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作者:邱治平
在网上刚看到“外管局称外储不算老百姓血汗钱”的新闻时,刚开始还以为是假新闻,上网查证了一下,才发现这是真的。心中为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叹惜之余,也为中国某些官员的脱离常识感到悲哀。
中国外汇管理局的解释,是中国老百姓出售商品换取外汇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自愿交换”,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在兑换时已经实现,所以这些外汇与老百姓已经无关。这如果不是一个极具欺骗性的“偷换概念”式狡辩,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自欺欺人的托辞。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澄清一些最关键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用模型工具将现实世界高度提炼简化和抽象出来,放在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中进行厘清:
在某个遥远的村子里有一家人,家里有一个家长和十多个孩子,一家人以打柴为生。孩子们每天打一捆柴,集中交到家长手里,然后来收柴的商人把银子交给家长换走这些柴。这些孩子每交给家长一捆柴,家长就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奖励一朵小红花给这个孩子,然后凭着一朵小红花兑换一个馒头。而这些馒头也是孩子们在打柴工作之余还要“锄禾日当午”地种粮食磨出面粉做成的。为了“和谐稳定”,家长还经常对小孩子说,这些银子是家里的宝贵“储备”,由我“保管”着,以后都是为了大家好啊。于是孩子们都被说服了,拼命打柴去赚小红花,一来嘛是为了兑换多一个馒头吃,二来嘛,为了家里多一些银子储备。就这样,家长手里的银子储备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家长“澄清”——家里的外汇不是孩子们的钱,孩子们用柴换了小红花是“等价自愿交换”,“经济利益在兑换时已经实现”。换句话说,这些银子,已经跟这个家的孩子们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了。
在这个故事中,有2个和现实高度切合的、但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事实,第一,这个家长有着无限印刷“小红花”的发钞权,第二,这个家长同时也垄断了对外贸易。一国因为对外贸易而产生的外汇盈余,绝对是该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所共同拥有的“剩余价值”,这是无可置疑的经济学常识。在经济史上,就算当局以“统购统销”的政策从而以臭名昭著的“剪刀差”手法而掠夺该国劳动者增加该国的“外汇储备”,这些带着浓浓的血汗气息的“外汇储备”、“带血的美金”,绝对也是该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前苏联的斯大林时代,为了完成工业化所需外汇而进行的“剪刀差”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肯定不会陌生,所以仅仅以“已经支付了货币”作为外汇储备与国民撇清产权关系的借口,是站不住脚的。
在这里,我不想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官员,我宁可善意地去理解,这种没有经济学常识的言论,只是某些官员的一时口误。但是真相却绝对不能含糊,那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绝对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