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读历史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现,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本文中称为流寇),而欧洲、北非和其它亚洲地区等地区却很少出现,或者规模很小。
一般认为主要是封建制和集权制对流寇反映速度的原因,当然这也不是不正确。但更深层的原因,却是主要是经济方面。而且深入后会发现一个很讽刺的结果,破坏掉帝国经济基础的,恰恰是官军。
一般流寇起事后,会在农业密集地区流窜,每到一个村镇,就抢劫掉该村镇的富商或地主,因为地主富商的财富相对集中,抢劫方便,且劫富济贫的方式能彻底孤立富人群体。然后裹挟该村镇的青壮年劳动力参与起事,裹挟的方式一般是让其沾血,也就是用鼓动穷人中的青壮年杀掉富人的方式来让他们站到流寇一边。
然后将能够携带的物资和裹挟的青壮年随军带走,死掉的富商地主剩余的不动产和无法带走的财产,就分给当地穷人,所以“闯王来了不纳粮”这种口号绝不是谣传。
另外这样又造成了一个后果,官军进入流寇劫掠后的村镇后会面临无补给物资的困境,因为大量物资都被流寇席卷一空。那么官军只能以“肃清流寇”的借口杀掉或抢劫大量穷人家庭来补充物资,这样一来,官军的名声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更大的破坏,而流寇军队的名声、物资、人力都越来越强大。
但是这样拼凑起来的“军队”肯定都是乌合之众,所以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李自成,遇到正规军围剿,几乎都不堪一击。
但是官军却很难将流寇完全剿灭,原因是流寇作战没有根据地,只要核心集团不灭,就能继续滚雪球一样裹挟大量青壮年与官军对抗。另外如果官军如果追击流寇,会陷入上面所说的补给困难问题。
但是,官军又不得不追击流寇军,所以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流寇不断抢劫富人,官军不断抢劫穷人的循环,流寇流窜的范围越广,帝国经济损失就越严重。这个循环中,流寇的劫富济贫对整个社会的危害很小,顶多是财富的再分配,而官军则陷入从经济、名声、社会财富等各方面的自毁长城的局面。
这样拉锯作战一段时间后,官军的经济基础就会极大的削弱,最后朝廷财政崩溃、军阀尾大不掉、边疆外敌骚扰,然后在内外交困中整个帝国分崩离析。
然后再分析这种流寇模式产生的条件,就知道为什么这种流寇模式只会在中国强大起来。
1.流寇流窜的区域必须在同一民族范围内,否则即使是对异族地区的劫富济贫,也会由于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原因,而演化成民族战争而造成被劫掠地区的全民反抗,人力资源的滚雪球模式就难以施展(特别是对流寇而言)。
2.流寇流窜的区域必须在密集农业区,且人口——土地矛盾严重,人口越密集,就越容易裹挟青壮年劳动力,牧、渔业为主的地区一般难以提供足够的人口密度。而且一般流寇大规模发展都在王朝末期,此时人口富余,贫富差距巨大。
3.帝国的疆域必须够大,才能提供足够的战略空间让流寇与官军周旋。
主要就是上面三点,一般而言,第二点符合的国家非常多,只要有几代人的和平时间,人口就能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印度主要是宗教、民族太杂,第一点不符合。欧洲宗教方面很统一,但民族也很多,同时各国疆域都不大,给流寇周旋的空间也太小。中国的内地十八省基本都符合这些条件,特别是中原和江淮流域地区。
至于为何中国会都符合,因为这个本来就是中国特色........
流寇作战模式的确会给帝国经济带来毁灭打击,但通常是为他们作嫁衣裳,最后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流寇。对于流寇而言,成也根据地,败也根据地。即便是雪球总有滚不下去的一天,更何况裹挟起事的部下通常也是内讧不断,自行瓦解的也不在少数。下面逐一分析成败条件。
1.要有合适的政治理想。什么叫合适?“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就是合适的,除了统治者矛盾还上升到了民族主义的高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不合适的,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那你陈胜为什么起事成功了就能当王,所以就容易内讧。“闯王来了不纳粮”就更是纯粹的流寇主义了,百姓不交税你怎么建国?
2.要有根据地。在起事有一定规模后,必须要有一块稳定的根据地,滚雪球模式无法有效控制大多数地盘,且总有滚不下去的一天。根据地能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能够作为建设国家的小规模实践,如果连根据地都没有,或者统治不好,那么整个帝国也就不会为你统治,也就是给有统治能力的人作嫁衣裳。
3.要有正规军队。光靠裹挟青壮年,组成的只能是乌合之众。有正规军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般的农民军都有一只百战余生的核心力量。但是如果能有系统的训练方法则是锦上添花。
4.不要激起民族和宗教冲突。起事或多或少的利用民众的迷信,就中国而言,整体是实用宗教主义的,并不是不信神,而是没有对某个神的特别崇拜,所以太平天国在这方面让一些普通民众难以接受,读书人更视之为异端邪说。由于汉族是一个文化民族,太平军的反儒尊上帝行为直接演变成了准民族战争,曾、左等镇压者反而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民族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