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095|回复: 1

唐密研究──持松:弘学东密的英才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7-7-17 1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http://blog.sina.com.cn/tmyj


曾就读于杭州「华严大学」的释持松和宁波「观宗学社」的释显荫,分别于二○年代初转赴日本修学「东密」。一从华严,一从天台,持松和显荫都是由显入密的佛教僧人,成为浙江僧人转学东密的两大英才,这可视为是浙江转修密法的直接效应。持松和显荫以汉僧身分赴日本修学东密,其行为选择本身,可说是受民国初期密宗勃兴的直接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太虚主持的《海潮音》舆论推动的结果。

  持松(一八九四-一九七二),俗姓张,法名密林,原籍湖北荆门。自幼接受私塾教育。父母亡故后,他于一九一一年投荆州铁牛寺出家。两年后,又到汉阳归元寺受具足戒。在寺中闻《楞严经》,未达经义。翌年,适闻上海在「中华佛教华严大学」之设,遂入月霞法师(一八五七-一九一七)创办的「华严大学」预科班,修习贤首教义。后随华严大学迁居杭州海潮寺,持松随校修习,得以毕业。正当持松潜心于贤首教义修学时,得闻日本盛行密法,遂于一九二二年冬,与太虚弟子释大勇结伴东渡学密,成为民国初期第一批东渡学密的显教佛僧。

  持松至日本高野山真言道场,礼天德院金山穆韶阿阇黎,受古义真言宗中院一派传授,获第六十三世阿阇黎位[注7]。一九二三年,持松学成归国,最初意在上海传化。不久,因持松在华严大学的法侣惠宗法师正住持杭州昭庆寺(普提寺),所以持松归国后,决定先到杭州弘密。他选择普提寺作为传法灌顶的弘法道场,开坛传密,从之习咒印密法者,多达百余人,盛行一时。持松在菩提昭庆寺的开坛传藏,这是民国以来,杭州第一次正式开坛灌顶,传授东密修法,开杭州乃至浙江全省修学东密风气之先,影响较大。但杭州最终未成为修学东密的中心地域。

  由于倡导新僧运动且对「密宗复兴」持赞同态度的太虚,因筹创「武汉佛学院」,渐把弘法中心移到武汉。因此,持松在杭州普提寺的传密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即转赴湖北武汉。一九二四年秋,持松应武汉信众之请,赴武昌住持洪山宝通寺。在寺中,他建瑜伽堂,购置法器,绘诸曼荼罗,并讲经说法,开坛灌顶,建立真言宗根本道场,使武汉洪山寺成为近代密宗复兴的一个中心道场。而持松元人亦一时俨然而成为弘传东密的僧人代表。

  一九二五年秋,持松随中国佛教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在会后,持松留在日本东京,从权田雷斧受新义真言宗诸流之灌顶。翌年四月,持松又至京都睿山延历寺,学习天台密教仪轨及其教法。此后,持松重返高野山,依金山穆昭阿阇黎尊者,受三宝院安详寺各流传授及口诀,兼习梵文悉昙。一九二七年春,密林持松学成回国,临行前,金山穆昭传付其珍藏的金刚界、胎藏界两幅大曼荼罗。

  持松再度赴日学密,有三大收获:一是从权田雷斧僧正受学新义真言宗各流曼荼罗,二是修学台密仪轨及其教法,三是更加巩固了持松回国后弘传东密的正统地位。

  持松回国后,恰遇国内北伐战争,由于作为弘密重要道场之一的武昌洪山宝通寺毁于战火,持松不得已便留在上海传法。在上海功德林、净业社、清凉寺等处讲经说法,历时一年有余。一九三六年春,持松法师第三次赴日本留学。返国后,自此长住上海圣仙寺静修。同时应各地信众之请,曾先后赴辽宁、北京、南京、杭州、武汉等地,开坛灌顶,成一时之盛。据称,从其受灌顶者数以万计。在讲经说法之余,持松还潜心撰述,着有《华严宗教义始末记》、《密教通关》等。

  上海沦陷期间,持松称病,闭门不出,潜心修学,坚决不与日伪同流合污。抗战胜利后,应浙江省教会邀请,持松一度受请住持浙江名剎余杭径山禅寺。他在山门亲题「妙庄严城」四字,试图重振古剎。但翌年三月,上海静安寺恢复「十方选贤制」,公推持松为住持,并出任静安寺佛学院院长。持松最终未能住持径山禅寺。

  持松由华严显教折入传弘东密,甚为关注贤首教义与密宗法门异同之处的辨析。他曾在《海潮音》发表〈贤密教衡〉一文,针对东密始祖空海所主张的「华严不及密宗」之说,论析了贤首、真言两宗之间的教义之别,着重阐释了贤密两宗在成佛时节、因佛果佛、缘起法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持松的〈贤密教衡〉刊出后,随即受到了王弘愿的纠弹。王弘愿在其所办的《密教讲习录》中撰写了〈衡贤密教衡〉一文作为响应,并推出了单行本,对持松的归宗华严判教的观点进行驳斥。为此,持松再撰〈贤密教衡释惑〉一文进行答辩。该文在《海潮音》刊出后,又引起了王弘愿的再次响应,并在《海潮音》上刊发了〈答持松阿阇黎贤密教衡释惑〉。持松与居士王弘愿之间的论战具体过程,非为本文所述的内容,当容于别处再论。在此仅简单指出,持松之论密宗,与王弘愿的显着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深入显密经论,并基于华严立场而对真言密法加以会通阐释,从而超越了译介日本密宗著述的初期阶段,开始进入显密对话的义理阐释。持松法师以华严判教摄取东密的识见,堪称为民国初期佛僧对密宗研究的一大进展。

  释显荫(一九○二-一九二五),俗姓宋,名金云。出家后法名大明,字显荫。江苏省崇明县人(今属上海市)。十七岁时毕业于本县师范讲习所,因感世事无常,遂前往宁波观宗寺,礼谛闲老和尚(一八五八-一九三二)为师,剃度出家,并于慈溪五磊寺受具足戒。后回观宗学社受业,学习天台教观。此时的显荫年仅十七岁,为所有学僧中最年轻者。

  一九二五年,显荫在高野山完成学业后,回到上海。由于显荫在日本高野山修学密教时,用功甚勤,已身染疾病。回国后,又忙于搜集佛学著述,竟自病倒。其间,曾到杭州静养了一段时间,后回上海治病。终以病情严重,医治无效,于七月十一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病逝。得年仅二十四岁,法腊八年。

  因显荫过早夭逝,真正在浙江展开东密传法,唯留持松。从持松、显荫两位显教才俊东渡学密而短时即可成就的个例,给人一个印象,即似乎传学密法,远较参学显教来得容易,更能速成证达法身之效。正是出于这一认识上的误区,使东密的弘传,在二○年代中期堪称繁盛一时。当然,东密「繁盛」的持续时间并不长。此后未久,发心习密的汉地显教佛僧,即纷纷由东密转向藏密。从太虚弟子大勇由东密改学藏密的典型选择中,可以看出当时有「密宗」倾向的多数学僧,对东密仍或多或少地持有保留态度。而从人数上说,学藏密者更是远多于从学东密者。

    应该指出的是,从持松、显荫等人致力于弘传东密而专注于显密会通的义理阐述而论,密宗虽以「密印加持」相号召,但仍以经藏言说为根本,其经藏依据主要为《大日经》和《金刚顶经》。这是源于唐密的一大传统。在此意义上说,密教之「密」,属佛说之密意,而非为自心之密意。另外,东密强调密法修持的亲传性,亦有似于以心传心的宗门直传。当时中国佛教界对密宗义理与显教教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于东密教理与中国佛教诸宗派,特别是天台、华严和禅宗之间的关系探讨。但对东密与藏密的异同关系、对密宗义理的历史发展等问题,皆未提到讨论的议程。即使对于日本会通天台、密法的台密修持,亦鲜有人能够留心并完整地加以译介。我们仅透过太虚《论即身成佛》等论,稍可瞥见些许天台与密宗度理会通的意图。尽管如此,正如我们从张曼涛选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有关密宗义理与历史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佛教界对密宗的关注与探讨,仍以这段时间的著述为精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佛教界有关密宗研究所处的学术水平。

 

  (摘自《民初显密关系论述评──以密教弘传浙江及其效应为视角》,作者陈永革系浙江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4: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密述要》

  声明:《唐密述要》由唐密大阿闇梨释真圆法师授意整理并审定,如需转载,请勿删改。 

 

  目 录

 

第一部分:唐密流传

   第一章 唐密的形成

    第一节 源于印度

    第二节 三个阶段

    第三节 东传汉土

  第二章 唐密的东传

    第一节 东密

    第二节 台密

    第三节 东台二密的差别

    第四节 东密实质依然是唐密

  第三章 唐密的回传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一时复兴

    第二节 显密圆通的持松法师

    第三节 持松法师的著述传法

  第四章 唐密复兴的期待

    第一节 唐密复而不兴的原因

    第二节 再次东渡

    第三节 圆满受法   

 

第二部分 唐密传承

  第一章 教主

    第一节  大日如来

    第二节  大日如来法像

    第三节  大日如来与释迦如来

    第四节 显教与密教

  第二章 传承八祖 

  第三章 阿阇梨与三昧耶戒

  第四章 法嗣与法脉

    第一节 唐朝诸祖法嗣

    第二节 空海大师法嗣

    第三节 持松祖师法脉

    第四节 释真圆法师法脉

 

第三部分 唐密特点  

  第一章 即身成佛

  第二章 速获悉地

  第三章 适合所有有情

  第四章 护国利民的大法

 

第四部分 唐密教相

  第一章 教相与事相

  第二章 一乘同圆之教

  第三章 根本经典

  第四章 两部一具之曼荼罗

  第五章 体相用

  第六章 发菩提心

  第七章 五智与四身

  第八章 三妄执与三大劫

  第九章 六无畏

  第十章 往生净土

    第一节 密严佛国

        第二节 十方净土

    第三节 诸天修罗宫等  

 

第五部分 唐密事相

  第一章 印明与印信

  第二章 灌顶

  第三章 护摩

  第四章 观心法

  第五章 供养

  第六章 修学之顺序 

 

第六部分 唐密文化

  第一章 唐密祖庭

        第一节 大兴善寺

    第二节 青龙寺

    第三节 高野山

        第四节 其他    

  第二章 法门寺地宫与唐密

  第三章 唐密高僧的文化贡献  

 

  全文阅读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tmyj#serial_4bab952505000lks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