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平布衣 于 2013-5-31 17:10 编辑
「獨木難成林,獨角難唱戲」 一個人能夠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真該要感謝許許多多的人。
生活中時時 不忘感恩加多謝,感謝再感謝,人際關係一定暢通。
拿破崙曾說;「所以不自然的東西都是不好的。」同樣的,自然而然脫口而出的笑話,才能收到畫龍點睛的妙效。
多閱讀幽默風趣的智慧書,並勤加分類紀錄,便能輕輕鬆鬆「談笑用兵」了。
笑,是人際齒輪上的上品潤滑油。
當人與人間開始綻開笑層時,人際關係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醫學專家說: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暢通,增強免疫系統之功能。
只要多多運用幽默、智慧的語言,便能讓你的身心減壓、人際順暢,到處充滿喜悅與新鮮!
只要笑口常開,好運一定來。
幽默,是一種自我調侃又不傷及無辜的詼諧語言。
幽默,要像一朵沒有刺的玫瑰,才能獲得認同、欣賞與共鳴。
先愛護自己內在的一顆心,才有足夠的能立付出愛心。
懂得適時把握良機,運用幽默化解衝突,才能成為人際關係上的贏家。
幽默可以轉化情緒,讓你天天沐浴在春風裡。
只要常存同理觀照心,在難的人生習題都能夠迎刃而解。
只要心改變,世界就會跟著改變。
傾聽,是身、心、靈全方位的美妙肢體語言,是一種人際相處的高段藝術。
能全方位聆聽,就能表現出不凡的傾聽魅力。
生活中學習「心智的聆聽」,亦即「用心」去感覺對方話語中「背後隱藏的意義。」
「沉默是金」已是過去是了!
你要學習打開緊閉的金口,要講就要講得好、講得美、講得妙。
人生應兼修「聽」與「說」的雙學分。
每一個人都是你的貴人,要由衷地感謝他們,適時還抱恩情。
有愛的地方就有天堂,能讓每個人都能夠在愛、歡笑、讚美的氣氛中。
樂於接受別人的是肯定,同時也樂於肯定別人。
人生彷若開車一般,心一定要安、定、靜、巧妙能轉,人生這部大車才能依路順暢。
吵架、衝突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是因為價值觀認定的不同所造成的。
不論人生多困頓,請記住:「這也將過去!」
生活中就是有太多的「應該放下」而「沒有放下」,所以心頭才會有那麼沉重的壓力和挫折。
唯有經過心靈洗滌的生命,才能綻放出不一樣的丰采。
把心靜下來,才能打開內在的門窗,看見世界的好風光。
人際相處貴在坦承,大話還是不說為妙。
身要健康,心一定要先健康。
逆境來時勇敢地嘗試改變它,你可能會創造歷史;不敢改變,你就可能成為歷史。
情緒穩定的人,隨時都給人一種安詳、和諧的美好感覺,讓人只有歡喜,沒有壓力。
「心能安」就處處皆安。心安處處是吉地、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吉時。
生活中多加入「一點」度量,日子就會輕安快樂「許多」。
有智慧就有自信,就能散發迷人的魅力,魅力處事,就能事事如意。
能夠愉悅地接受過程、享受過程,才能真正做「目標的主人」。
心靈健康時,洋溢於外的是笑聲,是活力,是熱情,是主動,是自信,嘴角永遠呈現「十點十分」的愉悅表情。
告訴自己:我愛我自己,永遠支持我自己。人際關係的苗圃要靠「接受、欣賞、感謝」來灌溉成長,部是靠「謙虛」與「拒絕別人的好意」來完成。
人生要從內在裡去轉化,不斷地轉化,不斷地提昇,認認真真地「活在當下」。
明白自己內在起心動念,明白外在的客觀事理,懂得做智慧的選擇,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愛需要不斷的學習,學習付出,學習柔軟心、包容心、圓融心,用這種心把家庭建設成人間第一個淨土。
人生沒有太多的擔心,只有自信心。
情緒經常失控,人際關係糾纏不清,「福」是絕對沒有辦法保得住的。
享福就是放下。
放下人生的執著跟罣礙,生命才能真正的「享有」
想想
想想,有什麼事,真的是你非完成不可的?
有什麼目的,真的是你非達到不可的?
有什麼真的是你非留戀不可的?
你的心裡總是堆滿了理不清的願望,但是那些人那些事,對你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
也許只是一時的迷障,也許只是因為不甘心。
有些人有些事,於你的生命其實無益。
就像電腦檔案有一定的容量,生命也有使用期限,
你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有限的事,到有限的地方,認識有限的人。
所以,認真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也認真對待你真正喜愛的人,除此之外,就別再給自己多餘的負擔吧!
|
愚笨的人向外尋找快樂 愚笨的人向外尋找快樂,智慧的人在當下創造快樂
工作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快樂,也是幸福的所在。
學習是為了發掘你的潛能,行動是為了發揮你的潛能。
我工作,所以我存在。
生活的真意,在於幽默與創造。
細心是成功的保母,粗心是失敗的良伴。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久了,才能讓人看得出來。
沒錢要拼命,有錢怕沒命。年輕時,用命賺錢;年老時,用錢換命。
笑聲像陽光,走到哪裡,亮到哪裡。
最甜蜜的休息是在工作完成之後。
成功之路千萬條,誠實守信第一條。
挫折是成長的養分。
別為自己的過失找藉口。
無私的大愛,讓心情愉快,讓前方的路更寬廣。
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求我們做最大的努力。
收入有百分之十二‧五來自知識,百分之八十七‧五來自人際關係。
試金可以用火,試女人可以用金,試男人可以用女人。
愛情是一種兩人就能玩的遊戲,而且雙方都是贏家。
一旦你確實想去愛,你就會發現「愛」它正在等待著你。
如果能珍惜現在,剎那即是永恆。
幸福的愛情使你的世界變的廣闊,如在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漫步。
踏出愛情的第一不並不難,惟有「忠誠」而已。
當愛神邱比特的箭射向你時,你想閃躲也很難。
如果愛情是一首樂章,那一定是動人的詠嘆調。
愛情專一的戀人,是被幸福加持過的金童玉女。
愛必須學習、再學習、愛永無止境。
多造橋、少築牆,多講理、少爭理。講理太多,情會淡薄,愛其所同、敬其所意。
婚姻如同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
妻子的所在地,便是丈夫的伊甸園。
創意隨時都在,快樂就地取材。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愛情不是樹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透明的眼淚,更不是威脅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語言的基礎上。
只要純潔與真誠的心靈存在,和他人之間就會有更多愛的呼應。
一盎司的幽默比一磅的證據還更有說服力。
所有的痛苦都是從鑽牛角尖所引起的。
人生有幾回,何必太匆匆。
保持年輕,就能繼續成長;一旦成熟,便會開始凋零腐敗。
透過孩子的雙眼看世界,人間處處充滿溫馨。
給孩子一條魚,一日無虞;交孩子釣魚,終生受益。
相親相愛的家庭,是提供平安與勇氣的泉源。
融會貫通的智慧是永遠不會被遺忘的。
世界上有兩種力量,一是武刀,一是智力,而武力終究不敵智力。
人人都為「愛」、「讚美」、「感恩」而活。
一念之間,可以產生幸福,也可以產生傷害,端看你的選擇。
改變現實不如改變自己,換環境不如換心境。
「孤獨」是缺少友誼的主動、熱情。
記得你該記得的,忘記你該忘記的。
智慧的選擇將帶給你大大的收穫,只要你靜心。
所有的壓力,都因欲望太多。
吃得少、睡得少、精神好、健康不會老。
不合理的批評往往是一種掩飾的讚美,因為別人嫉妒你的成功。
遠離恐懼,勇於踩出下一步,好習慣陪伴你。
越會發誓的,越會說謊。
天天微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寧靜淡泊天天好。
人生就像回力球,你丟出什麼,他彈回來就是什麼!
知識是我們藉以飛向天堂的翅膀。
活在當下,隨遇而安,剎那即是永恆。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英雄不怕出身低。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
讓內在的真善美,無瑕的顯現出來。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不理不睬,不是逃避,而是暫時讓自己從煩惱中抽離。
給自己找一片天空,永遠比羨慕別人的天空更意義。
訓練正向的幽默風趣,才是良好的教育。
別和意志堅定的人爭辯,因為他們可以改變事實。
想聽好話就去戀愛;要想聽實話就去結婚。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養不夠。
生命因為付出了愛而豐富。
懂禮貌不重要,有禮貌才重要。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道。
藝術家若是自認有天才就完了,唯有不自傲,像工匠一樣努力才可以取。
不如意時,換個態度,深呼吸數一、二、三、、四一定有好處。
等待別人肯定的喝采,不如先給自己掌聲,提升自我價值。
經一事,長一智,經驗是良師。
覺醒覺知,覺察覺悟。
成功是送給熱情、主動的人。
存在,是為了尋找快樂;快樂,是為了找給自己。
人間有愛才有天堂,人類有愛才有幸福。
我們能因知識而淵博,卻難以用智慧實現於行動。
凡事留三分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知人不必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口德與己
責人不必苛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肚量與己
才能不必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內涵與己
鋒芒不必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深歛與己
有功不必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謙讓與己
得理不必搶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寬和與己
得寵不必恃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後路與己
氣勢不必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厚道與己
富貴不必享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福澤與己
凡事不可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餘德與己
為人處事 常留三分地與人設想 尚存幾分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
~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
~懂得關懷的人找到朋友
~也一定能找到快樂 ~
【化解壓力 20招】
◆ 早起 15分鐘→ 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面對早晨的壓力。
◆ 改善外表→ 使自己看起來更美,心情也會更開朗。
◆ 把家裡或工作的環境整理一番→ 如此才能免去找不到東西的困擾。
◆ 家電、器具損壞馬上修理或換新→ 不要任由一些生活不便之處破壞您的情緒。
◆ 和樂天派的人做朋友→ 杞人憂天型的人物,讓您養成擔憂的習慣。
◆ 凡事事先計劃→ 別等到用完最後一滴油才趕著去加油。
◆ 做事一件一件來→ 尚未完成眼前的工作時,別去想下一個任務。
◆ 討厭的工作儘早做完→ 免得令你心煩。
◆ 要懂得變通→ 有些事情不值得力求完美;有些事情必須妥協、折衷。
◆ 把問題說出來和朋友討論→ 別悶在心裡。
◆ 每天做一、兩件你最喜歡的事情→ 娛悅心情。
◆ 每天留給自己片刻寧靜→ 一方面休息,一方面整理思緒。
◆ 不能依賴「記憶」→重要的約會、工作應該用筆記下來,才不會耽誤。
◆ 當你感到愈來愈緊張時→ 試著放鬆肌肉,做幾個深呼吸。
◆ 懂得拒絕→ 學會對你沒時間或沒興趣參與的工作或活動說「不」。
◆ 碰到必須大排長龍的情形,不要感到不耐煩。→ 因為這就是人生,何不一笑置之,安之泰如。如果預期必須等候一段時間,應該帶本雜誌去打發時間。
◆ 避開吵雜→ 感到四周聲音過於嘈雜時,可戴上耳塞。
◆ 洗個熱水澡鬆弛情緒→ 夏季可改採冷水浴。
◆ 就寢前,先將第二天的生活做一計劃 → 包括進餐、衣著。
◆ 睡眠要充足→ 缺乏睡眠會使人變得焦慮、易怒。
人本關懷•成長共享
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
愛人就先讓自己健康喔
每封信都代表一份緣的傳遞 ........
看信是一種幸福、它代表你有空閒 ....
沒空看信也是一種幸福
它代表你有比看信更重要的事忙著 ...
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
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
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隨緣 .........隨意 .........隨遇 .........隨喜
轉換心情,才可能心想事成 唯有鍥而不捨努力,堅持到底不放棄,設想各種解決的辦法並且一一實行、嚐試,成功的大門才會為你開啟。
順境逆境都是人生,即將遭遇什麼際遇,或許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但是,我們絶對可以藉由改變自己的心境,讓自己心想事成。 如果你在事業、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瓶頸,那麼就必須冷靜想出解決的辦法,不要患得患失,也不要怨天尤人。
做生意也是如此,不能只懂得一套做法,遇到挫折之時還要懂得對症下藥,才能賺取更多利潤。
哈威.麥凱開了一家信封製作公司,拓展客源與業務,是他身為老闆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想要開拓新客戶,得花費不少功夫。 有一次,他前去拜訪新客戶,對方的採購經理一看到他就說:「麥凱先生,你不要再來了。我知道你很有名、很成功、很有錢、事業做得很牢靠,但是我們公司是絶對不可能簽你的訂單的,因為我們老闆和另一家信封公司有二十五年的深交,你也不用再一直來拜訪我了,因為過去三年有四十三家信封公司的老闆來找過我了。所以,麥凱先生,我建議你可以不用再浪費你的時間。」而後就委婉地請他離開。
然而,麥凱並不是省油的燈,他決定以這位經理為目標,好好地做一番功課。很快地,他就發現這位經理有個兒子非常喜歡冰上曲棍球,最崇拜的偶像就是洛杉機最有名的退休球星。 消息靈通的麥凱有一次打聽到那位經理的兒子因為車禍意外而住院,他的腦筋立刻啟動,透過各種關係,拿到了那名退休球星的簽名球桿。 他帶著球桿來到醫院探病,經理的兒子一臉納悶地問:「你是誰?」 麥凱說:「我是麥凱,我幫你帶了禮物來。」 經理的兒子又問:「為什麼送我禮物?」 麥凱說:「因為我知道你喜歡曲棍球,還知道你最喜歡這個球員,你看,這是他親筆簽名的曲棍球桿。」 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經理的兒子顧不得麥凱的來意,興奮得就想下床來看個究竟。麥凱連忙遞上球桿,小男孩果然愛不釋手。 那名經埋下班來看兒子,發現兒子精神極好,和之前幾天的萎靡模樣完全不同,又看到兒子在手上把玩的曲棍球桿,便問是怎麼回事。兒子聳聳肩,只說是麥凱送他的。 下一次麥凱前去那家公司拜訪,沒有再被立刻趕出來,經過幾番努力,他終於成功簽得那家公司一筆四百萬美金的訂單。 如果麥凱在第一次拜訪受挫之後就放棄再一次嚐試,絶對不可能得到高達四百萬美金的訂單。麥凱的成功在他並不以失敗為意,不因為別人的拒絶而產生沮喪的感覺,反而利用每一次失敗的過程,累積更多觀察與了解,進而把握住每一種可能的機會,設想出解決因應的辦法,最後如願地達成自己的目標。 日本有名的實業家松下幸之助曾經如此說過:「如果抱有『真的好想爬到二樓』的熱忱,也許會想到梯子。但是,只是覺得『想上去看看』而已,就不會想到。如果有『無論如何就是想爬上去,唯一目的就是到二樓』這種程度的熱忱,應該已經去搬梯子了吧。」 一個成功者,絶對不是只靠想就能成功的。 唯有鍥而不捨地努力,堅持到底不放棄,設想各種解決的辦法並且一一實行、嚐試,成功的大門才會為你開啟。
充滿信念,就能渡過難關 每個人都難免遭遇困頓的環境,也許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至少改變自己的心情。只要心中仍有信念,人生總有可祈求的希望存在。
文學家托馬斯.曼曾經這麼說:「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應該是希望,而不是現實。儘管希望是那麼的虛幻,至少它能領導我們從一條愉快的道路上走完人生的旅途。」 信念能夠帶來力量,從古至今已有無數實例佐證。當人的心得到了溫暖慰藉,人的身體與精神,將能因此生出力量。 在二次大戰時,有一個位在蘇門答臘東海岸的日軍集中營,裡頭塞滿了被擄來的戰俘。集中營裡的戰俘,有些被關了幾個月,有些則幾乎算不清已經被關了多久。糟糕的環境以及差勁的飲食,使得疾病與虛弱徹底地襲擊了他們的身體,對於生命的絶望,更嚴重折磨著他們的精神。 隨著戰事延長,日軍停止提供戰俘飲食,日復一日地挨餓,使得每一個戰俘都面臨了生存危機。他們變得什麼都吃,如果有人幸運抓到蛇或老鼠,就算是豐盛得不得了的大餐了,大部分的時候他們都得忍受饑餓,哪怕是草根木屑,也得逼自己吞下去。 有個戰俘身上藏了一根蠟燭,每當餓得受不了的時候,就咬下一小口。吃蠟燭在平時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在這種時候,有蠟燭可吃就該偷笑了。 他答應同樣是戰俘的朋友安德魯,保證會留下一小截給他。儘管兩人友情深厚,但安德魯還是免不了會擔心,到最後他說不定會一個人吃下整根蠟燭,一丁點也不分給別人。然而,就算他真的這麼做,安德魯也不能說什麼,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 情況越來越困難,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那一日,那名戰俘在牆上畫下一道痕跡,然後感嘆地說:「今天是耶誕節,希望明年耶誕節我們能夠回到家過節。」他的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嗤笑,也引起許多人的嘆息。沒有人知道希望在哪裡,沒有人知道明天會如何,他們甚至不曉得自己能不能撐過今天。 他取出了一直藏在懷裡的蠟燭,仔細地端詳著。安德魯一直看著他的動作,心想他大概打算把那截蠟燭吃了吧,只希望他還能記得之前的諾言,能把答應給的那一小截給自己。但是,那名戰俘並沒有將蠟燭送進嘴裡,反而站起身來,走近守衛,請求守衛為他將蠟燭點燃。 他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牢房中央的地板上,然後輕輕地哼起耶誕歌。 安德魯哽咽到說不出話來,回想起上一次看到耶誕燭光的時刻,距離現在是如此地遙遠,心忍不住劇烈地跳動起來。安德魯來到朋友的身旁,以沙啞的聲音輕輕地跟著啍唱。漸漸地,其他的人也圍靠了過來,儘管行動因為身體虛弱而變得緩慢,但是每個人的神情彷彿都像是重新活了過來一樣。 那一點小小的火光,慰藉了他們疲憊的身軀、苦痛的精神,為他們重新帶來了新的希望,得以在心底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一定還能重見光明。 丹麥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西格里德.溫賽特說過一句話:「信仰堅定的人一刻也不會迷失方向,他的靈魂將衝破煉獄的烈焰,直奔天堂極樂。」 地獄是如此可怕,沒有人喜歡自己身處在地獄裡,然而,已然處於地獄之中的人,該怎麼辦呢? 當人類開始分隔派系、相互爭鬥的時候,地獄就一點一滴地被建造出來了。身在相互攻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境地中,高貴的情操與心中的善念都慢慢淡薄。甚至,忘記我們還是人,只想分出高下,只想將對方趕盡殺絶。 但是,只要有一枚良善的火種被適時地點燃,就能夠喚醒我們殺紅眼之前的殘餘理智。 故事中,安德魯的朋友如果將蠟燭一口吞下,抑或是違背諾言,完全不分給安德魯,恐怕也不會引來什麼樣的批判,畢竟為求生存不擇手段,也是人性的本能之一。可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決心燃燒了那根蠟燭。 功利主義的人或許會認為他很蠢,因為點燃蠟燭除了得到一陣火光,什麼也沒有,蠟炬成灰之後還是得餓肚子。然而,燭光卻讓人得到溫暖以及對未來的希望。不論明天環境還會變得多險峻,撐得下去的人就不會放棄。 每個人都難免遭遇困頓的環境。也許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至少改變自己的心情。當你的生活陷落,儘管身心飽受折磨,只要心中仍有信念,仍存信心,人生總有可祈求的希望存在。
行到絶處,你仍然可以選擇出路 不要把眼前的絶境歸諸上天或旁人,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假使我們賴坐在絶境痛哭不走,即使神明來拉也是拉不動的。
有人說,人生本來就不公平,有人出生含著金湯匙,有人裹舊衣破布;有人一輩子吃香喝辣,有人連求一餐溫飽都很困難。 是的,人生似乎真的很不公平。 但是,至少有一件公平的事,就是每個人可以決定自己的一生要過什麼樣的日子,走什麼樣的路,無論眼前的際遇如何。 不少人出身貧苦,日後卻光榮顯赫,但也有不少人原本享榮華富貴,最後卻淪落至萬劫不復的境地。 其實,說穿了,我們的人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結果。 法蘭西斯的母親三十一歲的時候,因為長了脊椎瘤導致全身癱瘓,只能整天躺在床上。雖然能夠靠著輪椅行動,但是不論到哪裡,都需要旁人協助。 然而,她並沒有因此對人生懷抱怨懟,也沒有因此對生活絶望,反而積極地參與殘障協會的工作與活動,藉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回想起母親年輕時的活潑美麗,法蘭西斯分外覺得老天不公與殘酷。但是,在他的記憶裡,母親卻總是帶著微笑去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法蘭西斯長大以後,在州立監獄裡任職,他的母親主動要求到監獄裡教寫作。法蘭西斯的印象很深刻,每次母親來到監獄裡,都有許多人圍著她,仔細聆聽她所說的每一個字。 她說的話,彷彿總是能夠為別人帶來力量。 有一回,法蘭西斯看見母親給一位年紀很輕的囚犯寫信,信裡寫道: 親愛的韋蒙:自從接到你的信之後,我便經常想到你。你在信裡提到被關在監牢裡有多麼難受,關於這一點,我深感同情。你說我不能想像也不能理解坐牢的滋味,我想你錯了。
我想對你說,監獄是有許多種的。在我三十一歲時,有一天醒來,人完全癱瘓了。一想到自己從此被囚禁在不能自由行動的軀殼裡,再也不能在草地上奔跑,也不能抱起我的孩子,我的心便難過極了。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躺在那裡,問自己這種生活還值不值得過。因為,我所重視的所有東西,似乎都已經失去了。 但是,我後來想到,我還是有選擇自由的權利。我可以決定在看見我的孩子時是哭還是笑,我可以決定是要咒罵上帝,還是請他賜予我信心;我還是有許多決定的權利,可以決定接下來該怎麼過活。
我決定盡可能充實生活,設法超越身體的缺陷,擴展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我能選擇為孩子做個好榜樣,也能在感情上和肉體上枯萎死亡。 自由有很多種,韋蒙,我們失去一種,就要尋找另一種。 你可以看著鐵窗,也可以穿過鐵窗往外看,你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就某種程度上說,韋蒙,我們命運相同。 看完信,法蘭西斯已淚眼模糊。直到這時,他才把母親看得更加清楚,也更能體到母親面對人生的態度。 當闔眼長逝之前,人若能回顧自己有限的生命,必可以發現,漫長的一生其實是每一個抉擇結果堆積而成的。 英國十九世紀知名的社會改革作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他說:「生活的不幸與失敗,不是他人造成的,而是自己造成的。」 得過且過,不願為事業耗盡心力,那是我們的選擇;將所有的時間拿來賺錢,暫時先將家人的感受置於一旁,那也是我們的選擇。成為一名實業家或是一名流浪漢,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所以,不要把眼前的絶境歸諸上天或旁人,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假使我們賴坐在絶境處痛哭不走,即使神明來拉也是拉不動的。 受不了眼前的現況就站起身離開;覺得自己可憐,就想辦法不要讓自己那麼可憐;認為自己倒楣,就徹底改變自我,轉變運氣。可以做的選擇那麼多,在地上打滾和哭閙,或是自悲自憐,是其中最沒有建設性的幾種。
即使行到絶處,你仍然可以找出一條走出困境的道路。
改掉錯誤,再次步上坦途 一個人若能夠盡力去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與造成的損傷,這種善意的念頭便值得給予鼓勵。
孔子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管以往犯了什麼錯,一個人若能夠盡力去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與造成的損傷,這種善意的念頭便值得給予鼓勵。 世界上沒有不犯錯的人,重點在於犯錯之後是否勇於面對錯誤,是否願意改變心境,讓自己重新開始。 哈利犯了一個錯,這個錯誤讓他感到非常後悔。 他是一名稅務員,身為稅務員最大的要求就是公正不阿,品格良善。但是,半年前,哈利收完各地的稅款款項,途經一個汽車展銷會,看中了一款心儀已久的跑車。銷售員鼓說,只要能夠現場預付頭期款現金,就能夠馬上把車開走;否則,這一款大受歡迎的車,很快就可能銷售一空。 哈利很猶豫,因為他手頭上的現金不夠,但是,不論怎麼說,銷售員都不肯幫他把訂單保留到下個禮拜二。最後,哈利咬著牙、狠下心,決定先暫時借用剛剛收來的稅款,等一下到波特蘭市再將他自己的債券變現,放回稅款的保險箱裡。可是,就在哈利開著新車飛奔前往波特蘭市時,車子意外打滑,結果出了嚴重車禍。哈利不只受重傷被送進醫院,挪用公款的事情也因此爆發了,出院還得接受六個月的牢獄生活才能回家。 他的父母痛心地說:「兒子,你真是糊塗啊。」 哈利只能低著頭悔恨地說:「是的,爸爸,我知道。」 當他終於回到家,躺在自己的床上,心底卻沒有踏實的感覺。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這個鎮上的所有人,他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夠接受一個已滿心懺悔的罪犯,他害怕被別人排斥。 就這樣,哈利整天都躲在家裡,哪裡也不去,既不去找工作,也不肯出門買東西,家無疑像是另一個無形的監獄,將他牢牢關著。 幾個星期後,哈利的父親對他說::「孩子,你有什麼打算嗎?我們並不是在催你,這裡永遠都是你的家,但是……。」 哈利知道父親接下來想說些什麼,於是他收起手上的報紙說:「正好,波特蘭有人想找伐木工,我準備明天就去應徵。」 哈利在鎮外找了一份不用調查個人資料的工作,每天在人煙罕至的森林裡砍伐木頭。雖然工作辛苦,薪水微薄,但是他感受到一股自由。 然而,時間久了,他還是會想家。一天揣著懷裡剛領到的薪水,他搭上公車回到自己的家鄉,走進麥克唐納的雜貨店裡,想要用自己親手賺的錢買禮物送給家人,讓他們安心,也讓自己安心。 他帶著忐忑的心情來到麥克唐納的櫃台:「你好,麥克唐納先生,我需要幾件白色襯衫和幾雙襪子。」 麥克唐納二話不說,便拿了哈利要的尺寸的衣物出來,而後哈利又買了幾樣東西給父親和母親。他的手一直插在口袋裡,緊緊握住一巻鈔票,隨時準備好要拿出來付帳。 挑選完畢後,哈利說:「就這些了,一共多少錢?」他覺得自己的手心已在發汗,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不要發抖。 麥克唐納看了他一眼,然後打開桌上的記帳簿,翻到寫有哈利名字的那一頁,邊寫邊說:「一共是二十二美元五十美分。」 接過麥克唐納替他包好的東西,哈利露出釋懷的笑容,現在,他知道,自己是真正回到家了。 哈利雖然離開了監獄,但他卻沒有離開自己心底的牢籠,甚至在牢籠之外還要加上層層圍籬,藉此自我封閉。 這種做法,或許讓他可以不用立刻去面對眾人的目光,但卻也讓有心援助他的家人,不得其門而入。 他面對的是存在心上的枷鎖,除了他自己,別人是拿不下來的。所以他決定離開家庭保護,離開自己依賴的環境,離開過往智慧和聰明的背景,重新找尋人生的出路。 唯有勇敢面對過往的錯誤,未來的人生才可能是一片坦途。他在以自己理解的方式重新開始,即使沒人要求他,但是他不肯因此輕易放過自己。 當覺得自己的努力告一段落以後,他便想測試一下努力的成果。麥克唐納先生以行動表示了對哈利的信任,這個舉動,無疑為哈利打了一劑強心針,使他更有勇氣重新去面對外界的眼光。
|