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5384|回复: 8

[名墓考證] 【转帖】陈济棠为何看上洪秀全祖坟?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4.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4.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1-6-30 18: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陈氏故居只许一时之贵,为方面诸侯,不可以为王者,这种暗示默定于龙身,又清晰地刻画在故居的堂局上。风水明示其没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什么地方的龙身和堂局,具备王者至尊的资格呢?

   芙蓉狮象  过气王侯   位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地方,就有这种风水景象。

    陈济棠坐镇广东的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出了个拥有华夏半壁江山的“天王”洪秀全。见过世面的陈维周,于是把眼光放在了离广州不足百里的芙蓉嶂(今属广州市花都区),动起了洪秀全祖坟的念头。

                    陈济棠为何看上洪秀全祖坟?
1.jpg

                                      洪秀全祖坟

    陈维周认为,广东花县芙蓉嶂洪秀全祖坟,是“龙口正穴”,应出真命天子,只是葬的位置和方向有误,才功败垂成。听其兄言,陈济棠高价买得此地葬其母。

    1935年5月16日上海《申报》一则“陈济棠母安葬芙蓉嶂”消息,记载了当时的情况:陈济棠月前斥资,购洪秀全之祖山芙蓉嶂一穴,并拨款三十万,经营墓地,移葬其母,现已工竣。陈济棠十五日晨九时,偕夫人莫秀英暨卫队等一行四十余人,由省乘车赴花县转芙蓉嶂。其母骸骨载以精致小棺,下午二时安葬。

    祖上本有吉地,又得芙蓉嶂“王气”襄助,风水比蒋如何?陈维周专程见蒋并赴奉化溪口考察,得出结论:“蒋的祖坟不如芙蓉嶂的龙势远甚,而且蒋的气运将终,明年肯定要垮台,一蹶不可复振,代之而兴者便是伯南。”

    以智慧与手腕游刃于军阀混战之中的陈济棠,由是雄心勃勃,反蒋态度从犹豫转向坚决,义无反顾发起“两广事变”。但是,芙蓉嶂风水在奠定了洪秀全的“天王” 历史地位后,没有再次给陈济棠通往成功之路增加任何分数。陈母下葬后仅一年零三十三天,“两广事变”发起当月便无疾而终,广州空军全体驾机投蒋,陈济棠连夜逃往香港,多年经营的基业毁于一旦,再无翻身之日。

    扦得真龙大穴,却为何不吉反凶,是陈氏葬不得法,还是另有原因?这还得从头说起。

    芙蓉嶂土地坛洪秀全祖坟,其地传为宋风水大师赖文俊(世称赖布衣)看破,留谶文传世,后为洪氏所得。清嘉庆初年,梅县嘉庆州有洪族第十一世祖洪公三全家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不到两年,洪公三去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后由其二子洪英伦葬于此,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

    南岭九连山余脉——青云山脉尾端,从清远市伸入,至花都芙蓉嶂。芙蓉嶂海拔360米,山峦叠嶂,状如芙蓉。又因绵亘于该县中部平原之背,一字排开,宛若屏帷,故称芙蓉嶂。芙蓉嶂主峰南面连续有三座滚圆的金星山体接踵错落而下,气势磅礴。最下面一座山包的南面,有土地坛,这便是真正的龙脉结穴之所。

    土地坛前面,是一幅低畦地,为龙穴内堂。低畦地南面有三座低山,一字排开,正中一座最为低小而生动,状如一鳌。东面一座如蹲下的狮子,西面那座似伏下的大象。鳌山和狮子山、象山之间各有一条河流潺潺而出,在鳌山外汇合奔流南去。

    狮、象把水口,一鳌守门楼,东边像一个鸟巢,西边如一条覆船,外砂作青龙、白虎,障缺补足,洪秀全祖坟坐子向午,方位至尊。

    1851年,洪公三传人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定都天京,应了赖文俊当年直断此地“六百年后必有王者兴”的谶语。但洪秀全当了13年天王,太平天国就失败了,赖文俊“代代出公侯”的预言没有实现。这又是为何呢?

    从风水上看,花县地势从北向南倾斜递降,水系除北部梯面一条溪流之外,其余均向南流,分别注入流溪河和白坭河,纳入珠江。也就是说,洪秀全祖坟前面数十里距离上,呈百水南倾之状,去水无收。

    洪坟在风水上的最大缺陷,不在来龙,而在于外堂自北向南逐级下泻。芙蓉嶂下连抛三星后,洪坟直趋水边,脉尽而结。龙煞既已脱卸干净,外堂倾泻又视而不见,其弊稍减,但性质依旧。近前水口两侧虽有狮、象,中有鳌,但狮、象得了威猛气势却失之于宽,鳌过于生动而形却矮小,水口关锁不紧,一触即溃,远泻百里。前局欠缺,令洪氏其发如雷,终不免幻梦一场,致灭族之祸。赖文俊所许,显然掺杂了溢美夸张的成分。

    陈母墓建于洪坟上方数十米处,正针取用,坐壬向丙,与洪秀全祖坟差一个字向。元辰水走,面朝去水不吉,陈母墓于是逆收向左,面朝狮山,以消砂纳水,纠元辰直去之弊,此举实属自欺欺人。

                    陈济棠为何看上洪秀全祖坟? 2.jpg
                                          陈母墓

    登高望远,目力所及,陈母墓较洪坟局面更为宽大广有气势,但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明堂缺陷一览无余,洪坟祸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一美遮百丑,外堂与水之不祥,被贪景慕势的陈氏视而不见,错把大凶当大吉。

    芙蓉嶂确有王气,但非真命天子之地。洪坟虽有缺点,却不改龙真穴的,陈母墓则有性质上的不同。从风水上看,前堂无腰带、入口等骤贵之水,外堂前倾,覆水难收,断无短期见效、速增其力的可能;从发越规律上讲,也绝无一地时隔一个甲子出两王的道理。陈家于此葬母,求福不能,反致祸烈如虎。陈氏学艺不精,徒留风水笑料贻笑大方。

    洪秀全揭竿发难之初,花县知县牟崇龄即奉命急将洪秀全之祖坟掘毁。越年,清廷再密谕务必将其坟坐山后脉凿断,意谓断其“龙脉”,毋使发迹。据此,洪秀全祖坟在劫难逃。龙脉既毁,再发谈何容易?

    与中国民间风水慎葬、秘葬的传统做法不同,陈氏葬祖反复多变,极尽张扬之能事,更是犯了堪舆大忌。果不其然,陈济棠兵败逃港,陈母墓也随即惨遭盗劫。

    1954年,郁郁寡欢的陈济棠带着满腹遗恨卒于台湾。三年后,陈母葬地发生了陈济棠生前意想不到的变化。当地政府大力兴修水利,蓄水发电,在陈母墓前的狮、象、鳌处筑坝拦水,小水塘从此变成了水深达24米,广袤1.8平方公里的大水库,洪坟长年淹没在湖水之中,不见天日。陈母墓前则一泓清水,好一个得水格局。又过了几十年,邓小平在中南海接见远居美国的陈树柏,客观评价陈父济棠的功过,让国人再一次想起了昔日治粤有方的“南天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f89980100jasg.html?tj=1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1-6-30 19: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30 20: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洪秀全之祖墳, 在花都市芙蓉帳度假村內,人稱此穴為〈九腦芙蓉帳〉;石龍行來,形成九腦芙蓉帳,橫樑枕脊,中心出脈,兩側盤龍四條有情,可惜主龍臨穴直硬不化,欠高大。無帖穴砂;前面龍虎情意欠佳,局不美,無外秀,水口關攔不夠密實, 故逆天而行,同志異心,只能英雄氣短,慘局收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芙蓉嶂水庫,陳濟棠所葬的“土地壇”母墓及其附近土丘,一直被水淹沒。近年,由於氣候乾旱,雨量稀少,水庫蓄水逐年減少,到1990年底,幾乎乾涸見底,許多過去被水淹沒的墳墓,因而露凸了出來。一次,我們文史委員會的同志,在陪同外賓參觀芙蓉度假村時,發現“土地壇”腳下,南距陳母墓100多米的地方,凸起古墳數座,墓碑漬滿污泥,長滿青苔。嗣將墓碑洗淨,則見“嘉慶二十年秋月吉日重修,清顯考諱三洪公老大人之墓,祀男英經、英倫、英緘、英緯,孫會玄同立”的碑文。“洪三公”者,系洪氏十一世祖,于嘉應州(今梅州市)遷來花縣福源水村定居之洪族始祖。據此,完全可以證實,洪氏始祖墳既未被毀,也未被挖,亦未改姓,所傳避禍改姓即可否定。
                                
在“土地壇”腳下,除洪三公之墓外,還有洪三的夫人葉氏,洪門譚氏十五世祖洪梧楊公、洪雲輝公等四座洪氏祖墓,以洪三公墓為頂點,成菱形排列。
                                
  經過翻山越嶺,看遍附近所有山頭,發現在水庫東南端名叫“將軍勒馬”的山窩上,找到了一座被雜草遮蔽,荊棘叢生的古墓,將污漬斑斑的青苔除去,即現出:“顯祖考□□□英倫洪公墓”碑文。查《洪氏宗譜》,洪英倫即為洪秀全之高祖父,洪公之次子。其墓未被毀、未被挖,亦無改姓又得一證明。
                                
在土名為“文武點兵”的山坡上,發現一座曾為其後代拜祭過的古墳。由於年深日久,風雨侵蝕,字跡已經模糊,但其碑文尚可辨認:“清顯考瑄儒洪公老大人之墓”。此瑄儒公者,按《洪氏宗譜》所載,是為洪秀全之曾祖父。其墓未被毀,未被挖,亦無改姓,又一有力證明。                                 
                                
    據其旅港父親洪錦堯(系洪氏19世,現年已90多歲)老先生所示:洪秀全之母賴氏夫人,葬於今新華、獅嶺兩鎮交界處之“吊鐘型水庫”附近山嶺。據此,1991年6月間,縣文史委員會的同志又專程前往獅嶺鎮的軍田村調查,並由該村幹部引路到“吊鐘型水庫”附近山頭考查。該處古墳眾多,但因解放後修築水庫時,所有山墳、碑石,皆被挖用。故此,無從考證。但據調查瞭解,洪秀全母墓不葬於芙蓉嶂,則可以肯定。
                                
      廣州花都芙蓉山的洪秀全祖墳,已經遷走多年。斯地龍起祖於西北方向,明顯偏離正脈,穴場左右兩水在穴前合流從丁未方流出,左水長,右水偏短。水口處現在建了攔水壩,一潭碧水環抱穴前。水壩中央偏左位置尚可看見一個圓形的小山頂。西元1935年,陳濟棠購買此地,讓洪氏後裔遷走祖墳,在此葬母。陳母墳墓李壬山兼亥,扡癸亥水龍穴。洪氏祖墳因已遷去,所立之向沒有辦法勘定,根據是地的來龍和水局,我估測很可能是立亥山巳向正針,扡己亥穴。
                                
                                http://www.dawonn.com/fonswe-hon%20shieu%20chen.htm

发表于 2011-6-30 20: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九腦芙蓉

                                

                                                                
   洪秀全的祖墳位於廣東省花縣之北的芙蓉嶂山上,芙蓉嶂位於芙蓉鎮之北,海拔360米,距廣州47公里,占地面積約22平方公里,風景區以山、林、湖、泉景觀構成,處于縣北群山之中,又因綿亙於該縣中部平原之背,重巒疊嶂,連綿數十裏,狀若芙蓉屏嶂,主體山上的石頭無論大小,表面均有煙墨色的芙蓉花圖形,故稱芙蓉嶂。山之南,有“白水穭”,又名“西山瀑布”,其狀如同白練自50米高處分五級瀉下,濺石飛花,傾注入潭,其聲轟轟。曾有文人墨客詠之為“峭壁中懸一段雲,青山橫為玉龍分。勢傾河漢難窺測,聲雜風雷駭聽聞。當暑向人寒瑟瑟,淩空觸石雨紛紛……”
                                
芙蓉嶂水庫在山的南側,由獅山、泉山、鯉魚崗三山之間的峽谷所組成,水域面積2.2平方公里,水深達24米,區內群山透迤,松林迭翠,飛瀑流泉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湖面波光灩瀲,水清見底。登上大堤的鯉魚亭眺望,只見四周青山綠水,獅泉二山倒映水中,美不勝收。
                                
   芙蓉峰:芙蓉峰最高海拔350。60米,詩句“頭頂芙蓉嶂”指的就是此芙蓉峰,風水先生稱之“前呼後擁,左右逢源,招財進寶”謂其為真正“龍穴”所在。站在芙蓉峰廣場面向東南是山下水庫,北靠西山是峰上的主山脊,前低後高。又像是張開雙臂迎接來客。所以說這裏是“至尊至貴”之位。站在主峰之巔,可以看到雲團在腳下山腰飄忽,叢林呼嘯,令人真正感覺到身臨”八面來風“的境界。這裏歷來是重陽登高的好地方!

                                 001.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度假區內有遠近聞名的龍王廟、洪秀全祖墓、陳濟棠母墓等人文史跡。擁有落差90米的芙蓉飛瀑、由海拔581米的“王子山”、天子山.芙蓉峰三大山脈組合,通天河引水隧道自然景點芙蓉嶂雖為風水寶地,但長期以來,外地人很少知道。後來被一位風水大師賴布衣發現,芙蓉嶂才逐漸名聲遠播。
                                
   賴布衣是江西省定南鳳崗村人,約1276年宋朝末年,出生于風水名門世家,原名賴文俊,布衣是他的自號。他少年時,得到父親賴澄山的真傳,18歲就行走江湖,以風水相術為生。他在粵北群山中發現“龍脈”南延,氣勢磅礴,十分高興,決心要跟蹤“龍脈”。他沿著“龍脈”出南雄,過曲江,下英德,越清遠,入花山北部山區,來到芙蓉嶂。他見氣勢不凡,認為此乃龍脈之“結穴”。臨行時偈語一首:“頭頂芙蓉嶂,腳踏土地壇,右有覆船崗,左有鶯蜂竇(‘窟穴’的意思),鼇魚把水口,獅、象守門樓。誰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原來這山南麓,有三個小山崗突起,居中的名土地壇最大;左、右兩邊的分別名叫覆船崗、鶯蜂竇。正南面約一公裏之遙,又正好與三座山崗相對。其中間一座名鼇魚崗(後人訛傳為鯉魚崗),左、右兩邊相距各幾百米處,有名叫“獅”、“象”兩山,均以形似而得名……賴布衣在芙蓉嶂住了幾天後,便告別村民離開。聽說他又跟蹤“龍脈”,以後去過南海、順德、番禺、寶安,直到九龍又住下一段時間,然後租一小船去海南島,從此銷聲匿跡、不知所終。
                                
     清朝嘉慶年間,廣東梅縣石坑鎮有洪族一支,全家遷來花縣福源水村定居,不到兩年,洪老漢逝世,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洪老漢的二兒子洪英倫稍懂風水相術,他得知芙蓉嶂的風水詩後,便按照詩中所指,到芙蓉嶂察看,果然為風水寶地。於是選定位置,把父親屍骸遷葬到此,重建了墳墓。墓形像一座太師椅,用青磚砌結,正中有花崗石造的墓碑,碑上款刻“嘉慶二十年秋谷旦吉日重修”,正中是“清顯祖考諱公三洪公大人墓”,落款是“祀男英繹、英倫、英緘、英緯,孫會玄同立。”
                                
发表于 2011-6-30 21: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001.jpg
发表于 2011-7-4 07: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可惜何管的图片 看不到
发表于 2013-6-21 23: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此局看,洪氏不成气候乃是必然,
发表于 2013-6-21 23: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氏被灭族,从此局看已经昭然若揭
发表于 2013-7-5 23: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地可打80分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