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0 16: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赖黄金 于 2010-8-20 18:05 编辑
请楼主明确:
1、模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所统计的数据到底是气压?还是地气?或是水汽?
3、地气压强与大气压强是同一个概念吗?
丹竹子 发表于 2010-8-20 12:21
因后学所识有限,本来不敢参与“什么是气”的争论。
但既然易友对已发出的帖子提出相关问题,也只好尽后学所能理解的,尽可能说明一下。
就算越说越不清楚,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过程吧。
(A)“气”是协同规律
古往今来论述“气”的文章,就只有今人王唯工所著《气的乐章》一书,是后学自觉能大致上看得明白的。
其它的古今高论,由于后学根器浅薄,纵偶然能掌握其用,却从来未曾通悟其理。
按《气的乐章》以现代科学论证,运行在人体12经络的气,可对应予心脏跳动频率的12个不同谐波,即:
0f, 1f, 2f, 3f, 4f, 5f, 6f, 7f, 8f, 9f, 10f, 11f
表面上气就是不同的共振频率,但王氏没直接这样说过。我相信这是因为,王氏也(当然)晓得“气”除了影响血液流动外,还影响神经线和内分泌等等的生理互动。故按我理解,王氏观察到的12套谐波,只不过是气背后机理所反映出来的部分(也很重要)现象。
从气会产生12套谐波看来,可颇肯定的假设,12经络所反映的气,就是人体内12套不同的“共振”规律。由于广义的规律不一定需要以“频率”来量化,所以更广义的定义气,就应该称为“协同规律”。
后学就是按“系统内的各种协同规律”来理解“气”。
人体如是,森林如是、机构如是,风水、择日亦如是。
(B)先天形峦形成共振环境
后学对气的理解,还没到达能分辨“地气”和“水气”差异的水平,故丹竹子君的问题,只能尝试如下解答。
看玄空古籍,可猜山川的“大”环境,是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共振腔孕育“协同”为首重要务。
按妙空禅师所言,山上的来龙,地上捕捉不得,必须以阴阳宅去乘之,才能收集得到。
后学以为,这等于说山龙之气是困于龙脉内,如电线之短路。所以不能如上图般,看着线条的简单形状便做模拟计算。
故此先不讨论其模拟。
至于所谓水气,还可细分为
i)以风为主的山谷之宅,影响宅宇最关键的气难以一条曲线来表达。故此也先不讨论。
ii)以街巷道路为先的井邑之宅,影响宅宇最关键的,就是妙空禅师所说的人为龙气,人多龙气盛。故此,也不适合以一条简单曲线来表达,亦先不讨论。
iii)以水为主的旷野之宅,在平洋地单单受着一条水的影响来结穴(不论好坏)是完全有可能的。故此,首先选择了这种情况来模拟。
借用《气的乐章》里的概念,气是协同模式,跟共振类似。若要共振产生,最简单的模型,就是共振的主体被困在一“力场”当中。
上面的地气图就是模拟这种“力场”。当中简单的假设了气场是直接的从河里放射出来,其强度是“离开河流越远则力度越小”。
原因也很简单,在能量固定的情况下,离开发射点越远的地方,要分享能量的范围就越大,单位能量被分薄减少,就变得很必然。
由于河流放射了“力场”出来,被河流包着的范围,便受这种“力场”的力压着。我想时下很多大师会称类似这种“力场”为“气场”。
(C)在共振环境内“振荡”着的才真是气
至于丹竹子君的问题:“地气压强与大气压强是同一个概念吗?”就可以这样来理解。
地气压力可联想为“玄空之气”的压力场。由于玄空之气,并不是空气,所以两者不一样。
但不妨设想,如果能模拟出一个大气的压力场,数值跟“玄空之气”的压力场一样分布。那当丹竹子君放一个空气球进入这个大气压场后,便能看到气球困在大气压场中用不同的模式振动。按后学理解,这些不同的振动模式,就是古人所说的“气”。
这些“气”(模式)因人而感,即被人感受后,再表达出具体能看得到的现象。有所谓形气相感,天有是气故人、地才有是形。就好像一断愉快的音乐、图画、诗词、话剧能影响人的行为、感觉一样。
(D)时气、拨砂、人为和其它因素
上图所模拟的气场只是一个舞台,具体它会演出什么剧目,还要看人为的择日、立向和其他具体操作。但紧密的水龙形峦,就像一个好的U花式表演车场,能让表演者长时间轻松的做出各种花式(“气”)。也较易容许协助表演者的外力,进出表演场地来提供辅助或启动不同的共振模式。
希望以上的论述能足够清楚阐释后学对“气”和“气场”的个人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