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吴慧君委员
时尚装扮、自信眼神、挺拔身姿……浙江影视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吴慧君在政协委员中很打眼,她专注的电影、电视剧制作更惹人注目。
中国一年拍摄电视剧超过1.5万集
对于目前浙江的影视剧状况,吴慧君有话说。
浙江是仅次于北京的电视剧制作大省,中国已成全球电视剧大国,一年拍摄电视剧超过1.5万集,但它们中大致只有1万到1.2万集能登陆电视台播放,剩下的,刚拍出来带子就进了仓库。播出的片子中,能盈利的也顶多半数。
在浙江,投资拍电视剧的公司多达数百家。一旦拍出卖座的片子,就有“赚翻”的可能,这个憧憬引来众多投资客。然而,面对高风险,每年浙江死去的影视公司也数十上百。
电视剧近两三年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演员、导演、编剧,摄制组里的大佬们身价掌声一片,尤以一线明星为甚。从前年到去年,众多一线明星拍摄一集电视剧的片酬就翻了倍。当红的文章喊出拍一集电视剧70万元的天价,王志文、张嘉译、马伊琍等人的身价也过了40万。
在此行情下,只要片子里有一两个明星,拍一集电视剧至少花130万,若一个明星不请,或许能压缩到七八十万,但片子没了号召力。
电视剧卖给电视台首播,一集卖100万就算高价,二轮播出,价格就变成第一轮的1/10,卖到第三轮,价格又缩水90%,不过“意思意思收点钱”。
电视剧发水是砸牌子的事情
抱怨电视剧节奏拖沓、缓慢的人不在少数:一个20集能说明白的故事硬生生发水成了三四十集的长篇。
电视剧论集数卖,这个行业规则让有的片商动起脑筋。一部节奏紧凑的好电视剧能赢来掌声,但卖给电视台时很不划算,演员、导演、编剧的身价又那么高,为了能赚到钱,不得不硬凑集数。吴慧君说,对于一家影视公司,电视剧发水那是砸牌子的事情,借此发财无异饮鸩止渴。
翻拍剧经典剧续集为何总被骂
屈指数来,近5年间,翻拍的经典连续剧、经典剧的续集被观众认可的寥寥无几。
在少数浮躁的影视人心目中,翻拍、拍续集,不为了延续经典,也不为了超越经典,而成了透支经典电视剧品牌的招数。
一部小说拍成了电视剧,叫好声一片,有片商就催着作者写续集,可是,一部好作品哪里是想写就能写的,一部续集很可能成了狗尾续貂。
《玉观音》、《亮剑》这样的片子,本子好,导演好,演员也好,前一部片子上映不过5年、10年,就急急忙忙来翻拍。这么短的时间,前后两部片子的演员还是一代人,表演技巧还没升级换代,拍摄手法也没有质的飞跃,至于剧情的小修小补也难有大的新意。
况且,人大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隔个5年翻拍经典,观众还是那些观众,难以脑中的经典形象。时隔十多年二十年翻拍的《水浒》、《三国》口碑不错,那是因为主流观众换人了,表演拍摄技法变化也翻天覆地。
急不可耐地翻拍经典,正是片商害怕高风险的表现:拍一部全新电视剧,万一观众不买账就亏大了,翻拍经典,至少能靠经典片名引来关注,哪怕大家边骂边看,好歹片子有人看。
希望政府出招补贴片商补贴院线
一年涨30%,两三年就翻番,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近3年进入井喷时代,去年达130亿元,高居全球第三。
有人说,中国电影在发烧。吴慧君却说,中国电影票再涨个25倍也不过分。一份权威统计表明,中国人平均每5年看1场电影,而美国人平均1年看5场电影。
观众们抱怨,电影票太贵,电影院线发愁,没有大片时,上座率不济,赚不到钱,再降价,亏得更惨。中国电影若能突破这一怪圈,新电影院将在各个城市**,看电影会成为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
吴慧君建议政府出招:补贴电影制作商,拍出更多好片,也补贴院线,让电影票变得廉价。有了好片和低票价,观影人次短时间内涨个一二十倍不是梦。到那时,政府就无需再投入,电影市场能实现良性循环,稳步向上
===================================================================================================
多年不看电影了,一毛钱也不看,一千元也不看,露天电影不要钱都没人看。幸好有互联网,我们可以看日本的AV,韩国的三级,美国的大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