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1-22 15: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自: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11747-1-1.html
超导、涅槃、大同与新经济
科普图书将超导电性描述为两个形成"库珀对"的电子,彼此的速度正好相反,使得整个"库珀对"表现出来的净动量为零.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动量已经完全确定了的"库珀对",它们在微观上就会充满了整个金属空间[1].
这使我联想到佛家所言的涅槃境界.简单的按《维基百科》所言『...法身指佛陀住于大涅槃时,与真如同体,与万法合一的体性;恒河沙数诸佛皆住于此共同法身.. .』[2].
依佛理可推知,修行达涅槃境界者,当已破一切”人我执”,内化(internalize)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义.虽云涅槃乃属凡夫不可思议之境界,但中国人对上古大同社会的遐想,也许能助经济学人更深入了解涅槃的机理,从而启发出经济学的新视角.
按《礼记·礼运》大同篇所载,上古时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大同社会中人所破的”人我执”和”法我执”[3]固不可跟发大乘愿的菩萨、佛陀相匹比.但若研究如此一种社会下,经济体系会出现些什么”超导”飞跃,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在传说中的大同社会,所有人就好像是共同生活于一个大大家庭之中.而且还不是今天常见的那种吵吵闹闹家庭,而是彼此都像父母爱护子女般关怀其他成员的那种家庭.所以才能体现出”天下为公”的:
『...讲信修睦...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可想像,在大同社会里,人和人之间都无分彼此.如有货物满足了你的欲望,那我和所有其他人都一样会觉得快乐;如我饥寒交困,大家也会争先施以援手;解决别人的困难,跟解决自己的同样优先处理,而且不计较费用;也许还有资讯不对称的障碍,但却再没有自私的代理人. . .
因为人人把自我放下(或扩大?),认同别人的体验如若感同身受,使得任何一人之事皆等同于其他众人之事.不同的个人效用曲线,都融合成一条单一效用曲线,为社会所共遵.
由于人是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而在不同地域的人都视对方如同自己.这不就代表了毎个人的感知和影响,都能遍及七海九州.这是否跟超导电性理论里提及的"库珀对"很相似?
此外,人的出生和死亡时间都不相同.人一般是关心下一代和上一代的,而在大同社会中的人,就更加是会关心别人的下一代和上一代.这样推演下去,则大同社会中人,除了感知和影响能遍及七海九州,在沟通能传递的范围内,还可以遍及古往今来.也许佛家所言的涅槃,就跟以上的道理有相通之处!这可有待高明斧正.
至于在经济学的角度,大同社会也应该会出现好些突变飞跃.试论证出下.
在大同社会,由于”讲信修睦”、”谋闭而不兴”,故资金借贷是没有信用风险的.甚至广义而言,不存在蓄意利用资讯不对称和制度屏障来防害交易.
由于”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而且人人爱未来的人如同爱自己一样,故资金借贷是几乎没有利息成本的.
而且老中青几代人都在跨时代依从着同一条效用曲线.
在这种济经体系里,消费、生产和投资决定所依从的制约,就跟一个人在家里决定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烹调方便面没两样.货币如果还存在的话,就只会是扮演着调查民意(传递供求资讯)和记录信托管理(拿着钱的人帮大众做决定)的角色.
地球不管在那里有现在与可见未来的任何困难,都可以调动得到跨地域与世代的人提供助力.
时间、空间与个体利益分野的消失,使任何偏离平衡缺口所产生的小驱动力,都会引发四方八面的助力汹涌来填补缺口.这大慨可理解为经济体系里的”超导现象”.
说了大半天,大家是否认为这种”经济超导现象”纯粹是十分无聊的理论,跟现实根本沾不上半点边?
如果你真是这样想的话,那你就跟国学大师们一样,只懂得埋头在故纸堆中考证先王大道的吉光片羽,而对明明白白活在眼前的大同社会视若无睹.
假如你认为答案是社会主义的话,那当然是错不了.但不妨再看看本文的题目[4].
先想想.
再想想.
还是请您再想想吧.
答案:
“Internet Time” 不正正就是”超导现象”在经济领域里的同义词[5]!?
不过到目前为止,很少人会把 Internet Time 跟 “众人的效用曲线融合为一” 拉上关系.
但须知道,在互联网普及初期的某一功能(或内容),要体现出它的最大价值,就是让其他人跟你一样喜爱这功能,又或者是你提供一个大家都喜爱的功能出来.这跟大同社会的无私奉献,可能主次关系互有开合,但体现出来的”超导“效果却是异曲同工.
当然,如果你细心想的话,应马上会问:”这跟实物市场生产者都希望产品大量普及,有何不同?“
[正文完]
注:
[1]原著:Tony Hey and Patrick Walters, The New Quantum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edition, 2003, ISBN-13: 978-0521564571
《新量子世界》131页,雷奕安翻译,湖南科学出版社,2006年. ISBN 7-5357-4268-8/N·130.
『...要理解超导电现象,一定要用到量子力学.但是,直到1956年,利昂·库珀(Leon Cooper)才提出了关键的想法.他说,虽然两个电子平常因为带有同性电荷而相排斥,但在金属中,它们之间也有间接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由晶格上带正电的粒子引起的.粗略地说,位于两个带正电的阳离子之间的一个电子,会把两个阳离子拉得比平常稍微近一些,另一个电子就会因此受到一个很小的净吸引力.因此,这两个电子就有可能互相靠近形成一个"库珀对".这种库珀对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两个电子的速度正好相反,整个对表现出来净动量为零.而且,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由于库珀对的动量是完全确定的,它们一定充满整个空间.毎个库珀对占据的空间比一个原子大几千倍.同一空间还被其他数以百万计的库珀对同时占据着...』
即由于ΔxΔp≥h / 4π,故当Δp固定为'0'(或微观也很接近0)后,Δx就会是很大很大的值.由于Δx是代表电子可以出现的范围,故微观而言,电子就几乎是”无处不在”.物理学家亦凭此量子理论上的突破,推导出超导电性的科学新原理.这是经典物理学所不可思议的.
[2] http://zh.wikipedia.org/zh-hk/佛
[3]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我执
『...欧美的佛学研究亦有把我执与心理学的自我(ego)相比较。他们亦同时把「我执」这个名词译作ego。香港的佛教传扬者廖凤鸣亦在一次电视访问中指佛学的我执就是心理学的ego。 』
[4] 此外,在互联网普及的最初期,有很大量的发明家、内容提供者都是抱着无私心为初衷,无远弗届的为其他网民作贡献.
这个附注没有参考书目,因为这是我和很多朋友个人深刻体会的事实.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time
『...Internet time was a common catchphrase that originated during the late-1990s Internet boom. In this period, people who worked with the Internet had come to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moved faster on the 'net", because the Internet made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far easier and cheaper. In layman’s terms, “Internet Time” involves efficiencies inherent to digital transactions that are produced by the virtual reality of one product, one product type, or one service provided to consumers from one virtual cash register residing on one server. ..』
作者:貴姓
who@theoryofchanges.com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或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