以已之聪慧,抒其一杆之见,不足信也。不知慧能在前早已见性了。且“本来无一物”一偈乃是南宗顿悟的代表作一核心的焦点之所在,若此偈被贬低,则是谤其南宗,亦是谤其南宗之后的一切祖师,悉未具眼在。如是则过失甚大!知乎?所谓“本来无一物”者,即直下无心,本自清净,不假拂试之功也。与北宗秀师之渐修渐悟相较则实高之在上也。)五祖知其保任成熟,故随后至六祖舂米处,问之曰:“米熟也未?”慧能答曰:“米熟久矣,尤欠筛在。”已熟很久啦,只差师证明一下而已。若无人为其证明,则终觉有欠馁当,难生至信,未免无丝毫怀疑也。当知“证明”一事至为重要:一则有师承,有其来处,非无根据也;二则永断疑根,而生不二之至信也;三则可信于人,使后人不疑师也;四则,表对此大法之尊重,非草率相称也,等等。而今人忽之,不重视其证明。不知诸佛祖师代代相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之心地法门(正法眼藏),并非是有法可传,有法于人也。若言法可传,有法与人,则成邪见。诸祖师之所以出头来,只为证明此事不虚而已。汝既如是,吾亦如是,以心传心,心心不二,如是而已!故五祖于三更为其讲金刚经而证明之,当讲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悟,永断疑根,言一切方法不离自性,并随道“五个何期”,何期者,即果然不错也。当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如今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果然无所异也。只是初悟与今悟之力量与机用有大小之别而已,并非于前未悟,至此方悟也。是以行人不要错会。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性这一桩事,甚难描述,故曰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因为此一性体,它不是个东西(非物),不属念头(非心),也不是虚空(非空)。若是物,则眼可以见,虚空亦眼能见,心念亦自能返察觉到。此性体即非物非心非空,则非是眼可以见,非心念可以知,也不是除其心物,守其顽空便是,因此故说难也。然此性体,亦不与物、心、空隔绝,因性体遍一切处,一切皆依此性体而得住故,无一在此外者。然性体亦不与物、心、空和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只为著认外之境相而迷惑此性体耳!故欲见性之者,必先离其物一心、空乃得见之,故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那么,应怎样方得以离之呢?唯直下无心乃可离之也。行人若于无心处,了了见一灵明不昧者即是。既无心已,则非心非物;复灵明不昧,则非顽空也。而所谓了了见者亦不是眼见,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性体即不是个东西,要见则唯是全体显现而见之,而不能说见一分不见一分,或只见一半,没有这个道理。你可以说有时见,有时不见,这还说得过去。有时不见者,因有时被其妄想覆盖而性不现前故也。所谓的见性,即就是认得此性体而不迷,识得此性体而不惑。故祖有偈曰: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此宗门下一法,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也。而今学教之人甚难信入且误解之处极多,难以例举也。此一念成佛法门,圆顿至极,致使三乘胆颤,十地魂惊,况复当今愚顽之凡夫乎?故闻而生谤者,比比皆是。有学教人谓吾曰:你们禅宗人,其说理倒是极高深,然证到的品位并不高,证个四果已极不容易,况菩萨之一地二地乃至十地乎?不见慧思禅师方证十信位,其弟子智者大师更低,未净六根,其余之辈,更何须论?是知见性成佛者仅指名字即佛而已,非相似即佛。非分证即佛,更非究竟即佛。如是则岂能狂言三乘胆颤,十地魂惊乎?故一念成佛未足信也……。吾闻是言,叫苦不已也。斯人竟以教下之说来评定宗门下见性成佛之法,真可怜悯也。不知教下之法,多是将黄叶为黄金,权止小儿啼故,故曰:但有名言,皆无实义也。尤其是修证之品位及阶级次第等法,实不可一概而论。何以见得呢?因为说修说证及品位阶级次第等法,皆是佛为阿难及诸声闻。地位菩萨等弟子之根基所言,非对佛乘之根基弟子说,故不可混淆滥用也。只为阿难及诸声闻弟子菩萨众等人,闻佛宣说圆顿见性之法,只是仅解其理,心里明白,却未直下到得此个田地,只为不能直下无心,顿亡知解,一念不生故。如佛于楞严经中先开示见性成佛之法,而后见其阿难不了,故顺阿难之问而解答其修证次第、亦为末世之修行者以此作为准绳也。此乃不得已,权作此次第修证阶级之说也。即知如是,则不应固执此说也。故华严清凉国师判顿教曰:一念不生即是佛,更不论如何若何。并言:直进菩萨(即不历诸位也)十信位满即成佛。此语不虚也!黄檗希运祖师亦曰:“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迥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你岂不见他涅槃经中广额屠儿放下屠刀,便立地成佛吗?他就是一念成佛的模范。你又岂能评其为名字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耶?若究竟而言,则佛尚不可得,见性之人,唯见此寂灭之性荡然清净,唯认此寂灭之体而安住之,此中无佛无菩萨罗汉,无我无众生乃至无菩提涅槃等法,一切总无。你又岂能评此虚空之性为佛耶,菩萨罗汉耶,众生耶!若作是估评者,则岂非错谬颠倒之甚乎?是以著相之凡夫,唯睹其相而生妄执,不见其性。若仅从相用上而作评估者,则即便释迦再世,亦不免误认为一凡夫僧。故知,凡夫见佛相,佛亦只是一凡夫身,若众生见佛性,则众生即是佛也。故云:蛇一跃为龙,不改其鳞;凡夫一悟成佛,不改其面也。法华云:唯此一事实(见性成佛也),余二则非真(三乘次第修证品位差别也),除佛方便说(非了义究竟之说也)。因此,望诸以教估评宗门之法师学者,务须留心。吾宗门见性成佛一法者,唯是直入此无为心体,故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无法可学,无行可修,凡有造作,悉是梦为。故不假方便,不走弯路,直指此心,见性成佛也。故一切不论,不论禅定解脱。神通变化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因这悉是有为造作故,与此寂灭心体毫无关连。然此顿超直入如来地之妙法,却被机不广,独接最上乘根基之俊流而已。诸大祖师睹此直指见性一法,不能广被上中下各机,故恐其达摩一脉难以相继而源远流长。因此,别出手眼,教后人以参究一法。此参话头一法,能普摄上中下三种根基,凡圣同修,如是则无复忧矣。禅宗至于今日,本应以参究为宜,因为时人根基浅薄,习气浓厚,若直指见性者,则无人敢承当,亦不得真实受用。若以识心承当者,则丧身失命久矣。未悟言悟,是大罪人,妄招无间之苦。说这说那,徒成话柄,翻成知解,与道转相远去矣!是以祖师及古德,教人死参公案者,乃是深知时人弊端,而下此良药也。非如今之学者所言:“参禅人疑情发不起来,反不如以直指为宜,”错也!此乃是不知今人之流弊而作此轻浮之语也。是为不体悉代代祖师之苦心也。故勿要标新立异,以显己之见解高于古德之上。今人之所以疑情起不来,乃是自己生死心不切之故,非有他也。试问:今之修行佛法者众中,不论出家在家,又有几人真具出离心?真正修行人尚不多见,甚是难能可贵之极,况生死心切,道心坚固,始终不谕者乎?大多是凑个热闹,欢欢喜喜打发时光,仅凭一时之兴趣而已。即便有真发心参禅者,一旦真正去逼拶追究此一死话头,则觉枯燥无味,闷闷不乐,寂莫难熬,毫无法喜可言。于是乎,纷纷退后不前,视参禅如冤家,不愿再提矣。须知,走修行这一条路,原是为对治自己的妄想习气毛病,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故非得吃一番苦不可成办。欲想轻轻松松不费力气不用吃苦耐闷而得成就者,我看万中无一。你且看他世间求功名之士,尚须十年寒窗苦读,方有出头之可能,况吾修行道中欲成佛做祖乎?本来,忍受一生之苦,免受身后万劫轮回之极苦,本是便宜不过的事,世上再无有比此修行一事更一本万利的了!只是当今放逸无度且目光短浅之徒,善根微薄,难可与语也。

行人虽知,宗门下之见性,还不完全是教下所说的证法身。坛经曰:“三身四智体中圆,”此体即是指自性本体也。而三身四智悉在此性体之范围内,法身仅是三身中之一身而已。当然宗门下有时也把此本性叫作法身,名曰:“无等等法身”,是以很容易引起误会。吾有时亦偶与学教之法师辩论此事。而他们却大多各执已见,认为宗门下之见性即是教下之证法身。故吾辩之曰:教下之地位菩萨,破一分无明,证见一分法身,破四十一品无明。分证四十一品法身,唯佛一人究竟证得。如是则仍属有修有证也。而宗门下则不然,唯直下无心,直见此性体无余,而后保任,不让它走失,不关修证边事。即便有人以此“保任圣胎”为修证之事然与教下之有修有证实是有别也。教下之修者,即所谓断见思,尘沙,无明诸惑之行处也(修法也);教下之证者,即所谓证四果及五十五品位之阶级次第也。打比方说,宗门下之见性即好比是直见月体,然后看守之,不让其忘失,其间纵有浮云来盖覆之,因见此月体已多时了,故自有其月体之印象在,故亦不被其浮云之幻相所迷惑而认境为月也。浮云若离去,则月体全现,更不复迷惑狐疑矣,此为见性之功也。若能于二六时中,看守(保任)成熟,无丝毫忘失,念念得见,时时现前,无有间断(既打成一片也)者,唯此一月体显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如是则名为证道。由此可见,从见性到证道,于其中间,实无次第阶级,只有个生与熟的关系,更无有异。仅此而已,不历诸位,实无可修可证,亦无可名(不名为佛,更不名菩萨等),亦无相貌可见。教下则不然,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破十分无明,见十分法身,如是渐增,乃至破四十一品无明,至等觉位,直至无明破尽,证妙觉位。位位不同,位位有别(指境界及其功用)且初地不知二地事,更难测佛境界也。故知实有其次第阶级之区别,实是有修证在。就好比是云中月,被云盖覆从未曾见,故不识月之光体,纵听人介绍,种种多般之谈,实未亲见。如是复听到,见过月体之人(佛也)说:若要见月,须去其云方得见之。于是此人,用种种办法,去其浮云(修证也)。当去其一分浮云,则得见一分明月,如初一之弯月;去掉二分浮云,则得见二分明月;如是渐增,而其所睹月之形体实有大小之别,且光明亦有大小之别(指阶级及功用境界也);增之不已,直到最后,月体全现,至此方无余事可为也(修证事毕)。而此真月,不属证得,原本有之,然若不修证(指去妄想之浮云),则无由得现,故亦不离修证,亦属有修有证。由此比较可知,宗门下则唯论见性,其余则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教下则是有其阶级次第,不可以凡滥圣,故有六即佛之说也。但却不可以此教下之说而强加于宗门之头上,以为宗门亦有其品位之分及次第之修证也。

讲到功夫,今人多以神通感应来衡量修行人的功夫如何。这实在让吾担忧不已,故甚有必要一提。须知通有五种:一、妖通。即所谓附体现象,如蟒蛇、狐仙及山精鬼怪等附在人身上而具有的某些功能。如某些练气功者因著相,著境界爱著神通,故而被妖怪所乘而附体,当然也有些人是因生病体质差而又福德微薄,故被其附体。他们悉自言是佛。菩萨再来度化众生者,能给人治病,并能预言一些事等;二、依通。如今之学佛及外道人中,通过念经持咒画符而得之神通感应等,即属此类,但这些人贪瞋痴慢俱在,且无正见,故不名为功夫也。又如外道之服饵及灵丹妙药而得之奇能异用,悉是依通也。即便密宗之持咒获通也多是此类;三、报通。如天人鬼神等,不因修得而自然具有之神通即属此类,有些小孩子天生亦具某种通,悉是报得之通也。虽是神通广大,然尚是六道中凡夫,非功夫也;四,神通。通过修习禅定功夫及静虑等法而获得之五通,既此类也。然四禅八定之法,乃佛法与外道之共法,尚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虽因修炼而获得之通,然亦是生死凡夫,非功夫也。以上四类,虽悉有神通,但你能说他们是有真功夫的人吗?有正见之士,绝不承认!至于证果之罗汉及佛菩萨之神通妙用,因已居圣位故,自不在言也。若再评论圣人有无功夫,则为愚痴。五、道通。此即是见性之者所具之神通妙用,能于刹那际,化有(妄想)为空(空性);转生死为涅槃,转贪瞋痴为戒定慧;转娑婆国土为净土,革凡成圣。能于一念中,供养十方诸佛,无一空漏,能遍游尘沙佛世界无所障碍,入火不能焚,入水不能溺,天不能盖,地不能载,三界中独称为尊、六道里独称为圣,此即所谓道通也。然此通非关神通变化,法之所至,本如是故。是以末山禅师云:不是神,不是鬼,变个甚么?因本非男女相故。但此通唯见性之者所独有,非凡夫人之所勘测。此则是为真功夫也。那么,未见性之者及未入圣之人,难道就没有功夫可言了吗?那又不然。但欲讲功夫,都必须建立在正知正见之基础上方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所谓依正见修行,指凡所修法,皆为对治自己的妄想执著习气毛病等。使其淡泊,损之又损,以至无为。究竟而言,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若离心无念,则无一切差别之相。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9: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参禅用功,本来没有如上这许多葛藤理路可言,只是值此末法之际,邪见炽盛,各执己是,而惑乱初学行人入正修行路久矣,故山僧不得已而针对时弊作此辩也。然却是挂一漏万矣,实难以凭一己微薄之力而一一为之辩析,还得望诸正见同流共挽洪涛,使宗门重放昔日之光芒,则吾愿足矣。诸位同参,人身难得今已得,正法难闻今已闻,唯在行矣!若不将为意,虚度空过光阴,则腊月三十日到来,难免如落汤螃蟹,手忙脚乱,想要在此生死路上自由自在,亦不免成为一句空话,故莫图口快,须贵在心行处得力。故古人云:著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努力努力,时不待人,珍重!

(录《参禅指归》)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第九章    真假开悟辨别



宗镜录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悟了。书中提出十个问题,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经教的,一切佛经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说一样,一看就懂,不须研究。

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

“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二还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不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四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五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六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七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源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一一辩得真实否?

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十还闻差别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前面这十个问题,可以作判断标准。

第一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画图颜色一样,与文殊菩萨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这样吗?

第二问,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别人当面妨碍了你,总之,逢缘对境包括很广,见色闻声了不动心,日常生活间,甚至晚上睡觉都能合于道,你做得到吗?

第三问,佛教的经典,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拿过来一看,都懂了,听到最高明的说法也不怖畏,而且彻底的透彻明了,没有怀疑,你做得到吗?

第四问,所有的学人,拿各种学问问你,你能给予解答辩才无碍吗?

其余还有六问,大家可以自己研究。



笔者曰:若讲到开悟,即是真正见到万法的真实相,即诸法实相,祖师所见如是,我们亦应如是,但是学人惭愧,尚未开悟,只是将自己多年来参学的经验教训和修学的一点体会,供诸位同参道友们参考,以期抛砖引玉,共同切磋,若有不当之处,尚希同修大德慈悲教正,是为至幸!

愿和诸位同修共同参究,愿法界众生同证无上道!

第十章    附录



●神会大师反对神秀的十六字禅法:“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神会禅师之思想:一、顿悟,即立地顿超、顿除妄念;悟是悟无所得。二、定慧平等,念不起,空无所有名“正定”;能知此念不起,空无所有名“正慧”。此即是定慧平等。三、无念。不作意即是“无念”,应无所住。四、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此宗门只许你知,不许你会。五、任运无为,修习即是有为诸法,生灭本无,何假修习?本性自然。禅宗接引人的方法:一、不说破。一切唯心所造,应知心亦不可得,即无佛可外求,无法可内寻;一经说破,便成“口头禅”了,所以教人自己体会去。二、疑,其用意在使人自己去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从疑入手,参见本来面目。三、禅机。给你一点暗示,比如一举一动都含有禅机,又所答非所问。四、行脚。学人不懂,只好多方参学。有时挨了一顿棒,一声骂,还是不悟老师本意,只好让他游方行脚,到别处寻机缘。五、顿悟,从不说破,一直到“桶底脱落”完全是觉悟的利根表现。德山禅师叫人做一个吃饭、睡觉的人。



●《顿悟法语》摘要

1、佛即是性,离性无别佛。

2、佛性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非果。纤法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

3、性是心之体,心是性之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体用一如,名不二法门。

4、心心寂灭,觉性圆彰,万法具足,不离自性。

5、有念无觉,凡人境界,有念有觉,贤人境界,无念有觉,圣人境界。

6、心无异相名为真如,心不可改名为法性,心无所属名为解脱,心性无碍名为菩提,心性寂灭名为涅槃。

7、破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8、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9、大丈夫双手拨开生死路,奇男子双眉皱裂名利关。

10、建立水月道场,修习空华万行。降伏镜像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11、诸佛寂灭相,不可以言说。若心行处灭,是真如法门。

12、云月自明暗,山川无古今。念到亡言处,休论佛与心。

13、知见立见,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14、有是如幻有,空是毕竟空,空有俱不著,入大光明藏。

15、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唯传第一义,其乐自悠悠。

16、一念分别被云遮,圣凡本来共一家,随顺众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1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8、海里无风浪不起,一念不生即是真。

19、诸法究竟不可得,有遗无余毕竟空。

20、性体本寂,智用独照,寂照无二。

21、禅定三种类: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

22、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3、尔要与佛祖不别,但莫向外求,尔一念心上清净光,是尔屋内法身佛。

24、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25、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

26、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学参禅亦工夫。

27、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

28、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悟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

29、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30、正人说邪法,邪法悉归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

31、我心俱空,无得道念,若于道有得,于法有名,是凡夫之行。

32、心本无形,因尘有相,尘灭心灭,真心湛然。

33、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即名中道。

34、终日忙忙,那事无妨,不求解脱,不要天堂,但能一念归无念,高步毗卢顶上行。

35、蚌腹隐明珠,石中藏碧玉,有麝自然香,何用当风立。

3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37、独行独坐无拘系,得宽怀处且宽怀?

38、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39、世间万事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不长,如常恰似秋风至,无意凉人人自凉。

40、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41、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42、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

43、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因言显道,道显遗言,若言不遗,因言障道。

44、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知一切佛法各各不相属,名得道人。

45、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46、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47、了知守心是第一道,省力气又上道。

48、自性无人亦无佛,一道清流,是自性无生法忍。

49、三界业报,唯心所生,心灭之界灭,心生三界生。

50、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不生不灭,自性圆满,无有分别,乃胜念十万诸佛。

51、虽西方人,心不静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52、性空缘起,千差万别,缘起性空,寂静一味。

53、诸法本缘起,缘起毕竟空,十方诸如来,一路涅槃门。

54、三界无安是火宅,更于何处可安居;诸法性空是诸法,证到无生始悟生。

55、了了知心,住无住处,见无所见,得无所得,佛与众生,皆不可得。

56、祖师西来唯传心佛,直指汝等心本来是佛,心心不异。

57、深入法性,寂灭真境,一念顿脱,彻了自心,豁然贯通,涅槃现前。

58、平地上死人无数,过得荆棘林才是好手!

59、六祖日:“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60、“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坛经》

61、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一切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坛经》

62、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楞伽经》

63、不愁无庙,只愁无道。――倓虚大师

64、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从他诽,任他谤,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永嘉证道歌》   



●达摩五更偈: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胸同虚,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如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森罗万象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本性即含融,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普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释疑(六问)——唐六祖慧能

神会阅大藏经六处有疑,问于六祖,六祖一一为答(见景德传灯录)第一问戒定慧曰:戒定慧如何?所用戒何物?定从何处修?慧因何处起?所见不同流。六祖曰:定即定其心,将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见自知深。第二问:本无今有有何物?本有今无无何物?诵经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祖曰:前念恶业本无,后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后代人天不久。汝今正听吾言,吾即本无今有。三问:将自生灭却灭,将灭灭却生。不了生灭义,所见似盲聋。祖曰:将生灭却灭,令人不执性,将灭灭却生,令人心离境,来若离二边,自除生灭病。四问:先顿而后渐,先渐而后顿,不悟顿渐人,心里常述闷。祖曰: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顿渐是常因,悟中不迷闷。五问: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初后,何生为正。祖曰:常生清净心,定中而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先,双修自心正。六问:先佛而后法,先法而后佛,法本根源起,起从何处出。祖曰:说既先佛而后法,听既先法而后佛,若论佛法本根源,一切众生心里出。黄檗祖师曰:“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难成道。”
发表于 2010-6-14 10: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楼主的签名我看不懂
发表于 2010-6-14 15: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