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0801|回复: 107

提一个大家常知的问题 道是什么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1-6-2 14: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有关道的问题,可以长问,都不为错   但回答起来   不要不能具体到可以操作上
凡有高见者  尽可以通俗的易解的论点阐述一下   不要空洞   要具体的对应   衍生一下什么是“道行”   能清晰一点的来描述它  不要讲故事   要解释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1-6-2 15: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宗教的道?每个宗教对道德定义是不同的,比如基督教和道教,还有佛教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5: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  与宗教有关系吗
发表于 2011-6-2 15: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2 15:28 编辑

按桓谭《新论》所言:

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義,五霸用權智。

無制令刑罰,謂之皇;有制令而無刑罰,謂之帝;賞善誅惡,諸侯朝事,謂之王;興兵眾,約盟誓,以信義矯世,謂之霸。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可以e-时代的话语再讲一次:

BT 以道传,
LINUX 用德化,
GoogleAd 由仁义,
IE 用权智。


lagi1 版权所有,
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C) Copyright 20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5: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算是一种论点  但具体的实施上没有可操作性   不能通俗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5: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展开之前,还可以道论   展开后   成形而下  的用了  用后就成了霸道   不能为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5: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听听  别的论点吧
发表于 2011-6-2 15: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2 15:57 编辑


“道”的特性就是突破通俗,
是与创新颇有关联的概念。

变成能够“操作通俗化”之后的道,
就属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那类“道”,
一般人都不肯承认那是道。
大概楼主也不是在寻找这些道。

而还没有“操作通俗化”的道,
其最重要的特点,
恰恰就是大众都没能想像或应用得到

所以,
不能“操作通俗化”是道的本质。

楼主要知“道”的特性,
还是先好好参悟三皇五帝的历史,
以及比对一下,
这些传说与近代互联网发展历程的结构相关性。

这已经是说得清楚到不能再清楚了。

如果楼主还不明白,
那唯一的原因,
就是楼主发本贴的时候,
根本没打算相信有人会把道的真义就这样简单明了的告诉你。
若楼主发此帖主要是打算发表自己高论的话,
那就直接发表好了,
抱着琵琶反让人看来别扭。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5: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易经术数,如果没能将道的含义理解到真切之处。  那么  在具体的应用上,只能是空洞的概念和不能具体实施的故事  那时  易经和数术只能是别人的事  与自己真是一点都联系不上。  所以  对道的理解   并不是可无可有的事
发表于 2011-6-2 16: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可道,非常道。
发表于 2011-6-2 16: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2 16:30 编辑
研究易经术数,如果没能将道的含义理解到真切之处。  那么  在具体的应用上,只能是空洞的概念和不能具体实 ...
juti 发表于 2011-6-2 15:57


我就姑且假设楼主对易学有点基础。
那按照我在4楼和8楼所引领的方式来治学的话,

“道”就是“天地定位”,

而在“天地定位”之后,
其操作要点有三,就是
山泽通气,
水火不相射
雷风相薄,

太极合先天八卦,则能获取资源自然生长。

而天地定位所要定的,以现代语言来形容,
则是寄因(meme)学观察寄因所先要选择订立的观点、角度。
http://zh.wikipedia.org/wiki/Meme

以此立出来观察、发展的太极,
若符合先天八卦的要求,则自然与天地道合。

以商业经营为例,
则可简化、再简化称为:
市场定位
产品进化
社会网络
资本营运
发表于 2011-6-2 16: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2 16:39 编辑

姑且重发一次以前的帖子:
http://www.fengshui-168.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81135&pid=904792

=====================================

“一”者“道”也,亦即是“规律”“秩序”。又或者用这一分钟为止最“先进”的说法,就是“能发展出自组织秩序的种子”。又或者有时会简化再简化,称为“共振”。

现代人与古人对“科学”的认知标准很不一样。古代的“大师”说“玄者一也”的时候,他们是对“一”有具体真实的认知,从而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亦可合理期望,其他有识之士能理解自己的证境。

这与现代的所谓“大师”作贼心虚、含混其词,搬字过纸、以经解经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若现代人要更清楚什么是“一”的话,可参看文天祥的解说。也是就是细读他“辛苦遭逢起一经”的那篇殿试“一”经。

这篇中状元的殿试对策,虽然以论人事为主。但天道、地道、人道本相通。能明人理,则可知“一”,也就知玄空之真义。

但这种“玄空真义”,只能类似今天到这一分钟为止的所谓“科学精神”。明瞭“科学精神”与懂得维修微波炉是两码子不同的事。

懂得“玄空之含义”与实际操作风水,也是不同层次的两回事。

我估计文天祥很可能不懂如何操作风水,但他却知道“一”的真义。而这个“一”与“玄空之含义”相通。


。。。
臣闻天地与道同一不息圣人之心与天地同一不息、上下四方之宇、往古来今之宙、其间百千万变之消息盈虚、百千万之转移阖辟、何莫非道。所谓道者、一不息而已矣。道之隐於浑沦、藏於未雕未琢之天。当是时无极太极之体也、自太极分而阴阳、则阴阳不息、道亦不息、阴阳散而五行、则五行不息道亦不息。自五行又散而为人心之仁义礼智、刚柔善恶、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穹壤间生生化化之不息、而道亦与之相为不息。然则道一不息、天地亦一不息。天地之不息、固道之不息者为之。圣人出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不过以一不息之心充之。充之而修身治人、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致知、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自精神心术以至於礼乐刑政、亦此一不息也。自有《三坟》、《五典》以来、以至於太平六典之世、帝之所以帝、王之所以王、皆自其一念之不息者。。。

臣伏读圣策曰:“盖闻道之大、原出於天、超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日用事物之常、根乎阴阳五行之赜、而实不外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天以澄著、地以靖谧、人极以昭明、何莫由斯道也。圣圣相传、同此一道、由修身而治人、由致知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之於精神心术、达之於礼乐刑政、其体甚微、其用则广、历千万世而不可易。然功化有浅深、证效有迟速何欤。朕以寡昧临政、愿治于兹、历年志愈勤、道愈远、窗乎其未朕也。朕心疑焉。子大夫明先王之术、咸造在庭、必有切至之论、朕将虚己以听。”臣有以见陛下溯道之本原、求道之功效、且疑而质之臣等也。臣闻圣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道、圣人之道也。分而言之、则道自道、天地自天地、圣人自圣人。合而言之、则道一不息也、天地一不息也、圣人亦一不息也。臣请溯其本原言之、茫茫堪舆土央±L无垠、浑浑元气变化无端、人心仁义礼智之性未赋也、人心刚柔善恶之气未禀也。当是时、未有人心、先有五行。未有五行、先有阴阳。未有阴阳、先有无极太极。未有无极太极、则太虚无形、冲漠无朕、而先有此道。未有物之先、而道具焉、道之体也。既有物之后而道行焉、道之用也。其体则微、其用甚广。即人心 、而道在人心。即五行、而道在五行。即阴阳、而道在阴阳。即无极太极、而道在无极太极。贯显微、兼费隐、包小大、通物我、道何以若此哉。道之在天下、犹水这在地中。地中无往而非水、天下无往而非道。水一不息之流也、道一不息之用也。天以澄著、则日月星辰循其经、地以靖谧则山川草木顺其常。人极以昭明、则君臣爷子安其伦、流行古今、纲纪造化、何莫由斯道也。一日而道息焉、虽三才不能以自立。道之不息、功用固如此。夫圣人体天地这不息者也。天地以此道而不息、圣人亦以此道而不息。圣人立不息之体、则敛於修身。推不息之用、则散於治人。立不息之体、则寓於致知。以下之工夫、推不息之用、则显於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效验。立不息之体、则本之精神心术之微。推不息之用、则达之礼乐刑政之著。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犹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也。道之在天地间者,常久而不息、圣人之於道、其可以顷刻息邪。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大易之道、至於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而圣人之论法天乃归之自强不息。中庸之道、至於溥博渊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圣人之论、配天地乃归之不息则久、岂非乾之所以刚健中正纯粹精一也者、一不息之道耳。是以法天者亦以一不息。中庸之所以高明博厚悠久无疆者、一不息之道耳。是以配天地者、不息。以不息之心、行不息之道、圣人即不息之天地也。陛下临政愿治、于兹历此不息之岁月、犹日之自朝而午。今此不息之岁月、犹日之至午而中。。。

臣伏读圣策日《三坟》以上云云、岂道之外又有法欤。臣有以见陛下慕帝王化证效、而亦意其各有浅深迟速也。臣闻帝王行道之心、一不息而已矣。尧之兢兢、业业、禹之孜孜、汤这栗栗、文王之不已、武王之无贰、成王之无逸、皆是物也。《三坟》远矣、《五典》犹有可论者。臣尝以《五典》所载之事推之、当是时日月星有之顺、以道而顺鸟兽草木之若、以道而若也。九功惟叙、以道而叙也。四夷来王、以道而来王也。百道而熙、庶事以道而康。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盖无一而不拜帝道之赐矣。垂衣、以自逸于土阶岩廊之上。夫谁日不可而尧舜不然也。方且考绩之法重於三岁、无敢息也。授历之命严於四时、无月而敢息也。凛凛乎一日二日之戒、元日而敢息也。可也、授受之际、而尧之命舜乃日、允执厥中。夫谓之执者、战兢保持而不敢少放也、味斯语也、则尧之不息可见矣。河图出矣、洛书见矣、执中之说未闻也、而尧之、尧之言赘矣。而舜之命禹乃复益之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三言。夫於危微精一之间、则其战兢保持之念、又有甚於尧者。舜之心其不息又何如哉。是之道化、不惟验於七十年在位之日、舜之道化、不惟验於五十年视阜之时。读万世之语、则唐虞而下数千百年间、天得以为天、地得以为地、人得以为人者、皆尧舜也。然则功化抑何其深、证效抑何其迟欤。降是而械日益巧、世变之乘除不息、而圣人之所以纲维世变者、亦与这相为不息焉。俗非结绳之淳也、治非画象之古也、师不得不誓、侯不得不会、民汪得不凝之以政、士不得不凝之以礼、内外异治、不得不以采保之治治之。以至六典建官、其所以日治、日政、日礼、日教、曰刑、日事者、亦扶世道而不使之穷耳。以势而论之、则夏之治不如唐虞、商之治不如夏、周之治又栗危惧、不如非心黄屋者之适也。始於忧勤、不如恭己南面之为安也。然以心而观、之业业、即尧之兢兢、禹之孜孜、即尧之业业、汤之栗栗、‘即禹之孜孜。文王之不已、武王之无贰、武王之无贰、成王之无逸、何莫非兢兢、业业、孜孜、栗栗之推也。道之散於宇宙间者无一日息、帝王之所以行道者、亦无一日息。帝王之心、天地之心也、尚可以帝者之为逸、而王者之为劳耶。臣愿陛下求帝王之道、必求帝五之心、则今日之功化证效、或可与帝王一视矣。

。。。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6: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  不是说不出来的  但说出来  又不能  因通俗  而是失去了道的本意   所以对道的理解
再多几次的理解也不为过
发表于 2011-6-2 16: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2 16:37 编辑
所以对道的理解再多几次的理解也不为过
juti 发表于 2011-6-2 16:23


楼上在说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6: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等别人的论点   再下个结论   更为妥切一些
发表于 2011-6-2 1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2 16:46 编辑
等等别人的论点   再下个结论   更为妥切一些
juti 发表于 2011-6-2 16:40


楼主能否先说说
你认为三皇为何被称为道治?

不然说了半天,
原来楼主的基础根本在其它方面,
那大家要回答你也无从回答起。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6: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等别人  让其他人说说话
发表于 2011-6-2 17: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科学上的本质=物理上的能=佛=客观规律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样说   什么是道行呢
发表于 2011-6-2 18: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2 18:46 编辑
道=科学上的本质=物理上的  
maxh0 发表于 2011-6-2 17:51

硬要这样表达,也是物理上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8: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  道=科学上的本质=物理上的能=佛=客观规律    那佛是什么   科学是什么    他们能画等号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3: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 不是虚无飘渺  不是故能玄虚  认真的理解它  才可以  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升  沉下心来  多问自己几遍  什么是道  直到自己自然知道自己是真的明白道了  此时   道就可道了  如果自己都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  那就再多几遍的问问  什么是道
发表于 2011-6-3 08: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  与宗教有关系吗
juti 发表于 2011-6-2 15:19



道与宗教没关系吗?

不同派别对道的解释自然不同。
发表于 2011-6-3 10: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3 10:23 编辑
直到自己自然知道自己是真的明白道了  此时   道就可
juti 发表于 2011-6-2 23:37


楼主似乎以为“可道”的“道”字是“说”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0: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的存在  如果必须和宗教相关  那样宗教就不会分的那么多了  所以宗教是以道而存的
否则  就本末倒置了   没有宗教  道也存在  没有道  宗教就无从立足   如果以宗教来论道
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争斗再发展就是战争
发表于 2011-6-3 1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3 10:43 编辑
道的存在  如果必须和宗教相关  那样宗教就不会分的那么多了
juti 发表于 2011-6-3 10:11


这是什么逻辑?
发表于 2011-6-3 1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宗教  道也存在  没有道  宗教就无从立足
juti 发表于 2011-6-3 10:11


这是对西方宗教信仰认识不深的看法。

以基督徒的观点为例,
只有神的存在才可解释得到,
为何宇宙万事万物能井然有序。
发表于 2011-6-3 1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gi1 于 2011-6-3 10:45 编辑
如果以宗教来论道 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争斗再发展就是战争juti 发表于 2011-6-3 10:11


战争不也是道的一部份,
为何要因此逃避话题呢?
那与掩耳盗铃何异!
这种治学态度恐怕只会
离开道越来越远。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 是道之下的产物  战争最后带来的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霸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道的理解   只有沉下心来  多问自己几次  自己真的明白了吗  否则   暂时得到的好像是对的结果
最后  连自己都会不会承认的  因为  真的明白  不用争执 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2-18 08: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