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感冒
葱白粥
【来源】《济生秘览》
【原料】粳米50克 葱白 白糖各适量
【制作】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白糖放入即可。
【用法】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姜糖饮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生姜片15克 葱白适量 红糖20克
【制作】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3段)与生姜一起,加水50克煮沸,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功效】止呕吐,除风湿寒热,发汗解表,和中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姜糖苏叶饮
【来源】《本草汇言》
【原料】苏叶 生姜各3克 红糖15克
【制作】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食。
【功效】发汗解表,祛寒健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对同时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胃肠型感冒,则更为适宜。
银花饮
【来源】民间方
【原料】银花30克 山楂10克 蜂蜜250克
【制作】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一次,再加水煎熬一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
【用法】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
桑菊薄竹饮
【来源】《广东凉茶验方》
【原料】桑叶 菊花各5克 薄荷3克 苦竹叶 白茅根各30克
【制作】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
【用法】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香薷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料】香薷10克 厚朴5克 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
【制作】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
葱豉汤
【来源】《孟诜方》
【原料】连须葱白30克 淡豆豉10克 生姜3片 黄酒30克
【制作】将葱白、淡豆豉、生姜加水500克,煎沸再加黄酒煎煮。
【用法】热服,服后盖被取汗。
【功效】解表和中。
葱豉黄酒汤
【来源】《孟诜方》
【原料】豆豉15克 葱须30克 黄酒50克
【制作】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5分 钟,最后加黄酒,出锅。
【用法】每日2次,趁热顿服。
【功效】解表和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五神汤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荆芥 苏叶 生姜各10克 茶叶6克 红
糖30克
【制作】将荆芥、苏叶洗净,与茶叶、生姜一并放文火上煎沸,加
红糖溶化即成。
【用法】随量服。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杭菊糖茶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杭菊花30克 白糖适量
【制作】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
【用法】代茶饮服。
【功效】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
黄豆芫荽煎
【来源】民间方
【原料】黄豆10克 芫荽(香菜)30克
【制作】将黄豆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加入芫荽,再煎15分钟,去渣。
【用法】1次服完。每日1服。
【功效】辛温解表,健脾胃。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地瓜葛根煎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地瓜100克 葛根(干品)50克
【制作】将地瓜洗净切片和葛根一起,加水适量水煎,去渣。
【用法】每日1次。1次服完。
【功效】发表解肌,解热生津。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米醋萝卜菜
【来源】经验方
【原料】生萝卜250克 米醋适量
【制作】将萝卜洗净切片,加米醋浸数小时。
【用法】当菜下饭。每日1剂。
【功效】辛凉解表,消食解毒。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支气管炎
猪肺粥
【来源】《证治要诀》
【原料】猪肺500克 大米100克 薏苡仁50克 料酒葱姜 食盐 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猪肺制净,加水适量,放入料酒,煮七成熟,捞出,切成肺丁,同淘净的大米、薏苡仁一起入锅内,并放入葱、姜、食盐、味精、料酒,先置武火上烧沸,然后文火煨炖,米熟烂即可。
【用法】可当饭吃。经常食用效果显著。
【功效】补脾肺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贝 母 粥
【来源】《资生录》
【原料】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制作】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葱白粥
【来源】《饮食辨录》
【原料】肥大葱白适量 糯米60克 生姜5片 米醋5毫升
【制作】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5段),再同糯米,生姜共煮粥。粥成加米醋趁热食用。
【用法】热服。食后覆被取微汗。
【功效】发表散寒,温中通阳。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
【来源】燥热咳嗽,表虚多汗者忌服。
杏仁粥
【原料】《食医心镜》
【制作】杏仁15克 白米50克
【用法】将杏仁去皮、尖,水研滤汁,同白米煮粥食用。
【功效】可供早晚餐,温热服。
【宜忌】止咳定喘,通便润肠。适用于风寒感冒并有喘咳、胸闷、便秘者。
百合杏仁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百合50克 杏仁10克 粳米50克 白糖适量
【制作】将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鲜百合、粳米共煮为稀粥。
【用法】加白糖适量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
【宜忌】风寒咳嗽及脾胃虚者不宜食用。
四仁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白果仁 甜杏仁各1份 胡桃仁 花生仁各2份鸡蛋1个
【制作】将上4味药共研成末,每次取20克,加鸡蛋1个煮1小碗。
【用法】清晨空腹食,连用半年。
【功效】止咳平喘。适用于中老年慢性气管炎。
苏子粥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
【制作】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粥稠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5天为一疗程。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
【宜忌】大便稀薄的老人忌服
车前子粥
【来源】《肘后方》
【原料】车前子1~30克 粳米100克
【制作】将车前子用布包好后煎汁。再将粳米入车前子煎汁中同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食。
【功效】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适用于老人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尿道炎、膀胱炎等。
莱菔子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莱菔子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将莱菔子与粳米同煮为粥。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
【功效】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枇杷叶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枇杷叶10~15克 粳米100克 冰糖适量
【制作】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薄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之,3~5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用于急性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症。
【宜忌】感受寒凉引起的咳嗽呕吐者忌用
落花生粥
【来源】《粥谱》
【原料】花生仁30克 粳米100克
【制作】将花生仁与粳米共煮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润肺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口干喜饮者
蔗浆粥
【来源】《粟珍集》
【原料】甘蔗500~1000克 粳米50克
【制作】将甘蔗捣汁,再煮粳米作稠粥,然后加入蔗汁,搅匀。
【用法】可随意食用。
【功效】清热润燥,止渴生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
蜂蜜萝卜汁
【来源】民间方
【原料】白皮大萝卜1个 蜂蜜100克
【制作】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
【用法】每日2次,随量服。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蜜饯百合
【来源】《圣惠方》
【原料】干百合100克 蜂蜜150克
【制作】将干百合洗净,放入大搪瓷碗内,加入蜂蜜,上笼蒸1小时,趁热调均匀,晾冷后,装入瓶内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秋天肺燥或热邪伤及肺胃之阴所致咳嗽等
北杏炖雪梨
【来源】民间方
【原料】北杏10个 雪梨1个 白砂糖30~50克
【制作】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炖1小时。
【用法】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肠燥便秘等。
橄榄萝卜饮
【来源】民间方
【原料】橄榄400克 萝卜500~1000克
【制作】将橄榄与萝卜同煎汤。
【用法】代茶,随意饮服。
【功效】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适用于支气管炎、肝气郁滞、扁桃腺炎等。
高血压病
鲜芹菜汁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鲜芹菜250克
【制作】将鲜芹菜洗净,放入沸水中汤2分钟,切碎绞汁。
【用法】每服1小杯,每日2次。
【功效】降血压,平肝,镇静,解痉,和胃止吐,利尿。适用于眩晕头痛、颜面潮红、精神易兴奋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茶
【来源】经验方
【原料】萝布麻叶6克 山楂15克 五味子5克 冰糖适量。
【制作】将上四味开水冲泡代茶。
【用法】不拘量,代茶饮。
【功效】清热平肝,活血化淤,生津止喝。此茶久饮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并可防治冠心病。
海蜇荸荠汤
【来源】《新中医》
【原料】海蜇皮50克 荸荠100克
【制作】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汤。
【用法】吃海蜇皮、荸荠,饮汤,每日2次。
【功效】清热化痰,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
菊楂决明饮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菊花10克 生山楂片15克 草决明子15克
【制作】将决明子打碎,同菊花、生山楂片水煎。
【用法】代茶饮,可酌加白糖。
【功效】疏风散热平肝,润肠通便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兼有冠心病患者,对阴虚阳亢、大便秘结等症更有效。
冰糖酸醋饮
【来源】《新中医》
【原料】食醋100克 冰糖500克
【制作】将冰糖放入食醋中溶化。
【用法】每次服10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功效】去淤生新,消食健胃,补中益气,清热去火。适用于高血压偏于阴虚和血脉淤滞者。
【宜忌】溃疡病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山楂粥
【来源】《粥者》
【原料】山楂30~40克 粳米100克 砂糖10克
【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桃仁粥
【来源】《多能鄙事》
【原料】桃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制作】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1次,5~7天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通经,祛痰止痛。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宜忌】用量不宜过大;怀孕妇女及平素大便稀薄者不宜服用。
胡萝卜粥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新鲜胡萝卜 粳米各适量
【制作】将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本粥味甜易变质,需现煮现吃,不宜多煮久放。
【功效】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降压利尿。适用于高血压以及消化不良、久痢、夜盲症、小儿软骨病、营养不良等。
决明子粥
【来源】《粥谱》
【原料】决明子(炒)10~15克 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制作】先把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煎汁,
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食。
【用法】适膈春夏季食。每日1闪,5~7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
习惯性便秘等。
【宜忌】大便泄泻者忌服。
芹菜粥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新鲜芹菜60克 粳米50~100克
【制作】将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入砂锅内,加水600克左右,同煮为菜粥。
【用法】每天早晚餐时,温热食。此粥作用较慢,需要频服久食,方可有效。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功效】固肾利尿,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
葛根粉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葛根粉30克 粳米50克
【制作】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用法】当半流质饮料,不计时稍温食。
【功效】发表解肌,清热除烦,生津止渴,透疹止泻,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脾虚泻泄、夏令口渴多饮等。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食。
菊苗粥
【来源】《遵生八笺》
【原料】甘菊新鲜嫩芽或幼苗 北粳米各50克 冰糖适量
【制作】将菊苗洗净切细,煎水取汁,约100克,入北粳米、冰糖,再加水400克,煮成稀薄粥。
【用法】每日2次,稍温食。
【功效】清肝明目,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
【宜忌】脾胃虚寒、慢性腹泻者不宜服。
松花淡菜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皮蛋1个 淡菜50克 大米 盐 味精各适量
【制作】皮蛋、淡菜、大米共煮粥,加盐、味精调味。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
【功效】补益肝肾,益精血,除烦,降火。适用于高血压病
荷叶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新鲜荷叶1张 粳米100克 冰糖适量
【制作】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
【用法】可作夏季清凉解暑饮料,或作点心供早晚餐,温热食。
【功效】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降血压,降血脂。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病以及夏天感受暑热致头昏脑胀、胸闷烦渴、小便短赤等。
莲肉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莲子粉15克 粳米30克 红糖适量
【制作】将上3味同入砂锅内煎煮,煮沸后即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
【用法】可随意服食。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及脾虚泄泻、肾虚不固、遗精、尿频及带下、心悸、虚烦失眠等。
【宜忌】凡有外感或实热证者不宜服。
冰糖炖海参
【来源】民间方
【原料】水发海参50克 冰糖适量
【制作】将海参炖烂后,加入冰糖,再炖片刻即成。
【用法】早饭前空腹服。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适用于高血压。
夏枯草煲猪肉
【来源】《食物疗法》
【原料】夏枯草20克 瘦猪肉50克
【制作】将夏枯草、瘦猪肉(切薄片),文火共煲汤。
【用法】每日服2次。吃肉,饮汤。
【功效】清肝热,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肺结核低热,久服亦有效。
冠心病
蜜饯山楂
【来源】《医钞类编》
【原料】生山楂500克 蜂蜜250克
【制作】将生山楂洗净,去果柄、果核,放在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入瓶罐中贮存备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15~30克。
【功效】开胃,消食,活血化淤。适用于冠心病以及肉食不消腹泻。
山楂软糖
【来源】《食品集》
【原料】生山楂500克 白砂糖500克
【制作】1. 将生山楂洗净,切碎,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继续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粘时,加白砂糖,调匀,待味糖熔化呈透明状时,停火。
2. 趁热将山楂糖浓汁倒在撒有一层白砂糖的大搪瓷盘中,待冷,在山楂软糖面上部再撒白砂糖一层后,将它分割成约150块。
【用法】随时含服。
【功效】开胃,消肉食,活血化淤。饭前食可增进食欲,饭后
食可助消化。
玉竹猪心
【来源】经验方
【原料】玉竹50克 猪心500克 生姜 葱 花椒 食盐 白糖 味精 香油适量
【制作】1. 将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1000克。
2. 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葱、花椒同置锅内在火上煮到猪心六成熟时,将它捞出晾凉。
3. 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揩净浮沫。在锅内加卤汁适量,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
【用法】每日2次,佐餐食。
【功效】安神宁心,养阴生津。适用于冠心病、心律不齐以及热病伤阴的干咳烦渴。
玉米粉粥
【来源】《食物疗法》
【原料】玉米粉 粳米各适量
【制作】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将粳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
【用法】可供早晚餐温热服。
【功效】降脂,降压。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高脂血症病人常服也有效。
绿豆粥
【来源】《普济方》
【原料】绿豆适量 北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绿豆洗净,后以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1000克,煮至豆烂米开汤稠。
【用法】每日2~3次顿服,夏季可当冷饮频食之。
【功效】清热解毒,解暑止渴,消肿,降脂。可预防动脉硬化;适用于冠心病、中暑、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食物中毒等。
【宜忌】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拨粥
【来源】《普济方》
【原料】薤白10~15克(鲜者30~60克) 葱白2茎 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
【制作】先把薤白,葱白洗净切碎,与白面粉用冷水和匀后,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用粳米一同煮为稀粥。
【用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治疗,可间断温热服用。治疗肠炎、痢疾,3~5天为一疗程,每日2~3次温热服。
【功效】宽胸止痛,行气止痢。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急慢性痢疾、肠炎。
【宜忌】发热病人不宜选用。
山楂荷叶饮
【来源】民间方
【原料】山楂15克 荷叶12克
【制作】将山楂、荷叶水煎代茶。
【用法】代茶饮,不拘时。
【功效】活血化淤,消导通滞。适用于高血压兼有高脂血症患者。
菊花山楂茶
【来源】民间方
【原料】菊花 生山楂各15~20克
【制作】水煎或开水冲浸。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消食,清热,降脂。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