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7-11 17: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北太平洋一成魚胃藏膠碎
本帖最后由 door 于 2011-7-11 17:19 编辑
【明報專訊】全球每年生產的塑膠高達2.5億噸,但只有少部分會被循環再造,專家估計,約700萬噸塑膠最終以海洋為「歸宿」,並在海洋的環流系統中累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估計,全球海洋每平方公里平均就有1.3萬件塑膠垃圾漂浮,這些塑膠有部分不會降解,甚至逐漸變成生態系統內的一部分,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令人憂慮。
經食物鏈成人類盤中餐
美國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人員,為了解塑膠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曾於2009年前往北太平洋亞熱帶環流區一處距離加州約1600公里、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的海域進行研究。研究員於海洋中層採集到141個魚類樣本,大部分為一種名為「燈籠魚」的小魚。研究員在9.2%的魚類樣本胃部裏,發現比指甲略小的塑膠碎屑。研究員按此推測,單在北太平洋中層海域魚類吞食的塑膠量,每年可能高達1.2萬至2.4萬噸,由於研究員無法評估魚類進食塑膠後死亡、將塑膠排出或轉化成身體部分等因素,因此魚類吞食塑膠的比率可能遠比估算為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魚類吞食的塑膠,最終可能通過食物鏈而成為人類的「盤中大餐」。支援有關研究的環保機構「海星計劃」發言人指出,塑膠廢料已在日常環境中不斷累積,現時最大的問題是,廢物管理及循環再造設施已無法及時處理激增中的塑膠垃圾,情?堪憂。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