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專輯中文名: 宗教音樂館-藏傳佛教音樂系列-願望之歌
藝術家: 風潮唱片
發行時間: 2002年09月05日
地區: 臺灣
語言: 印地語
製作人 :徐清原
製作群 :作曲:十七世大寶法王、徐清原、王俊傑、王一隆、張永智
專輯介紹:
「願望之歌」專輯是一個永恆的願力--願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安定。
1999至2000年的千禧夜,在五千多公尺海拔的星夜裏,17世大寶法王聽到了天女的歌唱。這旋律深深坎進心扉,成為默默行進時的湧泉力量。當時,他正在路途中。那來自天際的旋律,就是「願望之歌」。專輯中收錄了法王親自創作的「願望之歌」詞曲、簫曲、薈供文及「四臂觀音簡修儀軌」唸誦。年輕法王用自己的心靈體驗,融貫了深遠、浩瀚的佛教智慧,用音樂帶給所有生命無窮的希望。
專輯曲目:
1.堅心(大寶法王創作)
第一首樂曲‘堅心’,是大寶法王在路途中聽到的‘天女歌聲’。與製作人進行溝通時,大寶法王希望以湧自海洋深處的潮浪聲,表現生命與智慧的宏觀及永恆。具有西藏傳統音樂風格的旋律,以層次分明的節奏揮灑出法王的創作曲,反覆共七次,讓聽者可以隨著旋律複誦七段體的詩文‘ 願望之歌’。
2.願望之歌(大寶法王詩文創作及藏語吟誦)
曲二‘願望之歌’是大寶法王親自吟誦的‘願望之歌’七段詩文,靈巧的音樂伴隨法王的聲音吟出理想中的祥和淨土,那發自肺腑深處的聲音散發著空遠的氣韻,凝結了空間與時間,仿佛宇宙的鳴響。
3.禪悅
曲三‘禪悅’由盲人音樂家王俊傑創作,長年生活在幽闇中的他,以悠揚而自由的聲音,吟哦出‘願望之歌’所表現的喜悅意境,爆發了最溫柔的力量。
4.清淨心(大寶法王簫曲創作)
歌詞: 堅淨心力奏,三密白右螺; 無比妙樂音,願喜祥蓮顏。 優勝繁茂樹,遍淨美香音; 寶樂葉累累,勝利願莊嚴。 清涼雪花蔓,布乳香藥域; 日月二耀光,滅暗獲勝利。 雪域福喜日,聖持純白蓮; 相好如意眼,顯耀金剛徒。 經藏緩旭日,遊戲蓮湖蕊; 善慧得蜜音,暢飲學識露。 如是廣大地,永勝樂清涼; 利眾月蔭現,願令月花喜。 福慧二雲生,真諦珍珠雨; 濕潤具賢田,令素成安蕊。
曲四‘清淨心’是由詩人張永智吟誦的中文版‘願望之歌’,其中的簫曲為大寶法王的創作,加上徐清原創作的敦柔音韻,素描了法王與人們心中的清淨國度。
5.薈供曲(大寶法王薈供文創作)
曲五‘薈供曲’來自藏傳佛教的古老傳承,大寶法王在2001年的印度為此曲創作了文本,書寫出對佛行事業、宗教哲思、生命方向及心靈國度的思維與期望。
6.虛空之風
曲六‘虛空之風’從無垢的光明世界吹拂而來。悠渺女聲與啁啾鳥鳴,意象了喜悅、也喜悅了生命。那風,來自每個人的心靈樂園。
7.法雨(大寶法王「願望之歌」原曲及「四臂觀音簡修儀軌」)
就藏傳佛教而言,大寶法王是觀世音的化身,應現的是慈悲與智慧。‘法雨’灑落的便是這存在千古的清泉甘露。慈厚的法王吟誦著「四臂觀音簡修儀軌’,那發自古老靈魂的‘嗡瑪尼貝美吽’,柔軟了被人間繁瑣硬化的心。
最後兩段收錄的法王清誦,對所有渴望得到清心力量與法王加持的人而言,都能得到最大的安定 。
8.願望之歌(大寶法王藏語清誦版)
9.四臂觀音簡修儀軌(大寶法王藏語清誦版)
在雪域的晴空下,在西藏的雪山邊,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心靈國度中,‘願望之歌’的羽翼正在乘風飛翔,飛過我們的眼、我們的發、我們的手、我們的身、我們的心,長存在天地的真實中。
平安,是潛藏在人心的一個深刻願望,‘願望之歌’專輯在平安之外,書寫了永恆。
專輯簡介:這是大寶法王第一張參與制作、作曲、作詞、錄音的個人專輯。從一個備受尊崇的法王,搖身一變為音樂界的工作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再次帶給世人莫大驚喜。
‘願望之歌’專輯收錄了大寶法王親自創作的‘願望之歌’一曲、他為‘願望之歌’所做的七段體詩歌,以及一段簫曲及薈供文,音樂中同時收錄了大寶法王的原音吟誦。製作過程中,他也擔任了策劃及指導工作。
此專輯緣起: 1999年底至2000年初,大寶法王在雪域山區的某晚,在五千多公尺海拔的星夜裏,他聽到了來自虛空的天女歌聲,他沒忘記這段旋律,不久之後,旋律被采成譜,大寶法王依此創作了七段體的‘極喜願望之歌’一曲。
2001年底,此曲‘極喜願望之歌’輾轉傳來臺灣,因緣際會下,由風潮唱片邀聘音樂家徐清原為專輯製作人,開始了長達10個月的音樂製作過程。全輯以‘極喜願望之歌’為主題,把大寶法王在詩歌中描寫的意境分為七首樂曲,那來自天女所唱的旋律,就是這張專輯的主題曲。
整張專輯打破傳統上宗教音樂的製作方式,採用藏樂、中樂、西樂兼融並蓄的跨界音樂製作手法,運用了大寶法王像宇宙原音般的喉韻、法師頌經及法器聲、藏族宮廷及民間音樂調性、西方作曲及音色調染效果。樂器使用上也橫跨東西方,從大寶法王最愛的笛簫、古箏、古琴、二胡等東方樂器,到鋼琴、 OBOE 、大提琴等西方樂器,以及從藏腔到民謠風的男女人聲表現,整體風格突出而大氣,既保留了宗教上的莊嚴性,更進一步突出了音樂上的可聽性。
大寶法王希望把音樂帶向無疆界的欣賞層次,因此連專輯封面設計都顛覆傳統,整體藝術性及音樂性大於宗教性。
與過去幾世大寶法王不同的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相當熱愛藝術,他畫畫、也寫書法,今後更投入音樂創作的領域。雖然創作‘極喜願望之歌’時只有十五歲,但身為藏傳佛教噶舉派裏地位崇高的轉世高僧,大寶法王在詩歌裏所呈現的,完全是老靈魂、老智慧的生命哲思。
詩裏的世界,種滿純淨白蓮和盎然綠樹,優美清心的音樂處處可聞,人們的內心因為真正瞭解生命的真相,而沒有煩惱、沒有苦痛,大家生活在完全的喜悅之中,並且互相施予平安和智慧。
這是大寶法王理想的人類世界。這樣的理想,其實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和地區,同樣是全人類共同的希望。因此對大寶法王來說,‘願望之歌’專輯可說是他對世界的祈願 ,並想藉由本身所擁有的宗教力量,帶給全人類平安、希望與快樂。在一次錄影談話中,他說:‘這些日子以來,整個世界及眾生均飽受各種內、外在及負面因素的不同痛苦,在這些時間裏,祥和及快樂是最重要、也是最被需要的。因此,我的祈願就是希望這音樂能對佛法有些助益,帶給世界祥和及快樂,同時佛陀無量之利生事業能圓滿。這,即是我的祈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