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5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459
- 回帖
- 0
- 精华
|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 14: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再从史料中列举几条称伏羲为最初帝王的例子:
《周髀算经》一开头就说:“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赵爽注曰:“包牺,三皇之一,始画八卦,...闻包牺立周天历度,运章部之法。《易》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此之谓也。”
山东武粱祠的汉代伏羲女娲石刻画(约刻於147 年)侧有书曰:“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
《管子·轻重戊》曰:“自理国伏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成其王者也”。又曰:“伏戏作造六法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术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刘徽在《九章算术·序》一开头就说:“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
《商君书·更法》曰:“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恕”。《庄子·祛箧》曰:“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文子·精诚》曰:“伏牺氏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抱圆天,阴阳所壅沈滞不通者,巧理之”。
《汉书·律历志》曰:“《易》曰:‘炮牺之王天下也’,言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为帝太昊”。
《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曰:“太昊庖羲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於木,为百王先,帝出乎震”。
《册府元龟·帝王部·运历》亦曰:“太昊帝庖羲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为太昊帝”。
《风俗通》引《春秋运斗枢》曰 :“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皇者,天,.....三皇垂拱无为,设言而民不违,.....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开阴阳,布柔刚,上含皇极”。
虽然以上史料都是说伏羲为最初的帝王,但是其中亦不乏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燧人氏较伏羲更早的记载。这又如何解释呢?
依史料的原意,盘古、天皇、地皇诸氏都是指初开混沌,始奠乾坤的神。现已知地球已形成了46亿年,当然以上诸氏不可能是6500年前的墓主。所以宋代史学家胡一桂评曰:“以天皇、地皇、人皇言之,但此三者本无所稽,意混茫初开,先有天而後有地,既有天地则气化而人生焉”。
余宗海亦曰:“夫自开辟以来,故有民物帝王,第以书契未兴,无从稽考,其曰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盖亦传其名而已”(《纲鉴易知录·三皇纪》)。胡、余二说甚是。
另一解释是,天皇或人皇就是伏羲。清代学者徐文靖在其补笺的《竹书纪年前编》中说:“《三坟书》以伏羲为天皇”。据《古今图书集成·帝王部·太昊伏羲氏本纪》载:“按古《三坟书》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命臣飞龙氏造六书,命臣潜龙氏作甲历,伏制牺牛,冶金成器,教民炮食,……因龙出而纪官,……因居方而置城郭,天下之民号曰天皇太昊伏羲”。又载:“按泰壹氏是为人皇,开图挺纪,执大同之制,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也”。
《五行大义·论诸神第二十》:“天皇太帝曜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太帝和太一都是指北极附近的同一颗星,它在墓主的骨盆处。墓主就是天皇或人皇无疑。文中的“天一”,在苏州《天文图》上,也在後来所谓的“太一”附近。根据前面所述的理由,我认为在遥远的古代,太帝、太一和天一都是同一颗星,即天皇、地皇、人皇就是同一个人了。就是说天皇、地皇和人皇都是指伏羲。
近人闻一多在《东皇太一考》中引《春秋後语》云:“泰皇乃人皇”。并明确地说:“人皇即伏羲,也就是泰皇。”又说:“人皇就是伏羲”。
可见,言最初的帝王是伏羲并不与天、地、人三皇的说法矛盾。
就是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也远比 6500 年前要早得多。人类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於山西芮城的180 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在160 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遗址也发现了用火痕迹,而50 万年前的北京人遗址和28 万年前金牛山人遗址的深厚的灰烬层,则完全证实了那时人类已经能有效地控制用火了。
至於人工取火,则是二、三十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就已学会的本领了。因此我认为,假设燧人氏是与刻制天球上三角形北斗魁的大荔人是同一时代尚有可能,言该墓主是燧人氏则决不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