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為什麼辦公室讓我頭痛?
作者:林貞岑
下午2點,寬敞明亮的密閉辦公室裡,老舊的空調系統發出隆隆的響聲。看不見的空氣中,累積到最高濃度(超過1000ppm)的二氧化碳,正醞釀著一場空氣污染物的狂歡舞會。
來自辦公室牆壁、隔間的三合板釋放甲醛;殘留的清潔劑中有氨類和多種有機化合物;修正液中的三氯甲烷;影印機、傳真機、印表機中碳粉樹脂受熱揮發的有機化合物及臭氧等,均被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中加速釋放到空氣中。
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在不通風的環境中不斷循環,使吸入者產生頭痛、鼻子過敏、眼睛發紅,打噴嚏、流鼻水等「病態辦公室徵候群」(Sick Building Sydromes)。
擔任祕書工作的曹小姐,每到下午就像孫悟空中了緊箍咒一樣,開始頭痛,「可是只要一離開辦公室就好,」她說。坐在四周堆滿印表機、傳真機,又是通風不良的空調死角,她很無奈。辦公室讓人頭痛,很多人都深受困擾,其實頭痛與室內空氣污染物之間有很大的關係。像是空氣污染物質中最常見的甲醛,會刺激喉嚨、皮膚等,引起頭痛、咳嗽、疲倦等過敏症狀。
嚴重的室內污染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國87年公布一項「辦公室內裝潢對室內空氣品質影響」研究顯示,新裝修的辦公大樓揮發性有機物及甲醛的濃度均比舊辦公大樓來得高,尤其是通風換氣量少的地方,濃度更是高得驚人。以一裝修3年的辦公室為例,總揮發物質雖降為1.6ppm,甲醛濃度降為0.06ppm,但仍未符合澳洲室內空氣品質標準。
不但新裝潢辦公室使人不舒服,更且大部份辦公室內空氣品質也有問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成功大學進行的調查發現,國內辦公室建築內空氣品質惡劣,有三成的空氣檢驗結果超過歐美的健康標準值。
參與國內多項室內環境品質計劃的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江哲銘透露,國內有高過四成的工作者抱怨辦公室內空氣品質不良。長期暴露在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中,罹病的機率增加,即使離開辦公室,恢復的能力也會逐漸減弱。研究顯示,即使是偶發性的「病態辦公室徵候群」,也會減少約20%的生產力。
1987年美國針對529個機構所做的研究就發現,室內空氣品質不合格,其中53%的原因為通風不良所造成。美國一年約需花上百億美元,彌補因室內空氣品質不良造成的商業虧損以及醫療照護費用。有鑑於日益嚴重的「病態辦公室徵候群」,美國冷凍空調協會與歐洲標準協會等已於1996年增修通風法規,藉此保障人民權益。
反觀台灣,目前國內環境品質研究多半侷限於政府機關大樓,而且也並未針對辦公室的通風有所規範。台大環衛所教授李芝珊認為:「私人單位未包含在研究範圍之內,室內空氣污染數據被低估,實際情形更糟,」她憂心忡忡地說。台灣的辦公室室內空氣品質,到底出了哪些問題?企業經營者及上班族可以如何自保?
通風設計不良
通風不良,是台灣辦公大樓室內空氣品質調查中最大的問題。原因出在缺乏整合性的設計、規劃,以致建築、空調設計,並未按照辦公大樓使用的人數、目的及功能做調整。像化學實驗室、地下室或吸菸區的污染空氣,都可能經由不當的空調設計,傳送到大樓的每個角落,成為名副其實的「生病共同體」。
環保署曾接獲這樣的案例。員工抱怨:上班時常會覺得頭痛、昏昏欲睡,尤其是一大早上班,情況更嚴重。後來經過空氣品質檢測才發現,大樓的空調出風口,就設在地下停車場。上班時間汽車大量聚集後所產生的高濃度廢氣和有害物質,正好隨著相同的空調管線,溢散到辦公室中。
禁菸區與非禁菸區的通風設計,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蘇慧貞曾經針對自己就讀醫學院的吸菸區和非吸菸區做空氣測試,赫然發現,吸菸室與非吸菸室的空調系統相通。每當吸菸室有人吸菸時,非吸菸室的有害化學物質濃度相對上升。
成大環醫所在許多辦公室的研究中也發現到類似的問題。吸菸區與辦公室的通風管道相通,造成非吸菸區嚴重污染,使抽菸和不吸菸者同樣暴露在致癌的尼古丁、甲醛、一氧化碳和有機化合物的危險環境下。
很多人痛恨癮君子吞雲吐霧危害大家健康,其實,影印機或印表機所造成的空氣污染與健康危害,不小於香菸所造成的問題。影印機會產生臭氧及有機物質溢散,對人體黏膜造成刺激,容易提高氣喘發生率,或是鼻子過敏甚至頭暈、嘔吐等現象。尤其當空間狹小,又有數台影印機放在一起,使用者吸入臭氧濃度往往超過標準值的0.1ppm。
另外,未考量空氣流動的方向,擅自隔間,造成氣體流動的死角,也不利上班族的健康。然而,很多辦公室使用高櫃來做隔間,阻礙了空氣的流動。長榮管理大學職業衛生安全系副教授陳友剛說,想要測知辦公室空氣流動路線是否順暢,有個簡單的方法:到儀器行購買發菸管,或點跟香菸(或是拜拜用的香),將菸垂直置於出風口下,看白菸飄散的方向,即可測知空氣流動的方向。
「所有的家具、隔間都不應該高於氣體流動的線路,」陳友剛指出。如果把工作區域安排在氣體不流通的角落,二氧化碳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會逐漸累積;或是把眾人聚集的會議室,設置在空調死角或末端,都會造成員工昏昏欲睡,事倍功半。
主管辦公室,空氣最差
不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研究發現,辦公室空氣品質最差的地方,往往竟是主管的辦公室。很多機構刻意把主管辦公室放在最安靜或最不受人打擾的地段,卻不知正好位在空調的最末端,或是所謂的空調死角。
更且,許多主管或老闆辦公室過度裝潢,裝潢建材多為難以消散的有機物質,加重空氣品質惡化。想要解決原本設計就忽視使用需求的問題,只有另外獨立一條空調風管,或是使用空氣清靜機來改善。
此外,空調設計與運作狀況也是影響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空調回風口(呈圓形)、出風口(呈格子狀)設計不良,空氣濾淨效果差,不但嚴重影響室內空氣品質,也易造成空調本身的耗損。空調必須利用出風口(出氣)與回風口(抽氣)達到空氣對流的效應,一般出風口在上方中央位置,回風口在四周或是下方牆角,可以達到最好的循環效應。
但是研究空調的專家卻經常發現空調設計錯誤,比如有些辦公室的出風口在室內,結果回風口卻在走廊上,或是在地上被堵住。或者有時出風口與回風口恰巧在一起,出來的冷氣卻一大半都被抽回去,浪費冷氣。台北科技大學冷凍空調學系主任王文博搖搖頭,打趣的說:「空氣沒有對流,就像一首老歌,風從哪裡來?」
此外,家具擺設也會影響空調的輸送。比如說冷氣正好設置在發熱體,如電腦的上方,因為空調感應到此地較為溫暖,會輸送較強的風力,形成耗電無效益的結果。溫度和濕度控制也很重要。一般室內濕度20~60%,溫度在攝氏20~25度,是較舒適的狀況。
台大環衛所的研究顯示,皮膚不適、頭痛與室內空氣濕度有關。「在辦公大樓通風口顯著可見黴斑的地方,員工抱怨皮膚不適和頭痛的比率就顯著升高,」李芝珊教授拿著剛出爐的研究報告說。
即便空調系統再好,定期保養維護工作也不可少。一般辦公大樓會交給原施工單位執行,但保養維護工作並未落實,因為「一般國民缺乏這方面知識,」王文博主任建議,可請合格的空調技師和保養公司做空調維護:中央空調機房的濾網應3天洗一次,辦公室內回風口的濾網至少一週拆洗一次,每3個月清理冷凝集水盤,避免藻類和黴菌生長。「洗手間都有人清洗,為何濾網沒人換?」王文博說。
1998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擬定的「辦公室空調設備診斷手冊」,亦可提供參考。如果空調常常故障,也許是機型陳舊,可以考慮汰舊換新。像是國外相當普遍,在空調上加裝「熱交換器」,意即利用室內不要的廢冷,冷卻外面進來的空氣,做「冷的回收」,就是省電又兼顧健康的方式,王文博表示。
且地下室、吸菸區及影印區應設置獨立空調,或是加強通風量及空氣清靜機使用,避免有害氣體濃度累積。成大建築研究所的影印室,是一間靠窗、通風良好的寬敞空地,學生可以一邊影印,一邊瀏覽大片窗外的景緻,不必擔心吸入過多的臭氧。
另外,辦公室設計調整時,最好先參考空調的配置圖,隔間及家具的擺設,儘量不要阻擋空氣的流通。若發現辦公室的出風、回風口設計錯誤,只要將原來錯誤的回風口封住,另開一個回風口即可。因為回風口不接管線,它是利用天花板與空調的空間,所以可以隨時搬移更動,王文博解釋。
然而,單就空調的改善,並不能解決室內空氣品質不良的問題。建築物設計時要考量「基本通風量」,像美日等先進國家,會在建築物的每一面牆上留下自然通風口,即使不使用冷氣空調,一樣可以維持室內空氣的通風。
至於空氣清靜機對於辦公室室內空氣品質是否有幫助?專家認為「可以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但有空間上的限制」,比如說清淨機使用在單獨的抽菸室或是通風不良的房間,空氣濾淨效果不錯。但適不適用於空間大的辦公室,仍待觀察。「但是濾網一定要清洗,」王文博提醒。
改善室內空氣自己來
然而,建築物攸關人體健康的意識,尚未被重視。比如政府沒有相關法令規範;許多研究計劃,也常因為一句「室內空氣品質還不那麼重要」被擱置下來。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也坦承,近期內的確沒有相關的研究要進行。環保署的室內空氣品質規範草案,要今年底才會公布。而且政府在考慮健康與省能概念的「綠建築」評估時,並未包含室內空氣品質檢測。李芝珊感慨地說:「政府只注意綠建築,忽略了人最基本的舒適。」
民眾也缺乏對辦公室環境品質的認知與要求。很多人尚未意識到,辦公室與健康之間的關聯。但是很多國家是由於員工自發性的報告,而促使辦公室空氣品質改善。1992年美國的媒體報導有關室內空氣品質的訊息之後,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組織(NIOSH)就接到超過6000通電話和800件要求調查的案例,曾讓當時正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相關研究,現任職成大環醫所的蘇慧貞教授,忙得不可開交。
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要從每個人做起。美國民眾對工作環境品質的重視,督促美國環保署制訂相關規範,並出了一本「辦公室大樓室內空氣品質維護:經營者守則」,要求公司經營者學習維持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
在歐美地區,科技使用的便利,已逐漸形成「辦公桌數目比職員少」的風潮,員工配備有電腦,隨時隨地與公司聯繫,可以減少25%的辦公室面積。
國際資訊與趨勢分析師埃拉,在《藍色的承諾》書中,具體描繪了未來辦公室的遠景:「每位員工的空間將會減少,天窗、可以打開的窗戶,改善通風系統,都是未來10年中可預見的特點。」建立舒適健康而符合人性的辦公室,必須從你我對工作環境的認知與要求開始。
你準備好檢查你的辦公室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