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佛教原来是流行于古代印度的一种宗教。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开始传入中国西北部的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于阗(今新疆和阗县)等城邦。到了公元二三世纪,这些城邦的佛教已经很发展了。
佛教何时传入中原内地,说法不一。据隋代费长房所著《历代三宝记》称:秦始皇时,有释利防等十八个印度僧人携带佛经前来传教,遭到秦始皇拒绝,并将他们驱逐出境。由于当时人们对佛教并无了解,统治阶级也没有利用佛教统治人民的需要,所以这时佛教没有传播开来。
到汉武帝时,张骞出访西域诸国,从大月氏人那里知道了身毒国(古代印度)人信奉佛教。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二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这可以算是汉人和佛教接触的开始,而这种接触是通过大月氏贵霜王朝的使臣为媒介的。
东汉明帝时,派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古代印度)。蔡愔等与天竺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并携来《四十二章经》,据说以白马驮经而至,因立白马寺于洛阳。从此,佛教逐渐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不过,当时的人们对佛教的教义并没有足够的认识。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一些在苦难中煎熬的百姓,开始把脱离人间苦海的希望寄托在佛教上面;统治阶级也迫切需要利用佛教来欺骗和愚弄人民群众。于是,佛教有了更广泛的传播。
不过,虽然在东汉时就已有人信仰佛教,但开始还只准西域人奉祀,汉人要出家为僧,政府是明令禁止的。到了曹魏甘露年间(256——260),才有颖川人朱士行第一个出家当和尚,被称作“汉地沙门之始”。甘露五年(260年),朱士兴自雍州(治今陕西西安西北)出发,赴于阗取经,成为内地前往西域求法最早的僧人。从此以后,汉人出家当和尚的就渐渐多起来了。
魏晋以来,佛教传布渐广;南北朝时,佛教更是进入鼎盛时期。同时,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教的矛盾冲突,也进入空前的激烈阶段。
两晋时,清谈玄学风盛,僧徒也和士大夫一样,高谈玄理,出入朱门。当时官僚士大夫视僧徒如老庄道教之流,而僧徒也以谈玄论道来迎合士大夫,借以宣传佛教。所以,当时二者之间没有大的矛盾。及至佛教日盛,信者益众,寺院益多,直接影响到封建世俗地主的利益,因而发展到了儒佛之争。
儒佛争论,在东晋主要是为礼制问题。晋成帝时虞冰主持朝政,主张沙门(和尚)见皇帝,应该行跪拜之礼,佛教徒们坚决反对。经过反复辩论,虞冰的主张失败了。东晋末年,桓玄又提出跪拜问题,并与佛教徒们反复辩论,等到他篡位以后,也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宋孝武帝诏令沙门跪拜皇帝,他的儿子宋前废帝又废除了这项诏令。僧徒不拜父母和皇帝,等于否认儒家的根本伦理;儒家要僧徒跪拜皇帝,等于否认僧徒的弃俗出世。经过反复斗争,儒家还是失败了。
宋齐之间,又出现了道教和佛教的斗争。早在西晋时,道士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出关,往生西方,始有佛法。到刘宋末年,道士顾欢又作《夷夏论》,攻击佛教徒“舍华效夷”,极力诬佛,引起两教大争论。道教徒一贯用造谣诬蔑为斗争的手段,佛教徒也造些谣言来反攻。他们说佛派三个弟子到中国,一为儒童菩萨,就是孔子;一为光净菩萨,就是颜渊;三为摩柯迦叶,就是老子。当然,这些都是无稽之谈。道教攻击佛教,竟向谣言求助,当然也不能战胜佛教。
梁武帝是一个博学多通的大学者。他对儒学、道学、佛学乃至史学、文学等,都颇有研究。在他的著述中,既有儒学、道学方面的论著,又有佛学方面的讲述和论文。由于他的知识结构庞杂繁芜,加上身为皇帝的特殊地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为他人难以具有的独特的思想意识——“三教同源说”。
梁武帝认为,儒道佛三教各有妙用而不能偏废。三教的旨趣虽然各不相同,比如儒家教导人们恪守礼法伦常,讲究忠孝节义;道教劝说人们不要计较争夺,讲求羽化成仙;佛教引导人们向往极乐净土,宣扬六色皆空。但三教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要求人们安于现状,不必去反抗斗争,因此,在儒、道、佛三教之间,在理论上可以融会贯通,在实践上可以互为补充。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佛道两教虽然互相攻击,势同水火,但两派教徒也经常互相吸收,互相模仿。比如,北魏改造天师道的重要人物寇谦之、南朝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在他们的著述中都采取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不少佛教学者也吸收了道教的长生神仙思想。这说明,三教合而为一,对巩固封建统治会有更多的好处。基于这个原因,梁武帝常常把三教的始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总称为“三圣”,力图调和三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强调三教之间可以交相辉映。这是梁武帝倡导的“三教同源”说的主要内容。
另外,梁武帝在分析、比较三教的异同优劣之后,认为佛教理论和佛教的修行方法,对人民大众更具有吸引力。因而,他大力倡导佛教,广建佛寺,大力扶植寺院经济,甚至把佛教奉为国教,极力抬高佛教在三教中的地位。他在《舍道事佛文》中说:“惟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名为邪道,朕舍邪道,加以如来。”这九十五种邪道中,当然也包括儒学和道教在内。这样看来,梁武帝似乎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就在同一篇文章中,梁武帝又把老子、孔子、颜渊等人说成是如来的弟子。这个说法不仅没有任何历史事实作为根据,而且本身就已否定了把儒学和道教说成是邪道的理由,充其量也只能把佛教杜撰在儒、道二教之先而已。而在实际上,梁武帝在极力吹捧佛教的同时,仍然颇为重视儒学和道教在维护封建统治中的作用。
就三教的历史而言,佛教虽然几乎是和儒家、道家同时产生的,但它传入中国之时,儒、道二教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儒家思想更于西汉时取得了在思想上独尊的地位。作为土生土长的儒、道二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儒家学说,更是历代封建统治者赖以统治人民的重要思想武器。道教的长生不老和羽化成仙之说,虽然是比较拙劣的骗术,但在宣传上却由于民族感情而处于有利的地位。作为君临天下的最高封建统治者,梁武帝当然是懂得儒学和道教的功能和效用的。因此,他在极力抬高佛教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对儒、道二教另眼看待。他把佛教比作月亮,把儒学、道教比作众星。他要融儒、道、佛三教于一炉,企图建立一个以儒学为基础、以道学为羽翼、以佛学为主体的合而为一的佛教。一句话,他要建立一个更富于中国味道的儒化了的佛教。
在实际活动中,梁武帝在崇佛的同时,对儒、道二教也极为重视。他为孔子立庙,设置五经博士,又设置《孝经》助教,还多次亲自讲说儒家经典。对于儒学人才,他诏令可以“勿限年辞”擢拔使用。天监七年(508年)正月,他发布诏书说:“建国君民,立教(儒学)为首,砥身立行,由乎经术”,并亲自去太学祭奠孔子,对儒学推崇备致。对道教,梁武帝也十分重视。他对当时著名的道士陶弘景非常尊敬。早在即位前,梁武帝便和陶弘景有过交往。当他篡齐建梁时,陶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命弟子进之”,表示支持。梁武帝即位后,对陶弘景“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举凡难以裁决的朝廷大事,梁武帝都派人前往陶弘景处咨询,甚至一月之中前往数次。陶弘景因此被称为“山中宰相”。
总的说来,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是儒、道、释矛盾斗争的产物,是三家学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结,也是梁武帝佛教学说的一个创造。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三教同源”说的佛学理论是十分肤浅的,也并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因而也不可能调和三教之间的矛盾。梁武帝崇佛敬佛的目的,是要利用佛教去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是想通过“皇帝菩萨”的美名把政教大权集于一身。过去有不少历史学家把梁武帝说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经不住推敲的。我们认为,梁武帝归根到底仍然是一个封建皇帝,他的崇佛敬佛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给儒、道、佛三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了一个初步的总结,为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调和三教斗争提供了借鉴。而两宋时期的理学,就是沿着这条纵线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官方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