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9-2 14: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十万盗墓者游走各地 所盗文物3天出境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1-9-2 07:47 编辑
2007年8月27日凌晨,正在山东邹城孟林内盗掘汉代古墓的盗墓者,被公安人员从20余米深的盗洞内提升到地面。
中评社北京2010年5月11日电/4月22日,星期四。位于北京南城的报国寺,像以往的很多个星期四一样,人潮涌动。人们是到这里每周一次的古玩集市上来“淘宝”的。数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摊贩,在报国寺里摆起了地摊,每人守着一块不大的地方,面前摆着各式古玩,一些大件、易碎的瓷器被卫生纸包裹着,以免被碰破。
《环球人物》杂志报道,在一棵挂满花朵的玉兰树下,一个瘦小男子蹲在一堆瓷器后面。看到记者拿起一个小瓷碗,他赶紧热情地推销起来。记者询问这东西的来历,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声说:“从坟里挖出来的。”他的“坦率”,令记者大吃一惊。以为记者不相信,他伸出手指炫耀道:“看我指甲缝里的土,怎么洗也洗不掉。”
他的指甲缝里确实全是黄色土渍。记者还看到,他的手腕处也有些惨不忍睹,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土黄色的斑点,显然是土渍已渗入皮肤。“盗墓的胎记啦,怎么洗也洗不掉。”若无其事地说完这句话,他又拆开手机给记者看。机身内部也有许多土渍。“有一次掉到坟里了,怎么也弄不乾净。”
这个公然炫耀自己“盗墓贼”身份的男子,名叫董牧(化名),二十七八岁模样,自称已盗墓4年。说起这个话题时,他眉飞色舞,毫不避讳。
自从加入盗墓这个“行业”,董牧便成了一个游民。他不断地在最荒僻的农村与最繁华的都市间奔波交易,至今仍未娶上媳妇。来北京后,他在朝阳区潘家园附近花380元租下一间平房。刚来时,屋里连张床都没有,他就睡在地上。几个月前,他终于出手了几件文物,这才有钱买床。
现在,除了盗墓,董牧根本不想干别的活。“如果做别的工作,几年下来还是那个样子。可是盗墓就不同了,这是个运气活,虽然不是挖每个墓都能发财,但一旦运气来了就能发大财,‘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在进行此次采访之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只知道我国的盗墓现象十分严重,但绝没想到盗墓者们竟然如此肆无忌惮。董牧之流何以能像卖大白菜一样,堂而皇之地在公开场合出售从古墓里挖出来的文物?像他这样的盗墓者究竟有多少?我国的文物经得起他们如此疯狂地盗取吗?除了匪夷所思,记者更感到忧虑。
盗墓“四字诀”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一些文物专家痛心疾首地指出,目前,有10万盗墓者游走于我国各地;盗墓行业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使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已在考古领域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谈及盗墓人群,他痛心地表示:“过去,只有文物大省才会出现严重的盗墓现象,但现在的情况是,哪里有古墓,哪里就有盗墓者。而更可怕的是,盗墓者不仅分工明确、工具完备,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掌握了比较专业的考古知识。”
我国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拿起洛阳铲(一种考古工具),不管早和晚,发家去盗墓,致富靠文物。”一些地方的村民更是“男盗墓、女送饭”,以盗墓为生。李健民对此深有感触。数年前,他曾在山西省曲沃县参加对西周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附近的不少村民都围了过去,不动声色地观察考古队员的操作手法,就连为考古队驻地看大门的老人都会留心听他们的谈话。每当一个墓葬的位置被标出,附近的村民都会闻风赶来,伺机盗取。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到,很多盗墓者都谈到了一本所谓的“盗墓指南”。这本书其实就是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这本地图集分为北京、山东、陕西、山西、广东、四川等分册,详尽地提供了大量的文物信息,全面记录了“文物大省已知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状况”。古墓葬的信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盗墓指南”只是让盗墓者知道哪里有古墓。他们是如何准确找到深埋于地下的墓穴的呢?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盗墓者都有一套类似于中医诊疗手法的盗墓诀窍,即“望”、“闻”、“问”、“切”四字诀。
“望”即看风水,看草木。经验丰富的盗墓者大多擅长风水之术,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由于古人迷信风水,因而多数古墓都建在“风水宝地”上,如依山面水之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此外,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盗墓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庄稼的长势会比旁边的差一些。
“闻”即闻气味,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这些特殊物质所散发的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而盗墓者总能敏锐地辨别。“闻”的另一层含义为听声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清朝时期臭名昭着的大盗墓贼焦四,就善于通过声音来查找陵墓。他曾在打雷时寻找墓地,并能根据回声准确判断出墓葬的位置。
“问”就是踩点。盗墓者一般都能说会道,尤其善于与老年人谈古论今。每到一处,他们便会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的身份,拜访当地的老人,通过与这些人的交谈,获取有关古墓的信息。
“切”,是查找古墓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3层含义:一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地表的地势等情况,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二是打开墓中棺椁后,没有遗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三是触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断其为哪个朝代的文物、价值有多大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高科技的作案手段,比如炸药爆破、遥感探测、航空考察等,已经被不少盗墓分子采用。
河南安阳曹操墓的发掘,是2009年中国最具轰动效应的考古发现。这座古墓所在的位置,原是一座窑场的取土点,废弃后被村民种上了庄稼。2005年底,村民们在浇地时发现,有一处地方的水一直向下流。他们顺着水流的方向找到了一个洞,据此推测下面可能有古墓。消息传出不久,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者便蜂拥而至。
从2006年起,当地派出所先后抓获了5批盗墓者,一共38人。2008年,盗墓者从墓中盗出了一块画像石碑,其画面反映的是东汉时期常见的八女投江图;而上面的铭文则显示,墓主的地位非常显赫。最终,文物专家据此找到了这座东汉古墓。而专家们判断墓主为曹操的最直接证据——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枕,也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一条龙作业,分工明确
盗墓这一“行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日趋产业化,形成了一套产业链。根据分工不同,盗墓圈内的人员分别有着不同的称谓:“掌眼”、“支锅”、“腿子”和“下苦”。盗掘、运输、窝藏、销赃等一条龙作业,就是由这些角色完成的。
通常,盗墓活动的全班人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做“一锅儿”。“锅”里级别最高的被称为“掌眼”,是这“锅”人中的核心人物。“掌眼”不仅有寻找古墓的本领,也有鉴别文物的能力。他们既可以是提供古墓线索的合作者,也可以是打算购买墓内文物的初级收购商。
“支锅”是每一次盗掘活动的负责人,类似于承包工程的包工头,负责筹措盗墓行动所需的资金、设备等。“支锅”的投入是有风险的,一旦挖出的文物没人买断,他只能自行处理。
“腿子”指的是盗墓活动中的技术工人。他们在盗墓过程中扮演着类似于“项目经理”的角色,负责探寻墓地的具体位置,以及确定里面是否还有文物等。
在盗墓产业链中,最底层的是“下苦”。“下苦”多是农民工,从事具体的挖掘工作。通常情况下,即使老板盗取一座古墓的收入达到上千万元,一个“下苦”也只能得到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报酬。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发现,在北京的很多建筑工地上,就有一些盗墓者成群结队地守候着。他们的行话叫“蹲坑”。“蹲坑”时,他们往往几十人同时出动,其中的一两个人负责盯着挖土机,其余的则在一旁打扑克、下象棋。一旦挖土机挖出了棺材板,“放哨”的便会通知同伙们上前“干活”。对工地的管理人员和挖土机司机,他们一是收买,二是威胁——收买无效时就会大打出手,俨然就是黑恶势力。
2009年12月8日晚,北京东四环的一个建筑工地内,曾发生一起盗墓事件。当晚,工地内不断传出异常的响声。警察接到报警电话后赶到现场,发现有几名男子正在挖掘古墓。当时,盗墓者的面前横着两口古棺,其中一口已被打开,里面的骨骸被翻动过。在被抓获的6名犯罪嫌疑人中,37岁的杨文生出生于一个盗墓家族,懂得寻墓和挖墓,此前曾在古墓葬较多的西安、洛阳一带作案。“转战”北京后,他找到了一些“志趣相投”的人,并开始收买一些工地的包工头,以便获取所需信息。
文物如何由黑洗白
在盗取的文物到手后,盗墓者会尽快找到安全稳妥又出手大方的买家。而将文物走私出境,是他们最常用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通过专门负责运输的犯罪分子,从古墓中盗出的文物,1小时左右就能出手,3天的时间即能通过二次倒手让文物出境。只要文物顺利出关,盗墓者便可逍遥法外。文物出境的路径,一条是通过广州、深圳等地的海关运出;另一条是先将文物汇集到河南、陕西、甘肃等几个文物集散地,之后取道香港、台湾,运往世界各地。
著名收藏家、作家吴树在《谁在收藏中国》一书中披露,我国被盗掘文物的主要流向是境外。这些文物被走私到国外后,国内的人再想办法把它们买回来。由于文物回流不必通过海关审查,再加上对回流到国内的文物进行买卖是合法的,使得被非法盗卖的文物最终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对于盗墓产业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这样描述:不少文物贩子和专事古墓盗掘的人联系密切,一听说某个地方发现了古墓,就会在第一时间赶过去。一般来说,文物贩子会先付给盗墓者几万到十几万元不等的定金,无论能否盗出有价值的文物,这笔钱都不收回;如果盗掘出的东西有价值,还会再加钱。有实力的盗墓团伙,会在需要时动用卫星定位仪和雷达,出入有专车;有的甚至会在墓地上方砌起高墙,建座烟囱,伪装成工厂的模样,以便在里面“安全”地盗掘。
据报道,当前,全球文物收藏量达万件以上的文物商,有3000人左右。这些不同国籍的大老板,控制着一个复杂而严密的文物交易网络。从各个国家盗掘出的地下文物,经过四五次倒手,最终到达他们手上。此时,这些出自古墓的文物,已不再带有任何“危险信号”,可以堂而皇之地被炒作、拍卖,并最终被顶级藏家收藏,而盗墓者也将永远逍遥法外。
考古工作者的悲哀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受暴利驱动,以文物为侵害目标的盗掘、倒卖、走私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盗掘古墓葬犯罪有所抬头。”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黄祖跃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用“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来概括当前我国的文物安全形势。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曾透露:“据这几十年来的初步统计,中国光是被盗的古墓就有20万座左右。”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王侯级墓葬的被盗率达90%以上。《谁在收藏中国》的作者吴树也曾忧心忡忡地表示:“目前中国的文物储备几乎枯竭,中国文化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李健民痛心地说:“盗墓、文物走私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文物工作者的地位非常尴尬,因为他们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耻笑:“你们(中国)现在自己被盗掘走私出去的文物,要比过去被劫掠和历代走私出去的文物多得多。”
让李健民感到悲哀的还不止这些。时下,我国出现了一股全民淘宝、全民收藏的热潮,一些主流媒体大张旗鼓地推出“鉴宝”、“收藏”节目。对此,李健民愤慨地说:“媒体在引导民众的文物收藏观念和认识方面,起到了非常恶劣的误导作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明清文物传世的很多,我们在地摊上、古玩店里是可以找到民间流传下来的真品。然而,明清之前的文物是很难流传下来的。我们在‘鉴宝’节目里,包括现在的市面上,怎么见到了那么多明清之前的文物,突然间冒出的这些文物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不是盗墓而来的,又如何解释?”“我想,‘鉴宝’节目给了观众一个很错误的误导,那就是——这个东西太值钱了,如果我没有怎么办?盗墓!”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见闻,佐证了李健民的观点。记者在北京报国寺文物集市走访时,多数摊贩都敢于肆无忌惮地与买主讲述自己的盗墓经历。显然,盗墓行为正在由地下走上台面。
“盛世兴收藏不假,但我们究竟应该收藏什么?”李健民认为,民间收藏的应该是近现代文物以及真正传世的文物,而古代文物应该归属国家,由博物馆来收藏。
对于目前盗墓行为的猖獗,李健民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一些人道德的沦丧,二是司法监管不力。“一定要加大司法监管的力度,加大对盗掘古墓和非法买卖文物行为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一些地方执法部门监守自盗的行为。”
“谈到文物盗掘和流失问题,我只有唉声叹气的份了。唉——”在采访快要结束时,李健民发出了一声长叹。这声叹息,毫无疑问既是一位文物工作者的无奈,也是一个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悲哀。
数千年盗墓史
曹操靠盗墓养兵三年
中国自古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就是把一个人生前最珍贵的东西,与主人一起殉葬到坟墓中,让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占有”它。一座古墓,往往就是一座“宝库”。这大大刺激了盗墓者的贪欲。
中国的盗墓现象,在先秦时期就已十分常见。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传世巨著《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六国被秦所灭后,大量墓地被盗的史实。
乱世多盗墓贼。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盗墓者,都出自乱世,一个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另一个是民国时期的孙殿英。
在中国盗墓史上,曹操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当年,他刚割据一方,财政状况吃紧。于是,他便通过盗墓敛取大量财物,用于军队的开销。为了提高盗墓效率,曹操在军中设立了一个类似“盗墓办公室”的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盗墓办公室”成立后,随着曹军不断转移“战场”,走到哪里便盗到哪里。位于芒砀山(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汉朝梁孝王刘武墓,是曹操盗取的众多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刘武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他死的时候,西汉已进入“文景之治”的盛世年代。曹操据此判断,其陪葬品应当极为丰富。急于筹措军饷的曹操非常重视这次行动。他亲自到现场指挥挖掘,最终如愿以偿,盗得大量金银财宝。据史料记载,曹操用盗墓得来的财宝,养活了手下大军近3年之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盗墓之事也是层出不穷。民国初年,中华大地陷入混乱,军阀盗墓猖獗。其中,孙殿英破坏性盗掘清东陵的行为,尤其让世人捶胸顿足。
1928年6月,已投靠蒋介石的孙殿英奉命驻守蓟县(今天津市最北部)的马伸桥,那里离慈禧太后的东陵墓仅一山之隔。对孙殿英来说,这无疑是一块送到嘴边的大肥肉。当时,有人趁着兵荒马乱窜到东陵盗宝,孙殿英便以“剿匪”为借口,派兵进驻清东陵,开始了疯狂的盗掘行动。
清东陵的防护措施做得非常严密,墓道口被多层花岗石封堵。孙殿英一不做二不休,用炸药将墓道口和墓门野蛮地炸开。随后,他的士兵将墓中随葬品洗劫一空,还把慈禧的尸体搬到棺外,扒走所有衣服和饰物……陵园内其他值钱的东西也被孙殿英洗劫一空,就连一些房屋天花板上的木材都被卸下搬走。
不过,中国的盗墓史,更多的是由民间盗墓者“书写”的。对一般的盗墓分子来说,寻找宝藏的第一步是找到墓葬地点。大型墓葬上方,一般都种有松树或柏树。但随着岁月的侵蚀,这些树木早已枯萎,墓葬的位置通常很难确定。在这种背景下,一种用来探测墓葬位置和距地表距离的工具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被后来广泛使用的“洛阳铲”。
关于洛阳铲的来历,有学者认为,它在明朝中叶就已被盗墓者广泛使用。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种盗墓工具出现于民国初年,是由洛阳农民李鸭子发明的。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盗墓者,平日的身份是农民,只在农闲时才去盗墓。李鸭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天,他去赶集,看到路边有人用一种形状很怪的铁铲掘土盖房。这种铁铲可插入土中近1尺深,拔出来时,铲头能带出很多泥土。李鸭子受到启发,回家后依葫芦画瓢造出了第一把洛阳铲。
洛阳铲用金属锻铸而成,截面呈月牙状。使用时,用力将它插入土中再向上提起,铲头就能带出土来。根据土的质地和颜色,有经验的盗墓者就能判断此处是否有墓葬。洛阳铲不仅受到盗墓者的钟爱,专业考古人士也将其视为不可或缺的探测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