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8617|回复: 4

苏州码子及算筹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11-7-8 14: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很多书籍上使用苏州码子及算筹表达数字,初接触时,只能自己慢慢推测,虽说不难,但也要花时间。最近查算筹方面的资料,发现维基百科上有现成的资料,特摘录下来,供不熟悉的朋友参考。
节选自维基百科

蘇州碼子又称花碼、番仔碼、草码、菁仔碼,是一種傳統在中國民間流行的數字,产生于中国的苏州。現在在港澳地區的街市、舊式茶餐廳及中藥房偶而仍然可見。香港部份公共小型巴士仍以此標示車資價錢。

400px-Huama_numerals.svg.jpg

蘇州碼子脫胎於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籌,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花码由南宋时期从算筹分化。同算筹一样,花码是一种进十进位制计数系统。与算筹不同的是算筹通常用在数学和工程上,花码通常用在商业领域里,主要用途是速记。蘇州碼子從明代被蘇、杭一帶人們採用,在民間流行了數百年後,最終被阿拉伯數字取代其地位。

花码使用特别符号来代表数字。这些符号已经被加入Unicode,字符码址从U+3021到U+3029。苏州码子的一至三都是由竖的笔画来表示,横排时很可能会造成混淆。此时应该用汉字数字“一二三”来做区别。比如,二十一(21)可以写成“〢一”,不应该用“〢〡”因为手写可能看成“〣”(3)。会混淆时,通常第一位数字还是用花码写。

花碼一至九的寫法如下:
数字         苏州码子         应用的汉字
字符         码址         字符         码址
0                   〇         U+3007
1         〡         U+3021         一         U+4E00
2         〢         U+3022         二         U+4E8C
3         〣         U+3023         三         U+4E09
4         〤         U+3024          
5         〥         U+3025
6         〦         U+3026
7         〧         U+3027
8         〨         U+3028
9         〩         U+3029

附:unicode的中文輸入法

截至2010年3月,可以使用微軟拼音2003或2007版本,鄭碼unicode版本,海峰五筆9.3版本,新注音輸入法和VimIM進行輸入。

    微軟拼音在輸入法啟動狀態下,單擊語言欄上的「功能菜單」按鈕,指向「輔助輸入法」即可發現「Unicode碼輸入方式」,利用它可以直接輸入Unicode相應十六進制值的方式輸入相應文字。例如中文「胥」輸入「5066」,朝鮮語文字「셅」輸入「c145」(不需要在前面加0x或x)。
    鄭碼已爲unicode漢字,類漢字編碼,可以在鄭碼輸入法方式下通過鄭碼字碼輸入方式輸入unicode內的中日韓漢字及韓文。例如漢字「㗎」輸入「JYJF」,漢字「胥」輸入「XIQ」,漢字「㿱」輸入「DPXI」,朝鮮語文字「셅」輸入「ODYH」。
    海峰五筆此輸入法已經直接支持透過五筆碼輸入方式輸入Unicode內的任意中日韓漢字,但無法使用鍵入Unicode碼的方式輸入。例如漢字(Unicode部分)「㗎」為「keks」,CJK擴展B區的「㿱」為「iyho」和CJK擴展C區的「뇛」為「muih」。
    新注音輸入法在輸入法啟動狀態時,打入鍵盤上的「多功能前導字元鍵」(及通用鍵盤上之「`」),第一次使用會彈出說明。輸入Unicode字元「胥」則是在鍵盤上鍵入「`U5066」。而韓語中的「셅」,則輸入「`UC145」。而要輸入日語自製漢字「卡」,則是「`U5CE0」。
    VimIM在Vim環境中,可以直接鍵入十進制或十六進制Unicode碼。既不需要啟動輸入法,也不需要碼表。
楼主其他發帖
<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4: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1-7-8 07:57 编辑

算筹或称筭子、算子,是中国古代一种十进位制计算工具,周朝用木枝制成,汉代用竹、骨、象牙、玉石、铁等材料制作,长一般在12厘米左右,直径为2至4毫米。 商代占卜盛行,用现成的小木棍做计算,这就是最早的算筹。

使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则称为筹算。算筹一般布置在地面运算,也有布置在桌上运算;南宋黄伯思著 《燕几图》中列举布算桌,长7尺,宽5尺许,小布算长宽为5尺余。清代数学家劳乃宣说:“盖古者席地而坐,布算于地,后世施于几案”[8]。中国古代文献中还没有找到算筹板的资料,但日本古算书中有带方格子的算筹板。此外北宋数学家贾宪将万、千、百、十、步作为算筹位值标记:他将七万一千八百二十四写成七一八二四 万千百十步然后将算筹按位值布位。

算筹出现的具体时间已无从可考了,但是早在中国春秋战国的时期就已普遍使用了。算筹采用的是十进位制的记数方法,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数值也就相应不同,每进一位数值乘10,并且在算筹盘上,以空位表示0。为了不使数字和数位混淆,算筹采用纵式和横式两种方法记数:

350px-Shuanchou.jpg

中国古代算筹记数,采用十进位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这样纵横交替摆放,就可以摆出任意大的数字来了。孙子算经记载:“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百万相当”,此外又说明用空位表示零。在进行乘法时,“言十即过,不满自如”,即“逢十进一”。

《孙子算经》习惯用“置”表示放置算筹:“置一十九道”,“置周三百六十”,而不用“写下”,说明算筹是运算器具,不是书面计算。

成书于前202年至前186年之间算数书一样用“置”。

南宋数学家开始用书写算草代替算筹算板,为了减少书写的笔划,将4、5、9的筹码简化;为了算草需要,引入〇符号。

Snap3.jpg
<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5: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遺忘的中國傳統文化“蘇州碼子”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1-7-8 08:14 编辑

摘自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网站
作者不详

同治十年發票.jpg
同治十年發票
       
光緒十九年發票.jpg
光緒十九年發票

  我的藏品老發票中,無論是出自清朝的同治、光緒、宣統、辛亥年,還是民國的北洋、南京、重慶政府和“偽滿洲國”及“蒙古聯合自治政府”即使在建國之初,我國在商用發票中總會見到用一種表示交易的數量、價格的奇特數字,它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説的,中國古老的傳統商用數位----“蘇州碼子”。
  蘇州碼子是中國數字文化演變的産物,是阿拉伯數字在我國廣泛使用前的一種簡便、快捷的記錄數位,民間稱為暗碼、肉碼、草碼、花碼、商碼,還有叫杭州碼和番仔碼。據資料介紹,“蘇州碼子”在800多年前的宋朝就已經使用,司馬光的《潛虛》就用〤代表四,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楊輝在《楊輝演算法》中所用數位字就是當時的算籌演化而來的, 算籌記數法流傳到明代演變為“暗碼”,被人們綜合成為一個系統,並流行于工商業最發達的蘇州。

11.jpg

  明代中期後蘇州不僅農業、手工業生産發達,而且還是四方商人云集的貿易中心,經濟極為發達,數位表達交易內容的方法,很快被蘇、杭一帶人們接受和使用,故叫做“蘇州碼子”。他比漢語數目字簡單易學,比漢語大寫數字更為簡便宜行,當時一些商販即便設有上過學堂的人,也能運筆如飛的寫出“蘇州碼子”,因此很受歡迎,並在民間流行了數百年。十九世紀隨著阿拉伯數字在世界普遍使用,蘇州碼子作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雖然已使用了幾百年,但還是在外界影響和強烈衝擊下,無奈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今天大家能夠常見到的數位有主要以下幾種:一是最為普及的阿拉伯數位,即0、1、2、3、4、5、6、7、8、9、10,二是中國漢字的小寫數位,即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是中國漢字的大寫數位,即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零;四是羅馬數位,即I,II,III,IV,V,VI,VII,VIII,IX,X。那麼我們今天要了解的“蘇州碼子”則是用下列方式錶示:如0至十即0,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蘇州碼子看起來是很神奇符號,其實它也很簡單。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就是我們現在漢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2.jpg

33.jpg        

1,就寫一個豎;〡
2,兩個豎:
3, 三個豎:〣
4,是個交叉:〤
5,具體寫法為〥,
6,一點加一橫, 〦
7,一點加兩橫:〧
8,一點加三橫:
9,“寫法為:〩
此外,零還是0。

  古時人們計數要用算盤,“蘇州碼子”他一橫上面加一點就好像是算盤上檔撥下的一個子,用來表示為五,所以〦是六,〧是七。如遇有1、2、3用橫、豎寫法表示。也就是. 〡〢.〣.還可以寫成橫式或者豎式,一二三來表示,比如記123元,還可用橫豎共用方式〡ニ〣元。

44.jpg

55.jpg        

  遠舊時期的一些公文、當票、銀票、契約、帳表、官帖、私鈔中的一些數字約定和有關經濟方面帶有數字的文檔中也經常會見到這些組合的數位,並運用於政治、經濟、軍事、商業、工業及百姓生活。但最多的還是用以記載帳務和表示價碼的數字。

66.jpg

  下面讓我們對上海五十年代初和香港庚年的發票蘇州碼子數字來辨認一下。

上海新新茶棧.jpg

  出具于建國後的1951年4月8日,上海新新茶棧開具的一用“蘇州碼子”標明花茶分別單價為〡〨千元,〢三千元和,〡三千元,二是用漢字小寫落一九五一年四月八日,三是用漢字大寫共計拾萬零捌仟元,四是發票號碼和稅號用阿拉數字001005和4一137表示,再有一個羅馬數就可稱世界數位大全了。

77.JPG

  出具于香港庚年的義興鴻紀單車行發票,使用“蘇州碼子”註明光頭輪一個、 〧元,克細線九條、〩毛、計 〧元〩毛。

  現在這種傳統數字“蘇州碼子”在國內很難見到了,但在港澳地區和台灣的一些街市、舊式茶餐廳及中藥房或者街市檔口小巴價錢牌上偶爾仍然可見。在馬來西亞一些水果店、中藥店、華人雜貨店也仍舊還有人用,特別是一些年長者更願使用。但在國內要想在發票中見到五十年代中後期的“蘇州碼子”實屬不易。幸運的是我藏品中有二張,內蒙古正藍旗和太仆寺旗在1967年發票面上,還在使用蘇州碼子來標注金額,這也是我所知道的發票中,見到“蘇州碼子”最晚的時間 。

內蒙古正藍旗.jpg

  內蒙古正藍旗哈巴戈供銷社開具于1967年10月2日的發票,左下角使用蘇州碼子註明:〤元0〢分。
太仆寺旗.jpg

  太仆寺旗貢布拉格車馬店1967年10月8日發票左下方註明炮臺芍子大店(蘇州碼子)〧元〢角〤分。

88.jpg

99.jpg        

  依據我收藏的發票資料來看,從清代同治年間到1967年這100多年來,在全國範圍內蘇州碼子己在發票中普遍使用,特別是民國後,從北京、上海、南京、重慶、天津、西安、武漢、廣州到東北三省,無論江南、江北的大小城市,還是內蒙、雲貴的偏遠小鎮,不管是發票還是賬本,就連一些公文和民間往來的各種契約,也都在使用“蘇州碼子”。由此可見這種傳統數字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曾發揮了重要作用。

1010.jpg

  在人類社會發展高度文明的今天,我們也處在一個日趨多元的時代,各種文化形態及各種資訊,都在不斷影響和改變著我們,世界科技每時每刻都在進步並影響著我們民族的文化。當今天我們在品味著這一張張象徵著歷史文化的老發票時,感受到中國古老傳統數位文化對歷史所做的貢獻,中國商用數位“蘇州碼子”在今天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中早己消失,甚至大多數國人對它根本不了解和認識。傳統文化是我國豐富的生活經驗寶庫,這種文化傳承需要一代人與另一代人的交流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根本,它是一個由多民族性與多元文化的知識體系。一旦斷代,就相當於一個民族沒有了根。中國商用碼“蘇州碼子”在中國能夠延用了數百年之久,這充分證明了它具有極其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徵。今天我們不可能重新啟用這古老“蘇州碼子”來運用於我們現代社會生活中,但我們祖先發明的這項寶貴傳統數位了文化,應該作為一種文化遺産,需要更多的人去認識、關注、研究、傳承,保護我們中華民族這項古老傳統文化“蘇州碼子”。
<
发表于 2011-7-8 21: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見識到
傳統文化之一
<
发表于 2020-11-10 1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的药衡也有类似的记数方式。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