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7943|回复: 39

參覽《富春山居圖》合壁展出的感觸及對中國風水的期許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11-7-16 12: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1.jpg


本週特別抽空到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觀由兩岸藝文界促合的《富春山居圖》的【合壁展出】。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四大家之首黃公望的代表作,不僅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也是中國長卷美學,發展到極致巔峰的精采傑作。這幅圖卷是黃公望八十二歲上下富春江創作的山水長卷,全長將近七百公分,近山線條皴擦,遠山淡墨渲染,沙渚兩岸,樹石錯落,極富變化。在元代以後成為歷史巨作,影響明清六百多年的繪畫主流。


這幅山水圖卷流傳至今六百餘年,經過兩岸藝文界多年奔走努力,最近,總算讓前後兩段巨作於2011年6月在台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合壁的《富春山居圖》是由北京故宮珍藏的《剩山卷》與台北故宮收藏的《無用師卷》,合併而成。

原來《富春山居圖》背後有一段歷史及收藏經過,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幾段歷史:

身處台北故宮的展覽室內,一邊欣賞【合壁】後的《富春山居圖》,心裡面不禁思量著,這份稀世珍寶,能夠傳世至今,真的不容易。此圖在明朝大畫家沈周、無錫譚志伊、董其昌等流傳,經歷三百年到了清順治七年,全圖明末原為董其昌收藏,之後董其昌轉賣給吳之矩(原作的騎縫印是吳之矩所蓋)。
清初順治年間畫傳給兒子吳洪裕。吳洪裕臨終前,決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藏品當作陪葬,這些畫丟到火爐時,姪子吳貞度從火堆及時搶救《富春山居圖》,但畫卷已經被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原卷首小段經過修補後稱為《剩山卷》橫51.4公分,高31.8公分,佔原畫十四分之一(就是現在收藏於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後段畫幅較長,稱為《無用師卷》,橫636.9公分,高33公分,佔原畫十四分十二,則由台北故宮收藏至今。

我們已無從得知吳氏當時的心態及想法,但反觀現今傳世的【風水學】,百家爭鳴,千百年來的門派之爭,未曾停歇。歷代至今,或許前人累積無數代的智慧及經驗,或許也曾歷經《富春山居圖》的坎坷,在許多【名家】之後,因戰亂及歷史原因,幾乎斷了真傳。

兩岸的藝術及文化界,能夠尋回共同的根,促成《富春山居圖》的【合壁展出】,我們十分敬佩。

我國兩岸的【風水界】是否也能學習此份胸襟,異中求同,讓散落在各派的中國的風水絕學,得以【合壁】!

《富春山居圖》為明清兩代畫家擬摹對象,但其真假,也有一段故事:


清乾隆皇帝,是故宮藏寶的第一位主人,其閱歷珍寶無數,天下難出其右。而當乾隆皇帝獲得《富春山居圖》的擬摹版本(今稱為【子明卷】),卻認為這是《富春山居圖》【真蹟】。《子明卷》名稱是因為題跋指是畫給「子明隱君」,但尚未考證出實際人員。直到國民政府點收北京故宮文物,由於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曹知白「群峰雪霽」裡有黃公望的題字,證實「無用師卷」才是真跡,但由於子明卷是富春山居圖被燒前所仿摹,故成為了解富春山居圖原作之重要參考。

喜愛字畫的乾隆皇帝,當然對《富春山居圖》愛不釋手。乾隆每次品覽《富春山居圖》的擬摹版本後,常會在畫作的空白處,提字留紀,以表達其對此畫的心得及看法。而就在《富春山居圖》的擬摹版本(即【子明卷】)入宮一年後,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真蹟才出現,也輾轉進入乾隆手中。然而,當時的乾隆,並沒有在《富春山居圖》的真蹟上留下任何提字,只是要求其老師代為留紀,以誌該畫的收藏。

如今,在台北故宮展出的《富春山居圖》真蹟,便在此【陰錯陽差】的因緣下,沒有受到乾隆的太多眷顧,故而保存了原畫的格局及清淨。而擬摹版本(今稱為【子明卷】),卻佈滿了乾隆多次的提字留紀,真假的《富春山居圖》,在歷史長河中,默默地傳遞了這份充滿【易經哲學】的經歷。

真假《富春山居圖》的真實經歷,讓我感概良多。中國【風水】之弊在於各家都認為是【楊公真傳】。試問,現今傳世或家傳的【風水】是否也曾經出現【以假亂真】的情形?就像乾隆誤把【擬摹版本】當真蹟,而中國真正的風水真傳,反而在少數默默格守祖訓的手中,靜靜的傳承到下一代!
富春山居圖2.jpg
<
发表于 2011-7-16 19: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天機


    天机兄台的感悟,确实是吾等的期盼。中国风水派别是时候合璧了。
<
发表于 2011-7-16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国上下欢迎早日回归
<
发表于 2011-7-16 20: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土之上,如多一位天机兄这样的明师,乃国之大幸啊!在下发自内心顶一帖:难得!
<
发表于 2011-7-16 22: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命理探究的是天道,天意难测。得之我命,不得亦是我命。
<
发表于 2011-7-17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
<
发表于 2011-7-17 19: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陸游的《鵲橋仙》說的就是富春江嚴子陵釣台的故事。天機兄遊歷大江南北,可否從風水角度來說說富春江之美呢?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繫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黃公望  -- 黃石公 + 太公望 也

能讓一代高道名卜晚年流連忘返之處,想必也是風水修鍊的好地方。看看陳文茜的介紹 :

或許他只想當個江邊老人 -富春山居圖

    七百年前的江水仍在,七百年前的道人卻早已死了。然而七百年前的故事,始終完不了,永遠有著續篇。
 中國繪畫史上巔峰之作(富春山居圖)前八分之一(剩山圖),與後八分之七(無用師卷),六月一日起終於相隔三百五十年後,在台北合璧展出!台北故宮依限展品內規,展期僅維持兩個月。七月底,也就是兩個月後,一幅完成於七百年前的千年稀有國寶畫作,將再度展開勞燕分飛的旅程;(剩山圖)回浙江博物館,(無用師卷)留存台北故宮庫房。
 它們上回合璧,竟已是三百五十年前的往事!
 (富春山居圖)靜悄悄在元代無人知曉的畫家手中完成,一路隨時間更迭名氣愈來愈大;等過了明,越歷清,驚心動魄的朝代一個個滅了……,終於七百年後,一些難以想像的連結,一個不夠濃厚的因緣;千年名作先是斷裂,終此聚首。  但也僅僅六十天後,此圖將再次走上分離之路;屬於(富春山居圖)的故事,注定完不了。
 (富春山居圖)在東方畫作史、甚至世界繪畫史上擁有崇高巨作地位,來自三項非常特別的因素:
 第一,它的作者黃公望,八十高齡才開始提筆繪寫富春江疊峰山巒四季變化的長卷大作。黃公望與西方天才型畫者梵谷不同,在七十歲前,他從未想當個畫家。正如所有宋元明清的中國文人,黃公望幼年書讀得好,一心只想參加科舉考試進府做官。四十歲之前,他的人生追求的是身分地位,這位了不得的巨人曾一度被擺在難以想像的乏味官職,杭州官府專收田糧賦稅小官。改變他人生境遇的不是任何大時代的文化潮流,而是被長官牽連下獄,牢坐了十年,罪名也不如蘇東坡令人同情,頗不高尚的貪腐之罪。五十歲黃公望出獄,轉身成了道士;隱居民間長達三十多年。松花江畔一位後代才知曉的偉大畫家日日擺攤,幹一個一點也不體面的職業,賣卜為生。
 但正是這樣的人生歷程,使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跳出了中國山水畫作的框架;近山線條洗練,遠山淡墨渲染;七百公分長卷,畫盡老莊道學的哲理。(富春山居圖)山勢或天長地久,江水或隨意率性,幾隻鴨游水間,筆觸有若簡單的「乙」字橫掃而過,樵夫、釣客流連江邊,不知是為了工作,還是只想偷點閒逸寧靜的垂釣。歷經人生浮沉起落,黃公望對世間滄桑,既無愛恨,也無執著。因此(富春山居圖)成了一本繪圖式的哲學之理,江水幾灣,雷雨滂沱,樹石迎風,一切無痕。它從來不只是一幅長卷畫,而是人生啟迪的哲理;這與西方最著名的畫作梵谷燃燒年輕生命、高更縱情大溪地截然不同;也使(富春山居圖)成了東方世界七百年來,無人可超越,繪畫竟達哲學境界的偉大作品。
 (富春山居圖)從完成的一刻,通經卜卦的黃公望已預言此畫未來命運將「巧取豪奪」。黃公望為完成此作,據蔣勳老師考證,在富春江待了五至六年左右;八旬的黃公望業已領悟人生縱有迴盪,但勿須執著;從起始至死亡終結,一段因緣罷了。黃公望接近完圖時,將此畫贈與師弟,號「無用」,他則自稱「大痴」。師弟無用看透不了人生,急著想取歷史巨作,「大痴」僧人西元一三五○年於畫末落款題跋,「暇日於南樓援筆……興之所至,無用過慮,有巧取豪●(古奪字)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落款那一年「庚寅」,從此有關此圖的故事,不斷於不同的庚寅年出現轉折;而且凡想巧取或豪奪者,正如「大痴」預言,終難究其全貌矣。
 無用師弟一毛錢沒付取得了(富春山居圖),死後他的後代將之變賣。(富春山居圖)走入明代,名氣愈來愈大;歷經多位大畫家收藏,也從此開啟世界繪畫史上少見坎坷傳奇的收藏故事。  明代成化年間,大畫家沈周曾短暫收藏此畫,後被詐取騙走;萬曆年間又歸大書畫家董其昌收藏。當時的(富春山居圖)已脫離高僧盡興之作的地位,而是人人想取得巨作珍愛之物。凡畫壇後學,皆以黃公望為元代山水美學之首;每獲此畫者,皆不斷臨摹,甚至對著畫高呼「吾師乎!吾師乎!」
 大畫家董其昌因生活困難,為此圖做了一件關鍵性的大事,把它典當給富人吳達可;但終生贖不回。(富春山居圖)今日所以裂成兩段,即因董其昌典當的吳家流傳至第三代,碰到了痴畫瘋子吳問卿。臨終前竟遺言,將此畫「火殉」。吳問卿生前愛此畫,除為其打造一間「富春軒」特別供奉外,據傳睡覺抱著它,飲食望著它。枕旁桌邊,一幅高僧本無痕、無用、無求的巨作,從此走上愛執癲痴的悲劇命運。根據記載,吳問卿在明代覆亡之際,還曾光著腳帶著這張手卷躲入山中避難。清順治年間吳問卿臨死前遺言「火殉」,斷氣片刻,(富春山居圖)大卷被丟入了熊熊火光;山與江從此斷離。吳一闔眼,識貨的侄子從火中把富春長卷搶救出來。當時文壇已將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與王羲之的(蘭亭)相提並論,所謂國之二寶。歷史巨作雖未燒成劫灰,卻從此分割。圖首啟承之挺拔大山,從此成了孤獨的剩山;後八分之七蜿蜒山陵的江水、松林、趣樂、閒逸、寧靜、樵夫、垂釣者,……一一與孤挺的剩山告別。吳問卿火殉(富春山居圖)之年,正是西元一六五○年;屈指一算,又是巧合;那一年也是庚寅年,斷離之後,兩幅畫一起隔年賣入民間,從此竟三百六十年未再聚首;直至二○一○年溫家寶拍板浙江博物館所藏(剩山圖)無條件與台北故宮後八分之七(無用師卷)合璧;二○一○年,也是庚寅年。
 (富春山居圖)最後一個傳奇,在清乾隆年間進入高峰。酷愛藏畫收畫的皇帝,下召臣子,普尋(富春山居圖)。了不起的黃公望冥冥之中,鬧了皇帝一個大笑話。西元一七四五年,等了十年的乾隆拿到了一幅偽作,大樂不已,上下蓋滿了皇上的章及密密麻麻的題跋。第二年,真正的畫出現了。這兩幅圖均是原圖的後八分之七,少了剩山之首。別說宮廷鑑賞家,連我去年在台北故宮閱圖時,都一眼看出真假。一幅矯揉匠氣,一幅渾然天成。愛面子的皇帝不肯承認自己丟人,只好饒了黃公望的真跡,沒蓋章,沒題醜陋又密麻的跋。全圖除大臣梁師正以楷書撰寫其畫雖偽,「但畫格秀潤可喜」。於是,黃公望一個落寞下獄的道士,做不成官的元代文人,到了清代,竟戲弄了皇帝,仙風道人超越了至高無上的權力。
 三百五十年的離散,又稱大痴畫卷的歷史巨作,二○一一年六月一日起,將在一個黃公望不曾知曉的外雙溪旁台北故宮合璧展出。乾隆無法再世,即使權縱天下,他一生始終無緣見到(富春山居圖)前後合璧的全貌。  無用、巧取、火殉、離散、豪奪……聚首。流離七百年歲月,然後再次命定分離……,又是一段新的淒涼調,開始譜曲。黃公望在乎嗎?我彷彿聽聞遠山傳來一名道士的笑聲,震聲三尺。道士正搭著船,猶如七百多年前的那位仙人,船尾繩綁一只酒罈;登岸時,才發現繩已斷,酒罈已沉。水粼粼,夜冥冥,富春江水此刻是幽情,是戀情,是悲情,也是天才的奇情。道士結了語:此趟旅途,該來,也不該來。



【蔣勳】富春江故事

 「富春山居」長卷承載了一條江水悠遠漫長的故事,時哭,時笑,時激憤,時平緩,時洶湧,時潺湲,時高亢澎湃,時低迴婉轉,是老畫家82歲回看一生走來的漫漫長途吧。「富春山居圖」是還沒有說完的河流的故事。
     〉〉三次庚寅
     黃公望在1350年創作了傳世名作「富春山居」長卷,那一年是至正十年,黃公望82歲。畫卷上的落款是「青龍在庚寅」,黃公望是全真教道士,精通易理,曾經在松江(上海)一帶賣卜維生,「青龍在庚寅」,也是很道家的用法。
     黃公望這件名作經過三百年,正如畫卷題記中預言「有巧取豪奪者」,經歷了傳奇式的流傳過程。到了1650年,清順治七年,一位收藏家吳問卿捨不得告別這件名作,臨終火殉,把畫燒成兩段,那一年又是「庚寅」年。
     燒斷的兩張畫各自在人間流傳,前段進了浙江博物館,後段到了台北故宮,分隔360年,到了2010年,有緣人促成兩段「合璧」展出,2010又是一次「庚寅」。
     黃公望像是為自己的畫作卜了一卦,六百多年後,歷盡滄桑,這件名作六月終於即將在台北故宮「合璧」,也許可以重新聽一聽黃公望上下富春江的悠長心事。
     〉〉富春江
     富春江一帶是黃公望晚年落腳的地方,黃公望自己用的語言是「雲遊」,像一片雲,在富春江上飄遊、浮盪、行走,漫無目的。
     老畫家,八十高齡,在數年間,上下富春江,看山看水,總結自己的一生,總結富春江風景,畫成「富春山居」長卷,河流兩岸,一點一滴,都入圖畫。
     了解一點富春江的故事,也許對了解「富春山居」圖卷是一個不可缺的基礎。
     每一條河都述說著不同的生命故事,因為屈原,汨羅江不再只是一條河流,汨羅江流著孤獨者悲憤的淚,汨羅江承載了放逐詩人傷痛的心事,汨羅江是漁父與屈原對話的所在,汨羅江映照著自溺於美的潔癖者絕望的容顏。
     富春江在文化的歷史上,也有長久的故事。這些故事必然一點一滴積累成為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長卷不可分割的心靈風景。
     富春江的故事,也許要從最早隱居江畔釣魚的嚴子陵說起。
     從東漢嚴子陵住進富春江以後,近兩千年來,到此遊歷,沒有不到嚴子陵釣魚台走一走的。

     〉〉嚴子陵釣台
     嚴子陵本名莊光,字子陵,是莊子的後世子孫。他與東漢的開國之祖光武帝劉秀一起讀尚書,是青年時要好的同學。後來王莽執政,漢室衰微,群雄並爭天下,莊光就幫助劉秀起兵,運籌帷幄,打敗王莽。劉秀在公元25年建立東漢王朝,做了皇帝。正當開國大封群臣之際,莊光卻拒絕徵召,悄悄隱居富春江,釣魚自樂,不問世事。
     據說,做了皇帝的劉秀想念昔日同窗,四處尋找,都無下落。因此把太子命名為劉「莊」,用來紀念好友莊光。古代有避諱習慣,不能用君王的名諱,莊光也因此改姓「嚴」,依然隱居不出。
     嚴子陵的富春故事在西晉皇甫謐的「高士傳」裡就有描寫,文人對嚴子陵拒絕徵召,皇帝來到面前,依然高臥不起的自在灑脫頗多嚮往尊敬。
     民間也開始流傳渲染亦莊亦諧的君臣故事──身披羊裘、手執釣竿的嚴子陵進京,與皇帝同臥一榻,老同學話舊,談笑到深夜,嚴子陵呼呼大睡,一腳橫置光武帝腹上。第二天大臣奏報:「昨夜客犯帝星!」光武帝大笑,不以為意。
     這些民間流傳廣泛的故事,在嚴厲的封建時代,使富春江的風景多了一段君臣的佳話。在古代開國之君大殺功臣的慣例中,嚴子陵的隱居,嚴子陵的垂釣,嚴子陵的功成身退,都像是一種智慧的啟示。
     美麗的富春江風景有了紀念嚴子陵隱居的釣台,風景使人緬懷起故人,山與水都有了不同的象徵隱喻。
     歷來文人都到此憑弔紀念,書寫對富春江故事的心情。面對高山流水,北宋范仲淹的題記是大家最熟悉的句子: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是紀念嚴子陵的名句,但也是書寫富春風景的名句,用來品評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卷似乎也一樣合適恰當。

     〉〉吳均
     文人墨客到此,留下美麗的詠歎詩文。一般人最熟知的可能是梁武帝時吳均的一封書信散文「與宋元思書」。一封寫給朋友的書信,描繪遊歷富春江看到的景色,這篇韻文已經成為古典山水文學小品的典範,用這篇寫景文字的詩句,對應著來閱讀黃公望的畫作,從文字轉為視覺,頗多相互啟發之處。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是在書寫自然,「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卻可能隱喻人事心境,吳均的「與宋元思書」一面歷述風景山川之美,一面借山水啟迪人性。「望峰息心」、「窺谷忘返」,這裡說的「峰」與「谷」也不只是自然的山峰與谷壑,同時更是說人生的高峰與低谷吧。
     黃公望的上下富春江,看山的高峰,看水岸低谷,他也有和吳均一樣的領悟吧。
     「富春山居」長卷繼承前代故事,在一幅圖畫中交融錯雜了自然山水與人文風景。

     〉〉駱賓王、李白、蘇東坡
     唐初駱賓王到富春江七里瀨嚴子陵釣台,寫了有名的「釣磯應詰文」,武則天時代,在政治鬥爭中頗多感慨的駱賓王,在釣台附近看漁人釣魚,看魚兒「貪而吞之」,看魚兒上鉤,「掉尾揚鬐」、「鼓鰓濡沫」、「屈體求哀」,駱賓王看到的,文字記錄感慨的,當然不是魚,而是在政治權力中爭逐貪婪的悲哀生命。
     在黃公望的「富春山居」長卷裡,細心看,也會看到凭欄觀魚的一個人,使我想起嚴子陵,也想起駱賓王,他們都來過這裡,卻各自有各自不同的領悟與緣份。
     唐代的李白也來過富春,也到了嚴子陵釣台,留下了仿古風的詩句: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
     身將客星隱。心與浮雲閑。
     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
     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長嘆息。冥棲岩石間。
     這是用嚴子陵的故事講文人自己的心事了,富春江成為文人在世俗世界受壓抑拘束的救贖,成為文人身在官場嚮往隱退生活的桃花源淨土的象徵。
     嚴子陵在七里灘釣過魚,這一帶為了紀念嚴子陵,也稱嚴陵瀨。
     宋代蘇東坡旅途經過七里灘,也想起嚴子陵,頗多感慨,留下了著名的「行香子」──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鑑,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空老嚴陵。
     君臣一夢,今古虛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富春江山水像是鬆開古代君臣恐怖緊張關係的唯一救贖,蘇東坡最能領悟富春江山水與悠長時間的關係,「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是同一條溪水在不同時間長河裡的變化。「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是山水在晨昏晦明中的變貌,也直指人生心境的遷異了。
     「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也許正是觀看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山水綿延變幻最好的注腳。
     一代一代的人都到了嚴子陵釣台,一代一代的人都到了富春江,都看到了不同的山水。山水晴、雨、晨、昏、雨、霧、寒、暑、晦、明,時時與時序推移遷變。山水使人笑,使人哭,使人喜悅,使人憂傷,也許,山水常常只是觀看者自己內在的風景吧。
     〉〉謝翱哭台
     南宋末年,福建人謝翱(1249-1295)做文天祥起義抗元的諮議參軍。文天祥兵敗被俘,在至元19年(1282)殉國。消息傳來,謝翱登嚴子陵釣台,以酒果祭拜,面對「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嚎啕痛哭,取竹擊石,唱招魂的歌,歌畢,竹石俱裂。
     富春江上除了嚴子陵「釣台」,又多了一個謝翱的「哭台」。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富春江的故事越來越多。
     謝翱哭文天祥這一年,黃公望十三歲,已經參加了元代朝廷「神童科」考試,他當然不會不知道這麼近在眼前的歷史吧。
     富春江緩緩流去,帶著所有的哭與笑的故事流過。
     元代的民間戲劇特別喜愛反覆重說嚴子陵的故事,馬致遠的戲曲裡常用嚴子陵的典故。鍾嗣成的「錄鬼簿」裡有元人宮天挺創作的「嚴子陵垂釣七里灘」的戲,謝翱在嚴子陵釣台哭祭文天祥,成為元代受傷文人共同的民族記憶了嗎?──
     黃公望像是要總結這一切富春江的故事,畫出一幅娓娓道來的山水長卷故事。
     「富春山居」長卷承載了一條江水悠遠漫長的故事,時哭,時笑,時激憤,時平緩,時洶湧,時潺湲,時高亢澎湃,時低迴婉轉,是老畫家82歲回看一生走來的漫漫長途吧。「富春山居圖」是還沒有說完的河流的故事。
<
发表于 2011-7-18 0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如统一教材,是人民之福。这是不可能的。
<
发表于 2011-7-18 19: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久必合,这是自然规律,不是谁人能阻止得了的。所以要出相应之人、之事。
谢谢天机的平台,没有天机的坦荡,大家那里寻找学习的阶梯。
<
发表于 2011-7-19 16: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如统一教材,是好人之福 ,不能公开,落到不好人手上误国误民
<
发表于 2011-7-20 23: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
合璧后没在大陆展出。
<
发表于 2011-7-21 0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兴事,有机会定去看看
<
发表于 2011-8-3 08: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合壁"难!!

一.先求当今名师先不分门派.
二.不创风水名词.
三.不另立姓氏为门派风水学脉.

就是中华民族子孙之幸事矣.

<
发表于 2011-8-3 09: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帮派之争。
合是偶然,分是必然,故此人多追求完璧。
<
发表于 2011-8-3 18: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派别之间的分歧在世俗层面而论,根本上是利益分歧,而非理论分歧,更非真伪之辩。会出现博采众家之长,另辟一片天地的高人,会出现子孙相传、独家拥有的高明理论,但不会出现一统天下的理论。
<
发表于 2011-8-4 00: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画,希望和平共处。
<
发表于 2011-8-5 22: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天機


    天机老师的感慨,似有感天动地之势。《富春江山图》,三百五十几年之分与合,可只合两月又得再分,不知将之合璧又将之分离的工作人员,是何心情。画虽二片纸,亦应有情暗相泣。易学虽可悲,尚有论坛偶相会。其实,在天机论坛中,那只言片语的交流,已是风水学合璧的些许迹象了。天机老师应感欣慰啊。
<
发表于 2011-8-9 2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四大家之首黃公望的代表作,不僅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也是中國長卷美學,發展到極致巔峰的精采傑作。
<
发表于 2011-8-17 17: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很难得,如能合并我愿效绵薄之力,把我师父遗留下的所有古本,字迹拿出来探讨,整理!!!!这可要天机老师尽力为之啊,将是全民之幸事!功德无量!!
<
发表于 2011-9-4 08: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皇帝,是故宮藏寶的第一位主人他在收藏了很多珍宝的同时也破坏了很多珍宝,事无完事,人无完人,就风水学来说,和久必分,分久必和,在下以为应该在加深对易理的认识上客观的运用风水知识为大家服务,只有如此才能屏弃门派之见,客观的评价一个位置的好坏,更准确的得出正确的结论.
<
发表于 2011-9-15 2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风水,实无门性,同出易经,只是世人故弄玄虚而已,弄的越玄,越让人们用高的待价去追求,再加上朝廷的禁令,导致了现在这种局面,就像占卜,就同一事,其断法却有几十甚至更多的断法,其结果一样,风水又何赏不是这样呢?集众家之长,勤于实践,真知自出。能得到古人已经正实的诀自然更好,但是,大部分是只讲部分,终然其诀全部都有,而你自己没有脚力,已是往然。
<
发表于 2011-9-18 2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天機


     天机兄台的感悟,确实是吾等的期盼,中国风水派别是时候合璧了。
<
发表于 2013-6-13 15: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合璧是好事。但谁愿意在威力巨大的科学或玄学行业强强联手?举个简单例子:掌握核武技术的人是不会分享资料的,守密都不及。如果真风水能逆天改命,那么,容易如此轻易分享吗?加密都唯恐不及。所以,我等都在假风水资料中茫然游泳,找不到北。说不定有人看见你游向真理之岸并很快上岸了时,都会乱你的心,乱你的行。
<
发表于 2013-6-14 13: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有《子明卷》的人太多了
<
发表于 2013-6-27 19: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寻真”,同时也辨真,然后才是“合壁”、“统一”之类。
<
发表于 2014-4-30 0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縱有迴盪,但勿須執著;從起始至死亡終結,一段因緣罷了。.....
<
发表于 2014-5-8 11: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吾等期盼

            
<
发表于 2014-5-16 15: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富春山居圖,由一而二,私心作祟,要二合一,去私还真。
<
发表于 2014-5-18 0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估计是水口的华表吧
富春山居圖1.jpg
<
发表于 2014-7-2 23: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但是一位风水术学大师,更像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