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他的专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举报
土星与木星相遇为20年
一定有时差, 在算斗数时都是常有一两年的或两三年的时差。。。。 cup 发表于 2011-9-9 08:1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么大时差?? 李佐车 发表于 2011-9-9 14:5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试想想! 除了以上所说之外, 每几年就有闰月,在斗数上,就闰月这个问题,在一生中有多少个闰月,这个时差 ... cup 发表于 2011-9-10 07:5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quote]那斗数的排盘整个体系就是错的了。年干支首先要调整,五虎遁再调整,命身宫调整。斗数盘要彻底换一张 ... cup 发表于 2011-9-10 09: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了解你的意思。感谢。 李佐车 发表于 2011-9-10 09:0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問題!以前123曾熱烈討論過,有一位易友還專訊香港天文臺,答案不是20年,而是19.X年。記得好像是19.7年, ... 何有 发表于 2011-9-8 23:4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黄帝元年开始(即早西元2698年)纪元,该年为甲子年定为始元。往后每60年一个甲子周期,为一元,或叫一个大运。三个甲子定为三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共180年。每一大运60年中又分三个小运,每个小运20年。
地球自转一周,产生昼夜。 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阴晴圆缺,潮起潮落。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木星绕太阳一周为12年。古人发现木星对地球人类的影响很大,原来木星的体积和重量仅次于太阳。由此派生出12生肖,所以木星又叫「岁星」,值年太岁由此而来。 土星与木星相遇为20年。两球相会对地球人类影响就更大。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重量是地球的318倍;土星的直径是地球的9.5倍,重量是地球的95倍。两星相遇周期与一个小运20年正好巧合。 土星、木星、水星交会周期是60年。这与一个甲子大运60年相吻合。 太阳系九星交会,即「九星联珠」,180年一遇,正合三元九运180年。
轉載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66590.htm) 科学家们现在根据下列四个前提来确定“行星连珠”:首先,行星的位置取为在黄道面上的投影位置;其次,在黄道面上,把行星聚集在太阳与地球连线(l)的附近,视为“行星连珠”,不考虑不包括太阳的“行星连珠”;第三,把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连线与太阳与地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θ),作为“行星连珠”的量化“指标”。这个夹角取小于90度的锐角;第四,求出同一时刻各行星的θ角,取其构成的最大夹角,把θ角的最大值变为最小值的时刻视为“行星连珠”。这里,考虑的行星数目从6个到9个,并研究所有太阳系行星的组合。地球必须包括在内。 在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每0.1天(约两个半小时)出现的行星排列,θ角的最大值,取出所有30度以下的情况。电子计算机根据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公布的“DE404”这一高精度行星历,计算出行星的位置。 科学家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了近300年间(1850——2150年)7个以上行星的“行星连珠”,θ角的最大值,把角度小于13度的列入“行星连珠”,这种天象共有17次,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零时,θ角12.6度。此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冥王星,这七大行星排列在12.6度的范围内,上一次“七星连珠”发生在1965年3月6日9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排列在9.3度的范围内。2149年12月6日4时发生的将是“九星连珠”,其余16次都是“七星连珠”。2000年5月20日这样的“行星连珠”为30年一遇,就人的一生来说是少见的,但从时间的大尺度来看是频繁发生的,并不罕见。 6000年间发生的“行星连珠” 在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这6000年间情况如何呢?科学家告诉我们,θ角在5度以下的“六星连珠”发生49次,“七星连珠”3次,“八星连珠”以上的情况没有或不会发生。如果把θ角扩大到10度,“六星连珠”有709次,“七星连珠”有52次,“八星连珠”有3次。要认定发生“九星连珠”的话,得把θ角扩大到15度,即使这样,“九星连珠”在6000年间也只发生一次,这就是2149年12月10日发生的“九星连珠”,θ角是14.8度。行星聚合在夜空特定范围。 最近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当然这是个渐近的过程,从5月5日就开始了。到5月20日这天,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阳系的其余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已降为二级行星),将排列在一定的方向上,但不是如望文生义那样,像糖葫芦串成一条线,而是分散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太阳系内九大行星实际上对黄道面(包括太阳在内的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各自略有倾斜,也就是说,就算“行星连珠”这九大行星也不会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散落参差,所谓“行星连珠”只存在于人们心目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星连珠”与其说是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如说是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 “行星连珠”时,地球上会发生什么灾变吗 “行星连珠”时,地球上会发生什么灾变吗?答案是:“行星连珠”发生时,地球上不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不仅对地球,对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也一样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当然,来自行星的引力会作用于各种天体上,无论行星的相互位置怎样排列,都不会带来什么可以察觉的变异。 为了便于直观的理解,不妨估计一下来自行星的引力大小,比如在地球表面上有一个1千克的物体,可以运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一下作用于这个物体的引力。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科学家根据6000年间发生的“行星连珠”,计算了各行星作用于地球表面一个1千克物体上的引力,引力的最大值以千克为单位:水星是3.3×10∧10千克,金星是2.1×10∧8千克,火星是1.4×10∧9千克,木星是3.7×10∧8千克,土星是2.8×10∧9千克,天王星是8.9×10∧14千克,海王星是3.8×10∧11千克,冥王星是5.5×10∧15千克。最强的引力来自太阳,是6.3×10∧4千克,其次是来自月球的引力,为3.9×10∧6千克。与来自月球的引力相比,来自其他行星的引力小得微不足道。就算“行星连珠”像拔河一样形成合力,其影响与来自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变化相比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太阳系内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地球表面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起潮力。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起潮力,地球表面海洋会出现潮汐现象。起潮力大小与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来自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起潮力最大值以千克为单位,水星是2.6×10∧14千克,金星是3.5×10∧12千克,火星是1.6×10∧13千克,木星是4.0×10∧13千克,土星是1.5×10∧14千克,天王星是2.2×10∧16千克,海王星是5.6×10∧17千克,冥王星是8.1×10∧21千克,月球是7.0×10∧8千克,太阳是2.7×10∧8千克(以上数字仍是对地球表面1千克重物体而言)。来自行星的起潮力比起太阳和月球来太小了,而月球的起潮力是太阳的两倍多。
从从黄帝元年开始(即早西元2698年)纪元,该年为甲子年定为始元 ...远古时代的先哲凭借甚么规定了三元九运的概念?这本身就是一个奇异的神话,无人能够理解,也无从考证它的由来。不过,近代的人们发现太阳系星体运行规律倒是与元运之说不谋而合。 dingran 发表于 2011-9-8 21:3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20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