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394|回复: 8

对三柱与四柱的一点个人看法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11-26 17: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很明确!但是否正确,有待高人斧正!
     第一,四柱是许子平所成形,道理很简单,由《子平术》《子平八字》可证。如果李虚中的方法完全与许子平的方法相同的话,就不会有子平术之说,当时的人也不会认同的!只有在有新的内容出现时,才有可能用个人的名字为术!
    第二,大凡新事物成形,都有一个过程!个人认为:有可能李的书中,也曾提到过用时,但没有很具体的操作方法。就象现在,有不少人在书中,也都提到过用分柱,用地分!但谁也没有拿出个很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将分柱与地分,容于子平四柱内,将其变成五柱,另加地分。那么,这个人就可以用自己的名字为书名!因为,它的内部结构、内容、组合都于前不同了,又有新的东西加进来,虽然有原先的内容,但后者又是一个新的东西了!
    第三,既然有此“三柱”之说,想必也不是空穴来风,是与不是,都是古书上写的,尚有待考证。说不定,那一天从那个古墓里,挖出一书来。可能又有一说呢!
   其实,我认为,现在花大精力来研究这个,太没有实际意义了,当然,如是某个这方面作考证的专家学者,我会声援他的。

  上面这些胡言乱语,纯是个人臆断,定多漏洞,诚望高人指正!同时也望贤达之士,发表一下自己的明判!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0-11-26 22: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发表于 2010-11-27 0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氏总有新鲜理论
发表于 2010-11-27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国忠文-----------------------
本文想进一步说明的是,命理学家们关于五代末宋初的徐子平的追述实际上只是一个假象,当时并没有徐子平这样一个人物,更没有所谓的徐子平把算命理论由三柱发展为四柱的史实。关于徐子平的事迹及地位的传说本身是一个“层累地造成”的学术谎言,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宋代的图书目录及各种史料中未见有任何与徐子平有关的记载。  
  
《宋史》的《艺文志》是元代史臣根据宋朝国史中的《艺文志》内容改编而成。由于编修草率,故其内容一直为后代学者所诟病,但毕竟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有宋一代朝廷藏书的大致情况。《宋史》卷206《艺文志》的“五行”类下共收书853部,2420卷,其中属于算命类的图书颇多,如《三命行年韬钤秘密》二卷、《李虚中命书格局》二卷、《五命秘诀》五卷、《诀金书一十四字要诀》一卷、《三命总要》三卷、《五命》一卷、《三命》一卷、《珞碌子三命消息赋》一卷、《五行三命手鉴》一卷、《三命杀屋》一卷、《三命诀》三卷等等,所列命理书籍颇丰,然而却没有提到任何与徐子平有关的著述。  
  
不仅如此,在保存至今的其它宋代图书目录中,我们也未能发现任何属于徐子平的著作。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五行”类著录有《珞子三命赋》一卷、《李虚中命书》三卷、《五命秘诀》一卷等书,但是没有提到徐子平,也没有著录任何徐子平的著述。  
  
《崇文总目》卷八所著录的算命类图书,有《三命诀》三卷、《三命通元论》三卷、《三命大行年入局韬钤》三卷、《五命珞碌赋》一卷、《风石三命》一卷等书,但也没有任何与徐子平有关的记载。  
  
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珞王录子》一卷、《壶中赋》一卷、《源髓歌》六卷《后集》三卷、《太一命诀》一卷、《五星命书》一卷、《五星三命指南》十四卷,亦未提及徐子平的著作;另外,像《崇文总目》、《遂初堂藏书目》等书中,我们同样也未能发现徐子平著述的综影。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郑樵(1104~1160)在《通志·艺文略》的相关著录,在《通志》的《艺文略》“五行类”的“三命”类下,郑樵共著录了100多种算命书籍,总数达164卷,如《玉铃三命秘术》一卷、《三命韬铃秘术》三卷、《三命抄略》二卷、《七杀三命歌》一卷、《三命金书五行》一卷、《三命立成算经》一卷、《二十八家三命总要》三卷、《三命消息赋》一卷、《穿珠三命》一卷、《三命金箱记》一卷、《三命测神歌》一卷、《洞灵秘论》二卷、《八杀经》一卷、《论建命法》一卷、《轮台三命》一卷、《支干定命图》一卷、《释三命》一卷、《定命歌》一卷、《三命金书五行妙术》一卷、《驿马四位法》一卷……等等,可是我们在这一百多部反映南宋中期以前算命文献的重要目录中依然找不到任何与徐子平相关的字眼。  
  
宋代图书目录中的这一情况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徐子平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命理大师,如果他真的是命理学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那么上述这些宋人自己的图书目录中不可能不会有所反映,因为这些图书目录中所著录的绝大部分算命典籍都是出自宋人之手,徐子平如果真的在命理学发展史上有那么重要的地位,就不可能不在图书目录上有所反映。以李虚中为例,关于他的著作在宋代的各种图书目录中就频繁出现。然而这些图书目录中都没有著录徐子平的著作,这不能不使我们充满了疑问。  
  
不仅如此,在宋朝的各种史料及笔记小说中,我们也找不到与徐子平有关的任何记述。宋代八字算命风行,南宋著名政治家兼学者周必大(1126~1206)曾总结说:“今士大夫至田夫野老。人人喜谈命。故其书满天下”,如唐代的李虚中、宋代的林开就常见于宋人的各种相关讨论中。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在宋代的各种史料及笔记小说中,却找不到任何与徐子平有关的记载,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更大的怀疑,这位在明清时代如此声名显赫的算命大师,而且传说是算命学说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为何在宋代却从来没有人提起过他,也没有任何关于其著作的相关著录呢?是由于宋人的疏忽,还是当时根本就不存在徐子平这个人,也没有他的任何著作呢?我们觉得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当时根本就不存在徐子平这个人,也不存在他的著作,更没有后人所说的那种从李虚中的三柱法到徐子平的四柱法这样的发展演变过程。  
  
第三,现存的宋代算命文献中没有涉及徐子平及其算命方法的任何记述。  
  
唐宋时期的算命文献保存下来的并不算多,比较为人们熟悉的有《李虚中命书》、《珞王录子赋》、《三命指迷赋》等寥寥数种,不过还有一部南宋的算命典籍一直保存到了今天,但目前还没有受到学者们太多的关注。这就是南宋士人廖中所著的《五行精纪》一书,本书是南宋时代算命学说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其特点是“会粹数十家之说,章分句析,考验得失,校量深浅”,全书共34种,20多万字,内容十分丰富。廖中的事迹在现存宋代文献中没有更多的材料,根据南宋著名学者周必大为《五行精纪》一书所写的序中我们可以知道,廖中个人是在科场失意后,转而从事对算命文献的搜集整理。正因为廖氏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非一般街头算命先生所能比拟,故其所著此书亦能广泛搜罗数十种文献,每一问题皆能引用诸家之说,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五行精纪》共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2种算命文献,这52种古籍分别是:《王氏注珞王录子赋》、《莹和尚注珞王录子赋》、《赵氏新注珞碌子赋》、《珞王录子贵贱格局》、《鬼谷子遗文》、《鬼谷子要诀》、《鬼谷子命格》、《李虚中命书》、《五行要论》、《直道歌》、《神白经》、《烛神经》、《林开五命》、《阎东叟书》、《玉霄宝鉴》、《三命指掌》、《宰公要诀》、《广信集》、《樵夫论》、《壶中子赋》、《隐迷赋》、《指迷赋》、《理愚歌》、《金书命诀》、《八字金书》、《悟玄子命书》、《天元变化书》、《孙子才书》、《希尹命书》、《太乙统纪书》、《太乙妙旨》、《三命提要》、《三命钤》、《三命纂局》、《紫虚先生局》、《紫微太乙局》、《源髓歌》、《天实经》、《通玄集》、《玉门关集》、《寸珠尺璧》、《洞微经》、《灵台经》、《穿珠指掌》、《五星捷论》、《百忌历》,《三历会同》、《马子才命格》、《预知子贵格》、《太乙经》、《太乙降诞实经》、《化成书》。上述这些书籍中,有的著录于《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通志·艺文略》、《直斋书录解题》及后来的一些公私图书目录中,有的则从来不为后人所知。这些书的时代大部分均完成于宋代。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示了南宋中期算命学说的面貌,是我们了解宋代算命学说状况的一部重要典籍。  
  
可是在这部南宋时代的重要算命文献中,我们同样也找不到任何与徐子平有关的记载。《五行精纪》所引文献已见上引,其中没有任何一种与徐子平有关。不仅如此,在这50多种文献多达二十万字的丰富引文中,也没有任何提及徐子平的相关内容。如果徐子平真是在算命学说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这样一种情形也是很不可思议的。这更进一步说明,关于五代至宋初的徐子平及其在算命学说史上的地位确实出自后人的编造。  
  
第四,现存的相传为徐子平的著作时代偏晚,不太可能是五代或宋初的作品。现存的相传为徐子平所作的命理书籍,主要是《渊海子平》和《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其内容系对《珞碌子三命消息赋》加以诠释,《珞碌子三命消息赋》又称《珞王录子赋》,是唐宋时期的一篇著名赋文,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禄命之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禄命家以为本经”。但是关于这篇赋文的时代及其作者,长期以来未有定论。北宋以来,这篇赋文才在社会上盛行,注解该赋的学者颇多,如王廷光、释昙莹、李仝等人均有注文存世。这些注解在廖中的《五行精纪》中均有大量引用,另外《五行精纪》还引用了不少赵寔对《珞碌子》的注文,赵寔所作书名是《赵氏新注珞碌子赋》,该书在所有的图书目录中均失载,是一种我们过去不知道的宋代对《珞碌子赋》的注释之书,可见廖中当时搜集之富。然而在廖中搜集的这些《珞碌子赋》注释中,却未见到有这种由徐子平注释的《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廖中也从未提及该书的存在,加上宋代图书目录全未著录,令人不由得怀疑该书晚出。至于《渊海子平》,其晚出的痕迹更加明显,《渊海子平》中引用了《壶中子赋》、《理愚歌》等书,这些著作都不会早于宋代,因此其作者不可能是五代末至宋初的徐子平。


关于徐子平的情况,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来看,最早提到徐子平一名的是元代学者。如舒峏在《贞素斋集》卷二《赠星者房景星序》中载,房景星自称“于星也,发躔度之妙;于数也,阐河洛之秘;于五行也,而徐子平之玄旨,尤究心焉”。元代还出现了李钦夫所撰的《子平三命渊源注》,可见当时徐子平已为算命术士们所耳熟能详。到了明清时代,徐子平已经俨然是算命学说的一个重要建树者,如宋濂在《禄命辨》一文中称:“虚中之后,唯徐子平尤造其阃奥”,而到了四库馆臣那里,他们更是一再地强调徐子平在算命理论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从种种迹象来看。元人所说的徐子平,应该是南宋末年的徐彦升,这一点前人早已指出,如明代徐火勃在《徐氏笔精》卷八中言:“今之推子平者祖宋末徐彦升,实非子平也”。本文想进一步说明的是,命理学家们关于五代末宋初的徐子平的追述实际上只是一个假象,当时并没有徐子平这样一个人物,更没有所谓的徐子平把算命理论由三柱发展为四柱的史实。关于徐子平的事迹及地位的传说本身是一个“层累地造成”的学术谎言,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发表于 2010-11-27 1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柱古己有之,请看《李虚中命书》、《渊海子平》。只要细读二书,就会明了二位体系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5: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以来,都有书房派与实战派之分!前者总是以书为本,后者总是以实用为纲!如现在,周易热了二十来年了,也是分清浊的时候了!现在有人才反映过来,说什么真法在民间!如果,当初有人说真法在民间,会有几人相信吗?到了现在,将所有能翻的书,都翻遍了,才醒悟过来!
    有一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没有书!可见书的可信度有几分了!有一个大证明:《鳌头通书》与《象吉通书》里面,都有奇门内容,与世面上流传没有太大区别!很好用吗?用的很准吗?所以后来的《协记…》中,就没有再收录。象这样权威的通书,就有假内容,更何况其他书了!
    看来,出来玩没有什么意思,只能独自面壁了!
发表于 2010-11-28 19: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学开放至今,盲目创新者均己失败告终,并给新学者赞成混乱局情。

我还是建议仔细思考:
1、四柱是模型:对应天体,这是核心。时柱有五行、阴阳气二种排法。
2、六甲干支:是易学母体,是总源。
3、四柱功用:其实《渊海子平》中有述说,只是没人注意升华为系统理法。
4、你说的地分、宫门(八门九星十二宫)己暗藏于四柱中。
5、留神古书与传承成因:有的不是作者自著,是后人总结。易道三密是分传,目的是求征验。面世的易科几乎全有问题,一旦破解出机关,就能运用自如。
6、易道至简:一气而己--干支活体==玄空。
发表于 2010-12-1 20: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有新鲜的理论。
发表于 2011-5-15 1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猜想不错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7: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