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注:本文转载经征得作者桐源居士同意。内容出自桐源居士著作《百年堪舆——龙主沉浮》“卧虎隐林五马奔槽——李济深”一节 国民党元老李济深,人生曲折,却愈挫愈奋,两朝贵显,其风水根源在哪里? 云开山脉北上,结作李氏祖居,龙贵力大,砂弯水抱,李氏财、丁、贵俱备,却又多生意外,莫非与结作之形有关? 风水上,马与槽常相连属。李氏祖居翼侧五马奔槽,其形状、意义与李氏有什么联系? 李济深汤山被囚与其母去世,事发突然,传与新居建造有关。新旧居宅的异动,有何玄机?
宦海沉浮 两朝显贵 李济深(1885—1959),原名济琛(锦江),字任潮,广西苍梧县人,原籍江苏,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李济深 李济深早年追随孙中山,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军参谋总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合流后,任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主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 国民党元老李济深,在惊心动魄的20年时间里曾一次被推翻,三次被“永远开除党籍”。1927年11月,担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李济深,一夜之间被“张黄事变”所推翻;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前夕,蒋介石以李蓄谋勾结桂系反对中央为由,将其扣留于南京汤山,“永远开除党籍”;1932年,李组织“抗日军人联合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成为反对蒋介石的军事首领,次年10月23日,第二次被“永远开除党籍”;1946年春,李济深等组织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李被选为主席,5月,国民党中央以“背叛党国”罪名将李第三次“永远开除党籍”,并下令“全国通缉”。 面对打击,李济深愈斗愈勇。抗战胜利后,李济深与蒋介石彻底决裂,在民主战线上继续反蒋救国事业。1949年9、10月,李济深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历经宦海沉浮,改朝换代,李济深击而不倒,挫而复起,两朝显贵,其祖上风水必有过人之处,事实正是如此。 云开北上 卧虎隐林 李济深出生地祖居位于广西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坐卯向酉兼乙辛,侧开坤门。 李族先祖,系江苏武进人氏,约在明代迁居广西,后在梧州做官,落籍苍梧泗化洲,部分迁至岑溪丁兰。清朝年间,李济深高祖李润余由丁兰迁料神村建房定居,逐渐丁财两旺。至清末,李润余曾孙李均尚生5男,老二便是李济深。 关于李氏风水,民间传说颇多。其祖坟有宝鸭下莲塘、猫儿舔掌、吼天狮等。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李氏,祖坟确有荫护之功,尤其是李族太公祖葬龙新宝鸭下莲塘一穴,奠定了李氏入桂后的风水根基。但庇佑李济深发迹的风水,则非李济深祖居莫属。 苍梧地势大致西北、东南高,中部低,山脉主要分布于西、北、南三面,西南为大瑶山余脉,北面为大桂山余脉,南面为云开大山余脉。处在县境中南部丘陵的李氏祖居,太祖山来自南面的云开大山。 云开大山位于广东与广西的交界处,是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南地势较高,主峰峨楼顶,向东北经大芒顶分支。一支蜿蜒北上,入郁南县起海拔876米的金菊顶,渡水后雄起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水星帐幕,连绵30多公里,宛如一只飞翔的大雁,面西北振翅欲扑。
李济深祖居地形图 大雁腾飞的中部,雁头尖而前出,那正是奔西北而去的龙脉。经历一次重要的脱卸后,龙脉一起一伏,作势崛起铜镬大山,作为李氏祖居的少祖山。 引:1933年11月20日,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爆发。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件,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李济深任政府主席。 铜镬大山巍峨高峻,分属苍梧县和郁南县,是两广的界山。相传仙人沉铜镬于厂上峡,得名铜镬潭,山因潭名,有较大山峰26个,主峰鸡心顶,海拔753.1米。 耸立于铜镬大山上的鸡心顶,按五星法,是一座典型的金星。金星主武,个矮从戎的李济深,虽极具文韬,却以武略始,其人生辉煌之处,无不以武立,然而又不单纯为武、限于武,此是后话。 铜镬大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主体宽逾10公里,延伸至广平镇境内的大金初顶。山脉中部隆起,两翼向外扩张,末尾朝北高翘,形成向西北开口态势。如同前期开帐一样,铜镬大山东西两翼均有护从,只不过更为完美,气势不凡。在左右裹带下,中峰迤东北出脉,连开“个”字,迎面北上,高度却渐次下降,最后没入万千丘陵之中,似从此销声匿迹,不知所踪。 两次面西北开帐,既透露出龙脉的去向,也表明其心志。晒翼开张,于广袤山地中一展抱拥天下气概的龙脉,不可能虚张声势,无疾而终,而是在接下来的行度中变换一种方式,准备最后的结作。 铜镬大山北部,是宽达数十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高度、形状基本一致。藏身其中的龙脉,此时踪影难寻。直至大坡镇东面,龙脉才又渐露端倪,横起“王”字三峰,中连主脉,跌断后左右两路分出。一路接续北向,至文庙头折东北再北上,起太平山等山岭,止于西江,其间长达20多公里雄伟壮阔,强势不减;另一路曲转西北,山地略为低矮,途中无大的起伏顿挫,气势明显不及。龙脉至此再一次面临方向性选择。 准确判断这两支山脉的走势与含义,对弄清李氏祖居龙脉轻重及其贵贱尤为重要。龙脉自铜镬大山崛起后,寻求大结的性情尽显,浔江、西江于北,下小河于西已在某种程度上界定了运作的空间。北上之脉磅礴有力,以西江为目标,直趋江边,似为正结,但事实并非如此。 风水实践中,龙行百里即将结作,总会有异常表现。人们看到的高大强悍之脉,并非主脉或根本无脉,只为扈从。这是因为,龙喜弯曲起伏富有生气,山脉直硬无曲转之势,缺乏灵活变化,龙穴无所下,虽有亦小。愈是真龙大结,变化愈多愈奇,爱惑人眼目。飘忽灵动之脉,不易为人注意的细小之脉,有时反而是真龙大脉。铜镬大山北部分支,正是这样。 龙脉真实去向,往往在细节中有所反映。实际上,大坡镇东面“王”字三峰中的北峰,已悄然转向西北,开面相送。西北之脉虽欠高大,却也浩浩荡荡。龙脉过峡后,沿途似有脉线相牵,往西北势头不改,犹如招兵买马,两旁砂水卫护,万山同向归一。全长100多公里的下小河,苍梧境内更如同一条蓝色的彩带,九曲十八弯,荡气回肠,长伴于左,形影不离。 铜镬大山主脉出人意料地舍弃北上直面西江的远大前程,另觅新径,走上一条前途未卜的茫茫前路,竟也别开生面。经7公里行度,穿田过脉,龙脉在山地丘陵中反复脱卸剥换,时隐时现,将至料神村时完全跌断,然后雄起于下小河东,从容面西结作。至此,云开北上龙脉,大尽于李氏祖居。
李济深祖居风水态势图 正确区分龙脉正、旁与余曜,是风水实践的重要内容。祖居秉承少祖面西北钳形开口之势,又充分得水,实为正结。铜镬大山北支作为云开大山余脉,又为祖居右翼护从、众水归流梧州城南的水口下关,尽收浔江之水的大山头等山,成为李氏祖居外重白虎砂,势成犄角,广为呼应。 外势呼应,贵龙常有之。祖居前呼后拥,李济深亦深谋远虑,眼光犀利,号召力不弱,社会各界多有志同道合人士。每当危难之时,总有人助他转危为安。值得一提的是,在其重要的战友中,有一个始终与他相知相随的人,名叫蔡廷锴。两人同为国民党陆军上将,1933年于福州同时举义成立反蒋政府,失败后同避香港,其后同谋民主救国之路,同为新中国国家领导人。两人祖上风水也颇为相似:龙脉前期高昂奔腾,后期潜行入首,穿田过脉结作;太祖山脉亦相依相随,一支是云雾山,一支是云开大山。 龙脉大势如此,李氏祖居结作之形又如何呢? 料神村东南,金星顿起,右砂顺俯,自南向西北勾环,略成半圆弯转,由右前向内拖按,青龙砂则短缩,外连诸山。金星北面,有小山丘自东北而来,相牵相连,抱成一团;南面山冈连绵起伏,隔而护送,北上环绕,最后如玉几横陈,条状屏蔽于左前。金星凛然向西开面,左青龙右白虎,南北对称护卫。 这是一座虎山。李氏祖居依山而建,正靠虎头。 虎,大略三金一土,分立、卧两种。立虎高而昂头,卧虎低伏如眠,虎爪前伸。这又是一只形势蹲踞的卧虎。
伏虎形 众山簇拥下的卧虎,虽右爪按地,北上之势仍一时难以遏止,白虎外砂再成弯弧,数指齐出,反复兜收,其状又如猛虎携儿。 同为虎形地结作,形态不同,意义亦有所不同。饿虎多立,张牙舞爪,凶猛;饱虎常卧,内敛,性较温和。饿虎凶相毕露,人皆慑之;饱虎貌似悠闲,中藏杀气。李宅后山之虎,虎身回环,摇头摆尾,侧带虎儿,威武中不乏洒脱惬意,又为林中饱虎。 令人惊叹的是,饱虎虎头之下,山坡微窝,如虎嘴开张,上有国家稀有二级保护植物铁力木。木质最为坚硬、树干端直、树冠呈塔形的铁力木,四山皆无,仅在虎口处茂密成林,如虎嘴生须。 虎形穴,额、鼻、眼、爪皆可,视情而下。阳宅与阴宅所取不同,山上虎口无地,惟山脚下可定居。李氏祖居建于爪穴位置,上与虎额、虎鼻连成一线。 卧虎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悠闲自在地沐浴着阳光雨露。村民爱虎惜虎,忘却虎性之烈,将卧虎山看成保护神,视作共有的风水,数十年来严禁在山上建墓扦葬。据传,曾有人贪图卧虎山富贵,深夜私葬骨骸于山上,时隔不久,村内鸡、狗不鸣,耷拉着脑袋,村民疑而详查。偷葬事发,其人被迫迁坟。 李氏祖居形为饱虎,虎须飘然劲插,仿佛吹胡瞪眼;虎头低俯,面左而卧,右脚充分踞张,随时作势欲擒。生活中的李济深,活生生就是一副虎相,身高仅 1.63米,虎背熊腰,双目炯炯有神。乡邻回忆,李有一双异常锐利的眼睛,常人惧怕之,不敢对视;小孩见其不苟言笑,多惊吓啼哭。 虎山不高而威,影响所及,周边山均为应砂。祖居前,除左前一山如案外,下小河横列,河西朝山揖对,明堂之内再无余砂,与虎相应的猪、牛、羊、兔等物一应俱无。隐于林间的这只外表温和其实威猛的老虎,莫非可以满足一时之餍饱,无所事事? 在平丘相间的料神村,一虎踞伏,其布控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实属稀有。在这里,没有将帅之地常有的刀枪剑戟,不见旗鼓屯兵,只有惟我独威的卧虎,显得散漫自在,一切都是那样平淡无奇。但实际上,这只坐拥山地,脚踏平丘,前临河水,门户森严,正好界于山地与平丘之间的猛虎,善把进退起落,敏于机变,异于同类。 形甚谦卑的卧虎山,眼前无物,却胸怀大局,又怎会久安现状,疏于作为?从卧伏猛虎之地诞生的李济深,貌具虎形,行事老到。这位出自云开山脉的“林间猛虎”,一生中曾多次隐伏待机,多次回到家乡静观时局变化。而每一次的隐居,如同猛虎的每一次伏卧一样,是瞄准下一次出击机会,迎接更大的辉煌。 祸福相倚,吉凶相伴,是狮、虎之地的共同特点。卧伏猛虎所主,多富贵兼备,向有威权,吉者人丁亦旺,但虎性暴烈,其煞也汹汹,不全是福,尤以出林猛虎为甚。李氏祖居虽形为饱虎,卧盹机会较多,但并非虎性全失。某种程度上,饱虎发作时的凶性较之饿虎尤胜几分。而卧伏之虎,作势欲扑未扑,更具威慑力,主人发越亦相对持久。 饱虎隐林,带来了李济深一时显贵,且人丁大旺。7子9女中,多有显达,直至位列国家领导人,但又时有突发灾祸。1996年,其贵显一子被人谋杀,立刻成为境外传媒焦点。此前适逢葬于明末年间的李氏先祖宝鸭下莲塘墓被盗,两者被联系起来,乡间议论纷纷。 虎地能脱卸纯粹者极为稀少,盖虎性如此,无法改易。李氏祖居吉中藏凶,乃风水所蕴。卧虎性毒,杀性难除,噬人自伤,时机不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祸患。这种祸患有时强烈,有时舒缓。若处置失当,必有杀师、主人暴亡、夭折等凶应。 李氏于卧虎山风水,恰恰就有处置不当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