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评价 客观的说,贾似道能力不是很强,而且私德不好。但是,他是所有南宋剩下的资历够当宰相的人里最强的了。其他的人干脆就是只会写道德文章的腐儒。
当时文武全才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类似李庭芝之类文武全才的人,资历实在太浅,不能服众。李庭芝个人都是贾似道特进超擢,跳级提拔,才能担任制置司参议这个相当于军区参谋长的职位。再比如文天祥,贾似道在淳祐九年(1249年)为京湖制置使的时候,他在这之前淳佑4年中状元,进翰林院,结果才过了2年就父亲死了回去守孝了,然后在低级官职上起伏了十几年做过八品的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九年(1273年),起为湖南提刑,1274年改知赣州。1275年勤王,才除知平江府,勤王入京后才除知临安府。1276年,已经是襄阳溃败了,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可以说贾似道是当时没办法,青黄不接时矮子里拔高子拔出来的。 又许多人都说贾似道是靠裙带关系上台的,但实际上贾似道在淳祐九年(1249年)由盂珙临死前推荐而得以出镇京湖制置使做盂珙的继任者。 贾氏专宠后宫,始自绍定四年(1231)七月,至淳祐七年(1247)二月病故。淳祐九年九月,以阎氏为贵妃,自此阎氏专宠。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贾似道一步步升为宰相 并不是贾妃的缘故,而纯粹是宋末当时确实没有更拿的出手的人选了。 再补充下什么叫公田法。 南宋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对农民课重税,在正税之外,更加上经制钱、总制钱等杂税;为了调度边境的军粮施行和籴,负担就只有落在一般农民身上了。另外,政府在财政困苦时,为了救急,乱发一种称为会子的不兑换纸币,造成通货的恶性膨胀,物价腾贵,更加深财政的困难。 面对这种愈形恶化的财政困难,在南宋末期的十三世纪後半,贾似道(一二一三~七五年)发布了公田法。限制大地主的田土额度,超过部分的三分之一由政府收买为公田,公田交由佃户耕作,然后以其佃租作为军粮。这种办法,是希望达到抑制土地和调度军粮两种目的。这种办法虽只实施于浙西路(浙江西部),而且遭到地主的反对,但一直实行到南宋灭亡,还是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成果,暂时地支撑了南宋末期的财政。 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的均田地的法子来限制大地主隐瞒偷逃税款,保证军需。然而这个法子把那些儒生大地主们得罪的厉害了。 收藏 贾似道好收藏,聚敛奇珍异宝,法书名画,今尚存世的许多古代书画剧迹,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展子虔游春图》、《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卷》等等,均是他的藏物。收藏印有“魏国公印”、“悦生(葫芦形)”、“秋壑”、“秋壑图书”、曲脚“长”或“封”字印等。据今存无名氏所著《悦生所藏书画别录》称:“贾似道收藏书画,另有《悦生古迹记》一书,凡这本书所记的都不记。”即有法书42卷,名画58卷之多。贾似道收藏书画,有部分存于台州,家产籍没后,所有书画都被搜入宫庭,今藏故宫博物院的《赵昌蛱蝶图》、《崔白寒雀图》、《展子虔游春图》等画上,除贾似道收藏印外,还盖有“台州市房务抵当库印”印记,是为台州抄没贾氏书画明证。 文学 似道颇有才。著作大部散佚。尚见《悦生堂随钞》及《促织经》选录于《说郛》中,均非全书。佚诗佚文亦有数十篇。 历史评价 《宋史》:“似道既专恣日甚,畏人议己,务以权术驾驭,不爱官爵,牢笼一时名士,又加太学餐钱,宽科场恩例,以小利啖之。由是言路断绝,威福肆行。” 谢太后:“似道勤劳三朝,安忍以一朝之罪,失待大臣之礼。” 王爚:“本朝权臣稔祸,未有如似道之烈者。缙绅草茅不知几疏,陛下皆抑而不行,非惟付人言于不恤,何以谢天下!” 文天祥:“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 忽必烈:“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 刘克庄:“以衮衣黄钺之贵,俯同士卒甘苦卧起者数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扫如山之铁骑,不世之功也!” 翁和:“建宁乃名儒朱熹故里,虽三尺童子粗知向方,闻似道来呕恶,况见其人!” 理宗尝夜凭高,望西湖中灯火异常时,语左右曰:“此必似道也。”明日询之果然。 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