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14
- 回帖
- 0
- 精华
|
楼主 |
发表于 2010-8-15 19: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5)今天天文学家对早期历法的解读。今天的天文学家解读图书与卦,解读出的仍然是历。这里摘录几段天文学家解读图书与卦的话,供读者鉴赏:
其一,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久金先生在《彝族天文史》一书中写下了卦中有历的话,他说:“八卦与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所使用的数当与历法的周期有关。具体地说,无论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它的十个数就是我国古代十月太阳历的十月历。所谓宇宙和自然的变化规律,就是指四季变化。原本是用它推算月的,后来又将它推广。用来推算日和年。”——天文学家指出,最初的历法是用八卦表达的。
其二,还是这位陈久金先生,他在1986年第2期《自然科学史研究》发表了《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所谓伏羲受河图,禹受河图或洛书,是说天授他们治理国家的大法,其中自然包括象征王权的历法。”——天文学家指出,最初的历法是用图书表达的。
其三,云南天文台高级实验师李维宝先生在《云南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研究》一书中介绍了云南彝族、傣族、佤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所采用的多种历法——太阳历、阴阳合历、物候历,以及远古时期先民所采用的“山头历”。
书中多次出现太极图:介绍傈僳族历法时,出现了太极图;介绍彝族历法时,出现了太极图、河图、洛书与八卦。
傈僳族的历法,太极图位于中央,围绕太极的是四面八方,四面八方之外是十二属相组成的大圆。这个图是傈僳族先哲所绘。(傈僳族的历法图与藏 族历法图大同小异。笔者在藏族《天文历算》一书中发现了内外三层的天文历法图:中间圆分九宫,九宫外环绕的是八卦,八卦圆之外,也是最外层的圆是十二种动物组成的大圆。)
彝族的十月历,一年分阴半年、阳半年。冬至到夏至,太阳视运动由南回归线向北,这半年为阳;夏至到冬至,太阳视运动由北回归线向南,这半年为阴。一年的阴阳各半,彝族先贤是用太极图表达的。春夏秋冬四季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这八节,彝族先贤是用八卦(史称八角、八方)表达的。
本文这里,引用李维宝先生三处笔者前所未闻的新观点:
其一,解释图书之数的新观点。在第四章“彝族十月历溯源”的第三节“十月历演变脉络”中,李维宝先生将阴阳、五行、图书之数合理地解释到了十月历中。他说:“‘阴阳五行历’,即以五行为月名,依次为水、木、火、金、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现一次。按《易》的表述叫做五行生成说,上半年作物生长象征阳,下半年作物成熟收藏象征阴。五行纪月在一年中出现两次,都兼有阴阳,即以水月代表一月时为阳,代表六月时为阴;火月代表二月时为阴,代表七月时为阳;木月在三月时为阳,代表八月为阴;金月是四月时为阴月,是九月时为阳月;土月代表五月时为阳月,轮到十月时又为阴月。概括地说,五行在上半年若为阳,下半年再出现时必定为阴,反之亦然。”上半年为阳,下半年为阴,阴阳在这里顺利地进入了历法。
金木水火土纪月,五行在这里顺利地进入了历法。
以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这十个奇偶之数记阴月阳月,河图之数顺利进入历法。
其二,解释五行的新观点。《洪范》中的九条治国大法,第一条所出现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被李维宝先生解释为五行历。他在第六章第三节中说:“《洪范》五行不可能是什么哲学概念,而是……1年分5个时节的历法……这种历史传统早在周朝就有记载。如《春秋》记鲁桓公‘四不正朔’,《论语》中有‘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等,都是被当作大事来记录,说明那个时代各诸侯国都把历法视为国家的大政,《洪范》把五行作为9条大政中第一条,必属历法无疑了。由于鲧不重视历法,‘汩陈其五行’而失败了,禹把治历当作9条大政之一,所以才成功了。”
《管子》以五行论历,《淮南子》以五行论历,以此而论,李维宝先生的认识是完全有历史依据的。他对图书与历、八卦与历的解释,绝大部分都是笔者所能接受的。尤其是他对《洪范》五行的合理解释,笔者一是感到新鲜,二是完全能够接受。
这里,有一点值得商榷的地方。“《洪范》五行不可能是什么哲学概念”,李先生的这一说法是站在天文历法的立场上说的。实际上,针对茫茫宇宙、漫漫人生所提出、所解答的问题,都在哲学的范畴之内。五行,符合这两个特征,所以,五行既是历法,也在哲学范畴之内。
其三,立杆测影十根杆的新发现。尤其使笔者受益的是,李先生考察出羌民先民立杆测影时使用的十根杆,彝族继承了这一传统。《周礼》中的立杆测影,使用的是一根杆;《周髀算经》中的立杆测影,使用的也是一根杆;一根杆,无法引起对图书的遐想。而立杆测影的十根杆,可以引起无限遐想。十根杆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与天地之数有没有联系?十根杆围成一个同心圆,图书最初的形成,与这个同心圆是否有关?
非常遗憾的是,李先生没有看到《土鲁窦吉》一书,否则,会将历与图书的关系解释得更完美。
五、简要述评
1、彝族图书的介入,有助于对中原图书的进一步理解,进一步解答。
2、彝族同胞非常敬重自己的文化。远,没有“焚书”之乱;近,没有“疑古”之争。所以,这里的资料是可靠的。
3、天文学是人类第一学,第一学的落脚点在历法,这是人类一致认同的结论。有文字之后,历法由文字来表达;无文字之前,历法源图书来表达。如此理解图书,在逻辑上并不勉强。
4、知道图书反映的是天文,表达的是历法,就可以顺利理解“圣人则之”这句话。则天、则历法,在先贤那里,是必须的。八卦是圣人的作品,图书是圣人则之的对象。图书与八卦的关系,在此处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答。
5、源于天文的第一法——历法,在《尚书》、《周礼》、《礼记》、《管子》里,是立政之本,是务农之本。在《黄帝内经》里,天文历法是养生之本,是医病之本。书中的道理在书外,书中的道理在自然哲理之中,从这一基点上看,人文的来源问题可以清晰地解答,人文的源头在天文,人理的源头在自然。
6、时间与空间,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天上日行周天365.25度,历中一年365.25天;度属空间,天属时间。天文与四时之气、与八节之气、与二十四节气,在如此时空中完成了一个完整过程。终点之处是新的起点,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周而复始,原始反终。
天文与天气的一体关系,在图书与八卦所创立的时空观里确立。有什么样的时空观,就有什么样的自然科学。从正确的时空观再出发,就一定会像先贤那样创造出利用自然而不危害自然的新文明。近而言之,有必然的天灾为什么不能进行必然预报,这是错误的时空观所导致出的局限。割裂了时空联系,割裂了天文与天气的联系,仪器再精密,也认识不了天气、天灾的根本原因,也不可能做出一星期之外的预报。对照几千年前产生的,今天还在使用的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时空观与方法论上的优劣,是不是可以了然于瞬间?
就长远而言,在先贤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利用自然而不危害自然的新文明;就眼前而言,在天文天气合一而论的哲理指导下,找出各种天灾的天文依据,解答各种天灾的预报难题,研究图书的现实意义,是不是应该体现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