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21 18: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魔星 时间: 2007-10-20 19:05
标题: 轉貼《地理新法》宋胡舜申
(摘)李定信文:
郭杨风水术"新法"的创始人是胡舜申(南宋绍兴(1131-1162)时人),《苏州府志》记载:"舜申,绍兴间,自绩溪(今安徽绩溪县)迁于吴,通风水阴阳之学,世所传江西地理新法出于舜申。尝以术行四部而相之,以为蛇门不当塞。作《吴门忠告》一篇。其代表作可查考者有《地理新法》和《阴阳正要》。
據古今圖書集成,按地理正宗李淳風作《陰陽正要》。那麼所謂的風水"新法",只能透過《地理新法》去瞭解,故這書在研究中國的風水發展應很重要。另見《地理新法》與《類集陰陽諸家地理必用選擇大成》的目錄是相同的,未知這兩本是不是相同的?
類集陰陽諸家地理必用選擇大成(奎중 2221),胡舜申撰。
1冊(40張)古活字本(訓鍊都監字)33.4x19.9cm
四周雙邊半郭:24.8x15.3cm
10行1行20字
版心:上下花紋魚尾
風水地理를보는術書이다. 內題가「類集陰陽諸家地理必用選擇大成」으로 되어있다. 저자胡舜申에대해서나간행연대는모두알수가없다.
上下 2卷 1책의
木板本이다. 內容은
{1}五行圖、{2}五行論、{3}山論、{4}水論、{5}貪狼論、{6}文曲論、{7}武曲論
{8}左右輔論、{9}廉貞論、{10}破軍論、{11}祿存論、{12}形勢論、{13}擇地論
{14}統說論、{15}主山論、{16}龍虎論、{17}基穴論、{18}坐向論、{19}放水論
{20}年月論、{21}造作論、{22}相地論 {23}辨俗論
資料來源:유집음양제가지리필용선택대성(규중 2221)
[ 本帖最后由 魔星 于 2007-10-20 19:06 编辑 ] 作者: 魔星 时间: 2007-10-20 19:10
(轉貼)地理新法
地理新法(胡舜申)
地理新法.胡舜申.鈙
豫觀近世言醫藥、卜筮、相命者,皆有良術,獨地理家未有焉。稅所,用地理雖自於古人,而古人法術精緻,文字闕磯。後世繹之者,乃語隱意深,每多不曉,仍有駁而不純,疏而未備。故又後之人,嗣術繼法,愈訛愈蒻類,皆紛錯而迂陋矣。
夫,地理之用於人,吉凶禍福最大。蓋醫藥中否,其利害繫於一人。卜筮中否,其利害繫於一事。相命中不中,皆等戱事。至地理所作,是當則吉福足以榮家,差妄則凶禍至於滅族,此豈細事而可無良術哉。
豫頃丁家艱,擇地營葬,初末曉陰陽地理之說。遺俗工為之,多不可人意。叩其所用之法,即迂陋而鄙繆者也。
因究求古人用心立法之善者。凡地理家書無所不窺,終獲此妙訣。推研淘汰似能徹奧,其法蓋祖於青囊,而宗於郭璞,明於曾楊一而衍於月師。
其大要經之以五行生旺死絕,而為之九星,此皆選集鼓聞,廣以新意,著論二十有三篇,因以名之曰地理新書,即舉舊而新之也。
地理新法胡舜申目錄
卷上
五山圖式第一
五行論第二
山論第三
水論第四
貪狼論第五
文曲論等六
武曲論第七
右弼巨門左輔論第八
廉貞論第九
破軍論第十
祿存論第十一
形勢論第十二
擇地論第十三
卷下
定三十六龍統設論十四
主山論第十五
龍虎論第十六
基穴論第十七
坐向論第十八
放水論第十九
秊月論第二十
造作論第二十一
相地論第二十二
辨俗論第二十三
資料來源:사암정오행서
[ 本帖最后由 魔星 于 2007-10-20 19:25 编辑 ]207 KB, 下载次数: 264
作者: 魔星 时间: 2007-10-20 19:16
(摘)李定信文:
郭杨曾古法,是论玄(武)(坐山或坐穴)和窍(水口)的关系,而胡舜申"革新"的新法。是论玄关(向)窍三者的关系,可称为郭杨曾胡法。由于加上"向"的关系,胡舜申所谓的向,又非正针二十四正五行的向,而是缝针双山三合五行的向,因此,在双山三合五行与七十二龙五行不相同的情况下,便会产生破旺冲生,而误乘生气。还可说明胡舜申对罗盘正针和缝针的关系不够明白。
《辨方书·论用盘针》载:"通书曰:盘针之法,汉初只用十二支,自唐以来始添用四维八干。古歌云:缝针之法,壬子中,更论正针子亦中。又胡舜申《阴阳备用》云:闻诸前辈言盘针之用,当以丙午子之中者,为正……。"因此,把向上五行误认为缝针双山三合五行
據《地理新法》的五行論第二,「子寅甲辰巽申辛戌水…. 」,應是屬洪範五行,並非李定信所指的縫針雙山三合五行。李定信引用的是《陰陽備用》而並非用《地理新法》,那麼把胡氏作向上五行誤認為縫針雙山三合五行之論是否恰當?
作者: 苍海三易 时间: 2007-10-20 21:59
好文章,中国的风水发展史是得大大更正。
[ 本帖最后由 苍海三易 于 2007-10-20 22:05 编辑 ] 作者: 魔星 时间: 2007-10-25 21:36
小弟是無意要更正歷史。
在李定信先生談中國風水發展時能提及胡舜申,明顯這是做了功課,並非單用朝代轉變的角度描述。對於胡舜申的羅經操作是怎樣,這應對歷史是沒有影響的。如對楊公的「青囊序」解釋,諸家還是有各不同的見解。
與《地理新法》有關系的書,應是元代刻本的《塋原總錄》。《塋原總錄》是屬收錄各風水書而集成的書籍,首卷應就是撰《地理新法》,可惜該書已殘破至無法閱讀,在何曉昕、羅雋著的「風水史」有評論《塋原總錄》的研究價值。
[ 本帖最后由 魔星 于 2007-10-25 21:37 编辑 ]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魔星 时间: 2007-10-25 21:40
《地理新法》與《塋原總錄》的五山圖
圖片來源:古籍文獻資訊網 作者: 豐年 时间: 2007-10-26 00:07
胡先生是否就是胡舜申?
胡先生阴阳备用(卷九……)
http://www.fengshui-123.com/viewthread.php?tid=32088
作者: jiguanhu 时间: 2008-2-28 13:31
非常好的資料,謝謝!!
似乎韓國以外沒有收藏? 作者: jiguanhu 时间: 2008-4-8 16:00
近日通过韩国友人帮助
获得首尔大学奎章阁藏《地理新法》三部
两部活字本,一部抄本
魔星发的文本是较晚的一个本子,序文内容是精简过的
類集陰陽諸家地理必用選擇大成就是地理新法
不同的名字而已 作者: jiguanhu 时间: 2008-4-16 22:55
在豐年兄幫助下,看到了魔星兄上傳的《胡先生陰陽備用》
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請大家指正
1,胡先生卽胡舜申,也卽胡汝嘉。這部《胡先生陰陽備用》就是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中著錄的《陰陽備用》。《文獻通考》記錄本於此。據臺灣故宮藏原北平圖書館藏元刻本(魔星所發卽是),書計十三卷,今存後七卷。《解題》作十二卷。《宋史》作十三卷。
2,北京大學圖書館藏《類編陰陽備用差穀奇書》十五卷,存前六卷,元刻本,與《陰陽備用》完全不同,並非一部書。
3,胡舜申還著有《地理新法》二十二篇,這在《胡先生陰陽備用》中已經提到。此書國內沒有收藏著錄,早已失傳。《地理新法》元代大部分收入《塋原總錄》,現存元刻本第一卷卽可見。明初,《地理新法》在建陽刻印,收入《類集諸家陰陽必用選擇大成》。後來流傳到朝鮮半島。現存奎章閣所藏就是李氏朝鮮時用活字法刻印的本子。到了朝鮮後期,清同治五年,1866年,朝鮮又將此書名作《地理新法》重新活字刊印,之後還有鈔本。這幾種本子奎章閣都有收藏。魔星上傳的附件是1866年刊本或者後來據此鈔本的內容。不如用《類集》這個名字的本子完全。
4,《陰陽備用》根據書中內容,大約成書於南宋乾道年間。《地理新法》稍早,應該在紹興乾道之際。
5,胡舜申的另外一部作品是《吳門忠告》,是他從績溪遷徙到蘇州後針對蘇州城風水的看法。被收入范成大的《吳郡志》,後來的地方志也有轉引。有人將胡“遷吳”解釋為江西,是不對的。
[ 本帖最后由 jiguanhu 于 2008-4-16 22:59 编辑 ] 作者: 魔星 时间: 2008-5-3 17:29
自fengshui-123出現異常斷線後,小弟就一直無法上了,
沒有注意是網絡問題,現須設定proxy才可能接連123。
謝謝jiguanhu資料!!
王重民(1903-1975)在中國善本書提要,對《胡先生陰陽備用》的提要內容:
胡先生不詳何人,亦不知全書凡若干卷,蓋節彙諸陰陽書而成,故卷八後題又作:“類集諸家陰陽選擇奇書。”卷十以後為別集,又題作“陰陽日用地理選擇大全”,則因所選之書,隨在立名,而全書固應稱為《陰陽備用》也。
綜合王重民的推論與jiguanhu兄的想法,那麼《胡先生陰陽備用》應即《陰陽備用》。
《胡舜申》的《地理新法》,在中國明太祖時期,應已傳到韓國。
有韓國學者指出,從朝鮮王朝科舉考試科目中反映,當時中國具代表性的風水書籍已經傳入韓國傳播,除《青烏經》、《錦囊經》等書外,其中也抱括有《胡舜申》、《明山論》、《疑龍經》、《地理門庭》等書籍。
另外,《朝鮮王朝實錄》其中內容也提及《地理新法》的。《朝鮮王朝實錄》是朝鮮王朝的歷代實錄,由日本歸還韓國。
在《朝鮮王朝實錄》記載太祖遷都漢陽的過程,敘述太祖二年(1392年) ,就選址雞龍山都邑圖,引起太祖的關注,他與王師無學一起實地堪查,著手建設首都。這時京畿道都觀察使河倫反對遷都雞龍山,認為雞龍山遣反宋朝舜申《地理新法》所載的水破長生、衰敗立至之說。太祖為弄清水破長生之說是否正確,即派人調查高麗歷代王室的吉凶,進行判斷,結果證明確實如此,這樣也證實了胡舜申的說法,期後太祖指派了河倫選擇新的侯地。(參考資料:地之理與人之道)
圖片來源:100.empas.com 作者: jiguanhu 时间: 2008-5-5 12:36
谢谢魔星提供线索 待查找到新资料再来汇报! 作者: jiguanhu 时间: 2008-5-5 12:39
刚刚看到魔星兄上传的附件
这个就是首尔大学奎章阁图书馆所藏的一部《地理新法》
但年代较晚,是据同治五年活字本转鈔的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